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冬至的经典美文

2023/11/26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冬至的经典美文(精选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冬至的经典美文 篇1

今岁又冬至,灯影伴只身,理乱尘年事,归故远行人。岁月如佛手,心无杂念,翻开了冬的一页,淡定了然。落记,这一时刻寒冷的时节,随笔,画下这深沉苍茫的音质。就这样么?轻轻地、敲着除旧的鼓,满腮的白须,叫人着了冷,带些许迷朦。

缩在冬的棉袄里,也就把心怀装入了冬。那些臃肿的日子,被剥落外壳,着上绵绒绒的衣裳,安静地睡在岁月的怀抱和冬的季节里。静听时针敲响这深沉之夜,料想有多少如此刻的回望,在头顶盘旋萦绕不歇,翻去覆雨,掀风舞雪地歌唱。这是漫长的旅行,雪中行,多了几份雅致之情和烂漫心怀,踏冬踩雪,仿佛可听到冬在歌唱,它在与岁月对话,在与生命倾诉,仍可感觉轻如缦纱的隔帘,隐着我的眼,还带了迷朦的白,晃晃颤颤地向我包来。

冬至。冬就真到了眼前。我已然觉得融入冬有一个世纪了。我是踩在岁月的背上,踏在生命的头顶从天空划过的候鸟,是冬的追随都者,是冬的幻影。我每攀爬一步,都要抬头数数天宫上的碑,看它距我愈来愈近,它在云里雾里淹没着,似冰冷无言的卫士,每个头顶都竖着羽毛一样的获花,仍有跟我塞上一样悠远的调子,弹破一天的雾,惹得获花纷纷扬扬而坠。落下,只为去那辽远遥迢的故乡。我的灵魂骑了它飞来,赶在冬至的一刻,我看到了故乡的原风景,仍那么清秀可人,霜贯横白。

我是挂在故乡枝头的一枚叶子,是贴在她额头上的一枚邮票,或者可说是长在岁月河堤上的一株守望草。我看聚天地呼吸的雾,瞬隐带了冬至而归,遮住了苍白的天幕与它一同粘连成冬的样子。故乡的冬就那样,听冬,如同品尝深沉厚重的大提琴,悠然飘止浑厚如山。

冬至大如年,在我生命最顶峰的时候又翻过我不多的光阴,它是随意柔和的,也是皙颜动人的。“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我守着一个个冬至踏过了岁月的长河,在冬至那一刻,我看到父亲翻开的旧黄历,在不停地说:“冬至了,冬至了”,母亲也忧心忡忡地凑上前去看,尽管不认得其中的字,还满脸疑惑地自言自语,怀疑这冬的到来,与去年时分的差异。冬至,就是我的望亲石,我站在石头上,仰头看它,那是一道黑油漆的门和那道门坎儿。画面定格在老屋子的门口,还是父亲翻阅冬至的严肃,冬至既到就是节衣缩食的开始,日子就变成坚硬冰冷的石头,是走向“年关”的开始……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推着日子,又一个冬至不约而来,在既近换岁的时候换了人心,将我从毫无顾忌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忧心忡忡的人。父亲与母亲为生活维艰而忧心,我呢?只会站在物质丰沛的日子里头,望故兴叹。望着生命的长廊朝一个不知名的地方走,多深?多远?却从未想像过。我唯愿让我的思想慢慢延伸了去,如轻烟一样散开,飘柔地去,走向冬至的深巷,带着岁月霉腐的味道,去收集它沿途的风景,还有风景里那些惨淡寂寥的遗骸。我且用迎接新岁的美酒,洒向生命的归宿地,成两行清浅的诗句,朝着亲情的灵魂处,寄千串厚重的祷告!

