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春节期间的随笔

2023/12/04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春节期间的随笔(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春节期间的随笔 篇1

春节,这个富有中华民族气息的节日,就在爆竹声中拉开了帷幕。在我眼中,春节是一个带有幸福充满希望的日子。

在春节里也有许多习俗,比如挂灯笼、烧狮子、舞狮子、放鞭炮、挂彩灯,而我们小孩子最希望的就是穿新衣服,收压岁钱了。不过在古代小孩子过春节收到的就不一定是压岁钱,有时也会收到压岁物。

在春节里有很多人都会有希望,例如:出租车司机的'希望是有更多的人来乘座他的车,清洁工希望的是大家不再乱扔垃圾,让安康变的更加美好成为园林城市和旅游城市,自己也不用那么忙碌的打扫,也不用整天那么累了。家长的愿望也就不用猜了,肯定是努力工作为我们挣更多的钱,而我的愿望就不同了,我是希望能考一个好成绩,比今年的要更好。

春节的颜色为什么是红色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不明白,而我的理解是红色代表团圆、喜庆、希望和幸福还有美好的节日。

春节是个充满希望的日子,也是一个带有幸福的日子,春节又是一个让全家人团聚的日子,春节是多么的让人感到美好啊!

春节期间的随笔 篇2

中国历史悠久,有许多民俗文化。春节便是其中之一。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街道上张灯结彩;家家户户的门上都贴着春联,有的人家还要在门上贴上大大的“福”字,并挂上红红的灯笼;小朋友们穿上了新衣服;餐桌上摆放着美味的饺子、鱼、年糕……一家人围坐在桌旁,热热闹闹地吃年夜饭;鞭炮声此起彼伏,呈现出一派热闹的节日气氛。

春节不仅有很多习俗,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一种怪兽叫年。年长着一对凶恶的大眼睛,一双大大的耳朵,张着一个血盆大口。每年腊月三十晚上,它都会跑进村庄偷吃家畜。有一年的三十晚上,年照例又张牙舞爪地来到村口,突然看到在一户人家的门上,贴着一幅红通通的对联,年感到非常害怕,赶紧拔腿就跑。年又来到另一个村庄,正巧有一户人家在办喜事,门口挂着的大红灯笼闪着红光,鞭炮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年灰溜溜地逃走了,逃到很远的深山老林去了。从此,人们发现,年再也没有来干过坏事。

我喜欢春节,它给我带来许多欢乐,并且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中国文化。

春节期间的随笔 篇3

深秋十月,漫步在秋色萧杀的田间地头。余晖懒懒地洒照着高原、田野、小城。空气中弥漫着冷冷的秋。抬眼望去,夏季那郁郁葱葱的杨柳,已在潇潇秋风中渐渐凋零,就是留恋枝头的那几片枯叶也摇摇欲坠。路旁沟边摇曳的骆驼草那干枯的枝条倔强地指向苍茫天空,仿佛在试问着老天对这片土地的不公。不公这里的春天短的似有若无,不公这里的秋色也太过匆匆。

田野中已无农人忙碌的身影,收获后的田野空寂无聊。身边的枸杞子果也早已收摘,几只漏网的枸杞子,在摇曳的枝头间用它干瘪、惨淡的暗红点缀着这毫无生气的秋色。不远处,一位牧者靠在地头树根处打盹,享受着懒懒的阳光。一群绵羊在悠闲地吃着枯黄中夹杂着淡青的衰草,一只牧羊犬在羊群周围不停地跑动。清夏时节,时不时萦绕耳畔的“布谷声声”也了无踪影。

乡村的屋顶时断时续的缕缕吹烟在微风中跳跃着。不远处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不时的鸣笛声,打破了这小城的宁静,也给这萧杀的秋色增添了些许萌动、些许艳丽。天高云淡在此时的小城表现的淋漓尽致。

我置身在这寒意浓浓的秋色中,心底萌发了一缕凄凉,一丝酸楚。柴达木小城严寒漫长的冬天又要降临了,长达半年之久虎遁龙潜般的“蛰居”生活也不请自来了。

望着吹烟袅袅,我陷入了沉思。诗人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大漠孤烟直”的诗情画意是其脱离生活的杜撰吧。在这静寂的小城都难见那样的意境,更别说在“风潇潇马啸啸”、大漠苍茫的塞外之地了。而他执意要这么表达也许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追求诗情意境的写意手法。

