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毕淑敏散文爱的回音壁读后感

2023/12/07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毕淑敏散文爱的回音壁读后感(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毕淑敏散文爱的回音壁读后感 篇1

记得,第一次读毕淑敏老师的文章是在小学五年级那篇文章是《爱的回音壁》,那篇文章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那段时间我一直认为父母不爱我,可我读过后便知道父母是那样的爱自己,而自己却丝毫不为之所动,慢慢的回忆小时候我体弱多病,母亲不顾夜的漆黑,一次又一次的将我送到医院,我并没有感到丝毫感激,长大了每每向父母要零花钱时,不会想到这是父母的血汗钱。太多太多的爱我已失去了嗅觉无法领悟他们,是毕淑敏老师在悬崖边拉了我一把,我十分感激。

从那时起我就很想了解这位素未谋面的作家了,对她心中从满了仰慕和感激,前几天刚好在书店买了一本《毕淑敏散文卷》,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一页一页的阅读,用心与她交流。我的心情与文章的情线翩翩飞舞时而低谷,时而亢奋。

从中学到了许多道理,《提醒幸福》是我明白要常常的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里常常看看太阳一般,心里就会不知不觉得暖洋洋亮光光的。是啊,身边太多的幸福会在不经意间溜走,幸福是一种心灵感觉,慢慢的体会吧,我们会从不同的人身上获得不同的幸福,不要做一个幸福的傻子,在索取时也要懂得回报。在《抵制但是》中了解“但是”一副偏光镜,把我们的目光聚焦在花园中的虫子上,可花儿也很美丽,也许在生活中要用“但是”时换成“同时”也不错。呵呵,语言也是需要技巧的!从《家问》中读懂了家是大千世界的缩影。家啊,是理解奉献思念呵护,是圣洁宽容接纳和谐,是磨合欣赏忠诚沟通,是心心相印浪漫曲折生死相依海角天涯。原来我的家并不大,也没有豪华的装修,但我很爱他在这里有亲人的关怀可以收容我这个任性顽皮的孩子。

感受很多,每一篇文章都会给我不同的的感觉,淡淡的如一杯香茗,慢慢的品味,慢慢的成长。

毕淑敏散文爱的回音壁读后感 篇2

这篇文章是毕淑敏访问小朋友,让他们谈论对爱的认识,告诉我们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会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在尝试给予的同时,会懂得什么是幸福。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掩卷回味,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时而如海浪翻腾,时而如绵延的山岭起伏。

爱,难道不是母亲的日夜操劳,不是父亲的挣钱养家?难道这些就该是父母应完成的使命?难道这些就是他们应尽的责任?

我怔住了,一个不爱别人,也不疼爱自己的孩子,能很好生存吗?理解,感受,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

什么是爱?我以为它也是互助,互助,可以使生活更加美好,爱能让人类和谐共处。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竭尽所能去帮助别人,如果人人都能互相帮助,互相关爱,互相理解,那我们难道不能营造出一个美丽而又快乐的“天堂”。

互助成就天堂,自私则成就地狱!

在前所未有的爱意中浸泡的我们,是否物有所值,感到莫大的幸福?不,事实恰恰相反,家长有时过于溺爱我们,我们反而不懂得什么是苦,因而也就不知道爱人与自爱。在有些贫困的家庭中,家长在临睡前给孩子温柔地道一声“晚安”,能让孩子感受到莫大的亲情。

当代“小皇帝”、“小公主”,家长的心肝宝贝,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将来离开父母走向社会,又会怎样呢?所以做父母的不能培养这样的下一代。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应该要明白,生活中不能没有爱,要珍惜父母的爱,要懂得表达自己的爱。父母养育了我们,我们应知恩图报。

毕淑敏散文爱的回音壁读后感 篇3

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族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

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迫不及待地倾注了所有的爱劈头盖脸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的甘霖,爱是一本收支平衡的帐薄。

