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五一中学生随笔

2023/12/18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五一中学生随笔(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五一中学生随笔 篇1

前几天的沙尘天搞得人心情烦躁透了,今天早上,打开窗户,啊!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微风拂面,立刻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由于我住顶楼,楼与楼之间的电话线上,一群麻雀不知道疲倦地在我面前唧唧喳喳,或许是在对我问候吧!

虽说五月份已经进入夏季,但是西北地区的春天和夏天来得总比南方晚一些。好友约我,到塔里木河河滩去野炊,放松放松心情,说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真让我哭笑不得,我爽快答应,连忙准备野炊食材。

一路上最突出的颜色便是“绿色”。以往总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般的来去匆匆,没有过多地观察这些绿,现在仔细一看,这绿分三种:一种深绿、一种浅绿、还有一种墨绿。让同行的好友猜猜这三种绿分别是什么树。他说墨绿色的是沙枣树,深绿色的是白杨树和柳树,那种浅浅的绿色是胡杨树刚刚发出来的嫩绿叶子,仔细一点才可以看到它的存在。他一边开车一边回答了我的猜想,我心里很是佩服。唉,已经好多年都没有春游了,对我所处的环境也渐渐陌生,身体和心灵一样很少见到阳光。另一个同伴说:胡杨树总是在春末夏初才开始发绿,不和其它树一样。她罗列了许多胡杨树的与众不同,最后加了一句:象征兵团精神。我赶忙把目光转移到窗外,看到一棵棵胡杨树正在苏醒过来。

现实生活中的我,总喜欢沉浸在自己制造的氛围中。可以很安静的休息;可以很安心的聆听音乐;可以很安然地读书上网;还可以独自发呆。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不喜欢被任何人随意的打乱,也不会去打乱别人的生活,再次探望户外,不远处绿绿的树、绿绿的棉田使得心情更加舒畅起来,是啊,应该经常来一个“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不要想得太多,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

我真想就此成为一棵胡杨树,不再理会世间烟云聚散,人情世故,就这么安静的,陪天地同老,把根深深的扎戈壁荒滩中,任凭风吹雨打,绝不动摇,长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烂,为戈壁、为荒漠、为人间增添最美的画卷……

五一,一个应该感恩的节日。感恩父母赋予了我多姿多彩的生命;感恩师长、朋友对我的启迪;感恩生活中曾经帮助过我的所有人。

五一中学生随笔 篇2

五一大家都很高兴,因为五一可以放七天,大家可以在家里玩个痛快,而且大家可以比以前到更远更好玩的地方去玩。

我也不例外,只是我只能到金华玩玩,并且在家只能一个人玩,顶多就是几个表兄弟姐妹一起,但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不过,我在家至少比以前放的要多,而且以前不太出去玩这次也玩了好长的时间。

人总要满足,以前人民都是要我们不要满足,但是,现在在一些方面人却要满足了,有些人却要得寸进尺,比如放五一,能给你放的算好了,可是有很多人却闲这个作业多,那个作业多。像我,如果也不满足的.话,我会觉得,只能在金华玩,别人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玩,而且别人可以和别人一起玩,玩伴很多。

所以人要满足。但是在一些地方,人还是要满足的,比如工厂造好了,要不满足现状,争取更加好。国家现在有一定的繁荣了,不能满足现状,争取更加繁荣。学习现在有一点好了,不能满足现状,要再创佳绩。

人总要在一定的时候满足,在一定的时候不能满足,但是你要不要满足,主要的还是看你对待事情的看法怎样。面对不同的事情要有不同的看法,而且要分析他的另一个方面,看看它的两面性,好的多还是不好的多,根据不同的看法来决定要不要去满足它。像我,要分析五一我在家的事,首先肯定觉得这不好,只能在金华玩,别人可以到很远的地方去玩,而且别人可以和别人一起玩,玩伴很多,但是,别人出去玩了,做作业的时间就没有多少了,而我却可以完成这些作业,所以我还是满足现状比较好。

五一中学生随笔 篇3

爷爷离开我们有三十多年了。在这三十多年的日与夜里,我时常会想起他,想起他的音容笑貌,想起他的伛偻身影,不由的热泪盈眶,浮想联翩……

爷爷叫谷万河,生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祖籍靖边县新农村谷家伙场。兄弟姊妹七人,三男四女,爷爷排行老七,祖业贫瘠。奶奶卜氏,生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靖边县新农村石家湾人,家境富裕,常接济爷爷。

