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木匠叙事散文

2023/12/13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木匠叙事散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木匠叙事散文 篇1

我的爸爸,他从小就对木匠活情有独钟,他做的家具也是美轮美负,尤其是家具、小朋友爱玩的玩具可谓是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方便耐用,常受顾客小朋友的青睬。

我记得我小时候很喜欢玩具,只要一有玩具就什么都好说,有一次我因为没有新玩具而伤心难过爸爸就给我做了一匹木马,那匹木马可谓是做工精细,栩栩如生犹如一匹真的俊马一般,让我爱不释手,那批木马陪伴了我很久,直到现在我都不舍得把它扔掉。

我们家的家具差不多都是他的杰作,我爸爸能有这样精湛的木工技术与他的细心和热爱木匠活是分不开的。我爸爸对待每一件木具都像对待自己一样,只要有人让他做,他都会小心翼翼,细致而认真的做,他先会把木头削得光滑,然后再拿刻刀,刻出木具的精美花纹,刻好后再细心观察,如有不满意的地方,爸爸会在进行修改,找到满意为止然后就是上漆,爸爸会选择五颜六色的美丽油漆,慢慢的涂在上面。爸爸对待每一件木具都不允许有一处污垢。

爸爸虽然只是个小小的木匠,但是陪受新老顾客的喜爱,对他的作品更是赞叹不已,所以理所应当每天都会有成千上万的订单送到我爸爸的店里。他在我们那里,也算得的上是远近闻名了。

我从小就特别佩服我爸爸,我也最喜欢他,因为他总是给我做许多种精美绝伦的新奇小玩具,不仅如此,我还喜欢他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专注。

木匠叙事散文 篇2

我的爷爷有很多白头发,因为他染过黑色,所以现在头发看起来都是黑色的。他还有一双黑珍珠似的小眼睛,微微一笑,满脸的皱纹都显现出来了。

爷爷是老木匠,周围的邻居都会找爷爷来装修房子,大家都对爷爷装修的房子非常满意。工作的爷爷是非常辛苦的。有一次,奶奶带我去爷爷工作的地方看看,一进门,就看到遍地的木屑和听到滋滋的切割声音。我看到爷爷扛起一块大木板,拿出记号笔和卷尺,边测量边在木板上刻画。刻画好以后再用电锯切割出一块块大小形状不同的木板来。我看到爷爷头上身上全部是木屑和胶水。因为工地上有很多钉子,然后奶奶就先带我回家了。

我的爷爷工作以外,空余时间,还有个爱好,那就是唱戏。爷爷唱戏可好听了。上个月还去参加了戏曲娱乐节目。爷爷有一套唱戏的专业设备——音响和话筒。他最喜欢唱《越剧》,每次吃完晚饭,就会开启戏曲模式,声音调得很大,拿起话筒,欢快地唱起戏剧来。我们全家有时候也会欣赏爷爷的演唱。爷爷在唱戏时,表情非常的丰富,而且也很享受。有时候我听不懂爷爷在唱什么,但是又觉得非常好听。

这就是我的爷爷,一个工作辛苦又热爱唱戏的爷爷。

木匠叙事散文 篇3

不知从何时起,小区楼下开了间木刻店,木刻店的主人是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他的名字无人谈起,大伙儿都叫他木匠大叔。

木匠大叔是从鲁南一带迁来的,虽然他走过了很多地方,却不喜欢张扬,他每天总在小店里默默打造着各式各样的木头。雕刻好的木制品一件件陈列在物架上,看上去有种返朴归真的感觉。

因为爸爸常到他那儿请教木活的经验,所以我和他也就慢慢熟起来,木匠大叔所刻物像的类型很广,自然界中的花鸟、鱼虫、人物走兽,在他的刻刀之下无不逼真形象。《说唐》中的人物经常成为他的创作的对象,这让我感到十分惊讶:大叔对《说唐》竟如此稔熟1我对他说:大叔,《说唐》你一定看过很多遍吧!大叔露出难得一见的舒畅的笑容,说自己小学还末毕业,从末看过《说唐》,《说唐》的故事是30年前从S己15爷和评书艺人那儿听到的,大叔居然有这么好的记忆力,这又让我感到十分敬佩。

