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关于重阳的文章

2022/12/09经典文章

关于重阳的文章(精选12篇)

珍贵的重阳糕

文/乐之

火车慢吞吞地向前方行驶着,硬座车厢里座无虚席,人满为患。站着的,蹲着的,大家摩肩接踵,时间如同静止了,我坐在靠窗的位置,心烦气躁地翻看着一本杂志。

今天是重阳节,我的心里生出一丝埋怨,很多天以前,母亲就千叮咛万嘱咐,让我重阳节一定要回家过节。

父母和我住在两个相邻的城市里,为了满足母亲的愿望,我只能放下堆积如山的工作,坐上最早一趟火车回家和父母吃个团圆饭,又急匆匆地往回赶。票也不好买,才会在这硬座车厢里受这份罪。

工作的压力山大,旅途的劳累,真是让人心力交瘁,疲惫不堪。

正当我胡思乱想之际,不知因为什么缘故,火车一个急刹车,旅客们颠来倒去,车厢内一片哗然。

也不知道是谁的提包在车子震动的时候,掉在了地上,里面的食品,洒落一地,被没能站稳的乘客踩得乱七八糟。

“谁的东西?”有人好奇地问,没有人回答。

过了一会儿,一位又黑又瘦的中年男人拨开人群,呆呆地看着地上的那一堆东西。“谁干的?谁干的?”他咆哮如雷,用一双仇恨的眼睛审视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没人回答,大家默不作声地给他腾出一小点空间,他蹲下身,把头埋得很低,拾起地上一颗一颗的枣。枣一看就是从乡下带回来的,洗洗还能吃,可是,那几个土里土气的重阳糕,已经被踩碎了,上面还带着黑黑的脚印。

这时,他的肩头不停地抽搐,然后呜呜地哭了起来。

“至于吗?一个大男人的,不就是几块重阳糕吗?”我被眼前的情景弄得有些莫名其妙。

“你们谁干的?俺刚上了趟厕所,就这样了?”他红着眼再一次问道。

“俺娘病了,得了肝癌,知道俺喜欢吃她做的重阳糕,一大早,硬撑着起来给俺做的,这也许是俺最后一次吃她做的重阳糕了!娘从小守寡将俺拉扯大,你们知道吗?知道吗?”中年人有些泣不成声。

原来,这是一个农民工,重阳节里赶回家和她的母亲团聚,又得赶回工地上挣钱,为他母亲筹医药费。

人群静得只听得见这个男人哭泣的声音,突然有人小心翼翼地说道:“这兄弟,对不起,刚刚我不小心踩到了,我赔!”又有些人附合说:“我也踩到了,我赔!”

中年人使劲摇头,再摇头,亲情无价,此刻,他要的不是钱!

有人默默的蹲下身去,帮助中年人将那踩碎的重阳糕拾进了一个袋子里。

不知什么时候,泪水从我的脸颊淆然而下。我突然明白了,母亲让我回家过节,是因为我刚结束长达三年的婚姻,母亲希望我明白,我还有一个家。我将手伸向旅行包,我的包里也有袋重阳糕,还泛着微微的温度。我拿起手机,给母亲发了条短信:“重阳糕很好吃,谢谢妈妈!”

菊开重阳自芬芳

文/文雪梅

女人如花。我的母亲,如同一朵菊花,花香四溢。

母亲的美丽形象一直在我脑海中回荡:黑色拖地喇叭裤,大红色呢子大衣,一头蓬松时尚的烫发,非常优雅。

就像她的打扮一样,母亲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那时,父亲在外工作,家里大大小小的担子都搁在母亲肩上。她起早贪黑,辛辛苦苦养猪、喂鸡、养奶牛维持生计,供我们兄妹三人上学。

记得弟弟考上大学那年,我和哥哥也在上大学,这一下子,家里要供三个大学生。大家都为我们发愁,母亲的脸上却挂着笑容,她每天都很开心,等到我们开学时,还分别给我们三个不同的“活期存折”,我清楚地记得那些存折的署名都是不同的人。原来,这些存折都是母亲借来的。母亲背着我们,给村里有钱人说好话,还保证年底一定还上,所以,才借到这些学费。

