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云南的游记散文

2023/12/17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云南的游记散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1

云南石林以石头驰名世界。

走进石林,有种身临仙境的感觉。清晨,石林的雾海真是与众不同。近看它像缕缕轻烟,那些奇妙的风景被遮得不见踪影。一阵大风吹过,云雾散开,种种奇景又忽然浮现在眼前。远看,像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山峰只露出一个小尖,仿佛是海里的一个个荒岛。

我们沿着阶梯向上登攀,好不容易来到了莲花峰,我已累得气喘吁吁,两脚发麻,莲花峰形状似一朵盛开的荷花,石头形状如同一片片花辨,上宽下窄,组成了一朵大荷花,形态逼真,太奇妙了!

离开奇妙的莲花峰,我们向最高的望峰亭进军。一路上,奇峰怪石兀立,忽然我看见一块巨石横跨在石壁上,十分险恶,眼看就要砸下来了。可妈妈告诉我,那块峥嵘怪石横跨峭壁上几千年了。一直没有砸下来,因此,这块石头叫做风吹石。

过了一会儿,我们到达了望峰亭。亭子建立在峭壁悬崖之上,好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群山峻岭之上。亭柱上都雕刻着活灵活现的龙。有的是蛟龙穿云,有的是双龙戏珠……工艺精湛,惟妙惟肖。

接着我们又去看了一块叫阿诗玛的巨石,传说中的阿诗玛是一位美丽的撒尼姑娘,她为了反抗富人热布巴拉,在阿黑哥的帮助下,逃出虎穴。走到此地时,崖神发洪水把她淹死,于是她化为巨石。站在远方望去,那块巨石仿佛是阿诗玛身背背篓,正在等待阿黑哥的到来。

美丽的石林,我爱你!我爱你的巨石,更爱你的“险”、“奇”、“秀”、“雄”、“幽”走到何处,我都不会忘记你的!

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2

有一天,我们全家中奖中到了三张旅游西双版纳的门票。我可高兴了!我们做着火车来到了云南西双版纳。首先,我们先参观美丽又迷人的“植物王国”。这是一个无边无际绿原地带,这里充满了新鲜空气,让人感到舒畅无比。先说箭毒木吧!箭毒木是非常毒的一种植物。只要一碰到它,血就会凝固。那么就会死亡。所以大家最好还是不要碰箭毒木。接下来,我们要去瞧瞧高大无比、简直要突破云霄的望天树。望天树是非常高的植物,海拔是30米——50米。胸径1·30米。格外的高。除了这些,还有会跳舞的草、巨大的海宇叶、有泉水的扁担藤、专门吃虫子的猪笼草……

然后,我们到了幽默风趣的“动物王国”。我们刚刚绕过一个弯道,就看到非常多的长臂猿出现,我从小背包里面拿出一个香蕉,丢到一棵大树上。有非常多只长臂猿来看,其中一只老猴非常聪明,它掰掉香蕉皮,把香蕉分成非常多片,还要一片香蕉两个人一起吃。我心想:长臂猿的智商挺高的嘛!后来我们还发现有非常多的孔雀围着我们跳着小步舞,好像在说:“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离开孔雀群以后,我们继续走。走着走着,我们听到“砰砰”的响声。原来是象群刚刚吃饱午餐,出来走一走消化消化。他们的鼻子非常长,像水管一样。这附近有个泉水池,那队大象里面的其中一只成年象跑出来,鼻子吸了几口水,然后给自己洗了个泉水澡,后来才清爽满意。

到时间了,我们该出西双版纳了。我心想:西双版纳真美丽!我下次还要来玩!

