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春雨的文章

2023/01/04经典文章

关于春雨的文章(精选10篇)

忘不了的情思

文/杨梦

暖风柔春雨绵。

记忆的山城,朦胧的美。

五颜六色的雨伞,撑起三月炫丽的虹影。

电波振动,动感的旋律传出,一首关于春天的歌谣,打开情感脆弱的闸门。车轮溅起的水花,从耳畔滚过,遥远的期盼,瞬间打开散文诗般的恬静和畅想。

所有的想象都在雨中实现,心里泛起杨柳青青的笑,此刻融为一朵开放的羞涩。

烟雨一片,可否读懂春雨对山城的眷念?那儿鸟语花香正浓。

期待一片,可否知晓我心的感动?

应着春雨滴答的节拍,踏着绿的旋律,带着春的微笑,捧着你的城市以南的诗情。

你来了。没有撑伞,如我一样。

春雨无尽的眷念,用滴答弹奏动听的春的圆舞。我们好像漫步在那神秘园。

在你深情的目光里,我看到城市以南特别的风景,在绿草青青的半山,依稀可见那已开满红花的山楂树。

宁静的山路如书页轻轻翻开,如此优美的意境里,你的一字一句走入我生命的四季,成为一个诗人心灵朴素的表达。

萍水相逢,因为文字的牵手,我们圆着前世今生的缘。

诗一样的雨,从指尖滑落,伴着微熏的清风,神韵般的境界,梦境之美。

迟来的春,在雨中缠绵。

一路上有你,绵长了生命空灵处的万般情语。

还说家乡春日的雨

文/老猴子

风已刮了三天,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小雨。希望这场雨,能止住这肆虐的风。在我的家乡,每年三四月间,都是雪风雨的三重唱。给这姗姗来迟的春日,带来些许热闹。

此时的南方,早已是进入盛春。可家乡还在春的门前徘徊。雪不时的还在飘落,风又随后将她吹干。风不断的吹昏天地,雨不紧不慢的赶来,将她止住。大自然这种神奇的造化,相生相克,孕育了北方独特的春天。

其实,干燥了一个冬日,春日的雨,尤其让人企盼。农民说:春雨贵如油。“秀才”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风吹雪,全凭声嘶力竭的猛劲。可春雨止风,却是绵里藏针,四两拨千斤。所以,每当风,吹起漫天尘霾时,我总盼,春风化雨。

每年家乡的清明时节,也常会飘来雪花纷纷,给祭扫平添几许思念之情。可春雨化泪,却不易迎来,春雨真的很贵气。我是北方人,喜欢雪。可我更喜欢春日的雨,她丝丝入扣,又婀娜潇洒。没有夏日雨的张扬,没有秋日雨的凄凉。在浇灭狂躁的风时,也让枯枝,蒿草,如饮甘露,重获新生。这是一种平凡的生命救赎,这同样是一个超凡的默默给予。当大地铺满青苗,万树成荫,瓜田李下之时,我会记住你——家乡春日的雨!?

感受春雨

文/曲岸持觞垂杨系马

前几天清晨醒来推开窗户,一股清爽的气息扑面而来,感觉精神不由自主得振奋起来,难得能在家乡的这个时节看见如雾如丝的朦朦细雨,空气显得格外新鲜,真的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于是砌上一壶浓浓的普洱茶,放上一曲轻柔的音乐,让室内悠扬的音乐与窗外春雨的沙沙声融汇在一起,就这么静静的坐在,用心体味着天簌之音与美妙乐曲融合的快慰和怡然,让自己的身心得以放松。

以前生活在南方城市还真的没有发觉春雨飘落时也这么的美,看着春雨从天上轻柔地飘下,如此这般的含蓄,别有一番韵致。不由不让我陶醉于这如诗如画的烟雨朦朦之中,在雨的世界里,尘嚣远去,俗事暗淡,是一种享受。所以,突然觉得在皖东的城市欣赏春雨是一种休闲和调节,更是一种情怀和意境,会使自己在享受的同时,心灵获得极大的审美愉悦,消去郁闷、烦躁、疲惫和冷漠,体味到人生难得的那份恬然。

