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散文以小见大
老地方整理的经典散文以小见大(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散文以小见大 篇1
说真的,我们的行程路线有些随心所欲,谁也说不准我们要去的地方,只能跟着前面的车,到那算那。
我们这些爱玩的人,却不喜欢旅游式的玩法——导游带着,介绍这、介绍那的,好像不容人有一点审美的独特感受。这样的玩法,还不如买风景名胜旅游碟子回家慢慢放来看。
所以这种走到那算那的感觉倒有点特别。
车子在一个工作停了下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巨大的坑。坑的内侧全是陡峭的泥巴土壁。坑道像一史巨形的猪脚,从小到大,向北延伸。凭直观感觉,我问身边的朋友:“这是不是在新修一个水库?”朋友笑我说:“这像水库嘛?水库哪有这种修法?”想想也是,修水库哪有挖下去十几层楼的深度的?修水库哪有周围团转都是土壁的?修水库那有还在“水库”下建布满“透气孔”的上千平方米的大平房的?修水库哪有留着两百来米坝口,并在坝口设计“双层”夹心墙的?
最终还是熟悉工程的朋友帮我解了这个谜:这是一个占地121亩、投资3800多万元的垃圾填埋场!那屋顶布满竖管的“大平房”是通过科学原理对垃圾渗透液进行防污技术处理的基础设施。于是我对朋友说,这样的垃圾填埋场,能提供多少年的服务呢?朋友说,设计朋务年限为十年。我又问道;那十年以后呢?十年以后,或许这里可以建一片工厂。我说到那个时候,建工厂挖基础就怕挖几十米也挖不到岩头。不挖到硬岩石的基础,在垃圾堆上建厂房,心里咋会踏实?所以我说这不可能。
不过,到有一种可能存在。那就是十年后,垃圾填满了,这120亩宽的面积,到可以变成一片真正的百亩大田。当然,这上面得重新盖上民层厚厚稳水的泥土。当我提出这种想法时,有人反对说,这里本来就是屙屎不生蛆的山山间峡谷的坡耕地,就算十年后用泥土填平,也只能栽树种果,不能做田!
我一听,心里激动起来。现在作为垃圾填埋场,对这片山谷说起来是一种污染。可十年后,这种若能种树种果,那将是一种如何养眼的一大片诗意的生态啊!今天的付出是为了明天更美好!然而,这话我只能悄悄装在心里,不能对我们的农民朋友说。因为在他们看来,说这种话的人,不是酸气,就是傻气。因为土地,现在虽然不是他们生存的依靠,但长期生活在土地上的农民朋友,对自己的.土地是有深深感情的,正如他们再穷也不愿卖儿卖女一样,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
然而,土地是国有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需要到,爷们不得不忍痛割爱。所以,土地被征用,只要对他们的生活不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并能尊重和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通情达理的。
说到城市发展需要的问题,有朋友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在中国,至少在“十四.五计划”实现之前,这是真理。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有“占补平衡”旗帜高举着,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征用农村土地还得要征;城市的垃圾需要还得在农村的土地上想办法消化和处理;城市的基本消费最终也离不开农村价廉物美的“奉献”。
不过,在我的想象中,城市发展了,市场扩大了,农村的土地虽然少了,但种出来的东西,只要对路,也应该会越来越值钱了。城市越大,市场越大,需要越大。为了满路市场多样化的需求,工商业的发展也就越快、越来越有后劲、越来越有实力。工商业发展了,我们的农村人,就近打工的就多了。随着社会保障政策的建立健全,农村在企业务工的福利待遇也在不断地改善。从长远来说,农村与城市,可以形成一种积极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共同发展起来。
但是,大发展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产生利益大冲突、大调整。虽然发展是人心所向,但一旦涉及到利益,往往就会产生冲突。而我们的农民最重视的是吹糠见米的眼前利益。你如果和他们讲长远利益,他们心里不踏实。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在把握发展机遇、发展大局、发展思路、发展政策问题上,得考虑如何处理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与土地被征用的农村、农民的短期利益问题。作为农民,最为担心的是生活的倚靠。如果我们在征用其土地后,除了经济上根据法律法规和政府财力给予补偿外,从民政救助、就业救助、产业技能培训、创业指导与支持等方面形成一整套的政策机制的话,那么,我们的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应该会更加顺利。我们的省委提出的“推动发展、推动跨越,加快转型”的战略就会得到更好的落实!