1928年(民国十七年),据史料记载,陕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一年几乎滴雨未降,夏秋两季作物颗粒无收。到了冬季,灾情愈演愈烈,大批走投无路的灾民背井离乡,外出逃荒。街上公开设有人市,妇女儿童身插草标,明码标价。各地饿殍遍野,人吃人的现象也经常发生。1929年2月,国民政府卫生部长薛笃弼视察灾情,写道:“足迹所至,十室九空,哀鸿遍野,奄奄垂毙”。我的太奶、二奶奶就饿死于这年。二爷爷带着堂伯(谷生忠)一路揽工到安塞县,在安塞的朱家崾岘病逝。年仅8岁的堂伯成了孤儿,被嫁在朱家崾岘的三姑奶收留在家。不久,三姑奶给我爷爷捎来书信:“二门子留下唯一的孤苗,饿得皮包骨头,我们不敢收留了,赶紧寻回去”。爷爷闻讯,二话没说,赶往安塞把堂伯背了回来抚养。冬季又去安塞把二爷爷的尸体背回老家安葬。

堂伯17岁时爷爷帮其成家,十一年后分门另过。分家时,爷爷对我父亲三个同胞兄弟说:“二门的土地全属你堂兄,其他家产,人人有份,共为五份。一份为我和***养老,其余四份你们兄弟四人均分”。八头牛分给我堂伯两头,其中一头冬季捎往蒙地牧养时,被人偷走,爷爷又把一头三岁母牛给了他。

爷爷有12个孙子,5男7女。或许因为我和爷爷朝夕相伴,爷爷最疼爱我。

我刚记得事的时候是70年代初,那个年代全社会都缺食少穿,我们家也不例外。凡可口的食品爷爷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他吃第一口就一定要把第二口让给我。爷爷奶奶那时都已70多岁,牙齿不好使,家里常吃麸皮窝窝头,高粱米粥。爷爷每顿饭非让我吃碗小米粥不可。我多吃一口小米粥爷爷就得多吃一口高粱粥。70年代,洋芋救了陕北人的命,爷爷常常几颗蒸洋芋一碗高粱米汤就算是一顿饭。

听父亲讲,爷爷年轻的时候特别能吃苦,会打当。四十年代,爷爷率领四伯、三伯到内蒙古的前旗、乌审旗开荒种地,拔席季。遇好的年头当年就能收入几十石粮食,农闲时拉上席季到城墙以南打席子挣钱。

经过十多年的积累,我们家由原来的贫穷转变为富裕。1957年,爷爷酝酿着买地买马。父亲知道后,告诉爷爷农村土地政策要变革,吃大锅饭搞合作化。爷爷的宏图未能实现。

爷爷是地地道道的庄户人,是作务庄稼的好把式。从我记事起,爷爷就上了年纪,不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了。可爷爷闲不住,天天搜寻着种地、栽树、养羊……除营务好自留地以外,院里院外、房前屋后,甚至路边、树畔都种的满满当当。蔬菜、豆谷样样都有。

瓜果蔬菜从每年的立夏开始一直要吃到立冬。特别是青黄不接的五荒六月,时令蔬菜既当菜又当粮,才使一家人生活不受恓惶。

陕北十年九旱,往往一个夏天也不下一场保墒雨,绿油油的庄稼一到晌午就变成灰色,要浇灌一遍,就得抽干一井子水。推水车浇水不是一个人干的活,爷爷无法一个人又推水车又拨水畦,常常亮红晌午把我和姑姑、姐姐喊叫上推水车,一推就得推干一井水。当时我们不懂得心疼爷爷,最头疼最害怕爷爷叫我们推水车。不曾想爷爷成天圪蹴在地里,把每一株庄稼都当成命根子,还不是害怕我们饿肚子?

秋天,爷爷既忙碌又高兴。白菜、番瓜、南瓜、豆子、谷子……应有尽有。

庄稼收了,树叶开始变黄。爷爷带上我们修剪树枝,爷爷修剪我们拾捡。

农闲后,爷爷带领我们为自家的羊子准备过冬的饲草,每天早早就起来扫树叶,爷爷扫我们揽。待树上的叶子落光了,草房的树叶也堆满了。

入学以后,爷爷给我买铅笔、钢笔、尺子,铅笔刀、本本纸等各种学习用品。家里一年的零碎开支都要指望爷爷卖苹果的收入了。中秋节前后,大红果、小黄果陆续成熟,红玛瑙似的果实挂满枝头,绚烂夺目、香气扑鼻。爷爷把果子拿到市场卖成钱,拉到蒙地换成粮。每次出门回家,肯定不忘给我买一块点心。这是爷爷给我惯下的毛病。我约莫爷爷快回来的时侯,就到门前的树行上边玩耍边张望,每次都能如愿以偿。三十多年来,时常想起,想起就泪流满面。