就这么一个人静静的聆听着这场春雨滴落的声音。我觉得这是一种情怀和享受,听着这场春雨可以听出属于自己的超凡脱俗,可以听出自己的惆怅低迷,更可以听到自己豪情满怀的心声,从这个意义上说,听雨实际上是在倾听自己的心声。正因为春雨有一种神奇,它能弥漫成一种情调,营造成一种氛围,铭刻成一种记忆,滋润成一种感动。所以,一个人静静的品味,一个人静静感悟,一个人静静的思索,才会有所感悟。

喜欢春雨带来的纯净。“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春雨让整个世界都变得清新自然。因此,就让春雨愉悦着自己不爽的身心,让春雨那幽雅的气息洗去心中的不快,驱散凝结在心中的烦恼的抑郁,让心中的块垒迅速的溶化掉。看看现实生活中那些为了某些权利而费尽心机到处偷机钻营的男人女人们,再想想那些为了些许的寸长尺短而勾心斗角争高比下的权贵们,再瞧瞧那些为了达到自己目的而扭曲着自己的人性去取悦别人的角儿们,让人恶心,实属变态,统统都让这些见鬼去吧。

正用心感受春雨在窗外淅淅沥沥的飘着,忽然听到小家伙一个个高低起伏的呼叫,看来这几个小家伙也急着要我带着他们出去感受这场春雨,走小家伙们,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春雨带给我们的清爽吧…

昨夜春雨嘀哩哩

文/曹光雄

人说“春雨贵似油”,可昨夜春雨伴着隆隆雷声、道道闪电, 酣畅淋漓地下了一整夜, 可真够慷慨的了。

那淅淅沥沥的天籁之音, 唱醒并滋润了一整冬干枯的大地, 在地底下的芳草根须,像婴儿欢快地吸吮母亲乳汁一样,“ 吧扎”、“吧扎”地填充自己, 一夜之间就迅速冲出嫩绿的新芽, 铺盖着大地;

久晴的扬尘曾飘满屋顶、窗台、路面, 霎时被春雨洗涤得干干净净;人也被一场春雨触动了心灵, 有了拼搏的冲动, 萌发了新的希望。

曾记得那一年好雨知时节, 我从自卫还击战场凯旋而归, 你携儿冒雨在路上迎接, 那淅淅沥沥的雨声, 似奏响的欢迎曲。 我们全家四口顾不得大雨滂沱, 丢下雨具, 紧紧拥在一团, 雨滴打在脸上、衣服上, 全当一场幸福的洗礼。

你娘仨为我生死考验焦虑期待, 终于盼得我毫发无损回来, 我为胜利团圆而喜悦, 雨水、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 交织在一起。

上高小的儿子一首童谣脱口而出: “今夜春雨嘀哩哩悄悄滴,悄悄滴来到田野里,田野里麦笛儿笑嘻嘻,笑嘻嘻,今夜春雨嘀哩哩,轻轻地,轻轻的来到林子里,林子里鸟儿叽叽的,叽叽的, 今夜春雨是一支七彩笔, 把大地涂抹得美美的, 美美的, 今夜春雨是一杯胜利酒, 把爸妈醉得红红的! 嘀哩哩, 嘀哩哩。”

是呵,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新春新雨新希望, 人生常有及时雨, 便无英雄泪断肠。

春雨情浓

文/段延青

细密,清凉,柔滑,缠绵,初春的雨,滤去了冬季漫长的阴沉和黯然,将那些饱受凛冽朔风摧残的眼眸点亮,将春的烂漫与美好、明丽与希望,重新舒展于画卷。新雨迷蒙,衣袂飘飘的韩愈站在天街之上,吟诵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美丽诗篇。清澈的河水畔,此岸柳树风姿摇曳,彼岸石榴翠芽萌动,在水雾笼罩下愈显得灵动生机。

斜风细雨抚恤着天地万物,堪堪应了雨露均沾的笑言。田野渐渐泛青,花蕾默然孕育。虫儿已在地下沉睡一冬,此时嗅到春雨的气息,欣欣然醒了;河边被料峭寒风冻得僵硬的树枝也渐次柔软起来;小鸟在枝头蹦跳嬉闹,清脆鸣啼;鱼儿在清流里自由自在,快活游动。人们的心田也逐渐温润,他们想到了数日之后的风筝满天。

