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名家游记散文

2023/12/07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名家游记散文(精选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名家游记散文 篇1

这回到南方去,游了三个湖。在南京,游玄武湖,到了无锡,当然要望望太湖,到了杭州,不用说,四天的盘桓离不了西湖。我跟这三个湖都不是初相识,跟西湖尤其熟,可是这回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写不成名副其实的游记,只能随便谈一点儿。

首先要说的,玄武湖和西湖都疏浚了。西湖的疏浚工程,做的五年的计划,今年4月初开头,听说要争取三年完成,每天挖泥船轧轧轧地响着,连在链条上的兜儿一兜兜地把长远沉在湖底里的黑泥挖起来。玄武湖要疏浚,为的是恢复湖面的面积,湖面原先让淤泥和湖草占去太多了。湖面宽了,游人划船才觉得舒畅,望出去心里也开朗,又可以增多鱼产。湖水宽广,鱼自然长得多了。西湖要疏浚,主要为的是调节杭州城的气候。杭州城到夏天,热得相当厉害,西湖的水深了,多蓄一点儿热,岸上就可以少热一点儿。这些个都是顾到居民的利益。顾到居民的利益,在从前,哪儿有这回事?只有现在的政权,人民自己的政权,才当做头等重要的事儿,在不妨碍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前提之下,非尽可能来办不可。听说,玄武湖平均挖深半公尺以上,西湖准备平均挖深一公尺。

其次要说的,三个湖上都建立了疗养院——工人疗养院或者机关干部疗养院。玄武湖的翠洲有一所工人疗养院,太湖、西湖边上到底有几所疗养院,我也说不清。我只访问了太湖边中犊山的工人疗养院。在从前,卖力气淌汗水的工人哪有疗养的份儿?害了病还不是咬紧牙关带病做活,直到真个挣扎不了,跟工作、生命一齐分手?至于休养,那更是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儿,休养等于放下手里的活闲着,放下手里的活闲着,不是连吃不饱肚子的一口饭也没有着落了吗?只有现在这时代,人民当了家,知道珍爱创造种种财富的伙伴,才要他们疗养,而且在风景挺好、气候挺适宜的所在给他们建立疗养院。以前人有句诗道,“天下名山僧占多”。咱们可以套用这一句的意思说,目前虽然还没做到,往后一定会做到,凡是风景挺好、气候挺适宜的所在,疗养院全得占。僧占名山该不该,固然是个问题,疗养院占好所在,那可绝对地该。

又其次要说的,在这三个湖边上走走,到处都显得整洁。花草栽得整齐,树木经过修剪,大道小道全扫得千干净净,在最容易忽略的犄角里或者屋背后也没有一点儿垃圾。这不只是三个湖边这样,可以说哪儿都一样。北京的中山公园、北海公园不是这样吗?撇开园林、风景区不说,咱们所到的地方虽然不一定栽花草,种树木,不是也都干干净净,叫你剥个橘子吃也不好意思把橘皮随便往地上扔吗?就一方面看,整洁是普遍现象,不足为奇。就另一方面看,可就大大值得注意。做到那样整洁决不是少数几个人的事儿。固然,管事的人如栽花的,修树的,扫地的,他们的勤劳不能缺少,整洁是他们的功绩。可是,保持他们的功绩,不让他们的功绩一会儿改了样,那就大家有份,凡是在那里、到那里的人都有份。你栽得整齐,我随便乱踩,不就改了样吗?你扫得干净,我嗑瓜子乱吐瓜子皮,不就改了样吗?必须大家不那么乱来,才能保持经常的整洁。解放以来属于移风易俗的事项很不少,我想,这该是其中的一项。回想过去时代,凡是游览地方、公共场所,往往一片凌乱,一团肮脏,那种情形永远过去了,咱们从“爱护公共财物”的公德出发,已经养成了到哪儿都保持整洁的习惯。

现在谈谈这回游览的印象。出玄武门,走了一段堤岸,在岸左边上小划子。那是上午九点光景,一带城墙受着晴光,在湖面和蓝天之间划一道界限。我忽然想起四十多年前头一次游西湖,那时候杭州靠西湖的城墙还没拆,在西湖里朝东看,正像在玄武湖里朝西看一样,一带城墙分开湖和天。当初筑城墙当然为的防御,可是就靠城的湖来说,城墙好比园林里的回廊,起掩蔽的作用。回廊那一边的种种好景致,亭台楼馆,花坞假山,游人全看过了,从回廊的月洞门走出来,瞧见前面别有一番境界,禁不住喊一声“妙”,游兴益发旺盛起来。再就回廊这一边说,把这一边、那一边的景致合在一块儿看也许太繁复了,有一道回廊隔着,让一部分景致留在想象之中,才见得繁简适当,可以从容应接。这是园林里修回廊的妙用。湖边的城墙几乎跟回廊完全相仿。所以西湖边的城墙要是不拆,游人无论从湖上看东岸或是从城里出来看湖上,就会感觉另外一种味道,跟现在感觉的大不相同。我也不是说西湖边的城墙拆坏了。湖滨一并排是第一公园至第六公园,公园东面隔着马路,一带相当齐整的市房,这看起来虽然繁复些儿,可是照构图的道理说,还成个整体,不致流于琐碎,因而并不伤美。再说,成个整体也就起回廊的作用。然而玄武湖边的城墙,要是有人主张把它拆了,我就不赞成。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那城墙的线条,那城墙的色泽,跟玄武湖的湖光、紫金山复舟山的山色配合在一起,非常调和,看来挺舒服,换个样儿就不够味儿了。

