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婆婆的文章
关于婆婆的文章(精选12篇)
婆媳关系
文/小兔子乖乖
最近,接到一位好朋友的老公打来的电话,他非常苦恼地向我诉说了他老婆和***妈之间的矛盾,他被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找到我,希望我帮忙劝劝他老婆,也就是我的好朋友,以来来环节她们婆媳之间僵硬的关系。
我这位好朋友,和她婆婆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当初和她老公结婚的时候,双方的家庭背景有一些差距,也就是所谓的“门不当、户不对”。她来自农村,但是天生有着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凭着自己的努力,在大城市中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乐观开朗的性格,再加上漂亮的长相,收获了很多男士的倾心,他在众多的追求者当中,选择了他的老公作为携手一生的伴侣,其实也有很多现实的原因,这当中,也有她父母的建议,她的父母希望她能够有一份物质条件充足的婚姻,在大城市中生根。父母希望女儿过的幸福,一切为女儿考虑,本无可厚非,可是偏偏我这位好朋友,她老公的父母都是老师,对门第观念颇为看重,而且对道德礼仪有着虔诚的信仰,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媳妇是一位勤俭持家、孝顺长辈的贤惠女子,这种期望放在我这位追求自由的好朋友的身上,难免会产生矛盾了。这段不被公婆看好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各种磕磕绊绊,先是她们婚礼当天,她父母从农村过来参加婚礼,生活习惯上的差异,让她的父母在公婆面前受到了不应有的冷落,继而她在老公面前表现出的娇气、任性,也是让她的婆婆诸多不满,而她婆婆对而儿子的溺爱程度,也是让我的这位好朋友叹为观止。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背景、生活习惯,导致她们婆媳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多,更可怕的是,双方互不让步,婆婆认为,儿媳妇应该尊敬老人,儿媳妇却认为,凭什么你当婆婆的要介入我和你儿子的婚姻生活。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在儿子的从中斡旋中,艰难地维持着,终于在今年的春节,全面爆发了。为了避免矛盾,她们婚后一直没有与公婆一起居住,但是过年毕竟是全家团圆的节日,她的老公在过年前几天,便各种讨好她,让她答应接父母一起过年,她虽然心里不愿意,可敌不过老公的甜言蜜语,便答应了,可这矛盾,在公婆过来的第二天便表现出来了,全家人去买年货,她偏偏缺席,年三十她婆婆一个人在厨房准备年夜饭的饺子,她不但不帮忙,还来了一句“这么慢,得什么时候能吃上啊”?自然是惹得婆婆不高兴了,径自回到房间里生闷气去了,最后这饺子是她和她老公包,吃饺子的时候,她也没有等公婆上桌,自己先吃完,便去睡觉了。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我没法儿去评判我的这位好朋友和她的婆婆谁对谁错。但是我想说,谈恋爱是两个人的事,可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的事,现在社会已经不再把“门当户对”作为婚姻的基础,但是要想维系家庭和谐,最起码要有相同的价值观,生活习惯可以慢慢磨合,但是前提是要有一颗想要磨合的心。现在的年轻人,往往在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上,不能够慎重考虑,导致很多闪婚、闪离的现象,而且离婚率居高不下,倘若我们在决定结婚之前,就把方方面面都考虑清楚的话,那么问题是不是会少一点呢?既然决定了想要一起步入婚姻的殿堂,是不是就应该为自己的选择做一些努力、读一些宽容呢?婚姻,不仅仅是爱情,更重要是责任,是两个家庭的责任。所以,希望每一对想要步入婚姻的情侣们都考虑清楚再做决定,一定做了选择,就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任,这才是我们现代人应该有的担当。第一次目送
文/凌仕江
从地铁站出口电梯直上,跃进火车东站,眼前的广场比两个足球场面积还大,一路上听的都是儿子讲他幼稚园的故事。连日来我和妻子每晚都陪儿子在社区操场上踢球,他追赶球的速度常常让年老的健身者避之不及,有时他会独自把球抛到空中,渴望用头去顶球,可每次他都未能如愿完成这个高难度的动作,有时他会深深叹一口气,表示这人生很不如意。
我接过他的表情,深深地叹一口气,然后摇摇头,略懂了他超级喜欢足球明星的玩酷与杂耍。一次,两次,三次……就这样他一次也未能实现他想要的动作,不是球抛高了,就是他的头偏离了球的方向,很是无奈的样子。
他跟在妈妈身后,我跟在母子俩身后。
快进安检口,他忍不住冲我挥挥手,回过头来看我。人群中,他缓慢地挪动步子,忽然转身往回跑。我很意外,他不会舍不得我而做出这个举动吧。已进安检门的妈妈在唤他,还没接触到我身体,他又往妈妈的方向跑。前后环顾,他一定是想留住此刻的风景。
可火车不愿为他停留这样的风景,匆匆忙忙追火车的人也不会停下来分享这风景。那一刻,他两手空空,显得太无助。
刚过安检门,他又跑出来,像一个忽然丢失了玩具的孩子,在人海中茫然地驻足、张望、徘徊、低头找寻。顿时,我发现自己就是他要寻找的那一个心爱的足球。可目送之后,坐在电脑面前敲打过往,我才意识到我不是他的足球,我的姿态更像一位忐忑的教练。我双手抱胸,站在原地欣赏一个初次登场的中锋的心情起伏、情绪的变化、战术的发挥,但他显得无所适从,不知如何是好,跑进检票门,又跑出来,如此反反又复复。他一定想发现我的影子。终于,他又看见了我,立马启动步子,箭一样地飞过来,抱住我,喘着粗气,他的语速快得简直让人难以接受——
爸爸……你要赶回去上班吗?等我回来的时候……我还要带上婆婆、爷爷……你还来这地方接我……记住,还是在这里接我哈!
