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书法的美文

2023/12/01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书法的美文(精选5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书法的美文 篇1

父亲一直教导告诫爷爷是教师,也是一乡之保,写得一手好字;五爷爷更是书法精湛,远近闻名,幂幂中深有书法情结。

记得6-7岁时,父亲便让我练习,与其说是练习,不如说就只是用筷子粘水在吃饭的桌子上写写,对握笔,走字有个大概了解,当然,父亲也仅仅是一种情结,以至他70岁生日时见到自己7岁的孙子写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还是满脸幸福,其实我对儿子的书法情结也是来自父亲。

因为有了父亲的简单教育,便空时在地上、水上到处按笔索引,那时家里太穷,哪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根本没有纸笔,更谈不上真正的墨水写书法,那太浪费。

当然与其说是书法爱好,倒不如说是从书法中找到自信,因为确实掌握了部分书法技巧后,后来写的钢笔字都很好看了。

每每老师、同事赞赏时,还是小有得意,当然这仅仅是皮毛。

要达到书法家的水平,那还相距太远。记得参加工作多年后,遇一同事,后结为书法朋友,其书法痴迷程度无人能敌,当然我们现在仍有联系,且朋友圈随时发布最新的作品,其30岁时已在绵阳市书法协会成员,作品在公司、市里的各种活动中获奖无数。

记得我结婚时,专门完成一幅作品赠送与我,感动万分。

虽后来我们都离开绵阳,各自驻外,但其在书法上的进步和坚持远远超出书法爱好,祝愿以后成为大师级别,期待家里的作品成为真品原迹。

记得有次跟这位专业的书法朋友聊天,看过我的作品后,总结两个字“浮燥”,点中要害且二话不说,当然我接受,因为我仅仅只是爱好,造诣上没有提高实属心境浮燥。

所以我的书法境界就没有那么大的进步了,只是没有完全丢掉,书法用的纸笔随我走过大江南北,虽用的少,但心静时,总是要写写画画的。

现在我有时闲下来,会有一杯小酒,一段音乐,一展书笔,或写诗,或写字,以慰藉父亲及自己的小小书法情结,当然,在此过程我的儿子也从中体会,有时利用空余也会教教他,希望继续传承,不去追求成为艺术家,小小市民的心态即可。

随着现在通讯工具的发达,也保存在电脑里,晒晒朋友圈,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然大部分同学朋友都觉得写得赞,其实我心里清楚,仍然是浮燥有余,力道不足,那就权当真的只是一种爱好吧。

书法的美文 篇2

我终于写到楷书了。我用了“终于”这个词,有点江山收了的意味。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了,我才写到楷书。也像人到中年,客途听雨,满怀愁肠了,少年嫩绿没有了,一把辛酸无人说了,猛一回头,看到临摹的一篇楷书,下笔便到乌丝栏,面上不动声色,内心波涛翻滚了。

少年听雨歌楼上,俱是新新意。祖父让父亲临欧体、柳体、褚体……父亲说:厌烦极了。但父亲把临的柳公权《玄秘塔》赠给我,那笔墨之间全是柳公权,可他说:并未怎么练过。作品是悟出来的不是写出来的,上天赠予的禀赋占到七成甚至更多,这一切皆是上天美意。就像我那么喜欢楷书——方方正正的中国字,一撇一捺全是人间真意。

如果是少年,会喜欢行书、草书、行草……那多辽阔多帅气多跌宕,形式多变,不拘泥。而楷书,容不得半点虚幻,每一笔都要你交代得一清二楚。九宫格是有形的尺度,心中是无形的尺度,像穿了尺寸正好的衣服,规矩地端坐在挂着“正大光明”的牌匾下。楷书,在早年有被人讨厌的一本正经。