可惜从一开始成人就迫不及待地倾注了所有的爱劈头盖脸砸下把孩子的一只手塞得太满。全是收入没有支出爱沉淀着淤积着从神奇化为腐朽反让孩子成了无法感知爱意的精神残疾。

可是你怎样让你一手哺育长大的孩子懂得什么是爱呢?从他眼睛接受第一缕光线时就被无微不至的呵护包绕从小就对关照体贴熟视无睹。生物学上有一条规律当某种物质过于浓烈时感觉迅速迟钝麻痹。

我大大地惊诧了。惊诧于这些事的碎小和孩子铁的逻辑更感动他们谈论时神情的郑重和结论的斩钉截铁。爱与被爱高度简化了统一了。

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时感觉到了自己幼小生命的意义。成人注视并强调了这种价值他们就感悟到深深的爱意在尝试给予的同时他们懂得了什么是接受。爱是一面宽阔光滑的回音壁微小的爱意反复折射着回响着变成巨大的轰鸣。当付出的爱被隆重地接受并珍藏时孩子终于强烈地感觉到了被爱的尊贵与神圣。

感悟:《爱的回音壁》这段简短清新的小文章,细致地描写出了现在社会上最严重的问题:怎样让孩子接受爱,领悟爱。由于从人间刚刚降临的我们,会被家里的人公认为“小皇帝” “小公主”的昵称。

我们因受到大量的溺爱而不理解爱,并与父母拌嘴这都是不应该的。在古代,母亲病了,身为儿女我们应该为母亲熬药,照顾母亲。

但在现在,还有谁会在母亲病时为她熬一杯充满爱意的板蓝根呢?或许,世间上还残留了这么一些大孝子,但这种孝子只会越来越少。

有时,生病并非病,反而爱才是病根啊!

毕淑敏散文爱的回音壁读后感 篇4

一直很尊敬毕淑敏先生,只是因为她的笔下写下的全部都是人生鲜活的生活。她一生涉足医学,文学,心理学,从而更真实地把握了生活的真谛,因为,如果医学是从生理方面解读人的话,心理学从心理方面刻画人的话,那么文学则是在揭露一种人性的美。

前日,读了她的《人生三件事不可节省》,也颇有感触,仔细想想,也确实是如此。

第一件事,学习。从孔子“十五而有志于学”直到今天,学习的力量已经不是学习这个词本身了,换句话说,那就是知识的力量。也许我们衣食无忧,也许我们穷困潦倒,但知识的力量在于物质富裕的时候追求内心灵魂的高贵,也在于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学习,为自己寻求一份求富之路。

《小王子》说,人在沙漠中是孤独的,可是在人群中,又何尝不是寂寞的呢?学习知识的好处也莫过于为自己找一份灵魂寄托,无论大千世界怎样的风云变幻,人世间怎样的沧海桑田你都始终能找到自己,而不是迷失了自己。所以,我们都需要都书,在书中,我们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唐吉诃德》中说,我们都是人生这场戏剧中的一个扮演角色,等戏剧一结束,我们都要下台,所以不要等到下台时还走不出自己的角色,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认识过自己,而读书学习正是为了发现自己,寻找自己。

第二件事,旅游。历史的曾经虽然不能还原,但历史的遗迹却值得我们瞻仰,书中的自然风光,人物风情再怎么跃然纸上,也毕竟不能展现在眼前,不能亲身感受体会得到,我们不仅需要读懂纸质书本,我们更需要读懂生活这本大书,所以,我们要走出去,开阔自己的视野,见识更加美好的风景,因为这样,你才会觉得,自己真的很渺小,心胸才不至于那么狭隘。你才会学得大气,大度,和从容。

祖国这么多伟大的山川河流,我也不曾怎么涉足,但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因为旅游的目的不是要征服哪座山,而是要征服自己狭小的内心世界。