这回望太湖,在无锡鼋头渚,又在鼋头渚附近的湖面上打了个转,坐的小汽轮。鼋头渚在太湖的北边,是突出湖面的一些岩石,布置着曲径蹬道,回廊荷池,丛林花圃,亭榭楼馆,还有两座小小的僧院。整个鼋头渚就是个园林,可是比一般园林自然得多,何况又有浩渺无际的太湖做它的前景。在沿湖的石上坐下,听湖波拍岸,挺单调,可是有韵律,仿佛觉得这就是所谓静趣。南望马迹山,只像山水画上用不太淡的墨水涂上的一抹。我小时候,苏州城里卖芋头的往往喊“马迹山芋艿”。抗日战争时期,马迹山是游击队的根据地。向来说太湖七十二峰,据说实际不止此数。多数山峰比马迹山更淡,像是画家蘸着淡墨水在纸面上带这么一笔而已。至于我从前到过的满山果园的东山,石势雄奇的西山,都在湖的南半部,全不见一丝影儿。太湖上渔民很多,可是湖面太宽阔了,渔船并不多见,只见鼋头渚的左前方停着五六只。风轻轻地吹动桅杆上的绳索,此外别无动静。大概这不是适宜打鱼的时候。太陽渐渐升高,照得湖面一片银亮。碧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若有若无的薄云。要是天气不好,风急浪涌,就会是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色。从前人描写洞庭湖、鄱陽湖,往往就不同的气候、时令着笔,反映出外界现象跟主观情绪的关系。画家也一样,风雨晦明,云霞出没,都要研究那光和影的变化,凭画笔描绘下来,从这里头就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太湖边作较长时期的流连,即使不写什么文章,不画什么画,精神上一定会得到若干无形的补益。可惜我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只能有两三个钟头的勾留。

刚看过太湖,再来看西湖,就有这么个感觉,西湖不免小了些儿,什么东西都挨得近了些儿。从这一边看那一边,岸滩,房屋,林木,全都清清楚楚,没有太湖那种开阔浩渺的感觉。除了湖东岸没有山,三面的山全像是直站到湖边,又没有衬托在背后的远山。于是来了个总的印象:西湖仿佛是盆景。换句话说,有点儿小摆设的味道。这不是给西湖下贬辞,只是直说这回的感觉罢了。而且盆景也不坏,只要布局得宜。再说,从稍微远一点儿的地点看全局,才觉得像个盆景,要是身在湖上或是湖边的某一个所在,咱们就成了盆景里的小泥人儿,也就没有像个盆景的感觉了。

湖上那些旧游之地都去看看,像学生温习旧课似的。最感觉舒坦的是苏堤。堤岸正在加宽,拿挖起来的泥壅一点儿在那儿,巩固沿岸的树根。树栽成四行,每边两行,是柳树、槐树、法国梧桐之类,中间一条宽阔的马路。妙在四行树接叶交柯,把苏堤笼成一条绿荫掩盖的巷子,掩盖而绝不叫人觉得气闷,外湖和里湖从错落有致的枝叶间望去,似乎时时在变换样儿。在这条绿荫的巷子里骑自行车该是一种愉快。散步当然也挺合适,不论是独个儿、少数几个人还是成群结队。以前好多回经过苏堤,似乎都不如这一回,这一回所以觉得好,就在乎树补齐了而且长大了。

灵隐也去了。四十多年前头一回到灵隐就觉得那里可爱,以后每到一回杭州总得去灵隐,一直保持着对那里的好感。一进山门就望见对面的飞来峰,走到峰下向右拐弯,通过春淙亭,佳境就在眼前展开。左边是飞来峰的侧面,不说那些就山石雕成的佛像,就连那山石的凹凸、俯仰、向背,也似乎全是名手雕出来的。石缝里长出些高高矮矮的树木,苍翠,茂密,姿态不一,又给山石添上点缀。沿峰脚是一道泉流;从西往东,水大时候急急忙忙,水小时候从从容容,泉声就有宏细疾徐的分别。道跟泉流平行。道左边先是壑雷亭,后是冷泉亭,在亭子里坐,抬头可以看飞来峰,低头可以看冷泉。道右边是灵隐寺的围墙,淡黄颜色。道上多的是大树,又大又高,说“参天”当然嫌夸张,可真做到了“荫天蔽日”。暑天到那里,不用说,顿觉清凉;就是旁的时候去,也会感觉“身在画图中”,自己跟周围的环境融和一气,挺心旷神怡的。灵隐的可爱,我以为就在这个地方。道上走走,亭子里坐坐,看看山石,听听泉声,够了,享受了灵隐了。寺里头去不去,那倒无关紧要。

这回在灵隐道上大树下走,又想起常常想起的那个意思。我想,无论什么地方,尤其在风景区,高大的树是宝贝。除了地理学、卫生学方面的好处而外,高大的树又是观赏的对象,引起人们的喜悦不比一丛牡丹、一池荷花差,有时还要胜过几分。树冠和枝干的姿态,这些姿态所表现的性格,往往很耐人寻味。辨出意味来的时候,咱们或者说它“如画”,或者说它“入画”,这等于说它差不多是美术家的创作。高大的树不一定都“如画”“入画”,可是可以修剪,从审美观点来斟酌。一般大树不比那些灌木和果树,经过人工修剪的不多,风吹断了枝,虫蛀坏了干,倒是常有的事,那是自然的修剪,未必合乎审美观点。我的意思,风景区的大树得请美术家鉴定,哪些不用修剪,哪些应该修剪。凡是应该修剪的,动手的时候要遵从美术家的指点,惟有美术家才能就树的本身看,就树跟环境的照应配合看,决定怎么样叫它“如画”“入画”。我把这个意思写在这里,希望风景区的管理机关考虑,也希望美术家注意。我总觉得美术家为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要求,不但要在画幅上用功,还得扩大范围,对生活环境的布置安排也费一份心思,加入一份劳力,让环境跟画幅上的创作同样地美——这里说的修剪大树就是其中一个项目。