经典散文以小见大 篇2
英国诗人布莱克有这样一首诗:“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看出一个天堂。把无限抓在你的手掌里,把永恒放进一刹那的时光。”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童趣》中有这么一句话“见渺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可想而知,凡微小之事都可琢磨出趣事,其大事也亦可不为?古人尚且如此,何况现今之人。论其成事者,无不是琢其细微之物,成其大事也。
细节贯穿生活,而最伟大的生命往往是由最细小的事物一点一滴汇集而成的。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与注重,是整个人生获得成功的最佳伴侣。我们的生活由一个又一个细节组成,细节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什么是细节呢?细节是通常所说的“琐碎的事情”吗?
翻翻《现代汉语词典》,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1999年版的《辞海》中,关于“细节”有两个说法,其一是“琐碎的事情;无关紧要的行为。”它引用了一个例子,《后汉数·班超传》:“为人有志,不修细节。”其二是“文艺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现、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辞海》修改版没有就第二个一项列举例句,但我们知道,细节描写是作家是否具有功底的标尺。也就是说,细节描写成功与否,是衡量一个作家是否有功底、作品是否成功的要素。作家李准就说过:“搞小说创作,编故事容易,编细节难,因为细节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发现,是编不出来的。没有许许多多真是的细节,你的作品就难以打动读者。”
由此可知,细节,指“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而不是“琐碎的事情、无关紧要的行为”。以下的故事既是如此:
在500多年前,有一位叫科尔迪的阿拉伯牧羊人无意中发现,有一只山羊异常兴奋,在那蹦来跳去尽情撒欢。他感到非常奇怪,决心弄清楚原因何在,于是便开始留意那只山羊,跟踪并注意它的一举一动。
通过一连几天的仔细观察,他发现那只与众不同的山羊特别爱吃山坡一棵树上的红浆果,吃后就兴奋起来。好奇心使他按捺不住也吃了那棵树上的一些红浆果,不一会的工夫,便体验到那种神情振奋的感觉,情不自禁地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从那以后,每次到山坡放牧,科尔迪都要品尝红浆果。有那么一次,他在吃红浆果时,凑巧被一位路过的欧洲传教士瞧见了。科尔迪将他的观察和体验如实道出,传教士听后当即采摘了一些红浆果。他回到住所之后,将红浆果清洗几遍,用水煮出汁味。他耐心地品尝,最初的感觉有点苦,随之而来的是神清气爽,浑身都焕发出一种活力。从那以后,他每天都要喝一壶红浆果饮料滋润自己。经过传教士的热心宣传,周围的群众也如法炮制,一起分享着饮后的振奋。实际上,那种红浆果就是现在我们很多人不可以须臾离开的咖啡。
咖啡的妙用得到初步验证之后,传教士又向欧洲商人作了介绍,立刻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他们将咖啡移植到本土,大面积地推广种植,并引得人们消费。
后来,传教士在自己的布道生涯中多次提到偶然发现咖啡妙用的经过,并说了这样一段颇有感触的话:“一个人能否有所发现的关键,并不在于自己眼睛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善于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是艺术、科学、事业和生命获得成功的伴侣。”
可见,任何事都要从细节做起,否则就谈不上卓越的成就,更谈不上辉煌的人生,因此辉煌来源于细节,
“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弱如沙粒的细节,细节竞争才是最高与最终的竞争层面。
人生道路本是曲曲折折,但成功的道路方向是不变的。只有瞄准方向,不时对具体的计划予以修正,才能真正到达成功的巅峰。
有一位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到沙漠去猎杀骆驼。
他们到达了目的地。
父亲问老大:“你看到了什么?”
