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中秋节抒情散文

2023/11/20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中秋节抒情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中秋节抒情散文 篇1

又是一年中秋至,我在阳台上看月亮,却见乌云满天,只有那一块遮住月亮的云朵,透着月儿的光。

曾几何时,我似乎很少去注意八月十五的月亮,阴晴圆缺,本就是大自然的规律。那时家里有个圆,那时我心里也有个圆,很圆很圆的圆。那时候的我从来不懂得去担心,这个圆会有缺损的一天。就算有那一天,那也应该是许多许多年以后,我很理所当然地以为。

婚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我和他在娘家门口吃着豆芽馅的月饼,一边抬头看天,不由地问:怎么十五了反而看不到月亮?母亲笑嘻嘻地凑过来,轻轻摸我鼓起的肚皮,说:月亮在这儿呢,多么圆!

于是,当我肚皮上的月亮瓜熟蒂落,我也成了母亲。从此我心里的月亮更圆了,我依旧不曾去注意天上的那一轮月儿。

只是三年前那个中秋前夕的夜晚,我在窗台下忙碌,抬头看见一轮圆月,心里想:看来今年十五的月亮应该会很圆的了,好多天没看到爸妈了,十五快到了,忙完手里这件事该去看看他们了。

而那个八月十五到来的时候,我却跪倒在母亲的遗照前,止不住眼里的泪,也止不住心里的血。母亲呀,这到底是为什么?我见到你的最后一面在十多天前,我听到你说的最后一句话在十多天前。那天我经过家门,匆匆进去,迎面见着你,你说:又老睡不着,睁眼到天亮。我说:药有坚持吃吗?药一定要坚持吃下去!然后我就又匆匆而出。我以为,再过些天空闲了就去看你,跟你说说话。心里虽惦记着你,却总是安慰自己:过些天就去,过些天吧!你却突然地横空离去,带走了家里的那个圆,留给我的是一辈子的愧疚。

总以为还有时间,时间却狠狠地惩罚了我。

总以为我是爱母亲的,母亲去了,我却发现自己是那么不可原谅。

空气里飘来马路边上手工饼店烤月饼的香味,打开的电脑上,QQ群里的好友也正在热烈地讨论各地月饼的特色,而在另一些网页上,各种各样的灾难新闻却依然让人心情沉重。

死亡是这样的势不可挡,每天每时每刻都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毁灭着人间一个个的圆。在大自然的淫 威面前,生命本就不堪一击。而人类却还要自酿灾祸,用别人的健康、生命换取个人的利益,满足一己之欲。每天做着损人利己的事,却心安理得地以为死亡与自己无关,结局自然是害人亦害己。

每天接踵而至的灾难新闻已经多得让人心趋于麻木,却依然有敏感的神经被刺痛着;特别是在这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死神仿佛就跟在我们背后,一不小心就会被掳了去。

所以我们总是说:活着就好,还活着就是万幸的事情。

那年中秋节的早晨,我挤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一边选购菜蔬,一边看着身边的人们。他们或者吆喝着买卖,或者大声地讨价还价……我在一个个小商贩脸上,一个个买菜人的脸上,仍然读到了期待,读到了希望,读到了对生活的热情。很多时候,我就喜欢在这样熙熙攘攘的人群里慢慢走着,看着,空气里充杂着菜肉的气味,鱼的腥味,鸭屎鸡屎的臭味,水面店的油爆葱香味……连同忙碌的人们身上的汗味,都让我感受到最强烈的生存的气息。他们在活着,我在活着。还活着的人在活着。

迎面遇到一个熟人,他也刚失去了母亲。他正在跟一个妇人说话,那个妇人手臂上有一道至少10厘米长的褐红色的伤疤。我一边跟他打招呼,一边忍不住去看那道伤疤,心里竟有隐隐的痛。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个难圆的梦。每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地有着这样的伤那样的疤。这就是人生!人生苦短,人生苦痛,所以当我们看到佛说“人生一切皆苦时”,便有了深深的共鸣。然而也因为苦痛,所以我们更应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眼前人。

所以不管如何,我还是愿意努力去营造快乐的气氛,家的气氛。人生中,总有些圆已经破损,永远无法弥补。人生,总是无法圆满。也许,这才是人生的真谛。

老同学阿碧仔曾经教我唱的那首《水调歌头》的曲调我至今记得,从昨晚起就一直在耳边回响。就是白天走在路上,挤在市场里,我仍不断地在心里哼唱着:……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有些凄伤的调子,然而真的很美。