名家游记散文 篇2

我向来惯过“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的日子,一切日常生活的经过都记不住时日。

我们那晚八时顷,由京奉线出发,次日早晨曙光刚发的时候,到滦州车站。此地是辛亥年张绍曾将军督率第二十军,停军不发,拿十九信条要胁清廷的地方。后来到底有一标在此起义,以众寡不敌失败,营长施从云王金铭,参谋长白亚雨等殉难。这是历史上的纪念地。

车站在滦州城北五里许,紧靠着横山。横山东北,下临滦河的地方,有一个行宫,地势很险,风景却佳,而今作了我们老百姓旅行游览的地方。

由横山往北,四十里可达卢龙。山路崎岖,水路两岸万山重迭,暗崖很多,行舟最要留神,而景致绝美。由横山往南,滦河曲折南流入海,以陆路计,约有百数十里。

我们在此雇了一只小舟,顺流而南,两岸都是平原。遍地的禾苗,都很茂盛,但已觉受旱。禾苗的种类,以高梁为多,因为滦河一带,主要的食粮,就是高梁。谷黍豆类也有。滦水每年泛滥,河身移从无定,居民都以为苦。其实滦河经过的地方,虽有时受害,而大体看来,却很富厚,因为他的破坏中,却带来了很多的新生活种子,原料。房屋老了,经他一番破坏,新的便可产生。土质乏了,经他一回滩淤,肥的就会出现。这条滦河简直是这一方的旧生活破坏者,新生活创造者,可惜人都是苟安,但看见他的破坏,看不见他的建设,却很冤枉了他。

河里小舟漂着,一片斜阳射在水面,一种金色的浅光,衬着岸上的绿野,景色真是好看。

天到黄昏,我们还未上岸。从舟人摇橹的声中,隐约透出了远村的犬吠,知道要到我们上岸的村落了。

到了家乡,才知道境内很不安静。正有“绑票”的土匪,在各村骚扰。还有“花会”照旧开设。

过了两三日,我便带了一个小孩,来到昌黎的五峰。是由陆路来的,约有八十里。从前昌黎的铁路警察,因在车站干涉日本驻屯军的无礼的行动,曾有五警士为日兵惨杀。这也算是一个纪念地。

五峰是碣石山的一部,离车站十余里,在昌黎城北。我们清早雇骡车运行李到山下。

车不能行了,只好步行上山。一路石径崎岖,曲折的很,两傍松林密布。间或有一两人家很清妙的几间屋,筑在山上,大概窗前都有果园。泉水从石上流着,潺潺作响,当日恰遇着微雨,山景格外的新鲜。走了约四里许,才到五峰的韩公祠。

五峰有个胜境,就在山腹。望海,锦绣,平斗飞来,挂月,五个山峰环抱如椅。好事的人,在此建了一座韩文公祠。下临深涧,涧中树木丛森。在南可望渤海,碧波万顷,一览无尽。我们就在此借居了。

看守祠宇的人,是一双老夫妇,年事都在六十岁以上,却很健康。此外一狗,一猫,两只母鸡,构成他们那山居的生活。我们在此,找夫妇替我们操作。

祠内有两个山泉可饮。煮饭烹茶,都从那里取水。用松枝作柴。颇有一种趣味。

山中松树最多,果树有苹果,桃,杏,梨,葡萄,黑枣,胡桃等。今年果收都不佳。

来游的人却也常有。但是来到山中,不是吃喝,便是赌博,真是大杀风景。

山中没有野兽,没有盗贼,我们可以夜不闭户,高枕而眠。

久旱,乡间多求雨的,都很热闹,这是中国人的群众运动。

昨日山中落雨,云气把全山包围。树里风声雨声,有波涛澎湃的样子。水自山间流下,却成了瀑布。雨后大有秋意。

名家游记散文 篇3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钱起)这位唐朝诗人教我们“不可登”,我们没有听他的话,竟在两小时内乘汽车登上了匡庐。这两小时内气候由盛夏迅速进入了深秋。上汽车的时候九十五度,在汽车中先藏扇子,后添衣服,下汽车的时候不过七十几度了。赶第三招待所的汽车驶过正街闹市的时候,庐山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桃源仙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茶馆酒楼,百货之属;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不过他们看见了我们没有“乃大惊”,因为上山避暑休养的人很多,招待所满坑满谷,好容易留两个房间给我们住。庐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虚传。这一天天气晴朗。凭窗远眺,但见近处古木参天,绿荫蔽日;远处岗峦起伏,白云出没。有时一带树林忽然不见,变成了一片云海;有时一片白云忽然消散,变成了许多楼台。正在凝望之间,一朵白云冉冉而来,钻进了我们的房间里。倘是幽人雅士,一定大开窗户,欢迎它进来共住;但我犹未免为俗人,连忙关窗谢客。我想,庐山真面目的不容易窥见,就为了这些白云在那里作怪。