干活的时候,大叔十分认真,在他眼里,一块块木头都是活的,他和它们之间并没有阻隔,彼此之间能用思想进行着交流,大叔说:“其实,雕刻物品是件感情事,比方说一块木头,如果你不用好心情去对待它,那它永远是一块木头;但如果你用好心情去亲近、了解它,那它可能就是一匹马、一座山、一个人……从打造每一块木头中得到乐趣。”大叔浅易的话让我从中似乎悟到了什么。我觉得自己的思想与他更贴近了。

我曾经要求木匠大叔教我一些刻木的本领,但木匠大叔说现在要以学业为主,况且做这门活也不是读书人要走的方向。尽管这样,他偶尔还会给我讲讲一些雕刻结构知识,后来美术老师称赞我的绘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他为此十分高兴。

去年冬季的一个上午,当我经过小店门口时,却发现小店已是物去人非了。后来才知道大叔因为家里的一些变故离开了这里,由于过于匆忙,他甚至来不及和这儿人们道别。

木匠大叔,何时能再看见你呢?我期待着那一天。

木匠叙事散文 篇4

“叮铃铃,叮铃铃”,门铃唱起了欢快的歌。开门一看,原来是妈妈在淘宝网上买的换鞋凳送到了。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把它打开。咦,怎么是一大堆木板和一包螺丝钉啊?原来是要自己组装的呀!“今天,让我们来当一回小木匠吧!”我提议道。“好啊,好啊。”妹妹举双手赞成。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我和妹妹两个小木匠开始了工作。螺丝钉,木板,锤子组成的交响乐使我们信心倍增。“我是一个小木匠,组装本领强,我要把这新鞋凳组呀组装好……”我们一边哼着歌,一边快乐地忙活着。我们先用螺丝帽和螺丝钉把底部固定好,再拿出四条凳腿,准备借助“7”字型的内六角扳手,用螺丝钉把它拼装好。小扳手犹如一个小精灵在螺丝钉上翩翩起舞,一个个螺丝钉也就稳稳当当地固定在凳脚上了。

拿着扳手转呀转,我的歌声越来越低了,手指头也越来越疼了,并渐渐起了水泡。抬头一看,妹妹也停止了唱歌,她的脸也渗满了汗珠,红得像熟透了的苹果。“沁沁,手疼吗?”“是,累死了,这个小木匠也不好当啊!”正在说话当儿,我手上的小扳手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我一边慢腾腾地捡着小扳手,一边在心里激烈地斗争着:干吧,手太疼了,不干吧,怎么做妹妹的榜样,怎么去妈妈那里请功呢?咬咬牙,硬着头皮,重新拿起小扳手。

转呀转,咦,这次怎么这么轻松,毫不费力就拧进去了。哪来的神力呀?看看自己的扳手,再看看妹妹的扳手,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的握法不对,刚才把“7”字型的短的一边当手柄,费力又伤手;现在把“7”字型的长的一边当手柄,轻松又护手。我马上把这发现告诉了妹妹。妹妹一拍脑袋,叫了起来:“瞧我这榆木瓜脑袋,怎么没想到呢?”这下我们这两个小木匠,找到了方法,加快了速度,提高了效率。不一会儿功夫,换鞋凳就被我们安装好了。

“我是一个小木匠,组装本领强,我把这新鞋凳呀组呀组装好……”,我和妹妹又高兴得唱起了歌。坐在新鞋凳上,想想刚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拧进几个螺丝钉,后来找到方法后轻而易举地搞好了,我豁然开朗:做任何事都要细心观察,仔细研究,动动脑筋,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啊!

木匠叙事散文 篇5

几星期前,一个小木匠来帮我们装修浴室,他又瘦又黑,因为长得矮,所以二十一二岁看起来只有十几岁。

妈妈对爸爸说:“他能于好吗?我们还是换个人来干吧!”小木匠好像听见了妈妈的话;连忙走过来,对我们说:“俺干得好,干不好,俺不收工钱。”爸爸说:“人,不可貌相,就让他试试吧。”小木匠高兴地笑了。

小木匠独自一个人开始干活了。出于好奇,我拿了一个小板凳,坐在浴室门口,看他工作。只见他熟练地拌水泥,细心地贴瓷砖。因为天气比较热,汗水湿透了他的衣服,脸上的汗水和灰土混在一起,小木匠用手一抹,咳,还真像京剧里的大花脸。