我们三个上大学的几年时间里,母亲为了能按时给我们寄上生活费和学费,夜以继日地劳作。一次,父亲给母亲说:“让女儿别上了,回来在家好好养身子,过几年找个好婆家,一样的!”父亲的话却遭到母亲的极力反对,她黑着脸呵斥道:“你的思想落伍了吧,儿子女儿都一样,女儿学习那么好,她能到国外留学,我还要供她留学呢!”一句话说得父亲哑口无言。

在母亲“强势”的家教下,我们都大学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小日子也过得不错。

随着时间的流逝,母亲老去在岁月的河流里,性格也比年轻时温和了许多。而我们,在每年重阳节的时候,从不同的地方回家陪陪母亲,吃一顿团圆饭,登高望远,看菊花。

去年重阳节回家,大哥谈到家里买房子的事情,一向很有主见的母亲却犹豫了。看着她迟疑的表情,我笑着问:“妈,你怎么和年轻时不一样呢?”母亲捋了捋额头的白发,笑着说:“我老了,这些大事还是你们做主吧!”

院子中一丛黄菊裹着冷风,傲然盛开在阳光里,依旧灿烂艳丽。那菊花多像走到暮年的母亲啊。其实,人至老年,换一种心情,从容淡定,笑对人生,那才真正活成了想要的模样——人淡如菊,心素如简。

九九重阳,浓浓的思念

文/点亮一盏心灯

心是一片宽阔无比的田野,你在思念里播种,心田上就会有真真实实的思念穿梭飞越……

又是九九重阳节。在这收获和思念的季节里,我打算和家人一起去父亲骨灰存放的地方。

去年的今天是我最敬爱的父亲离开的日子,我很想为父亲写点什么,许久许久了……但不知为何,每当提起笔却理不出头绪来,我把心思告诉我的老母亲,她老人家说,“二丫头,你是想你父亲了,两年了,菊花又开了,你父亲最喜欢菊花,更希望你们姊妹几个好好生活和工作啊”

我心里记得呢,父亲高大的影子出现在我眼前,让我的乖女儿也去,因为老父亲在世时,还常常给她讲数学题呢

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我希望温暖的秋风替我捎去我对父亲的思念,告诉老人家家里一年来的变化:

今年,家里一切都好,尤其是您工作了一辈子的企业,今年变化最大,无论从环境,还是从管理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今年企业新上一条5000吨新线,产量高,能耗低。对于一个挚爱水泥工艺的老前辈,您听后一定很高兴。

还有一个好消息,我弟弟、弟妹刚刚参加她所在国家举办的华人秋季运动会,荣获2项冠军,3项亚军,光荣着呢!她们公司全体庆贺!马上就是重阳节,远渡重洋的他们回不来,已经通过电话传达了他们对亲人的思念……

父亲大人,安息!

路漫漫其修远兮,无言之父爱将永伴我——

上下而求索……

父亲,我最敬爱的老爸,想您的时候,我的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将这些文字敲成电子版,我一边敲着键盘,感情的闸门忍不住打开了,随着键盘的节奏,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除了键盘,就是父亲的身影,脑海里说不完的回忆,真的好想我的老爸,一个在子女心目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学习学习,再学习,勤奋、勤奋、再勤奋,这是您遗传给我们的基因,每个子女都是这样,不会让您失望,我和几个姊妹都是用键盘交流,离得远,很难相聚,每次交流都还是心目中敬佩的老爸。我们几个商量打算适当的时候请您回山东老家-------一个让我们永远都牵挂的故乡,一个美丽的故乡。

我的老妈妈,她还是那么勤劳、善良,时时关心着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我们和我们的孩子们都是那么的爱我们的老妈妈,全家人天南地北,但心紧紧地连在一起,我们永远是幸福的一个大家庭。

父亲大人安息!

重阳今昔

文/静言

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时期。至魏晋时,节日气氛渐浓,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晋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中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诗人喜欢重九,满园菊花,无酒可饮,自觉空负大好时光。诗描写了有菊无酒境况,抒发了寥落惆怅之感伤。同时,也就有了重阳日赏菊、饮酒、抒怀之记载。也许自此始,重阳日带着菊香、酒韵、诗情,走向文人墨客,走向庶民百姓,走向历史长河。

到了盛唐,就有了孟浩然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首清新淡雅的田园诗,宛如清水芙蓉,淳朴天然,却尽显故人相待的热情,做客的愉快;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诚挚的情意融成一片,也把重阳日引向广阔的田园。“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更是把重阳日诗意化,浪漫化,闲适化。重阳之日,人们移步田园,去寻找那份恬淡,那份诗境;重阳就菊,亦成为一种精神文化,人们种菊、赏菊、赞菊。一首诗,丰富了一个节日,诗化了一种生活。