庐山的名胜古迹很多,据说共有两百多处。但我们十天内游踪所到的地方,主要的就是小天池、花径、天桥、仙人洞、含鄱口、黄龙潭,乌龙潭等处而已。夏禹治水的时候曾经登大汉阳峰,周朝的匡俗曾经在这里隐居,晋朝的慧远法师曾经在东林寺门口种松树,王羲之曾经在归宗寺洗墨,陶渊明曾经在温泉附近的栗里村住家,李白曾经在五老峰下读书,白居易曾经在花径咏桃花,朱熹曾经在白鹿洞讲学,阳明曾经在舍身岩散步,朱元璋和陈友谅曾经在天桥作战……古迹不可胜计。然而凭吊也颇伤脑筋,况且我又不是诗人,这些古迹不能激发我的灵感,跑去访寻也是枉然,所以除了乘便之外,大都没有专诚拜访。有时我的太太跟着孩子们去寻幽探险了,我独自高卧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山楼上看看庐山风景照片和导游之类的书,山光照槛,云树满窗,尘嚣绝迹,凉生枕簟,倒是真正的避暑。我看到天桥的照片,游兴发动起来,有一天就跟着孩子们去寻访。爬上断崖去的.时候,一位挂着南京大学徽章的教授告诉我:“上面路很难走,老先生不必去吧。天桥的那条石头大概已经跌落,就只是这么一个断崖。”

我抬头一看,果然和照片中所见不同:照片上是两个断崖相对,右面的断崖上伸出一根大石条来,伸向左面的断崖,但是没有达到,相距数尺,仿佛一脚可以跨过似的。然而实景中并没有石条,只是相距若干丈的两个断崖,我们所登的便是左面的断崖。我想:这地方叫做天桥,大概那根石条就是桥,如今桥已经跌落了。我们在断崖上坐看云起,卧听鸟鸣,又拍了几张照片,逍遥地步行回寓。晚餐的时候,我向管理局的同志探问这条桥何时跌落,他回答我说,本来没有桥,那照相是从某角度望去所见的光景,啊,我恍然大悟了:那位南京大学教授和我谈话的地方,即离开左面的断崖数十丈的地方,我的确看到有一根不很大的石条伸出在空中,照相镜头放在石条附近适当的地方,透视法就把石条和断崖之间的距离取消,拍下来的就是我所欣赏的照片。我略感不快,仿佛上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商业广告的当。然而就照相术而论,我不能说它虚伪,只是“太”巧妙了些。天桥这个名字也古怪,没有桥为什么叫天桥?

含鄱口左望扬子江,右瞰鄱阳湖,天下壮观,不可不看。有一天我们果然爬上了最高峰的亭子里,然而白云作怪,密密层层地遮盖了江和湖,不肯给我们看。我们在亭子里吃茶,等候了好久,白云始终不散,望下去白茫茫的,一无所见。这时候有一个人手里拿一把芭蕉扇,走进亭子来。他听见我们五个人讲土白,就和我招呼,说是同乡。原来他是湖州人,我们石门湾靠近湖州边界,语音相似。我们就用土白同他谈起天来。土白实在痛快,个个字入木三分,极细致的思想感情也充分表达得出。这位湖州客也实在不俗,句句话都动听。

他说他住在上海,到汉口去望儿子,归途在九江上岸,乘便一游庐山。我问他为什么带芭蕉扇,他回答说,这东西妙用无穷:热的时候扇风,太阳大的时候遮阴,下雨的时候代伞,休息的时候当坐垫,这好比济公活佛的芭蕉扇。因此后来我们谈起他的时候就称他为“济公活佛”。互相叙述游览经过的时候,他说他昨天上午才上山,知道正街上的馆子规定时间卖饭票,然后买一瓶酒,跑到小天池,在革命烈士墓前奠了酒,浏览了一番,他就在十一点钟先买了饭票,然后拿了酒瓶回到馆子里来吃午饭,这顿午饭吃得真开心。这番话我也听得真开心。白云只管把扬子江和鄱阳湖封锁,死不肯给我们看。时候不早,汽车在山下等候,我们只得别了济公活佛回招待所去。

此后济公佛就变成了我们的谈话资料。姓名地址都没有问,再见的希望绝少,我们已经把他当作小说里的人物看待了。谁知天地之间事有凑巧:几天之后我们下山,在九江的浔庐餐厅吃饭的时候,济公活佛忽然又拿着芭蕉扇出现了。原来他也在九江候船返沪。我们又互相叙述别后游览经过。此公单枪匹马,深入不毛,所到的地方比我们多得多。我只记得他说有一次独自走到一个古塔的顶上,那里面跳出一只黄鼠狼来,他打湖州白说:“渠被吾吓了一吓,吾也被渠吓了一吓!”我觉得这简直是诗,不过没有叶韵。宋杨万里诗云:“意行偶到无人处,惊起山禽我亦惊。”岂不就是这种体验吗?现在有些白话诗不讲叶韵,就把白话写成每句一行,一个“但”字占一行,一个“不”字也占一行,内容不知道说些什么,我真不懂。这时候我想:倘能说得像我们的济公活佛那样富有诗趣,不叶韵倒也没有什么。

在九江的浔庐餐厅吃饭,似乎同在上海差不多。山上的吃饭情况就不同:我们住的第三招待所离开正街有三四里路,四周毫无供给,吃饭势必包在招待所里。价钱很便宜,饭菜也很丰富。只是听凭配给,不能点菜,而且吃饭时间限定。原来这不是菜馆,是一个膳堂,仿佛学校的饭厅。我有四十年不过饭厅生活了,颇有返老还童之感。跑三四里路,正街上有一所菜馆。然而这菜馆也限定时间,而且供应量有限,若非趁早买票,难免枵腹游山。我们在轮船里的时候,吃饭分五六班,每班限定二十分钟,必须预先买票。膳厅里写明请勿喝酒。有一个乘客说:“吃饭是一件任务。”我想:轮船里地方小,人多,倒也难怪;山上游览之区,饮食一定便当。

岂知山上的菜馆不见得比轮船里好些。我很希望下年这种办法加以改善。为什么呢,这到底是游览之区!并不是学校或学习班!人们长年劳动,难得游山玩水,游兴好的时候难免把吃饭延迟些,跑得肚饥的时候难免想吃些点心。名胜之区的饮食供应倘能满足游客的愿望,使大家能够畅游,岂不是美上加美呢?然而庐山给我的总是好感,在饮食方面也有好感:青岛啤酒开瓶的时候,白沫四散喷射,飞溅到几尺之外。我想,我在上海一向喝光明啤酒,原来青岛啤酒气足得多。回家赶快去买青岛啤酒,岂知开出来同光明啤酒一样,并无白沫飞溅。啊,原来是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气压的关系!庐山上的啤酒真好!

