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亲子阅读随笔怎么写

2023/12/09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亲子阅读随笔怎么写(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亲子阅读随笔怎么写 篇1

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日益成为我们每个家长的共识。近年来,二实小以激发孩子读书的兴趣、培养孩子读书习惯为目的,开展的假期亲子共读活动,使我们全家人受益匪浅,我们的'孩子张子阳也越来越喜欢读书。

我们家崇尚“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学会思考,在读书中快乐成长。”从学校开展读书活动以来,我们家长把学校推荐的必读书目进行认真研究,还抽空学习许多家教方面的书籍。在阅读中,我们不断总结读书的经验,形成一些适合我们家庭的读书方法。

首先,我们尽量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找一些相关的,充满童趣的书藉,和孩子共同阅读,慢慢地孩子的知识面会变得开阔起来,思路会变得活跃起来,当碰到问题,会提出许多的“为什么”,而为解决这许多的为什么,他就愿意去看更多的书,就近一步激发他看书的举趣,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到他以前不感兴趣的领域,探索的乐趣,拓宽他的兴趣面,以此类推,形成良好的循环。对每个孩子来说,书本丰富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无尽的想象。我们作为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正确引领孩子去阅读,让他们发现阅读是一种有趣的、愉快的经历。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我们做家长的责任。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共同来读书,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沉醉于书的世界里,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书,使我们家长由对孩子教育的无知变为略知一二,使我们自己的事业起飞,使我们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在一个充满积极向上,乐于学习,与书为伴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是快乐,健康、自立、博学的。

其次,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或者也可以不急着回答,反而提一些问题要他回答,启发他主动思考,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要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哪怕他的想法是粗浅的,偏颇的,也不要粗暴而简单的否定,有许多事情,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答案。可以耐心的解释,可以激烈的讨论,彼此用自己的观点去说服对方,激发孩子的思考能力向纵深发展,倘若相持不下,可以一起再查资料,再看书,寻求最佳答案,这样可以使他接受的心悦诚服而又自然而然。此时,家长也增长以前没有关注的或者没有兴趣的知识,达到和孩子一起积累一起成长的目的。

我们还需要做到持之以恒。每日为工作和家务劳碌的我当初只是在业余时间和心情好的时间陪孩子读书,没有持之与恒。后来,在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后,为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一致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法,我不得不忙中抽空,在假期里,每天固定一个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使之成为习惯。我是利用晚饭后,与孩子一起共同同阅读一小时左右,就这样经常去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把书中的故事情节或具体内容复述出来,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讲出来,然后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发表看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与孩子一起读书有很大的好处,我们共同经历着书藉带来的喜怒哀乐,同样的心情让我们和孩子贴的更近,可以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更好的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家庭环境。对于父母来说,千万不要奢望可以教给孩子什么,我们唯一能做的是,给孩子一个“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让孩子有一个完整的成长,包括身体的,感觉的,情绪的,认知的,心理的,精神的完整成长,而不只是被灌输属于父母的认知和技能,那样的人生无味而无趣。通过“亲子共读”,孩子的阅读兴趣变得浓郁,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高,让我与孩子也有更深的沟通和交流,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情绪发展也有更深的解。

作为家长的我,能有这些收获,还要衷心感谢学校,老师的用心良苦开展这样的“亲子共读”活动,你们不止给予孩子们的关爱,而为我们家长增长教育儿子知识搭建平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我们带领孩子们、陪伴孩子共同攀登成长的阶梯,和孩子一起享受成长的快乐!

