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爬山生活随笔

2023/12/14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爬山生活随笔(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爬山生活随笔 篇1

下了几天雨,今天天气终于好转了。

我在家乡长大十二年。每天早上,对面的山一定会看到,但我从来没有爬上这座山的顶峰。今天爸爸妈妈都有时间,爸爸就建议我们去野餐,目的地在对面的山顶上。我举起双手双脚赞成,母亲点头同意。爸爸准备好野餐工具,然后我们去菜市场买菜出发了。

我们走了一段水泥路,到山脚下休息。往前看,没想到接下来走的是真正的“水泥路”。但我们仍然迈着有力的步伐前进。当我们到达山顶时,我们的衣服已经溅满了湿泥。山上空气清新,好像可以伸手去接云。从山顶往下看,人小如鸭,鸭小如黄豆。油菜花一朵接一朵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些色彩。爸爸妈妈做饭,40分钟后,一桌子好吃的菜和米饭出来了。也是米饭,但是在山顶吃起来很甜。可能是心情好。

晚饭后,我们准备下山,但父亲说:“我带你去个地方。”我们去了我父亲说的地方,那里有一根红色的管子,直径大约一米,长度一百多米。爸爸说:“这个地方可以滑到半山腰。小时候经常和同学从这个地方滑下来。非常有趣。你没玩过,感受一下!”“好!很好!反正我们的衣服都脏了。”我跳得很开心。爸爸先溜了下来,我和妈妈紧随其后。滑下来的速度不是很快,但是我和妈妈还是有点紧张,毕竟是第一次。

爬到半山腰,我觉得很有意思,就让爸爸在上面玩了一次。爸爸说下次去,我真的希望下次早点来!

爬山生活随笔 篇2

大蜀山虽然不高,有几百米的海拔,比不过那些高山名岳,但他处于合肥平原,并且它对我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是我爬的第一座山,也是我爬的次数最多的一座山。想起小时候第一次见到它,我是多么激动,就认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了。站在山脚下的我是跃跃欲试,可是刚到半山腰,我便累得像只狗一般一步三喘,于是第一次爬山便以失败告终。小时候,我得了病,只有体质差的时候这种病才会犯,所以我父亲就想到带我来爬山,让我锻炼身体。所以说从另一种方面来讲,是大蜀山保护了我,让我不再得病。

大蜀山不仅让我身体健康,而且它还装着我一大半的童年童趣。

渐渐的,我长大了,知道去节省力气。常常就跟父亲说走不动了,这时父亲便会抓一只夏天山上随处可见的千足虫来吓我,将我向上赶。那些千足虫不要有多吓人,特别是他们扭动的时候,总让人背后一凉。但是,见多不怪,慢慢的我不怕了。父亲便拿出金钱来诱惑我,说只要说只要我比他先到山顶,就给我买冰淇淋吃。于是我俩总是你拉我,我挡着你得往前赶。

后来,我上了初中,初中的作业一下子加大了,本来写作业的我就更慢了。我常常一个双休日都在写作业。所以很长时间没去爬山,山上的路总会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就连山上有几处厕所,几家小店我都记得一清二楚,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能再去一回呀!

爬山生活随笔 篇3

暑假期间很轻松,可是也有很累的时候,每天都在写堆积如山的作业,可是我又想到“先苦后乐”,所以也就埋头苦干、苦中作乐了!

我象拼命三郎似的,真的把整个暑假的作业写完了,哇!那种感觉好自在、好轻松!爸妈为了奖赏我,就带我来到又高又大的山爸爸家,山爸爸有好多孩子,他们各有不同的名字,像是引吭高歌的小鸟、贪吃的毛毛虫、爱跳舞的蝴蝶……等

第二天我们要爬山健身。爬到一半,我听到鸟哥哥说:“欢迎光临!”我听了心花怒放,连风姐姐也好像在跟我一起手舞足蹈。太阳渐渐爬上山头,风姐姐从冷飕飕的风变成柔柔的和风,树哥哥也一起迎风摇曳,他的手拍来拍去的,好悠闲自在啊!我们走了长远的路,就像走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山头,穿过一条又一条的小河,经过了一片又一片的森林,真的好似翻山越岭、跋山涉水啊!

终于,我们来到了一家餐厅,大家饥肠辘辘的,饭菜一上桌,大家都只顾着吃,可是一吃饱,我们又像兔子一样跳来跳去好快乐!