名家游记散文 篇4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路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他不像其他乞丐那样伸手向过路行人乞讨,而是在身旁立一块木牌,上面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街上过往的行人很多,看了木牌上的字都无动于衷,有的还淡淡一笑,便姗姗而去了。

这天中午,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也经过这里。他看看木牌上的字,问盲老人:“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

盲老人叹息着回答:“我,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说着,脸上的神情非常悲伤。

让·彼浩勒听了,拿起笔悄悄地在那行字的前面添上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就匆匆地离开了。

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问那个盲老人下午的情况。盲老人笑着回答说:“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让·彼浩勒听了,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是的,春天是美好的,那蓝天白云,那绿树红花,那莺歌燕舞,那流水人家,怎么不叫人陶醉呢?但这良辰美景,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中竟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

名家游记散文 篇5

新都桂湖,几百年来静静地躺在成都平原上。它不是雄奇壮丽的大自然的山水,只是人工造成的一片平湖。它也不与剑阁争雄,峨眉竞秀。但是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情趣;有着自己的一段并不平静的历史和丰富多姿的景色。

我想,如果坐在飞机上俯瞰成都平原,在那苍苍茫茫、青绿万顷的麦浪或秋波中,有一颗浮动着的晶莹耀眼的明珠,——如果在荷花盛开的时节,则是一块璀璨的红宝石,光彩夺目;又好象是谁在光滑如玉的青绿缎面上精工绣成的一朵连枝带叶、和烟邑露的鲜花,那便是新都桂湖。

桂湖在成都平原上,虽然静静地处于一隅,却也有着掩不住的光辉。“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桂湖更有着一缕要你心领神会的清光。这清光来自一位四百年前“生于斯,长于斯”的诗人,明代中叶的学者杨升庵。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能对封建皇帝不阿附,坚忍不拔而又博学多才的伟大文人。我们领会了他的风骨、气节之美,才更加心领神会于同波光云影、同三秋桂子、六月荷花的农香艳色相融台的这一缕清光,更加领略到桂湖的情意。你会情不自禁地反复吟咏:

湖风向客清,

湖月照人明。

别离俱有忆,

风月重含情。

——杨升庵《桂湖曲送胡孝思》

但是,解放前的许多年,湖月湖风,被一些附庸风雅的剥削阶级和无聊文人弄得乌烟瘴气;就是聊以作为点缀品的杨升庵的一座木雕像,在濒临解放时期,也被人挖掉了眼珠,扯落了胡须,割破了抱柏,斫伤了双手,不仅现出了满身狼狈相,而且变成了有眼无珠、有臂无手的盲学士和折肢人。真是生不容于时,死也不容于世,直到了有恨难写、无泪可挥的地步了!至于桂湖上的楼台亭阁,也不仅被蛛丝罩满,为鼠雀占领,并且大部分都成为危险建筑物,只要你稍一不慎,就有自行失足落水的可能。好些房屋都是颓垣败壁,褴褛不堪。也许有人说,草木无情,从前的荷花总同现在的一样好吧?不,草木就是有情。一些豪强者及其大小爪牙们,虐及草木,湖水从不疏浚,荷花任意糟蹋,竭泽取藕,殃及湖鱼;致使湖上风光一年不如一年,这并不是偶然的事情。桂树摧为薪,日见凋残,而它的新枝,也从没有得到培植,致使桂湖上的百年丹桂,好象许多个百岁以上的老人,在秋风萧瑟之中,虽然也幽香四溢,但是瞻望未来,大有后继无人之感,不胜其慨叹了!

解放以后,湖上风月,才归人民管领。十一年内,桂湖曾大翻修两次,小修缮多次,新栽培的桂树达3000多株。桂湖在党和人民的妙手抚摩之下,才从昏沉的噩梦中醒来,得到了回春再造。

西子蒙不洁,人皆掩鼻而过。重整桂湖的第一步工作就是要海除瑕秽,使它回真返本。“杨柳楼台”,是湖上的一处好景致,它左对“交加亭”,右揖“小锦江”,在丝丝垂柳的掩映之中,遥望湖心的点点风荷,使人悠然意远。但在当时却把这一座楼台变成了餐馆,供有闲阶级的享受。于是疱有肥肉,座多杂宾;葱蒜鱼腥之气冲走了荷桂的芳馨,呼么喝六之声吓杀了蝉鸟的清唱;酒肉狼藉,便雕栏画壁也为之污腻。现在撤除了餐馆,让杨柳楼台,名副其实,春风飘拂,双燕归来,吸引着远近的游人。

为了更好地保持特色,使桂湖具有完整风格的美,还打算把很早前湖上修的两座砖桶子楼房拆除。这两座楼房与湖上的其他民族形式的建筑物不相伦类,破坏了桂湖固有的、完整的风格,这好比一件雨过天青缎面袍子上,贴了两块呢绒补钉一样,看起来是不顺眼的。至于新添的建筑,一亭,一楼,一桥,都注意到风格的统一和色彩的调和。如象“杭秋”侧面城墙上的那一个水洞子,过去是空空洞洞,仅有一门。现在在洞子上面增添了一个长方形的'房子,全用木材作成,南北两道敞开的楼栏,东西是稀疏的窗棂,地板出人意外地玲珑剔透,可以下见清泉。你说它是亭子,可以;是走廊,也可以;说它是桥,也未尝不可。它是因地制宜,集中了亭、廊、桥三者的优点而创造出的特殊结构。同时它也因景着色,在城墙上下的万绿丛中,把这个建筑物涂成了一色朱红,越更显得俏丽。

