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写景抒情散文

2023/12/16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写景抒情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写景抒情散文 篇1

那一段弯弯曲曲,坎坎坷柯的村路我走了无数遍。那时的早晨,晚上。我都在那条小路上奔波。细数它身体的每一筋,每一棵血管。每天早晨,霞光初照时,我会与每一重山问好,向每一汪水致意。欣赏那叠叠黄土,汪汪碧水所独具的韵味。残阳西下时,会与同事一起感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落寞。

我独自飘荡的脚步,总在它的落枫里歌唱。我美丽的梦想,总在它的舞裙里放飞。一名乡村教师,注定了与某一段乡路结下了不解之缘。

曾经,我不知晓有这样一个学校。只有偶尔路过时听见过它的名字。在我年轻的脑海里,那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代指了一个遥不可知的地方。

第一天去上班时,绵绵阴雨。家人问我知道不,我说没事。自己去找。穿着结实的鞋,打着伞,我出门了。开始了一个人的跋涉。那路是宁静的,不可知的.,绵延的。就像我跟同学们无数次去游玩的充满神秘的景点。

秋风残雨,九月的天。有着秋的萧瑟。云,似乎在哭泣着。天色尚早,带着对未来的渴望,对自己事业的追求。在这样的大冷天里,我向前走着。一路上,没有人。冷天,谁都舍不得暖和的被子。偶尔的狗吠,吓得我心惊肉跳。路上多半是稀泥,幸好有些地方有石子。不会让我的鞋子全军覆没,还可以有鼻子眼睛。雨把伞打得啪啪直响。向前走,雨又顽皮地跳到我的裤子上。冷风吹来,感到好冷。那天,一路上,灰色的山,灰色的天,在雨中,显得肃穆而苍凉。

那路,感觉好长好长。可能我走了一个多小时都还在路上。从身上到心上,都只感到冷。空荡荡的路,空荡荡的山。空旷的天底下只有我孤伶伶的身影。雨打湿了我的膝盖,裤子。泪,差点要滑落下来。但我拼命咬住嘴唇。不让自己掉眼泪。我那时想到的就一句书中的话“想哭就不准自己哭,实在忍不住了,找根单杠把自己掉起来,打死都不准眼泪掉下来。”最终我战胜了自己,没有让自己哭。因为太早,一路上,没有学生,没有行人。只有风雨相伴。走了好久,都没有找到那个学校。我感觉到就是绝望,但是一路上又勉励自己“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于是,又接着走下去。

后来终于见到一个早起的贤妇,就迫不及待的问路了。她手一指:“转个弯就到了。”猛然间,真是“山穷水尽疑不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真实感受。那天的路,就只感觉到长。

后来时间长了,路就在眼中变短了。开始去数那一山一岭的树,一坡一坎的草,一湖一河的鱼。时间长了,点成了线,线成了山水画的轮廓。就有了温暖,有了情义。那弯弯曲曲的山路,就开始生动有趣了。也充满了快乐和芬香。

写景抒情散文 篇2

秋天,一个伤感的季节。落叶飘零,像无数即将死去的黄蝴蝶,飘落到地上,也就意味着生命的终结。也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季节,我们分别了,这一别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也许,今生都很难相见,但是,我坚信:如果有缘,定能再见。童年的记忆总是那样美好,如水般,平淡,却令人回味无穷。那些事,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中,早已成了永恒的最美。

翻开相册的第一页,那是母校的模样。还记得,在这个小天地里,有着我们无限的欢声笑语。我们在这里吟诵着唐诗宋词,课后,那便是我们的快乐时光。伙伴们成群结队的来到操场上嬉戏玩耍,那一阵阵银铃般的小声总是飘荡在学校的上空……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谐

第二页,那是我与恩师的合影。注视这照片里的恩师,突然发觉她好憔悴,黑眼圈加重了,黑发之中也添了些许的白丝,一定是为了一代又一代的桃李操碎了心。每晚,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您还在伏案批改作业,老师啊老师,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快睡吧,做一个又香又甜的梦,让明天的你倍添活力。感谢你,恩师!是您在无数不眠之夜中为我们整理复习资料,,让我们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是您每天晚上还坚持留下来为我们辅导功课,过着和农民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使您在家人患有肿瘤的情况下还坚持到校为我们上课,为的就是不落下我们的课,就是在您陪同家人去上海就诊的时候,也不忘日日打电话来询问我们的学习情况……您的好,我们看在眼中,却时时刻刻记在心里。感谢您,老师。您的恩情,就像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老师,今生今世,永不忘怀,即使两鬓斑白,依然会呼唤您一声“老师”!