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进一步把重阳日大众化,情感化,节日化。它夯实了九月九日为“团聚节”“登高节”的内涵。秋高气爽,一家老小,头插茱萸,缘山而行,高歌缓步,赏秋唱秋,其乐融融。“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成为抒发思念之情的“国语”,既可为阳春白雪者吟唱抒怀,亦可为凡夫俗子所感喟。这首诗可谓重阳文化的里程碑,不仅众口传唱,而且赋予重阳节广泛的现实意义。

毛泽东则赋予重阳节全新的浩气:“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大气魄,大胸怀,伟人之气荡寰宇;催人向上,给人力量,勃勃朝气震乾坤;唯物辩证的思想,跨越时空的艺术感染力,铸成千古绝唱——战地黄花分外香。

如今,重阳又定义为老人节。乘车免票、老龄补贴、景区免费,种种关爱送给老人。重阳节又承载起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孝老的光荣传统。重阳节,内涵更丰富,更质感,更醇厚。重阳节,更接地气,更亲民。

菊花芬芳醉重阳

文/马晓炜

重阳节,正是菊花凌霜怒放之际。千百年来,菊花以其品性高雅、色彩绚丽、风骨傲然而倍受人们追捧,那山野、村边、道旁,盛开的一株株、一朵朵、一丛丛菊花,无不给重阳佳节增添了一抹醉人的芬芳。

赏菊,是人们在重阳节必不可少的习俗,那绽放的菊花,千姿百态,斗艳争辉,成为这个季节群芳中的翘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是十分喜爱菊花的。他种植大片菊花,每到重阳佳节,便邀请远近乡邻赏菊做客。兴致浓时还写下了“菊花知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这样明亮欢快的诗句,读来真是妙不可言。与陶渊明相比,元稹的观赏则更显痴迷。“秋丛绕舍似陶家,便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诗人在《菊花》一诗中,生动告诉我们,在他家庭院周围,满是盛开的菊花,专心致志绕篱观菊赏菊,以至于夕阳落山也浑然不觉。而唐代诗人钱起是在一种清新欢快的淡然闲适心境中来描写重阳赏菊的:“今日山家野兴偏,东篱黄菊满秋园。浮云暝鸟稍飞去,始爱平林新月前”。如今读来,依然让人可以看到菊香“秋满园”的美景。

重阳节古人还有佩戴菊花的习俗。早在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在给书法家钟繇信中写道:“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重阳节君王赏赐大臣以菊花佩戴祝福其健康长寿,这真是一种莫大的礼遇。然而到了唐代,重阳节簪菊花佩戴菊花,更是颇为盛行,从诗人杜牧笔下的《九日齐安登高》:“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诗中,我们可以窥探到当时重阳节人们除了佩戴茱萸,还满头插满菊花的生活场景。这一习俗,而且历代盛行,宋代将彩缯剪成菊花来相赠佩戴,同时重阳这天,京城各大酒肆茶楼,也用各色菊花装饰店面,以招揽顾客。到了清代,人们则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菊花在重阳节还是上等饮品。早在春秋时期,诗人屈原就在《离骚》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那个时候古人就把秋菊的花瓣视为舌尖上的美味了。秦汉时期,重阳节要喝菊花酒的习俗也悄然兴起,《西京杂记》《荆楚岁时记》等书中均有记载。正所谓“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故菊花又被称作“长寿之花”。当时酿造菊花酒,是将盛开的菊花掺和着黍米酿制,直到来年的重阳节方才开坛饮用。现在想来,那经过一年发酵酝酿的菊花酒,是何等的醇香诱人,口舌生津。岑参有描写饮用菊花酒的诗句,“九月黄花酒,登高会昔闻”,此诗抒发了他重阳节登高举杯欢歌,菊香盈怀的憧憬。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也写有“他乡共酌菊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的诗句,诗人在远在他乡的高山上,同大家一起喝着菊花美酒,望着南飞的鸿雁,一抹思乡之愁便迎面而来。

在众多重阳诗词里,只有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写的《采桑子·重阳》一诗,充满革命现实主义色彩和浪漫主义精神,“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战火硝烟中,丛丛菊花,遍布沙场,阵阵香气,直冲云天,朵朵英姿,于秋风里更显飒爽傲骨,无论何时诵读依然令人心潮澎湃,激情豪迈。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愿我的这篇短文幻化为一束束色彩缤纷的菊花,在这个美好的节日里,为您送上一缕芬芳的祝福。

