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清明节怀念亲人的散文

2023/11/28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清明节怀念亲人的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清明节怀念亲人的散文 篇1

时逢清明,有一种思念在心里油然而生,那是对逝去亲人无限的思念和缅怀。

人们总以不同的形式在缅怀着逝去的亲人,墓碑前的声声祈祷和祝福,坟前摆满的水果和鲜花,还有那声声的响起的爆竹和满天飞舞的纸钱。缅怀亲人,因为在他们逝去的生命里承载着我们成长的记忆,因为在他们的生命里给予我们太多无私的爱,因为即使在他们逝去的最后一秒,他们的心里却依然牵挂着我们。

有一种思念藏在脑海,埋在心底,那是对亲人的思念。每当从脑海翻出这一页,不禁泪湿眼眶。读大二的时候,老爸的一个电话如一把冰冷的刀把我的心剖成两半,老爸说,你爷爷去世了,赶紧回来。然而当我匆匆的回到家中,面对的却是一副冷冰冰的棺木。然而爷爷的一句话始终在脑海回荡:“好好读书,做个有出息的人!”

如今出社会了,然而每当想起爷爷的这句话,内心却似乎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催促着自己不断的去努力,这就是爱的力量。

爷爷的逝去给家里增添了无限的悲痛,第二年,这种悲痛却让整个家里几乎陷入了绝望。那时,我已经出来东莞工作,却还是老爸的一个电话,把我心再次的击碎了。奶奶走了,奶奶真的走了……我不敢相信这一切是真的。

办公室的失声痛哭,课长的悉心劝导和安慰却依然无法平复我内心极具的悲痛。那时回到家中,已是傍晚时分,家中除了哭声一片,所有的人都低着头,不说话,我走出门口,抬头看看天空,我希望有一颗流星会划过,我希望看到奶奶在天空向我招手。然而,我看到的却是一片漆黑。

14年正月初八,离开家来东莞,门前,奶奶提着烤火的小炉子,跟我说了一句话,那是最后一句话:“要挣到钱来,要争气点,你还好,我最担心的是你哥的婚事”

谁曾想,那次的告别成了永远,一个星期之后,奶奶走了。试想,如果我晚几天去上班,也许我还能多陪奶奶一个星期,可是后悔只会让自己的内心生起深深的自责。

出社会了,我们总是为了生活而忙忙碌碌,回家成了奢侈,回到家中我们成了客人。也许当我们挣了很多的钱回到家乡的时候,面对却是那一副冷冰冰的棺木。逝去的老人,在成长的路上给予我们无私的爱和关怀,而当我们长大成人,老人却在孤独中挣扎而去……

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窗外的天空也露出阴沉的脸,下午时分,阴沉的脸终于忍不住眼眶的泪水。也许逝去的亲人也在默默的哭泣,只是我们的泪流在脸上,而他们的泪却流在我们心里。

爷爷,奶奶,我想你们了!愿细雨悄悄的倾述我对您们的思念,愿清风捎去我对您们真诚的问候。

逝者安息,生者犹须努力!加油!

清明节怀念亲人的散文 篇2

五年前,第一次拿到祖父舌癌的化验报告单时,我从医院里出来,泪流满面地骑着自行车穿过市中心那条最繁华的人民路,街上川流不息的人们用怪异的眼光看着我,却不能感受到我心中那种巨大的悲痛。那时候,整个世界像是被谁按了静音键一般,除了自己的抽泣声,一切都变得死一般的寂静。而在2006年的秋天,祖父驾鹤西去,我坐在黑夜里用一些力不从心的文字去总结祖父一生的时候,眼里却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了。

在我记忆中,祖父瘦瘦高高,威严中透着仁慈,严肃中带着和善。祖父在小镇上任教的时候,每天清晨都会拿着那个写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的搪瓷杯去集市上买豆浆。祖父一路走过去,用他沙哑的咳嗽声唤醒小镇寂静的清晨。镇上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得祖父,见他来了都会让他先买,店老板总是盛得比别人满一些,而祖父在最后付钱的时候总是会多掏一分两分。说实在的,在我的记忆中,早年的祖父也就只剩下这么一点印象,我一直都不知道祖父曾担任过解放后梅江区校的第一任校长,而且还当选了浦江县第一至三届人大代表、兰溪县第四届人大代表,所有这些都是在整理他的遗物时看到那些发黄了的证书和奖状才知道的……