岁寒见冬至,早春接清明,节气如挂在季节枝杆上的一张张纸条,我是走在季节里的行者,到了冬的驿站,撕下,看它上面写给我为数不多的话,或是淡淡的无字书。我嗟叹流年,在这一时刻安静地掰着手指,计数自己最大的峰龄。春在一个对话的距离,欲催梅绽,我在花开花残,无心拾起落红那刻,看冬至放大成生命的门坎,生活之隔档,随着年关更替,附着生命的歌唱,举着生活的祈祷,我虔诚地叩拜岁月,并悼念被岁月剪成的清苦,还有被它遗失了的生命!

心在清明飞,飞过端午、掠过重阳、冬至收容。

冬至的经典美文 篇2

12月22日,天空湛蓝,蓝的令人炫目,一直习惯了低头走路,埋头工作,不太关心身边发生的事和正在发生的事,在这个渐入寒冬的季节,用棉衣把自己裹的严严实实。今日,偶尔抬头看见湛蓝的晴空,恍惚间又回到了乡下的村里,让人莫名的喜悦兴奋,长期工作生活的纠结和拧巴也在这一刻也得到软软释放,在家乡那是不需要付出多大努力就可以瞅见一片蔚蓝的天空。冷冷的寒风也裹不住冬至的暖阳,冬日的阳光洒在身上心底泛起满满暖意,思路也开始活跃起来,这一切终究是迷幻眼球的风景,还是真切的正在发生,我有些怀疑,也许我生活工作的`城市的环境如此,也许是我缺少发现城市生活风景的慧眼。

当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也就是新的一天开始,四季轮回、生命不息,活着,就该好好的活着,做一个脸上挂满笑容的凡人,以快乐简单方式融入纷繁复杂而喧嚣的城市,不求每一步都如鲜花般绽放,但至少可以修饰繁忙而简单的生活,所以就喜欢用平常人的眼光去欣赏世间万象,当我在用异样的目光窥视别人的时候,也许在那时那刻,我也是路人眼里匆匆的路人,为生计而不断奔波。

随着经历越来越多,渐渐明白,就算是平凡的普通人也不代表我们就是碌碌无为的过一生,就算我们渐渐长大成熟也会不忘初心的梦想,以积极端正的态度不断修正人生路上的散枝蔓叶,用坦然平和的心态面对现实环境,总比用抱怨的心态去面对当前的环境收获得更多。我很少生气抑或大笑,因为我认为没有必要让别人的错误影响自己的情绪,或大笑的声音打扰到别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崇尚平淡简单快乐的生活,这是我习惯的生活方式,但是在这个自我标榜,自我展现,自我任性的社会,我是那样的“另类”,我想每个人都会保持自己仅有的个性,只是在表现形式上不同而已。我们可以怀揣着伟大的梦想,但也不该放弃过平凡人普通的日子,也许我们当中的这些平凡人也是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存在这个时代的“孔乙己”,默默的在这个时代留下不为人知的故事。

正所谓“梦想在前方 行动在路上”,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可否记得起小时候那些“远大”的梦想,有多久,没停下前进的脚步,哪怕只是抬头看一看天空或单纯的晒晒太阳,歇歇脚喘口气,为下一站的行程积蓄能量也好。

真得,真得不想长大,越长大越孤单,越成熟越不安,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真得很难!

冬至的经典美文 篇3

时光匆匆而过,转眼又是一个冬至,冬至,一个离寒冷越来越近的节气。不知为何,有一点想写的冲动,提起笔来,心中无限感怀…

一向对节气,不曾敏感的我,独感寒冷的冬至。不晓得冬至是因何而来,为何而庆,也不晓得它背后有没感人至深或是发人深省的故事,只知道,“冬至”一直埋藏在自己的心中。

冬至节气的光临,预示着真正冬天的到来,这一天白天最短,晚上最长,一年一次的冬至气节,给我们代来许多感慨与回味,冬的严寒与夏署的酷热行成一个截然不同的对比,一年四季的轮回,使我们经受太多的时空经历,从温暖宜人的春季,到酷暑连天的夏季,从秋高气爽的秋季,到严寒冰雪的冬季,我们无不感慨岁月的磨砺。

冬至,是四季中最特别的一个节日,它是大自然对我们的考验,它是春天气息的先遣者。一年四季的光临与轮回,不正是我们自己人生经临的见证吗?有严冬的光顾,必有春的到来。

面对冬至,只知道, 冬至过后,应该春天也近了。201X也已经接近岁末了,剩下的些许日子都是对即将到来的平安夜和圣诞节准备的了,201X年的到来,我们或许也都准备好了!

