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随笔
老地方整理的抒情随笔(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抒情随笔 篇1
什么是贫困?是贫困让孩子无奈地离开课堂,是坚强让老师毅然地奔向寻找方向,是爱托起我们明天的太阳。大山是绿色的海洋,一个小学老师决定要到县城寻找离开的学生。无数次的'张贴海报,无数次的打听询问,无数次的黑暗伴随,她不曾放弃。虽然生活上贫困,但爱的心却不曾贫困过。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少。当孩子们纷纷拿起粉笔将名字写在黑板上时,也是对贫困说再见。贫困不能阻止我们搭建起爱心之桥。
倾听贫困,倾听贫困中的爱;爱心是风,驱散了贫困的阴云。小心落叶,小心贫困吞噬了内心的希望,我们曾经贫困,但却没有放弃过。
爱,使众多人走到一起;爱,使生命得到延续;爱,使人充满力量;爱让众多有爱的人建起一座爱的桥粱。有人说,太阳无语,却带来了温暖;大地无语,却显示广博;海洋无语,却孕育生命。我要说:爱心无语,却造福人间。让我们行动起来,给自己献爱心;给别人献爱心,把爱心带给别人,你会获得莫大的幸福。爱心,是一座隐形的桥梁。
抒情随笔 篇2
许多人叹息童年不再来,叹息不再拥有童年时那单纯与真诚,会很拥有是不懂得珍惜难道童年留下的指示遗憾?
我羡慕孩子可以无忧无虑,我羡慕他们可以毫无顾忌的做自己想做的事;羡慕他们有不必承担责任,羡慕他们可以与父母撒娇。他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玩,晚回家,有的父母只是担心,却无责怪之心……
长大不再幼稚,自然也不会有这些幼稚,但成长是一种错误码?不,它赐予了更多美好的东西;我们不再只满足于随意地玩了,我们不再依靠父母,我们有了自立的心理,之间独立的思考独立的能力;我们有了待人处事的原则,也有了会出事的能力;我们有了责任心,感到了肩上的担子与做人的压力;我们愿意改变自己,在困难前更有毅力,不断磨练自己的意志,体会困难中的酸甜苦辣,试着就更加坚强,“能在生理困苦中体会到孩是未有的快乐。
长大又有一种快乐,头脑充实了不再单纯,这边没有*,我并不后悔我所得的,虽然在不经意之中丢失了儿时那天真,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我更愿享受长大了那种快乐。
长大了,会有另一种适合自己快乐的生活,这才是我的追求,成长,是一种美,在成长中会让我们感到成熟,稳重。
成长的这种美,让我感受到了成长真好。
抒情随笔 篇3
活在乡下,很多时候你别无选择,你得无所不能。稻草也是多面手,犹如一个农人,什么活都会干一点。草黄的时候,稻草切细了,就是牛的饲料。没木柴烧的时候,稻草又是很好的燃料。虽不耐久烧,但火旺,容易点着,往灶膛里塞一把,就腾起一大团的火焰。一些稻草搓在一起,就是用来捆缚东西的草绳。搓结实了,草绳能捆紧体积很大的东西,稻草团结在一起,不轻易断裂。还有一些稻草扎成稻草人,放在地里,是农人回家后独自看守庄稼的守护者。
立秋过后,草都面黄肌瘦了,风伸出枯瘦的指头拈黄叶,撒得满地都是。奶奶扫净稻场上的落叶,开始煮饭,往灶膛填一把稻草,就有炊烟从她的手上升起。此时家家户户都往空中放出一缕炊烟,一种稻草特有的幽微气味飘洒在村庄,一些细微的稻草灰就从空中落下,在渐凉的风中走散了。白米饭飘香的时候,奶奶抱出一大捆稻草,走到稻场,弯腰将稻草平铺在地上,那些早起的阳光就迫不及待钻进稻草中了。稻场上弥漫着青草的味道,放久了,有些焦糊,还有阳光的味道。
等阳光的味道全面压过青草味,日头已经过午了,几只觅食的小鸡在稻草上像诗人一样寻寻觅觅,偶尔找到几粒残存的谷粒,它们如获至宝,鸡喙快速地探进,把稻草弄乱了。奶奶走出家门,轰走这些捣乱的小鸡。她把稻草拢在一起,也把我们几个兄弟拢在一起。她搬过一张凳子,坐在稻草堆边,编织稻草席,我们就在旁边递稻草。那些曾经直立着、台风不能折断的秸秆,现在变得柔软,在午后的阳光里打盹。但它们还不能长眠,还有一些事儿等待它们去做,比如变成席子。