在我的记忆里,爷爷生活俭朴,吃苦耐劳,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生产责任制以前,一年吃不上几顿白面,更见不上大米。洋芋和白菜就是家常饭,搅团也大多数是荞麦拉糁面和玉米高粱面做的。

父亲每月领上工资后都会回来给爷爷放下三四十元,多数都在吃饭的时候。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拿出钱放在爷爷面前的席子上,对爷爷说:“大呀,你看这些钱买成什么粮食好,先把粮票买下,最好到粮站买,黑市上的粮贵不说,公家不允许黑市买卖”。爷爷把几张“大票子”揣在他的中式衣兜里,用针线缝住,生怕有一点儿闪失。爷爷会算计着买成家里最需要的、最便宜的、数量当然最多的粮食。

当时,我们生产队一年下来,人均口粮不足百斤,就靠父亲的工资和自留地上的收入过日子。由于爷爷精打细算,合理开支,家里才没有断顿。

爷爷喜欢吃肉,特别爱吃白面片。可那个年代能把人穷死。别说肉奶蛋,就连吃顿白面片都是奢望。

1979年腊月的一天,和往年一样,国营沙石峁林场平茬沙柳的的任务分配给我们几个临近的村子,这是乡亲们盼望已久的好事,每个家庭可以分到约20捆沙柳柴。所有家庭都特别乐意完成这个任务,原因是家家户户都缺烧火柴。这次,林场特意照顾我家,可以多砍50捆。这让我们一家人既高兴又愁肠,高兴的是有这么多的沙柳可解决一年的柴火问题,愁肠的是几十里的沙路上往回拉这么多的沙柳谈何容易?但不管有多难,一定得想办法把这来之不易的“柴宝”拿回来。

一大早,爷爷冒着严寒,带领姐姐、我和堂哥来到毛乌沙漠的四道海则。爷爷和堂哥砍,我和姐姐捆,爷孙四人都累的精疲力尽,爷爷的手被沙柳戳的稀巴烂,我们三人手上也打起了血泡。大半天过去了,爷孙四人水米未进,七十捆沙柳还要往回拉,年近八旬的爷爷当然是主要劳力。爷爷套好牛车,装上二十多捆沙柳并绑扎好,赶起牛拉开来,还没走出五里路,由于刚刚砍下来的沙柳又湿又重,沙大梁高,车槽和车轴分离,一车沙柳倒在地上,爷爷只好把牛栓住,把沙柳卸下来,再把车轴和车厢重新绞紧。赶起牛一拉,车厢和车轴又分家了,沙柳翻倒一地,爷爷绝望的坐在地上,摸下头上羊肚子手巾,不知是擦汗还是擦泪,一句话也没有说。我第一次看见爷爷如此无助和沮丧。还能有什么办法?只有减轻份量。天也快要黑的看不见了,只好一车拉上十来捆柴回家吃饭。回到家已是上灯时间,奶奶和母亲焦急地等待着我们,爷爷没有吃饭也没有说话就睡了。第二天,爷爷天不亮就起来,吃了饭,又套起牛车把捆好的沙柳一车一车全部拉了回来。所有这一切我都看在眼里,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一幕时常在我眼前浮现,思念之情无以言表。

农村实行责任制以后,虽说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吃饭问题得以解决,不再缺吃少穿。但因为父亲决策不当,急于修建新窑,导致爷爷奶奶晚年没能享上清福。这将成我们一家两代人永远的遗憾。

1984年古历七月初三傍晚,跟往常一样,爷爷从县城张家畔卖苹果回来,我给爷爷盛下两碗绿豆汤,爷爷喝了一碗,另一碗搁在箱盖上,说他歇一阵儿再喝。过了一阵,我叫爷爷喝剩下的一碗,爷爷说他肚子有点疼没有喝。我给爷爷吃了两颗家常备用的“四环素”,以为肚子疼吃了药就万事大吉,所以就睡觉了。

第二天凌晨天不亮,爷爷把我叫醒说:“我肚子疼的要命了,你赶紧起个给爷爷弄点药”。

我一骨碌爬起来,骑上自行车以最快的速度往邻村的赤脚医生张荣家赶。一路上哭着想着,爷爷肚子疼的一夜没睡着,是怎么熬过这一夜的?爷爷您太皮实了!我能感受到您的苦痛,您为什么不早早叫我?