第三页,那是我的“死党”。她是扬州人,俗话说得好:扬州出美女。这不,标志性的东西莫过于那颗美人痣了,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扑哧”一笑。抚摸着照片上的她,发现她从头到脚都散发着快乐的光芒,没有丝毫忧郁之感。也许,这就是她吧!可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我们被分在了两地,虽然有电话联系,但在电话里,只能感觉到她那永远快乐的气息声,我早已想好的话题一下子就成了为空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我多么渴望你能站在我的面前,哪怕只是1秒转瞬即逝,我也愿意。朋友,你还记得吗?曾经,你送过我一包向日葵的籽,你说过,等到他开花的时候你就回来与我相见,那好,现在,我告诉你,它开花了,你可不能食言哦!那天,我站在阳台上注视着远方,苦苦等了好久好久,却始终不见你的身影。不过,没事,我知道,在某个角落的某个时刻,你一定会出现,我永远会在儿时的那条小巷口等你,哪怕是一辈子,我也愿意!

记忆,总是那样的美好。童年的我们,总是那样的纯真。那些人,那些事,早已成为了不可磨灭的永恒。在我的记忆中,它们就像天上的繁星,永远是那样的闪耀,那样的美!

写景抒情散文 篇3

我喜欢打雪仗、喜欢堆雪人,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飘在空中自由的雪。

我早上起来还是晴天,不知什么时候,天就阴了。妈妈说:“快要下雪了”。我说:“怎么可能?太阳这么大,不可能下雪!”不一会儿,真的下雪了。这是20xx年的第一场雪,妈妈管它叫——初雪。

下雪了。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小雪,雪花在空中打着转儿,飘飘悠悠的落下来。这时的雪花真像一个个精灵在空中自由欢快的舞蹈,这是我最喜欢的雪的样子: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再往后,风大了,雪也大了,它不再自由自在、飘飘悠悠的了,变成了千军万马。风的声音就像号角,召唤他们去冲锋陷阵。这时的雪变成了勇猛的战士。风小了,雪更大了,雪漫天飞舞,洋洋洒洒,像是打完胜仗,大家在欢呼、庆祝。我站在窗户里往外看,雪挡住了我的视线,已经看不见近处的高楼了。那纷纷扬扬的雪把车、马路、大街、松树都盖上了一层暖和的被子。看!那棵松树多像一棵圣诞树啊!

没一盏茶的功夫,雪停了。到了楼下,我的脚踩到雪里,松松的、软软的,走起路来脚底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我用手摸了一下雪,冰冰的、滑滑的,像玻璃桌面一样。我忍不住用食指沾了一点雪,放在舌尖上,瞬间融化,凉凉的、水水的,还带着泥土的芬芳,好像吃了老冰棍儿一样。

还记得去年那场大雪。我在楼下和好朋友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做城堡,玩得可开心了。

我喜欢雪,不仅仅是因为它美丽,也不仅仅是因为下雪的时候可以堆雪人、打雪仗,更是因为我出生的那一天正好下了20xx年的第一场雪,因此,我的小名叫“雪儿”。

写景抒情散文 篇4

我的父亲名叫王可泮,2005年9月20日,由于在家中不幸跌倒造成脑溢血去世了,就此永远告别了人间,享年85岁。我好伤心,好难过......。

他是1953年1月参加农场建设的第一代老农垦的"元老",回想起父亲的过去和留下他走过的"脚印",真让我回味无穷,历历在目,他是"平凡人"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有喜有悲,有功有劳,是农场的老劳模、工作积极分子等等......。

记得小时候,父亲跟我说过,我家里是好穷的,是属贫农家庭,事实也正是这样,经过改革开放的"洗礼",现在咱们家里比过去好多了,父亲生在旧社会,长在旧社会,活在新社会,从小就给地主富人"放牛"做马,打长工混口饭吃,由于家出生贫穷,等到42岁才娶我妈为妻,后来母亲生我和姐俩人。