说到桂湖的建筑,素以小巧玲路著称。“交加亭”、“杭秋”舫的精致优美,这是游人所容易发现的。其他许多地方,只要你稍为留心,都可以看出其间有着一定的“奥秘”。我走到“绿漪亭”前,过了石板桥,到这座六方形的亭子内小憩。过桥上岸,才发现这个石板桥在极其平凡之中自有其不平凡之处。它是用宽约一公尺、长约一公尺半的石板三块半接凑而成的。如果从亭四笔直地铺上岸来,只消三块石板就够了,但那桥和亭的形状就很像一个小孩子玩的“巴郎鼓”,而且是头大尾巴短的“巴郎鼓”,未免太不好看了。现在多用了半块石板,便觉得屈曲有致。从这些地方可以体会到原建筑者的匠心。这是从极小之处谈的。如果就桂湖的整个布局而言,我虽然对于亭园设计是一无所知,但也感觉得这一个面积为六七十亩并不算太大的桂湖公园,它最主要的优点是不会使你一眼望穿,一览无余。“一花一世界”,一处亭台就是一重境界。它们或西湖迎月(如“小锦江”),或横百湖心(如“飞虹桥”“枕碧亭”一带),或亭桥映带(如“飞虹桥”与“绿漪事”),或高标独立(如“观稼台”),没有一处雷同。它们之间互相联属但又各成区域,有照应,有陪衬,其形势有向,有背。因此,湖画联营不太大,亭台也不为多,但构成的景象和境界则使你寻绎不尽。如读好书,每读一遍,总给你一些新的启发。但是桂湖的建筑艺术,也只有在今天才得以荷其精英,遗其粗陋,使它更加符合民族形式的特点,呈现出更为丰满、失丽的姿容。

桂湖里,升庵纪念馆的建立是在党的领导同志的鼓励之一下,得到全口各地的支持、协助而从无到有地建立起来的。杨升庵距离我们的时代虽然不算太远,但是,“独惜升庵真迹荒”,只字片纸的搜集都颇不容易,煞费心思.为了探寻仅有的一幅画得最早的杨升庵的美容(是明代画的,不是现在挂在馆内的那一张),曾经动员了不少的人,经历了多少城乡,辗转请求。虽然现在还没有得到结果,但已有了明确的线索可寻,相信总有一天会把这张遗像寻访出来。又如升庵的墨迹,存在世上的已寥寥无几,四川省博物馆得到了一幅临王羲之草书的真迹,真好象得到连城拱璧一般,郑重地转送了纪念馆。我们展开了这一张条幅,恍若见到了升庵先生的面目。确如林山腴先生三十年前在题辞中所说:“虽绢素黯澹。而离合驰骤,神采奕奕,犹复动人。”关于升庵先生的书籍,几年来也搜得不久开庵著述浩繁,共四百多种,古来罕有其比,但是零落散失很多。现在纪念馆已收藏有七十多种较好的图书。其中有明刻善本若干种,如《李卓吾读升庵集》就是很有参考价值的难得的书。现在在党的领导和启发下,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方针的深入贯彻中,研究杨升庵著作、思想,批判地继承他留给我们的遗产,巳成为许多人重视的课题。那么,升庵纪念馆从四面八方搜集得来的这些几乎“羽化了”的图书、文物,就将为研究杨升庵提供良好的条件并开辟广阔的道路。‘伪公评注好文章”,邓拓同志的这一个心愿就不愁没有人来实现了。

如果说桂湖是一朵鲜花,升庵纪念馆就是它的精蕊;也可以说纪念馆和夏荷秋桂是桂湖的三绝。

我这次重游桂湖,桂花尚未开放,还是荷花当令的初秋时候。一进国门,一股股荷叶的清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举目一望,只见稀稀疏疏的几朵红莲,而荷叶甚茂。天色虽不早,天气却很好,满以为可以观赏月景。哪里知道,随着一阵电闪之后,急风骤雨,突然袭来。我坐在“小锦江”楼上,披襟当风。骤雨直下,荷珠乱溅,千万柄荷叶直在狂风里打滚,但是并不仆下。云厚天低,荷叶已失去了绿色;好象米颠戏墨,把一池墨水泼在平湖,顿时变成了满湖墨荷一般……

第二天晚上,云淡天高,准无风雨。我坐在“杭秋”的栏干边。但见一缕月光从云缝中穿出,透过树林,照到升庵纪念馆前,我想到了唐人的诗句:“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渐渐地纤云尽散,光满人间。湖山湖水,被月光映照得一片空明。天上只有几点星星,田田的荷叶上却有着干万颗明星。荷叶荷花,轻轻摇动,好象有人在荷模之间凌波微步,来往穿行。

已是夜深。月光愈更明朗,而荷叶越显得碧绿。走到“聆香阁”前,绿叶丛中,分明亭亭玉立着几朵娇花。月光洒了一层薄薄的银粉在她们的深红的面颊上,并把她们的影子投射到水中,引来了唼喋的游鱼。我仿佛听见有人奏起了乐曲,一湾湖水变成了舞池,荷叶轻展绿裙,荷花移动了步子,幽雅、翩跹的“荷花舞”似平要在晶莹朗澈的月光之下欢乐地演出了。

