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诗句 > 正文

有名诗词

2023/11/19经典诗句

老地方整理的有名诗词(精选168句),共7篇。

有名诗词 篇1

1、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新栽梅》

2、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咏红梅花》

3、霏微小雨初晴处,暗数青梅立树阴。《春晚杂兴》

4、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去,禽窥素艳来。《早梅》

5、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

6、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红梅》

7、梅花开尽白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细雨熟黄梅。《赠岭上梅》

8、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谿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早梅》

9、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咏梅》

10、望去茫茫香雪海,吾家山畔好题名。《雨中元墓》

11、晓来一树如繁杏,开向孤村隔小桥。《立春日赏红梅之作》

1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

1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

14、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墨梅》

15、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访妙玉乞》

16、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江上》

17、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孤山寺端上》

18、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酬裴侍御对雨感》

19、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20、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秋兴·其三》

2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望洞庭》

2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八声甘州》

23、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辞》

有名诗词 篇2

1、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酬刘柴桑》

2、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3、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苏幕遮》

4、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念奴娇》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

6、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7、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野望》

8、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浣溪沙》

9、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11、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

12、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西塍废园》

13、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4、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6、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17、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1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19、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20、碧艾香蒲处处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2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22、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23、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24、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25、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宋·文天祥《端午感兴》三首录二

有名诗词 篇3

1、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许文通《端阳采撷》

2、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3、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4、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5、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杜甫《惜别行》

6、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贾谊《吊屈原赋》

7、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8、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赵以夫《芰荷香》

9、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0、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乙卯重五诗》

11、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赵蕃《端午三首》

1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3、空惆怅,谁复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4、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5、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16、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17、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李之仪《南乡子》

18、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19、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20、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21、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22、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许及之《贺新郎》

23、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24、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宋·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有名诗词 篇4

1、高咏楚辞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宋·陈与义《临江仙》

2、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下阕

3、沈湘人去已远,劝君休对酒,感时怀古。慢啭莺喉,轻敲象板,胜读《离骚》章句。——宋·杨无咎《齐天乐·端午》

4、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宋·万俟咏《南歌子·端午》

5、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唐·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6、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宋·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7、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宋·文天祥《端午》

8、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9、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宋·黄裳《喜迁莺·端午泛湖》

10、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宋·文天祥《端午感兴》三首录二

11、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宋·晁补之《永遇乐·端午》

12、餐菊饮朝露,平生不啜。与龙争角黍,无乃谤湘累。——宋·刘克庄《乙卯端午》其一

13、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宋·高箸《重午怀旧》

14、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唐·殷尧潘《端午日》

15、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16、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宋·赵蕃,《端午三首》其二

17、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18、飞唤行摇类急难,野田寒露欲成团。——唐寅《败荷鹡鸰图》

19、黄花散晴阳,赤叶变寒露。——韩维《同曼叔诸君登醴泉观凝碧亭》

20、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柳宗元《巽公院五咏》

21、可配寒露壶,清泠濯明月。——晁公溯《谢王元才见惠峨嵋山菩萨石》

22、寒露正催黄菊晚,断云不锁碧山秋。——叶秀发《兴国寺》

23、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冯时行《出效以江路野梅香为韵得路字》

24、荻洲寒露彩,雷岸曙潮声。——皎然《送潘秀才之舒州》

25、岐丰禾黍泣寒露,咸阳草木来悲风。——王冕《痛哭行》

26、何似屏星南极里,清如寒露在冰壶。——刘辰翁《法驾导引·五月五》

有名诗词 篇5

1、寒露润金井,高风飘玉筝。——许浑《寓崇圣寺怀李校书》

2、东峰霁月出,林丛寒露明。——李复《宿兴德寺》

3、炯炯寒露冰,皎皎白驹谷。——曹彦约《老梅晦父改韵见贻走笔奉和》

4、玉坛标八桂,金井识双桐。交映凝寒露,相和起夜风。——卢纶《早秋望华清宫中树因以成咏》

5、江山如彼君如此,正似玉壶寒露冰。——李廌《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好去西安苏县丞》

6、洧水于今寒露起,汉台依旧白云深。——王珪《刑部侍郎仕王熙仲挽词》

7、去岁龙城乐事多,楼头乞巧傍青娥。——李新《七夕日宿长江》

8、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9、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10、天公定亦怜娇俊,念儿女,经年愁损。顾贞观《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11、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唐孟郊《古意》

12、一年衔别怨,七夕始言归。——杜审言《奉和七夕侍宴两仪殿应制》

13、一年抱怨嗟长别,七夕含态始言归。——许敬宗《七夕赋咏成篇》

14、东飞乌鹊西飞燕。 陈师道《菩萨蛮·七夕》

15、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宋杨璞《七夕》

16、扁舟夜宿吴江,正水佩霓裳无数。吴文英《惜秋华七夕前一日送人归盐官》

17、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18、笑倩谁扶,又被春纤,搅住吟须。——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19、天上未比人间更情苦。——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20、听窗前泪雨浪浪,梦里檐前犹滴。张埜《夺锦标七夕》

21、梦入蓝桥,几点疏星映朱户。吴文英《荔枝香近七夕》

22、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 ——唐宋之问《七夕》

23、传闻织女对牵牛,相望重河隔浅流。——骆宾王《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24、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权德舆<七夕>

有名诗词 篇6

1、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2、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3、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4、细缠五色臂丝长。——舒頔《小重山·端午》

5、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乙卯重五诗》

6、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7、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8、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9、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1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11、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12、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3、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朱翌《朝中措》

14、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15、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范成大《鹧鸪天》

16、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7、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18、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19、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0、代马望北,狐死首丘。—王符《潜夫论》

21、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22、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纳兰性德《虞美人·曲阑深处重相见》

23、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有名诗词 篇7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陌上桑》

2、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李白《塞下曲六首》

3、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4、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陈与义《襄邑道中》

5、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苏武《留别妻》

6、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池上》

7、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8、琴瑟在御,莫不静好。—《诗经女曰鸡鸣》

9、乍过夜来谷雨。——宋·曹勋《庆清朝》

10、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11、识冷烟催谷雨,须知澹日养花天。——程珌《流觞西湖用范左史韵》

12、谷雨郊园喜弄晴。满林璀璨缀繁星。——曾觌《浣溪沙·谷雨郊园喜弄晴》

13、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

14、涨洛暮连诸谷雨,秋云低抱半山阴。——张耒《牛谷口》

15、诗写梅蓊月,茶煎谷雨春。——黄庚《对客》

16、烹来似带吴云脚,摘处尘无谷雨痕。——王令《谢张和仲老宝云茶》

17、谷雨初晴。——宋·曹勋《金盏倒垂莲》

18、谷雨收茶早。——明·高启《姑苏杂咏·临顿里——十首》

19、谷雨笋茶俱俊美,条风杞菊竞甘腴。——刘过《春日即事·久客无人问所须》

20、可怜谷雨是明朝,又当花谢时节。——毛奇龄《西河·春后雪》

21、俗祀勾龙招近局,僧逢谷雨寄新茶。——董纪《草堂偶书》

22、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贺铸《翦朝霞·云弄轻阴谷雨干》

23、枝枝血染花风晚,萼萼愁开谷雨晴。——董嗣杲《杜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