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赞美桂花的散文

2023/12/21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赞美桂花的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赞美桂花的散文 篇1

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中秋节前后,就是故乡的桂花季节。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桂花有两种,月月开的称木樨,花朵较细小,呈淡黄色,台湾好像也有,我曾在走过人家围墙外时闻到这股香味,一闻到就会引起乡愁。另一种称金桂,只有秋天才开,花朵较大,呈金黄色。我家的大宅院中,前后两大片旷场,沿着围墙,种的全是金桂。惟有正屋大厅前的庭院中,种着两株木樨、两株绣球。还有父亲书房的廊檐下,是几盆茶花与木樨相间。

小时候,我对无论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尽管父亲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我除了记些名称外,最喜欢的还是桂花。桂花树不像梅树那么有姿态,笨笨拙拙的,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它不与繁花斗艳。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

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

赞美桂花的散文 篇2

对这桂花我有着十分浓厚的感情。桂花的香气浓郁致远,具有“九里香”的美称。一次外出,我看到了桂花。一簇簇桂花开满枝头,一朵朵金黄色的花瓣在翠绿叶子的映衬下,显得有些小家碧玉,却又不失大气。远远望去,一片金光闪闪,好像是许多灵动的星星。它没有牡丹的国色天香,也没有水仙那清新淡雅的姿色,可它那娇小的身躯简直神奇极了。

走了过多的山路消耗了我许多体力。那时还小,便嚷着喊累,闹的大人心烦意乱。那是,我看到了远处犹如金星般的桂花,我很好奇,便收起了大小姐的娇贵架子,好奇地向前方走去。这桂花仿佛像给我施了魔法,推动着我,吸引着我,诱惑着我,才使我坚持着走下了全程。我钻进桂花丛中,探头探脑,享受着桂花的芬芳与气息,陶醉其中。

桂花那种浓郁致远的幽香是否会飘向宇宙,把各个星球上留下自己遨游的“足迹”;是否会飘向海洋,让鱼儿也陶醉其中......

桂花不仅香气怡人,而且可以做许多美食,如桂花糕。虽然开始咬一口只是淡淡的桂花香,但仔细回味起来,却又尝到了香甜的滋味,这味道一直0在口中徘徊,迟迟不肯散去,最后深入内心......

同其他花儿比起,桂花总显得特别团结,无论什么时候都亲热地挨在一起,把自己那沁人肺腑的香气献给人们。看见人们舒心的笑容,再辛苦也值了。要知道玫瑰虽比桂花娇艳,可若独枝开放,也只能释放一点光彩,既不美丽,又显得十分孤独。那时的桂花便十分灿烂夺目,香气怡人。它如此受人欣赏,也是因为团结一致的精神啊!

桂花的生命虽然短暂却没有一丝遗憾,因为在它结束生命前,它把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世界。这样也自己活得充实、饱满。其实人生也正是如此:每一件事都尽心尽力,为人民无私奉献你,我们的生命才会变得有价值!

花开,花谢。我们都不会悲伤,因为这种淡然清新的香气已留存世上:美味可口的点心上,清新的空气上,甚至深深印在人们的心灵上。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留。”这句诗正是描述那具有内在美的桂花!

赞美桂花的散文 篇3

春天过了惊蛰,大地的温度渐渐地回升了,各种植物开始从冬季中苏醒,用绿色和各种颜色的花朵装点春天,其中,开得较早又铺天盖地的花儿当属油菜花了。那满山遍野的金黄在阳光上格外炫目,美丽极了,成为仲春旷野里的一道炫目的风景。然而,近些年来,油菜花渐渐稀少了,稀疏得没有壮观的气势,七零八落的黄色,就像衣服上的补钉,又像撕碎了的云朵,孤零、稀薄、落寞地飘落在季节的绿色中。没有了连绵起伏的金色灿烂,没有了铺展大地的美丽壮观,让人强烈地感受到岁月的流水无情地冲淡了油菜花的浓郁,也抹去了这个季节的一抹斑斓。面对这个季节景色的淡去,诧异之余,我不禁生出这样的担心:油菜花会不会像曾经开放在这片大地上的红花、荞麦花一样将彻底的消失,成为田野里的一段往事,人们脑海中的一片记忆。

