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独处的文章

2022/12/29经典文章

关于独处的文章(精选12篇)

我喜欢适时的独处

文/佳心

这世界好像越来越喧嚣,我们淹没在神色匆匆的人海里,像“沙丁鱼”一样挤在公车上、地铁里。“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你心中是不是突如其来涌起阵阵迷失和彷徨,甚至时常会有一种“找不到自己”的感觉呢?这时的你,不妨试着独处。

独处,是一场内心对话。避免外界干扰,静心思考。静坐在斗室里、漫步在小道上、平躺在沙滩中……有意识地面对自己,和内心对话。就像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夜》里所说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

独处,是一次心灵按摩。人是群居动物,缺乏交流,会造成个体价值感的缺失;而过度交流,又会使人丧失自我,形成人际间的缠绕。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独处是一种心理需求,绝大多数心理健康的人每天都会花一定比例的时间来独处。喜欢独处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时,往往也会处理得更好。验证了朱自清所说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独处,是心理能量的整合。保持开放的心态,可以让我们从身边的人情世故中,获得经验;而独处静思,则可以使我们有机会接触真正的自我,发现并提升内在价值。英国精神科医生安东尼·斯托尔指出,独处对人的创造能力大有帮助。交流和独处相辅相成,才能让内心成熟和强大。

独处,是一轮自我放逐。不是为了逃避,也许只是在一盏茶时间,回到童年某一刻再次欢喜;也许在独自进餐时,审视自己。

每个人都有权利享受独处,生活在e时代的现代人,独处对身体是一种奢侈,对心灵更是一种福音。当然,独处时,我们必须要有能力调整好心态,并使自己快乐,否则就会陷入孤独寂寞的深渊。

我喜欢适时的独处,更喜欢享受独处的寂寞……

独处时光

文/马亚伟

周国平说: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严重的缺陷。

一个人在深沉的夜里沉思,一个人听着音乐发呆,一个人在阳光下清点往事,一个人捧一杯香茗静享安宁,一个人品读诗书与众多有趣的心灵对话,一个人去寻找诗和远方……每个人都应该腾出一点时间给自己。诗人济慈说:“一个人,看着一朵花慢慢地开放,是自己一生极大的幸福。”独处有味是清欢,无法真正体会独处的美妙,是生活的一大缺憾。一个不善于独处的人,他的生活是喧嚣杂乱和空洞贫瘠的,他的生命也缺乏深度和广度。

从某种意义上说,独处是一种修行。而独处之后,我们才能更好地融入人群。独处好比是停泊,停泊是为了更好地远航。

梭罗是一个能够享受独处的人,他说:“人在孤身一人的时候是不孤独的,因为只有在这时候他才能获得一种大自在;只有在这时候,他才使流浪在众人之中的我回到他真正的家。”梭罗来到瓦尔登湖畔,建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他在那里过了两年的独处生活,他在湖水、森林、月光、鸟鸣的世界里,静静地思索人类应该有的生存状态。在此期间,他创作了《瓦尔登湖》等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作品。结束隐居生活之后,梭罗回归人群,向人们传递他的思想。独处,让梭罗的思想沉淀、整合、升华。再次融入人群之后,他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和共鸣。

很少有人愿意一辈子过与世隔绝的生活,人是群居动物,融入人群是我们的本能。古人隐居田园山林,只是与喧嚣红尘隔绝,并没有与人隔绝。陶渊明归隐田园后,还会与农民一起劳作,“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普通人独处,也是为了更好地融入人群。独处的时光,是生活中一个个安宁的港湾,让心灵放松,让精神愉悦。与此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在自我反省,自我修正,自我提升。我们在喧嚣中抽身而出,在一个人的世界中,躲在红尘之外看自己、看生活、看人生,是难得的清醒时刻。人在独处之时,能抖落掉满心的尘埃,直面自己,看清自己的优缺点。古人说:吾日三省吾身。人应该在独处时多做反省,不断完善自己。君子慎独,独处时也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独处,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宅在家中,正好留给自己一段时间,清空心灵,回归本心。我们都有一种感觉,如果总是一路狂奔的状态,总是在人海喧嚣中沉浮,容易忘了人生的初衷,心变得浮躁,想停也停不下来。独处,也是一种心灵回归。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暂时关掉电脑、手机,暂时切断与他人的联系,停下来独处,等灵魂跟上来。这样的时候,你才能明白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才会明白该以何种姿态面对世界。既能欣赏春光烂漫,又能欣赏冬之寂寥;既能享受盛宴欢聚的热闹,又能享受繁华落幕的清冷。一切都是风景,一切都是人生。独处,让你读懂自己。