春雨贵如油,点滴浸入地头。农人的心里充满喜悦。干渴了一冬,田野里的麦苗吮吸着春天的甘霖,焕发出积蓄已久的能量,开始向上奋力生长,数月之后,它们将向辛勤耕耘的农人们奉献出金灿灿的收获。

春雨绵绵,与我深沉的乡情缠绕不休。幼时在乡下,外婆的院子里是一所老式的堂屋。春天落雨的时候,雨水顺着灰褐色的屋瓦向下流,沿着屋檐往下,织成一道细密的水帘。我站在屋檐下,伸手去接那清凉的雨。雨滴落在手心,触感凉而不冰;用鼻去嗅,浑浊着檐顶瓦片上灰尘的时光味道,竟有一番别致的清新。皮孩子们自然不会放过这极佳的雨中撒欢的机会,竞相冲进雨里追逐嬉戏,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野趣。

成年后,嘈杂的声音纷至沓来,春雨,成为一丝珍贵的慰藉。沙沙的雨声,仿佛一种深情的抚慰,温暖着我。伏案夜读时,雨声就像一首美丽的小夜曲,伴着早春花木的清香隔窗而入,让我联想起灯火辉映下红袖添香、思绪万千的古代女子,那场景诗意得让人忘却孤单,忘却烦恼。

春雨,亦成就一种神圣的礼式。雪莱吟诵“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么”,在阴暗冷涩的冬日以一种昂扬的姿态盼望着希望的到来,朱自清以“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等描写来表达喜爱春雨之情。四季轮回,寒来暑往,光阴似箭,匆匆而逝。古人用“一年之计在于春”鞭策着万千百姓勤劳不怠惰,而今,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怎样才能不负光阴不负人生呢?

抖擞精神,撸起袖子,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

春分

文/朱秀坤

春分秋分,昼夜平分。

春季过半的日子到了,阳光日益和煦,地气正在上升,乃是春耕春播的大好时节。之前的春节其实离真正的春天还早着呢,而立春、雨水,不过是打一个前站,惊蛰才真正掀起了春天的一角,轰隆隆的春雷似一把号角,将那些酣眠中的小动物唤醒,告诉它们春天来了,该上场啦!到了春分时候,小动物们渐渐地活跃起来,蛇啊蛙呀蚯蚓啊蛤蟆呀全从地底下,从草根下,从河床下钻了出来,你似乎能听到它们的欢叫声跳闹声和惊叹声:啊,大地回春,万物复苏啊!于是,在春分这天,民间有了一个习俗,不吃面条,不上井台打水,不能推磨,妇女不得在屋内梳头,不准拿长绳,免得屋上掉长虫(蛇)、蝎子等毒虫。

春分的物候是:玄鸟(燕子)至,雷乃发声,始电。过了春分,那翩然灵巧的紫燕就从南方快乐地飞来寻它们的旧巢了,叽喳叽喳喳喳叽,不借你家盐,不借你家醋,只借你家屋檐住!母亲一听就懂,乐呵呵地说:知道啦,欢迎你们回来!燕子是一种吉祥的候鸟,勤劳,喜兴,又喜欢恋旧,这就赢得了人们的好感。看到燕子夫妇一大早忙着出门衔泥垒窝,人们也就早早地下地,扶犁入田了。潇潇春雨中,柳色含烟,杏花初放,燕子点水,春笋冒尖,农夫犁田,村妇播种,好一派怡人的田园风光。这一幕若入了画家的法眼,就是一幅极好的春早图啊。

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一场春雨一场暖,随着牛毛花针似的酥软春雨,倏忽之间,就会有一道闪电亮过,响起一声惊雷。这样的闪与雷,是吓不倒田间劳作的老农的,咧开嘴乐还乐不过来呢。春雨贵如油,好雨知时节啊,下过几场,你再看,那经过寒冰冷雪风刀霜剑的瘦弱的麦子,顿时就有了精神,变得茁壮墨绿,在杏花春雨中呼呼地添膘长个头呢。这怎能不让披蓑戴笠的农民伯伯吧嗒一口旱烟,展开眉头笑出来?

若是晴好天气,金色的阳光晒得人心里暖洋洋的,坐在门前梨树下,那花朵胀得鼓鼓的,快要开放了,就像一张张粉嘟嘟的小嘴,闭得紧紧的,也许你睡上一觉,明天它们就会忍不住笑出来!而我捧一本书,面对大好春光,听一段“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的典雅昆曲,在满心的温馨与诗意中,眯上眼,真的要睡了。春眠不觉晓啊,处处闻啼鸟。

这一场暖心的春雨

文/李朝阳

揭开雪的面纱,为大地撒满草种,为枯技画上花朵,解冻一河欢欣,引颈三月之歌!