第三天天气特别好,游人也更多。太阳老早就从白云里钻出来,给全湖染上了一层金黄色。我又来到了“飞虹桥”上,凭栏小立。细看荷叶荷花,有的已经抽败了,有些荷叶焦黄,莲瓣脱落了。本来当令的日子已经不长,“菡萏香销翠叶残”,节序变换,已渐渐地成了眼中景了;可是我们却没有“西风愁起绿波间”的心中情;更没有“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的悲感。时代变了,人们的美感也都变了。对那些从前盘亘在心中的诗句,几乎有了隔世之感。如果不是有意地提起,早已淡焉若忘,它们似乎不会渗透到我们的感情中来了。

近十年内,我曾来过桂湖许多次,其中有两次印象最深。一是在土改期中,正是盛暑天气,满湖荷花繁艳极了。记得曾写过这样的诗:“莲花莲叶信鲜妍,到此浑如别有天。待得新都土改后,更看平地涌金莲。”1959年我又来到这里,这回是为了参观农业丰收,又遇着荷花盛开的时节,又曾写过一首《高阳台》词,其中有几句是:“而今处处金莲涌,倚东风,农业花繁。待邀他,湖上诗人,同赋新篇。”

今天第三度来游。虽然荷花远不如上两次的多,但是我的感受却更鲜明深刻。当前战胜自然灾害,增加粮食生产,已成为每一个劳动人民坚决的意愿。试向“观稼台”上望,数百里绿云如海,把佳湖包裹在中心;桂湖里的万柄绿叶又重重护卫着升庵纪念馆,历史人物,乡邦硕彦,如今放射出了新的耿光。正是在如此壮美的图景之上,几朵荷花又开在一望无涯的碧云深处,秋风摇曳,红日映照,它们开得多么艳丽,多么骄傲,又多么地富有刚健清新的精神。我们的时代前进不已,桂湖的面貌也大异从前,人们的思想感情也有着日新又新的变化发展。正是这样,桂湖的荷花既不同于解放以前,也不同于土改时期,它们的缕缕幽香,盈盈艳色,象征了更新的意义,给人以更多更新的美的享受。

“映日荷花别烊红”,杨万里的这一句诗,移用在今天更为合适,它道出了我门眼前的景物的真美所在;它摄住了今天湖上荷花的精神。

再说荷花,过去的人往往把它比为美人或君子,比为意态柔的美人和洁身自好的君子。今天我们眼底的荷花就有所不同。我们感受到的是它的刚劲。它不畏烈日酷暑,急凤暴雨,敢于与天斗争;他常与清风明月为伴,设想很高,但又绝不脱离生长和哺育它的泥土;它有香有色,有莲买、荷梗,可供观赏,可供食用,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它的品格可以比拟敢于同封建王朝执言力争,饱受廷杖而不惧,远遭迁流而不屈,虽在放逐途中还放声高吟“天教奇景换豪吟”的诗句,虽在终身幽絷的境况里,还能博坊风土人清,山川文物,交流民族文化而著作等身的杨升庵先生。它的品格在今天更可以象征各族人民的高尚风格。

映日荷花别样红,你看它红得多么健旺,多么生意盎然,又多么地引人深思和遐想。

1961年8月27日

名家游记散文 篇6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黑夜拉开了序幕,那一轮皓月,一泻千里,为大地披上了一件银白色的纱衣。

每一天的月亮是千变万化的,是不一样的气质,不一样的风度,给你不一样的情怀。

当她还是月牙儿的时候,一抹亮光挂在天际,像那诗人张若虚说的那样:“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凝视着她,心中徒然升起一丝敬意。她是高傲的,环着一层淡淡的薄雾,若隐若现,神秘,亦神圣,她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不容亵渎。她又像是随时会消逝,当黎明到来时,就会把这最后一点亮带走。但,她凛然,最大地绽放她的光辉。

到了她成为下玄月时,一半,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怎么感觉也不对,而恰恰这时,一泓清月挂苍天,几点明星倚云间。总会带给我一种宁静的心情,平复了心中的哀怨,愤怒,让我可以冷静下来,正确判断并且处理事情。她无形中给了我一股力量。

月圆之际,正是和乐之时倏地想起李白的一句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想来也是不错,确实像那玉盘不是精确圆,却圆得恰到好处。她从天穹撒下一片光华,月色浓郁恍若置身仙境一般。常会忍不住浮想联翩:若月亮上真有广寒宫,真住着嫦娥,她们会不会觉得寂寞无聊,偶尔飘落这尘世凡间,感受人间冷暖。我想,是会的,天上云霄再美,终究是孤寂凄凉的。

又是一个月华如水的漫漫长夜,我,在街灯下,踽踽独行。她静静地跟着我,抬眸看她,像看一个熟识的老友。

也许,她没有太阳的火热耀眼,没有星星那样浪漫可人,也没有宇宙那样深不可测。但,她有她的气节,她的傲骨,她的不容侵犯,她尽力去用她的光去照亮世界!