老大回答:“我看到了、骆驼,还有一望无际的沙漠。”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二。
老二回答:“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骆驼,还有沙漠。”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父亲又以同样的问题问老三。
老三回答:“我只看到了骆驼。”
父亲高兴地说:“答对了。”
也许细节很细,但就是因为细,才容易被我们所忽略,从而被其他所谓的“大目标”所迷惑。最终导致本末倒置,不能取得期望的成功。因此,能够从现实之物看出事物的本质,体会出细微之物的真理,那么,你将看到通往未来的光明之路。
经典散文以小见大 篇3
记得吗?那个大雨倾盆的夜晚,那深夜苦苦寻找我的母亲,那撕心裂肺的痛哭,使我懂得了爱母亲,理解母亲,体谅母亲,感受亲情。那个夜晚我忽如一夜间长大,懂得了亲情……
在那时的我那样无知,那样幼稚。
同母亲约好,今晚出去和同学玩,一番讨价还价,我终于以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母亲—我在九点半准时到家。胜利的我欣喜地大步迈出家门,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脸上凉沁沁的,却丝毫不觉凉凉的秋意。只觉阵阵凄凄的莫名伤感随蝶一般的枯树叶旋转落下。
尽管窗外寒风已阵阵刮起,咄咄逼人,秋雨也不觉中下成了倾盆,但大家仍然聚在一起热火朝天的说笑,打闹,抬头看表,不觉中已过了几个小时—九点半了。但同学们的勃勃兴致丝毫没有退去,我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一边是在家等候的母亲,另一边是难分难舍的同学,我艰难的抉择,我要留下来,想:反正这顿揍是挨定了,多等一会又何妨?可就是这一念之差,不知给母亲带来了多少焦急和担心。母亲穿着单薄的衣服,打着一把被狂风卷的东倒西歪的雨伞是如何在大雨中行走,会是多么的艰难?我从来也没想过,也从来不敢想。
在将近十点的时候,我踏进家门,屋里是一片黑暗的死寂,没有人?妈妈会去哪里?楼道里响起阵阵熟悉的脚步声,我起身开门,她走了进来,湿透的衣服滴滴答答地滴水,蓬乱的头发被雨水打成了缕,她一言不发,但她回头的那一霎那,我看到了一滴晶莹的泪珠掉了下来,打到我的心里,冰冷入骨。我慌了,随即,是撕心裂肺的痛哭,妈妈为我付出那么多,我为什么从来都不懂。可在那颗泪珠打到我心里的时候,我明白了,也懂得了如何去感受。
那夜,我彻夜未眠,辗转反复,我懂得了太多太多……
亲情,是这世界最难懂的东西,可在那一刻我学会了如何去感受……
经典散文以小见大 篇4
每个星期六的晚上,游泳结束后,我总会去inm买吃的,但今天,妈妈却带我去另外一个地方——胖大姐风味小吃店。
雨,依旧不停地下着;风,也在不停地刮着。我们好不容易找了个车位把车停好,连忙赶去排队。本以为下雨天没什么人的,见了现状,着实吃了一惊:在店门往外的几十米内,全部都是排队等候的人。有的忙着拍照,发给亲朋好友;有的跑到前面,看老板是怎么做的;有的则不停地把脑袋往前探。边上的几家店虽然也在营业,但有哪一家的生意比這家好呢?
早在前段时间,這家店上了报纸。大多数的人看到這则新闻后,都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成群结队的来品尝。這样一传十,十传百,每天晚上都有许许多多的人来排队。由于时间和量的限制,很多吃到的人觉得没吃够,便会下次继续排队,而那些没吃到的人,就是因为這种渴望品尝的欲望,使他们下次提早来排队。這一条长长地队伍,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也加入到长长地队伍当中。
正是因为生意太好,老板的素质和店里的卫生都有下降:人一多,老板就耐不住性子一个一个地答,从原本和蔼的态度换成了一脸不耐烦的样子。一桌人吃完以后,直接把垃圾往桶里扔,桌子用抹布草草地擦两下。
现在人都有一种跟风的习惯,如果能把思维和行动约束在一个范围内,去发现更多美好的事物,就不会出现這种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