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旅途游记散文

2023/12/16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旅途游记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旅途游记散文 篇1

在我的桌前有两本当代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的书《边城》、《长河》。对于湘西这块神奇的土地,我早就有心一睹她的神秘和芳容。也许是从文先生以诗化的散文笔调描写了这块神奇土地的风土人情,那纯朴的民情和美丽而娟秀的山水,以及那古老吊脚楼和青石板路,还有那悠悠流淌经年清澈透底的沱江等一幅幅美丽的山水画面,时时在引诱着我。

终于有机会来到了凤凰古城,其实,在去之前同行的同事已经确定了旅游线路,但一走进这里我第一想去的地方是从文先生的故居。于是,我们在泊好车后,我便一人单独行动,我要一人去静静感受这里的每一个细节,感受这里的每一个神秘故事。踏着泛着光亮曲折而悠长的青石板路,晨雾中的古城凤凰一片安静而透露出浓郁的山城特有清新气势。阳光穿过薄雾温柔地撒在波光粼粼的沱江江面上,泛着星星般的光亮,江的两岸树影婆娑,一排排的吊脚木楼沿着岸边矗立,似乎在诉说着这里的历史变迁。江面上有星星点点的小舟在在袅袅升起薄雾中漂移。沿江而下路过铁铺、姜糖铺、米店、服装店、首饰店,一排排店铺紧临面市。偶儿有狗旁似无人地在回首观望什么或低头慢行,时不时有小猫突然窜于脚傍让你惊倏后退几步。在现代文明高速发达的今天,古老而现代的凤凰依然有这种怡然恬静的景象实在难得,也许是清晨游人稀少的缘故吧。

走进古城后,你就会发现古城不大,但有很多当地风俗民情的建筑,大部份还保留着当时的风格,这里人杰地灵,有许多名人故居,也有一些民俗庙祠等。慢步古城的小巷中你可随时感受湘西的人文风俗,感受那纯朴的邻里和谐氛围,感受经过岁月洗礼后那些部分已经剥落的民居建筑艺术。不觉间已经来到了从文大师的故居。先生的故居青砖院落结构,进门一墙而立,人则从两侧进入,站在厅中央环顾四周,我在寻找那位曾经喜欢到山间掏鸟窝而常年逃学的英俊少年,经常被父亲严训而受祖母庇护的青年才俊。然斯人已去,给我们留下大量文学财富的先生那音容笑貌似乎还在院落的每处回响。先生在《边城》里写道:“祖父、父亲以及兄弟全列身军籍;死去的莫不在职务上死去,不死的也必然的将在职务上死去”。在这里他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的美好时光,十五岁后也踏进了军旅生涯。走向他的辉煌人生,尽管道路坎坷,但他凭借他的“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以识人”的人生格言,在文学和考古的殿堂给后人树立起座座丰碑。

先生喜欢水这是我在他的自传《无从训服的斑马》中他的孙女沈红写的《代序·湿湿的思念》里知道的。在自传里他说“水教给我黏合卑人生的平凡哀乐,并做横海扬帆的美梦,刺激我对于工作永远的渴望,以及超越普通个人功利得失,追求理想的热情洋溢”。于是,在那个多难的年代,他以他的优美文笔和淳淳的教学,以他上善若水的心境抒发他的民族爱国情操。于是也就有了他的《边城》、《长河》这样的不朽名篇。在《边城》里他塑造了一位善良纯朴,知情达理,孝顺而坚强的“翠翠”形象,典型地反映了当时湘西人民的生活状况。先生在古代服饰和考古方面也有很深造诣,他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唐宋铜镜》等都是在这些领域里的颠峰之作。

走出从文先生的故居时,发现周围的书滩都摆放着先生不同时期的着作,有些是在书店买不到的,我边走边翻阅,对先生一生的辛勤笔耕和不懈的人生追求肃然起敬。因为时间关系我无法对古城凤凰进行全方位的游揽,但这次古城凤凰行,我终瞻仰了大师故居,也就心满意足了。