回忆往事:在农村生活非常艰苦,那是1952年底母亲柯国英来到东红农场参加农场建设,起三更,睡半夜,夜以继日,砍吧开荒,挖洞种植橡胶,由于劳动强度过大,母亲实在受不了,撑不下去,再说"女人在外面不容易",就想打退堂鼓回家务农。

不行。为了谋生,为养家糊口,"吃尽了苦头"的父亲便自告奋勇报名去顶替我妈妈的工作岗位,经农场同意,于是父亲就在农场干下去,在农场开垦建设"大会战"中,父亲不怕苦、不怕累,头顶烈日,挑灯夜战,脚踩红泥,披荆斩棘,汗流浃背,父亲全然不顾,经过多个熬战,好"容易"在农场完成了种植橡胶任务,后来被安排在现在的东红农场东安管理区15队当工人,队干部分配他负责管理几百株橡胶中小苗,为了让这里的中小苗速生快长,他在林段建起了一间简易房,吃在这里,睡在这里和干在这里,一心扑在管好胶上,由于,父亲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肯干,爱岗敬业,精心培育管理,橡胶苗长势喜人,为此,橡胶就提前两年投产了。

记得有一年刮台风,恰好,我当时和姐姐从农村去到他管理橡胶中小苗的地方去看望他,当时风刮得好大,我和姐姐好怕,为了安全,父亲就把我俩锁在一个衣柜叫我们千万不要动,等台风过后才可以出来,但是他衣服淋湿透了,却奋不顾身,冒着大风和倾盆大雨,迅速跑到林段看看他管理的橡胶是否有损失,一去就是一个多小时,我和姐姐在衣柜里面"按兵不动"呆着好害怕,幸亏没有出现意外,我和姐姐安全了,他也安然无恙放心了,在工作中父亲干出了成绩,多年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和农场的劳动模范,受农场重奖,且入了党,当时农场奖励给他两本笔记本,好光荣、好英勇、好伟大...‥!

由于工作需要,加上父亲表现十分突出,1966年农场安排父亲在农场场部当仓库、油库保管员,工作岗位比过去好多了,好像轻松,但是责任重大,生活方面,他那种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认真负责的精神没有减,在工作上继续努力,再创佳绩。

况且妈妈在农村是"人民公社"的社员,每天干的都是"公分制"的劳作来打发日子,生活好艰苦的,好艰难,姐姐上完五年级就回家务农了,把读书这个"权利"让给了我,于是我就跟随父亲在农场学校上学,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在东红中学读书,1977年7月高中毕业,读了整整10年书,花了不少钱,都是父亲的辛勤汗水在培育着我长大成人,同时父亲省吃俭用从每个月工资收入100多块中,拿一些回家养家糊口,此外,他还得把工作干好,你看,白天要参加仓库的管理工作,清点、整理和发放各种物质,晚上还要巡逻站岗放哨,和其他同志轮流值班,有时晚上农场汽车拉生产物质回来,他和大家夜以继日的干个不休,直到把货物卸完才罢休,什么卸大米、肥料、生产工具等,样样都干,所有这些都是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的事情。由于他表现"出人头地",因此,多年受到领导表扬,被大家异口同声的誉为是"最美仓库保管员和看守员"。

在工作时期,农场机关经常组织"突击队"支援生产队开展橡胶园修整梯田,挖洞种植橡胶,他志愿参战,积极主动报名参加这种义务劳动,分文不取,而且从不叫苦和累,干得热火朝天,得到大家认可,在此,我曾经也跟着父亲参加了这样的义务劳动,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使我从小就树立爱劳动的"观点",和不劳动就会"变修"的思想,成了勤劳的孩子,这个时候父亲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父亲没有读过书,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口才不会比别人差,在工作中他主动担任起农场机关的"义务宣传员"责任,而且分文不取,经常在农场机关食堂门前开饭的30分钟左右时间,利用铁皮制作的"喇叭筒",向大家宣传"老三篇",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先进事迹","斗私批修"、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农场的各项规定和身边好人好事等等,真正能够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所以,受到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好评。由于爸爸长年"劳累过度,受苦受难",后来身患哮喘、胃溃疡病等病,但是,他坚持拖病工作,从来没有怨言,一干就是26个春秋,直到1979年3月退休,回去老家琼海市大路镇青天村委会藤桥村家里养老,度晚年。