不浪费独处的时光,提升与沉淀自己,当你再次融入人群时,一定是个全新的自己,冷静、通达、和善、宽容,能够让自己愉悦,也能让别人愉悦。

宁静独处,享受思考

文/芯茹芷

提到静,也许很多人都会说,我就喜欢静,不喜欢喧嚣与热闹。这也似乎成为品格高雅的标志,仿佛只有喜欢宁静,就显得高洁傲岸,雅量高致,生活中,真正喜欢安静的人很少,会享受宁静的人就更少。为什么?在宁静中要和思考相伴,只是一昧地说喜欢静,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

当我们在阅读近代史时,就会发现很多真正会享受宁静的人,比如严重,知识渊博,人品一流,在黄埔军校时就是一位杰出的教官,无论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都对其十分赞赏,而此公抛弃荣华富贵,遁入深山老林,躬耕陇亩,义务教授农家子弟,留下了一段佳话。正因为其为真正的大隐大贤,所以至今有许多人对其十分陌生。当然严重的宁静并不是躲避现实,消极沉沦,而是在宁静中超越自我,在宁静中思想绽放出最光辉的花朵。严重曾说过,凡不耕而食,不劳而获者,皆为国家之蛀虫,社会之蟊贼,此言甚善。近代还有一位会真正享受宁静的人,那就是弘一法师,历朝历代,大师者,沽名钓誉者多,而弘一法师,是一位真正的大贤,抛弃了丰厚的待遇,面对美丽温柔的东瀛女友的苦苦哀求,也无动于衷,依然舍弃红尘,他的内心,已荡不起一丝涟漪。

如今的世道,要想真正做到心中宁静,享受宁静,何其难哉!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多少应该属于宁静的书香之地已无法安放一张做学问的桌子。一个个专家学者如海鲜般生猛,跳将出来,成了有意无意的骗子,在这种浮躁喧嚣之气的推动下,有多少人的内心充满了悲凉无奈?北京一所大学的一名教授对学生说:出校门后,你们没有四百万就不要来见我。云南大学一名教授对学生说:我的手机号码八个8,你们那破手机快快扔了吧!那个被掌掴的满清余孽阎崇年,他的遭遇我看就应该,谁让你不能安于书斋的清净好好做学问呢?拼命为清朝统治喝彩,有的历史事实对听众就是一种误导。倘若安于研究,潜心学问,会有此下场吗?

安于安静很难,真正沉浸进去殊为不易。但是,有得就有失,安于安静并非就是失去。孤独与安静是蚌病成珠,忍耐宁静痛苦的结果就是那颗晶莹美丽的珍珠。安于宁静。

忍受孤独并不意味着思维的停止。相反,乐于安静的人会把独处看成一种享受。独处,最有利于思想的发挥,独对自然,心境像天空一样深邃。独观书籍,思想同样会通达古今,独赏音乐,思绪会像冰山雪莲一样玉洁冰清,独坐静思,自我会像大山一样沉稳坚实。

生活中,要想拥有一片静谧的空间,真正地享受独处的快乐,忘掉烦恼和心头的忧郁,就要舍弃许多,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真的能舍下,远离觥筹交错的迷离,灯红酒绿的热烈,名利场上的纠葛。有得就有失,要得必须失。既然选择了内心的宁静,就要有箪瓢屡空而不改其志的坚守,就要清心寡欲,逍遥自在,感受自我,静思内省,清除灵魂的污垢,让心智彻底净化。这样的独处与宁静又有何不好呢?世间有太多的才子佳人歌舞升平,但同时也有许多防不胜防的的尔虞我诈。

正因为如此,我们才选择宁静。宁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性情,一种风度。竹林七贤,魏晋风骨,尽管后人贬褒不一,但丝毫无法遮盖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那种潇洒俊逸。梅妻鹤子,留下了足以让人仰视的高洁傲岸节操。会享受人生宁静美好的人,夜阑人静之时,会慨叹宇宙之博大,人生之卑微,绝不会为鸡零狗碎,蝇头小利而耿耿于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这也是一种空灵澄澈的宁静内涵。

没有宁静,就没有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感悟。没有感悟,就没有思想的火花。学会享受宁静吧,只有乐于享受宁静的人,在独处中观察,分析,思考,才会拥有独到的见解,对生活睿智的感悟,才会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世间保持清纯的心而不会迷失自我。

独处是一个人的清欢

文/刘琼

年龄越大,越是喜欢安静,希望多一些独处的时光,多一份舒适与自在、从容与淡然,回归到恬静、质朴的生活深处!