我点头。他晃荡着身子,终于高兴地跑开了。就在进门的一刹那,他透过玻璃墙朝我挥手的表情,好纯、好真、好沉,像一个首次完成高难度顶球的小球迷。
目送之中,我发现儿子是真心接受了我。在他一次次回头搜寻的目光里,在他看见我的第一秒,仿佛是有两颗流星的光芒照亮彼此。那一秒,我们像是成了真正的朋友,可儿子一旦回到幼稚园,就不承认我是他的好朋友了。儿子从小跟在婆婆爷爷身边,每次刚回到我们身边,就开始吵着要婆婆爷爷。这次被他吵了一周后,妈妈决定带着他找婆婆爷爷。
身为家长的第一次目送,广场周边的树叶油亮亮的,站台上没有雨,只有透彻的阳光。在我转身离开,朝着回家的方向大步流星时,来自人海缝隙的每一寸阳光,照亮了我的心房。儿子刚刚报名上小学,万般精彩的目送正徐徐拉开序幕……
白菜行囊
初冬时节,正是收获大白菜的时候。白菜以山东胶东一带的最为有名,我们所在的地方算是鲁中的东部,和胶东是近邻,白菜同样好吃。和肉炖,清炒,凉拌,都好吃。腌制的咸菜很清香,泡制的酸菜更带劲。小小一棵白菜,是足可以做出各种美食的。虽然它的乡野属性,似乎在很多人眼里,是上不了大席的。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是非常喜欢白菜的。
昨日周末回家,还没坐热,母亲就已经把二哥刚收获送给她的白菜、自己种的萝卜、邻居送来的鲜嫩的茄子,塞满了了整整一盛化肥的蛇皮袋子。
那白菜特别好,白玉的帮子,翠玉的叶子,散发着清而脱俗的香气,还带着初冬田野里的凉凉的泥土气息,“百菜莫若白菜”,非常喜欢吃这些粗拉拉的下里巴的农家菜,对白菜、萝卜这些菜蔬,一直有种深深的感情在。
母亲很仔细地挑选着白菜,专门挑选那些瓷实的,卷得好的,个头大的,沉甸甸的,剔除了那些老帮子,拍掉了根上的泥土,一边装袋子,一边说:“这些老帮子,我可以在家做菜豆腐吃。你们在外不方便,就吃些嫩叶子。”
时令已经过了小雪,天气有些冷了,白菜是堆在院子里的,冰凉的白菜把母亲的手冻得发红,妻子孩子赶紧去帮衬,母亲说:“不碍事,白菜泥多,脏,你们歇着吧。”
在装白菜的间隙里,母亲照例说些家乡的新闻旧闻,邻里的杂事,照样嘱托我少喝酒啦开车注意安全啦安心工作啦少回家啦别记挂她啦,把那殷殷的嘱托一同装进这沉甸甸的白菜行囊。
白菜萝卜茄子装好了,母亲用麻绳仔细地扎了袋子口,又仔细地拍打掉袋子外表的尘土,然后才让我们抬进车子的后备厢里。
我带着这沉甸甸的行囊,满载而归。这些年,每次回家,母亲总是喜欢把自己种的蔬菜、果品打包,让我们走的时候带着。白菜了,扁豆了,丝瓜了,大葱了,南瓜了,鲜玉米棒子了,等等,家里便不再缺。
我也从此更喜欢吃这些东西,每次吃,都觉得更有味道更益身心,从而吃得更温馨和更踏实。相反,越来越拒绝那些奢华,茅台五粮液人头马每有幸喝一次便更觉不幸,心中惶恐无底气,后来便索性一律拒绝了所有有幸的机会,只喝地方产的平民化酒水。那些特价酒还在涨价,还因为涨价而更在市场上飘红,涨去吧,与我无缘,不想在数千元一瓶的酒里让我徒增漂浮的和罪恶的感觉。
很怀念家乡人常喝的那种地瓜干做的老白干。干柴在地锅的灶膛里燃烧,大铁锅里咕嘟着白菜炖猪肉,玉米饼子贴在铁锅壁上吱吱有声,老白干酡红了乡人的脸膛,酒香在冬日飘雪的农家院里恣意飘荡……
无奈,时光一去不返。今日的村庄,面临失守的境地。青壮进城漂着,老弱在家留守,造城运动侵吞着这最后的一片山水田园,小桥流水,田园牧歌,正做着最后的残喘。
今年秋季,温度高,光照好,雨水多,山东的白菜大获丰收,长得品质好,但价格却确实成了名副其实的“白菜价”,几毛钱一斤,低的到了两角一斤。国人有种犯贱的品性,越降价越不买,菜越贱越不吃,跌份,正如楼市越涨价,越擦拳磨掌跻身楼市。中国人的命,一大半被面子扛着。
小心地把母亲给的一大袋子白菜运回家,小心地晾在阳台上,如获至宝。那破损的菜叶也小心洗净了,摆在菜案上,准备下顿饭首先享用。
在有些人看来,或许觉得这袋子白菜实在不值一提,论其价格甚至还不如一只粉笔大的海参或者酒瓶盖大的鲍鱼值钱。但我非常看重,价格低,价值重,因为这里有至爱深情,有沉甸甸的温情,有特别是金钱氛围里人与人之间缺失的真味道。
这白菜的行囊,更是亲情的行囊,是咫尺投尺璧所不能代表的千里送鹅毛的真情意。
很巧合,又很悲哀,今天在网易论坛上看到了一则有关白菜的帖子。
让我看到了自己跟现代有些年轻人认识问题的落差,在拜金思潮的奴役下,一切讲实惠主义,一切用金钱来衡量,已经造成了一代人的心灵扭曲和情感缺失。
帖子如下(原文不动,错别字都没改):
原帖:
灰宝儿:婆婆让我们做两千里路回去拿100颗白菜回来吃!