爬山虽然很累,可是我们还是很开心。我觉得高山就像一棵大树,而我们就是枝头上的小鸟,跳来跳去和云哥哥玩。

这次的爬山是我最快乐的事了,好吃又好玩。最好玩的就是迷宫了,走得大家晕头转向。这次爬山的地方像一幅画,让去过的人都无法忘怀,尤其是我,因为这个地方让我玩得很开心,真是快乐得不得了!

爬山生活随笔 篇4

每到一处,只要有山,就算丘陵地带也可,总会抽出时间去看一看,领略一下登高望远的心情。在平原上长大,十几岁连丘陵一样的土丘都没见过,更不要说山有多高的话语,光听老人说“山外有山”的话语里去体会山的内含。

有幸在十二岁那年,随姨夫去了他的家———部队驻地,在泰山脚下,虽没有去风景区,也足足开了我的眼界,第一次见到山上流淌着唱歌的小溪;第一次没有感到风儿吹过,却能听到松林里松涛的声音;第一次见到拦住小溪,而汇集成望不到边的河床。待了了十几天的时间,整日玩得不易乐乎。没有见到大海时的畏惧,只有登高望远的心旷神怡。

在十六岁的时候,初中刚毕业,便走出家门,到二叔那里去挣点钱补贴家用。二叔在山西长治一个煤矿落的脚,到现在一直在那里生活。坐汽车和火车都要以过太行山山脉,那时才发现:山的石质不一样,土质也不一样。绵延起伏的山峦,便对山有了更多的体会。矿物局驻地有一山,名周王山,去那儿不几天,便约几个小伙伴去爬山,正值盛夏,山上到处是裸露的红淤土,到处是荆棘丛生,大树被砍伐的所剩无几,半山腰及山下开辟的靠天吃饭的田地。听本地人传说,围着山脚的小河便是淤泥河。唐朝开国名将罗成又名罗士信,曾骑战马陷入淤泥河,被隋军乱箭射死。从此便对山和水的文化提高了兴趣。抽出时间拜访了罗成庙。此时罗成庙已被破四旧拆得房倒屋塌,残垣断壁中仍然能看到古老的壁画,和卧在草堆里的瑞兽。

随着到远方求学,登上了位居邹城的峄山,孔子曰“登峄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在不远的时间里,便登上泰山的顶峰,领略了几千年华夏文化山上的摩崖石刻,也爬过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也感叹这位靠学习改变命运的大儒。

九二年,跟着学院做雕塑工程,做《万佛洞》时,千佛山成了天天必去的地方,后来访朋友去过莒县的龙山镇小北山,在小北山村住过几日,这几日里每每都待在山里。心情领略山里的美景。九六年在徐州风景点搞的工程——云龙山,云龙湖是每天待的地方。每每想起来,也是美好的回忆。

后来去江西贵溪,贵溪的小山是抽时间必爬的,至于龙虎山、庐山、黄山,囊中羞涩是不敢想的事情,现在这名山大川也好象与我无缘。

爬山生活随笔 篇5

10月2日,我在诸暨爬了东白山。

东白山不是很出名,但是也很美。它由几个山峰组成,高的是顶天立地,矮的只有一半高。虽然秋天来了,但远远望去,山还是绿的,清澈的小溪映出青山白云和金色的太阳。

我们开始爬山,那里到处都是小溪,泉水很多。绿色、绿色、深绿色中间是一条小溪;踩着小溪里的踏脚石,看着溪底圆圆的鹅卵石,感觉现在的季节不是越来越冷的秋天,而是阳光明媚的春天。

拐了个急转弯,路过一个亭子,就来到了一年四季流淌的如意泉,像一个不怕累的工人,为了那份工资而奋斗。那个工人是自然,它的工资是我们生物的幸福。感受泉水,很冷,呵呵,自然还是冰箱。

爬啊爬啊,平坦的石头路有时变成坑坑洼洼的石头路,有时变成泥泞湿滑的土路,越爬越难。

最后,我们爬到了一个平坦、无障碍的地面上。导游说如果不想再爬了,可以在这里等大部队。有些人留了下来。然而,我没有留下来。我跟着大军,继续往上爬。

爬啊爬,我们终于到达太白峰的山顶。往下看,山上的美景真的是“一旦爬到山顶偷看一眼,就会看到,其他的山都显得矮矮的在天底下。”爸爸说,我们垂直爬1000米!虽然这座山没有泰山高,但我累就够了。