“吃饭了!”“来了。”我正要去吃饭,看见小木匠像没听见似的,还在贴瓷砖。我说:“小师傅,吃饭了!”他这才洗手吃饭。吃完饭,他又把剩下的几盒瓷砖也贴完了。

妈妈说:“你干活可真不含糊。”

“俺的手艺虽然不是很好,但也得仔仔细细地干,昧心的钱,俺不挣。”说完,他笑着走了。

第二天,我醒来,已经九点多了,跑出去一看,见妈妈边给小木匠工钱,边夸他手艺好。爸爸从口袋里拿出一些钱塞给他,说:“你活干得不错,把这些钱收下吧。”“不,这钱俺不能收,俺走了。”说完了,他便匆匆离去。我马上跑到爸爸、妈妈面前,说:“他怎么拿了钱就走啊,还有一些没做完呢!”爸爸笑着说:“他天还没亮就干活了,到现在,都做了四个小时啦!”

妈妈说小木匠是个好人,我也很喜欢他。

木匠叙事散文 篇6

她背着书包沿河道走过时,看见那几个染了发的少年“嗷嗷”叫着往水里扔石子,沾了泥土的石子在空中划过一条平滑的曲线,溅起一阵水花,少年相互开着玩笑,将夹在耳边的烟取下点上。

她凝视着缓缓弥漫开来的烟雾,就在台阶上坐了下来。

他们扬起的手臂很瘦,指甲也留了一定长度,像她大爷爷讲过的猿猴,她这样想着,继续听他们肆无忌惮的笑声。那群男生抽完烟准备走,转身便看见了拥着粉色书包的她,玩味地彼此看了看,她有些紧张地移开视线,他们没再注意她,勾肩搭背摇晃着离去。

现在是下午四点,她掏出一块生锈的怀表,怀表表盘里只剩下时针和秒针,不能知道具体的时间,不过她很满足,至少还没到五点,她还可以在外面待一会儿。

周围很安静,有风吹来,偶尔携带了造纸厂的臭味过来,即刻又消散了。白色的塑料袋在河面轻盈舞动,她也向外吹了口气,发出“呼呼”的声音。

她抬头看天,暗暗的,应该快要下雨了,昨天看天气预报说今天有阵雨,她起身加快脚步往家走。

巷子两旁照常被箱子占据了,她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箱子,远远看见自己家门口停着大爷爷的自行车,她一阵欣喜,大爷爷来看她了。

越加着急地走到大门前,她听见大爷爷说了一句“那是你哥”,显得很愤怒,她推开里屋的门,大爷爷坐在靠窗的太师椅上,而二叔则铁青着一张脸吸烟,见她回来了,冷哼一声就走出了房间。她当做没看到,叫了声“大爷爷”。

“丫头,过来,大爷爷今天给你带了好吃的。”老人解开随身带的包裹,里头是几包枣糕,那是她最爱吃的零嘴。

“善善呢?”见她吃得满足,老人开口问。

“她跟男朋友约会去了。”她前几天放学回家,就瞧见曲善和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在喝奶茶,男生紧握住她的手,很亲密的样子。曲善笑得很开心。

“你跟二叔又吵架了?”她抬头问。

“那混账东西整天吵着分家,你爷爷怎么生出这样个……”她大爷爷摇头叹息。

她闷着头咬着手里的枣糕,没打算发表任何言论,早就习惯了的东西,她再也不会刻意去关注。

“哐当”厨房的锅似乎被打翻了,她知道一定又是她奶奶闯的祸,匆匆跑到厨房,神情呆滞的老妇果然局促不安地站在炉灶前,她走到她奶奶跟前,尽量温和地说:“奶奶,你去歇着,不要到处乱走。”

老妇皱着眉头,像是在想什么,突然间压抑着声音哭了起来:“阿志,我的儿啊,我的儿啊。”她蹲下双手捂面,声音嘶哑。

很小的时候***妈告诉她,奶奶这是得了老年痴呆症,时好时坏,她后来上了学,书上说这病的洋名叫阿尔兹海默症,那时她奶奶犯病的次数还少,能记住她,有时还会买糖给她吃。她学会读“阿尔兹海默”这几个字后一个月,那个健壮的顶梁柱变成了白布下的一堆失去活力的东西。出殡那天,她奶奶扒着那副劣质棺木哭死过去,她姑姑和妈妈赶忙掐她人中,她奶奶虽缓过气来,但不停地捶胸痛哭。