不知什么原因,我忽然想到了杜甫的《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很多感怀触伤我的心灵…

喜爱冬至,钟情这样的夜晚,每每有感而发的情绪总是在这一时刻无法阻挡地来到,也终于在这份宁静中,将自己完整释放,把不快乐封存,永不开启;再将欢愉的记忆贴上精致标签,欣赏时要提醒自己,幸福就在身边守候。

又是冬至,时间一年年的闪过,一年却不同于另一年,可我依然恋着这个节日,这个我一直以来最喜爱的节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朋友们,好好珍惜现在拥有,珍惜流逝的每一年。

让我们共同感怀冬至节的到来,让我们共同经历严寒的磨练,一起去迎接春的天使吧!

冬至的经典美文 篇4

昨天去超市买东西,服务员热情地推荐:“明天过节了!买点儿饺子、汤圆回去吃吧!”我愣了一下,问:“明天什么节?”“冬至啊!”“哦。”原来如此。

冬至,一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以前在四川老家,似乎没有人把它当作是一个节日。但是广东、福建一带却很重视它,甚至有“冬大于年”的说法。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要吃饺子、汤圆、涮羊肉等等,拉开冬日进补的序幕。听人说,身体不好的人在这一天进补,比一年中其他任何时候进补都有效。因为这是个农历的节气,并没有固定的日期,所以常常被我遗忘。

我对于冬至这个节日不以为然,但是冬至这一天对于我来说却是特殊的一天,因为16年前的这一天凌晨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冰冷的灵堂里守夜的时候,我记得有个人说:“今天是冬至。”

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急促的电话铃声把我们从睡梦中惊醒。我心里咯噔一下,预感到有不幸的事情发生。我屏住呼吸,听屋外接听电话人的反应。过了一会儿,曾姨推门进来说:“我们赶紧去医院了!你爸爸不行了!”我立马从床上翻了起来。

来到病房,父亲已经走了。那个曾经胖胖的、谈笑风生的、常常炫耀自己身体好的父亲,在疾病的折磨下,只剩下了瘦弱的躯壳安静地躺在病床上。

他再也不能给我说笑话了,再也不能听我唠叨了,再也不能高歌、炫耀他比我们都会唱歌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没有马上哭,当时的感觉,似乎震惊比伤心更多。我有些不敢相信,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么永远走了,一个昨天晚上还在跟我说话、看我跟曾姨吵嘴的人,就这样真的走了。我慢慢走到他的病床边,伸出手去摸他的手。那只手没有任何回应,已经有点儿冷了。我就傻傻地立在那里,眼里开始溢出泪水。

后面发生了什么,我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应该是陆陆续续来了一些其他人吧,他们忙碌地与医院交涉着,安排着后事的处理。我象一个灵魂游离在外的人,麻木地站着,麻木地走着,麻木地看着,别人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接下来的三天守灵,就是不停地接受人们的关心和慰问,听姐夫讲父亲去世时的情景,听人们讲述他们印象里的父亲。好听的话也许都说完了以后,人们总是需要找些话题聊的,于是到后面就变成了分析父亲为什么会得病,为什么身体那么快就垮了,最后的结论是在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后的生活不应该那么得意忘形,拖垮了自己的身体。甚至还有人提醒我,父亲去世后,曾姨肯定要改嫁,要我小心防范、考虑遗产等等。我一律回复:“等父亲安葬之后再说这些。”我象一个蹩脚的演员一直游离在剧情之外,应和着人们的安慰,听着他们的“高见”,然后坐到一旁发呆,有时也应景地掉几滴泪。我时而感觉自己象在看戏,时而又告诉自己这好像是真的,我不是在做梦。直到最后,把父亲的骨灰下葬到山上,一个人回到家里,面对墙上父亲的遗像和冰冷的四壁,我开始嚎啕大哭起来,眼泪象开了闸的洪水倾泻而下。我开始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它的真实,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伤心。