亲子阅读随笔怎么写 篇2

我喜欢读书,我的女儿也喜欢读书,可是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才对孩子的发展、身心健康有益,一直是我的困惑。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电视、网络对孩子的诱惑,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儿童读物,虽然孩子喜欢读,可我觉着很多书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不太好,甚至是有害的;而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书,孩子又不喜欢。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调动孩子和家长阅读好书的积极性。

为孩子的暑假过得更加充实,我和孩子共同到书店选书,选书由孩子作主,这极大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买到孩子喜欢的书,孩子爱不释手。我与孩子商定每天写完作业阅读30分钟,孩子有兴趣可多读一些。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只是看热闹,看里边的小故事,显然对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及教育没起到多大作用。于是开始抽空和孩子一起读书,但是由于工作忙,要全都与孩子一起读是很难做到的,于是我和孩子比赛,谁有时间谁看,看谁看得快,谁看完一部分都要给对方讲讲看哪些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我和孩子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间的时候,我会给孩子读一段,让孩子享受倾听的快乐,然后共同讨论书中的故事、人物、语言,让孩子养成读书,讨论,思考的习惯。以前孩子读书是读书,懒得做笔记,我和孩子共同读书以来,我们一起边读书边把看到的好词好句画下来,注重引导孩子记录好词好句,让孩子逐步养成用心读书的习惯,而不是光看故事情节,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孩子基本能做到边读边找好词好句,读书也用心多,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与孩子一起共读不仅是分享快乐,同时也要分享困惑。孩子不懂的地方我会谈谈自己的理解,或和孩子一起查资料,家长和孩子都在阅读中增长知识,训练思维能力。 如今,我们的亲子共读是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共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的良好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读书、思考的习惯,使孩子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亲子阅读随笔怎么写 篇3

暮秋,天气才慢慢地变凉,期待的桂花总不闻芳香。今天和同学在校园中玩耍,突然一股芬芳扑鼻而来。“啊!美丽的桂花树开花了!”我惊喜地大叫,同学们蜂拥而去……

不远处,一棵一棵的美丽的桂花树上开满了金色的小花,远远望去,金灿灿的桂花在绿叶中时隐时现。阳光抚育着它们,它们闪闪发亮,真是迷人!仿佛像哪位神仙洒下的无数金光!

走进一看,许多挂满枝头的桂花连串挤在一起,压满了枝头,像个金色的玻璃球。我掂起脚尖,仰起脸,伸出手,拉了一根细枝放在我的鼻子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好香呀!”只见那层次分明的花瓣儿,缓缓张开,如精雕般细刻,玲珑剔透。那小米般的黄色花粒,一簇簇,一串串的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清香。

我赞叹着,忍不住诱惑,就顺手摘了一把,小心的放在手心。我捧着金黄色的桂花,正要兴奋的上楼,给同学们看,可正要跨出一步,一个调皮爱捣蛋的同学来美丽的桂花树跟前。

他用双手握住像碗口那么大的树杆,摇了起来。一下子,桂花从树上纷纷飘荡,像下起了桂花雨。有的桂花洒落在地上,有的落到了头上。看着头戴桂花的同学手舞足蹈,我们不禁哄堂大笑。

同学们就像自在的小鸟一样,在美丽的.桂花树旁玩耍。欢乐的笑声在校园中回荡。

今年又是一个桂花满园的季节,我爱校园的桂花。

亲子阅读随笔怎么写 篇4

见到了你还烦,见不到了你还想。你偷着哭时我不明白,你想我的时候就是那么的含情脉脉。嘴上说不喜欢我,而你却无法骗自己的心。总就是隐隐约约有一种爱在潜滋暗长,在鼓惑涌动自己的心。想我你就说,但就是你还不那么的承认,总就是欲盖弥彰的叫我猜,我象被困顿的一头狮子,被你装在爱的笼子里,再凶猛也蹦跳不出来。我就象一头困兽,被你引诱得痛苦难耐,想撞破爱的笼子冲出去,把你一口吃掉,叫你成为我口里的美味。但就是,你就就是不放开我,那样的困着我,叫我的狂暴无处可施,我象在痛苦不堪的挣扎,也无事于补。你在那笼外,在看我的蹦跳,左右前后的乱撞,还不时用你的美丽勾引我,我喜欢得暴跳如雷,喜欢得五体投地,但你就就是不放我出来,你就这样看着我,欣赏着我,一头毛头狮子的野性,那样的叫你有非分之想。