我把赤脚医生张荣请到家里时,天还没有大亮,爷爷疼的滚在脚地上昏迷不醒。我抱起爷爷,张医生给爷爷打了两针,一会儿疼痛减轻了,不知什么原因尿憋的尿不出来,张医生也没有办法。我赶紧到县委找到父亲,父亲到县医院找了一位院领导,医院安排外科大夫王汉俊和救护车师傅刘建堂出诊。经过王大夫的诊治,爷爷的身体渐渐地康复了,吃饭睡觉都正常了,可腿脚不听使唤,不能能站立行走。

爷爷整天睡在炕上,上火便秘,离不开水果和饮料,亲戚朋友看望爷爷大都带的水果罐头。80年代罐头就是最好的水果和饮料。

85年5月,张畔街上破例出现了西瓜,我拿出所有积蓄四块五毛钱给爷爷买了一个西瓜,爷爷没有推辞,也没有嫌贵,把一个西瓜全部吃了。爷爷疼我爱我,把我看的比他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只要我爱吃的东西爷爷都想方设法地让我吃上。我能为爷爷买一个西瓜,而且是当时较贵的稀罕食物,多少还能感到一丝慰籍。

85年春天,果树开花时,我们把爷爷背到果园,爷爷高兴的有说有笑。夏天,爷爷的身体不行了,我们把爷爷抱到架子车上,推到果园,爷爷看着满园繁密的果子,流着泪说:“爷爷再卖不成果子了,明年这阵儿还不知道再能不能见上这果树”。我们悄悄抹着眼泪,陪爷爷在园子里转着看着……爷爷舍不得离开他几十年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果树。

爷爷瘫痪一年,母亲伺候爷爷尽心尽力。喂吃喂喝,倒屎倒尿,不嫌累不嫌脏。母亲心里清楚,爷爷为我们这个家吃的苦、操的心太多太多了。老人因为天气炎热,劳累过度才病倒的。她不会说这些话,但她愿意孝敬这位劳苦功高的老人。爷爷去世后,母亲也住进了医院。因为爷爷卧病在床她没有时间治病。

85年古历七月初三,爷爷走了,享年84岁。爷爷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疼爱的子孙和亲手栽培的果树……

爷爷去世后,我经常梦见爷爷或躺在炕上或坐在地上干着农活。有一天,我梦见爷爷住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有人给我捎话说,你爷爷现在生活还有困难……我哭叫着:“爷爷,你快回来,我接你回来,咱们现在吃住条件都好了,您想吃什么都能办到,你怎不回来住……”。哭着喊着,醒来却是一场梦。

一天,家里吃揪面片,母亲对我们说:“你爷爷生前就爱吃揪面片,爱吃那种揪的又宽又长的面片”。我们一家人吃着揪面片,追念着爷爷的过往。

第二天一大早,我亲手做了一大碗羊肉,加上又宽有长的揪面片,趁热端到爷爷坟前的“饭桌上”。心里默默的说着:“爷爷,这是您最爱吃的面片,不知道您能不能吃上这碗面?这是您最疼爱的那个孙子的一点心意,多么想让你吃上这碗羊肉面,我还会把你所爱吃的都亲自做好端到你跟前……”。

五一中学生随笔 篇4

多年的岁月,让我忘记了儿时的记忆,心中只剩下淡淡的痕迹。

但犹记得,坑洼的土路,一蹦一跳的步伐,玩到很晚才回家。哼着自己“创作”的歌曲。不怕回家晚被数落,只图这时的尽兴。自己在黑漆漆无人的路上一丝也不怕。星星是我的,和它讲今天的游戏,无忧无虑,嘻嘻哈哈……

时光老人匆匆的走过,短短几年,因为学校的选择,我告别了坑洼的土路,无调的歌谣,还有我的星星。虽然我有了无数的毛绒布偶,电子琴,敞亮的房间,精美的图书,可我依然忘不了儿时的快乐。即便那是我曾经想要的。

十年过去了,我十四岁了……

忘记了原因,也许只想看看吧,总之我回到了儿时戏耍的地方。城市几经变迁,乡间土路依然。似乎我一下子从蹦蹦跳跳的小丫头片子变成了矜持的少女。十年的跨度似乎只有瞬间。轻轻拉起高档的牛仔裤,惟恐沾了湿泥,忘了以前走的方式,也没了想象中的快乐,尽管如此小心,时尚的运动鞋边依然沾了污垢。莫名的感觉,是心痛运动鞋,还是因为少了快乐?