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3

观玉龙雪山,听纳西古乐,小桥流水,阡陌纵横,虽非江南,却更是一方净土——云南丽江,古朴而原始,非凡而平静。

游览丽江是在去年八月,那次,我终于感受到了何为“世外桃源”。几千年的历史荡涤了丽江今日的宁静;“丝绸之路”奠基了这座古城永恒的辉煌;奔腾的长江水就像是不息的血脉注入这片神奇的土地;特殊的无城墙结构为众人所瞩目;古老的象形文字、光滑的青石路面……无一不在向世人诉说着丽江的传奇。丽江的每一处民居,每一家酒吧、茶室、旅馆都有花,都萦绕着丝竹之音。丽江老人那纵横的皱纹里盛满了太阳的古铜色,写满了高原、雪山的气息,门楣上那一个个奇异的象形符号,无疑是一种奇迹。站在玉龙雪山底仰望,陡峭的崖壁令人望而生畏,而那束阳光似乎是跳跃的,引领我们去攀登,去发掘。坐在大研镇古色古香的木台阶上,望着五花石板上累累的马蹄斑痕,仿佛那几千年前的陆上丝绸之路就在眼前,河水环城穿街,入墙过屋,形成了主道傍河,小巷带渠,河畔渠侧,杨柳拂水的一番景象,令人如痴如醉。在河边的小茶馆里喝杯茶,聆听葫芦丝那美妙而忧郁的声音,看着周围形形色色的人,感觉气氛是那么融洽,虽然其间夹杂着各国不同的语言,但似乎都已被丽江的美景所凝聚成同一种语言——一种赞美丽江风光无限好的语言。

一缕烟流过宁静的丽江,顺流是阳光烂漫处,逆流是阳光宽容处,醉是那晚霞去留处,剩下的是海市蜃楼,等待夕阳再一次微笑,那时我会幸福地落泪。

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4

早上八点钟,我们从客栈出发,去香格里拉。丽江到香格里拉真远啊,我们几乎坐了一天的车,但是,一路上的风景真美啊!我们看到了大片的花海,那些不知名的紫花,黄花开得一片一片的,就象一张油画,色彩缤纷浓烈。我们看到了蓝天白云下,一片无边无际的绿油油的草原,牦牛们零零星星的分散在各处自由自在的吃着草。

我们还看到了两条大江,一条是长江的源头--金沙江,一条是湄公河的源头---澜沧江。两条江水都经过这里,可是却往不同的方向奔去,。金沙江水非常混浊在经历了一个大转弯后,头也不回的向下游流去。

看着美景,我却渐渐地难过起来。头昏,想睡觉,想吐却吐不出来。司机师傅说我这是高原反应,要吸些氧就能缓解。妈妈买了氧气,租了羽绒衣。我实在难过的时候,就吸些氧,吸了氧就感觉好多了。可是,一会不吸,就难过起来,连窗外的美景也顾不上看了。

奇怪的是,越往山上走,我就越冷,到了后来,我干脆穿上了羽绒服。哇,现在是七月份呢,南京热的要死,我们在香格里拉却穿着羽绒服,这种感觉还真奇妙呢。

就在这又奇妙又难过的感觉中,我们好不容易到了旅馆。随便吃了点东西,我倒头就睡了。希望明天,这个高原反应能够过去,不然,我还怎么玩呢?

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5

吃了昆明的过桥米线还不够,今天我们的火车又到达了大理。

早上,又经过了一番紧张的折腾,我们的旅游大巴终于出发了,心情也逐渐的好起来。

大理居住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白族。电影《五朵金花》就是在这里拍的,讲的就是白族的故事,所以白族人都喜欢称男人为“阿鹏”(《五朵金花》里的男主角),称女人为“金花”(《五朵金花》里的女主角)。

上午,我们逛了逛大理古城,城里到处古香古色,仔细一看,尽是些商店,五花八门的,各种各样。里面的的东西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洋人街游人如织,只是我看了一路也没看见一个洋人。

下午,我们坐着游船驶进了洱海。虽然说名字叫“海”,实际上就是一个大湖。因为白族没有海,就称那里的湖为“海”,洱海就是其中的一个较大的“海”。是云南的第二大湖。洱海的水清澈见底,游轮在水中划过,一条条波纹向四面散开,像鱼鳞一样闪闪发光!远看洱海,它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一个多小时后,游轮靠近了一个小岛,因为雨下得挺大,所以我们没下船,但听爸爸说岛上有一个观音菩萨像,高达17。56米,由277块汉白玉雕刻而成,非常壮观,唉!只好遗憾了。站在甲板上,我还能隐隐约约看见小岛上满眼葱绿,美丽极了!

不久,游轮返航,淅淅沥沥的小雨滴打在水面,好像整片水面洒满了珍珠,调皮的小雨滴跳进水里,水面先是凹进去一小块,然后溅起一朵朵小水花,这朵还没有“凋谢”,那一朵又开了。我看得如痴如醉,知道妈妈叫我下船,我才缓过神来。

美丽的大理到处鲜花盛开、绿草茵茵。还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哩!