秋天去旅游真是一举两得:既锻炼了身体,又欣赏了美丽的风景。

爬山生活随笔 篇6

坚持是个非常普通的词汇,几乎上过学的人都知道它的含义。但是,在生活中,能够驾驭这个词汇的人寥寥无几。绝大多数人,正是在这个词汇面前屈服了,从而注定了他的生活平淡无奇,一生碌碌无为。

有一个人,以他的经历,给我们提供了“坚持”的解释。

他22岁时做生意失败。23岁时,他竞选州议员,失败了。24岁时,他重操旧业,又做起了生意,结果赔得一无所有。26岁时,他心爱的情人不幸死去。27岁时,他精神完全崩溃几乎住进疯人院。29岁时,他再一次去竞选州议长,失败。31岁时,他竞选国会议员,再次失败。39岁时,他又竞选国会议员,结果还是失败。46岁时,他竞选参议员,仍是失败。47岁时,他竞选副总统时,又失败了。49岁时,他竞选参议员失败了。

这个人在51岁时,经过一次次失败、挫折,坚持下来了,参选总统终于成功了,成为美国历史上与华盛顿齐名的伟大的总统。他就是亚伯拉罕——林肯。

林肯给我们的启示是失败了,跌倒了,坚持,重新再来。这才是真正的坚持。坚持最棒的地方是;无数次失败挫折后的那一次坚持就是最大的成功。

虎是兽中之王,但他在刚生下来是特别脆弱,站都站不稳,幼虎想要生存必须要站立起来,走到母虎身边去喝奶。不然,只有死。摇晃着站起来,摔倒了,站起来,又摔了,多次的反复,坚持不下来的幼虎就会饿死,坚持下来的,成功了的,才是以后威风的兽中之王。

生活中,有些人就总是与成功无缘,因为他失败了一次,两次后便不坚持了,返回到了原点。从此,成功就在这个人的生活中不存在了。

反而,能坚持,把失败当作基石的人,会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

当你遇到困难时,在生活中钻过无数次死胡同后,坚持会让你的生活出现一条成功之路。

爬山生活随笔 篇7

是否曾经有过:一个人走在路上,静静地,数着路灯慢慢的往前走;是否曾经有过:一个人躺在草地上,哼着歌,数着天上的星星;是否曾经有过: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呆呆地望着窗外,让自己的心从久经的忙碌中安静下来。

我爱慢生活。从慢中收获心灵的沉淀,从慢中得到灵魂的升华。

一个人,一首歌,在这繁忙的季节中寻求一丝宁静。

在以“数字”和“速度”为衡量指标的今天,少数人仍然保有快乐人生的能力生活。“慢生活”不是支持懒惰,放慢速度不是拖延时间,而是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平衡。当然,工作重要,但闲暇也不能丢。大学生活也许是我们能享受慢生活的最佳时期,学会慢生活,才能慢慢的找出学习与工作的平衡支点。‘慢’是‘快’的基础。

你只有习惯慢生活,才能够快速找到定位,而不会迷失自己。记得大一结束的时候,导员问过我们这样一个问题:用两个词来形容一下自己的大一生活,结果好多人都是用迷茫,混沌等一类的词来形容。其实之所以大家迷茫就是因为太注重速度,而忘记了要慢下来才能更好的看清前方的路,找准自己的定位。

要慢下来,是因为“快”让人错失了很多美好的事物。

“慢生活家”卡尔·霍诺指出,“慢生活”不是磨蹭,更不是懒惰,而是让速度的指标“撤退”,让生活变得细致。这是相对于当前社会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而言的另一种生活方式,这里的“慢”是一种意境,一种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让我们静下来细心想想,从早到晚,很多人都只是在教室、宿舍、食堂这三点间移动,虽然就只是这样,但我们还是感觉到忙碌,所以时间久了,自然而然地也就感觉累了,乏了。享受慢生活不是让我们放下手里的工作,而是从另一种更加成熟的角度去完成我们的任务。慢生活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境界。

富兰克林的:“实际那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对绝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还是至理名言。虽然现在我们大部分人还不具备慢生活的现实条件,但“慢生活”的价值理念可以并也应贯彻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去。未来是我们的,享受“慢”的境界,才能更好的享受属于我们的未来世界。