记得从那以后,曾姨就没有回家来住过了,她回她自己的家那边去了。姐忙着照顾自己的孩子和家庭。我象是一个孤独的人,被囚禁在高高的十楼上面。只有80多岁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爬十楼上来看我。她不知道该跟我说什么,也许一开口她自己就会禁不住落泪吧,她只坐在我旁边,陪着我发呆,陪着我听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父亲的去世对于其他人来说也许只是生活的一个小片段,那几天过后,生活又将重新回到正轨,人们该忙啥忙啥去了,但是对于我却只是痛苦的开始。

后来,姐担心我一个人在家里触景伤情,让我到她家里住。再后来,曾姨叫人把家里的新家电、家私全部洗劫一空,她说那都是她花钱买的。一个叔叔,父亲生前的同学、好友,来向我们了解情况,谴责曾姨的做法太过分,希望通过同学的力量为我们讨回公道,因为他们夫妻俩在爸爸去世前到家里和医院里都数次探望过父亲,并且几乎都很难碰到曾姨的面。父亲也多次在他们面前抱怨过曾姨在他病重后就不怎么出现,总说自己在外面求神拜佛去了。

父亲去世前的一个多月里,我从深圳赶了回去,一直陪在他身边,照顾他,陪他聊天。刚开始是在家里。因为父亲刚刚做完第二次手术,在家休养,不能走太远,我们俩就常常会到顶楼的天台上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天台上有个很小的花坛,那是我高中的时候建议修的。刚开始父母不同意,嫌麻烦,我就每天放学回家的时候从楼下搞建设的工地那里拿两块废旧的砖带上去。后来工地完工了,没有砖可拿了,花坛就搁置在了那里。直到我上大学离开家以后,父母也许是因为思念我,觉得应该帮我把愿望完成吧,他们叫人把花坛砌好了,还种上了一些植物。

父亲说:“因为我生病了,这花坛也没人照料了,你看,这些花都快枯萎了。”我看着花坛里奄奄一息的植物,突然觉得它们好似跟父亲一样,身体内生命的气息在一丝丝地被抽走。我觉得自己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被抽走,于是我开始每天给它们浇水,因为我固执地认为,它们活过来了,父亲的病就会好了。可是最终事情并没有如我所愿,花儿们活过来了,父亲却还是永远地走了。

父亲在那段时间里经常回忆过去,总结自己的人生,提到他为了再婚花钱重新装修了房子和添置东西,还问我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是否会怨恨他。我能说什么?我只能说:“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人生对于谁都只有一次,谁能保证自己总是正确呢?”。后来到了医院,父亲也曾提到过是否要写个遗嘱之类的,都被我制止了:“你瞎想些什么呀?!你不会死的!会好起来的!”一方面,我害怕面对父亲可能会死去这个问题;另一方面,我觉得父亲还不象电视上那些即将离去的人的样子,还不到考虑这些的时候,我不希望他对自己失去信心。也许父亲也是这样想的,我们都没有想到他会走得那么突然。据姐夫说,父亲走的那天夜里是因为剧烈呕吐,最后呕吐物堵住了气管窒息而死的,医院没有抢救过来。

父亲的突然离去,让很多事情都成了谜。也许没有人知道他为了再婚到底花了多少钱,都用到了哪里,除了曾姨。同样,对于曾姨在父亲病重后的表现,也一样因为没有证据,没有人响应叔叔的号召。