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6

少年时读苏轼赞美杭州西湖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小小的心灵上便有了烙印。后来长大了读到久居西湖的晚清学者合樾的笔记,说西湖的风景是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更令人神魂飞越了。

数十年后才到西湖一游,却只领略到一个“晴方好”,也就是“三不如”。虽然水光潋滟,晴渡温柔,已经令人流连忘返;可是没有领受到“而办奇”的美景,总不免是憾事。

三年前农历正月中旬重游西湖,和两位同志住在湖滨路西湖饭店。真是不巧,住了几天就落了几天雨。但也算凑巧,可以补偿“雨亦奇”的游览宿愿了。我们穿上雨鞋,撑开雨伞,便作雨湖之游。

一到湖边,湖水便拍岸作响,湖波灰白色,卷起层层细浪,湖上是无边无际的雨丝,湖中却一架船儿也没有,开旷空阔。这并不是“画船尽入西拎,闲却半湖春色”(宋人词句),而是画船尽系岸柳,避让满湖春雨也。举头展望,只见湖水东南北三面,群山隐隐,南高峰、北高峰全是灰蒙蒙的。“山耶云耶远不知”,但是又深深浅浅,富于层次。最深的近于墨色,最浅的类如银粉。天水沾连,山云融合,又像是正在洗涤中的硕大无比的大理石屏风从几方面围绕着。啊!原来是活生生的粉墨山水、粉黛西子呈现在我们眼前!

顺着湖滨走去,不久便到断桥。这是民间故事中白素贞阳许仙会见的地方。这美丽的民间故事曾经感动过多少有‘情人。传说既久,也就当真。我们站在桥头也感到,好像多少年前真有过他们主仆三人在这儿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今天的湖水还为他们奏出相思之曲,雨丝还为他们飘洒同情之泪。其实许仙和白娘子不过是自古以来许多情真义重而遭遇悲惨的青年儿女的化身。早就知道西湖上有个月老祠,月老祠有副集句对联: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错过姻缘。可惜我们没有寻见。

眼前的湖景仍然是细雨纷纷的,游人甚少。没有半点尘嚣,只是一片的清寂。我们倚靠着“平湖秋月”的栏干,远望保淑塔,近望孤山,想到苏东坡腊日游孤山诗句“林深无人鸟自呼”,现在连林鸟也无声息。我感到“山色空蒙”的这个“空”字真下得好,现在真觉得心境与湖境俱空。游西湖游到这个程度,这般境界,应该说是难得的佳遇,也是一种少有的福气。

上了林和靖的孤山,山不太高,梅花还有几树开得正好,在四周灰蒙蒙的背景衬托下,红梅愈更俏丽,只是不见鹤影。站立山头,望得更远,饱吸清光,饱餐秀色,这巨幅长卷水墨西湖图,空蒙而又空明。我不辞目劳,不觉腹饥,数千里外而来,要把这雨西湖的近水遥山望一个够。可是仿佛之间,又觉得这份黛西子也微开俊目正在观看清冷空气中三三两两湖山游客呢!

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7

乌镇位于浙江省桐乡市北端, 与周庄、同里、甪直、西塘、南浔并称为江南六大古镇,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美称。乌镇完整地保存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 ,沿街店铺林立。前几天去苏杭旅游,第一站便到了乌镇。

乌镇景区分为东栅区和西栅区。东栅区,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 景点有东栅老街、观前街、河边水阁、廊棚等;西栅区位于乌镇西大街,占地3.4平方公里,纵横交叉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桥72座,河道密度和石桥数均为全国古镇之最,景区内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 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多。

有人说乌镇是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也有人说这里是东方文明的活化石。而我感受极深的,却是这里浓郁的书香气,觉得它时时处处都弥漫在空气中,浸透了古镇的各个角落, 一座座古老民居,一处处原始的手工印染、乌陶作坊、酒坊和织锦工坊,还有那江南百床馆、汇源当铺、旧时的药店和邮局等古遗址 充分展示了它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昌阁、翰林第、古戏台、皮影戏、晴耕雨读居,处处昭示着这里沉久的文化积淀。中国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齐梁文坛领袖沈约、唐朝书画大家裴休、宋朝诗人陈与义、范成大,以及近、现代新闻学前辈严独鹤、农学家沈骊英、著名作家孔另境等,都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或遗址, 昭明书院、茅盾故居 ,让这个小镇在中国文学史上增添了重重的一笔。