第三件事,锻炼身体。一直比较喜欢在晚上跑步,总感觉自己浑身出汗的时候,自己才会卸下所有的防备,那个时候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跑步是最美的舞蹈,也是最便捷的活动,跑步的路上,我们会把很多事情都想得很透彻,不在会去计较白天的得失,而且对于第二天生活也是信心满满,思想的负担不在那么沉重了。你会写下自己所有压力,剩下的只有给自己的鼓励,那个时候的自己最真实。

人生最重要的三件事,虽然很简单,但要全部都坚持下来会很难,但却也不难,因为每一件事都是为了更好的完善自己。活着除了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积极阳光的心态,这样,不论面对什么困难,我们都不会屈服于它。

毕淑敏散文爱的回音壁读后感 篇5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大有所悟。

它让我知道了世界上爱无处不在。

妈妈为你每天给我洗衣服,做饭,这就是爱;爸爸每天干活挣钱,这就是爱;爷爷陪你一起玩耍,这也是爱……因为爱无处不在。

爱,是人人都有的。你想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他们多么的爱你,你应该回报他们:

爸爸下班回来给他换双鞋,这就是爱。

给妈妈捶捶背,这也是爱。

给爷爷奶奶洗个脚,这也是爱。

世界上爱无处不在,有时想灰尘一样难以发现,有时却像参天大树一样高大,有的要拿“放大镜”来观察,有时甚至要用“显微镜”观察,而有的却睁眼就能看见。

如果世界上没有爱,只有战争,路上都会是人的尸体,到处都是恶臭,那会多么的糟糕!如果世界上有爱,一年四季都会鸟语花香,那是多么的美好啊!

世界上爱无处不在,就让我们一起发现吧!

毕淑敏散文爱的回音壁读后感 篇6

我喜欢散文,喜欢读散文的那种感觉,从小就喜欢。

那天,有幸拿到杨光祖的散文集《所有的灯盏都暗下去了》,只看书名就让我孤独感油然而生。

孤独是一种境界。学会享受孤独的人才能直面人生,会享受孤独的人才能感受“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没有孤独,何来《红楼梦》?何来千年文化经典?

《所有的灯盏都暗下去了》,向我们暗示了杨光祖的孤独,他正是那个享受着孤独的人。他站在峰的顶端,在连鸟的足迹都没有的雪原,他彷徨沉思,自言自语,他的文字就像是那林中的路一样蜿蜒曲折,看似清晰可见,又笼罩着雾霭,即使你打着远光灯也未必能寻得见路,只有睁大眼睛走近摸索,方能走出迷雾,爬上山顶,一览众山小。

初读他的散文,让我有种“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寂寥感,和“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落寞感。那是一种“隐的痛”,看不见摸不着,他说“人生总是有一点隐痛,但那一点隐痛却是致命的”。于是,他在《舞毒蛾》等散文里展开了自己对于生命、死亡的思考。这是一个文学者的坚守,一个思者的天性。

杨光祖说,看梵高的画让人发疯,看高更的画让人流泪。学问,最重要的就是力图说出真相,可谁又能逾越静默呢?真正富有艺术气质的人,骨子里都带有一种天生的痛楚,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就像是你爱上了一个人,你若是真正地爱上那个人,你会心生卑微和痛楚。爱就是痛,你太过爱了就更痛,因为你觉得爱情太过美好了,对于太过美好的东西,我们不敢靠近,对得起她的美的只有仰望。他在《读萧红〈呼兰河传〉》《无法言说的一生》《卓别林的伟大在哪里》《鲁迅:被亵渎的文化伟人》《黑暗中发光的声音》等文中,无时无刻不在写着两个字:痛楚。

他说,阅读中华元典可以给我们灵魂的安宁。这种“安宁”的得到不仅是“思想”,更是那种“语言”,那种血肉相连的“语言”。这是母语呀,而且非常精粹、美丽的母语。是啊,我们绕地球一圈,总是要找到自己的根的,落叶终了都还会归根呢,更何况我们人呢,我们泱泱大国五千载的文化呢!张爱玲说:“文人该是园里的一棵树,天生在那里的,根深蒂固,越往上长,眼界越高,看得更远。要往别处发展,也未尝不可以,风吹了种子,播送到远方,另生出一棵树,可是那到底是很艰难的事。”