我考,我简直被我婆婆笑死了。周五我老公出差回来说婆婆要我们元旦放假回去,因为婆婆给我们准备了100颗白菜,让我们带回来吃,够吃一冬天的啦!!听完我哭笑不得!!我问老公你知道咱这里白菜多少钱一斤吗??3毛一斤,还要来回跑两千多里路去你家带100颗回来??光路费就要700块钱不止吧???再说了100颗白菜你抱得动吗?100颗白菜至少要二三百斤吧??***也太搞笑了吧??老公无语……我说元旦就三天假回去干吗啊??马上就过年了过年去你家过不就行了吗??反正我元旦没空去你家!
真是让人又气又笑,我婆婆总是爱给我们这种极其廉价的东西。好不好心请大家来自己看吧!!
第一次去老公家回来的时候婆婆给我们带了一大瓶蜂蜜,5斤装的。回来一看很明显盖子打开过的,一闻味根本就不是蜂蜜味,纯粹就是白糖加淀粉。我跟老公说了老公沉默了一下说那就扔掉吧。
买房后公婆第一次来,带来的大型菜板一块,大概有1.5平米那么大,说给我蒸馒头用的。还有剪刀一只,磨刀石一块,一捆麻绳给我们捆东西用,几十只圆珠笔。说这个圆珠笔是公公单位哪来的给我们用。还有一捆粗棉布,是给我做抹布用的。这些我说给同事听我同事完全不相信!!
后来还有次婆婆给我们捎来一些东西,有两桶油,一麻袋带壳的花生。油不错,我们吃了半年多。花生呢我剥了一些一半多都是生虫子的啊,很明显不是当年的花生,应该是去年或者前年的,都这样了怎么吃。当时就非常生气,对着老公一通抱怨。老公说他们也是怕浪费,不能吃就扔了吧。我说:怕浪费他们自己怎么不吃啊????老公无语……
因为婆婆这些2到不能2的行为,我常常感觉她是不是没上过学。事实上她还是高中毕业!!婆婆啊你什么时候能停止做这些让人呕吐的事情啊!!
跟帖:
苗苗小妈:我过年回婆家还想带大白菜包菜和馒头。不同的是,我要求婆婆准备的,特别是馒头。你婆婆估计卖不掉了,一时脑袋卡壳了
Zyjzmyzyc:看了灰宝儿的很多贴,我忘记了你婆家的家境怎样?是好还是不好?我懒,不想去翻你以前的贴了。如果家境不好,你婆婆的举动我能理解。如果家境好,不差那几支圆珠笔的钱,不差那100颗白菜的钱,是不是你婆婆他们脑子有问题?
JERRY老妈: 楼上的不了解她婆婆的行情。她婆婆是衣服穿羊绒衫,吃海鲜的有钱人。我就纳闷了,她那高贵的品味,能让她那精致的老脸去买大白菜么?而且是一百颗!不觉得丢人?
恕其不争:有好心,或者无心办坏事,孬事的时候。俗语叫,抽抽了。
zhazha521yun:其实老人是想他儿子了。想叫他儿子回家呢。大白菜只是个借口呢。
灰宝儿:没错,我也知道,就是反感她给的这些个东西,什么玩意破,廉价不值钱她就给什么!!给的都是她家不需要的扔在储藏室的东西!!
伊人明:两口子还打架来,何况是婆媳?
Lingjing:阿宝,你婆家太搞笑了吧,我一看标题第一反应是,这100颗白菜,吃到什么日子啊,不要坏啊。还有,市场买一百颗白菜要多少钱,这来回路费是多少钱,这成本是怎么算的啊,有病的老人啊。一脑袋浆糊 .还好,你强势一些哦,吓人到,要不然,被人家牵了鼻子走了。让他们以后不要送任何东西过来,全部回绝掉,搞什么东西啊。
灰宝儿:去年我婆婆冬天来的时候,我们这里白菜7毛一斤。我婆婆嗷嗷的说太贵了我来的时候还想给你带一麻袋白菜来……被我公公说了她几句没出息。今年冬天还是要给我们白菜。我就纳闷了她自己吃海鲜怎么地也得十几几十块一斤吧?自己天天吃西洋参打麻将不心疼??到了我家7毛钱一斤的白菜就贵死了心疼死了。白菜人家自己是不吃的说这事最下等的菜。恶心死了。
liuyanf2883:我公婆也有钱,就是在我面前老哭穷。反正我和老公挣的也不多,公婆也知道我们不会给他们。就是怕我们向他们要。
新军母:我想不是100棵白菜的事,只是你婆婆想让你们回去找的借口罢了,不是好心么。做媳妇的咋会这么反感呢,她不过好心办坏事而已,你们都误解她了吧。
春田花花:知足吧,我婆婆是连个苹果都不舍得给我们买的人。我婆婆除了伸手要钱,我就没记得她有给家里人东西过。
和你吹泡泡: 不懂老人心!