柿香

文/郭华悦

重阳时节,最令人迷恋的,是空气中弥漫着的甜香。

这甜香,来自于柿子。重阳前后,走在乡间的路上,秋风拂过,带来了凉意,还有淡淡的柿子甜香。这香,深深吸一口,沁入心扉。

重阳到了,柿子熟了。

其实早在重阳前,柿子树下就开始闹腾了。这时的柿子,还不够熟,但摘下来后,可以用温水泡上一整天,去掉涩味,做成清脆可口的懒柿子。

可若想吃上甜甜软软的柿子,还得等到重阳时节。

还记得小的时候,一入秋,就天天盼着重阳的到来。对于重阳这个节日的意义,孩子们所知甚少。对于孩子们来说,重阳之所以令人期盼,是因为每年到了这个日子,就可以敞开肚皮,尽情地品尝甜柿子的美味。

那会儿总想着,若是能过上天天吃柿子的日子,那可真是太幸福了!

后来,这样的日子倒真是近在眼前了。生活好了,科技发达了,不用应季,也能吃上柿子。可就在这样的日子里,柿子却慢慢淡出了味蕾。

那些年,人在外头闯荡,心里还有嘴里,迷恋的都是浓烈的味道。朋友,习惯在酒桌上认识;味道,喜欢浓烈的,方觉得尽兴。柿子那种甜甜丝丝却略嫌单调的味道,已经和童年一样,被我扔在了旧时光里。

直至如今,却又重新迷恋上了柿子的味道。

每年的重阳前后,也是回乡间老家,最频繁的时候。尝着自家种的柿子,和那种甜甜丝丝一起回到心间的,还有儿时的单纯与知足。于是恍然惊觉,原来人是会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不同,而对同样的美食,有着不同的感受。

正如如今,柿子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生活。用一颗浮华过后的心,品尝柿子,领略的不仅是甜味,更是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也唯有在经历了喧嚣的华而不实后,人才会发现,原来生活如柿子,最简单最纯粹的味道,才能有返璞归真的快乐。

而这样的味道,越是如今,就越弥足珍贵。人在过了年少轻狂的年纪后,年岁渐长,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重阳。而在这样的过程中,以前很多被自己忽略的美好,又被重拾起来,回到了心间。

柿味弥漫的重阳,不仅仅是节日,更是生活。

重阳之门

文/谢祺相

也许,有一扇门,等待你去轻叩,随着叩门声缓缓打开的,就是迷人的重阳。人在岁月里跋涉,总有疲累的一天,那么就投入重阳的怀抱,安享天伦之乐吧。

重阳之门是透明的,门外菊花盛开,门里温暖如春。母亲在厨房忙碌,健康的体魄矫健的身姿让你欣慰。父亲在桌前端坐,看的还是那本看了多年的线装书,茶几上那杯茶香气缭绕,他不时端起来呷一口,品尝的何止是阳光和秋风的味道,还有对儿女深深的思念与眷恋。重阳是秋天的最高值,饶是如此,还有人想登上更高的顶峰。搀着母亲,扶着父亲,一家人往更高处攀登,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才能遥望更远的将来,这就如同生活,每一天总是在登高,每一天都朝梦想更进一步。

当然,也有人多年未回,家门已经陌生,他在寻找门上的门铃,心中忐忑不知会按出什么样的应答声。人生太多无奈,最无奈的是有家不能常回,最无奈的是不能陪伴家人,好在还有重阳,这是对人生缺憾的弥补,这是对浓浓思念的升华。在打开重阳之门的瞬间,母亲带笑,父亲和蔼,这都是记忆中的样子,这都是可以融化心灵坚冰的表情。一脚跨在门里,一脚在门外的时候,脚步声停止,就想让时间停在这一刻,可惜,太阳还在前行,颇有点不近人情。

对于家中没有老人的人来说,重阳之门是虚掩的,风儿不时吹动,发出声声急切的召唤。一个人独自思念也好,打开重阳之门,情感便到达顶峰。

重阳节想着登高望远,这是不服输的精神,还是偏向虎山行的气概?重阳节,面对所有老人,我都生出敬畏之心,不仅仅是敬老的美德,也是对过去岁月的感慨。同样的岁月,在不同人身上留下不一样的印记。其实我也已经不年轻,却无法推理出自己老迈时的模样。