旅途游记散文 篇2

彩云之南——云南,是我一直向往的地方,今年暑假,我有幸和爸爸妈妈来到了这里,一睹它的风采。云南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2008年7月20日,我们踏上了欢乐地旅途……

NO.1第一站——昆明石林

我们第一站来到了昆明,来到了云南四大景观之一的石林。它是一座由岩石组成的“森林”,是著名的国家级自然风景区。我们乘车来到了这里,天上正在飘着小雨,这给我们的旅途增添了一份乐趣。进了石林,首先映入我眼帘的的是一座石山,上面刻着“石林”两个大字,我们纷纷在这留影,这里的人非常多,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来游玩的。石林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大石林和小石林,我们先来到了大石林,这里的大大小小的石头奇形怪状,有像动物的,还有像人的,它们连成了一片石海,甚为壮观。看完了大石林,我们随着导游叔叔来到了小石林,这里的石头没有大石林大,因此而得名。小石林的石山凸凹不平,姿态万千,穿行其间,只见怪石林立。在雾和露珠的笼罩之下,石林变得更加美丽,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我们用照相机拍下了这美丽的景色。不知不觉中,我们看完了石林。第一站结束。

NO.2第二站——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从小就梦想去的地方,那里被称为“动物和植物的世界”。我们来到了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热带雨林的空气很潮湿,植物种类繁多,如仙境般美丽奇妙。到了那里,我看见了一颗参天大树,好像是热带雨林的招牌。再往里面走,全是高大的植物,有芭蕉树,有千藤树还有凤尾竹...热带雨林绿意盎然,处处都通过绿色显示出生意。看完了热带雨林,我们又来到了野象地,那里有好多大象,我们观看了大象表演,又和大象合影留念。大象也好像欢迎着我们的到来,不停地拍打着它的大耳朵。就这样,第二站结束。

NO.3第三站——丽江古城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位于玉龙雪山脚下的丽江古城,它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保留了古代建筑的风格,古朴的元素与现代的美相结合,景色宜人。在这儿,你可以买到云南的特产—普洱茶,又可以感受到云南人的热情。到了古城门口,首先可以看到两座大水车,它们好像诉说着古城悠久的文化历史。听到有阿姨给我们介绍说,丽江古城没有围墙,四通八达。古城中间有一条宽敞的道路,道路两旁都是商店,有卖玩具的,还有卖吃的,还有卖衣服的...大约有四千多家商铺,物美价廉,应有尽有。每家门前都有河水流过,真是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图啊!在古城之中,中国的文化精髓如画卷般一一展现,让你不得不陶醉在其中。在不舍和留恋中,我们离开了古城,它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第三站结束。

云南一行让人流连忘返,云南的美丽让人回味无穷。这次云南之行,我终生难忘。去云南游玩,既饱览了那里的少数民族风情,开阔了眼界,又陶冶了情操。真是如梦如画的人间仙境啊!我爱你,彩云之南;我爱你,七彩云南!

旅途游记散文 篇3

从不曾想过要摆脱尘世,亦不想受世俗所限。虽住在海边,却并没心情时常赏景,今天无意中走到海边,才体会到这别样思绪。

一个人静静的漫步在细腻的沙滩上,入眼之处皆是浩瀚的大海与无际的天空,白色海鸥点缀其中,平静的海面上,寂籁的天空下,因为有了海鸥的点缀而愈加美丽,未曾仔细听过海鸥的歌喉,今日有幸抛却烦恼,细闻其声,才发现美丽身影一直在身边徘徊,动听旋律一直在耳畔萦绕,只是我们的脚步走的太快,以致忽略了这自然之美,和谐之声。

白色的羽毛,灰色的翅膀,黄色的脚蹼,可爱而不失亮丽,亮丽而不失朴素,只是简单的色调,却勾勒出了完美的身影。翱翔于无际的天空里,漫步于浩瀚的沙滩上,时而破空长鸣,时而漫步沙滩,时而低空盘旋,时而沙滩追逐。身影美不胜收,矫健而又令人神往;歌喉沁人心脾,婉转而又百听不厌。静谧的天空下,浩瀚的海面上,百鸟齐飞,百鸟齐鸣,独享这自然之美,领悟这凡世之景。