老虎翻滚七:这是老人家的心意。你以为她傻啊。
鱼篓网:真是的, 这是老人对你们的一片心。
ltwss81:金钱化的小女人,只会看钱的女人,一点多不懂人情,真自私。
看完帖子,叫人很无语。
倘若一个人这样说,我们这里土语叫“小孩说冒话”,就是说了些冒失的话,倒有情可解,毕竟是个案,无奈看到跟帖,还有一大批“持相同政见者”。叫人从无语,便到惶恐了。他们竟然很多人觉得是儿媳做得对,是老人犯毛病了。其实,这挺可怕的。“市场买一百颗白菜要多少钱,这来回路费是多少钱,这成本是怎么算的啊,有病的老人啊。一脑袋浆糊 。”算的是金钱账!这难道是家庭关系、婆媳关系、母子关系的市场化运作?
幸亏总还有几个明眼人,在帖子的后面为老人说话。可那大批的糊涂人,依然叫人忧心忡忡。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没想到如此来势汹汹。
发现自己和有些年轻人的代沟确实越来越大了,我实在跟不上这潮流。他们在IN之IN中,我们在OUT之OUT外。啥感恩,啥亲情,啥报恩,啥孝顺,在有些年轻人眼里,似乎永远是空白了。谈论的只是白菜的价格问题,贵不贵,值多少钱的问题,而一点不能体会老人的一片拳拳爱心,不去讨论亲情无价的问题,不用说反哺赡养之意了。白菜从下种,到管理,到收获,无不凝聚着老人的心血,然后挑选了上好的100棵白菜,给孩子留着,谁知道不但不领情,却在被嘲笑,被算经济账,枉费父母好心一片,却招来抱怨。老人若能知道这情形,是何感觉?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养了儿女依然不知,这真的注定是一个悲剧轮回吗?等到父母老去,自己被儿女生怨,那时的醒悟是不是有点时过境迁、为时已晚?
如果不是100棵白菜,而是老母给准备了一尊金佛。那就不怕是不是两千里路了,只怕是纵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也只争朝夕了。“婆婆,你就是我的亲妈,不,比亲妈还要亲,因为我认钱不认人。”
也许,是自己落后了,在金钱氛围里谈人类之间的感情,似乎已经相当落伍。或许,年轻一代已经被我们这种夫子心态哂笑。想的似乎就应该只是赚钱。要想有面子,就似乎只能是有钱。信仰就是赚钱,理想就是赚钱,成功观就是有钱,感情值多少钱一斤?我呸。人类之间似乎只有一种关系,那就是金钱。
很悲哀。
我喜欢吃大白菜,也似乎越来越具有了大白菜品性,俗的上不了桌啦,别人喜论赚钱,咱喜论大白菜,别人在讨论哪里的鲍鱼好吃,咱在讨论白菜炖粉条,别人在高级酒吧里喝着勾兑的假人头马洋洋自得,咱却又想在这冬日的飘雪的韵致里在老家的热炕头上炖着白菜豆腐咂口地瓜干酿的老白干呢。
在路上,我将继续背着这白菜行囊默默前行,只为温暖我的人。
婆婆的幸福账单
文/殷海平
朋友圈全在晒年度账单,我捧着手机一边看一边乐。正在厨房忙碌的婆婆忍不住问我:“啥事让你这么开心?”我答道:“看帐单呢。”婆婆说道:“我也有记账呢。”
我突然来了兴致,缠着要看看婆婆的账单。看我一脸的好奇,婆婆随手翻开三月八日的账单给我看。“今天我收到了孙子给的一根棒棒糖,还有儿媳给我买的一套春装。”这有什么好记的呢?“我疑惑地问道。婆婆说这账单很重要。”孙子才6岁就懂得在过节的时候,把自己最喜欢的棒棒糖分享给我,而你更是为我买了新装,说明你们孝敬我这个老人呀!“
婆婆又翻开五月十三日的账单,上面写道:今天全家去旅行。婆婆告诉我:”我没事去跳跳广场舞,很多老年朋友都抱怨说,孩子们出去旅行总不带上我们这帮老家伙。你们却不一样,还特地请假陪我去旅行,我心里感到很幸福。“
再看另一页,上面写着:”六月初七,媳妇给我买了生日蛋糕。“婆婆笑着说:”我六十多岁的人了,本来生日没什么期待,那天你下班时很晚,我没想到你还能记得给我买了一个漂亮的蛋糕,那一刻,我真是太激动了,所以我要记下来。“
没想到我举手之劳的事,会让婆婆高兴成这样。接下来,我抢过婆婆的账本细细看:七月五日,儿子带我去饭店,特地为我点了不辣的菜;八月二十八日,儿子怨我中午一个人不做点菜,怕我营养跟不上;八月三十日小孙子给我画了一幅画,说是送给我的礼物;十月二十二日媳妇从新疆旅行回来,给我带了最甜的红枣给我……诸如此类,婆婆居然写了厚厚的一本,并且每一页都会写上”我感到很幸福“。