时间是有限的,是宝贵的。我们将时间分配给工作、家人、朋友,还有无谓的人与事,唯有留给自己独处的时间太少。我们生活的城市太拥挤、太热闹,想找个地方静一静,却发现独处在这个城市是如此稀缺。

抱怨独处的时间不够,是因为自己不懂得逃离人群,不懂得拒绝邀约,其实自己在社交圈并不重要,不需要用无意义的社交活动来证明自己人缘好,性格好,受欢迎。

如今的社会,最不缺的就是繁华与喧闹,而最缺的是一方安静的小天地,所以对于不是那么熟悉的人没有必要装亲密、装熟稔,其实大家都很累。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太累了。”

聚会的场面越大,越是枯燥乏味。独处并不孤独,真正的孤独,是当你身处热闹的人群中,却没有一个真正懂你、关心你的人!

人生的最好色彩并不是热闹与繁华,应该是内心深处的平淡与安宁。选择独处,学会独处,收获另一番景象,领会生活简单安然的真谛,是成全自己,也是成全别人。

周国平先生说:“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这样的境界,唯有独处时才能抵达。”独处应该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是灵魂生长、智慧提升的必要空间。

享受独处,因为可以花更多时间用书籍充实自己,扩大知识范围,提升文化修养,充实精神食粮。无谓的应酬更多是在消耗自己,真正的朋友不会浮于表面,即使不吃饭,不见面也是彼此惦念,彼此珍惜。对生活的期望我们不要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不做高不可攀的梦,不争无端的事,不参加无谓的聚会!静下心,认认真真看一本书,丰富我们的心灵,将人生得与失之间,看淡、看开、看远!

享受独处,因为独处的状态是最舒服、最放松的,不需要小心翼翼、迎合迁就、强颜欢笑,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满足自己心理上的愉悦。朱自清在《荷塘月色》里写道:“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在独处中,我们可以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喜好和情绪,没有压力、没有负担,自由自在!

享受独处,因为可以远离纷扰,可以静下心将注意力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反省自己,与自己对话,审视自己,更好地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作家马德说:“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与蓬勃。”唯有独处,才能与自己的灵魂安静对话,才能打通人生的思想隧道,触及自己的精神灵魂的深处,并保持内心安宁!

享受独处,因为独自咀嚼生活的味道,内心踏实,充盈!随着时间的磨砺,让我们不轻易向他人倾诉,若是亲人、朋友知道了我们生活中的困苦,会为我们担心、为我们烦恼。生活中那些惊天动地的伤痛,在别人眼中不过是随手抚过的尘埃,人与人之间的经历不同、阅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多数人是无法体会我们心中的苦闷和快乐。在独处中自渡悲喜,这或许是我们难得的时机,或许是最好的疗伤方式!

叔本华说:“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他自己。”回归自己,找到自己,或泡一壶茶,闻香品醇,悠然自得;或沐浴阳光,闭目沉思,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豁达;或看一场经典的电影,沉浸于电影的精彩情节,放松身心;或读一本书,听一小曲,写一段字,诗韵生香。独处,就是一个人的清欢!

岁月美好且短暂,愿我们在安静的时光中,用情生活、用心感悟,让我们的生命在独处、简约的清欢里悠然绽放!

独处总是挺乐呵

文/物语老竹

“幸福属于那些容易感到满足的人。”

一直觉得,耳熟能详的这句亚里士多德名言,像是一句多余的废话?多余了。心里缺了满足的人,如何又能真正幸福得起来?

这样也想很满足,那样也想很满足,犹如猴子掰玉米似的,实实在在却很容易成了样样都失了满足地迷糊找不着了北。会是个啥滋味儿?失望失落缠身,犹豫纠结不断,郁闷烦恼多多……

家人曾不止一次地对偶这个长期三点一线、几乎没啥朋友、不爱走动亲戚、常常独自在家都还一直会乐呵呵的性情吐槽:

一个没啥生活情趣的人!

有时出言程度重一些时,甚至还会说:

六亲不认!缺少亲情和感情……

不以为怪。常常就只笑笑了事,并不予搭腔反驳。

不以为怪的言下之意是:yes!但很清楚对话并没恶意。

不过,这yes也会带着些不那么yes的。毕竟独处过活也挺乐呵的,与生活情趣甚至亲情、感情等实在说不上会有必然的相干!

倘没情趣、没亲情、没感情、没感受、谁也不认,焉会有乐呵?

