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山水游记散文

2023/12/04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山水游记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山水游记散文 篇1

听说船早晨十点从奉节人峡,九点多钟我揣了一份干粮爬上一道金属小梯,站到船顶层的甲板上了。从那时候起,我就跟天、水以及两岸的塌岩峭壁打成一片,一直伫立到天色昏暗,只听得见成群的水鸭子在江面上啾啾私语,却看不见它们的时候,才回到舱里。在初冬的江风里吹了将近九个钟头,脸和手背都觉得有些麻木臃肿了,然而那是怎样难忘的九个钟头啊!我一直都像是在变幻无穷的梦境里,又像是在听一阅奔放浩荡的交响乐章:忽而妩媚,忽而雄壮;忽而阴森逼人,忽而灿烂夺目。

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翁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长如梭。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夭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禽,有的像彩屏般森严大方地屹立在前,挡住去路。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那两百公里的水程用文学作品来形容,正像是一出情节惊险,故事曲折离奇的好戏,这一幕包管你猜不出下一幕的发展,文思如此之绵密,而又如此之突兀,它迫使你非一口气看完不可。

出了三峡,我只有力气说一句话:这真是自然之大手笔。晚餐桌上,我们拿它比过密西西比河,也比过从阿尔卑斯山穿过的一段多瑙河,越比越觉得祖国河山的奇瑰,也越体会到我们的诗词绘画何以那样俊拔奇伟,气势万千。

没到三峡以前,只把它想像成岩壁峭绝,不见天日。其实,太阳这个巧妙的照明师不但利用出峡人峡的当儿,不断跟我们玩着捉迷藏,它还会在壁立千初的幽谷里,忽而从峰与峰之间投进一道金晃晃的光柱,忽而它又躲进云里,透过薄云垂下一匹轻纱。

早年读书时候,对三峡的云彩早就向往了,这次一见,果然是不平凡。过瞿塘峡,山岌积雪跟云絮几乎屏在一起,明明是云彩在移动,恍惚间却觉得是山头在走。过巫峡,云渐成朵,忽聚忽散,似天鹅群舞,在蓝天上织出奇妙的图案。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孩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初人峡,颇有逛东岳庙时候的森像之感。四面八方都是些奇而丑的山神,朝自己扑奔而来。两岸斑驳的岩石如巨兽伺伏,又似正在沉眠。山峰有的作编蝠展翅状,有的如尖刀倒插,也有的似引颈欲鸣的雄鸡,就好像一位魄力大、手艺高的巨人曾挥动千钧巨斧,东祈西削,硬替大江斩出这道去路。岩身有的作绛紫色,有的灰白杏黄间杂。著名的“三排石”是浅灰带黄,像煞三煮断垣。仙女峰作杏黄色,峰形尖如手指,真是瑰丽动人。

尽管山坳里树上还累累挂着黄橙橙的广柑,峰巅却见了雪。大概只薄薄下了一层,经风一刮,远望好像楞楞可见的肋骨。巫峡某峰,半腰横挂着一道灰云,显得异常英俊。有的山上还有闪亮的瀑布,像银丝带般蜿蜒飘下。也有的虽然只不过是山缝儿里淌下的一道涧流,可是在夕阳的映照下,却也变成了金色的链子。

船刚到夔府峡,望到屹立中流的艳濒滩,就不能不领略到三峡水势的险咤了。从那以后,江面不断出现这种拦路的礁石。勇敢的人们居然还给这些暗礁起下动听的名字:如“头珠石”、“二珠石”。这以外,江心还埋伏着无数险滩,名字也都蛮漂亮。过去不晓得多少生灵都葬身在那里了。现在尽管江身狭窄如昔,却安全得像个秩序井然的城市。江面每个暗礁上面都浮起红色灯标,船每航到瓶口细颈处,山角必有个水标站,门前挂着各种标记,那大概就相当于陆地上的交通誉。水浅地方,必有白色的报航船,对来往船只报告水位。傍晚,还有人驾船把江面一盏盏的红灯点着,那使我忆起老北京的路灯。

每过险滩,从船舷俯瞰,江心总像有万条蛟龙翻滚,漩涡团团,船身震撼。这时候,水面皱纹圆如铜钱,乱如海藻,恐怖如陷阱。为了避免搁浅,穿着救生衣的水手站在船头的两侧,用一根红蓝相间的长篙不停地试着水位。只听到风的呼啸,船头跟激流的冲撞,和水手报水位的喊声。这当儿,驾驶台一定紧张得很了。