面对重阳之门,我深深鞠躬,表达心中永远的敬意,背对重阳之门,我将踏上原来的旅程,将思念压在心底。许多人许多事都不是刻意的忘却,只是被新的记忆覆盖。

水利人的重阳情

文/李永明 冯小平

每逢重阳,总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等赞美老年生活的优美诗句,让我们感受到老年生活如燃烧的晚霞,在夜空中发光发热。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在水利人的大家庭有的不只是一个。汉滨区水利局历来有着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该局主要相关领导十分关注“宝贝”们的退休生活,在主题党日或老年节到来之际,总要抽出时间精心安排,邀请老年同志,或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或举办系列活动为老年人过节。

就拿近几年来说吧!2017年,组织离退休老干部参观了安康市历史博物馆,召开座谈会,听取老年人对水利发展的建议和意见,让退休干部为新时期的水利建设建言献策,还开展了象棋、跳棋、扑克牌比赛等文体活动。2018年,积极创建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条件下,积极筹措资金建成了老干活动中心,购置了文化娱乐设施,让退休干部职工有了活动场所。重阳节时,该局党委给每位退休干部送去了慰问信,并组织退休干部在安康城堤进行了健步走活动,参观了汉滨防汛纪念馆。2019年,组织老干部参观了安康新机场建设进程和鲁家村发展情况,感受新农村的巨大变化。2020年,组织退休老干部参观了安康城乡建设和汉滨水利工程等。一年年的关怀,让老干部们倍感温暖。

一届接着一届干,老干工作不间断。2020年,该局退休老干部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局评为全省先进集体。2021年重阳节又组织离退休老干部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给退休干部职工送去了米面油和慰问信,还组织观看了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一系列活动的举办,让汉滨水利老前辈们倍感自豪,该局领导对老同志的重视,让他们有了更高的生活激情,为水利事业建言献策的信心,走在外面能昂首挺胸。退休老干部王道元激动地说:“水利局党委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退休老干党支部各类活动的开展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退休不褪色,永葆共产党员的本色”。

为了把老干工作搞得扎实有效、丰富多彩,提高干部职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积极性,汉滨区水利局举办了数次敬老爱老活动。2019年1月,该局机关党支部便带头开展了以“孝”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引起了与会人员的深刻共鸣和水利干部的热烈反响。同时也涌现出了汉滨人耳熟能详的水利孝子、该局办公室原副主任赵本玉。几年前,他的母亲因高血压导致了半身不遂,照顾母亲吃喝拉撒便成为他每天必需的功课。母亲生病后,为了方便照顾,他自己和母亲住一间房,妻子和20岁的儿子挤一间房。一年365天,基本上时间都是固定的。清晨6时,准时起床洗漱,搭锅热馒头、熬稀饭。进屋叫醒母亲,把身材较胖的母亲抱到轮椅上,梳头、擦脸,并叫醒妻子和儿子吃饭。早7时20分,妻子出门,去娘家照顾80岁高龄身体有恙的母亲。中午12时20分,回家把母亲推到院里晒太阳、做午饭,照顾母亲吃饭。中午1时30分,去单位上班。下午6时30分,回家做饭,陪母亲聊天。深夜11时,和妻子一起做完家务,帮母亲洗漱、擦洗、按摩,照顾母亲睡下……虽然日子艰苦,时间紧张,但这么多年来,他从没耽误工作,单位有事从不缺席,没叫过苦喊过累,用默默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位同事,单位同事每每听到他的故事,眼泛泪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院子里邻居竖起了大拇指。如今,赵本玉的先进事迹不仅为水利人孝老爱亲立下了标杆,也为广大社会群众树立了榜样。2016年,他被评为安康市汉滨区第二届道德模范暨身边最美汉滨人;2019年,被汉滨区教体局聘为石梯小学校外道德辅导员。如今,他虽然退休了,但仍担任老干党支部书记,继续在为老干工作热情地忙碌着。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博大精深,诚立身、孝当先,由此可见“孝”在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分量。在水利行业,老前辈们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修建黄石滩水库、建设防洪保安工程、安全饮水工程、水土保持工程……为汉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真正做到了让水润万物、利民生。进入新时代,水利老一辈们虽然已经离休退休甚至离世,但水利人更加尊重健在的老一辈,让他们的智慧和经验继续为水利工作发光发热。如今,水利事业发展的春天来到了,水利部提出了“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对水利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用老一辈水利人留下的精神财富,积极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再接再厉,勇攀高峰,有知无畏,再续水利辉煌,书写新的水利篇章。