甚至还有人劝他不要多管闲事,因为一边是在当地还有点儿权势的曾姨,另一边只是一个无权无势、刚刚大学毕业的我和一个作为普通工人的姐姐。叔叔渐渐就不来了,我也觉得这个城市不再有我留恋的人和东西。考虑再三之后,我跟姐决定把老家的房子卖了。然后我重新踏上了南下深圳的路,离开这个冷漠的城市,开始真正的只能靠自己的独立生活。

冬至的经典美文 篇5

忆月蝴蝶要不是朋友的提醒,忘记了今天是冬至了。

其实冬至对我的记忆并不怎么深刻,唯一有印象的是08年的冬至,那时候我还在兰州,一边上学一边打工,痛苦与快乐并存。

记得08年冬至的那天,天气异常寒冷,上完课后的我坐在20路公交上冷得发抖,一心想赶紧回到幼儿园去美美地睡上一觉,连吃饺子的心情都没有了,尽管我已经快一天没有吃东西了,尽管我已经很饿了,可是一个人在外,有很多身不由己,想要过着像家里一样的日子还是不太现实的。但是我还记得,冬至那天晚上,我给远在家乡的爷爷打电话了,爷爷叮嘱我把衣服穿暖和,把手套带上,保护好手……

又过冬至了,心情却灰蒙蒙的,就像浑然的天色,不亮豁。

早上踏出单元门,一股刺骨的寒风迎面扑来,不禁浑身打了一个寒颤。没有雪花的空气,干冷干冷。街上的行人明显的少了,擦肩而过的行人,也没有了往常潇洒飘逸的风度,一个个插着手,把头颈缩在裹得紧紧的防寒棉衣里,匆匆而去。太阳毫无热情地藏在白蒙蒙的云层里,淡漠而消沉,仿佛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冷眼看着下面的苍生在饥寒交迫里挣扎奔命,竟没有一丝地关怀和责任。

没有等到今年的冬至,爷爷就已化为尘土,永远地离开了我。

没有了爷爷的冬至节,过得没有一点味道,吃不吃饺子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连夜也显得偏长。

一年冬至夜偏长,没有了爷爷的冬至节,夜显得更长!

冬至的经典美文 篇6

身在乡下,人在四季里走。

四季更迭着,被诸多的农事圈点,而那农事又被二十四个跃动的节气牵引着,一路向前。那节气,牵引着农事,也牵引着农人笨拙的脚步,踯踯躅躅,在四季里穿梭。往往是“扑面风一阵,气氛不一样,季节已经更换”。那季节流动着,是一股缓缓的水。人,是那水里的鱼。

在农村养成的习惯,有事没事,愿意随手翻翻挂在墙上的日历。看一看砖头厚的那么一本子东西,已经被撕掉了多少,又剩下多少的日子,留给今年。然后,不禁感叹着时光的匆匆。

我也就那么一撕,就撕到了阳历12月的中旬。我留意到,已经过了大雪,下一个节气的标杆儿是冬至。日历上写着: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寒冷的冬天来临。

我惊讶,这世界真奇妙,拥有着黑夜和白天。在我的脑子里,它们是一对孪生的兄妹,也是一个人的两半拉脸,它们时刻地彼此消长着,而它们的总和却从不会改变。冬至,是一道分水岭,黑夜从秋分那天开始慢慢地爬上去,而过了冬至之后,就慢慢地溜下来。

黑夜和白天,是一对华尔兹的舞者,黑夜是那个一袭黑色燕尾服的绅士,而白天是那个一身白色长裙的女子,它们在四季里,舞步翩跹,一跳,就一路跳到了冬至。在这一天里,黑夜开始幽雅地后退,而白天则踩着灵动的舞步紧紧跟随,一直跟到火辣辣的夏天。

冬至的身后,是小寒和大寒两兄弟,从冬至始,北半球最寒冷的日子就来了,“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整个天地,都随之冰冻了,我的那个村庄和田野,还有那道沟河,全都在那严寒中凝固,像凝固了一段历史。