祖父退休后又应邀去过好几个学校,为他们管理一些基建项目,像一块燃尽了的木炭虽然没有激情的火焰却仍然发挥着余热。回到村里后,又一直热心于村里的公益事业,没有一次不是带头捐钱捐物的。后来的舌癌手术割去了差不多1/5的舌头,说话的`时候显得有些口齿不清,这使得本来就沉默寡言的祖父话更少了,更多的时候他只是点个头,或者发出一些鼻音来表示自己的看法或态度。

祖父是在2006年5月1日再次入院的。在这之前,他曾多次表示过疼痛,可是一直没有去复查,以为只是一般的淋巴疼痛,自己到药店里买一些止痛膏贴着,以减轻疼痛。特别是在2005年的秋天祖母去世后,祖父形单影只,生活中缺了个伴,身体也日渐消瘦。在大家的一再劝说下,他才同意来兰溪治疗。

医院初步诊断是肿瘤转移,要入院治疗。鉴于祖父年纪大,再做手术风险太大,于是采用化疗。到第三次入院化疗的时候,祖父脸色苍白,身体瘦得差不多只剩一副骨架了,护士打吊针的时候都找不到血管了。由于淋巴的疼痛,祖父已经沙哑得说不出话来了,曾经好几次他向护士要来纸和笔,写字给她们看,纸条上写的却是:请把我的讲话医医好!

祖父最后一次出院的时候,脸上焕发着孩子般的天真与喜悦,他跟同室的病友们一个个点头微笑,向护士医生们报以感激的笑容。在汽车离开的刹那,祖父向身后阳光下的那座住院大楼投去最后深情的一瞥,或许,祖父那时就已经知道自己不会再回来了,他在心中默默地向他所熟悉的一切作最后一次的告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站在祖父的坟前,远处的青山,近处的田野,渐渐变得模糊起来了。眼前的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熟悉,好像刚刚祖父还在给村里人写着春联,还在告诫村里年轻人别把垃圾往清澈的小溪里倒,还在为村里修缮祠堂用心操劳……一转眼之间,祖父就已驾鹤西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像雨中的水汽,无论我怎么抓,都已经抓他不住了,空留下一片潮湿在掌心。

清明节怀念亲人的散文 篇3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叫扫坟节,也就是我们祭奠死去的亲人,去给他们上坟的日子。

今天我起得很早,因为我要去乡下给爷爷上坟,爷爷的坟墓在我们隔壁的一个县城,坐车大概要一个来小时,一路摇晃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一下车,哇!人真多呀!县城的,乡下的今天都聚到了一起。我们先到街上买了些小纸作就上山了,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节可不一样哦,阳光明媚的,大老远就能看见山上的祖坟,我们先到了老爷爷的坟上,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先要除掉坟墓旁边的杂草,然后再进行祭祖仪式,由于今年政府规定不能在山上点香烧纸,以免引起火灾,所以我们只是象征性的在坟上压了些纸钱,在坟墓旁边围上了我们亲手采摘的映山红。

扫完了老爷爷的坟墓,我们又得扫爷爷的坟墓去,翻过了一座山就到了,爷爷是生病去世的,所以挺年轻的,到了爷爷的坟墓上,奶奶就想起了爷爷的许多往事,嚎啕大哭起来,受她的影响,大家不免都有些伤感的情绪,同样我们也是把爷爷的坟墓清理了一下,压上了香纸,就下山了。

一天的扫墓活动就这样结束了,虽然爬山有些难,但是我还是跟着队伍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活动。我喜欢清明节这一天。

清明节怀念亲人的散文 篇4

月光柔柔地洒在屋后那一片草地上,初夏地风轻轻的吹拂着湖畔的杨柳。我和父亲静坐在窗前,cd里传来熟悉的旋律,是父亲最喜欢听的一首音乐,父亲常会在这样的夜晚,在流淌着这首歌的小屋里给我讲母亲的故事。

母亲是在我十岁那年离开大陆的。我是奶奶唯一的孙女,每年的暑假我会在乡下渡过。那年开学的时候,父亲来接我,我说妈妈怎么没有来,父亲说她去了美国,会很久才回来,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母亲。

母亲住在芝加哥美丽的密执安湖畔,她经常给我写信。天凉天热的时候会嘱咐我多穿衣服,我讲每一个成长阶段应注意的生活琐事,告诉我做人的道理,那时候,给母亲写信,收到来自大洋彼岸的信,是我最快乐的事。

母亲是云南人,家乡有傣家的`竹楼,有凤尾竹。经常父亲会在夜里,独自一人坐在沙发上,手捧着一杯茶水,微迷着眼睛,静静地听那首《月光下的凤尾竹》。我知道,这时候一定是父亲思念母亲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悄悄地走开。有时候看见父亲孤独的样子,我会乖乖的坐在他身边,他便会给我讲母亲的故乡,讲美丽的傣家小楼,讲他当兵时和母亲相识的情景,讲月光下象绿雾般迷人的凤尾竹。