父亲一生很艰苦朴素,我在学校读书时,他特别关心我的成长,经常告诫:他没有念过书,没有文化,吃亏不少,鼓励我要好好学习,争取上进,为他争一口气,要记住"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没有忘记父亲的嘱咐,我出来社会参加农场工作以后,二十一世纪初我参加了成人高等教育考试,被海南广播电视录取,(法律专业)并且毕业了,圆了自己的大学梦,总算是为他老人家争口气了。他去世也心安理得了......我没有给他丢脸。

虽然父亲没有文化水平,但是,他爱憎分明,好坏清楚,美德明确,良好情操都懂,关心孩子成长等等,那可不是吗?记得我小时候,平时他总是买一些好吃的给我吃,自己却饿着肚子上班,一般情况下他早餐是不吃的,我问父亲你为什么不吃早餐,他回答说是为了节约,我理解父亲的"苦心",在做饭时总是喜欢另外给我做"肉丸"下饭,可他吃的是"革命菜"和"咸鱼干"下饭,每逢年过节,农场"加菜"他才多吃一点,穿着方面他从来不讲究,他的标准是"一件衣服补了又补,照样穿着,反正干净卫生,不暴露肉体就行了",我特别佩服他这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思想。父亲这种"老农垦"、"老革命"的这种"举止"和精神"难能可贵",值得学习与推广,这对于我们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教育有一定的意义吧。

写景抒情散文 篇5

季节的节拍,奏响春天的色彩,万物复苏,耕耘播种,是大地母亲舒展的情怀,踩着春天的韵脚,踏着岁月的行板,用无比的热情,去迎娶桃花朵朵的情窦初开。

————题记

三月的风,吹醒了枝头的新绿,回归的燕,锐利如剪的薄翅,为柳丝裁出轻盈的嫁衣,采一叶芬芳,挽一缕暖意,将乍暖还寒的气息装满禅意。阳光如约的日子,我走不出去,远远的将五彩缤纷的美丽,收入心底。

走过了冬季,褪去了洁白的外衣,一场心事悄然堆砌,迷茫与恐惧,凌乱了足迹,一个人将密不透风的心事藏起,可是仍有一小撮,时常在寂静的空气里喘息,我深知那是淡淡的忧伤,搅动出的愁绪,沮丧又无措的叹息,人,在接受病痛与折磨时,脆弱到不能呼吸,再多的慰藉,也抚慰不了慌乱的情绪,不敢轻易的去触碰与回忆,怕瞬间爆满的过程,一经裂开,便无法再合拢收起。

寻着一丝丝的信息,将春意渐浓的影像映入脑海里打印,慢慢的触摸,浅浅的临模,姹紫嫣红的花期,玉兰花展露着最妖娆的风韵,窗外一抹抹葱绿,迎着风起,伸展着情意,万千明媚的花儿,绽放着朵朵诗意,温柔的光线,停留在掌心里,情深几许。

依着春的风情,走出去,用力去感受油菜花染成片片金黄的期许,约一两个知已,或跑或笑,随性又惬意,暗香盈袖的花海里,有我们亮丽的身影在穿行,生活,多一份畅想,少一份杂草丛生的思想,将一颗简单的心,悉数交给这一片春暖花开的天地,看花开花落轮回演绎,看远处袅袅炊烟升起。

许光阴一个回眸,无论走过多少风雨,再多的坎坷,只要我们执着的在一起,用一颗感恩的心,边走边收获温暖的风景,静静的在岁月的流淌中缠绵出一段段暖心暖意的插曲,人生起起落落,花开无声,花谢无语,都是一种升华与延续,精彩的时候,懂得丰盈心绪,落寞的时候,淡看炎凉舍弃。

轻轻的拾起岁月的宁静,一窗花絮,温情的溢出心底,将心事婉成一枚素香的心语,韵染成思念遥寄,枕着月光想你,想起你的温柔细语,仿佛绵软的唇,轻吻我发间的呼吸,刻满了多情的回忆,多想与你一起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轻唤我的名字,听,风的吟唱,赏,花的旖旎,风过生香,月下听雨,浅绘一幅生命流动的炙热与欣喜。