都说鹰是天空之王,那么海鸥则是海边之天使,美丽的身影,优雅的身姿,动人的旋律,唯美的滑翔,将美丽集于一身,而不争艳;歌声婉转动人,而不争名。只是静静的守候着属于自己的领空,静静的抒发着属于自己的情感,默默的'淡出人们的视线,细细的品味着自己的美丽身姿。

唯美的景色,却因我的唐突出现而被打怕,一个世俗之人,玷污了这美丽之景。社会总逼迫着我们加快脚步努力前行,越来越过多的关注浮华之美,却忽略了这自然之美,来自心灵的震撼之美,外在美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会随时间老去,而自然之美永葆青春,内在之美沁人心脾,千辛万苦的改变外表,倒不如培养自己的内涵,内秀远远高于浮华之美,只是被认知的时间较久点,却是永恒之美。

旅途游记散文 篇4

阳春三月,春色正好。湖畔嫩柳舒展着身骨,柔枝含烟,田间地头的桃花、杏花也已轻绽枝头,笑看人间,远远望去,树间薄雾萦绕,花簇若绯云织霞,美不胜收。群山返青,从苍茫萧瑟的冬梦中醒来,淡雾中翠色若隐若现,似顽皮的孩童,似遮面的少女,吸引人好奇的`目光,驻足远眺。蒙山之巅,暖风和煦,无边光景一时新。

蒙山,素称“亚岱”。漫溯历史长河,一直为文人骚客、帝王将相所瞩目。李白、杜甫结伴游蒙山、唐玄宗率群臣登临蒙山、苏轼游蒙山作诗吟诵蒙山、康熙大帝冬游蒙山、乾隆皇帝南巡中游历蒙山……皆对“山灵盖不违尧命,示我诗情在玉峰”的蒙山颂扬备至。

自蒙山牌坊进,一路上百花争妍,竞吐芳菲,于褐色枝头迎春而闹,如同寒暄久违的春天。途经翠竹园,遥闻竹声幽幽,泠泠作响。始至山脚下,沿坡而上,两边林木杂生,乱石凸显,粗犷的风景亦如屹立的蒙山,雄浑彰显豪情。

正如它遥远的历史般,身在九龙潭的游客已经看不到山神庙的踪影。九个汉白玉龙头立于石坝之上,虽非水流旺盛的夏季,从其下走过,亦能想象到龙潭喷水的壮观场景。

走过九龙潭,便是真正到了登山的时候,曲折蜿蜒的群山中,一阶阶台阶构成了攀爬的“天梯”。山势险峻,林木茂密,溪流从巨石中窜出,偶有黄灿灿的野花立于枝头,点缀着银褐色的枝干和浓绿的松林。拾级而上,满目春光,或是小亭短歇,或是驻目远望,或细览百寿摩崖,走走停停中,不知不觉鹰窝峰已在脚下。

“不到鹰窝峰,枉为蒙山行”,作为蒙山的标志性景点,鹰窝峰若拔地而起,直刺苍穹,峭壁刀削,苍松笼罩,给已显疲态的游人最深的震撼。石阶无尽,东天门是引领游者的最大动力,忘记了已经走过多少阶,坚持着最初的信念,某一刻,刻有“云蒸霞蔚”的巨大石坊映入眼帘。虽未登至绝顶,已可粗览蒙山。薄雾掩映,遍布翠色的群山聚于身下,此时,天阔地远,心静如水,却又有说不尽的豪迈。

悬崖栈道,蜿蜒于峭壁之上,其下深不可测,身旁山石如丛,千姿百态,身下一览众山小,满眼苍翠。人行其中,呼入略带湿气的空气,心旷神怡。悬崖栈道的惊心动魄,森林木栈道的鸟语花香,不论何种心境,总能有所感怀,有所触动,让人深觉不虚此行。