中秋节抒情散文 篇2

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每年的中秋都是一样,不同的是只是个人的心情罢了。现在的中秋节几乎都是在忙碌中匆匆度过,已全然没有了节味。于是在这个时候总会想起儿时的中秋节----

天渐渐黑下来。牛和羊都被陆续从田间牵回村子,苦累的庄稼人今天比往常早一些收工了。漫长的秋收季节,人们起早贪黑的,收了水稻掰玉米,种完芝麻种黄豆,砍过红麻刨红薯。农活一件接着一件来,真难得歇一口气儿。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壮劳力没日没夜地干活,象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被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

月亮出来了,是一轮满月。在蓝色和白色的云彩里面,慢慢地向空中移动。月到中秋,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儿的心眼里面冒出来。每一家都忙着做饭了,屋顶的炊烟在明亮的月光下白白的,在空中弥漫。村庄开始热闹起来,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谁家的收音机里在播放着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

一家一户的人们都围在晚饭桌旁边。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讲个排场。红烧猪肉端上来了,厚厚的长条形,上面用褐色色素和调味品打点,油腻腻的、喷喷香,比现在的猪肉要香上许多。自家养的小公鸡也端上来了,接着,乡下的土菜如四季豆啦、洋葱啦、豆芽儿啦、咸鸭蛋啦,也都陆续上齐了。中秋是乡村的“美食节”,满满一桌子,真是寻常难得吃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平时绝不会是这么丰盛的.。主妇从厨房里出来,洗脸洗手然后入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男劳动力举起酒杯美美的品着,孩子们则急忙伸筷,埋头大嚼,一饱口福。狗儿乖巧地趴在桌子底下,专注地啃骨头。喝酒的人耳根开始发热,菜也吃的差不多了,白米饭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桌子。这时候如果有谁走在小村里,就会闻到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新稻米和红烧肉的香味儿。

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蛾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细看去 ,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字踩个乱七八糟。

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色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也散散心,凉风习习,寒蛩等秋虫在愉悦地鸣叫着。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仔细倾听,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嗒”“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

月色如水,村口张家李家,家家都把月饼拿出来一块儿品尝。每家都是那种大约半斤重的老式月饼,厚厚的、圆圆的、黄澄澄的浸润着油彩。掰开来,红色的、绿色的甜丝,无色的冰糖,黄色花生瓣儿,都露出来,让人真想立刻咬上一大口。孩子们围着大人撺掇起来,大人们假装呵斥孩子,一边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的道理,一边先掰开一半儿递到老人手里。孩子们有心无心地听着,分得一半块,只顾欢天喜地地跳跃着、品尝着。老人们用所剩无几的牙齿咀嚼着香喷喷的月饼,阅尽沧桑的脸上写满一生的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他们是不是也在思念远方的亲人,祝愿亲人们此时此刻也能够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能够一起赏月,共度良宵!

夜已深沉,月儿更明。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

中秋节抒情散文 篇3

五月,春将去,夏将临,这时候的乡村最美。

梨花早已消遁无踪,桃花也在绿叶后藏起它的粉靥,虽不再是乱花迷人眼,但梧桐正紫,槐花挂白,乡村别有一番情致。

这时节的乡村,宛如情窦初开的少女,由青涩出落成熟,落落大方地迎接岁月的目光。

花骨朵儿不再是艳,而是淡雅,如梧桐的一抹紫,像一位写意大师在一幅乡村水墨图上,看似随意实则精心的渲染。花香也不再是浓郁,而是清新,如槐花虽满枝,若没有一丝微风,你也嗅不到它若有若无、仿佛远处传来渺茫的笛音似的芬芳。

这时节,乡村的绿是最极致的。它脱了嫩黄,却又未走到墨绿,脱了轻浮,却又未入厚重,是恰到好处的青。如田垄间走过的一位绿衣女子,微风拂动她的裙袂,显出娥娜的身姿,丰满而不丰腴,青春而不持重。

五月,乡村也正处于农忙前的一段闲暇里,油菜结荚,麦儿未黄,都以绿的色彩入眼。村庄似一位寡言的汉子,静静地坐在绿阴深处,安然地抽着一杆旱烟。

梅子还青涩在江南的枝头,如有雨落下,也是细细的柔。当它在一颗樱桃或草莓的脸颊上滑过,是诱人的美。

最美的景致是在清晨。这时节,你若有幸走近一座村庄,最好是选取一处高地,俯视或远观已从酣梦中醒来的村落。一声鸡鸣将太阳从山梁上拽出,五彩云层里射出的光线斜斜地照着灰瓦粉壁,炊烟和雾气在村子里缭绕升腾,营造一个梦幻般的仙境。氤氲中有肩荷农具的乡人走出,一个灿烂的'日子就在他的额头闪烁。

