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这个我能行初二日记

2024/01/23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这个我能行初二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这个我能行初二日记 篇1

“相信自己,你能行。”这句话是我的启蒙老师--彭老师对我说的一句话。就是这句话,给了我很多的鼓励和信心。

我从小就对自己没什么信心,总是觉得有些事我做不到,但经过那件事后,我对自己有了更大的信心。

记得那时二年级的时候,文艺节快到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里,对我说:“昕昕,你试着去参加文艺节的讲故事比赛吧。”我一听到要去参加比赛,要去面对那么多评委和同学,我一口拒绝道:“老师,我不行的。”老师并没有生气而是语重心长地说:“昕昕,不要去躲避,要勇敢的面对,要去锻炼锻炼自己的胆量对吧。你再去想想如果你在这次比赛取得了好成绩,这不仅为你自己争了光,还为班级争了光,那是多么开心地事。再说了你是我们班级里的班干部,你要给同学做榜样啊!”我听了老师的话,心头一颤:是啊,我是班干部,我应该为班级争光,给同学做好榜样。“老师,我......这......”我正犹豫不决,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相信自己,你能行。”我听了老师的话,犹豫不决的心里终于决定了下来,坚定地对老师说:“老师,我参加!”

从我答应以后,我每天一有时间就读着已经选好的故事,虽然不是很长,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也不容易。老师成了我忠实的“听众”。她会告诉我哪儿要读的轻、重、快、慢。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终于把这个故事背得滚瓜烂熟了。

在文艺节的那天,我带着老师的鼓励走上了台,我在讲之前心中还是有点紧张,我向老师坐的方向望去,老师对我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我又想起老师说的那句话:“相信自己,你能行”我松了口气,用响亮的声音讲出了故事。最后获得了大家的掌声。后来,我知道了比赛成绩,虽然只有第三名,但我还是很满足。

“相信自己,我能行。”这句话伴随我度过许许多多的困难,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勇气。我们要一直相信自己,因为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这个我能行初二日记 篇2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这句话是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阳光。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轻易地放弃,如果放弃了就等同于认输,凡事皆不可放弃,如果实在撑不住了,我们也对自己说:“这个,我能行!”

体育课一下,老师就说:“明天要跑800米,请做好准备。”一听到这个“噩耗”我的心就要沉下去了,即使现在不害怕跑步,却还是胆颤心惊,看着在操场上汗洒汗水的'学哥学姐们,我又回想到了那天。

天气依旧很闷热,使人愉快不起来。“今天,是体育800米的测试,请四个人每个人站一个跑道做好热身运动。”话音刚落,我就走上前一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做好预备姿势。最令人恐惧的是“哗哗”的哨声,当哨声一响,就预示着比赛要开始了,我总是很担心当哨声响起时我还是站在原地,于是我需要非常集中我的注意力,把眼睛直直地盯住前行的道路。

“三,二,一,哗!”我想也没想,直接迈开腿就飞跑起来,比赛的前期,我一直保持飞快的速度跑着,等到比赛后期,已经有2个人落后于刚跑的速度了。渐渐地,我感到呼吸有些不顺畅,也许是我之前跑的速度太快了吧!我尝试着放慢了脚步,却还是在大口地呼吸着,像是使出全身力气想要把空气都吸走。当太阳出来时,我觉得阳光太耀眼了,感觉整个脑袋晕乎乎的,像是失去了重心。顿时,我连跑的力气也没有了,我放慢了脚步,看了一眼紧跟在我身后的同学:她们红彤彤的脸上写满了一定不放弃,尽管她们跑起来很吃力,却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跑,我为什么要这样轻易地放弃自己之前的努力,如果我现在停下了脚步,就证明我已经输了,我连自己也输了,怎么有机会去赶超别人呢?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我重拾了信心,重新迈开了脚步,朝着终点出发。人们总说成功的大道上阳光明媚,是的,在终点迎接我的就是那灿烂的阳光!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请你相信自己,并用最洪亮的声音告诉自己:“这个,我能行!”