几个小时的攀登,游客已是精疲力竭,最终抵达了目的地——龟蒙顶。东有玉皇殿,西有孔子小鲁处,云从身边过,风自足下生,此处远望,群山于脚下隐现,顿觉神清气爽,仿佛所有的疲惫,顿时一扫而光。历观蒙山寿仙等景观,登山之旅便至尾声。“马蹄踏碎琼瑶路,隔断蒙山顶上峰”,有念想,有期待,仿佛志同道合的老友于今朝相遇,还会有再次相聚的日子。

其实,人生就像登山,路有陡有缓,可能我们会爬得很累很疲倦,甚至没有登山杖,双脚如同灌了铅。走一步,再走一步,或许山顶风景总是与你的想象有所不同,但到了山顶你会发现,自己早已心如止水。所有经历过的风景都是一种记忆,早已被岁月打磨的云淡风轻。

旅途游记散文 篇5

今天,是我们来厦门的第二天。母亲说,要带我们去鼓浪屿玩。我听了,高兴地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到鼓浪屿去。

早上,烈日炎炎,我和母亲一大家人来到码头,登上游轮。站在甲板上,海风迎面吹来,脸上有一丝清凉。极目远眺,阳光照在海面上,海面波光粼粼。船劈波斩浪地前进着,浪花好像翩翩起舞,欢迎我们的到来。

这时,广播里传出船长介绍美丽的鼓浪屿。当船长介绍郑成功的历史时,大家纷纷跑到栏杆边看他的雕像。望着郑成功的雕像,我心中激起了无数感慨。虽然,郑成功身材十分矮小,但他永远留在台湾、中国人民的心中。

不知不觉,游轮已经到了鼓浪屿,我的心情万分舒畅,母亲答应给我喝奶茶。由于鼓浪屿曾被外国人侵占,留下许多外国人的房子。而现在改造成了别墅,向四处望去,好似由别墅围成的迷宫。

走在时而宽敞,时而狭窄的小巷中,时常看到榕树、纺垂树和龙须树。野生的龙须树犹如龙王似的横扫千里,方圆一两百米都是他的地盘。

耶,盼望已久的“张三丰奶茶”店到了。店外的游客可多了,而且每个人手上都拿着一杯奶茶,母亲排队买了三杯葡萄杏仁奶茶。端着奶茶,望着小摊前,烤羊肉的香味直往鼻孔里钻,我们姐弟三人哪有不吃的道理。于是,奶奶就买了好几串让我们拿着吃。我一边吃美味的羊肉串,一边喝奶茶,像馋猫似的舔舔舌头,回味无穷。

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暮色已晚,我们登船回岸。啊,千年鼓浪屿你真美,你那美丽的景色深深映在我的脑海里。

旅途游记散文 篇6

听说船早晨十点从奉节人峡,九点多钟我揣了一份干粮爬上一道金属小梯,站到船顶层的甲板上了。从那时候起,我就跟天、水以及两岸的塌岩峭壁打成一片,一直伫立到天色昏暗,只听得见成群的水鸭子在江面上啾啾私语,却看不见它们的时候,才回到舱里。在初冬的江风里吹了将近九个钟头,脸和手背都觉得有些麻木臃肿了,然而那是怎样难忘的九个钟头啊!我一直都像是在变幻无穷的梦境里,又像是在听一阅奔放浩荡的交响乐章:忽而妩媚,忽而雄壮;忽而阴森逼人,忽而灿烂夺目。

整个大江有如一环环接起来的银链,每一环四壁都是蔽天翁日的峰峦,中间各自形成一个独特天地,有的椭圆如琵琶,有的长如梭。走进一环,回首只见浮云衬着初冬的夭空,自由自在地游动,下面众峰峥嵘,各不相让,实在看不出船是怎样硬从群山缝隙里钻过来的。往前看呢,山岚弥漫,重岩叠嶂,有的如笋如柱。直插云禽,有的像彩屏般森严大方地屹立在前,挡住去路。天又晓得船将怎样从这些巨汉的腋下钻出去。