风淡淡的拂过,没有城市的灰尘与嘈杂。怀着茫然的心,回到了城市。因为城市改变了我,我也适应了城市。即使在也找不到儿时的快乐……

五一中学生随笔 篇5

五月,在这春天的季节,是一场雷鸣后大雨来临,南飞的大雁跋山涉水归家的日子;是杏花开遍山野“她在丛中笑”的烂漫季节;是冬麦扬穗农民挥汗荷锄,辛勤耕耘的好光景。

蛙鸣虫叫,鱼跃雀散,初春的旷野已是喧声鼎沸了。扶摇而上的风筝拥入碧空的怀抱,地上的人们舒展着筋骨攒足了劲。不知不觉中,春天正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的向我们走来——在春意盎然的五月。

五月是孩子们的天堂,抛掉厚重的棉衣棉帽,跑到田野里尽情的撒欢儿,用柳笛唱一支春天的歌;五月是青年人的日子,春潮涌动的时节,执子之手,与子同行,撷下春天里的玫瑰点缀爱的天空;五月是老年人的节日,踏着一路路春光,和着一串串鸟鸣,到刚刚解冻的湖面垂钓人生……五月,全体人民的日子——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水一样流走的是日子,记忆被时间流逝得日益斑驳,人们却没有遗忘这一幕,“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他们英勇壮举的特别纪念。

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

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敬!

在充满真情的五月,紧握你因劳动而开满茧花的手,送上我最真心的`祝福,聆听你劳动的赞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是一种人生;“凭栏处,潇潇雨歇”是一种人生;“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一种人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也是一种人生。种种人生,劳动如咖啡里的方糖,把我们的人生调得有滋有味;劳动如路旁的一帧风景,把我们的人生装扮得亮丽多彩。

五一,真情五月。在楼外高楼,在亭外长亭,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豪情万丈,血气方刚的唱一首大江东去,把全世界劳动者的心愿送给远方,送给明天。让我们为明天喝彩,为五月高歌,为劳动者击掌!

五一中学生随笔 篇6

今天是五一节,我们全家都去了人民公园,在那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动物,我来给你介绍一下吧!

首先,一进动物园就看到了威风凛凛的老虎,不知为什么,他总是在他的“地盘”上走来走去,好像寻找着什么东西似的。老虎的种类有好几种,我看到的有美洲虎。黑虎。东北虎,这几种。咦!真奇怪,上几次来的时候,还看见白虎呢,怎么这次没看见呢!

紧跟这老虎旁边的笼子里的动物就是一头雄狮,听!它还吼一声,好像在显示着自己的威风!

然后,我们又看见了许多动物。鹦鹉。锦鸡。鸵鸟,对了还有那毛茸茸又笨拙的狗熊和身披银毛的狼。动物最多的就是那孔雀和猴子了!孔雀有蓝孔雀。绿孔雀和白孔雀。蓝孔雀那五彩缤纷的羽毛和她头顶上的小蓝帽真是搭配!而那头戴白王冠的白孔雀,更是显得高洁。优雅,真像是一位公主!

到了猴山,一个个小猴活蹦乱跳的真有趣!看,一个小朋友的水瓶,一不小心掉到了猴山,有一只小猴看见了,好奇的盯着水瓶,它有警惕的拿着水瓶,一会儿,水瓶竟然被他拧开了,可水却洒了一身,人们都被这只小猴的滑稽样给都笑了!

今天五一节真快乐!

五一中学生随笔 篇7

今天,烈日当空,我、哥哥、妈妈、娘娘还有大孃妈妈一起去成都看又大又肥的大熊猫。

到了成都,娘娘把车停在停车场,然后,走了一小段路就走到了大门口了。我看见大门口人山人海,排着很长的队,就像龙一样长。因为我们不想排这么长的队去买票,所以,我们看见了扫二维码就能买票,于是,我们扫了二维码就进去了。

首先,我们去了大熊猫科学室,我知道了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大熊猫象征着“骁勇善战”与“化干戈为玉帛”。从最初的神秘莫测的“白罴”、“貔貅”、“貘”、“貃”到今天萌动全球的`最可爱的动物,说明人类的一种审美趋势。美国电影《功夫熊猫》的成功,就再次验证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熊猫文化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熊猫基地通过十余年不断的探索与尝试,在大熊猫音乐、大熊猫出版、大熊猫影视、大熊猫舞台剧、大熊猫文化展览、大熊猫自媒体、交媒体、公共空间大熊猫文化建设等各个文化领域初试锋芒,有斩获。今天,“成都大熊猫”文化品牌已在国际上拥有极高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成为了全球最具活力、最富内涵、最具潜力的野生保护动物的文化品牌大IP。

然后,我们又走了一小段路看见了大熊猫有棕色的,有黑白的,最后还有一点黄的。

看啊走啊,时间比小鸟还快,比车还快,比飞机还快,最后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大熊猫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