颜真卿说一切从楷书始。那唱了一辈子武戏的盖叫天亦说,要唱戏,先练好基本功,而基本功就是书法中的楷书。

楷书,多么似一个端丽的中年男子——他看起来永远不动声色、不苟言笑,白衬衣学生蓝的裤子。如果在古代,就是一袭长衫的男子,一个人,吹笙、饮茶听落花,仿佛连爱情都是多余的。他用生活修心——外圆内方,和中国哲学相辅相成。如果你的心还浮躁还喧嚣,你一定嫌楷书太正统太拘泥太形式,太一是一、二是二了,怎么可以这样端丽得一本正经呢?甚至生出了反感,太有规矩的事物总让人想逃。

人到中年,重新写楷书。一笔下去,简直要泪落如雨了。每一笔全是不甘呀,那看似老实的一横一竖,那看似方圆正统的楷书,实在退出了自有的锋芒——它的所有诱人之处恰恰在于以退为进,恰恰在于低调、隐忍,恰恰在于不虚张声势。

写好楷书的人,心必是静笃的——山川俱美,凌厉之势收了,一撇一捺全是日常了。楷书是家常中常煲的小米粥,是没有放味精、鸡精炖的高汤,是泉州城老把式瓦罐24小时煲出的汤,不肆张扬,却在相处久了之后让人一生念念不忘,紧要之处,动容涕下。看过朋友写文章,第一句就惊住——我已是,中年后……他素衣灯下临楷书,笑言已有佛意,说起启功老人的字,他说:没有一颗禅心,怎么会有那样如沐春风的字?

也开始写书法。先临柳公权,笔锋硬气,像有利剑;又临欧阳询,如此端庄,间架结构,疏朗俊逸,太俊了,倒不真实;再临颜真卿,力透纸背的飒飒风骨,背后有凛凛凉气,金戈铁马之声亦凛凛结束。又临褚遂良,暗合我的审美意味,不张扬却又张扬,朴素之间又自有妖娆……一切从楷书开始,一切又回到楷书。这中间的千山万水,便是人生的来来去去吧。

日子是楷书的,容不得乱写乱画。年轻时大概是草书,更甚是狂草,但中年后是楷书,看似法度严密,实则有张有弛了,楷书是枕边人身上衣,不动声色地相处,面无表情地相爱,可是,山高水远里,全是人间真意。

书法的美文 篇3

五月二十四日,河口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局联合举办了“交通杯”大型书法展。

参展的一百多福作品,集中体现着河口区近几年来书法艺术的最新成就。作品广搏宽宏与小巧玲珑并存,从寻丈宏制到华润小品;从泼墨挥毫到惜墨如金;从笔走龙蛇到章法森严;从浓淡自然到枯湿婉转;从清丽遒劲到飘逸流动;从厚重朴拙到轻若浮云;从骨架劲挺到珠圆玉润。一件件墨宝香色并蓄,赏心悦目、墨香沁脾。

中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书法巨匠更层出不穷,这就将毛笔这种单纯用于记载的功效提升为一种文化美学。这种美学直观的、直楔入人心的,亘古常青的,它能够融会贯通,它可以雅俗共赏,它能够将格格不入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有机衔接在一起。

书法艺术带给人们视觉享受绝不仅仅表观简单的方圆并用、撇捺展放的墨痕,还会带给人以高深的精神层面。它一种精神内涵的承延和彰显;一种艺术品格的升华;一种于喧嚣闹市、污浊社会环境、动荡变革、烽火狼烟乱局中心灵上的抚慰与熨帖;一种人们构筑理想、规避现实的途径。当人们在轻言细语品骘幅幅书法作品时,仿佛进入了精神皈依的桃源乐土。这里没有大声喧哗,没有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低俗、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丑恶。你我慢慢浸泡在一种静美的恬淡中,物我两忘,微微而笑。

历代书法家书法创作的见解、领悟、体验、总结、升华都指向一个辽阔的文化美学空间。南齐书法家王僧虔说:“书法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说神大于形,神魄统摄形体。让《兰亭序》真迹陪葬的唐太宗说:“夫字以神威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这也强调神形兼备,神为最重。这就把书法艺术的真谛以文字美学形式呈现了出来。