写景抒情散文 篇6

小时,门前有一口半亩方塘,裁有柳树,常在柳树下,水沟旁,捉小鱼小虾。

少年时,河边有片柳林,常与小伙伴们,在柳林割猪草牛草之余,攀枝折柳,编柳帽,做柳笛,编柳筐,打柳仗,粘知了,掏鸟蛋,时常嬉戏忘归。

青年参加工作时,恰逢汉江河边沙滩,也有一片怀家乡相似的柳林。节假闲暇之余,常与朋友们去哪里游玩,或是一个人在枝繁叶茂,绿草如茵,蝶舞蜂飞的柳林,漫步赏景,看书学习。

步入中年,滨江公园一排高大茂盛的柳树,花晨月下,又是一个散步消停的好去处。

如此说来,一生与柳有缘,与柳难分。

柳树,耐旱,喜水湿,不择贫瘠,生长旺盛,故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说。有水的地方,长得更为茁壮。

柳树,春天鹅黄报春,夏天为行人蔗荫,秋天枝叶可解热和、镇痛,冬天增材添薪。

柳树,婀娜多姿,清丽潇洒,常为人们种植在池边湖泊,楼台庭院,间以红桃花草,形成一片风光旖旎,柳浪闻莺的美景。

柳树,绿丝飘动,舞姿婆娑,引得历来诗人骚客们,神采飞扬,思绪飘飞。“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将一对离别之人的难舍难分,表达得深情动人,完美无遗。灞桥折柳送别,是一种古代风俗,更是一种雅人深致。

当然,由于柳树性喜温湿,使柳树具有一种水的灵性和秀气,使柳树有一种阴性之美,柔性之美,母性之美的风韵。我想这是人们喜爱柳树的主要原因。

若有来生,与柳,一如继往的亲近。

写景抒情散文 篇7

它是一棵非常普通的树,树上的树叶也非常普通。它在我家生长了二十多年了,它还依旧守卫着我的家园。

它的树干弯弯曲曲的向外生长,它长得十分高大,要有俩个人和报粗,别人看了无不惊讶。

春姑娘迈着轻快地步伐,向我们走来。树干上抽出了绿色的小东西。咦?那是什么呢。哦,原来是那嫩绿的嫩芽。它们好奇的打探着这神秘的世界,让温暖的阳光照在它们的身上,懒洋洋的,忍不住的打起了小盹。清晨的露珠在叶子上流动着,闪着光芒,轻轻的把还在梦的世界里的树叶儿唤醒。

夏天到了,蝉姑娘在炎热的夏天里,唱起了欢快的音乐,小小的嫩芽如今已长成了一片片青绿色的树叶,把大树装点的一片青绿,它们伴随着蝉姑娘美妙的歌声里,和风姐姐“跳”起了舞来,蝉姑娘的歌声伴随着树叶的沙沙声形成了美妙的交响曲,这歌声一点也不雅于贝多芬的交响曲。使在树下乘凉的人们都听得入了迷,使我在这样美妙的音乐声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夏天。

秋天到了,本是欢乐的丰收时节,可是我还是不有的叹了气,因为我知道,秋天还代表着另一个意义,那就是生命的结束。听不见蝉那欢声歌唱的声音了,也听不见那美妙的“沙沙”声了。听见的只是那悲伤的风声,呼呼的`吹着。我停下了笔,慢慢的走了出去,看见的只有那枯黄的树叶,只见风一吹,枯黄的树叶好像在挣扎,但是,它还是离开了大树妈妈的怀抱,看!那满天的树叶啊!像黄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它们对大树妈妈说了一声:“再见!”。我看见有一片树叶朝我飘了过来,我轻轻的接住它,怕伤害了它。它没有了儿时的调皮和好奇。只是一畏在哭叹着“生命的短暂”和“生命的结束”,在“怀恋”那短暂的时光,我放开了它,它再也没有飞起来了,只是在努力让生命更加长久一些。

冬天来了,那茂密的大树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了。

我猜想那就是大树和树叶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