满足;实可谓是在情趣、亲情、感情、感受、认知上的知足。

话又说回来了。一个人咋过活才会觉着乐呵呢?人与人不同,见仁见智。观察周遭,发现不外乎主要两种基本形态——

一种是既能独处过活也挺乐呵,又能与人相交也乐呵;只不过是在希冀安然基础上心里暗存着芥蒂:与人交往宁缺毋滥,但凡觉着不合适不舒服,宁可独处呆着也谢绝去与人没啥意义地凑热闹。

想来也该是这样。眼不见心就不易烦;话不投机半句都觉多……

再一种是极热衷于与人交往应酬,并对此形成了一种生活依赖;几日甚至一日只要缺了与人交往应酬,就像丢了魂似的不知该做啥好,甚至还会心怀恐惧样地整日如坐针毡,整个缺了乐呵。

当然,后者也并非是在与人交往应酬中一定就会有真正乐呵的。通常多会是企图以此冲淡缺失了乐呵的忧烦,借凑热闹去假冒伪劣地乐呵一阵——常喜欢闹腾到深夜迷醉后方归,多是如此……

幸福只属于那些感到满足的人。而这幸福满足的真实体现,无非就是发自心底的毫无压力、极少忧烦、倍觉轻松的乐呵。

不过不管别人咋去嗜好,自己反正是对独处呆着心里从没有过抵触;相反还时常都会觉得挺自在、挺充实、挺乐呵的。

说实在的,一直都很认可诸多成年人的心理个性及心理习惯都系自少儿时期奠定的基础这样一个研究论断。

譬如一位很多年的老同事,一直都很喜欢大碗吃面;一大碗面端到跟前儿,就仿佛山珍海味一般,吃得那叫狼吞虎咽、津津有味儿……

这面条有啥吃头啊?竟情有独钟地这么夸张!

细一打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人在少儿时期家中困难,能吃上碗面简直就像过大年一样;经常看到他人吃面时都会口水直吞。就此暗暗下定了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痛痛快快地大碗吃面!

其参加工作领到了平生第一次薪水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面馆痛痛快快吃了两大碗面;直到感觉撑到喉咙眼儿了为止……

同样的道理。少儿时期,恰逢动辄就可能株连九族甚至株连熟人那样一个年代。父亲莫名其妙被人给收拾了;自然年少的偶那时走出门去,通常除了屡屡遭遇唾弃白眼之外,是无人敢与搭讪甚至擦肩而过连正眼儿都不敢瞧一下。

无论家里的亲戚、父母的曾经友人、还是自己挺要好的伙伴,尽数都像瞬间蒸发了似的,很难再见得到人影——远远就像看到了瘟神般早早赶紧避开。

年幼少不更事,自然不会有此时会被人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的体验和感受;但耳闻目睹感觉父母是遇到了的……

心里很想有个人没事儿时能一起聊聊天、说说话;只可惜是白日做梦。经常饭后一个人在大马路上走着,脸上一直挂着微笑,热诚希冀着能遇上个散步的熟人微笑着跟自己打个招呼;结果总是失望。

好心人也有。遇见时均形同陌人;但会在擦肩而过时像个地下工作者那样,神不知鬼不觉地塞到你手里张小纸条。过后打开一看:很同情你们!

心里顿觉无比温暖和安慰;然无论别人再怎么好心,也不敢随意与你打招呼以至搭讪攀谈啊……

自这少儿时期起,心里算是真正尝到了世态炎凉滋味儿;也明白了究竟为啥古人要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在你好我好大家好彼此相安无事的时候,亦即在你根本无需什么人来给予同情和安慰的时候;六亲,那的确是亲!什么样的亲情、感情、友情等等等等,全都不算个事儿。

而当你遇到点祸事儿、最巴望六亲也最需要亲情、感情能给予同情安慰的时候,身边还会有谁?唯剩下的,多都只能是去自己充当自己的救世主……

看透了。没啥意思。但凡势利了的,再热闹也没啥太大意思!

那些没啥意思的东东,何苦还要为它去淘神费力、劳民伤财?无非是多此一举,没啥意义;甚至会是自讨没趣。

自那时起,便渐渐开始喜欢上了清静;喜欢享受一个人呆着的自在安逸;喜欢把独自的时间安排得来满满当当的……心里不失乐呵。

日前曾突生一悟:淡我之我更自我。

太我了反倒就没了我?无所谓我不我的,反倒最自我?

总觉得那些外表甚像是很“我”地在可劲儿凑热闹、喜闹腾、重聚会、玩浪漫的,其过程实质都系是丢了自我;身入其境,不去着力着顾他行吗?不可能的。

一味只去用心在意顾他去了(想要他能在意自己,实质却是自己一直都是在一味都在顾他),甚至没了主心骨地围着他人态度这根指挥棒不停地转;强装笑脸,没话找话,言不由衷……挺累挺憋屈的!

不太在乎我的我,也可以说是扔了我这个面子的我,才会最自我;过去过来的,全是真实并不带一点儿勉强和水分的我。不必去看谁人的眼色言行,不会受到任何一点儿外来搅扰,更不至于会被自己本不情愿交往的人在无形之中加以左右甚至控制;多我啊?