桂花开的时候,我没有看到。闻到风里的香时,你已经开了,我象站在楼内的窗里想。多少年了,我都就是这样,无时无刻不再想你。而你却总就是那么的对我不冷不热。我真的好苦又可怜,你就象潜藏在我心里的痛,始终忘不了,也割舍不去。

闭上双目,就象坠入雾里。在迷离中我象看到你,桂花开的香,香醉了我的神经。我雾色迷离的去想、去盼。多么期望看到一树菩提,一片塔影,有一只蝴蝶飞来,落在我的塔楼上,用你的羽翅在梳洗塔楼上的美景,你象灵机一动,又飞走了,变成一个你,轻轻的合上你的香,把我的爱珍藏。

我总就是这样迷离的想,多少年我始终这样的为你,也不明白你知不明白其实喜欢和爱上一个人就是很难的。不就是不了解,而就是太了解。就象无法跨越的鸿沟一样,彼此都有所顾忌。想爱还不敢爱,不爱还很想,痴了念,醉了醒,一半相思一半迷离,好苦也好累。如同乖巧的你,看似好温柔,而对我凶起来,就是那么叫人难以理解。也许应验了那句话:“爱得越深恨就越深”的道理。

一个人不就是没有节制,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但就是一个人有时为了尊严而去爱,还真不就是那回事。你越就是这样,对待人家良苦用心,人家还未必领你的情。如果你不按着常理出牌,她还真乖乖的听你的话。啊爱真就是叫人捉摸不透,有时就就是那么的怪。

就象我和你,不就就是这样吗我对你好时,你却那么的不理我,而我对你凶时,你就乖乖的听话。我真弄不明白,爱的所在了。

我们一向以来,都就是这样分崩离合的去猜。有时火药味极浓,有时还那么的爱不完。我不明白这样的爱能维系多久,但我心里明白,爱就是放不下的栅栏,一经触碰,就难以脱险。

谁都想舒舒服服的去爱,谁都想把幸福的花开满。但就是事实就就是不一样,你想这样偏就不按着你的想象出牌,有时你想躲都躲不开,有时你不想躲她偏就来。

爱有时就就是那么的难解难分,答案真就是无法锁定。

你对我凶时,我很无措。你对我笑时,我很茫然。不就是我的错觉出现了毛病,而就是现实就就是这样。

爱一个人好难,你说就是吧。

亲子阅读随笔怎么写 篇5

读了林清玄的散文,每一篇都让我回味无穷,其中有一篇《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最值得铭刻于心。

先讲了一个故事,日本有一名名箭手武藏,他有一天收到了一个弟子柳生的请求,这个弟子一心想着要早早成为一流的名箭手,急迫地想要功成名就。于是武藏就先让他干了三年杂活,再总趁他不备之时给他致命一击。这样煞费苦心,柳生终于懂得了如何才能将剑练好,那便是: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这个故事虽简短,却隐含了很深刻的禅意,禅者不应该把禅放在生活之外,犹如剑手不应该把剑术当成特别的东西。剑手在一切时候都可能会遇到敌人的扑击,禅者也是一样,要随时面对生活、烦恼、困顿的扑击,他们表面按住不动,心中却是十分的活跃,观察者四周的一举一动。这就是得益于“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啊。

在我们的生活中,又何尝不需要“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呢?学习上,不能总看着比自己好的人,也不能总盯着比自己差的人,不要一心的只想如何去击败别人和如何偷懒,时时刻刻都要留一只眼睛看自己,注意自己此时所处的.位置,才能达到自己最终的目的,取得最终的胜利。

我们的心要保持这一种流动状态,也就是不能固定在一个点上,这会使我们不死板。若是一个人随时随地都把心思集中在一个目的上,那么他必定会把这个圈子越缩越小,最终把自己困死在小圈子内,什么目地都无法达到,思想也会变得有一种局限性。