我们还得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字,《打开你的身体》《卸下自己的枷锁》《回到经典》《回到汉字》《在汉字里回家》等,他用文字来救自己,也为中华民族文化招魂。《曲终人亦散》《肝肠寸断》《渊默雷声》《歌哭无端纸一堆》……多么好的文字啊,沁人心脾。

与其说是酷评家,其实杨光祖有时更像是一只刺猬,他用坚实的利刺将自己伪装,刺下面是柔软的身躯,隐藏着灵魂。刺猬是需要距离的。但他的'内心却是有大爱的,他犀利的文笔之下,是一颗温暖的心,鲁迅说,我以我血荐轩辕。

读他的散文,经常读出一种孤独,一种冷寂,一种无奈,那典雅的文字后面却又藏着一个温暖深情的灵魂,寄托着他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担忧,对文学命运的牵挂。他的文字是有根的,根不仅扎在祖国西北,扎在甘肃兰州,扎在通渭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无力蔷薇卧晚秋,有情芍药泪空流”“世上欲枯流泪眼,天涯宁有惜花人”“我们热爱故乡的文化,却并不热爱那片土地……”他似有一种无助感。

他的文章中会有一些重复。而我们的生活不就是不断地重复吗?能将文字不断重复运用得如此美好,那是相当有境界的了。但是正如他在《青草的爱抚,胜于人类的手指》中所说:“美丽如果只有美丽,那么它通向的是媚,是俗。而美丽中有一点丑那就是一种境界,这样的作品不仅好看而且耐看。”他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生活中都是很谦虚的,但他对文章的要求却是很严厉的。他对文字太过热爱了,就如一个母亲爱自己的孩子,但他又是一个苛刻的“母亲”。所以他对作品是很挑剔的,他害怕,他担忧,所以他孤独。他害怕有些年轻人只接受那些糟粕,而看不到糟粕后面的精华,他说:“中国文化的高度,太高了,是抽掉梯子的文化。”

他的文学评论极其犀利,像刀子一样,冷峻,但他的散文却非常的温暖。读《金陵十三钗:艺术可以这么可耻吗》,深知他对中国艺术的担忧,他说,有一些作家缺乏伟大的人类情怀,关怀人比关怀什么人更重要。我们中华文化是讲“爱”的,讲人文情怀和恻隐之心的,古人都知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他对文字的那种敏锐感,和对社会的洞察力,使得他的文章总是有一种让人心疼的穿透力。批评尖锐犀利,而又不失典雅,透过文字,可以看到一种大爱。他的散文既温暖又疼痛,隐隐的痛,“肉中刺”的痛。他的散文语言,淡如菊,朴素,而极华美,超然物外,又入木三分。他的散文结构,新颖别致,零乱中却有一丝红线不断,上追庄子,下接后现代文学。文字的深度,源于生命的自然流淌,学问倒是其次。

读杨光祖的散文,让我们懂得了几个词:灵魂、宽容、尊严、自由,还有那种对于一个民族的大爱。文字背后的真实,灵魂深处的慰藉,独倚危栏,神游无际,天地犹嫌隘。水深而潭静,墨浓而自绿。犹自闪烁一抹亮色。

毕淑敏散文爱的回音壁读后感 篇7

亲情是一缕阳光,温暖着我的心窝;亲情是一杯浓浓的茶,令我越品越香;亲情是一杯冰凉的水,滋润着我幼小的心田。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会不甜呢?