船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汽笛,对面要是有船,也鸣笛示意。船跟船打了招呼,于是,山跟山也对语起来了,声音辽远而探沉,像是发自大地的肺腑。

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激流里的木船。有的是出来打鱼的,有的正把川江的橘麻往下游运。彪悍的'船夫就驾着这种弱不禁风的木船,沿着鳞峋的峨岩,在江心跟汹涌的漩涡搏斗。船身给风刮得倾斜了,浪花漫过了船头,但是勇敢的桨手们还在劲风里唱着号子歌。

这当儿,一声汽笛,轮船眼看开过来了。木船赶紧朝江边划。轮船驶过,在江里翻滚的那一万条蛟龙变成十万条了,木船就像狂风中的荷叶瓣那样横过来倒过去地颠簸动荡。不管怎样,桨手们依旧唱着号子歌,逆流前进。他们征服三峡的方注虽然是古老过时的,然而他们毕竟还是征服者。

三峡的山水叫人惊服,更叫人惊服的是沿峡劳动人民征肺自然,谋取生存的勇气和本领。在那耸立的峭壁上,依稀可口辨出千百层细小石级,蜿蜒交错,真是羊肠蟠道三十六迥。有时候重岩绝壁上垂下一道长达十几丈的竹梯,远望宛如什么爬虫在嘎岩上蠕动。上面,白色的炊烟从一排排茅舍里袅袅上升。用望远镜眺望,还可以看到屋檐下晒的柴禾、腊肉或涟具,旁边的土丘大约就是他们的祖莹。峡里还时常看见田垄禾牲口。在只有老鹰才飞得到的绝岩上,古代的人们建起了高培和寺庙。

船到南津关,岸上忽然出现了一片完全不同的景象;山麓下搭起一排新的木屋和白色的帐篷。这时候,一簇年轻小伙子正在篮球架子下面嘶嚷着,抢夺着。多么熟稳的声音啊!我断到了筑路工人铿然的铁锹声,也听到更洪亮的炸石声。赶紧借过望远镜来一望,镜子里出现了一张张充满青春气息的笑脸。多巧啊,电灯这当儿亮了。我看见高耸的钻探机。

原来这是个重大的勘察基地,岸上的人们正是历史奇迹的创造者。他们征服自然的规模更大,办法更高明了。他们正设计在三峡东边把口的地方修建一座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一座可以照耀半个中国的水电站。三峡将从蜀道上一道险峻的关隘,变成为幸福的源泉。

山势渐渐由奇伟而平凡了,船终于在苍茫的暮色里,安全出了峡。从此,漩涡消失了,两岸的峭岩消失了,江面温柔广阔,酷似一片湖水。轮船转弯时,衬着暮霭,船身在江面轧出千百道金色的田垄,又像有万条龙睛鱼在船尾并排追踪。

江边的渔船已经看不清楚了,天水交接处,疏疏朗朗只见几根枯苇般的桅杆。天空昏暗得像一面积满尘埃的镜子,一只苍鹰此刻正兀自在那里盘旋。它像是在寻思着什么,又像是对这片山川云物有所依恋。

山水游记散文 篇2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的很,却没有亮光。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时太阳躲进云里。阳光透过云缝直射到水面上,很难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有时候天边有黑云,而且云片很厚,太阳升起来,人就不能够看见。然而太阳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后来,太阳慢慢透出重围,出现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红色。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

山水游记散文 篇3

泛滥在白光下的城市,给人以温暖的错觉。其不然,是由心而生的一股莫大的燥热感。在公交车上的我们,慵懒而散漫。潜伏在最普通的人群堆里,抱着仅有的火热的期待,开向那久有闻名的峡谷——仙人谷。

正如我家乡的道路,四处蔓延着泥土的气息。灰头土脸的模样,到处张扬着“光灰大道”的名声。下公交车后的我们,各自枕着原有的热情,各尽其责,准备行装。开始我们一天一夜的露营生活,冲向仙人谷!

初来咋到,它给我的第一印象的确不怎么样深刻!只记得,它随性而流,未经人工修饰,保持它原有的率真和天性!野花野草,遍布丛林 ,包裹着石子的马路略显匆忙。到处是黑漆漆,伸手不见五指的山洞。那深邃的无法触及的洞黑让人畏而生惧。偶有鸟儿掠过蓝天,啾啾儿欢鸣,微翘的石阶,与90度略差几分。石阶上的青苔、野草、残枝翠叶,仿佛是与人交往后所遗留下的痕迹,又仿佛是它自始至终就原有的生态!