中国当代学者林语堂,他崇尚“自由和淡泊”。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写到“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满意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优闲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是在天堂一般。事实上,他那六尺之躯,何尝离开土壤一寸一分呢?”他所追求的不只是慢生活,而是境界更高的慢灵魂。“慢”已不容置疑。“慢”的智慧需要我们去探寻。

“慢”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积极地奋斗,是对人生的高度自信,是一种高智、随性、细致从容的应对世界的方式。她只会让你更高效,更优雅,更接近幸福。

爬山生活随笔 篇8

我所居住的小区,是个敞开的小区,没有物业管理,也是无法设置物业管理,住房已有二十多年了,可是,城管的三令五申,不让住户私自在小区内改造,私自种花种草,文形如空文,说归说,做归做。仍旧有些老年人不管不问的那一套的。小区内本来设计就是没有多少空间,花园小,草地少,娱乐的场地几乎不存在,本来这些就少之又少的可怜,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私家车每日有增无减,没有放车的地方,几乎都是想法的在地上圈地为己有。地锚,铺地,为了自己停车方便,自己划线等各显神通。把草地铲平铺上水泥地,自己方便,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有许多老年人出身农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总是喜欢在有限的土地上挖整理出空间来,拔掉草坪,插上栅栏,种上自己喜爱的豆角,韭菜,辣椒……等农作物,成天的浇水,瞅着田地长出壮苗,叶蔓藤,枝蔓升,花上架,瓜低垂,那种心理特有地高兴劲就别提了,成天绽放着笑脸。心理美滋滋的,有时候叫来好多年岁老的同龄人津津乐道,来欣赏自己饲弄的“一亩三分地”。大家你褒一番,我揄扬一句的。皆是心花弄放爽声一片。每当自己的蔬菜有成果的时候,准呼叫着七朋八友来品尝一番,一早一晚,关爱有加的围着巴掌大的“田地”转来转去的。思忖着什么。仿佛要看出子丑寅卯来不可!这一亩三分地仿佛又成为年老者相聚打发僝僽无聊的时间。各个单元的老人几乎都是如出一辙的互相媲美的都是想法子在极为有限的空间里,开出一片“荒地”,美其名曰:头伏萝卜二伏菜。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春种姜,秋种杨,丝瓜爬满堂等等,农用谚语在小区里尽显的淋漓尽致。如若说是老年人来自农村,是小农思想意识,不对!互相传染的,就是连一辈子生活在城里的老者,身为国家干部的人,也是人云亦云,俨然是农村的老把式一样的一板一眼的也是不甘落后的在楼前楼后的种起什么野花呀,野草呀,跟着大鱼上串,趁个热闹。一楼带院的更是“大显神威”,又是养花,又是栽树,又是挖鱼塘,又是养鸡,又是喂兔,还热爱个宠物。技术高超的还来个立体种植。各种味道混杂,蚊蝇肆虐,叫这些“毫无爱好”者,这也不是,那也不是,哭笑不得。

每每到晨时抑或是晚间,住在楼顶的居民想下来到楼跟前坐一坐,聊一聊,凉爽凉爽,压根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呆着,不是碍车的事,就是难闻上大粪的一股臭味,空间小的就只剩下小路的中间了。敞开的小区,到底是怎么了?整个小区几乎全部被“好人”占有,汽油味充斥良好地空间。扫垃圾的倒是轻巧了,空间少,用不了几扫帚三下五除二的就扫完了。真倒是省心了。如若到了夏天,好不容易到了下半夜温度降低了想睡个安稳觉,不知道谁家的轿车报警声想起一阵子。人呢,处于这种环境,不得不咬牙适应这种聒噪的环境。在夏天,黎明时分,早晨那一觉本来清净的睡的安稳香甜,谁知又被卖泉水的吆喝声惊醒,还叫人休息不?好不容易刚刚撵走买水的,垂下头刚要睡着,收破烂的扩音器声更是声声刺耳难眠。哎!几经辗转复去的折腾一番又一番的,整个夏天不会有个安稳觉了。人呢!不得不学会大度宰相了。图的是少惹气生非。