轻风为手,雨丝做琴,一首简洁明快的滴答,奏响天籁最动人的乐曲!

一场说来就来的春雨下起来了!

从高原喀斯特深处,到诗化山川的温暖怀抱,一滴滴敲开春的门扉,恍若晨钟,余音袅袅,开启岁月多情的光阴。

这一场暖心的春雨,打湿干燥生命的无奈愁怅;浇注彷徨人生的崭新期待。一次全力以赴的成长开始蓄势待发!

刨去残存的寒意,我们写意生机,拉开三月,用五彩装扮田园,雨声清盈中刷新一片天空,链接一章奋进的诗歌,为春天喝彩!

春雨、夏雨、秋雨、冬雨都是有感情的

文/烟波茶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昨日夜深人静之时,伴随凛冽的寒风而至的是久违的雨。

小区里的路灯发出微弱的光,分不清东南西北,更不管春夏秋冬。

雨水在寒风的吹拂下不知所措,噼里啪啦的落在了熟悉的城市。

我从窗外探出头去,只见得泥泞的道路两旁倒竖着一排排的私家车,

不多时分,竟也全都浸泡在突如其来的潮水中。

大家好,这里是烟波茶馆。首先给您沏上一壶茶听我慢慢为您道来。古往今来,关于雨的诗词很多,同样关于雨的说法也有很多,多少文人墨客都会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难得一遇的雨中。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非常喜欢,这是大自然的馈赠,雨水是圣洁的,她可以冲刷掉所有的一切,给每个人一个全新的开始。

春雨、夏雨、秋雨、冬雨都是有感情的。无论哪个季节的雨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增加很多的乐趣和意境,同样情感也会在雨水的滋润下变得更加自然。

春雨细如丝,润物细无声。

夏雨送清凉,洗尽干暑苦。

秋雨扫落叶,缤纷好时节,

冬雨香入梦,亲近大自然。

春天的雨是轻飘飘的,也是是绵绵的,是多情温暖的,总不失一种久违的味道,端庄大方。夏天以雷雨和阵雨居多。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下洗去了深藏的疲惫、酷暑。秋天的雨又冷又薄。秋高气爽,虽说秋风秋雨愁煞人,然相比其他三季平添了更多释然。冬填的雨演变成雪。液体变得坚硬,飘浮洒落,白色而光滑。感到孤独。

还有三日就要迎来24节气中的小雪,现在都微微的感觉到了丝丝凉意。亲爱的你是否有所感受?雨中可以发生很多动人的故事,那里或许是更多人期待的唯美画卷。试想雨季可以有很多美好的相遇。拥抱大自然,感受这一切一切带来的无尽美好。唯美的画面可曾时常梦中浮现?

烟波茶馆里的雨水是无辜的,却被人赋予了更多的情感寄托!回想看过的古装片段,留下了一幕幕的情缘爱恋。胭脂伞下好情郎,怀抱霓裳戏鸳鸯,好一对神仙美眷!又有一句:思君念君不见君,一场秋雨到春分。使得东湖桥畔留下一行行深埋的脚印,向世人诉说无尽的思念。

小楼一夜听春雨

文/项伟

春,如约而至。春天,总是讨人喜欢的,有人爱春的姹紫嫣红,有人爱春的草长莺飞,有人爱春的阳光明媚,而我,却独爱春的细雨绵绵。在春雨淅沥的夜,坐于小轩窗前,泡香茗一杯,执诗书一卷,于古人的诗词中细品春雨,也别有一番趣味!