清明节怀念亲人的散文 篇5

有这么一个传说:从前,一个母亲在田间捡到一颗蛋,心想:这回能给儿子补补身子了。可是,当儿子吃下这颗蛋后,他竟然长成了龙的模样。母亲吓坏了。儿子告诉母亲:“我原本是天上龙界里的一位成员,因犯了错而被赶下界。现在,我要走了……”等儿子回来的时候,母亲已经哭死了。他痛苦流涕,天上立刻下起了倾盆大雨。从此,那天就叫清明。

每当清明来临的时候,我都要和家人一起去祭拜逝去的先人。我们一起专心致志地剪纸钱,那硕大的黄纸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小巧玲珑的金元宝。爸爸、外公和外婆,准备了一些贡品:豆腐品、蓬青果、苹果、香蕉以及太爷爷喜欢吸的香烟和喝的白酒。

在清明的前一天,我们早早地就起了床,然后去了墓地。天上的云很沉重,雨水好像是我们悲伤的眼泪。在那里,逝去的人们安睡着。爸爸和爷爷用铁锹把坟上的荒草尽力铲去,又添上了许多新土。我们把带来的贡品整齐地摆放在坟前,捧出剪好的纸钱,慢慢地引燃,火苗欢快地跳动着,把我们的思念带给远方的亲人。外婆嘴里还不时地低声祈祷,保佑我们平安。外公还放响了鞭炮……

我想:明年清明我还会来的。这次清明让我懂事了。以后,我会更加热爱生活!尊敬父母,孝敬长辈。

清明节怀念亲人的散文 篇6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清明节又到了。清明,不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也是我国传统24节气之一;它不但是一个祭祖扫墓的日子,更是一个春意盎然的温暖节日。

每年清明节,爷爷都会带着我们一家人前往墓园祭奠先人。祭祖扫墓是必不可少的庄重节日,肃静的墓碑前,爷爷奶奶带着爸爸、妈妈和我庄严鞠躬,向逝去的先祖祈福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健康。一杯浊酒、半叠纸钱、三柱清香寄托着我们全家对先人的无限怀念和哀思。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在懵懵懂懂中清晰感受到家族情感的传承,不知不觉间对父母和祖父母的爱愈加浓郁深厚起来。

《岁时百问》有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万物萌发,欣欣向荣。远郊近野是藏不住燕语莺啼,堤边柳岸是嗅不尽的桃李芬芳。我们流连在十里锦绣的落樱海洋里,徜徉在金黄绸带般油菜花田里,尽情感受春的温暖、呼吸春的气息。这生机勃勃的清明时节,让我感悟到“不负大好春光”“万物生长”的紧迫,点燃了我新学期的激情与活力。

又是一年清明到,欢欣追忆两交织。

清明节怀念亲人的散文 篇7

一座墓,被累得高高的。墓上面,挂着白色和彩色。一群人,点烛、插香、烧纸、叩拜。我心中默念:爷爷,一路走好。

清明节,我依旧呆在家里,望着外面的细雨,真想独自一人去看望爷爷。在这之前我们也曾去过,因为许多矛盾,大家都僵持着,整个场面显得特别尴尬。为了一个已去世的人来争个不休,爷爷还真喜欢热闹啊!

那年,爷爷匆忙的走了,不带走一点痛苦。我们一家人及时赶到,看着爷爷痛苦的叫喊着,我想死也许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听干爸说爷爷在车上一直咬着嘴唇,都咬出血了。我心痛的看着爷爷的脸,很安详,仿佛在笑,就像小时候我来玩时他见我的那种笑。我想哭,但好像看到爷爷正生气的眨着眼睛对我说:“不许哭,谁叫你哭的!”我努力的睁大眼睛,把眼泪吸了进去滴在了心上。那个晚上,刮着风,好像也下着雨。

三天后,爷爷入土了。这三天,我一直没睡,陪在爷爷身边。看着家里人全都忙前忙后的,有时为了个规矩还说个不停,自己也不敢帮忙。亲戚朋友都来叩拜,痛哭。我只是红着眼看着他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奶奶说爷爷以前特别喜欢热闹,每几天就去走亲戚,热闹点好。于是,场面变得更加凄惨。

爷爷去世不久,奶奶曾在家门口撒了些面粉说会出现脚印。第二天却没有出现。也许,爷爷真的'走了。

爷爷真的走了,但因为风俗不同,似乎惹上了些矛盾,一家人都闹僵了。又是清明雨上,我没有去,爷爷真的喜欢热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