淡我之我更自我。自我之我不缺乐呵。

很显然,这种更自我的我的出现,通常都只能在完全真实并不带一点儿勉强和水分、不会受到任何一点儿外来搅扰的轻松惬意的情势下,方才会很自然地现身……

“能够自得其乐,感觉到万物皆备于我,并可以说出这样的话: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

觉得叔本华先生对世事是看得挺透的?他的这段箴言,可谓道出了究竟啥才是幸福感受的真谛。

读着他的那篇《独处的自由》,心里自然而然地就顺遂着去划出了几道真正是在自由着的认知主线——

——喜好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社交聚会要求人们做出牺牲;而一个人越具备独特的个性,那他就越难做出这样的牺牲。因此,一个人逃避、忍受抑或喜爱独处,是和这个人自身具备的价值恰成比例。

——每个社交聚会一旦变得人多势众,平庸就会把持统治的地位。社交聚会之所以会对才智卓越之士造成伤害,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平等的权利。而这又导致人们对任何事情都提出了同等的权利和要求,尽管他们的才具参差不一。

——我们为达到与他人相像、投契的目的,就只能拒绝大部分的自我。当然,为此代价,我们获得了他人的好感。但一个人越有价值,那他就越会发现自己这样做实在是得不偿失;这根本就是一桩赔本的买卖……

于是感觉,《礼记·大学》里的所谓“慎独”,大概仅是针对那些个自控不了独处抑或是独处时会倍觉慌乱恐惧的人说的?对于一些独处照样很乐呵的人而言,会有多少慎或不慎的刻意与必要?

心里没啥不满足的人,自然在独处过活的时候也会挺乐呵的。

这乐呵的根子,还在看透之后的懂得满足、悠然自得;真实且不带一点儿勉强和水分,无需去看谁人的眼色言行,不会受到任何一点儿外来搅扰,更不至于会被自己本不情愿交往的人在无形之中加以左右甚至控制……

如此,真的就算是六亲不认抑或缺少亲情与感情了吗?非也!

只不过是这般人等的认亲重情,重心不在闹腾而在价值;实质是在用心去做一种建立在宁缺毋滥、规避忧烦、且又能无碍安然基础上的更加热诚真切的价值抉择。

不势利但很实在。因为着力于眼不见心就不会烦、话不投机半句觉多的实实在在的宁缺毋滥交往,善于独处时也很乐呵的人通常在心甘情愿地去与他人相聚的时候,同样会不失乐呵;而且能与之相聚的他人,同样也会感受到倍觉真实由衷的乐呵……

独处,便是在消化时光,我会想你很久

文/stefanie-smile

琐碎时光

我并不总想在无聊的时候站在阳台上看飞机拉扯的白烟……

可是每当这个时候我又会想你很久很久……

你是否还在念念不忘生命中的那些离别,那些错过的遗憾,怀念那些离去之后,却再也没有相见的人们。抑或是心里深处某个伤口最初的鲜血淋淋?可时光就是这样,有条不紊地走着,它也会为我们留下最好的证明。你没有月光宝盒,有时想想如果可以再次选择,还是那个结果,你还是不会演绎另一番经历。因为,有些人,怎么都不会懂,这,正好是你无法演绎的障碍。

所以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和生活。生命中每天都让你感动,觉得美好,才正常。“活着在我们中国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呐喊,也不是进攻,而是忍受,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感觉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就像你曾经坚持的东西一夜之间面目全非一样……有时候,朋友突然对我说,你变了,然后,我开始百感交集。曾经,那么轻松,那么自信,那么霸道,那么了如指掌……曾几何时,笑容少了,变的闷闷的,越发的想独自去陌生的地方,安静的看陌生的世界,这,就是你再执著也拒绝不了的岁月赋予的伤疤。

一生很长,长到你想不出要多么勇敢才能承受所有的挫折与煎熬;一生很短,短到你想不出要怎么珍惜才能不负所有的关爱与祝福。可你,该淡然的,因为一生再长,你也终将老去;一生再短,此刻你还鲜活。唯一能做的便只有顺着自己的内心,顺着时光的脚步。下一站谁知道会遇见谁,又会错失谁,那些故事等着你出经历,经历之后便有了回忆,便有了温情,以证明你曾经真实地来过这个世界。用了心也付出了爱,有泪水也有欢笑,有失去也有得到。有遗憾也有感激,有过孤单也有过陪伴,这便才是真真的生活,不会像死水一样沉寂。我们都是一条流动的河流,有些清新,有些污垢,我们崎崎岖岖,我们蜿蜒而上,我们顺流而下,我们随波逐流,我们固执一意孤行。我们相遇,我们并肩,我们就一次相遇。相遇我们欢快,激起水花,分别,我们心如止水。这才是我们该有的心态吧。这样的怠慢,生活却是微笑着,将一片澄澈温暖的青春,转手给他。