春雨里有“苦”。“苦”是人生常态,古今概莫能外。佛经里说,人有八苦,其中三苦是“爱别离、求不得、放不下”。“爱别离”原指与自己亲爱者分别的痛苦,往大了说,自也包括亲朋好友、相识相知者。对于王维来说,与老友分别是痛苦而伤感的——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相见,因此在“渭城”的“朝雨”里,只能“劝君更尽一杯酒”,因为“西出阳关无故人”!而对于刘长卿来说,那年的“杏花微雨”里,不仅有“别离”之苦,更有“求不得”“放不下”等诸般苦楚。他在《别严士元》里写道:“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日误儒生。”他乡遇故知是快乐的,但与好友严士元在江南烟雨中“聚散匆匆”这一幕,难免让诗人生出“世事无常”的感慨来,更触动了他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心结:报国无门、壮志未酬,是为“求不得”之苦。

春雨里有“乐”。辛弃疾说:“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正因烦恼的事太多,人们才会努力去寻找快乐,并试图留住快乐。欲图一时之乐,想来并非难事,只要出去走走,譬如在“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时节,来一次“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春游,就是极好的。 而要时时乐、常常乐,偶尔出去浪个一、二次的,已然无法满足,除非能像唐代诗人张志和那般看破红尘世俗,放下功名利禄,扁舟垂纶,浮三江,泛五湖,渔樵为乐。这位外号“烟波钓徒”的著名诗人曾用一首《渔歌子》描绘了他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春雨里有“失”。南宋诗人陆游在客居京城时曾作“春雨”诗一首,其中“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两句被后人广为传诵。人们津津乐道于由诗人听觉所勾勒出来的江南春景图:淅淅沥沥下了一夜的春雨,清晨小巷里的卖花女,一切是如此的明艳美丽。却往往忽略了“一夜”这个关键词,诗人为何听了一夜的春雨?是因为皇帝即将召见而兴奋得睡不着?非也!事实上,诗人是因忧思过重而失眠,只能听着淅淅的春雨,点滴到天明。那么诗人又为何而忧、因何而愁?或可用“失”字来形容一二:其中当有烈士暮年、壮志未酬的失意,更有对偏安一隅、软弱黑暗的南宋朝廷的失望,或许还有对已然“失去”的金戈铁马、意气风发的峥嵘岁月的无限感怀。

春雨里有“得”。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对于定居成都草堂多年,久于农耕的杜甫来说,是有切身体会的。他在《春夜喜雨》中从一个老农的角度,以欢快、喜悦的笔触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啊,能不高兴么?对于农人来说,天降喜雨,润泽万物,农作物的长势更好了,丰收的前景可以预期,这就是最大的“得”。而对于大半辈子颠沛流离、饱经战火蹂躏的诗圣杜甫来说,更是“难得”:至少不用担惊受怕、疲于奔命了,至少不会居无定所、食不果腹了。毕竟,好好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春之断章

文/戴璐

唱一路远方绿色的莺歌,你妩媚的倩影轻轻托起一方晴空,反反复复阅读我许许多多重重叠叠的记忆。

思念涨潮时,依然会窥见你盛开在远方的红裙,无法逃避的目光,已燃亮昔日幽幽暗暗的冬季,真真切切的,好暖人的温馨。

春阳,浸润着我长满青草的日子,悠悠的,挽起宽宽窄窄长长短短好多企盼的路,拨弄着一根根斑斓的彩弦。

淅淅沥沥的小雨,滴着你晶亮的心思,渗着我虔诚的祈祷,也在历史的古巷里沐浴着前行的路。

春,嫩嫩的,绿绿的,染浓了我希望的窗口。

绿

又是绿色稠密的季节,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沉浸在绿色遐思之中。

我爱绿色,我爱着这有无限生命力,充溢着旺盛的青春气息的色彩。这四季的绿就像人的一生。

春天的绿纯真,夏天的绿活泼,秋天的绿凝重,冬天的绿深沉。

我喜欢独步于夏天的绿荫中,任凭清风吹拂我的秀发,欣赏柳枝摇曳的飘动。绿色草地,两只白蝴蝶飞旋着,带给我神思飘渺的遐想。

我喜欢金风送爽的秋天。绿叶凋零,万般地依依不舍,打着旋,悠悠地,缓缓地,逐渐萧疏,秋林显示了它们的秀逸。金秋丰收的喜悦,装点大自然迷人的画卷,这最后瞬间的绿,仍是美丽的。

然而,我也爱冬天的松树,无数细小的针状绿叶在北风呼啸中奏响雷鸣般的松涛。白雪飘落,亲吻在松树上,一种心灵的纯洁之情油然而生。每每此时,我会披一件绿的披风和松树媲美,争宠着雪的爱抚,好惬意,好洒脱。