五月的乡村之夜也是情趣盎然的。月虽无仲秋的明,却也清朗,只是掺入了田间谷禾灌浆的清香,多了一份温馨和希望。初起的蛙鸣,将月色鼓荡起来,激起涟漪,村庄就好似泊在水湄的一叶扁舟,摇摇晃晃起一个丰收的梦。有一两只萤火虫,像刚刚点亮的小灯笼,照着一个孩童跳跳蹦蹦回家的路。

有磨镰声在村庄的深处响起,刃口上跳跃着月光。乡村在梦境中拔节,要将成熟的春,收割在六月的大地上。

中秋节抒情散文 篇4

那一年黑色的六月即将到来,而我却在快乐与哀怨的边缘徘徊,不知道该疯狂地笑着去面对未来,还是该安静地深思以后的人生,游离在那种愁绪的深渊中,人也慢慢地变得冷傲,虽然这一点我从不曾承认。躁动的心情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去寻觅,茫茫宇宙有多少人在等待,又有多少故事在重演,然而我心还是执著地寻觅着,寻觅着那干净的不一样的颜色。

在昙花一现的伤感中,我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只觉得被这个世界给遗忘了,所以在烟花一闪的寂寞中,只觉得自己比烟花更寂寞。那时候选择黑色并不是因为爱,只为它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忧郁情怀,只为所有的人都说“爱黑色的人,一定是一个有故事的人”,把肉体连同心一起包裹在那能刺痛友情的黑色中,不知道自己是在刻意追求一种忧郁气质抑或是我想要成为一个有故事的女孩,还是我本来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由是如今对黑色是选择还是爱连心都无法作答。

那段时间一直陪伴在我身边的两个朋友,一个因为我不能很好地笑着面对她的下一秒,一个很慎重地告诉我,说“小微,你是一个另人忘而生畏不敢接触的人,但相处久了就会发现你人其实也挺好,直到最后,当发现你是一个自私的人时,想要讨厌却又离不开你了”。我沉默了好一会儿,面对一份以笑容为代价地真情和一段如此感人的箴言,我只能说刺痛这份友情的是那暗淡的颜色,而不是我。或许这是一个不成立的借口,然而,这却是我最真的回答。我一直都在告诉自己,有一天我要漂泊到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重新活过,所以当她俩满怀深情与不舍在我面前掉下第一颗离别的泪珠时,我只是漠然地笑了笑,转身那份承载着美好回忆的记录,也被抛弃的.风中,

如今站的几经熟悉的人群中,感受到19岁女孩没有的纯真,才敢升华内心的感伤情怀,想要挽回点什么却又觉得不可能了,就那被抛弃了的笔痕,再也无迹可寻。我的18岁已经过了,18岁里的故事也成为往事了,如果说那段被黑色笼罩的日子是幸福的,那么这份幸福也早在我那漠然地一笑中受伤,更在我没有任何祝福与不舍的安静中破碎。

中秋节抒情散文 篇5

当你在中秋佳节思念远方的亲人时,不妨借鉴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望望星空。你会看到亲人那一张张可亲可敬可爱的笑脸,你会振奋,你会更加努力学习或工作,喜结硕果。

当你来到一个新环境而倍感寂寞时,不妨望望星空,看看那颗孤星。孤星说:“看到人间的灯火,听到人类的欢笑,我的身心融入其中,我不孤单。”我们应该不甘寂寞,主动融入集体中,水滴汇聚——江河湖海。

当你为一件事打抱不平时,星空看到你嫉恶如仇,那直下的月光在地面上留下的倒影便是星星与你的同感,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就算有着偶尔的不公正,那也是暂时的,你的打抱不平会有声张正义的时刻。

当你在团队中多干了些事自认为吃亏时,不妨望望星空排遣一下。星星会告诉你:“借助着微弱的星光,帮助离家的人看到了方向。”我们应该乐于奉献,不要斤斤计较,要让自己慷慨大方。也许,志愿者们正是望星空,得到了这个启示才感觉奉献也是快乐的事。