所以我才爱它啊,因为它融解了一切美好的向往,流逝了所有,倾 情的追求……

所以这个时候,我还是会想你很久,很久……

学会独处,是一种可贵的智慧

文/破晓梦然

1

网上流传一个小故事: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去社交,或者给自己安排满满的行程,其实很多时候是在害怕,如果不那么做就可能会失去什么。

得失缠绕于脑、重压于心,我们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安宁。其实,得失并不会因为你思虑得多就会有所改变。独处是一种选择,虽不热闹但充满智慧,是我们为自己卸下重担最好的途径。

不妨试试定期抽出一些时间,抛开过多的无用社交,关掉电脑和手机,一个人安静地度过一段时光。在这样的状态中,以外部的视角审视自己的生活,才能更懂自己,更认清得失的意义,才能将生活看得更明白。

独处,是精神的减负。正如这句话所说:一个人越是能够放下,他越是富有。

2

“你站在喧嚣的人群里抬头看烟花绚烂,我却看到了你眼睛里闪着光的落寞。”这样的感受,我有过,相信你也有过。我们去参加很多说不清意义的活动,当狂欢的人群散去之后,心里剩下的却是无以言说的落寞和冷清。

独处,是一种能力;让独处时的自己淡然安定,是一种本事。不必在意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时别人投来的目光,生活是自己的,独处时光自有清欢。

独处,是心灵的回归。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把自己安顿好,感受那份自在轻盈,可以让我们找回内在的力量,回归自我,回到最本真的生活。

3

杨绛一生生活简单、为人低调。她与钱钟书总是喜欢隐于世事喧哗之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经历过生活磨难和亲人流离,她依然能静谧淡然,不急不躁度过后半生。

独处对于这位内心通透的老人来说,是一种与世界相处的形式。在独处的时间里,认真踏实地做好当下的事,不迷失过去,也不惊恐将来。一个人的生活,可以平淡乏味,也可以是一场充实美妙的旅行。

独处,是自我的升华。人只有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活得更有深度。那些真正让自己得到增值、获得升华的时刻,很多都来自于一个人独处的时光。

不要着急让生活一下子给予你所有的答案,留一点耐心,美好总会在你不经意时盛装降临。既能融入繁华也能享受独处的你,一定可以把日子过得丰盈,把生命活出本色,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独处的能力

文/李思圆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许多人都置身在繁华、热闹和喧嚣中,无法自拔。只有少数人,能够安静下来,学会从容自若地独处。我们原以为,前者会活得更快乐,殊不知,那些看着活得如烈火烹油的人,其实可能时常会有一种空虚感;而安静、从容的人,看似清寂,却活得洒脱、纯粹和自由。能够享受独处的人,感知幸福的能力更敏锐、更细致、更深刻。

年轻时,我们喜欢呼朋唤友、你来我往、推杯换盏的生活。慢慢地,我们开始越来越喜欢一个人待着,开始觉得需要适当地独处,感到独处很舒服。

我有个朋友,毕业以后就到了外地工作。5年前,她刚到外地时,总是会在下班后,周末时,节假日里,给我打电话抱怨说,在陌生的城市,一个人也不认识,感到很孤独,总想要找个人陪自己说说话。后来,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圈子越来越大,很长一段时间,她甚至抽不出时间给我打电话。3年前,她又跟我抱怨说,因为结交了太多人,说了太多不走心的话,喝了太多无奈的酒,参加了太多无聊的聚会,让她感到非常累。现在的她,学会了摒弃一些无用的社交,只要有空,就喜欢独处,一个人上街买菜,一个人做饭洗衣,一个人逛街看电影。她说:每当这个时候,我就感到身心轻松,因为不必讨好谁、迎合谁、照顾谁的感受,也不必担心自己说错了哪句话、做错了哪件事、得罪了某个人。

作家周国平曾说:“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观点,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群处时,我们需要隐藏一些自己的个性和特质,照顾、迁就一下别人。只有独处时,才能真正地做自己。所以,适当地独处真的是一件有益无害的事。

无论在任何领域,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段默默无闻、扎根努力的时期。正是这些孤独时刻,才让他们之后有所收获。

认识一位老师,他曾为了考注册会计师,整整三年,将自己封闭,甚至是隔离起来,只为全力以赴达到目标。那时,他除了正常上下班外,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来看书、复习和做练习题。他的生活完全是三点一线。尤其是每年放寒暑假,他每天从早上5点起床,一直要复习到晚上11点左右。那段时间,他除了到家里楼下的超市,买一些生活用品,几乎没有逛过任何商场,也没参加过同学聚会,甚至每天只在固定的时间打开手机。后来,他顺利地考过了六门科目,拿到了自己向往已久的注册会计师证,为他带来了更多事业上的选择和优势。