孙过庭《书谱》中说:“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指出了书法创作的袭承性与历史沿革性不可分割的一脉相通。也就书法美具有多重性和融合性。

书法美不仅有着承古之美,而且有着当代之美。对于书法呈现出来的艺术美,孙过庭赞叹道:“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

相信读了这段美文,一个并不在意书法的人也会怦然心动,说不定还有可能痛下决心,始入道书法。但书法艺术,最讲究功力。功力就非一蹴而就,非一曝十寒,非走马观花,非眼高手低。很多书法大家穷其一生都在苦修。因此书法虽美,成长之路却荆棘丛生,确不那么易得的。爱好书法者,无不朝夕心摹手追。

书法对于一般爱好者或许不会带来切身的经济利益,但,爱好者如云,乃在于书法艺术提供了一种殿堂,营造了一种洗涤浮躁心灵的翰墨呼吸。在现实中疲惫身心的人们会在此得到解放和潇洒,得到静怡和安和。这或许正中国书法艺术生命常青的土壤。

书法的美文 篇4

“近期坊间流传的以及在多次拍卖会出现的所谓‘莫言书法’、‘莫言手稿’大多数非我所作,不敢掠美,特此声明。”莫言近日在其认证微博上发出了这样一个声明。

自从获得诺贝尔奖之后,莫言就很少更新其微博,因而许多他的粉丝也戏称他的微博也“莫言”了,但是此次其不再“莫言”,从一个侧面显示出目前市场上“莫言书法”、“莫言手稿”的伪作程度,已泛滥到了让他何等不堪忍受的地步。

虽然从去年开始,艺术品拍卖市场就出现了一定的调整,但是莫言的书法却异军突起,特别是在今年的春拍中,一幅署名为莫言的斗方书法作品,因为上 面的文字为“五月九日凌晨,有一只燕子落在树上说,今天是个好日子,毛主席要到我们家吃鱼”,引来了众买家的一致青睐,最终以30万价格成交,该价格高于 起拍价近11倍。至于网上的一些所谓莫言作品也动辄上万,甚至还有150万元成交的。

谁在“仿制”莫言?据说,已经有一些书法培训班打出学习“莫言体”的招牌。甚至还有一些书法业内人士也在模仿。但我们更需要深思的是,为什么大 家如此热衷于学习莫言的书法呢?或许其中确实有人喜欢他的字体,但更多的可能是“利”字当头。事实上,有业内人士表示,有的职业书者因为作品卖不出好价 钱,所以干脆来仿冒莫言。但也有一个问题,由于书家的职业习惯,这些仿冒之作大多写得比莫言真迹更为顺溜,这也难怪在莫言的声明中使用了“不敢掠美”一 词。

现在不仅是在拍卖市场上,就连一些旧书市场或者古玩市场中,署名莫言的书法、扇子比比皆是。有的人买了也就是为了显摆一下,有的人则想去捡个漏。但不管哪种,追求其中的名人效应,无疑是需要购买者最大的动机。

在名家中,擅长书法者不只是莫言。贾平凹的书法从2005年的一万元两张,一路高歌,现在已达到五万元一张。至于余秋雨、张贤亮也各自有一批忠 实的拥趸追捧他们的作品。文人爱书法,属传统雅好。何况像莫言、贾平凹等文人的字也有各自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也属正常。但目前市场的这些炒作却更多地 属于利益驱使和恶意炒作,即使不知道真假,只要看到他们的署名就是“孤注一掷”。

他们的文章写得好,这没争议,但对他们的书法,还是应该有客观公正的评价,不能因为获得了这个奖、那个奖,就“一荣俱荣”。切莫将市场高的墨迹 等同于艺术价值高的书法作品。太多的作品只能称得上是毛笔字,而非真正的书法艺术。莫言此次的这则声明,给那些指望通过买卖名人书法来获利的“炒家”们敲 响了警钟。