“百花园”里过重阳

文/李汝骠

金秋送爽,菊花飘香。重阳节前夕,年近八十岁的陈工邀请我们三位歌友登东山,到“百花园”里一展歌喉,欢度重阳节。

我们齐聚陈工家,乘坐公交车前往东山的“百花园”。一路上,我们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路经东山苗木花卉培育中心,来到了“百花园”。公园依山而建,人工瀑布流水潺潺,遍地鲜花盛开,姹紫嫣红,花香四溢,沁人心脾,真是名副其实的“百花园”。园里菊花绽放,千姿百态,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就成了节日的第一项内容。

接着,我们来到一座凉亭里坐下,拿出数码扩音器,随着伴奏声起,我们开始纵情歌唱。歌声吸引了许多前来游园的人们驻足聆听,一位公园里的保洁女工认出了我们,大声说:“你们是魅力老爸老妈比赛中,荣获大奖的四棵松组合吧,我在电视里见过你们。”我们边唱边含笑地点了点头。当我们唱起歌曲《海港之夜》时,几位保洁工自发伴起舞来,当唱到结尾句“只见蓝头巾在飘扬……”时,她们举起白色帽子挥动起来,引来围观的人一片笑声。为了这次活动,我们还事先排练了歌曲《最美不过夕阳红》和毛主席的词《采桑子·重阳》。

唱完歌,我们坐在凉亭长椅上一边喝水一边聊天。老陈说:“我们家乡有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所以把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我接着说:“我们那里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坟,纪念先人的习俗。”老李说:“我们家乡有重阳赏菊之风,所以把农历九月又称为菊月。”我们四位老人组成男声四重唱组合,除了声音和谐、配合默契外,最重要的是十年来我们结成了兄弟般的情谊,它宛如一朵正在盛开的友谊之花,让我们在晚年寻求到了知音和真情,共同走上了老有所乐,文化养老的幸福之路。

重阳忆旧

文/悠然

秋染枫叶红满山,双九重逢又一年。

万里长城峻岭卧,一身孑然登高寒。

陇西旧友今何在,独斟独饮独自欢。

红尘一路二十载,茫茫前路梦难圆。

佳节又重阳

文/韩振远

中国传统节日众多,如果将几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做比较会发现,春节最喜庆,红红火火,张灯结彩,浑身上下都充满笑意。清明最哀伤,细雨蒙蒙,柳絮飞扬,带给人的是丝丝愁绪。端午最伤感,天渐热,树渐绿,悼先贤,带给人的是无尽的哀思。中秋最美满,天朗气清,皓月当空,团圆的日子带给人的是浅浅的笑意。重阳是最具个性的节日。紧随中秋而来,秋更深,天更凉,大地苍茫,黄花凝霜,晚烟笼细雨,新雁咽寒声,带给人的,有对秋的眷恋,对冬的畏惧,有怀乡之情,思亲之叹,更多的是随秋风飞扬的思绪。

其他节日没来之前,很早就被人惦记着,提前做出种种铺垫。重阳节总是悄悄来临,西风渐起,落叶飘零,重阳节就来了,脚步轻盈,无声无息,没人刻意准备,没人刻意装扮,大自然却将一切铺排得妥妥当当,茱萸新熟,菊花灿烂,山色翠微,四野飘香。人们只需陶醉在深秋的气氛中,头插茱萸,登高望远,赏秋菊之雅致,品美酒之醇香,抒胸中之块垒,解思乡之忧伤,这个节就过了。一切都平平常常,自自然然。

在我看来,重阳节是格调最高的一个节日。如果每个节日都有主色调,那么,春节是喜庆的大红,清明节是朦胧的新绿,端午节是浓郁的墨绿,中秋节是璀璨的金黄,重阳节呢?是淡淡的浅黄,带几分秋天况味,飘几丝薄薄云烟。菊花的高洁,落叶的沧桑,被诗人用愁绪交织,能吟成清新高雅的诗句,经画家用水墨调和,可描作浓淡相宜的画面。