飘着麦草焚烧后特殊气味的空气扑鼻而来。这个季节开始,这里的农家为了抵御漫长的寒冬就要用麦草烧炕取暖。一直到来年6月份,这种浓郁的乡村味道就会时不时地进入街道,进入千家万户,进入行人的嗅觉。让些许“城里人”顿失城里人的某种优越感。

这里没有诗人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醉人枫叶,这里有的只是夏种秋收、秋收冬藏,家长里短般的琐碎日子,日日复日日、年年复复年年的重复生活。

俗语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

这里的水土滋养着这里的人,这里的山水点缀着这里的风情。这就是柴达木乡村的“原汁原味”,这就是柴达木小城的深秋景致。

春节期间的随笔 篇4

雨声渐渐的住了,窗帘后隐隐的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的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的别的东西,都隐在光云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我不知不觉的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的想。

严闭的心幕,慢慢的拉开了,涌出五年前的一个印象。——一条很长的古道。驴脚下的泥,兀自滑滑的。田沟里的水,潺潺的流着。近村的绿树,都笼在湿烟里。弓儿似的新月,挂在树梢。一边走着,似乎道旁有一个孩子,抱着一堆灿白的东西。驴儿过去了,无意中回头一看。——她抱着花儿,赤着脚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笑容又仿佛是哪儿看见过似的!”我仍是想——默默的想。

又现出一重心幕来,也慢慢的拉开了,涌出十年前的一个印象。——茅檐下的雨水,一滴一滴的落到衣上来。土阶边的水泡儿,泛来泛去的乱转。门前的麦垅和葡萄架子,都濯得新黄嫩绿的非常鲜丽。—— 一会儿好容易雨晴了,连忙走下坡儿去。迎头看见月儿从海面上来了,猛然记得有件东西忘下了,站住了,回过头来。这茅屋里的老妇人——她倚着门儿,抱着花儿,向着我微微的笑。

这同样微妙的神情,好似游丝一般,飘飘漾漾的合了拢来,绾在一起。 这时心下光明澄静,如登仙界,如归故乡。眼前浮现的三个笑容,一时融化在爱的调和里看不分明了。

一九二0年

春节期间的随笔 篇5

我的家乡在山东,每到春节,家里就显得格外忙碌而热闹!

大年三十那天,是全家人最忙碌的一天。因为从早晨起来,全家大小都在忙着做包饺子的准备。最忙的要数妈妈,爸爸和奶奶了。她们一个在忙着做饺子馅,一个在忙着和面,一个在准备盛饺子的家具。只有她们三个准备就绪,其他人才可以大显身手。

一切准备就绪,奶奶一声令下:“包饺子了!”全家男女老少围坐在大圆桌周围。开始动手包饺子了。就连我这个小不点也忙的不亦乐乎,妈妈赶的每一个饺子皮都要经过我的手才能到达圆桌。因为我是大家的运输兵。所以我是不可缺少的一员。大家都也夸我是他们的好帮手。我听了心里美滋滋。干的更卖力了。

下午,先早早的吃上一顿,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意思是来年人人都心想事成,再贴对联。作文

然后全家人就要放开肚皮大吃一顿年夜饭,寓意着我们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平平安安。吃过饺子后,大家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都要守岁。晚上,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

很多小孩在家里就嚷嚷着要和家长们一起出去放鞭炮,可是,我却不怎么喜欢。因为,鞭炮的声音实在太大了,有时在家里都会令我胆战心惊。作文

如果我在乡下的爷爷家过年,还不忘给奶奶家打个电话,以示新年的祝福。

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了,我到亲戚家拜年,还不忘收些压岁钱,这是我觉得最开心的一件事了。

你们说,我们家乡的春节有没有意思!

