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蜀王陵怀古的散文

2023/12/15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蜀王陵怀古的散文(精选3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蜀王陵怀古的散文 篇1

春时,你总是醉于桃开,一阵又一阵飘飘落落的粉瓣蘸着浣花溪的水意,拈着胭脂般的花汁,为你邀来又一场春日依在的欢喜。于是,你安然的觅得一处乡野,舀一顷井水,浸乐山胭脂魂之木,精制一帧帧小笺,点点水洇如初桃,粉红的颜色恰是缱绻你的心妆。笺间漫着春晨还未有阳光窥得的微润,偶有几道像桃枝的条纹点染,活泼浪漫的气息如亲临一场盛大的桃开。那一点点缀在笺间似羞的深粉,固执的举着点红,倏忽的偶现妆了思念积攒的胭脂颜,在你不经意时已拌了清清疏疏的墨字,和着笺色,潜行着你的愿,于案几间悄悄拂进袖底。而后,寻一个只可两人并肩的方寸,慢慢用墨字来填一方桃笺如粉色的心语,将你曾经的目光与笑容相牵着,在那深红小笺上填写谁是谁的沧海水,谁是谁的巫山云。这一世虽无爱你之人着红衫陪你行过半亩花田,粉卷亦盈了满满的贪看。

朱衣待嫁你常着一身衣,在浣花溪畔徘徊,也许,这样,你便可以向往红烛高照的喜堂,既使红裳无龙凤镶绣,却不生绝望。那时候,你一直以一身红装换取一世牵手的祈念。而那一朵缘起的花,却依然杳如风迹,让你在锦年华月里等待了许久。曾经以为今生你再也等不来你要等的人,不曾想如斯年之后,他还是披了千山万水的苍衣,带着最眩目的微笑走向你,只是,你忽略了锦年如逝水已过,纵心内再莲子清清,那莲,已成枯蓬。世间总有猝不及防的分离,那一场漫天漫地的花事,转眼青淡如你袖底下和一首离歌的留墨。站在彼岸,你看着他撑蒿而去时,那一身红装,静静地潜入尘河,慢慢地退成一抹清淡。在他渐行渐疏的墨字里,你终于明白那一刻的懂得,但不是永恒。从此,你以昂然姿态不计如何浊酒相送,不思如何遍地当归。这一世的情路,亦止于他离去之后。你依然是一身红装在浣花溪畔,在望江楼边翩若惊魂地穿行其间,用不让须眉的诗句与才情,装点着男人春色阑珊的梦境。只是,你一身艳红如嫁娘般的裙衫,袖底襟边处始终是一枝独秀。一日,他有锦字寄来,你以旧作相赠,深红浅白,早已随意。

锦字不寄不曾相遇时,粉笺绘满墨字无数,沿着尘间万样风景的足迹,一点点将遇时种种情景勾勒,期待的字如忍冬对对,化丹青墨笺章章,因怕花开不能同赏,花落不能同悲,故藏那锦章于袖,不敢宣张。遇他时,心间锦字化笔、墨、纸、砚列于案上,墨池狼毫间亦招招如旌展,粉卷亦铺展成人间四月的陌上,桃红李白沿途缓缓而开。短暂的相遇如萍水而逢,相伴的路在转角处嘎然而止。明明思念的锦字随雁阵同行,声声飞过江南塞北,却又不会锦书频寄,已然是溪前溪后翘首暗盼,却还是倔强地说,菖蒲花未发可缓缓,不念不急。只是,长巷深堂里,那墨香日日不散,薰在粉笺上,成行行墨字如雁行。他说,别后相思隔云水,不过你懂,相隔的又何止是云水,纵再多锦字,而今已然无处可寄。今生,唯有将相念的墨字点点欺于心上,而后让它慢慢地清淡于素。想必他也会懂得,余生的日子里,已不必翻看从前两两相恋的锦卷了,曾经有一刻的懂得就好,那方花田里,你和他的过往,都兀自成赋,寄与不寄都彼此最接边的那一刻早已暖成锦字如煦。知你今生,不再写字字如锦,却在粉笺墨色里依然能够体味到你如锦的期慕。