幽静的空旷的山谷,流水淙淙,清可见底,水中潜伏着五光十色的大卵石,伸出手,凉彻骨骼。然而,又给人以清爽的感觉。矮小的.房屋旁残留着树枝燃烧后的灰烬,想必是游人至此野炊过!突感沮丧,美好的原生态就是如此被人工一步一步“雕琢”而最终失衡的!中国有美好的河山,可惜,爱护河山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其不然,也失去了自然。我想,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走在那凹凸不平的石块上,心有余悸。那半脚悬空的刺激感让人满足!光着脚丫踩着石块,触觉告诉我它们在与我抗争,它们讨厌我,就像我畏惧它们一样,那冥冥之中的陌生感,让人退却三尺,我努力去调试,想增添几分与它们的默契感。在不知不觉中,抬眼望前,偶有伯伯大神背着一捆竹竿往回赶,才知道,已是黄昏!同伴们,几经商议,最后,决定留在峡谷,感受夜的侵蚀。在夜还未达之前,我们各自努力,准备夜里的“战斗品”。捡柴、抓螃蟹、找地方、整理一些吃的……在黑夜来临之际,我们生起了火,三五个围成一团,坐在火堆旁。觉得无聊,就玩起了真心话大冒险。于是,畅快淋漓,四周的寂寥侵蚀着我们的双眸,甚至整个肢体。唯有火光照耀着那小小的天地,偶有爆鸣声,有时心惊胆颤。在夜空中,流水淙淙声和树枝燃烧着的“吱吱呀呀”声汇聚成一首优雅的交响曲。静静地感受内心的空虚和莫大的寂寞,静静地感受这夜赋予的轻快,静静地安坐在石块上闭目养神,聆听这夜的鲜活!于是,那一霎,我会心的扬起嘴角,朝向夜空最深邃的地方至上自己的微笑!

夜,本漫长,可我觉得,如此已足够短暂;夜,本寂寥,可我觉得,如此已足显喧嚣;夜,本空旷,可我觉得,火光照耀的地方如此狭小。

时光一点一点,滴滴答答,它永远不会因为任何人而停驻,它的流失让人欲速而不达。当幸福的时钟愀然驶来,黑夜划过时空,迎来了黎明。用他们的话,“我们终于见到了今天的太阳!”的确,太阳缓缓地升起,黑夜渐渐离去。我们各自枕着一脸疲倦即将打道回府,短暂的那一刻,悟觉,流过每个人生命里的时光都是弥足珍贵的,哪怕是极其短暂的那么一刻,失去了就会永远的失去,再也回不来!

爬上了拥挤的公交车,终于,一天一夜的旅途,安然结束!

每一次呼吸都像一朵浪花,会迎来不一样的东西。突然之间,我想要一个人的独自旅行,将自己扔进陌生人中,让我与世会面,一个人聚精会神地同自己的灵魂独处,在危险和未知中拓展舒适圈。因为,只有跳开自己的生活,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才懂,原来自己是这么一个人!

如今的自己,是对那个时候的小小背叛!

山水游记散文 篇4

我向来惯过“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

我们那晚八时顷,由京奉线出发,次日早晨曙光刚发的时候,到滦州车站。此地是辛亥年张绍曾将军督率第二十军,停军不发,拿十九信条要胁清廷的地方。后来到底有一标在此起义,以众寡不敌失败,营长施从云王金铭,参谋长白亚雨等殉难。这是历史上的纪念地。

车站在滦州城北五里许,紧靠着横山。横山东北,下临滦河的地方,有一个行宫,地势很险,风景却佳,而今作了我们老百姓旅行游览的地方。

由横山往北,四十里可达卢龙。山路崎岖,水路两岸万山重迭,暗崖很多,行舟最要留神,而景致绝美。由横山往南,滦河曲折南流入海,以陆路计,约有百数十里。

我们在此雇了一只小舟,顺流而南,两岸都是平原。遍地的禾苗,都很茂盛,但已觉受旱。禾苗的种类,以高梁为多,因为滦河一带,主要的食粮,就是高梁。谷黍豆类也有。滦水每年泛滥,河身移从无定,居民都以为苦。其实滦河经过的地方,虽有时受害,而大体看来,却很富厚,因为他的破坏中,却带来了很多的新生活种子,原料。房屋老了,经他一番破坏,新的便可产生。土质乏了,经他一回滩淤,肥的就会出现。这条滦河简直是这一方的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可惜人都是苟安,但看见他的破坏,看不见他的建设,却很冤枉了他。