猜你喜欢1:初二春节日记

1月22日就放假了,天天盼着过年。但是这个年过得可真不咋地,两个字:无聊。怎么个无聊法?请听我一一道来。

一是没有怎么下雪。过年前后四五天,天气热得不行,简直可以穿短袖。刚刚前两天下了一点雪,不过马上融化掉了,天气又一下子冷得像北极,一动也不想动。原来计划好好打打雪仗,堆堆雪人,只好泡汤了。

二是空气污染严重,从没见过绍兴的天空会是这样,灰蒙蒙的,天气预报三天两头发布什么雾霾预警,从20xx年年初开始,好像每天的天气都是这样,还怎么出去玩?想来想去还是宅在家里吧。

三是今年的鞭炮声也少了很多,一点节日气氛也没有。不光每家每户不放鞭炮,大酒店大老板也不放了。大街上也难得见到买鞭炮的。听说体育中心门口有个摊位,拍卖时那个中标的.人多写了个零,摊位费9万多块,妈呀,这不亏死了?爸爸说是经济不景气,我似懂非懂,不过今年过年每个人似乎都不像以前那样欢天喜地,真不知怎么回事。

四是今年我们家里第一次过年没贴春联。年三十爸爸妈妈还在上班,初一就出去做客,等到初二爸爸才对我说忘记贴春联了,想想已经是初二了,不贴也罢。

五是今年的春节晚会真是太烂了,冯小刚还是个大导演,怎么搞了这么一台晚会出来?我看只有一个影子舞蹈马马虎虎,还是外国人表演的。另外今年莫名其妙搞了个韩国人来凑热闹,真无聊。

还有很多无聊的地方,就不一一细说了。实在无聊极了就在家里做做作业,跟爸爸下下棋,打打球。真盼望早点开学。

唉,这个无聊的春节。这个糟糕的假期。

猜你喜欢2:初二的生活日记

我们的生活已经慢慢地变为碎片化。那碎片化到底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就是完整的东西被分成了诸多零块。在飞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碎片化”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碎片化、时间碎片化、社会阶层碎片化……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读书的时间被碎片化。以前我们应该是拿着纸质书在某个安静的下午,坐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静下心来花上个一下午的时间沉静在书中内容带给我们的乐趣中。这样慢节奏的生活真的还存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吗?我想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生活已经被快节奏所代替,基本上是没时间享受“此等乐趣”的。要是我们对某一本书感到有兴趣,想要细细品读时,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打开手机在某软件上下载此书的电子版,这样我们可以在公交上,排队等候等琐碎的时间里拼凑着读完一本书了吧。再者就是,只拣自己喜欢的部分读,选择书中自己比较喜欢的章节反复细细体会那一章的内容,或许会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吧。

以上所述的时间碎片化只是对个人而言的,社会上的碎片化现象其实更为明显。

消费“碎片化”已经成了社会问题。不同时期的市场消费热点最能体现消费市场的变化,二十世纪中后期中国居民家庭“三大件”的变迁正是不同时期消费热点的集中表现。从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到黑白电视、洗衣机、收音机再到彩色电视、电冰箱、双桶洗衣机,每一时期的“三大件”几乎都成为全社会追求在当时消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进人二十一世纪后这种局面被打破,产品变得多样化,使消费热点涉及到各个方面,如汽车、房地产。总而言之消费者碎片化是在大众的基础上,由不同市场板块撞击而形成的。这种碎片化体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品牌选择、媒介接触等方面,展现出一个个不同的消费体系。

碎片化在我们生活中医根深蒂固。是否有人知道“碎片化”的产生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各行各业人的收入使得消费“碎片化”;社会发展带给我们的快节奏生活使得我们时间“碎片化”;各种消费平台的产生使得我们购物“碎片化”。

碎片化已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我们要慢慢接受这种碎片化的生活,感受这种碎片化生活给我们带来的不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