昭明书院位于西市河北岸,是南朝梁太子萧统和他的老师沈约的读书处。书院坐北向南,一座青褐色牌坊式门楼当街竖立,门楼上的“六朝遗胜”匾额显得庄重古朴。进得大门,只见宽阔的前庭里,筑有造型雅致的水池、廻栏和石桥,四周古木参天、浓荫匝地,给人澄明幽静的感觉。再往前就是主建筑,为一座两层三进的楼房,楼上楼下辟为图书室或名人著作展室,供游人阅览。西厢房内还有一处古色古香的'书店。此时此地,随着参观的脚步声,我的思绪也沉浸在了历史典籍里,想起了读大学时在学校图书馆翻阅萧统的《文选》 时的情景。据《乌青镇志》记载,梁太子萧统曾随老师沈约来乌镇读书,沈约是齐梁文坛领军人物,著有《宋史》和许多优秀诗歌。梁君主萧衍重其品、文才,封其为太子傅。萧统在他的教导下,在这西市河边苦苦攻读,终成大才。萧统招集文人学士,编辑成汇集先秦至梁以前各种文体代表作品的《文选》三十卷,后人称其为《昭明文选》。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它与后来的《古文观止》一样,受到历代文人的欢迎。

茅盾故居位于东栅 ,一座二层楼房紧临街道,木门窗,木屋架,青砖黛瓦,典型的清代江南古老建筑。门口左侧镌刻着陈云同志题写的“茅盾故居”匾牌。 穿过楼道,后面是一个半亩大小的幽静庭院,院中间是茅盾的半身汉白玉雕像,一丛翠绿的天竹点缀在角门。这大概就是茅盾当年读书或玩耍之处吧!故居中有卧室、书房、餐厅等设施,其家具与布置仍是茅盾当初居住时的样子。楼厅中设有《茅盾故乡乌镇》、《茅盾走过的道路》、《茅盾故居》三个基本陈列室,介绍了茅盾的生平业绩。在这里,我首次看到了茅盾中小学时期习作和他创办《小说月报》的原件及部分手稿,看到了他在各个时期发表的著作版本。在陈列室的出口处,有一副茅盾的青铜塑像:右臂抱在胸前,手中夹着一支香烟,静静地沉思着。他是在构思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子夜》或者是他的《春蚕》三部曲吧?还是担任新中国首任文化部长时在运筹新文化事业的发展呢?我不禁举起相机拍下了这一镜头,作为对这一现代文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的永久纪念。茅盾的成长与乌镇是分不开的,他晚年在《我的故乡》中写道:“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镇上古迹之一有唐代银杏,至今尚存。我为故乡写的一首《西江月》中有两句:唐代银杏宛在,昭明书室依稀。”可见乌镇从昭明书屋肇始的那股千年文脉,对茅盾的影响有多么深!其实,何止茅盾。据镇志记载,自宋至清900多年间,乌镇一直求学之士不绝于路,读书之声不绝于耳,先后出了64名进士,167名举人,至于秀才、监生、贡生则难以全计。其中有作者378人,作品842部。由此可见乌镇文气之兴盛,文脉之悠长。

在乌镇游览可沿河漫步,亦可乘坐乌篷船沿河观赏,可白天游览,也可晚上乘船观看夜景,无论怎样游览,都有穿越时空的感受。夜晚当游船缓缓前行时,两岸的商铺前、酒楼上、居室内,那一座座似乎漂浮在河边的枕水阁的楹柱间,那横跨河上的半圆形的桥孔里,都亮起了晕黄的灯光,没有缤纷的异彩,就是那一色的晕黄;连我们乘坐的乌篷船上也只暗黄的普灯,恍如很久以前那挂在船篷上的马灯。无边的暗夜中,这灯光显得那样朴质,那样迷蒙。那两岸的店铺,水上的桥涵,尽皆朦朦胧胧,它们在水里的倒影更是扑朔迷离。这晕黄的灯光启人遐思,更给人以想象的空间?此时我想到了杜甫的“野径云俱黑,江岸火独明” 和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诗句,用在此处恰到好处。

乌镇,江南水乡的明珠,每天都有几万人慕名而来游览,但愿从这里飘出的悠悠书香,更加浓郁,飘得更远。

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8

当我们走进三峡时还是清晨,边走边欣赏那美妙的风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白云迷漫,环视群峰,云雾缭绕,一个个山顶探出云雾外,似朵朵芙蓉出水。俯瞰足下,汹涌澎湃的江水一浪接一浪,一直冲刷着岸边的岩石,把岩石冲洗得非常光洁。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先后游览了截流纪念园、坛子岭观景点和185观景点。到截留纪念园观赏时,我看到了为纪念修筑三峡大坝而幸苦劳动的工人们,设计者们用钢板把辛勤劳动的工人形象栩栩如生的雕塑出来了,虽然那不是真的工人,但我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修筑三峡大坝水利工程的艰难。还有那些当年修筑三峡大坝用的推土机、挖土机、绞石机等等。没有这些工具,没有工人们的辛勤劳动,哪有今天的三峡大坝?截留纪念园向我们展示了长江三峡大坝截流的惊人壮举!