我曾问他,这几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想要做成事,就一定要能静得下心来,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如此才能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写《汤姆索亚历险记》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纽约的一个农场小屋中,独自思考和写作,甚至连吃饭,家人都只能靠吹号去提醒他。英国伟大的自然科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因为嫌伦敦太嘈杂,于是搬家到一个叫“道恩”的小村庄。在那里,他深居简出40年,完成了生前的大部分主要作品。

当然,我们并不鼓励离群索居的偏激做法,只是觉得,适当地独处,可以让自己做更多自己喜欢做的事。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你对时间的安排和使用,直接决定了你的生活面貌。把心思花在表面繁荣的无用社交上,得到的不过是华而不实的交情;若把更多的精力用于自我的提升、沉淀和积累,终将有不一样的结果和收获。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在小说《百年孤独》里,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朋友小玉,自从结婚以后,就待在家里,做起了“只管貌美如花”的全职太太。老公对她很好,下班只要没事就回家陪她。但只要老公不在身边,比如加班或出差,她就会胡思乱想,心情低落。大家都劝她,不要这么黏人,老公要挣钱养家,不可能总是围着她一个人转。道理她都懂,但就是做不到,因为她早已经失去了独处的能力。

相爱的人给予对方最好的礼物是自由。两个自由人之间的爱,拥有必要的张力。这种爱牢固,但不板结; 绵缠,但不黏滞。没有缝隙的爱,太可怕了,爱情在其中失去了自由呼吸的空间,迟早要窒息。最好的感情,绝不是过度的攀援、依附和寄托,而是两个独立的成年人之间,彼此的融合、互补和适应。没有与自己独处的能力,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适当地独处,可以让人有时间反思自己、沉淀自己、提升自己,从而进步、幸福。有独处的能力,才有爱的能力。愿你在适当的独处中,拥有一个恰到好处的人生。

孤独是一种能力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感受独处

文/北国晨光

不知不觉已是人到中年,人生入秋,这白发也就偷偷地在脑袋上安下了家。对镜看白发,有时也会认真起来,可是细细一想,这是生命的自然规律,就像大自然的四季一样我们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只能顺其自然了。

或许是随着年龄增长的缘故吧,然有一天,发觉自己有点喜欢独处的感受。

其实,人有不少时光是处于独处状态,或静或动。它是一种情感体验,一道风景,一种安详,更是一种逍遥自在的幸福。

记得朱自清在他的《荷塘月色》这篇文章里写道:“我爱热闹,也爱冷清;爱群居,也爱独处。”是的,生活中有些时候,并不需要热闹繁华、激情四射。一个人的世界里没有时间观念,你可以随时随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什么时候做就什么时候做。

我的屋子并不大,一个人在家时,杳无人语,户外则车马喧哗,这正是一个隔与不隔的世界。

这时候我便坐在书案前,静下心来,把思想的井掏空,去聆听自己的心跳,此刻,不说幸福,至少可以说自己是一个健康的人。冲上一杯热茶,暖暖的茶气,渐渐张开的片片绿叶,忍不住轻啜一口,却发现茶是微苦的。

人生如茶,有淡淡的清香,也有淡淡的愁苦。

然独处自有独处的妙处。

独处的时候,你可以任思绪飞扬,也可以念起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把莫名的惆怅冲得很淡很淡,体会到那走过风风雨雨后的温馨与平静,让好的心情在生活的角落里得到历练。

独处的时候,你才能细细品味自己的心境,与自己的心灵对话。遇上不顺心的事儿,多想想天地不老,人生无常;遇到不如意的事儿,多想想风雨彩虹,铿铿玫瑰。这样才不会为了生活中的不如意而苦闷,不会为了生活中的勾心斗角而烦恼;洗去生活中的灰尘,才能让生命充满蓬勃朝气,让日子变得亮丽生动。

独处的时候,你才会用心体会到生命的美丽,坦然面对人生的挫折和挑战。即使没有高朋满座、无人为你喝彩,但能让你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深度,咀嚼精神的韧性。

静夜好读书。独处的时候,你可以放上一曲轻音乐,冲上一杯清香的绿茶,书香御寒暖心田。在温暖的灯光下,静静地品味书香,慢慢地咀嚼书中的文字,任时光幸福地从指间流走。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的:“读书就像迎着太阳走路……”我是真的有这种感觉的。

哲学家尼采说:“孤独是美的,因为它纯净生活。”你看,那高山的峰巅是孤独的,那高远的蓝天是孤独的,那暖暖的夕阳是孤独的,但是,那恰恰牵引着我们对美好的向往。

而更多的时候,独处它可以让人静思,让人有所回味,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筹划未来。慢慢地我也感受、领悟到独处的妙处。

记起一句先哲的睿语——贫穷听到风声也是好的。

是的,独处的心灵是简单幸福的,只有简单的心灵才能驻扎无穷的乐趣,才能感知平凡人生的美好。

活着

文/霍铮

清晨拉开窗帘,外面飘着雨,看不见太阳。打开手机,看到昨晚梦依依的留言:“锋,认识吗?”立刻回复:“认识。怎么了?”“没了。”“啊!还年轻呀!什么病?”“突然的,在办公室写材料,就……才43岁!”