琴瑟无端绝世独曲,只为他弹奏一次。之后,你便将琴搁在室间案上,从此不弹。学会忘记左手按弦,右手拨弹时的音色绕梁。学会忘记那时月下一曲,勾起天上人间千年三世的浮想。只是,但夜静如水时,拂无音的琴身,手间仿佛还度着他似近还远的气息,那琴身红如朱槿,润如锦缎,低首贴近,似抵上曾经两两相对时的目光,脉脉的展在弦前,啜满着那时的温情,笑看。回还处,琴弦带着与他相关的记忆,绾系满满的缱绻流欢。此时一些零散的锦时,已聚拢不出一段承诺。别离后,你慢慢学会忘记,学会了超然,用七弦,调成你与他这一世的陌路廊桥。尘世情最为误人,原本千里之外的两个人,本无锦书可寄,亦无琴瑟无弹,恰好的遇见,你寥寥的心间都被他的姗姗步履绘满良愿。于是,浣花畔地的安栖,成了你与他借住的红尘。而今,华尘里,你以空阶的姿态,任风吹雨滴,至夜临至天明,不诉闲愁,不调七弦。那些旧时的殷勤已是尘远声销,留不住前言,更难拼再续。琴瑟无端丝丝缠连如线,将漫漫目光聚敛,看这尘间是否总是这般轻负。且把琴台铺粉笺,良笔浅蘸墨字檀烟,朝云暮雨里,着一身道衣胜雪。

蜀王陵怀古的散文 篇2

汉末桓灵无道,宦官专权,政昏事暗,民不聊生。巨鹿张角遂召民而举义,黄巾蜂起,以至诸侯逐鹿中原,尽智而争地,斗勇而功城,始成鼎足之势。

玄德公发迹以布衣之身,招募于黄巾之乱,战功赫赫,贤德远播。后三顾孔明于茅庐,如鱼得水,文有经天纬地之士,武有安邦定国之臣,挫曹操,败东吴,取西川,业于巴蜀,民心悦服。孰料荆州之失,云长屈殁,蜀主怒万丈之焰于东吴。破盟弃约,挥师南下,被火连营,托孤于白帝。呜呼!帝身而心仁,福世而命薄,实堪悲也。然逞一时之怒而绝保国之计,重金兰之谊而忘兴汉之志,实甚堪悲也。玄德既逝,诸葛承命,一心谋匡汉之策,独肩挑万担之任,夙兴夜寐,忧政寡食。一朝病卧,仙丹无济,膏肓入中年之躯,绝命于多事之秋。伯越纵负才名,然一少年孺子焉得力挽狂澜于举国存亡之际,目不忍睹素旗之徐摇,耳不欲闻女幼之凄泣,弃生以殉国,传名于后世,果不输豪杰之气也。或遂曰:此其非天亡蜀乎?呜呼!由是而观之,蜀非为天亡,实为情灭。兄弟之情,君臣之谊,魂凌九霄不忍弃,魄归冥府犹忱忱。虽然,情万丈而失长策,义千尺而轻贵体,五虎早丧,忠义恨亡。然则后主无德,纵奸宦之劣迹,阿斗终卧,毁蜀山之长城,此于理之所必然也。

夫鼎失一足,岂得久稳?蜀汉既丧,吴行影单。孤立无援之际,不思众志成城以保河山,反勾心斗角而逐名利。已已哉!昨日玉树已成梦,今朝寻柳柳飞烟,赤壁江上空降浩烈之天火,吴都城下不闻周郎之仙曲。无相扶持,独枝已朽,触之即折,夫复何惜?