我最爱的还是初春的绿。她似少女的初恋,如一抹柔情般幼稚。霏霏细雨的清晨,那如云如烟的绿,似一位披着柔纱的仙子,飘飘地,柔柔地,似一杯浓浓的醇酒,一封爱情的信笺,一张温柔含着泪水的少女面孔,给人间带来了多少温馨。

我喜欢绿,绿得可靠,绿得谦虚,绿得宽容,绿得博大和永恒。

春雨

春雨,像一片片薄纱若有若无,在树丛间款款地漫步。于是,故乡因了春雨而变得朦胧,乡情也因了春雨而融入我的每一寸肌肤。

故乡的春雨多发生在插秧季节。于是柳树妩媚起来,每片叶子都睁开亮晶晶的“眼睛”。

淅淅沥沥的春雨是个“大手笔”,远处的青山被她随意地一抹,便有了水墨画的效果。汉子们立在水田里,蓑衣已被春雨漆得油亮。春雨顺着蓑衣滑下,在汉子们插秧的手边,开出了一朵朵睡莲。从天明到掌灯,春雨就这么款款地道着细语。

一灯如豆,老人们恬淡地坐在堂屋里,目光却已撩开了门外的雨帘,盘算着一年的生计。春雨一天天地下着,剪不开,扯不断。每次想起故乡的春雨,常常使我不再有泪的眼眶湿润起来,也常常把我已蒙尘的心灵洗得剔透晶莹。

犁铧之歌

庄稼人最深的感情,莫过于对土地和犁铧的感情。犁铧躁动的灵魂,永在渴盼:到土地的怀抱中舞蹈,去轻轻撩开庄稼增产丰收的序言,让一望无垠的田畴里,爆满粒粒金色的诗句……

犁铧扮演着一个默默无闻的“征夫”的角色,耕耘是犁铧的使命。在和土地无休止的磕碰中,犁铧犁破了贫瘠和荒凉,犁出了一片祖辈们早已向往的风景。

一架崭新的犁铧,从油光锃亮到瘦损得面目全非,犁铧走过的是一条“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路程!面对青春渐逝,犁铧,又何曾有过半句的怨言?

又是耕种的季节了,我默默扛起那架崭新的犁铧,赶着耕牛,走向田野。犁铧在耕耘,这沙沙的沃土翻着细浪,似乎唱着一首绵绵的拼搏之歌。

燕语呢喃

燕语呢喃,绕树三匝,寻寻觅觅,穿过烟雨、杏花,衔着一方湿润,一方清晰,飞回了新巢。巢中张着许多嫩黄小嘴的期待,那份亲昵的话语,带着三月的柔波,三月的温馨,在巢中栖息。

燕语呢喃,曾是空荡荡的房梁上,又多了一位芳邻。无论是丽霞喷辉的清晨,还是落日熔金的黄昏,乳燕和母燕常常静静地与人对视,对视成一幅《梁氏物语》的风俗画。

燕语呢喃,关于飞的话题挂在嘴角,为了羽翼的丰满,无论是母亲还是孩子都在作最为繁重的努力。不知母燕飞行了多少里程,飞遍了多少群山、河谷,终于在春草萌动的河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猎物。

燕语呢喃,曾迷失了烟雨的母燕有过孤独无助的惆怅。是哭泣、是哀叹,还是自怜?只有将一腔忧怨诉说于空旷的绿野!

燕语呢喃,纯真的母爱是人间的太阳!

燕语呢喃,孩子们听见了久远的童话!

三月桃花开

春天来了,整个小村的桃树上,桃花是扎眼的景观。是桃树期盼已久的衣裳。

是春风唤回的,是春阳唤回的。隔溪的,隔坎的,隔山的桃花一骨碌开放过去,像很多粉红的蝴蝶歇在树上。桃花,是信任的花朵,是心存感动的花朵。

年年都是一次开放,年年都有一次微笑,年年都有一次远走。听得见桃花说话的声音,看得见桃花做梦的过程。坐在枝头,站在枝头,思在白天,想在夜晚,清新的、艳丽的花朵,怎么说,都是精神的花朵。

笑在枝头,喜在枝头,唱在黎明,梦在午夜,熟悉的、形象的花朵,怎么说,都是成功的花朵。

桃花开放过后,春天的故事仍在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