当你因一次成功而欣喜若狂时,不妨望望星空释放释放快乐的.心情。星空会告诉你,,不妨把自己“藏”起来,在心底为自己高兴自豪,从而让自己显得含蓄,稳重。是望星空让我们懂得不要骄傲,让我们记住星空这黑色的主色调下隐藏着多大的奉献精神。也许,志士仁人们,正是望星空得到了这个启示才变得谦虚严谨的。

当你因一件事情一筹莫展,踌躇不定时,不妨望望星空寻找答案。星空中半明半昧的星星告诉你:“把自己藏起来,也要把自己时常亮出来,这样面对生活事情会更圆滑。”也许,当年的毛遂正是望星空得到的启示,才决定自荐的,他得到了自己所要的,也使“毛遂自荐”的故事流传千古。

望星空,给我们的启示很多,给我们的矛盾也很多,也许,这就是万物的两面性。正是这种两面性,纵然使我们对星空有了一份神秘,愈感星空的精深与博大。

望星空,所有事情在内心的释怀下显得如此美好,所有事物在星光的照映下显得如此和谐。星空给予我们的恩惠固然很多,我们需要星空给予的启发也固然不可缺少,那我们回报给星空的呢?难道仅仅是一年又一年的科学研究与宇宙探密吗?我们更应该注重环保,创导绿色生活、低碳生活。否则,星空的魅力景象将日益减少,到时候,哪还有星月来给我们释怀或者做种种研究呢?不要让人类的污染遮蔽了美丽的星空!

望星空,真的是件很惬意的事,作为生活在星空下的我们,今夜,你望星空了吗?

中秋节抒情散文 篇6

雨越下越大了,夜晚的街道并无一人,我把钥匙从口袋里掏出来,攥在手上,脚下步伐急匆匆地往家里赶……

回到家门口时全身被淋成落汤鸡了。“该死的雨!”我啐了一口。把手上的钥匙熟练地往锁头孔上一插,门开了。

黑黑的租房里没有开灯,我把灯打开,静悄悄的只有我一人,除了外面“哗啦啦”的雨声。我把滴着水的布鞋扔出门口,后悔把它穿了进来,把水泥地板搞得都是水。匆匆地走到卫生间里,把湿衣服都扔到地上,赤条条地跑到小纸箱里找了干的衣服穿上,有些暖和了。

在凳子上呆呆地坐了一会儿,听着外面水精灵倾泻而下的声音,时不时还加上一个电闪雷鸣,把外面照得如同白昼。我站了起来,看了看挂在灰黄石灰墙壁上的钟,已经指向23点了。

不知道怎么了,自从前几天的早晨去上班时,在路上看到一对甜蜜的情侣从我身边经过后,就茶饭无味,心里闷闷不乐、若有所失。“活得像无头苍蝇一样",我闷闷的冒出这句话,往房间里走去。

乌漆抹黑的四周,不透出光来。我没有开灯,熟练地走到那张硬板边,把拖鞋退在地上,爬上床,把底下的被子抓起来半盖在身上,訇訇地睡着了。

又回到了刚才。我冒着倾盆大雨回到了家,正欲掏出钥匙时,门开了。一个天仙般的年轻女子把手扶着门,长发披肩,穿着一袭洁白的长裙子,亲切地对着我微笑。”回来啦?“她问我。轻轻的、慢慢的话语,却有无限的爱。我应了一声,把被淋湿的皮鞋子整齐地放在门口里滴水。她递给我一双拖鞋,我穿上走进了屋里。

我抬头看了看在洁白墙壁的挂钟,已经指向22点了。我走进浴室,想洗个热水澡驱驱寒冷,她已经把水烧好了,衣服整齐地放在旁边,她是我的妻子。她温柔地叫我洗澡。我微笑着走到她身边,亲了下她的额头,以表达我对她的感激。正想去浴室里洗澡,迈开步,忽地脚下一滑,我失去了平衡,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当我睁开眼时,却乌抹抹一片,我摔倒在地板上,四周有几只小黑影闪过……

中秋节抒情散文 篇7

郑振铎

前年从太湖里的洞庭东山回到苏州时,曾经过石湖。坐的是一只小火轮,一眨眼间,船由窄窄的小水口进入了另一个湖。那湖要比太湖小得多了,湖上到处插着蟹簖和围着菱田。他们告诉我:“这里就是石湖。”我矍然的站起来,在船头东张西户的,尽量地吸取石湖的胜景。见到湖心有一个小岛,岛上还残留着东倒西歪的许多太湖石。我想:“这不是一座古老的园林的遗迹么?”