呜呼!为事者无使为情义所昏智,为名利所乱行。古人不鉴之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蜀王陵怀古的散文 篇3

孟夏雨天过洋河古镇,有友相留。这里不亏是名闻遐迩的酒乡,连吹来的风恰似乎都有阵阵酒香,尤其是出酒的日子,恍惚间心动神摇。古镇上酒厂奇多,一家挨着一家,从进镇到出镇除了酒厂还是酒厂。中午品尝“洋河大曲”,酒后逛千古传说中的酿酒圣地美人泉,传说之一,当年正是虞姬亲自提此泉中水,给军中的师傅们酿酒,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亦或是怀念虞姬,就将此泉称为美人泉了。现今泉池旁立有石碑和虞姬像。东风拂柳,细雨濛濛,望着伫立雨中的石像,以及千百年来水依然那么清澈的美人泉,听着美丽动人而又悲怆的传说,让人仿佛回到那个秦末的午后。一代楚霸王项羽,在饮下了虞姬亲自递过来的一碗酒后,从这里走出家乡,在吴江带领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去,参加反秦大业。

据史记载,项羽与他的邻居,也就是沛县乡下一个邮亭的亭长刘邦,争夺天下。项羽兵败垓下,虞姬自刎,留下千古名句,“霸王别姬”。传说虞姬貌美心良,与项羽是同乡,慕项羽英名,嫁与项羽为妻;抑或可以说是项羽有幸得识虞姬,得此佳人,共谱华章。虞姬常随项羽出征,项羽被刘邦困在了垓下,在“四面楚歌”声中,楚营里的将士们听见家乡的歌声,以为楚地尽失,军心涣散,纷纷逃跑。项羽眼见大势已去,心如刀绞,他什么也不留恋,只惦记着爱妾虞姬。两人饮酒帐中,不由悲伤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凄然起舞,忍泪唱起《和垓下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的这一首《和垓下歌》,既是历史上少见的绝命悲歌,也是爱情的悲歌。虞姬为了让项羽不再有牵挂,唱完《和垓下歌》,拔剑自刎。此举让千古文人感慨不依,著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他的经典剧目《霸王别姬》中,将虞姬的形象演绎的出神入化,如此多娇,让无数票友竞折腰。

项羽败退乌江,有乌江亭长,撑船欲渡项江东。劝说项羽:“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可项王却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并对亭长说:“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随后命令“骑兵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被十余创”后而自刎。想想赫赫英名的一代霸王,最后竟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而自刎。李易安居士有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是敬佩的这件事了。

霸王此举到也壮烈,当得起“人杰”二字,则是代价太大了。可当年,如果项羽少一份刚愎自用,多一分从善如流;少一份优柔寡断,多一分决策果断;少一份君子之仁,多一分心狠手辣;鸿门宴上把汉王刘亭长立即拿下,哪有后来的这些成语,诗词,戏文呢?也许就不是“霸王别姬”而是“沛王别雉”了。当然历史没有如果,如果是这样,项羽也就不叫楚霸王了。也正如此,虞姬与项羽双双再也没有回到家乡,想来使人唏嘘万分,细雨中又多添了份惆怅。

忽然想起词牌《虞美人》,传说就是因虞姬而得名。一时兴起,“东风吹柳斜丝雨,酒出香街路。虞姬像立古泉池,犹似汲泉为羽酿新醅。无声细雨添惆怅,思绪幽幽长。别姬垓下帝图空,项羽宁亡不肯过江东(虞美人·词林正韵)。” 是的人们总是同情失败者。

半空中的细雨仍在不停地随风飘来,洒在人们的身上,传来阵阵凉意。回望眼前,美人泉的水依然那么清澈,空气中依然散发出淡淡的酒香,一如传说中那个秦末的午后。但英雄已经不再,美人已经不再,留下的只有一段悲怆的传说,以及让人深思的一段沉甸甸地历史,在风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