要时刻牢记,我们生命中所面对的一切困难与迎面而来的苦恼并不是恐怖而又可恶的,他不是我们的敌人,只是一种对自己生命的延伸,这些苦难也许能或多或少的帮助到我们,我们在遇到这些苦恼之时,要留出一只眼睛看自己,透过这些苦难来认识自己,我们有可能掌握了一切好的方法来对付突如其来的苦难,但是必须要深入其中一个,来应对一个大的苦难。我们要时刻留一只眼睛看自己,因为就如书中所写的:“生活不能如预期,无常也不可预测,如果我们的心执着停滞了,那就是死路一条。”

所以,无论身在何方,都要铭记,留一只眼睛看自己!

亲子阅读随笔怎么写 篇6

天空是灰色的,大地是灰色的,甚至连空气也是灰色的……

20**年5月12日14时28分,这个灰色的一刹那,山崩地裂,整个大地都摇晃起来,震碎了人们的希望,震碎了人们的家,震碎了无数的生命。一栋高大的教学楼瞬间变得面目全非,一条笔直的公路瞬间变得曲折,一座美丽的城市瞬间成为一片废墟……灰蒙蒙的天空下起灰蒙蒙的雨丝,罩起一层灰蒙蒙的雾。

灾难无情人有情。在茫茫的灰色之中,心,它射出的光芒瞬间照亮了整个大地。

在灾难来临时,她正在宿舍的门口。当她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时,楼房已经开始呻吟。只要她快速跑出来,跑到操场上,就可以立刻脱离被困的危险。可是她没有。她连犹豫也没有,就果断的转过身,跑到床边摇醒了几位正在睡午觉的同学。楼房越震越厉害,想要逃出去已经不可能了。她和同学们都被吞噬在一片废墟之下。14岁的她并没有哭,也没有抱怨,更没有绝望。她忍受着强烈的疼痛鼓励同学:“再坚持一下,相信自己!”她坚信,一定会度过难关……

经过70多小时的煎熬,救援队终于来了。一束光穿过绝望照耀在她的脸颊上,奄奄一息的她终于挺过了这一关。

事后,记者问她:“你是否后悔你当初返回宿舍救人?”她摇摇头,脸上写满了坚定与歉意:“我不后悔。不过,请帮我向其他同学道歉――我没有来得及救更多的人……”

她的行为让我的心灵震撼。无疑,她的行为正是一种高尚的、舍己为人的表现,是普通自私的人永远无法触及到的境界。

她虽然受伤,但她的坚定,她的勇敢,她的舍己为人,会永远被人们铭记,永远是一份荡漾在人们心中的不朽的感动。

亲子阅读随笔怎么写 篇7

“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这三个巨人,命运待他们不公:为什么贝多芬没有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那样好的身世?为什么米开朗琪罗没有贝多芬和托尔斯泰的自由?为什么托尔斯泰不像贝多芬和米开朗琪罗那样有追随者?……他们有种种的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遇上挫折时表现得勇敢坚毅,沉着地与困难抗争。他们所表现出的坚韧与勇敢感动了所有的人。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三个“大写的人”。

其实,托尔斯泰发出的是对苍生的疑问,也是对痛苦心灵的回应,在这里我们分明又听到了贝多芬对生命的欢乐歌唱。像贝多芬那样坚强、泼辣而又富有人情的人物,他的振撼和扶掖我们,不用多说了。托尔斯泰和米开朗琪罗——特别是米氏,都是具有很大弱点的人,可是我们在传记里和他们接触,却感奋地分了他们的痛苦、失败,同时也分了他们的诚挚和成功。我们的生命和他们的差不多融成一片,决不只“枕着他们休息一会”而已。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

只要我们体会到《名人传》给我们心灵崇高的升华,使英雄的鲜血呈现在我们面前,英雄的红旗在我们的头顶上飘扬,我们就慢慢地感受到,在这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我们的灵魂也被所升华为一种崇高。

读《名人传》,让我收益匪浅。

《名人传》描述了不同时代,不同名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美,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