她记得她没哭,但是一连一个星期都不出声,傻傻地望着天,她觉得难过又恐怖。她二叔过了几天就开始在家里闹着要分财产,***妈被气哭了,也骂他:“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二叔游手好闲,只顾着去街头王家赌两把,脾气也臭。她站在那里怒视她二叔狰狞的面孔,心里萌生了深深的恨意,她当时年幼,冲过去就咬了他一口,冲他喊“坏蛋,我恨你”,她二叔反手就扇回了一巴掌。

她懵了,妈妈问她疼不疼,她竟答不上来,她扫视在场的人,姑姑转过身去叹气,奶奶躺在床上睡着,她幺叔也只是劝解了二哥几句。

她听见***说:“姓曲的一家人果然日子都不好过。”

唯一有发言权的是她大爷爷,她没见过她亲生爷爷,便跟大爷爷最亲。她二叔有些忌惮大爷爷,她见到二叔被呛到无话可说时便觉得特别高兴。

“大雨快下了。”窗外隆隆雷声响起,大爷爷说,“丫头,大爷爷先回去了,明天再来。”

她点点头,大爷爷在家里停留的时间永远有限,大奶奶不大乐意他来这里。

大爷爷走后,她端了板凳坐到门口去,房间里很闷人。瘸腿的大黄也沿着墙线向她走来。大黄是她捡的一条土黄狗,估摸着跟她一样大,只不过狗到了这个年龄也是条老狗了,它明显不如从前精神了,头顶掉了几簇毛,连看人的眼睛都像极了她奶奶那双有些白内障的混浊眼。

天已经越来越黑了,下雨前的风吹过来,很舒服,她闭上眼,听见高速公路上一驶而过的汽车的鸣笛声,尖利得令人有种奇异的眩晕感。

雷响得毫无规律可言,她盼着天倒下来,不过十几分钟,这雨真就哗啦啦下起来了,她将凳子挪后了些,碰到了她奶奶的腿。她仰头看她奶奶,老妇重复着一句话:“落雨了,落雨了。”

她应着奶奶的话:“落雨了。”

雨滴打在撒了谷子的地上,将黄褐色的谷壳同泥土混在一起,生成了一个个水泡泡。

“吃饭。”妈妈喊她。

她懒懒地嗯了声,折身去拿碗。

吃饭的房间窄小,她二叔占着最舒服的地儿,以便看电视。她闷不做声地扒哒完一碗饭,离开了饭桌。

夜里雨停了,她躺在床上,做了一个很长的梦。

她梦见她爹她娘,还有她大爷爷和奶奶,几个人就这样坐在稻田边的树下。

她从未这么平静过,平静的同时是虚假的不孤寂,她抱紧了枕头,换了个姿势睡。

这天很寂静,她没被吵醒。

木匠叙事散文 篇7

母爱,世上无数人都在歌颂的伟大情感,有人说:“ 女人是弱小的,母亲是伟大的。”的确,在母爱的影响下,懦弱如母鸡在面对强敌时也毫不退缩,英勇地保卫着自己的孩子。母爱使一切奇迹变得理所应当,或者说,母爱,本来就是一个动人的奇迹。

几年前,每个早晨,我都把脏衣服扔在床头,就不闻不问了,没几天,衣服堆得像一座小山的似的。等放学回来,衣服就全被洗干净,我不知道为什么干净了,是谁帮我洗的,我一直都不在乎,认为别人帮我洗就是应该的。有时,我还指手画脚地批评,这个衣服不干净,那个衣服皱巴巴…我一看见不干净的衣服就不高兴,越是干净的衣服,我就越喜欢“在鸡蛋里挑骨头”,然后胡乱抱怨一阵。