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我问遇到的一位老农:现在农村为何油菜种得这样少?得到的回答是: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弱劳力,就是这部分人对种油菜也缺少积极性,农闲时,他们到附近做些小工,每天收入近百元,还是现金,远比种油菜划算,又来得实惠。所以,种的人是越来越少了,以至成了现在这种现壮。原来,价格决定价值,当一种农作物的价格低廉到不能给农民带来好的收益时,农民自然选择放弃,这就是市场经济,在农村也不例外。听了老农的一番话,我心中掠过一阵无奈,深深地为轰轰烈烈的农耕时代的落幕而怅然,为那份自然美的凋零而伤心。

曾记得,油菜是农村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同种水稻一样,播种油菜是农业种植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大集体时油菜种植各级十分重视,种植面积多,管理也抓得紧,但不知何故,收获时产量却不高,收获的菜籽完成了上交国家的任务,生产队上就所剩无几了,分配给每个农业人口的菜油,收成好的年景一二斤,不好的年份只有几两。因此,想多吃点菜油成为那时农民的奢望。记得经历过艰难的母亲,把穷日子总能过得像菜籽一样的精细、园润,做饭炒菜,为省油,她先是用调羹少少地挑些菜油到锅底,用大火炼熬一会儿,然后将备好的蔬菜放入锅中爆炒,说是这样菜更入油,也更省油。尽管这样炒菜的油不多,但经过母亲的精心烹调,满屋子也会弥漫香喷喷的味道。然而,不管母亲多么会调剂生活,在那物资匮乏的年代,我们对能多吃上点食油心里充满渴望。

包产到户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油菜的播种面积有了扩大,管理更加精细,长势喜人,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散发着生命气息的田野、大大小小的村庄、绿意盎然的小山岗,都被无边无际的金黄色包围着,被无边无际的温暖包围着,被无边无际的希冀包围着。到了油菜收获的季节,人们更是喜上眉梢,产量比过去成倍增长,收成好的家庭一季能收几千斤菜籽,农户再也不愁吃油了,除了留足一年的食用油外,大多数还能卖上几千斤菜籽,大大地增加了农户的现金收入,解决了农忙季节农业的投资问题。种油菜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有过种油菜的经历,对油菜怀有一种深厚的情感,对其生长过程也记得十分的清楚。一棵油菜长到茂盛时,有四五个分枝,每个分枝从下往上不下十层小枝,层层花蕾密布,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花蕾慢慢地绽放金灿灿的鲜花来,越开越多,越开越旺,花朵挨着花朵,金黄压着金黄,重重叠叠,浓浓郁郁,让整个油菜田里如同铺下厚厚的一层金毯,远远望去金黄色的一片,无比壮观。

油菜开花的季节,我有空最愿到油菜地去观赏。春阳下,那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黄得鲜亮、黄得惹眼、黄得炽烈、黄得沉醉、黄得幸福,多看几眼,它就让我着迷,给我力量,赋予我无穷无尽的遐想。那一块接一块,一片连一片,起起伏伏,蜿蜒铺展到天边的油菜花渲染出的美景中,更让人称羡的是“图画”中的生气,勤劳的蜜蜂自从油菜开花的那天起,便在花海中辛耕耘,细声“歌唱”,酿造甜蜜的生活,嗡嗡的歌声把静态的美营造得生机盎然,情景交融,好不热闹。油菜花开了一段时间后,慢慢地凋谢了,小小的荚角长了出来,在温暖的阳光雨露滋润下,渐渐饱满,层层叠叠,挤挤挨挨,密密匝匝,压弯了枝头,仿佛小小的翡翠条,光亮、饱满、碧绿,行进其中心里就挤满丰收的喜悦。油菜收获后,不仅菜籽可以换油、卖钱,而且,秸杆还可以利用,在缺柴少薪的年代,是烧火做饭的好燃料,虽然燃烧时间短,火力弱,但能让村子里飘忽起家的味道,田园的温馨。