记得,在上小学一年级时,有一天早上,母亲感冒了,我要上学时,她特别嘱咐我要带雨伞,可是我望了望窗外,天空万里无云,光芒四射。我想:这种天气怎么可能下雨呢?于是我,丢下雨伞,一溜烟的跑了。快中午时,突然乌云密布,紧接便是一场倾盆大雨。真是六月的天气,孩子的脸。放学了,班里的同学都回家了,我没带伞,只好坐在教室里等雨停。可雨似乎在和我作对,不停下来,反而下得更大。这时的我又冷又饿,心想:早知道会下雨,当初就应该听母亲的话了。父亲出差在外,母亲又感冒,不可能来接我了……想到这里,我忍不哭了出来。这时,我看到一个朦胧的身影,她露出红棕色的头发,一脸的雀斑。“啊!”我尖叫了一声“母亲!”母亲走到我旁边,说“孩子,来,把雨衣穿上吧。”母亲让我穿上雨衣,又在我头上撑着一把伞,迎着风雨走出了校门。在漫天的雨幕中,头上的小伞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母亲的头发被大雨淋湿,雨水从她的头发滴到了我的脸上,啊,冰凉冰凉的。回到家,我的脸颊湿了,我都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

没有阳光的爱,就没有鲜花的美丽;没有露水的爱,就没有小树的茁壮;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孩子的心灵将会是一片荒漠。

毕淑敏散文爱的回音壁读后感 篇8

看不到你的人影

才明白什么叫想念

听不到你的声音

才知道什么叫期盼

没有你在我身边

才深深体会到孤单

收不到你的短信

才懂得什么是苦恋

一天不见好想你

两地相隔思念你

三言两语说不清

四季如画只爱你

五份祝福送给你

六六大顺跟随你

好想让清风

把我的思念捎给你

可清风说我的

思念太重怕驮不动

好想让流水

把我的真心送给你

可流水说我的

情太热烈怕会蒸发

而我却只能借助

细细的网线告诉你

我的情永远只为你而留

我的爱永远只为你而终

毕淑敏散文爱的回音壁读后感 篇9

人生不能没有爱,必须有爱的澎湃,爱的相伴;心中有爱,生活才会有诗意,人生才会有精彩。

没有爱的生活不可思议,没有爱的人生同样不可思议。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是多么无聊,是多么乏味,一个心中没有爱的人,那还是人吗?

一个人活着就要有爱,就要去爱别人和被人所爱;爱是相互的`,不要总是想让别人爱自己,你也要爱别人,你享受爱也要付出。

毕淑敏散文爱的回音壁读后感 篇10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

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里,儿子旅行包的拎带突然被挤断。眼看就要到发车的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子问母亲怎么回家呢,母亲说,不要紧,慢慢走。

多少年来,儿子一直把母亲这根裤腰带珍藏在身边。多少年来,儿子一直在想,他母亲没有裤腰带是怎样走回几里地外的家的。

另一个故事则发生在一个犯人同母亲之间。探监的日子,二位来自贫困山区的老母亲来探望儿子。在探监人五光十色的物品中;老母亲给儿子掏出用白布包着的葵花子。葵花子已经炒熟,老母亲全嗑好了。没有皮,白花花的像密密麻麻的雀舌头。

服刑的儿子接过这堆葵花子仁,手开始抖。母亲亦无言无语,撩起衣襟拭眼。她千里迢迢探望儿子,卖掉了鸡蛋和小猪崽,还要节省多少开支才凑足路费。来前,在白天的劳碌后,晚上再在煤油灯下嗑瓜子。嗑好的瓜子仁放在一起,看它们好像小山一点点增多,没有一粒舍得自己吃。

十多斤瓜子嗑亮了许多夜晚。

服刑的儿子垂着头。作为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正是奉养母亲的时候,他却不能。在所有探监的人当中,他母亲的衣着是最褴褛的。母亲一口一口嗑的瓜子,包含千言万语。儿子”扑通“给母亲跪下,他忏悔了。

一次,同龄的朋友对我抱怨起母亲,说她没文化思想不开通,说她什么也干不了还爱唠叨。于是,我就把这两个故事讲给他听。听毕,他泪眼朦胧,半晌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