有的年老的人,把地板砖瞧瞧启开,把冬青树苗薅掉,把土地神翻一下,自己种下夏季丝瓜等作物,让丝瓜的枝藤曼顺从竹竿等棍棒上爬到储藏室上面去,得到充足阳光,每天总是瞅上好多遍的,呵护着,不让一点有虫子生成。一茬种完了,收获了,再去种上另一茬农作物。只是一旦有谁家的车辆轱辘一不小心压着来,那就是不问三七二十一了,谩骂开腔了。其实都是在公家的土地上,都是占着共有田地,倒是成为谁先占有就成为谁的了。吊诡!并且年年如此,只有扩大局势,没有缩小行为的。本来路窄,人多,车多,再加上心里素质只有自己的娱乐天地。弄得年轻人心里有话难出口。想搬家吧,没有钱,想说吧,不值当的费那口舌,再说了,那不是自家的土地。不说吧,影响别人家的走路出行。稍不留意,万一碰着了哪家的“一亩三分地”还得笑脸相迎苦涩的笑着赔不是。弄得好个龌龊尴尬。和谐是块宝。只好忍气吞声的相处相安无事。不愿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琐事弄得心里不和,疙瘩结仇。

爬山生活随笔 篇9

逝者如斯夫。上个世纪1969年我刚15岁参军,干了整整20年,转业后做外贸,又做了22年,赶上军转干部优惠政策提前三年退休。其实,人上了年纪,体力不济,头脑跟不上,能提前退休不是坏事。何况,国际贸易市场不景气,每况愈下,挣不出利润见好就收不是下策。

关键是,今后退休的生活如何安排?

说实话,我忙活了42年,戍边卫国,出口赚利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如今年事已高,也该歇歇了。说真的,退休了,肩上的担子放下来,没有了工作压力,真是轻松愉快。但是,我觉得人活着要有追求,即便是退休了,也不能整天无所事事,游手好闲。

我的20xx年是这样安排的。先报了青岛老年大学,学习历代名家名作,学习写作,弥补年轻时学业的严重不足。而且课后认真做作业,将学到的知识消化理解,写成文化散文,发到站与文友交流。这大半年,我已经写了以古代名人为素材的文章20余篇,有的被文学刊物采用。

20xx年上半年,我写的长篇小说《外销员手记》和个人散文集《青春澎湃的日子》出版了。《父亲家的白玉兰》获《中华散文精粹》一等奖,《空中,传来雁鸣声声》获第四届“祖国好”华语文学艺术大赛二等奖,《与陆游对斟》获首届“悦读天下”网络文学大赛奖,《美哉,八大关这片静土》等三篇文章收入《20xx中国网络文学年选》,《青岛的德国风情街》刊登在20xx《中国散文家》双月刊6月号。

回顾20xx年大上半年,我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一点成绩,但是还很不够。

在20xx年剩下的小下半年,我要再接再厉,力图在文学创作的方面再有一些小突破。9月初我的第五本书个人散文集《春暖花开的日子》将由中国散文家协会组织出版,是请青岛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吕铭康老师写的序。我还要多给报刊投稿,在前些日子《青岛早报》五月风已刊出《父亲家的白玉兰》和《消逝的台东邮电局》的基础上,多练习投稿,豋不登往里拥,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水平。

今年秋季老年大学一开学,我就可以上两个新班了,一个是中国文学,一个是古典文学,以补充营养,以利再战。

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早就知天命的我,要抓住20xx年的小尾巴,勤奋学习,笔耕不辍,追求写作的快乐,活得更有意义,活出风采!

爬山生活随笔 篇10

故乡的文字写了不少,但无论写多少,总是觉得无法完整写就心里的那份故乡情。特别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故乡的依恋就更加浓烈,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读贾平凹先生《鹤梦不离云》:“商洛虽然是山区,站在这里,北京很偏远,上海很偏远。虽然比较贫穷,山和水以及阳光空气却纯净充裕。”更增添了对故乡这个话题更多的思考。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离开老家,在县城碰见同村人,哪怕平时从没搭话,但却觉得亲切如常。搭上讪,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谁家盖新房了,谁家娶媳妇了,谁家添丁添口了……而离开县城去外地,在地铁站碰见从不搭嘎的熟悉面孔,同样会像老熟人那般打招呼寒暄,甚至不自觉地请人家帮忙或者帮对方提东扛西。我是有亲身经历的。一次是在乌鲁木齐,检票进入候机室才发觉手机掉了,而此时想起必须给家里打个电话,但却没有一个相熟的.人。突然间,发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便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兄!什么时候过来的?”听见家乡话,对方转过声也亲切地说,“嗨!这么远都碰见老乡,真是缘分啊!”……自然,借了他的电话用了。另一次是在汉口地铁站排队购票,等到我购票的时候,不知是谁拍了我一下,吓了一跳。转过身发现一大高个站在旁边的隔离带外,他说:“我等了十多分钟,终于碰上了面熟的,我不会自动购票,所以就站在旁边等熟人。请帮我买张到洪山广场的票。”之后,我们一路向武昌,在地铁里聊得非常开心。到了洪山广场站,他意犹未尽地留了我的电话,第二天约我去喝酒聊了很久,之后回到县城经常联系,成了朋友。