春节期间的随笔 篇6

终于,初三了。这一切似乎都还是如此漫长,妙曼青风比水柔,如此的诗,如此的意境矣然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片残破的落叶,残破的诗。

终于,要散了。可能现在说这个还为时过早,可是曲终人散,那是注定的。该来的'还是要来,该走的还是要走。也许总是如此如此地说你会认为我是一个听天由命的人,但是我不是,我只是习惯顺其自然罢了,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

总是,习惯去按别人眼中的自己去生活。这样又是不是活得太累了呢?其实连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累不累,也许累一点好些吧?别停下来,别让自己有半点空虚,别让自己去想一些无聊的问题。开心的活下去吧,活下去不是就有希望吗?

让自己流离,放纵也许会那么好些吧?但愿,但愿自己有衷辞之词可以说服自己说服他人。

春节期间的随笔 篇7

匆匆的又是一季。日头正中,不暖,秋风稍大,不寒。我站在常来的这块田边地头,站在这块泥巴和着稻草的沟堑子上,心底里无端地涌起一股落寞。

脚下这一大块刚收完的稻谷地,还有些积水和泥泞。割断后的稻茬子一簇簇的立在深褐色的泥土上,整齐划一,像一把把匕首。赤脚或单薄的鞋子走在这田里是要十足小心的,否则一不留神就会戳破脚丫子,甚者鞋底都能刺穿。因为我被戳破过,所以知道那感觉。

小时候,这样的稻田地随处可见,一垄垄,一片片。每到春末夏初的农忙时节,父辈、哥姐们在田里忙着插秧,我们这些孩子则负责烧火,去田间给他们送饭。往地头看去,他们都清一色的挽着裤腿,带着草帽,佝偻着身子,把一颗颗秧苗插入黄泥水中。远远的,分不清哪个是他爸,哪个是你爹,哪个是你家姐姐, 哪个是他家哥哥。这时吼一嗓子最好用,“爸——,地头来吃饭啦——”!自家娃的声音,自己最懂。他们寻着声音上岸,一个个裸露的腿被水泡得惨白,或稀或密的腿毛显得更黑更扎眼。或许是半日劳作确实饿了,或许直立身子更好地缓解了劳累,他们大口嚼着煎饼,大口地喝着水,此时,他们吃的不是粗茶淡饭,仿佛吃了大鱼大肉,享受着人间美味。

感觉要鼠年马月才能干完的活,好像不几天,也干完了。

没两个月,稻儿修穗,满田野的稻花香清清淡淡地飘着。

中秋一过,稻田没了翠绿,剩下遍野金黄。那时候,没有机械的年代,只要一把把镰刀,及一个个不停劳作的人,把稻子一棵棵割下来,一捆捆扛出去,最后再一粒粒摔下来。那辛苦,《悯农》中“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就是最真实的写照。

那一年,我上小学,我爸让我跟他下地割稻子。我学着老爸的样子,右手握刀,左手扶稻杆,使劲把这把稻杆拦腰截断。成功了!于是, 一下、两下,一把、两把…… 哎呀,这块地怎么这么长啊,长得像通到天边的小路。镰刀好重,刀柄比我手还粗,磨得我手疼,起了血泡。稻叶子不时地扎着自己的脸、手和身上任何一处裸露的地方。腰也直不起来了,直起来会疼。蹲下来,猛一起身,脚却被刚割下的稻茬子扎了一下,钻心疼!我气不过,镰刀一丢:

“爸,我脚破了!”爸过来,抠了一小块泥巴敷我伤口上,用稻叶子系上!

“爸,我累了!我不想割稻子!”

“不好好上学,只能干活!”

“我就不干!”

“那你想干啥?”

“上学!”……

我不知道是不是那次把我累怕了,从那以后我学习确实认真了不少,爸虽然不表现出来,我能感觉到他的欣慰,他再没让我干什么重活。我姐和我哥常说我是最偷懒,最讨巧的一个。

日子,太匆匆了!后来,我上大学了,出来了,在学校和家之间穿梭;毕业了,工作了,又在新家和老家之间奔波。一天一天,一吸一呼,匆匆地,不知忙了什么。

我们在匆匆地追赶着什么,又匆匆地失去很多、错过很多。常常还未来得及细赏春天的花,秋天的叶就黄了;还未来得及多看几眼襁褓中的婴儿,他们已经背起书包消失在校门口;还未来得及去懂父母,他们就老了,没了。

匆匆,太匆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