不过在三年级的一天里,妈妈突然宣布,要教我洗衣服,以后我的衣服要我自己去洗了,我十分不高兴,认为洗衣服是妈妈应该做的,为什么叫我洗?极不情愿地看妈妈洗衣服,只见她用手把衣服这搓搓那揉揉,看上去十分简单,没看一会就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便跑回房间玩去了。第二天大清早,妈妈就叫我起来洗衣服了,我慢吞吞地爬起来,一脸无奈地地走到盆边,像妈妈一样地洗起来,谁知我刚把手一放进水里,手就被冰冷的水缩了回来,脑子瞬间被冻醒了。在这大冬天里还用冰冷的水去洗衣服,这是多么难受啊!我洗了一小会,实在受不了了,便看着妈妈,希望能不洗了,来帮帮我,可是这时妈妈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却一直站在一旁看着我洗衣服。不来帮我,我心里十分难过,我也知道了妈妈的不容易,我心里十分伤心、气愤,十分潦早地洗了一下便当是洗好了,我把衣服往桶里一扔气冲冲地走了。我一天都十分难过,几乎没有和她说话,妈妈看上去也是十分失落,也有点过意不去。不过我十分奇怪,我每次洗衣服,都是十分潦草地乱洗一阵,洗好时衣服上也有许多不干净的地方,但是晒干的衣服却是十分干净,这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有一天早上我洗完衣服,吃完饭,便匆匆忙忙地上学去,可是刚下楼发现书包带错了,便又跑上楼回去换书包,可是,我打开门,却惊奇地发现妈妈在倒水洗衣服,她洗的就是我潦草洗的衣服,她冷得直哆嗦,手却在寒冷刺骨的水里反复地洗,手指冻得发红,我们母子望着,都怔住了,过了一会,妈妈才开口说为了鼓励我去做家务,就偷偷地帮我洗了一次又一次的。那一刻我全明白了,明白了衣服为什么如此干净。同时,我还发现了一种东西,这就是爱,这种爱让我在这寒冷的冬天变的十分温暖,从此我不再去抱怨家长太严厉了,也不去抱怨父母不好,因为我明白了父母的爱就在身边。

我们在抱怨父母太严厉时,可曾想过她们是为我们好,爱是无形的,我们在被爱中成长,别抱怨了,爱就在我们身边。

木匠叙事散文 篇8

有些时候,好想卸掉所有聊天软件,断掉所有网络,一个人静静的看着分针跳动,我想我就是那种就算永远消失了,身边的人也不会发现的人吧。都说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惶恐,大概就是这样了。

好多朋友渐行渐远,好多熟悉的面容愈渐模糊,这些都早已习惯。最痛的还是自己最初时候的信仰轰然倒塌,就好像好多人,你一直把它放在自己心里重要的位置,突然有一天他冷淡了,不见了,从最初的信息秒回到后来的杳无音信,好不容易看到对方的出现,激动的你不能自持,秒速的在他的动态下点赞,评论,然而你发现过了好久好久,久到他动态下的回复都占满了你朋友圈的时候,却唯独单单将你遗忘了,看着自己的那条评论,就像是一簇随时都将熄灭火苗,在风中摇曳,自己的心就像被什么扎了一下,隐隐作痛。有些时候,真想大声呐喊:我错了。

朋友曾说,我幼稚,还没有长大,也许吧。我很俗,但我从未自命清高啊,只是别人这样认为而已。我爱江山,爱美人,但我更爱你们啊,我的朋友,我的兄弟,我的知己,我的红颜。不是因为孤独,我才这么说,而是我真的在乎,从一开始就把你们放在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我是那种对情感属于极度慢热的人,我不会表达,也不知道怎么表达,很多时候我都是通过文字或是言语去表达,然鹅,却落得油腔滑调,不学无术的坏名。我不怕热,但我怕冷啊。最冰冷的不是雪化时候的冬天,是我把你当做一辈子可以交心的朋友,而你却说: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不合适做朋友。这大概就是我觉得最冷的季节吧,每每想起的时候,夏天也就不那么热了。

以前喜欢打电话给很多人,后来除了父母的电话,好多电话就再也没有拨动过,直到它消失在通讯录里。我想这就是长大吧。

以前总喜欢把最柔弱的一面,毫无顾忌的展现在朋友和爱人面前,后来更喜欢套上外壳的蜗牛和螃蟹,柔软的身躯,应该有坚硬的外壳来保护。我不想让别人伤害我,也不想让别人看到我柔弱的一面,就只得学会自己保护自己。岁月,虽然教会了我成长,留给了我智慧的福利,但也留下了极其敏you感bing的阴影。

如果这就是成长的代价,那会不会太大了点?我们价钱好商量嘛,你看,要多大的收益才配得上那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那些年,惺惺相惜的你们还好吗?