我看着看着鼻子一酸,有种想哭的冲动。我从未想过婆婆的”幸福“是这样的简单,又是如此郑重地记在账本上。这一年,婆婆辛劳地照顾着我们的生活,而我们都没什么时间好好地陪陪她,怎会想到婆婆要的是这样的少,会记下这么多的幸福账单。
没有理由不回家
尽管心里一百个不愿意,可我还是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一路的颠簸,伴随着一路的难受,我的心里满是担忧和无奈。不是我不喜欢乡下,而是老家人生地不熟,加上条件落后,所以,我常常是望而却步。
车到站了,都说农村山清水秀,可我却丝毫感受不到景色的美丽。公公婆婆听说我们要回来,早已在那候着。看到我们下车,连忙接过行李,带着我们乐呵呵地往家里走去。
一进屋,婆婆就给我倒了一杯热茶,心疼地说:“累坏了吧,来,喝口热茶。”婆婆知道我会晕车,而我,也毫不掩饰,所有的疲惫全写在脸上。一杯热茶下肚,感觉心也暖了许多。
吃饭了,婆婆端出了一大盆家鸡肉,哇,香味扑鼻,我的食欲立马被勾了起来。公公婆婆往我和丈夫、孩子碗里夹着肉,边夹边说:“这可是自家养的鸡,好吃着呢,多吃点。”许是饿了,许是肉太香了,我们毫不客气,大口大口吃了起来。公公婆婆在一旁看着,露出一脸满足的微笑,而自己却不吃,只是幸福地看着。吃过饭,和邻居婶子们聊着天,我称赞鸡肉好吃。婶子说:“你公公婆婆知道你们要回来,一大早就忙开了,烧水杀鸡。老人眼花了,怕毛拔不干净,还戴起了眼镜呢!杀好后,就放在锅里炖,那可是用文火慢慢炖出来的,当然好吃了。要知道,你公公婆婆花了多少心思呢!”再次回味刚才吃的鸡肉,似乎觉得那味道更美了。
接下来的几天,每次经过厨房,我都发现灶里烧着火,锅里总装着满满的水,而且是热的。我觉得很奇怪,公公婆婆是很节约的人,这样天天烧,得烧掉多少柴火啊,难道他们不觉得心疼吗?好几次,我把灶里的火扑灭了,可过一会儿再看时,又烧起来了,我想,也许是婆婆要用热水吧。这么想着,也就不去管他了。后来我才知道,灶里天天烧着火,锅里时时有热水,那是为我准备的。老家没有热水器,而我身体不好,不敢下冷水,不论是洗手还是洗衣服,我都需要热水。为了方便我用水,一向节俭的公公婆婆狠狠地浪费了一回。乡下的冬天很冷,但这一个冬天,我不再觉得寒冷,只因有了那一锅的热水。
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回家呢?
婆婆吃茶叶
文/杨鸟芝
说实话,婆婆对我是真好。若不是后来发现她有茶叶瘾,我真感觉婆婆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婆婆。
一天我下班,看到两岁的儿子的嘴上沾着茶叶,我问,你怎么吃这个呢?儿子说,奶奶吃,我也吃。我疑惑,碍于婆婆白天黑夜地给我照顾孩子,又刚刚来我家几天,我没有责问婆婆,只告诉儿子,以后不能吃这个,消化不了,会肚子疼的。晚上的时候,我听到客厅有响声,轻手轻脚进去,看到婆婆正打开茶叶罐,嘴里嚼着茶叶。
下班后,儿子迎着我出来,我问儿子吃茶叶了没有,儿子说,没吃,我把茶叶藏起来了。说着他就从小罩衣的口袋里掏出一把茶叶。我一看,照着儿子的屁股就是一巴掌,儿子立刻就哭了,说,奶奶藏,我也藏;奶奶吃,我也吃。
我扭头,努力控制着声调,跟婆婆说,妈,孩子不到两岁,正在学事儿,你的所作作为,对他是有影响的,这个习惯,你一定要改。
婆婆羞红了脸,瑟瑟的跟个做错了似的孩子,说,我改,我改。然后扭头去了厨房。看婆婆那局促的样子,我想等老公回来了,让他跟婆婆谈。这时公公打来电话问家里的情况,我正困惑,就问公公,我妈她怎么吃茶叶呢?
电话那头的公公说,这个事,说来话长了,你千万别怪***,你也别嫌她。
原来,婆婆年轻的时候,为了一家老小生活好点,婆婆白天在服装厂上班,晚上用缝纫机加工手套,一晚上必须加工五十双,每一个月领的活都是有任务的,完不成,人家就不让干了。开始还行,慢慢的,婆婆就熬不住了。后来,她想喝茶叶水提神,就开始喝茶水,可是,喝了茶水就老是去厕所,耽误干活。再后来,婆婆就把茶叶含在嘴里,干起活来,连吐茶叶末的时间都不愿意耽搁,不知不觉把茶叶咽了。这一撮撮的茶叶,成了那一个个难熬的夜里的精神支柱,一晃就是十几年。
电话那边,公公问我,***早就改掉了这个习惯,现在怎么又上瘾了呢?