奶奶先编稻草绳,稻草的问题还需要稻草解决。草绳要细,粗了硌背;太细了,又管不住散乱的稻草。柔顺的稻草,奶奶拿捏得恰到好处。细长的稻草绳就从奶奶的手上溜出,爬满了稻草堆的周围。开始编结稻草席了,我们将稻草分成一小捆,然后它们头尾相接,犹如我们三兄弟那样夜里在被窝里交叉躺着,并排躺在一起的稻草不结实。稻草捆的排列是技术活,奶奶无师自通,犹如收拾穷困的家那样,将它们拾掇得各得其位。编好的草席整齐划一,几根桀骜不驯的稻草忍不住要露头,却被奶奶很好地安放到合适的位置。活在乡下,能将贫穷收拾得到位,是另一种富有。
那时的床不是木板搭起的,就是竹片铺成的,结实但生硬,冬季来临的时候,木板和竹片与屋外的凛冽寒风遥相呼应,助纣为虐,总想方设法从我们的身体偷一点温暖,自私地独自抵抗冬天的寒冷。薄薄的棉被盖了很多年,想帮我们一把,却自顾不暇,无能为力。感谢稻草床垫,早已停止生命的稻草在寒冬里继续生长温暖,帮我们抵御寒冷。
夜里,我们躺在温软的稻草床垫上,仿佛感觉白天的阳光正从稻草里散发出来,我们嗅一下,土地与阳光的气息就进入我们的体内,暖烘烘的,有点苦涩,又有点香甜。稻草传递着绵软的温暖,安抚着我们的身躯。我们呼呼大睡,梦见了广阔的稻田和孤独的稻草人。
是稻草温暖了我们,还是我们温暖了稻草?给我们保暖的是被子和稻草床垫,取暖的是我们的体温。稻草床垫,让我们明白,贫困的日子里,我们得靠自己取暖。
现在我躺在宽大的席梦思上,却有一种陷落的感受。无端地想起了阳光一样金黄色的稻草床垫,想起与稻草同眠的日子,想起了温暖如春的亲情。很多的岁月和岁月后面的温情,再也回不去了。以前稻草之上留存着无数香甜的好梦,现在躺在席梦思上,却仍常感腰酸腿疼、失眠多梦、颈肌增生……“现在不知是身体在快速衰老,还是精神已悄悄萎缩。”一位作家这么感叹。
抒情随笔 篇4
此湖不大,没有峥嵘的气象。几次搬迁,皆因此湖。
湖间有一条小河,经过人工雕凿和修葺,与湖相接相连。湖面长满了各种树木,错落的石岩中伸展出一丛丛倔强的小草,间或分散着一簇簇明艳的野花,有金黄的,也有淡紫色的,各自招摇着一种野鄙的情调。坐在湖岸上小憩,风从湖中吹来,可以清晰地听到一种幽幽的声音。一只白鹤停留在石阶上观望,而后又轻轻地飞翔在湖面中央,与其他鸟类形成了一个快乐的世界。湖中有几块较大的岩石,一条条小鱼邻近环绕,黑压压一大片就像一支整齐待发的军队。
随着一阵雷雨的降临,河中鱼儿开始骚动,河水带动湖面微波,在风声怯怯地抖动中,鱼儿们开始爆发出了旺盛生命力,整条小河形成了一片梦幻般的河流,风雨交加中,河面波涌涟起,鱼儿们个个跃至空中,陡生灵气,像是一幅大手笔的浓彩国画。
每年初夏,湖边的枝条四下飘拂,花朵繁密,远远望去,像是一堆毕毕剥剥正在燃烧的火焰,带给人莫名的振颤与喜悦。清爽的晚上,我常会到湖边走走,有座亭阁,亭子中间有一张石桌、几个石凳,头顶有月光斜斜的流泻下来,整座湖拢于这一帘柔软的薄纱当中,清静的耳廓渐次盈满草虫空灵的鸣唱,那音质纯净得如同一股甘冽的溪流,起得柔和,吟得婉转,好似一幅世外桃园图景,疾徐作歇合乎韵致,各具灵趣,自如行腔。
不远处,便可见车水马龙,霓虹闪烁。因为邻湖相隔,它温柔敦厚的胸脯把纷繁与喧嚣隔绝于世外,让心灵有一处幽静的憩所,让心海中不经意间泛起的浮华沉淀下来。
很庆幸,可以依湖而居。这湖,便是独墅湖。
抒情随笔 篇5
走向成功的路有多远,这话不是要问双脚而是要问志向;攀上成功的高峰有多难,这话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信念。
生活的时日是太漫长了,我们走在这茫茫人生路上难免跌跌撞撞,即使如此,青春的路上一切都还如花似锦,韶华灿烂。我们各有彼此,奔跑于世,只为着向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奔去。
走在青春的路上,我们需要思考很多。我问自己的心向往着什么,也许应当是种淡淡的又不乏滋味的人生。冰心曾说:“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我想,人生亦是如此吧,淡一点何尝不好?作为一名正为高考奋斗的高中生,学习生活亦更如此。当然,淡如茶的人生,不是“碌碌无为”,而是静下心来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小成功,对于现在的我,即默默学习,心无杂念,不求突飞猛进,只求平稳上升。