夜阑人静,我又抬起头,望月。

名家游记散文 篇7

每年临近清明的时候,一股淡淡的愁伤,便会时时涌在心头。内心总被这种心绪困扰着,困扰得惆怅、愁苦,甚至魂不守舍。又是一年芳草绿,花红遍野,绿树成荫,青山依旧,流水依然,但空气中却弥漫着一种哀伤的味道。这种挥之不去的伤愁,从城市漫布到乡村,从街道随风飘到郊野。夜晚,枕着哀伤入眠,它又会来到梦里,在梦中见到过去,回到故乡,走到故居。冷冷清清的院子一片凄凉。孤孤寂寂,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悲悲戚戚。醒后,枕巾湿了一片。

每年的清明,好像总会有一场纷纷的细雨。“清明春雨两相亲”,这雨是清明下在人们心上的雨,抚慰心头抹不去的忆念和哀思;这雨也为人们感天动地的思念而来,彷佛有了这雨,才能让清明更加显得凄楚和悲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知时节”的“纷纷”细雨下得人心碎,下得人“欲断魂”。这雨也是思念故人时情感的渲染和衬托。灰蒙蒙的天空,随风纷纷飘落的绵绵细雨,林中路上,山野道旁,三三两两的扫墓人蹒跚而行,此时,春花再好,也会黯然失色,桃李再艳,也会触景潸然。顶风冒雨从泥泞的小路上一路走过来,看到的是一路的风景,内心是一路的忧伤、哀婉和一路的凄凉。就让这雨来洗刷悲痛的心吧。山川隔阻,水流尽处,“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透过浓浓迷雾般的雨丝,满目笼罩着殇逝的残春。柳暗水愁,不见炊烟,荒丘寂寂,蓬蒿遍地,乱草萋萋,孤鸦悲啼。声声咽,泪眼迷,细雨萧萧,冷风习习。千丝万缕交织缠绕的雨丝,落在祭奠人身上,滴进“断肠人”的心里。此情此景,无不悲天悯人,悲从心起。

“风雨梨花寒食过”,年年坟上子孙来,纵使血泪连成雨,思念何曾入酒泉?所有这些,地下的人已经看不到,也听不到了,来者不过聊以慰心罢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旁边的梨树桃树默默静立,看着这令人伤心的一幕,风却抑制不住悲痛的心情,摇曳着它也痛哭不止。想想亲人在世时,没好好陪陪他们,现在想侍奉他们时,亲人却已不在人世。此时,阴阳两隔于逝者的灵魂永恒回归之处,想要诉说无尽的思念和悲伤,“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面对“千里孤坟”,却“无处话凄凉”。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只能在心与灵魂的对话中已示告慰吧!

清明是对生命的祭奠和怀想。逝者长已矣,生者永怀悲。至亲之人的故去,是每一个生者不愿看到,却无法不接受的现实。也许,许多东西失去了才会更加珍惜,而亲人间美好的情感,一旦失去,便会加倍的怀念。延续千年的传统清明节的到来,更会让人们想起和亲人团圆的时日。“逝者如斯夫”,时光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过去的已经追不回来了,但昔日的音容笑貌和种种往事,却象刚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记忆犹新。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陈旧的反而越来越清晰。人生世事变换之快,是人所预料不到的,正可谓人生苦短,世事无常。时间久了,就会懂得许多道理,也会看透许多事情。回顾过去的美好,思索现在的生活,展望美好的人生,也在此告慰已逝的亲人,我们会好好珍惜现在的时间,把握现在的生活,善待身边的亲人,不会虚妄此生。清明,给了我们又一次温暖的思念和回忆,就让这往事串成的泪珠和着蒙蒙细雨,带去我们塞满心海的思念吧!

名家游记散文 篇8

彩云之南——云南,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今年暑假,我有幸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这里,一睹它的风采。云南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2008年7月20日,我们踏上了欢乐地旅途……

NO.1第一站——昆明石林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昆明,来到了云南四大景观之一的石林。它是一座由岩石组成的“森林”,是著名的国家级自然风景区。我们乘车来到了这里,天上正在飘着小雨,这给我们的旅途增添了一份乐趣。进了石林,首先映入我眼帘的的是一座石山,上面刻着“石林”两个大字,我们纷纷在这留影,这里的人非常多,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来游玩的。石林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大石林和小石林,我们先来到了大石林,这里的大大小小的石头奇形怪状,有像动物的,还有像人的,它们连成了一片石海,甚为壮观。看完了大石林,我们随着导游叔叔来到了小石林,这里的石头没有大石林大,因此而得名。小石林的石山凸凹不平,姿态万千,穿行其间,只见怪石林立。在雾和露珠的笼罩之下,石林变得更加美丽,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我们用照相机拍下了这美丽的景色。不知不觉中,我们看完了石林。第一站结束。

NO.2第二站——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从小就梦想去的地方,那里被称为“动物和植物的世界”。我们来到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空气很潮湿,植物种类繁多,如仙境般美丽奇妙。到了那里,我看见了一颗参天大树,好像是热带雨林的招牌。再往里面走,全是高大的植物,有芭蕉树,有千藤树还有凤尾竹...热带雨林绿意盎然,处处都通过绿色显示出生意。看完了热带雨林,我们又来到了野象地,那里有好多大象,我们观看了大象表演,又和大象合影留念。大象也好像欢迎着我们的到来,不停地拍打着它的大耳朵。就这样,第二站结束。

NO.3第三站——丽江古城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位于玉龙雪山脚下的丽江古城,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保留了古代建筑的风格,古朴的元素与现代的美相结合,景色宜人。在这儿,你可以买到云南的特产—普洱茶,又可以感受到云南人的热情。到了古城门口,首先可以看到两座大水车,它们好像诉说着古城悠久的文化历史。听到有阿姨给我们介绍说,丽江古城没有围墙,四通八达。古城中间有一条宽敞的道路,道路两旁都是商店,有卖玩具的,还有卖吃的,还有卖衣服的...大约有四千多家商铺,物美价廉,应有尽有。每家门前都有河水流过,真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图啊!在古城之中,中国的文化精髓如画卷般一一展现,让你不得不陶醉在其中。在不舍和留恋中,我们离开了古城,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第三站结束。

云南一行让人流连忘返,云南的美丽让人回味无穷。这次云南之行,我终生难忘。去云南游玩,既饱览了那里的少数民族风情,开阔了眼界,又陶冶了情操。真是如梦如画的人间仙境啊!我爱你,彩云之南;我爱你,七彩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