贾先生还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里都有故乡——商洛的影子和痕迹。其实人从生下来那天开始,就已经打上了故乡的烙印,只是有些人不愿承认罢了。而作为著名作家的贾先生毫不掩饰他对故乡的那种依恋的情怀。要是你在网上搜索,关于故乡题材的文章千千万万,但每一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依恋、牵挂,深深地根植于作者的心里。而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沈从文先生的散文《凤凰》,将凤凰的人文历史镌刻在字里行间,散发出对故乡浓浓的爱意。因为是自己的故乡,所以沈先生才那么熟悉,古今历史、人情风物娓娓道来……凤凰能够成为当今中国一大旅游热点,恐与沈先生的散文不无关系吧。无独有偶,余光中先生通过诗歌《乡愁》不仅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而且“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其实,《乡愁》诗里的每一句、每个字,都是对故乡用情深意浓的无声的思念和牵绊,令人加深早日回归故乡的渴盼。

贾先生还这样写道,“人应该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一股气,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活人,死后再从什么地方遁去而成坟。一般的情况都是,从哪里出来就生着活着在哪里的附近,也有特别的,生于此地而死于彼地或生于彼地而死于此地,那便是从彼地冒出的气,飘荡到此地投生,或此地冒出的气飘荡于彼地投生。”我看到这里,百思不得其解,似有佛语的味道,前后读了十余遍,但仍然似懂非懂。我想,贾先生应该是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用他特有的认知和方式表达吧。每次出差的归途,途径宜昌之后,不知不觉就有了一种轻松的感觉,而到达恩施火车站,心情就格外轻松,看见身边匆匆而过的人,即使不认得,也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亲切感。也许这就是贾先生说的那股气飘回来吧。

故乡是游子前行的灯塔,是迷失方向时的北斗星。有人或许会说,那是矫情,很俗,人应该入乡随俗的,何必纠结出生地呢?其实,在我们的心里都有这样“俗”的一面。“故土难离”“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描写故乡的佳句,何尝不勾起远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十多年前,一位从台湾返乡的远房伯伯已不能行走,一路飞机、火车、汽车,然后亲戚朋友用担架将他抬到故居前,老屋虽已不在但屋基尚存,离开故土六十年的他老泪纵横,像个小孩子似的,让人从地上给他捧起一抔土,用衣角包好后紧紧地捧在手里,深情地说,“我终于回来了!六十年来,日日夜夜都想着这个地方啊!回台湾可以瞑目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堂兄突然调回濒临倒闭的县印刷厂。八十年代中期从部队转业到山西一大型知名国有企业,不仅效益好,而且地处晋中繁华之地,回来后的薪资不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在大多数人眼里,堂兄真是莫名其妙,傻得可爱。可与其交谈,一句话就让我理解了他的选择:叶落归根。简单的四个字,心中那种故乡情怀淋漓尽致,令人感动。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即使在动乱或者战乱年代,多少人抛弃蒸蒸日上的事业回到祖国、回到故乡,为故乡发展献策,为故乡建设出力。我想,不能全说他们心灵有多高尚、思想多伟大,其中最难以释怀恐怕还是深藏于骨子里的故乡情吧。

“莫恨明月暗淡缺,只因家乡月明圆。”不管城市、乡村,无数的人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谋职,但到了春节前后,亿万人返乡造就中国特有的“春运文化”,让世人惊艳,让国人习以为常。即使家乡再穷再偏僻再落后,大家总是风尘仆仆、义无反顾地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追寻的不仅仅是与家人团聚、共度春节,更深层的总是那份割舍不掉的对故土的依恋,对故乡的浓情。在远离故土的人看来,家乡的一抔土、一棵树、一根草、一片树叶、一滴水,都是那么地在意,那么地富有亲情,那么地记忆深刻。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