立冬过后,田里的活计就告一段落了。农民的日子开始变得散淡,除了吃饭,便是睡觉,和面着淡淡的岁月发呆。这种生活要持续到来年阳历的5月。冬天里,农人恐只有守着只火盆猫冬的份,村路上很少行人,偶尔有一两个,也是躬着身子,被那寒风催着一路小跑。那寒冷,让外面根本站不住人。

村庄里,在冬至这一天,在吃食上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你可以继续吃你的猪肉酸菜炖粉条,也可以小土鸡炖蘑菇,由着你的性子。而在一些地方,却崇尚着吃饺子。几年前,在一地,见大锅小锅成千上万的饺子煮出来,被像鱼一样地抓到盘子里,端上食客的餐桌。

而在那个村庄,我的冬至却平淡得多。我一整天都躲在家里,把被子卷到炕根儿去,然后扛了牛腰粗的一捆苞米稞,把炕烧热,又把屋地上的炉火生旺,我则仰躺在火炕上,头枕了被子卷,看些闲书,和写字。任凭那寒风在老屋外哀号,我的心里却平得钻不入一丝风声。

冬至,是夜晚的节日,夜在这一晚得到了最大的沉淀和升华,没有哪一个夜晚能够神秘和美得超过了这一晚。这天,我什么也不想做,我只想着和那黑夜一起躺下,并熄了所有的灯,让那黑夜蔓延,浸染。我要把心倒出来,全都留给这一夜,让它盛满夜的深沉。然后,黑暗里,我和着那夜一同睡去,没有梦,睡得像夜一样沉,睡姿拉得像这夜一样的长。

睡得早的缘故,后半夜里,我就醒了。我醒来的时候,眼前一片昏暗,夜色包裹着我,像用被子包裹着一个睡着的婴儿,世界没有形态,只有我的意识存在着,它在那夜色里泡着,像没在红酒中的一颗樱桃。它被夜的酒浸润和熏染着,使我体会到了夜的安然和稳妥,心里是那么的舒坦和熨帖。我感到我的每一颗脑细胞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休息和恢复,整个人开始变得四体舒爽,精力充沛。在这无眠的夜里,我用耳朵触摸到了桌子上的马蹄表,它清脆的嗒嗒声显得那样的突兀,和拥有着穿透力,它轻而易举地便穿透了黑夜,那么深的距离。我知道,在我熟睡的时候,它居然一直都醒着,且以一贯的方式,在空间里静止,却在时间的一条线上马不停蹄,踽踽地前行。

我在黑暗里,拥着被子坐起来,默默地品着这夜。我喜欢夜,夜可以还原一个人的本真。白天,你面对的是整个大千世界,和芸芸众生。而夜晚,你面对的却只有你自己的灵魂,你大可以把生活的每一道细节都原原本本地重放出来,而后再加以慢慢地咀嚼和回味,那状态,就像一头反刍的牛。

3点多种,我披衣起来,把炉火提前生起来,坐在黑暗里,破例点燃了一支烟,夹在指缝里,闷着头静着。我守着黑夜,像守着一位即将离去的老朋友,心里有一种莫名难言的不舍。我悄无声息,躬身在北半球的黑暗里,荡涤了心胸,默默地等待着一个崭新黎明的到来。

冬至的经典美文 篇7

往年,到了冬至这一天,老母亲就会对我说——冬至节一过,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长一根线了。我就会问她为啥子。她说这个你都不晓得哦,冬至节一过,太阳就要走回头路了。这个应该是不错,尽管没有书面的解释准确,但我还是愿意听老母亲这样子重复的一年一年的讲。

对于冬至节得玄妙,在易经里面就可以找到答案。代表冬至节的是《地雷复》卦。卦象的意思就是一阳复始。阳气逐渐上升,天气渐渐变暖。然后卦爻全部反过来的时候,就是乾宫里的第二卦《天风姤》,这就预示着一阴开始了,而《姤》卦恰好代表着夏至这个节。也是表示极热的夏天到了极致,物极必返。阴气由此而生,慢慢地季节将向着秋天推进。这自然界奇妙的现象,却是蕴含了盛极而衰,衰极而盛的哲理和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对于冬至节的记忆是从何时就有的。我推测该是从老母亲那儿知道的。