接着我们去到了坛子岭观景点。坛子岭是因为它顶端的观景台像一个倒扣的坛子而得名。站在坛子岭的顶端不仅能体会到“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豪迈情怀。还能看到著名的”长江第四峡〃双向五级船甲。观景台的周围有很多浮雕,其中我记着一处的浮雕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处浮雕展现的是三个壮汉携手在汹涌的江水中旋转,力士金刚般的与水交融在一起,表现了一种万物一水为生的强大精神力量。

最后我们去到了185景点。导游向我们介绍说:“这个景点之所以称为“185景点”,是因为这个景点高185米。站在185景点上,我觉得心情无比的愉悦。因为站在那里我看到了三峡大坝的雄伟建筑,觉得很自豪,因为三峡工程是中国人完成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我自然也为祖国骄傲!中国人真了不起啊,能完成这样的壮举!证明了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

三峡大坝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的水利工程,是治理和开发的关键工程,它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和效益,就像毛泽东的一首诗:截断巫山风雨后,高峡出平湖。神女:若无恙,当今世界殊。我们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三峡大坝水利工程的建成,会涉及到多少人生命及财产的安危。

三峡大坝就像一条巨龙横卧长江上,把滚滚长江水隔隔阻挡,保护人民的安全。

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9

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那么幽秘的云山,我是寻不到你的真颜,既使你飘渺的幽影也不能在哪块摩崖偶尔映像你的瞬间,只在云深里听得流泉的节拍,象是你的足韵轻轻摩娑草叶的乐音,或是你采药炼丹的真言咒语。确然,我终是寻不着你,这“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的禅机道破云天的寥廓和寂然。我不若化作一抹流霞,漫过时光的牢笼,氲氤着奇花异草,在那断崖的飞瀑里,等你“五彩”妙手的点拨;或在流泉的磐石上漫回,等你盘石而坐吟唱你游仙的歌诗;或附丽于棋盘,等你“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的忘机;或缭绕于丹炉上,等你的丹气灵光遨游太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郭璞峰,因郭璞的足迹与传说而名。等中的想象终不能梦圆与你的神交,不等了。也许是友约,也许就是你约,我终于登上青山,与你交游。

不用说入山时映入眼帘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古扑;不用说山峦叠嶂,峰回路转,巉岩峭壁,古树虬曲的雄势;不用说时激时湍,或瀑或洄的流泉;不用说松风涛涛,竹篁幽幽的“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的悠然;不用说摩崖“愚公次”等石刻的雄浑与探究;也不用说峰顶天池的澄澈与幽静;也不用说那些传说与神话与残砖遗石。这些都是你的家珍,数不胜数,也无需去数。我们不妨用我们的眼用我们的心境,如“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那样细细品偿慢慢回味,放下时间的束缚,或许我们也就化为郭璞或是那些无名的隐者仙翁,采药炼丹,禅坐忘机,从闲游中悟出生命的真谛。

于是,我盘坐于石上,冥想中有流泉的声音“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渺渺然,渺渺然,云深不知处……

云南的游记散文 篇10

好不容易盼来了双休日天气转好,儿子马上就安排苏州之旅。经过缜密考虑,苏州景点较多,最能代表苏州美景的莫过于拙政园(园林)和周庄(水乡)。周五下午,儿子将本田车灌满了油,老伴采购了路上所需食品、饮料,收拾了必要的衣物用具。 28日一大早,你我一家老小六口,开启了双休日自驾游苏州的旅程。很久以来,苏州美景甲天下的赞誉就如雷贯耳,也看过不少有关图片。一旦身临其境,那种妙不可言的激动和兴奋是无与伦比,发自内心的。