走在青春的路上,我们需要舍弃很多。钱钟书说:“人生的刺就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偏是你所不留恋的东西。”然而,一切失败的阴影,一切成功的光环,你留恋的丝丝缕缕,你惆怅的点点滴滴,都应抛给过去,或遗忘在时间的角落,或载入人生的史册。
我想,能让心灵在真实中憩息的人便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是心灵的幸福,而不是任何身外之物。“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问自己为何悲愁失意,只因身在官场的他,看不惯那些追名逐利的官吏,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然而现实无法改变。于是,他辞官归隐,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寄情于山水。他登高而歌,临溪作诗,伴着夕阳余晖随处走走,时时远眺,看鸟儿归巢,沉浸于恬静而闲适的生活,远离俗世。他舍弃了他该舍弃的,保留了一颗纯净、淡薄的心,这已足够。
走在青春的路上,我们需要坚持很久。人的一生就是个不断问路的过程,一次又一次地迷失,一次又一次地清醒,一次又一次地振作,一次又一次地探寻。从一次挫折中吸取教训就是在人生迷途中又点亮一盏灯。人的心灵往往会在一次漫长的旅途中渐渐憔悴,也许,当你迷失得多了也就倦了,有时也许想过放弃,然而放弃就等于更久地迷失,不是吗?
贝多芬的坚持足以震撼人心。那些灵性至极的黑白琴键撞击出生命的悲壮乐章,诉说着贝多芬的梦想与信念。要知道,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悔。总有一天,曾经天真无知的你将会因你的坚持而无悔!
若明若暗的青春岁月里,阳光氤氲着我们的样子,那小小的酒窝还斟不满暖暖的浅笑,那笑中更增添了成熟的思虑。
我们有遥远的志向,我们有坚定的信念。
我们经过人生的走廊,走在青春的路上。
抒情随笔 篇6
素面朝天。我在白纸上郑重写下这个题目。夫走过来说,你是要将一碗白皮面,对着天空吗?
我说有一位虢国夫人,就是杨贵妃的姐姐,她自恃美丽,见了唐明皇也不化妆,所以叫……夫笑了,说,我知道。可是你并不美丽。
是的,我不美丽。但素面朝天并不是美丽女人的专利,而是所有女人都可以选择的一种生存方式。
看着我们周围。每一棵树、每一叶草、每一朵花,都不化妆,面对骄阳、面对暴雨、面对风雪,它们都本色而自然。它们会衰老和凋零,但衰老和凋零也是一种真实。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为何要将自己隐藏在脂粉和油彩的后面?
见一位化过妆的女友洗面,红的水黑的水蜿蜒而下,仿佛洪水冲刷过水土流失的山峦。那个真实的她,像在蛋壳里窒息得过久的(又鸟)雏,渐渐苏醒过来。我觉得这个眉目清晰的女人,才是我真正的朋友。片刻前被颜色包皮裹的那个形象,是一个虚伪的陌生人。
脸,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证件。我的父母凭着它辨认出一脉血缘的'延续;我的丈夫,凭着它在茫茫人海中将我找寻;我的儿子,凭着它第一次铭记住了自己的母亲……每张脸,都是一本生命的图谱。连脸都不愿公开的人,便像捏着一份涂改过的证件,有了太多的秘密。所有的秘密都是有重量的。背着化过妆的脸走路的女人,便多了劳累,多了忧虑。