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用一种特定的美食铺排气氛,庆祝节日,又犒劳肠胃,节日气氛之间,就氤氲出几分烟火味。重阳节是与美食无关的节日,与中秋一样被称为素节。在秋风落叶、遍地黄花中,怀乡思亲,品味重阳之意趣,感受生命之轮回就足够了。

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我每至重阳节,总会一遍遍地想,茱萸到底是什么样的植物,会有那么大的魅力,让文人们一次次寄托思乡怀亲之情,查相关资料才弄清:这是一种带有淡淡药香味,如春节的柏枝、端午的艾叶一样,可以驱病避邪的植物。《风土记》记载:“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辟除恶气而御初寒。”这么说,茱萸还是一种节日饰品。惜乎明清迄今,这种带有红色果实的植物,已从重阳节消失。

没有了茱萸,重阳节还有菊花、美酒和满眼的秋色。在诗人们看来,菊花孤标亮节、高雅傲霜,代表着名士风流。陶渊明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黄花,就成为文人清高傲世的标识。酒则象征着诗人的狂放,“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重阳节赏菊而无酒,不知少了多少雅兴。

有菊花美酒,诗人抒怀,重阳节才带上几分高洁,弥漫出几分酒意,飘浮着几分仙气。

诗人陶渊明超然尘外,将重阳节过得飘逸潇洒。这天,秋菊盈园,黄花灿烂,陶渊明在茅庐旁采得菊花,端坐良久,苦无酒饮,远远望见一位白衣人飘然而至,走近了,才知道是江州刺史王弘来送酒。有了酒,临菊启坛,醉卧黄花下。这场景不知羡煞多少文人墨客。苏轼一生历经坎坷,却挡不住豪放满怀,过重阳节也不例外。“莫恨黄花未吐,且教红粉相扶。酒阑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间今古。”多么洒脱的意趣。

无论怎样的心境,怎样的诗句,有这么多诗人吟菊花、品美酒、咏重阳,古代的重阳佳节就格调高雅,诗意满满。

秋意已深,遍地洒金,重阳本身就是香醇的美酒,可催诗意,可抒情怀,过完后,诗人们仍意犹未尽,第二天,还要接着过,古人把这天称作“小重阳”。虽不算节日,对于诗人们来说,一样可以赏菊饮酒,品味秋的况味。李白曾有诗曰:“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似为菊花叹息,实发胸中快意。

明清迄今,文人笔下先没了三月三,接着少了九月九。菊花依然灿烂、美酒依然飘香,诗人颂重阳的雅兴却淡了。如今国家规定九九重阳为老人节,就将重阳节过成了老人节。

我住的小城,每到重阳节,附近的村子会连唱三天大戏,搭起戏台,请来名角,为老人的节日助兴。去年,我陪北京的一位客人住在附近宾馆,听得外面乐声悠扬,不知道怎么回事,赶过去看,只见戏台下坐满了皓首老者,突然想起,这天是重阳节,我忘了,老人们忙忙碌碌的儿女们也忘了。直到老人们相伴看戏时,才想起那天是九九重阳节。然而,菊花呢、茱萸呢、登高远眺呢,还有文人的吟咏唱和呢?

“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意,即使只是老人节,重阳之日,与老人一起阖家出游,踏秋色,赏秋菊,品美酒,尽孝道之余,又何尝不是一种雅趣?

重阳再望

文/老丁

重阳阳气重,九九奇数耸。泰山极顶望天下,五洲风云扰胸中。东方文明五千载,一朝山河破碎,荡涤百年西风!

最恨晚清皇室!腐朽没落,犹自夜郎无知;闭关锁国,盲人瞎马等死。怯于列强炮舰,断送华夏江山,漠视国人苦难!

常思往昔,春秋战国,百花斗艳;秦汉伟业,天下无敌;三国演义,群英亮剑;唐明昌盛,独尊唯我!神州数千年,物华天宝,地灵人杰;文化璀璨,我方皓月最圆!

历史谆谆告诫:成大器者,必广经磨练;为大巧者,需博采众长。襟怀天下者,坐享天下;不弃溪流者,拥有海洋。李唐极盛,美国超强,天道使然!

吃堑长智方为人。改革开放,天地翻覆;卅载经略,胜过百年。可是,树木容易树人难。眼下,教育僵化,科技落后,政治改革,步履维艰。

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拿来主义,鲁迅善之。凭我炎黄基因,辅以勤勉持恒,三五代人之后,环顾天下,望我兴叹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