心情如同这雨天,灰蒙蒙的。出门办事,路遇两个老人,模样像极了父亲,眼泪夺眶而出。想爸爸,是分别一年零9个多月的常态……

如此感伤,习惯性地把此刻的自己安放于朋友圈里。

崔姐回应:我想我妈,今天是她15年忌日。常想,常哭。回忆都是点点滴滴,梦里常见。现在,我穿得漂漂亮亮的,吃好吃的,认真工作,高兴生活,把老爸、老公和孩子照顾好,我妈就会高兴。她喜欢我开开心心生活。

看着我难过,她劝慰:出去吃点好吃的,看看集贸市场。鲜活的生活,会让你心情好。我就是这样。

心里舍不得父母,越发贪恋包裹着心灵的这具皮囊,一颗活着、醒着、亮着的心无法拒绝皮囊。

好友说,人到中年才明白,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一个人会完全理解你。所以,千万别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自己之外的任何人。是啊,未来充满不确定性,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是那个先老去的、有伴侣陪在身边的人。其实,身与心都是孤独的。

活着,得学会享受孤独,倾听自己的心声,仔细感觉和体会在自己的生命里,灵魂流动的韵律与诗意。独处之后,会看清楚很多事,更懂得呵护自己。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那些真能享受孤独的人,其实是心中住着一个爱的人。面对纷扰的世界,独处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能力,能够在独处时安然自得,才会在喧嚣时泰然自若。

周国平说,对于有“自我”的人来说,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

网名为“伯爵在城堡”的程浩,出生后便没下地走过路,医生曾断定他活不过5岁,他却活了20年。在生命最后两三年里,他用鼠标一下下点出44万字的专栏文章、日记、读书笔记,以及大量未完成的作品。他先知先觉地想好了自己的书名《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选好了自己葬礼上的曲子——汪峰的《美丽世界的孤儿》。他每天每分每秒都意识到自己活着。“所以我的童年是站在世界的边缘,我渴望自己能融入人群,做一个凡夫俗子。可是我却从没真正走进过这个世界,一次都没有。我永远站在世界的边缘。后来我在世界的不远处建立了另一个世界,属于我的世界。这里的规则由我定,我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十年了,没有几个人能走进这个世界,曾经走进的也陆陆续续离开了。可我并不感到难过,一点也不难过。”

“一点也不难过”,从某种意义上讲,程浩享受着孤独,享受着独处的乐趣。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自足,幸福的自足就是无求于外物,而自满自足。

无论健全与否,我们都应该把活着当作一种事业,珍惜活着的机会,享受孤独的自己,感受生命的力量。

喜欢独处 乔书凤原创心语

文/乔书凤

我不是一个随和的人,不是一个趋炎附势的人,不是一个溜须拍马的人,我不喜欢呆在熙熙攘攘的闹市,不喜欢哗众取宠,不喜欢喧宾夺主,不喜欢夸夸而谈。我喜欢呆在一个角落,就我自己,没人打扰,任思绪驰骋。最好,没人注意到我的存在,仿佛看到路边的小草一样,视而不见。那种感觉,很好,很安全。有人会说,这不是太低调了吗?我本身就没有调,不在乎它的高低。感觉这样,才是心灵的深呼吸!离开了喧嚣的尘世,没有人与人的尔虞我诈,没有阿谀谄媚,静下心来,听自己的心跳,感觉这是心灵的洗礼,是思想的圣地,是心灵的世外桃源。是神仙羡慕的境地!

当今社会,物质金钱似空气,渗透世间每一个角落,感觉不论什么东西都沾有铜臭,令人窒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感觉世人脑袋里,潜意识里,只有一个钱字。好想问一问久违的鲁讯,怎样看当今社会。没法改变客观的时候,只有改变主观了。如果路旁有鲜花和牛粪,为什么非要在意牛粪呢?只看鲜花,岂不悠哉乐哉?

我没事的时候,喜欢静静地待在一边,就想些开心的事,烦恼丢脑后。比如说儿媳妇怀孕了,把我这个笨手笨脚的准奶奶乐坏了。没事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孩子的影子?是男孩呢?还是女孩呢?提个什么名字好听呢?怎么辅导他学习呢?怎么给他讲故事呢?怎么教他写作文呢?他不听话的时候,我怎么办呢?等等,诸如此类,疑问并快活着。有时候就忘记了烦恼,忘记了嘈杂的人世!独处,真好!那是对心灵的独白!

我喜欢独处,那里有我的心事,我的快乐,我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