不理睬,从来都不是温柔。

木匠叙事散文 篇9

雨有气无力的下着,悄无声息的落地,然后涌入大地的心里,化成一声无泪的叹息。有雨的夜里,一切归于静谧。

黑暗勾起了惊悸,沉睡是一个千年的迷,惊醒了十年的梦。

窗外的世界,落花凄迷?手掌贴着玻璃,冰冷刺骨而起。颤栗?冷静……窗外的世界我不曾畏惧!携着理想奔波于岁月的痕迹,却又一次次的抛弃,抛弃理想,临近终点,所剩无几。梦想于现实的差距,遥远的让人无法抗拒。

沉默的跌倒,无言的站起。琥珀色的泪,打湿着一种坚强——叫骨气!

生命的湍觞里有过谁的足迹,浮云的追逐,流水的飘逸,消散了的是谁的回忆?挣扎着。挣扎着老去。老去的是少年的心迹。

窗外的世界,到底通向哪里?

窗外的世界,落花凄迷?

窗外的世界,我不曾畏惧!

推开窗户,一切又归于夜的静谧……

木匠叙事散文 篇10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这是《诗经·七月》中的一句诗。载阳,指阳光开始变得温暖。仓庚,就是黄莺。就是这样简洁的一句话,把人的喜悦的心情表达出来了,含而不露。春天来临了,阳光温暖,天地和谐,黄莺在林间欢快地飞来飞去。这是一行温暖的诗,当我吟诵着它的时候,眼前和心头都有了盎然的春意。

立春已经有些日子了,记得立春的前一天,我对妻子说,明天我要吃春卷。并补充着说了一句,立春吃春卷,是旧时就有的民间习俗,叫咬春。我喜欢与春天有关的习俗。立春是一个古老的节气,据文献记载,早在周朝就有了迎接“立春”的隆重仪式。立春前三天,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王公大臣到郊外迎春,祈求丰收。我猜想,立春日迎春的习俗,很可能是从民间传到官廷的,因为只老百姓才会如此关心节气。况且,旧时民间迎春的习俗还有很多,诸如贴宜春符、举行迎春宴等。可惜这些传统的习俗没能很好地继承下来,起码在我们这个地方没有。迎春,春天来了,一年从此开始,过去怎么样,有多少烦心事,统统地让它过去吧,来,让我们重新开始,岁月又给了我们一次新的机会,在春风里,我们又鲜活如初。

立春那天,我果然吃上了香喷喷的春卷,馅是肉丁地米菜,炸得黄酥酥的,很好吃。“春到人间一卷之”,这是谁说的话呢,一定是出于旧时的一个民间诗人之口吧。地米菜,学名荠菜,耐寒。这来自河滩或者田埂上的地米菜,清香,微苦,让我想起了民间,想起了山野,想起了那些朴素的日子。耐寒的地米菜,瘦弱的身子,在风中摇曳,它在整个冬天都在悄然生长着,有点苦,有点寒,没关系,你不是最先感知了春天吗。

一个周日的上午,阳光灿烂,我骑着自行车独自一人来到江边。桃花汛未到,江水还没有涨上来,但是,春天的江水充满了活力,它比以往流得快了许多。江水悠悠,长堤泛碧,柳树笼烟。只有当你独自一人的时候,你才能充分地感受到春天的阳光是多么温暖。不仅是皮肤表面的,而是暖到心里去,像一种久违的真挚的情感。在这温暖的春阳里,想起自己一首叫《在江南》的`旧作,里面有这样几句:

让我忘记

让我说:

我只是一棵草

这一生我只看见了水和阳光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紧接着又说,“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那些穿着麻布素裾的采桑女子,挽着竹篮,款款地来到郊外的小路上。在一片莺歌燕语声中,那些采到篮子里的,是初春的桑叶呢,还是鲜嫩的阳光?

阳光还是温暖如初,可是黄莺呢,那些春天的歌者呢,它们飞到哪儿去了?好多鸟都消失了,没有黄莺的春天有点寂寞,有点冷清。还有谁为春天的到来,向我们唱一首歌呢。

春日载阳,我心荡漾。自然界里,天地万物,山光湖色,树木芳草,阳光雨露,无不让人无端地感到欣悦。稼轩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俗世里,能让人觉得妩媚的时刻,温暖的时刻,多么难得,同时,又是多么短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