浓郁的油菜花远去了,但那片芬芳,那片金黄,仍是我念念不忘的乡情,是我梦中渴望走进的田园。

赞美桂花的散文 篇4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中描写黄河雄伟壮美景象的诗句,生动的描写了黄河豪迈、雄壮的气势。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流程蜿蜒曲折,有“九曲十八弯”之说,这不正应了“九曲黄河”吗?黄河每年裹挟着16亿吨的黄沙奔腾而过,也应了“万里沙”的描写。它行程5464千米,流经9个省、自治区,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大河。多少诗人都曾赞美、描写过黄河的雄伟壮丽,更为黄河增添了几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远的历史。

黄河悠远的历史已达150万年,黄河在时光的流逝中静静的流淌,在这段悠久的岁月里发生的传说更是令人遐想万分。其中最令人遐想的就是皇帝和炎帝了。传说黄帝姓姬,号轩辕氏,教人们生产技术;炎帝姓姜,教人们制造农具、耕作,这样我们炎黄子孙才创造了文明。

黄河不但是历史的见证,还是哺育了炎黄子孙的母亲。因为黄河,我们的祖先才有了声息劳作、繁衍发展的环境,才有了今日的我们,可以说是黄河创造了我们,是黄河哺育了我们。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石历史的见证,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文明的起源。她来自远古,现在奔向未来;她来自悠久的历史,现在奔向科技文明。

我歌颂黄河,我赞美黄河,让我用满腔的热爱之情谱写一曲“黄河颂”!

赞美桂花的散文 篇5

在这个春回人间满是抒怀的季节,风带着细润的潮湿,狠狠霉变了世人的神经,在昏乱的暗格里,我们如蝼蚁,无法的感知风云的变幻莫测。

一声哭啼,一生而过,日子朗朗跄跄,时间的流变在生命中无声无息地掠过,欢喜的童年,扎着马尾的女孩,十几年后,柳絮随风翻转,妩媚着的一定是春的韵味?头发花白的人,竟也对着镜子,一番装束。一生留下沧桑劳累的心,在春风料峭时,不时敲打的屋中寂寞的暂留。忽而一天,我们的生命也许就像浮云一样在自己的面前冉冉升起!

伴着春雪消融辗转寤寐,昏暗的日子总让人有一种压抑感,我听着风过地面风干的蒸腾,跟着那腾起的一起感知尘世,那是一种平和而安静的感觉,就好像把一切遗忘,继而沉淀下来狠狠咀嚼,孤楼诠释,静夜冥思,也许是一种人生意境?

脚步轻盈,行程漫远,落日的纷飞挟带一种落寞的心境,或许像“爱玲”说过的“回忆这东西,若是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这就是怀念吧,但这种感觉越发强烈时,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这个时候应该特别安静,不能哽咽,得慢慢得想,噙泪微笑,无声滑落,不可擦拭,宁愿停留!也许在不经意的一瞬间,会看到一阵味道,阳光的味道,又或是眼泪发酵出来的思念的那一种苦涩,围绕不散。往昔与现在总是很遥远,就像一堵墙,一根青丝,把整个天空分成两个世界,然而又把两个世界牵连,然而生与死又是怎样的差异,或许天堂和地狱只在一指间。但残酷的是无法感知!生命何其重?生命何其轻?

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佛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心是莲花开。

花落是憾,落花是美。淡淡的馨香难要。这是一个关于落花的世界吗?花子的飘零,一种相思两界分愁,那又怎样呢?

眼看花开风中,那婀娜多姿美的让人心醉。即日的繁华就这样凋零,就这样消逝,只留下残枝。看人间花开花落,看人间春夏秋冬。只在一个回眸,便凝住了流云。或许,本无起,亦无灭,可这一切还是幻化了。来世,收起这心缘,淡若这红尘三千,救世人与苦海。身在红尘中,几多身不由己,几多无奈感慨!