那两百公里的水程用文学作品来形容,正像是一出情节惊险,故事曲折离奇的好戏,这一幕包管你猜不出下一幕的发展,文思如此之绵密,而又如此之突兀,它迫使你非一口气看完不可。

出了三峡,我只有力气说一句话:这真是自然之大手笔。晚餐桌上,我们拿它比过密西西比河,也比过从阿尔卑斯山穿过的一段多瑙河,越比越觉得祖国河山的奇瑰,也越体会到我们的诗词绘画何以那样俊拔奇伟,气势万千。

没到三峡以前,只把它想像成岩壁峭绝,不见天日。其实,太阳这个巧妙的照明师不但利用出峡人峡的当儿,不断跟我们玩着捉迷藏,它还会在壁立千初的幽谷里,忽而从峰与峰之间投进一道金晃晃的光柱,忽而它又躲进云里,透过薄云垂下一匹轻纱。

早年读书时候,对三峡的云彩早就向往了,这次一见,果然是不平凡。过瞿塘峡,山岌积雪跟云絮几乎屏在一起,明明是云彩在移动,恍惚间却觉得是山头在走。过巫峡,云渐成朵,忽聚忽散,似天鹅群舞,在蓝天上织出奇妙的图案。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孩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初人峡,颇有逛东岳庙时候的森像之感。四面八方都是些奇而丑的山神,朝自己扑奔而来。两岸斑驳的岩石如巨兽伺伏,又似正在沉眠。山峰有的作编蝠展翅状,有的如尖刀倒插,也有的似引颈欲鸣的雄鸡,就好像一位魄力大、手艺高的巨人曾挥动千钧巨斧,东祈西削,硬替大江斩出这道去路。岩身有的作绛紫色,有的灰白杏黄间杂。著名的“三排石”是浅灰带黄,像煞三煮断垣。仙女峰作杏黄色,峰形尖如手指,真是瑰丽动人。

尽管山坳里树上还累累挂着黄橙橙的广柑,峰巅却见了雪。大概只薄薄下了一层,经风一刮,远望好像楞楞可见的肋骨。巫峡某峰,半腰横挂着一道灰云,显得异常英俊。有的山上还有闪亮的瀑布,像银丝带般蜿蜒飘下。也有的虽然只不过是山缝儿里淌下的一道涧流,可是在夕阳的映照下,却也变成了金色的链子。

船刚到夔府峡,望到屹立中流的艳濒滩,就不能不领略到三峡水势的险咤了。从那以后,江面不断出现这种拦路的礁石。勇敢的人们居然还给这些暗礁起下动听的名字:如“头珠石”、“二珠石”。这以外,江心还埋伏着无数险滩,名字也都蛮漂亮。过去不晓得多少生灵都葬身在那里了。现在尽管江身狭窄如昔,却安全得像个秩序井然的城市。江面每个暗礁上面都浮起红色灯标,船每航到瓶口细颈处,山角必有个水标站,门前挂着各种标记,那大概就相当于陆地上的交通誉。水浅地方,必有白色的报航船,对来往船只报告水位。傍晚,还有人驾船把江面一盏盏的红灯点着,那使我忆起老北京的路灯。

每过险滩,从船舷俯瞰,江心总像有万条蛟龙翻滚,漩涡团团,船身震撼。这时候,水面皱纹圆如铜钱,乱如海藻,恐怖如陷阱。为了避免搁浅,穿着救生衣的水手站在船头的两侧,用一根红蓝相间的长篙不停地试着水位。只听到风的呼啸,船头跟激流的冲撞,和水手报水位的喊声。这当儿,驾驶台一定紧张得很了。

船一声接一声地响着汽笛,对面要是有船,也鸣笛示意。船跟船打了招呼,于是,山跟山也对语起来了,声音辽远而探沉,像是发自大地的肺腑。

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激流里的木船。有的是出来打鱼的,有的正把川江的橘麻往下游运。彪悍的'船夫就驾着这种弱不禁风的木船,沿着鳞峋的峨岩,在江心跟汹涌的漩涡搏斗。船身给风刮得倾斜了,浪花漫过了船头,但是勇敢的桨手们还在劲风里唱着号子歌。