是的,整个石湖原来就是一座大的园林。在离今八百多年前,这里就是南宋初期的一位诗人范成大(1126-1193年)的园林。他和陆游、杨万里同被称为南宋三大诗人。成大因为住在这里,就自号石湖居士,“石湖”因之而大为著名于世。杨万里说:“公之别墅曰石湖,山水之胜,东南绝境也”。我们很向往于石湖,就是为了读过范成大的关于石湖的诗 。“石湖”和范成大结成了这样的不可分的关系,正像陶渊明的“栗里”,王维的“辋川”一样,人以地名,同时,地也以人显了。成大的“石湖居士诗集”,吴郡顾氏刻的本子(1688年刻),凡三十四卷,其中歌咏石湖的风土人情的诗篇很不少。他是一位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王维的优良传统,描写着八百多年前的家民的辛勤的生活。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就是淳熙丙午(1186年)在石湖写出的,在那里,充溢着江南的田园情趣,像读米芾和他的儿子米友仁所作的山水,满纸上是云气水意,是江南的润湿之感,是平易近人的熟悉的湖田农作和养蚕、织丝的活计,他写道: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农村里是不会有一个“闲人”存在的,包括孩子们在内。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

□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

他是同情于农民的被肃削的痛苦的。更有连田也没有得种的人,那就格外的困苦了。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为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他住在石湖上,就爱上那里的风土,也爱上那里的农民,而对于他们的痛苦,表示同情。后来,在明朝弘治间(1488——1505年),有莫旦的,曾写下了一部《石湖志》,却只是夸耀着莫家的地主们的豪华的生活,全无意义。至今,在石湖上莫氏的遗迹已经一无所存,问人,也都不知道,是“身 与名俱朽”的了。但范成大的名字却人人都晓得。

去年春天,我又到了洞庭东山。这次是走陆路的,在一年时间里,当地的农民已经把通往苏州的公路修好了。东山的一个农业合作社里的人,曾经在前年告诉过我:

“我们要修汽车路,通到苏州,要迎接拖拉机。”

果然,这条公路修汽车路,如今到东山去,不需要走水路,更不需要花上一天两天的时间了,只要两小时不到,就可以从苏州直达洞庭东山。我们就走这条公路,到了石湖。我们远远地望见了渺茫的湖水,安静地躺在那里,似乎水波不兴,万籁皆寂。渐渐地走近了,湖山的胜处也就渐渐地豁露出来。有一座破旧的老屋,总有三进深,首先唤起我们注意。前厅还相当完整,但后边却很破旧,屋顶已经可看见青天了,碎瓦破砖抛得满地。墙垣也塌颓了一半。这就是范成大的祠堂。墙壁上还嵌着他写的“四时田园杂兴”的石刻,但已经不是全部了。我们在湖边走着,在不高的山上走着。四周的风物秀隽异常。满盈盈的湖水一直溢拍到脚边,却又温柔地退回去了,像慈母抚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抚拍着石岸。水里的碎磁片清晰可见。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虾儿,都在眼前游来蹦去。登上了山巅,可望见更远的太湖。太湖里点点风帆,历历可数。太阳光照在潾潾的湖水上面,闪耀着金光,就像无数的鱼儿在一刹那之间,齐翻着身。绿色的田野里,夹杂着黄色的菜花田和紫色的苜蓿田,锦绣般地展开在脚下。

这里的湖水,滋育着附近地区的桑麻和水稻,还大有鱼虾之利。劳动人民是喜爱它的,看重它的。

“正在准备把这一带全都绿化了,已经栽下不少树苗了。”陪伴着我们的一位苏州市园林处的负责人说道。

果然有不少各式各样的矮树,上上下下,高高低低地栽种着。不出十年,这里将是一个很幽深新洁的山林了。他说道:“园林处有一个计划,要把整个石湖区修整一番,成为一座公园”。当然,这是很有意义的,而且东山一带也将成为上海一带的工人疗养区,这座石湖公园是有必要建设起来的。

他又说道:“我们要好好地保护这一带的名胜古迹,范石湖的祠堂也要修整一下。有了那个有名的诗人的遗迹,石湖不是更加显得美丽了么?”

事隔一年多,不知石湖公园的建设已经开始了没有?我相信,正像苏州——洞庭东山之间的公路一般,勤劳勇敢的苏州市的人民一定会把石湖公园建筑得异常漂亮,引人入胜,来迎接工农阶级的劳动模范和游览和休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