我说不知道呀,我怕我妈不高兴,我也没敢问。
公公说只要是不熬夜,她是不会拾起这个习惯的。
我突然想起来,自从婆婆来了以后,晚上她就带孩子,孩子晚上喝奶喝水要起来两三回。婆婆上了岁数,精力不够,才又重新用茶叶来提精神。
我决定以后晚上我自己带孩子,让婆婆歇息。
爱上“绘”生活
文/张军霞
婆婆没有任何绘画基础,在她55岁之前,可以说对画画一无所知。那时,婆婆刚退休不久,心情有些失落,我陪她外出旅游时,看到有人在蛋壳上画画,一位60多岁的艺人用笔在一枚蛋壳上又描又画,没多大会儿功夫,竟然画出了一幅山水画。婆婆爱不释手地欣赏精美的蛋画,向艺人请教:“像这种蛋壳画,不容易学会吧?”那人哈哈一笑:“没有人天生就会画,我也是从50多岁才开始学的,只要认真学,谁都能学会。”
没想到,婆婆牢牢把这番话记在心里。回到家后,她开始尝试着在煮好的鸡蛋外壳上画画。虽然从没学会画画,但婆婆一辈子喜欢种花,她从自己最熟悉又简单的花草开始,用铅笔在蛋壳上画吊兰、太阳花、芦荟……虽然画得不怎么像,但是看起来很有几分灵气。听到我们的夸奖,婆婆得意了一会儿,又叹息着说:“可惜,我心中有图,笔下却画不出来啊。”
我四处打听,得知距离我家不远就有一家艺术培训机构,我带着婆婆报名参加了绘画班,每周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去上课,回到家也不再迷恋电视剧,而是把自己关在卧室里画画,每当画出了一幅还算满意的“作品”,就会拿出来向我们显摆一下,那得意的神情,简直就是一个老顽童。
婆婆坚持学画一年多,对画画越来越入迷。有一次,婆婆买回来很多白色的布,神秘地把它们藏在屋子里,过了几天再拿出来,上面画的竟然是江南风景图,它们的尺寸不长不短,正好适合当沙发巾。邻居李阿姨来串门,惊讶地问从哪里买的这样别致的沙发巾?听说是婆婆自己画的,她立刻拍着手说:“社区正要举办一次手工作品达人比赛,你一定要参加!”
婆婆决定参加比赛之后,开始精心挑选洁白的蛋壳,把它们洗干净,用砂纸小心打磨一遍,再处理掉里面的蛋清和蛋黄,等它们晾干之后,按照那位艺人教的办法,在蛋壳里面填上发泡胶。最后一步,就是在蛋壳上面绘画,婆婆画的依然是她最拿手的花草,画好再配上精美的底座才算完工。婆婆的蛋画在比赛中胜出,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还领回了一套精美的紫砂壶奖品。
如今,婆婆学画五年,她的创意越来越多,她不止把蛋壳当纸绘画,家里的花盆、围裙,穿旧的体恤衫,都成了她画画的道具。爱上绘画,让婆婆退休之后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连女儿也每天拿着小画笔围着奶奶转。看到婆婆每天精神抖擞地学画、绘画,我忍不住在心中悄悄感慨:我一定要像婆婆这样,坚持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如她手中的那支笔一样,将凡俗的日子装点得五彩斑斓,这才是真正的爱生活,会生活。
调皮的婆婆
文/江秀俊
饺子刚端上桌,还没有来的及给她带上肚兜,她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个饺子填进嘴里。等把肚兜系好,把醋端上来时,她已经吃第二个了,第一个饺子的皮已经被她吐到桌子上了。
我重新拿个小碗放到她面前,把她面前的大碗饺子端起来,坐到对面,她一看饺子没有了,拿筷子的手当当当地敲起桌上的小空碗来。我一边笑,一边把一个饺子咬开,把饺子馅夹到她的小碗里,她不敲了,拿着筷子颤巍巍地夹起饺子馅放进嘴里,再连着夹第二个。就这样,我拨一个饺子馅给她,然后自己吃一个饺子皮,没有半个小时,一大碗饺子就吃完了。我觉得肚子饱了,可是看看对面的她,还像小孩子一样拿着勺子看着我,看样子还想吃。我心里想,这么结实的肉馅饺子,她吃这些已经不少了,如果再吃,就会撑的胃不舒服。我跑到厨房里拿块小饼干,倒点饺子汤泡泡,用勺子舀一勺放进她小碗里,她舀半勺拿舌头舔舔,就吐出来了。连同小碗一起推到桌子中间,用含糊不清的声音告诉我,吃饱了,不吃了。我诡异地笑笑,把碗拿走了。
吃完饭,我把她扶到沙发上坐下,把后背用抱枕倚好,还没有把厨房卫生收拾完,就看见她已经歪着脑袋睡着了。这一觉醒来过了两个多小时,我心想,她晚上又不好好睡觉了。
太阳刚刚下山,她就要上床了,服侍她躺下后,我转身刚要走,她要喝水,我接好一杯水,把吸管放好,躺着的她呼噜噜的连着喝了三杯子。
夜静静地来了,远处的狗不时地叫几声,收拾完家务活,我走进她的卧室,看看她已经睡着了,我把被褥放在她床前的地板上铺好,坐下来,打开一本书,没有读到几页,她醒了,我知道她要去厕所尿尿,就这样,睡醒了的她,一会尿尿,一会翻身,一会坐起来,一会要躺下,已经是凌晨两点了,她还没有一丝睡意,我眼睛困的睁不开了。当她用手将我拍醒后,我才知道自己趴在床边睡着了,迷迷糊糊地搀着她去卫生间,这次她坐在马桶上就是不起来。我问她尿完没有,她摇头,大概看我快睡着了时,她说好了,搀起她来时看看马桶里,干干净净,一滴尿也没有。接下来依旧这样,一次次尿尿,一次次没有尿可尿,看看时间快天亮了。
刚把她扶到床上躺下,她告诉我,“尿了”,这次声音特别清晰。看着她那不好意思的表情,我苦笑不得。窗外天已经泛白,我换完她的内裤,给她盖好被子,她打个哈欠,困了。
我洗把脸,进厨房准备早餐了,回头看了看她睡得婴儿般的香甜。转身走进我们的卧室,给胖胖的老公拉拉被角,把露在外面的胳膊放进被子里,望着酣睡的老公,我心说,小时候你也是这么调皮地缠妈妈的吧,如今妈妈却像个孩子似得缠我们了。
婆婆老年痴呆近一年了,说实话,由于长时间的缺少睡眠,我瘦了许多,可是我深深地知道,人老了,生活质量的高低就是儿女给的,面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全力以赴地孝敬她,是我必须好好去做的,不但是本着与人为善的做人根本,而且这样才对得起年轻守寡的婆婆曾经为四个孩子艰辛付出的一生。“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这几句话深刻地印进脑海里,时刻提醒我,认真仔细地伺候婆婆。久病床前有孝子!我坚信自己能行!