河里小舟漂着,一片斜阳射在水面,一种金色的浅光,衬着岸上的绿野,景色真是好看。

天到黄昏,我们还未上岸。从舟人摇橹的声中,隐约透出了远村的犬吠,知道要到我们上岸的村落了。

到了家乡,才知道境内很不安静。正有“绑票”的土匪,在各村骚扰。还有“花会”照旧开设。

过了两三日,我便带了一个小孩,来到昌黎的五峰。是由陆路来的,约有八十里。从前昌黎的铁路警察,因在车站干涉日本驻屯军的无礼的行动,曾有五警士为日兵惨杀。这也算是一个纪念地。

五峰是碣石山的一部,离车站十余里,在昌黎城北。我们清早雇骡车运行李到山下。

车不能行了,只好步行上山。一路石径崎岖,曲折的很,两傍松林密布。间或有一两人家很清妙的几间屋,筑在山上,大概窗前都有果园。泉水从石上流着,潺潺作响,当日恰遇着微雨,山景格外的新鲜。走了约四里许,才到五峰的韩公祠。

五峰有个胜境,就在山腹。望海,锦绣,平斗飞来,挂月,五个山峰环抱如椅。好事的人,在此建了一座韩文公祠。下临深涧,涧中树木丛森。在南可望渤海,碧波万顷,一览无尽。我们就在此借居了。

看守祠宇的人,是一双老夫妇,年事都在六十岁以上,却很健康。此外一狗,一猫,两只母鸡,构成他们那山居的生活。我们在此,找夫妇替我们操作。

祠内有两个山泉可饮。煮饭烹茶,都从那里取水。用松枝作柴。颇有一种趣味。

山中松树最多,果树有苹果,桃,杏,梨,葡萄,黑枣,胡桃等。今年果收都不佳。

来游的人却也常有。但是来到山中,不是吃喝,便是赌博,真是大杀风景。

山中没有野兽,没有盗贼,我们可以夜不闭户,高枕而眠。

久旱,乡间多求雨的,都很热闹,这是中国人的群众运动。

昨日山中落雨,云气把全山包围。树里风声雨声,有波涛澎湃的样子。水自山间流下,却成了瀑布。雨后大有秋意。

山水游记散文 篇5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暑假里,我们一家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来到了闻名中外的杭州西湖。

来到了西子湖畔,我深深地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住了,和煦的阳光照着湖水,只见一阵微风袭来,湖面漾起了“笑”的涟漪。阳光映照在湖面上,湖边的荷花也开了,一朵朵都是那么楚楚动人。我忽然想到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人们纷纷拿起手机,拍下一张张照片留作纪念。

我们又来到了“三潭印月”。向下一看,哇,好多鲤鱼啊!我们立刻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它们,它们的尾巴一摇一摆的,扭动着胖胖的身体,可爱极了。我情不自禁地把手中的零食扔下去,只见它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吃。看着它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美好的`童年。吃完了,它们还把头探出来,好像在说:“好心的姐姐,这东西太好吃了,我还要吃。”不一会儿,我就两手空空了,不过看着它们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非常开心。

“啊,西湖真美。”我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我爱杭州,更爱杭州的西湖。

山水游记散文 篇6

八月一日我们一家人去了珠海长隆海洋王国,一个非常好玩的地方,我玩得不亦乐乎,都不想回去了。

海洋王国大门是一条巨大的鲸鲨鱼,大约长五百米,宽一百米。鱼上有一个巨大的电视屏幕,里面播放的是美丽的鱼儿。

我们进去后就玩超级激流。人多呀!等了一个半小时才上船。系好安全带船往上开到了最上面,再背向前飞速向下滑。我吓得尖叫,突然有种失重的感觉。惊险的下滑后又上行,两个回合够吓人。哗啦一声船滑到终点,水花溅了我们一身。小朋友们,你们去,记得要买雨衣呀!