老母亲是个农民,关于农事的二十四节气那是相当的熟悉。随时就能诵出来。还带顺口溜。啥时节干啥农活,下种,收割都不是事。就像独眼龙看告示,一目了然。

至于冬至节是不是像书上说的吃羊肉,我是没印象了。在我的记忆里,那时候的农村能吃上猪肉都很不错了。且那时老家根本没人喂羊。不过吃狗肉倒是有的。这个冬至节吃狗肉一说好像跟那个刘邦有关系,说是他的一个将领在冬至这天给他炖了一锅狗肉,大叫味道鲜美。后来就有了这个习惯。反正这些都是传说,不可全信。

文章本来早几天就打算写的。但是不知道为何,任我搜刮枯肠,也还是呕不出几句像样的句子。无奈之下也只好作罢。

在我的印象里,老家是不怎么重视这个冬至节的。但是我始终想知道,这个节日到底怎么来的。于是上网一查。结果故事还不少。下面节录如下: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对于这个伟大的节日,当然也少不了伟大的文人骚客们的咏叹。其中诗词就有不少。翻阅众多,最后还是最喜白居易的一首《邯郸冬至夜思家》。他在诗中这样写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读者这样的句子,想着诗人当时的心境,心里也是有些戚戚然。但是与之不同的倒是白居易当时是在任上,作官。而我却是一个流浪在外的打工老仔。

想来举家在外几年,不曾回家看望老父老母。前几天还在电话里提到冬至节快到了,要注意莫感冒了。这不一晃眼就过去了。唉!只是不知道没有儿子在身边的老母亲还会不会念叨——冬至节一过,日子就一天比一天长了一根线。

冬至的经典美文 篇8

又是一年的冬至,只是今年的冬至,似乎才是真正冬天到来的征兆,忘记了一切,只记得还有怀念。

透过窗棂洒进几缕阳光,怀念成了一种恋,如同与一本书期期相遇,“千万本书中,独独挑中了这一本”,只记得选书时喜悦了。书籍再美,久不翻阅,也会慢慢变得苍白;随遇有缘,真诚不往,到头来,只是用如丝心事繁华了寂寥红尘。虽然,也曾有悱恻缠绵的故事,却在经年缝隙间行走不出结局。翻阅寂寞,怀念永远是藏在心底最深处的温柔。

曾经花开灿烂如梦,期待满塘荷香,浸染心扉,一枚枚荷上流动的露,静绽为芳菲的素清颜,而今风过无痕,笑靥依旧如花,却在字里行间轻叹着似水流年。冬至怀念飘漫天,往事轻吟,尘香犹在,只是磐石边,弦已断,知音亦不知何处。

在心境最柔和时拨动情绪,漫步思绪里,时间恍若静止。总以为用心灵的笔触,能把怀念悄然写进诗笺,如同轻挽衣袖,卷起月圆微影;只手挑捻,描绘兰衣梅裳。纯净的心,于幻意朦胧中,心灵有约,用百合的清露蘸着柔情,镌在梦想之间,留一方期许让灵魂驻足。

怀念珍重,灵魂在温柔的平台上,轻舞飞扬,一曲又一曲;怀念深情,恍惚于半梦半醒间,涓潺倒流,一浪又一浪。着一袭素衣游走在梦与醒的边缘,褪淡那些沧桑无奈的情愫,在字里行间满是珍惜。生命给了我们无尽的选择,迫使我们不断地放弃,又不断地坚守。心香绕指,天涯几度,原来只是初遇见。

冬至里写下这般馨香的文字,带着浓浓的暖意,深深的期许,为纪念心底那份怀念。今夜,“怀念”要听着梵音,带着真心,诚诚的祈愿:路,还在继续,一切美好都会有的。

不是吗,你听一曲细水远长流,高山流水处已有歌声踏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