椅子,怪扎
文/夕阳何处寻
对于婆婆,我的心中终有一丝内疚感。
去秋来,婆婆依靠着一把椅子和一根拐杖艰难地走过了十个春秋。
时光带着记忆悄悄地从脑海里溜走,只依稀记得那是在我读小学发生的。婆婆不小心在台阶上摔了一跤,当我们发现婆婆坐在地上不起来时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由于经济的原因,家人并没有将婆婆送到医院接受治疗,而是按照土方法草草的治疗。也因如此,年迈的婆婆留下了后遗症。总之,这一摔,使得婆婆再也“站”不起来了。
时至今日,婆婆也没有去医院接受一次治疗,依旧依靠一把椅子和一根一米多长的拐杖艰难的行走着,我暗暗猜测,那一摔使得婆婆右腿骨头被摔伤了。
记得小时候,我跟婆婆一起住了三年,因此使得我和婆婆的感情很深。那时候的婆婆身体还很硬朗。小时候,我总是拉着婆婆要婆婆给个我将抗战时期和“十年文革”的故事,即使听了很多遍,我也会不厌其烦的听着,我听得也很入迷。随着年龄的增大和读书的需要,渐渐地我和婆婆的距离远了。从初中到现在的大学,我一直都是住校。原本在初高中就很少去看望年迈的婆婆了。现在,我已进入大学学习,看望婆婆的时间更是屈指可数。国庆放假,我回家了,看到婆婆的时候我的内心阵阵刺痛,婆婆依旧还是那一副老样子,一把椅子,一根拐杖,而婆婆就孤独的坐在那一把椅子上。婆婆每次看到我都会拉着我的手不放,我知道这是婆婆对我的关爱。我忘不了婆婆对我的关爱,而我,作为子孙,回报婆婆的爱真的太少太少了。我跟婆婆住在一起的三年,婆婆给予了我无微不至如母爱般的关爱以及在我成长时的关爱至今都历历在目,可我呢,望着婆婆那孤寂的背影却不能陪婆婆聊天,哪怕一会儿。如果我做到了,我猜婆婆肯定会很高兴的。望着年迈的婆婆孤独的坐在门边,我的心里真的好难受好难受。如果下次有机会,婆婆,我一定不会让你再这样孤独了,虽然不能长久,但我会尽我最大的可能去陪伴婆婆。
呆呆的、傻傻的想着,那把椅子已经不知道被修了多少次了,那跟拐杖的下脚原本有一个八边形的螺丝帽的,现在已经不知道去哪了。十年的磨损使得原本色泽光亮的拐杖和椅子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轻轻抚摸那经历了十年风雨的拐杖和椅子,深深的被它震撼了。椅子的四个脚硬硬的被磨平了一层,椅把在婆婆那饱经沧桑的手中被磨的圆滑了。我清楚的记得,婆婆摔伤之后再也没有走过远距离的路了,我也没有见过婆婆走过远距离的路。一天内婆婆所走的路不会超过百米,十年依旧,不曾变更。百米的距离对于我们来说是分分秒秒的事,但对于婆婆来说却非常吃力。几十米的路婆婆要走上一刻钟,并且中途还得休息几次。婆婆每走一步都是先把右手中的椅子先向前挪动一小步,紧接着右脚向椅子挪动的距离迈去,再是左脚,最后是拐杖。婆婆每天都在重复着这样一个动作。春去秋来,婆婆右手拿的椅子,左手拿着拐杖一直未曾换过。
十年来,婆婆为曾“欣赏”过任何景色。但四季更替的景色婆婆却看在眼里。秋高气爽,虽有骄阳高挂,庆幸的是,不是烈日炙烤;虽有风吹,庆幸的是,不是狂风大作。秋风中,婆婆坐在那把椅子上感受着又是一年季节的变更。
婆婆的孤独,我相信那把被时光变更的椅子和拐杖是最清楚不过的。
婆婆,你的拐杖,你的椅子,默默的陪你度过了漫长的十年,也默默的见证了四季来回的变更,而婆婆依旧是那样的年迈,只不过脸上的皱纹更加深了,那是“无情”的岁月又在婆婆原本苍老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岁月的痕迹,而椅子、拐杖愈加苍老。
岁月,希望你能够慢些溜走,让婆婆的椅子、拐杖陪伴婆婆更久。让我能够在以后的岁月中陪伴已孤独的婆婆。
野菜情
文/曹丹
又到了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季节。你瞧,柳枝抽出了嫩芽,小草才露尖尖角。而我,最喜欢挖野菜——沉浸在一片鹅黄、淡绿、浅粉的世界里。
童年有关春天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每年挖野菜的情景。
我家住在部队大院里,这里除了极小部分的军事区和家属区以外,就是一片空旷的大地,有许多野菜在这里繁衍驻扎,生生不息。
放学后,我或者扛把铁锹,或者带一把小刀,挎着篮子,像军人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我的“战场”。
婆婆丁、荠菜,都挨挨挤挤、一团一簇地生长着,只要一把小刀就能解决。最不好挖的,当数小根蒜。它的叶子长长的、尖尖的,如果没有经验,肯定会把它和草混为一谈。小小的我,看准了用锹挖下去,可总是把它的茎挖下来,“大脑瓜儿”还留在土里,令我懊恼不已。累了,我就会像男孩子一样,调皮地爬到树上,靠在粗大的树干上,悠闲地望着天空。
母亲最盼我挖到婆婆丁和荠菜。用婆婆丁蘸自家的大酱,败火又解毒。荠菜呢,做法可就多了,可以用它和鸡蛋做成味道鲜美的汤,还能做包子,或者包饺子,只需把它放在开水里滚一下,捞出来剁碎,加鲜肉即可做成味道鲜美的馅料。荠菜焯水后凉拌也是不错的。
多年以后,当我去上海旅游时,每天早上都要去酒店附近的馄饨店,点上一份荠菜鲜肉小馄饨,因为那里面有幸福的、暖暖的回味。那是童年的记忆。
小时候,母亲偶尔也会和我一起挖野菜。后来我长大了,母亲搬到了市中心,我嫁给一名军人,结婚后还住在部队大院里。
那一年春天,微风拂面,遍地花开,母亲和我相约一起挖野菜。母亲看见到处都是婆婆丁和荠菜,绿绿的、嫩嫩的,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一下子坐到了地上。我蹲在她身后,偷偷地笑,原来快乐这么简单!这时,母亲回过头来微笑地望着我,眼睛亮闪闪的,仿佛在欣赏一件稀世珍宝,我的眼睛立刻湿润了。那一刻的画面,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永远难忘!