书法的美文 篇5

书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物,与古代文化思想相映成趣,了解这一点会使我们从另一个度品度书法,加深对书法艺术的体悟。书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艺术,它以线条为基本表现语言,具有极强的概括性,是虚的体现。但同时它又以汉字为书写对象,汉字的表意特征使它同时具有实指性,是实的化身。书法融虚实于一体,兼收古代哲学、文学、音乐、绘画等学科的诸多因素,表达物象更为独特、深邃,更加博大精深。

书法虚实的产生跟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不无关联,这也正是书法生于中国而非别土的根本原因。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思想滋养了书法的幼年。产生于殷商时期的《易经》,以乾坤为两极,乾为天为阳为实,坤为地为阴为虚,由此演化而出的六十四卦象,只有乾是实的其他皆虚。它是一种哲学思想、认识,也是一种文化态度、美学观念。由此推演出的太极阴阳图,一黑一白,一实一虚,无疑是一幅十分神奇美妙的书法精品。老庄哲学的鼻祖老子在《道德经》中也十分详尽地阐释了无和有、虚和实的关系,“少则得,多则惑”,“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等,无不是书法中虚实美的极好注脚。孟子曰:“充实之谓美。”它似乎强调的是实;其实这只是入世进取思想的一面之词,由孔孟奠基的儒学还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是与实相伴的虚境,是构成生活真实美的必要补充。

从“书画同源”的理论,依然可以看出虚和实在书法中的地位。中国画尤讲虚实。实则厚重,虚则空灵。只实不虚则板,只虚不实则福所谓“计白以当黑”“知黑而守白”,书画皆宜。山水画中的云水多为虚白,而山石树木常常实写。石涛的“一画”说,强调的依然是以少胜多。即便如近代张大千全景式的泼墨山水,构图中仍有意到笔虚之处,在实实在在的大片墨团中也留出层次,透出气韵,使流动、使呼应、使牵连。中国画注重意境,而境外生象、虚实并济更是千古不易的美学法则。“赏花归来马蹄香”的蜜蜂,“深山藏古寺”的旌幌,以驱遣有限而达于无穷,均是画龙点睛之笔。“书画同源”不仅是用笔方法的相同,更是虚实等审美观念的媾同。“点如高山坠石,勒如千里阵云”已颇入画理,虚从中来,虚实相生。

“飞白”的存在是书法的虚又一具体体现,“挂一漏万”更是对虚实美的高度概括。书法线条自身的实(或黑)与线外的虚(或白)不是按比例配置的,它们根据需要,欲灵秀超脱则虚大于实,欲浑然厚重则实大于虚。但从整体篇章看,白多于黑,虚大于实,以实重虚轻相互平衡所致。

书法用笔也有虚实的美学原则,藏锋和露锋就是它的一种基本表现。藏锋是什么?藏就是虚,是声东击西,是看不见的存在,是刻意追求的一种境界。露锋是藏锋的对立,是坦坦白白的锋芒,是真实的流露,是对藏的颠覆,是藏锋的补充。所以篆书多不露锋,以示浑穆;隶书楷书藏多露少,端严而不失活泼;行草书藏露牵带、中侧并举,故虚实蜂起,意态万千。

书法的结构同样具有虚实美的辩证关系。结构中讲究呼应,点画之间,部分之间,字与字,行与行,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正文与落款等,呼应关系无处不在。笔画与笔画、字与字之间的呼应在行草书中可以是牵丝,上引下带,是实的存在;在正书中则是意向,是虚的化身。实的生动,虚的蕴藉。而篇章的呼应多靠气势贯穿,是实际存在的线条,充溢的是气韵精神。可见书法中“虚”的境界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基于实又超然而出,成了一种实体无法追踵的高妙去处,是实的补充,也是实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