花开,非唯一的向往;花落,非所有的感伤。落入尘世,历经沧桑,昨日旧梦,似月的飘渺,飞逸心灵的围栏,于彷徨间流浪?多少个梦,奚落水草间,滚落成珠,莞然一笑。

赞美桂花的散文 篇6

一次又一次的听说今年过年以来第一次春雨即将来临,然而每一次伴随的都是失望,我已经不止一次听见其他的地方开始下雨,我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有一点期盼下雨!

也许在我的心里下雨才是春天来了的最大证明,雨,它就是春天浓郁的气息扑面而来的最大表现,它代表了我们告别了严寒的冬天,告别了那个白雪皑皑的季节,它同样告诉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新的季节,一个温暖而万物复苏的季节,一个细雨纷纷扬扬的美好时刻!

我不知道这场雨具体什么时候开始下,不过作为最近几天非常关注下雨的一个人,我知道我睡觉时还没有开始下雨,雨就在我步入梦乡的时刻悄悄来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寂静无声!

当我一觉醒来的'时候,我发现窗户外有几分阴暗,而且有噼里啪啦的声音,所以我就出门看了看四周,我在这个时候才发现真的开始下春雨了,一缕缕银丝般的雨纷纷扬扬的落下,数不尽细雨在这个清晨不断飘洒,我猛吸一口气,我感觉到了雨中的湿润感,感觉到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个新的季节来了,它已经来了!

赞美桂花的散文 篇7

武夷山区桂花树。当地人说:这里的茶农人家生了男孩子,就要在门前栽棵桂花树,期待着二十年后成才!如果是女孩儿家呢?就要在屋后栽棵香樟树,期待着日后做成箱子,嫁个好人家。

骄阳下,山峦远近。传来采茶仙女们断断续续的吆喝声。涓涓流水的溪畔,撑过来满载的小船,茶哥哥再要挑着担子运回宅楼子。桂花树旁的茅屋好清凉。

山风轻轻,斜阳下,晚霞红染。这里的茶哥们(包括上门婿)在家里是拥有“统治权”的,他们可以在收工后娱乐、打牌、休息;女人们则要不停地收拾家况,照料孩子,洗衣做饭。甚至招呼一波一波的买家客商,也是女人们来完成的。有冒失的游客戏谑说:来这里上门婿是很享受哦?女茶姐会淡淡一笑回答说“男人们要挑上二百多斤的担子哦,看看您那身板儿吧!”

桂花清香。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花中的月老,春水依旧,奈何天酬?唐大诗人白居易有“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宋朝词人辛弃疾有“清香一袖意无穷,洗尽尘缘千种”柔情付诸于笔端,月依旧、水依旧、桂花依旧,“两英山下”桂花酒!桂子珍贵,天下谁人会有品尝的好福分哦--摇落下来的桂花,将每一朵较米粒还小的淡绿色花蒂剪去、洗净、晾干,放入小金橘、白糖,就腌制成为“桂花茶”了。春-夏-春-冬,四季采茶。春茶尤为青睐哦!流连于桂花树下,留恋着桂花清香,心情恬适,意境豁朗。宜人的季节里,品啜茗香。烦躁、浮躁随风而去。似是良辰,许是香樟树!

天很蓝,山色很青翠。道是桂花不是?道是香樟不识?相遇着东风情味,曾记、曾记在武夷山下或许,多少时光后,依约询问桂花香在?金兰契,笔砚交,桂花树福运贵人娇,吟词赋诗,遣阿谁听?

岁岁年年的桂花树,传说着人们对它的美好记忆:春天,它悄悄地换掉叶子;夏天,它浓荫遮日,为人们送来阵阵的清凉;秋天,它吐蕊扬花,为人们送来缕缕芬芳;冬天,它绿叶扶疏,鼓舞着人们去快乐自己普普通通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