岁月更迭,冬去春来,又到了挖野菜的季节。我带着微笑,带着对生活的感恩,带着一颗童心,又来到老地方挖野菜……
和婆婆成闺蜜
文/王子华
“三八”节还没到,婆婆便打来电话,问今年去哪儿玩。我告诉婆婆,我们上午去赏花,中午吃饭,下午逛街购物。婆婆爽快地挂断电话。
去年三月八日,我收拾好正准备出门,婆婆却突然上门,见此,忙问我是不是有事。我告诉婆婆我没什么事,只是因为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所以想出去逛逛。婆婆想了想问我:“我可以跟你一起不?”婆婆主动和我亲近,我自是欣然同意。
走出家门,不巧下起了小雨,我领着婆婆去了咖啡馆。婆婆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聊了许多关于她的事。婆婆的故事很多,自然不是一个上午便能够讲完的,离开咖啡馆的时候,婆婆说:“在这里坐着,还真有倾诉的欲望。”我挽着婆婆的胳膊道:“以后我们经常过来坐坐。”做婆媳多年,我们第一次走得这么近。
之后,我请婆婆去吃了她喜欢的家乡菜,婆婆一边吃一边对我说:“回家我做给你们吃,以后就不用花钱来这儿吃了。”我说:“好,以后咱们多出来吃吃,再回家自己做,这样就省钱了。”吃完饭,我又和婆婆看了一场电影,从电影院出来,婆婆感慨道:“我都几十年没进电影院了。”
自那以后,我和婆婆便成了好闺蜜,没事便约着一起逛街、吃饭、喝茶、看电影。今年的妇女节又快到了,婆婆说这天不但是妇女节,还是我们的友好纪念日,每年都要好好庆祝。
家有暖婆
文/李志华
终于完工了!婆婆放下手中的毛衣,满脸倦意地拿下眼镜,揉了揉眼睛。此时已是三更了。
这是一款酒红色韩式手工编织毛衣,是婆婆在儿子哲12岁时织给他的新年打底毛衣,现今已有四个年头。儿渐长,每到冬日,婆婆总是把袖口拆了又织,接了袖长接底摆。
天气骤冷,今年又是如此,老人日渐年迈,视力和体力大不如前,然关乎孙子的一切却总是倾其所有,尽其所能。我也曾劝说婆婆,哲的羊毛衫多呢,不缺这一件,可婆婆执拗地认为,买来的毛衣总不及织的紧密保暖。这几天,天寒地冻,婆婆日赶夜赶,娴熟地在四方针间来回穿梭,一坐就是老半天,毛衣一圈一圈地加长,我对婆婆的疼惜和感激愈发浓烈。
今儿下班回家,婆婆告诉我,哲劝她大冷天的,不要再织了,对于孙子的体贴,婆婆言语间充满了欣慰。
哲晚自习归来,见到奶奶依然埋头苦织,心疼地说:“奶奶,您别再织了,衣服短些没事的,我穿就是了!”他还对我说,老师今天布置的作文题叫《味道》,他想写最爱的奶奶的味道,可是又担心自己的文字太过干瘪,写不出对奶奶的深情。
说实话,我一直觉得这小子没心没肺的,不经意的一席话倒让我心头一热。我告诉他,写作无需华丽词藻,透过平实的语言写出生活中的琐事细节,准确表达内心对奶奶的爱与感恩,朴素真挚的情感最是能打动人心的。
哲的毛衣多件,然,他对这款最为偏爱。想必他感受的不仅是寒冷冬日里毛衣的温度,更是针线里奶奶爱的温度吧。
公公去世的早,自婚后我们一直和婆婆生活在一起。与其说是我们陪伴着老人,不如说是花甲老人仍在不遗余力地照顾着我们的生活起居。哲说写不出对奶奶的深情,文字浅显,与我,又何尝不是?
身畔劳累了一天的婆婆已酣睡入梦,望着老人慈爱面容,我不由轻唤:您予我太多感动,不经意,柔软的;我予您诸多感激,难言的,无以为报的。晚安,我的暖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