化妆可以使人年轻,无数广告喋喋不休地告诫我们。我认识的一位女郎,盛妆出行,艳丽得如同一组霓虹灯。一次半夜里我为她传一个电话,门开的一瞬间,我惊愕不止。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我不能不化妆。”她后来告诉我。“化妆如同吸烟,是有瘾的,我已经没有勇气面对不化妆的我。化妆最先是为了欺人,之后就成了自欺。我真羡慕你啊!”从此我对她充满同情。我们都会衰老。我镇定地注视着我的年纪,犹如眺望远方一幅渐渐逼近的白帆。为什么要掩饰这个现实呢?掩饰不单是徒劳,首先是一种软弱。自信并不与年龄成反比,就像自信并不与美丽成正比,勇气不是储存在脸庞里,而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化妆品不过是一些高分子的化合物、一些水果的汁液和一些动物的油脂,它们同人类的自信与果敢实在是不相干的东西。犹如大厦需要钢筋铁骨来支撑,而决非几根华而不实的竹竿。
常常觉得化了妆的女人犯了买椟还珠的错误。请看我的眼睛!浓墨勾勒的眼线在说。但栅栏似的假睫毛圈住的眼波,却暗淡犹疑。请注意我的口唇!樱桃红的唇膏在呼吁。但轮廓鲜明的唇内吐出的话语,却肤浅苍白……化妆以醒目的色彩强调以至强迫人们注意的部位,却往往是最软弱的所在。
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犹如水晶与玻璃的区别。
不拥有美丽的女人,并非也不拥有自信。美丽是一种天赋,自信却像树苗一样,可以播种可以培植可以蔚然成林可以直到地老天荒。
我相信不化妆的微笑更纯洁而美好,我相信不化妆的目光更坦率而直诚,我相信不化妆的女人更有勇气直面人生。
候若不是为了工作,假若不是出于礼仪,我这一生,将永不化妆。
抒情随笔 篇7
又站在窗前,外面刚刚下过雨,天上还乌云密布,还常常看到一道道长长的,白紫色的闪电,可却久久听不到,轰轰的雷声。我在想,那闪电到底有多远,我分明没有看见云与云的碰撞。闪电虽常常给人一种可怖之感,可又总觉得闪电极美,有时觉得它便是带刺的玫瑰。
不去想,那么远了吧,眼前的火龙果的花要开了,另还有三四多粉紫色的小花,两三点雨露,片片幽绿的叶,这是以前没有的。之前小小的,稀稀疏疏的那丛芦荟现在长得极茂盛了,密密麻麻,郁郁葱葱。虽然没种什么带有香味儿花儿,可我却似乎嗅到了淡淡的茉莉花香。
记得,以前我曾买了一盆茉莉回来,常常可以嗅到茉莉花的馨香,总让人心旷神怡。尤其是四五月份,清明时节常有雨露,淡白的茉莉,雨中飘曳,吐露芬芳,姿态柔美。可,不记得,什么时候它不在了,竟自高中以来我对它的没关注便越来越少,煞是自愧,我竟曾忽略、忘记了它。
又想起,还是孩提时的模样,幽幽绿藤爬满窗台前的'防盗网,好似它们就是它的天然的栅栏一般,只种一株,它便可以爬满一片。顺藤而上,顺藤而下,那么有灵性,那么葱郁,绿绿的样子又是那么可爱。我和弟弟都十分喜爱它,它是舅舅给我们的一颗种子,很大,像是放大了的红豆般,直至今日我还未能得知它的名姓,只记得当时舅舅说它是蚕豆,看起来也的确像,是在外婆家的藤蔓上的豆瓣里摘出来了的,从外婆家把它带到了自己家,便随意种下,并未有多少期盼,但自它发芽起,便日日浇水,轮流施肥,每天都盼着它快快长大。它的生长能力极强,一两个月便攀爬得满满。为了更好地照顾它,我和弟弟日日中午、傍晚都为它浇水降温,几乎片片叶子,条条藤蔓都亲自淋上清水。天下雨了,我觉得我们比能喝到“天水”的绿藤更高兴。它终于可以喝饱喝够啦!终于可以不被烈日折磨啦!……
窗台上还有盆桂花,年年可闻桂花的香甜,尤其是中秋时节,浓浓的花香,热热闹闹的团圆景象,自然少不了月饼的油腻之气和浓茶苦甘之味,自此,桂花便会一直飘香到十一月份才渐渐凋落消散。几年之后,桂花渐渐凋残败落了,每年中秋也愈来愈不热闹了,从一大群人慢慢地就只剩下我们一家人,以前都是一群人,亲戚朋友一起吃饭,吃月饼,在天台赏月,吹风,看一个又一个明晃晃的像是橙黄的月的,载着满满的愿望的孔明灯慢慢地被风吹着漂然而上,在空中失去方向,没有人知道它们会去哪里。印象依然还在当年,建国60周年时,群灯飞舞,竟在风中飘然而成六十状,我仍无法忘却自己当时心中的那份激动。
渐渐地,长大便像一把利锯,隔断了长线,中秋便连自己也只能独在异乡,倍思亲,更何况其他的亲朋呢。无端想起龙应台的比喻,兄弟姐妹,不过是同根生的一棵雨树的两端,一个在东,一个在西,虽隔开数十米,但同树同根,日夜开合,会看同一场雨,与树雨共老。雨,又开始下了起来,我在念想着何时再栽种绿藤,何时又闻茉莉,又观桂花……
不经意间,又到了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