这当儿,一声汽笛,轮船眼看开过来了。木船赶紧朝江边划。轮船驶过,在江里翻滚的那一万条蛟龙变成十万条了,木船就像狂风中的荷叶瓣那样横过来倒过去地颠簸动荡。不管怎样,桨手们依旧唱着号子歌,逆流前进。他们征服三峡的方注虽然是古老过时的,然而他们毕竟还是征服者。

三峡的山水叫人惊服,更叫人惊服的是沿峡劳动人民征肺自然,谋取生存的勇气和本领。在那耸立的峭壁上,依稀可口辨出千百层细小石级,蜿蜒交错,真是羊肠蟠道三十六迥。有时候重岩绝壁上垂下一道长达十几丈的竹梯,远望宛如什么爬虫在嘎岩上蠕动。上面,白色的炊烟从一排排茅舍里袅袅上升。用望远镜眺望,还可以看到屋檐下晒的柴禾、腊肉或涟具,旁边的土丘大约就是他们的祖莹。峡里还时常看见田垄禾牲口。在只有老鹰才飞得到的绝岩上,古代的人们建起了高培和寺庙。

船到南津关,岸上忽然出现了一片完全不同的景象;山麓下搭起一排新的木屋和白色的帐篷。这时候,一簇年轻小伙子正在篮球架子下面嘶嚷着,抢夺着。多么熟稳的声音啊!我断到了筑路工人铿然的铁锹声,也听到更洪亮的炸石声。赶紧借过望远镜来一望,镜子里出现了一张张充满青春气息的笑脸。多巧啊,电灯这当儿亮了。我看见高耸的钻探机。

原来这是个重大的勘察基地,岸上的人们正是历史奇迹的创造者。他们征服自然的规模更大,办法更高明了。他们正设计在三峡东边把口的地方修建一座世界最大的水电站,一座可以照耀半个中国的水电站。三峡将从蜀道上一道险峻的关隘,变成为幸福的源泉。

山势渐渐由奇伟而平凡了,船终于在苍茫的暮色里,安全出了峡。从此,漩涡消失了,两岸的峭岩消失了,江面温柔广阔,酷似一片湖水。轮船转弯时,衬着暮霭,船身在江面轧出千百道金色的田垄,又像有万条龙睛鱼在船尾并排追踪。

江边的渔船已经看不清楚了,天水交接处,疏疏朗朗只见几根枯苇般的桅杆。天空昏暗得像一面积满尘埃的镜子,一只苍鹰此刻正兀自在那里盘旋。它像是在寻思着什么,又像是对这片山川云物有所依恋。

旅途游记散文 篇7

说到百里荒,我就会想到百里荒的各处景点和好吃的食物。但令我最难忘的,却是一条不出名的小瀑布。

小瀑布很小,没有黄果树瀑布那样雄伟,没有壶口瀑布那样壮观,也没有“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样的气势,但他有自己独特的美。

小瀑布从一座小山上倾泻下来的,小山只有三四人高,上面长满绿苔。山顶上还堆积着少许的雪,花白花白的。瀑布从山顶上倾泻下来,落到山脚的一个小潭子里,飞溅起许多水珠。水珠像淘气的小娃娃,蹦到人们的脸上、身上。用手捧起水来洗脸,那叫一个爽。凉凉丝丝,舒舒服服。下雨了,瀑布周围一片朦胧,像雨似的雾,像雾似的雨,丝丝缕缕,缠绵不断。瀑布和雨融为一体,若隐若现。雨停了,天空出现一道若隐若现的彩虹出现在被雨水洗蓝的天空中,罩着小瀑布。空气非常清新,夹杂着泥土的芬芳。瀑布流的更响了,流得更欢了。“叮,叮咚,叮叮咚咚”清澈的泉水,拍打着岸边,发出清脆的响声,回荡在我的心中。

我爱百里荒这条有着独特的美的小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