海洋王国还有企鹅馆、北极熊馆、鲸鲨馆。小企鹅非常可爱,走路一摇一摆,正像电视里演的一样。北极熊们打架,打得你死我活,好像有天大的仇。鲸鲨馆的大鲸鱼和大鲨鱼见了小鱼不吃,真奇怪,要是我,我可控制不住嘴巴。观看白鲸表演,只要你欢呼够大声,就能和可爱的白鲸们亲密接触呢!可惜我没有练出铁肺,使劲呐喊,也没有得到机会。

晚上的海洋王国更美丽。烟火从四面八方射出,形状、颜色花样多得不好形容。有人脚上带着高压喷水器,飞得和小鸟、大树一般高。太新奇了。

山水游记散文 篇7

从8月18日到23日,5天的游程在余兴未尽中结束,可是我的脑海里依然浮现着于那青山,那绿水,那城市,那村落,那梯田,那无尽的曲折蜿蜒望不断的山路。

这是一次领略南国风情的匆匆太匆匆的快乐远行,又是一次静虑人生荡涤灵魂的漫漫心路之旅。我想,以后的日子里,不管岁月如何流转,年华如何消逝,我都会依然不断守望着桂林那片神奇的山水。

合肥新桥机场,笼罩在无边无际的蒙蒙雨雾中。第一次乘坐飞机的我,心里很是紧张,也许是最近空难连续发生,让你不得不去想,纵然心里想到到太多,我还是想,我们应该是幸运的人,好人是一生平安的!在飞机慢慢滑行了一大段距离后,机身突然剧烈抖动起来,离开地面,破开黑夜,斜斜直向苍穹,飞机在空中行驶将近2个小时,只到落地的那一刻,此时我才有有一种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的感觉。

当晚住宿在桂林的西山酒店。早上起床就下起了雨,隔着窗子,远处眺望远山奇形怪状,烟雨蒙蒙,“桂林山水甲天下”!小时候语文课上老师教过,后来一首歌,《我想去桂林》,可是有时间时我却没有钱,使我这个赤贫的孩子对这里曾经无数次魂牵梦绕。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

19号的早上虽然下着雨,一点也没影响我们的行程,反而,雨中的桂林,更是另一样的风景,导游也这样说!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首先游了象鼻山,在象鼻山短暂的停留了半个多小时,随后就乘坐旅游大巴前往古东瀑布。

桂林古东瀑布距桂林市区有一个小时的路程,这里四周都被森林覆盖,这从山下到山顶,少说也有十里路,我们冒雨拾阶而上,沿途瀑布声、浪涛声,声声震撼;惊叹声、欢呼声,声声不断。 行进在天然的森林氧吧里,边呼吸清新舒爽的空气,边欣赏沿途的自然风光,读着沿途韵味无穷的文字,三块石头固定在柱子上,写着“情”、“爱、“缘”三个字,并用三根绳子牵住, 组成一颗红心,让游客们回味着爱的美好、情的可贵、缘的奇妙。从而加深了对生活的理解,提高了生活的乐趣。瀑布林区,古木参天,森林里古藤缠古树,溪流漫古藤,野趣横生。还有仿古制作的树上木屋,挂在游亭上的牛头兽骨,山路上的吊桥,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受。一路烟雨,一路风景,不觉意间我们以到达山顶,几位老者和孩子也从容地爬到了山顶,200多米的空悬吊桥展现眼前,我不得半闭着眼睛,惊惊慌慌走上去,游客太多,一个晃得前后都晃,尖叫声时时不断,有惊无险,让您享受开阔的视野,体会高高在上的感觉!眯着眼望去,远山烟雨蒙蒙连绵,绿白相映感受“青山烟雨共徘徊”的美景,别有一番出尘遗世的滋味!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刚刚走过吊桥,此时下山的脚步一点也不听使唤,不停的颤抖着,一种虚脱的感觉,正当为下山犯难时,忽然看到,下山的台阶上刻着很多桂林方言的释义,使人感到好奇而开心,如“狗肉”是“朋友”;“妈拐”是“青蛙”;“炉子”是“男朋友”;“菜”是“女朋友”等等,地域不同竟然有如此多的乐趣。“虚拐”,就是泡妞,“赖豪”就是耍赖,找到了下山的路上的乐趣,竟然忘记了爬山和下山的疲劳。树林间游人穿梭, 那阵阵刺耳的尖叫声,那些胆大的游客乘坐溜索,炫示着刺激与冒险。出口处,那里有个石碑,上面刻着,“古东走一走,永远是朋友!”朋友们,记住这里我们一起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