苏州拙政园,以山水为中心,厅榭精美,山水萦绕,花木葱郁。拙政园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当时御史王献臣因受朝中特务机关诬陷解官还乡,在此置地建宅,费时十六年始建成这座花园。此后,明崇祯四年,侍郎王心一又于花园东侧购地,建成私家园林“归园田居”。此两园随时势变迁多次易主,迁延至解放后收归国有,合为一园,即今之拙政园。全园一分为三,即东园、中园和西园。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精美华丽,西花园奇园美宅。整体布局严谨,局部风格各异。有山有水,有堂、廊、亭、榭、楼、台、阁、馆、斋、舫、墙等建筑。所有建筑,形神兼备,其形与神都与天空、地下自然环境相吻合,同时又使园内各部分自然相接,以体现幽雅淡薄、恬静含蓄的艺术特色,其景致之秀美,冠绝全国。让你目不暇接,徜徉其间,渐入佳境。

我被眼前由先人创造的人间天堂所陶醉,拙政园尽管只是苏州园林之一,但已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化特色。折射出中国人崇尚和亲近自然的人生观,这项工程凝聚了古代知识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劳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其间蕴涵了儒释道等哲学、宗教思想及山水诗词、中国书画等传统艺术精华,是中华民族文明博大精深的又一写照。你我在赞赏前人非凡创造能力的同时,也不禁会羡慕庄园主人及贵族士大夫、文人雅士的高贵优雅的生活方式。追古思今,我在心中祈祷,呼唤当今人类在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同时,特别珍惜和保护好与人类休戚与共的自然环境。近来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肆虐的雾霾天气,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威胁着人类安全和健康,教训十分深刻。

当天晚上,你我全家信步金鸡湖畔,欣赏着绮丽的苏州夜景及湖水中闪烁迷离的倩影。当你我坐在临湖得月楼酒店,品尝松鼠桂鱼、享用着苏味香酥鸡时,让你我真正体验到了古代苏州人的那份逍遥和浪漫。

第二天,你我在宾馆享用完自助早餐后,立即赶往周庄,这时天空阴沉,空气湿润,薄雾笼罩,细雨连绵,像是老天有意给你我游江南水乡创造一份朦胧梦幻的天然意境。

一进入景点,仿佛就像进入了人间仙境。周庄的美,源于水的魅力。城在水中,水在城下,是周庄的一大特色,全镇明清风格的砖雕民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大小不同的各种石拱桥星罗棋布,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水中小船轻摇,绿影婆娑。到周庄,不看看双桥,不算到了周庄。双桥居于周庄四大名桥之首,旅美画家陈逸飞先生的画作《故乡的回忆》,更是使其扬名世界,让越来越多的人领略中国水乡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旖旎风情。尽管桥上及民巷中人潮涌动,熙熙攘攘,游人如织,挨肩擦背,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兴致和热情。你我时而穿行在狭窄的街道上,两旁门棱上匾额旌旗古风犹存;时而拾级踏上石桥,极目远眺,看到水路由近向远消失在地平线上;时而驻足店铺,被摆放在柜台上绣有民间图纹的各种织锦、刺绣所吸引。就这样,走走停停,手机一刻也没闲着,咔嚓咔嚓响个不停。几乎不用太多的取景,站在一个位置就能拍出前后左右十几个画面。由于游客太多,拍出的合影或个人照很难找到一张没有他人干扰的照片。好在抢拍了一些纯景致的'图片,满足了我收集素材的需要。

眼看天色渐晚,考虑还有几小时回家的路程,你我恋恋不舍的结束了短暂而愉快的苏州之旅。在回上海的路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畅谈着这一趟的收获和感受。特别是我,深深被江南山水的清幽恬静、温馨安逸的气氛所感染,那古色古香的粉墙黛瓦,那悠悠停泊的弯弯小船、那千回百绕的高墙深巷和那水乡特有的圆拱桥。时时闪现在脑海中。我此时切身体会到什么叫返璞归真,为什么她会引来中外名画家纷至沓来。为什么周庄画家村的作品特别受人亲昧。我以为,全国各地的游客到此不仅能大饱眼福,更能得到一份心灵的感动和洗礼。老子说过,上善若水。正是有了水,周庄才显得那么的安详静谧,能够包容世俗的一切,任世事变迁,总能够那么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相处,不是更需要这种包容和豁达吗?感谢周庄带给你我精神上的这份馈赠。尽管这趟旅游显得有些仓促,有的景点还没来得及光顾和品味,个人游因没有导游现场解说,许多有故事的细节被拉下。好在上海到周庄路途并不遥远,留下一些遗憾,大概是为了以后的重游和回归留下一份念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