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人物描写的随笔

2023/12/19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人物描写的随笔(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人物描写的随笔 篇1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妈妈是一个和蔼慈祥的妈妈,对我很好也很疼爱,我记得有一件事情,却让我刻骨铭心。

那年,我六岁,因为从小我就没有见到过我爸爸,所以我就会经常问我奶奶和我妈妈她们,妈妈,妈妈,爸爸去哪里了啊?而我妈妈就会回答我说:“女儿啊,你爸爸他啊,在广州努力赚钱呢!所以你要乖乖的听话,你爸爸知道了,回来的时候会帮你买好吃的。”我一听可开心了,后来,我记得有一次天气就很冷了,我妈妈因为她要栽菜不在家里,所以我就只好和我弟弟在家玩,然而…………玩着玩着我连自己着凉了都不知道,到了晚上,我就觉得自己很冷,我以为是天气的原因才会这样,所以没跟说我妈妈说,后来再到了半夜,我就开始发起了高烧,开始胡言乱语了,我妈妈就察觉到了我的不对劲,一摸我额头很烫,还用她的额头和我的额头对着看谁的热,就起床换好衣服,也帮我穿好衣服还穿了一件棉袄,把我背起来了起来,外面还被细心的包裹着一层被子,可是,没用呀,我还是觉得很冷,而且这天气很冷,我家又离看病的地方很远,再加上那个医馆那里很偏僻,没有灯,再加上我又发着高烧,所以我妈妈就只好跑着去了,到了那里之后,医生就先帮我量体温,最后说是如果再来晚点,我就会烧坏脑子了,然后吊了好几瓶吊水,一直吊到早上,然后我也是起来的时候才知道,我妈妈就在旁边陪了我一晚上,我很感激我妈妈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顾,一直没离开过我的身边一直守着我,一直陪着我直到我醒来。

所以我很感谢我的妈妈,谢谢她的陪伴,谢谢妈妈对我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到现在我才发现,“母亲”这个词里面包含着多少爱,多少包容,多少无微不至的照顾。所以只要你用心细细的感受,体会,你就会荡漾在爱的海洋里。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母爱,谢谢***妈,我爱你。

人物描写的随笔 篇2

小女子芳龄十二,笔名玉壶。在家庭的温暖氛围下,我慢慢地长大了。

听妈妈说,我小时候是个机灵鬼。约摸三四岁时,一次,妈妈带我去逛街,我应该是想吃雪糕了眼睛一亮,计上心头,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渴了。”几乎每次我这样说时,妈妈都会领我买根雪糕,我一看计谋成功了,顿时眉开眼笑,蹦蹦跳跳地跟在妈妈身后。不过我那点小伎俩怎能逃过妈妈的眼睛?所以也会有几次,妈妈故做不知道我想吃雪糕,让我回家喝水。每逢妈妈这样的态度,我就会异常失望,嘟着小嘴,无精打采地走着。妈妈见我这样就捂着嘴偷笑,然后去领我买了个雪糕。我又变得开心起来。

我五六岁的时候,字写的龙飞凤舞,都快认不出写的是什么了。但那速度绝对是我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为此,学前班的石老师常常点名批评我字写得难看。我脸皮薄,听到老师批评我,羞愧难当,下定决心要写好字,争取下次老师点名我时,不是批评,而是表扬。我让爷爷给我买了两本字帖,小小年纪的我很有毅力,每天坚持练字帖。课堂上,仔细观察老师写的字的间架结构。过了一段时间,奇迹发生了!我的字不再被老师批评,而是被老师夸奖。

在小学阶段,我开始阅读书籍,认真学习,获得了“四好少年”的称号,在写字比赛中也还获得过特等奖呢!

升入六年级,学业增多,虽然不至于压的喘不过气,背上的担子却也让我感觉沉甸甸的。我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争取腾出时间来创造属于我的天地。

与幼时相比,我有些进步。不过,我还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克服很多困难。加油吧!为了我心中的梦而奋斗!

人物描写的随笔 篇3

至今,一个细节令我感动。

美国南北战争时,以林肯为首的北方军在一次关键性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一位北方军战士激动地对林肯说:南方军死了2000人,我们只死了800人,我们胜利了!”林肯听后,低下了头,叹了一口气说:“不,我们没有胜利,我们死了2800个同胞……”

我被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虽然它很短,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它中间包含着对祖国的爱,对人类的爱。

我开始关注那些小小的细节。

我发现,有时大蚂蚁和小蚂蚁站在同一块食物面前,大蚂蚁总会原地绕上几圈后主动走开;小鸟抓到虫子时,都不急着吃,而是叼起后放入巢中——或许是在给即将出生的小宝宝储存粮食;蜜蜂建巢时,觉不会在红色的屋檐下建——那就太醒目了。

我被这一个个细节感动了,它包含着动物巨大的智慧。

我又发现,母亲总是能猜透我的心,知道我现在是开心还是难过,父亲绝不在我面前抽烟,一抽烟,就在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爷爷总是不经意的给我传授知识,而让我在玩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智慧。

我被这一个个细节感动了,它包含着家人对我的爱。

我还发现,同学甲总是默默鼓励我,虽没有直接说过,但字字句句,都透露着对我的关心;同学乙爱给我打包不平,总是替我说话,帮我拉拢与其它同学的关系;同学丙喜欢逗我开心;同学丁在我难过时,会给我讲故事。

我被这一个个细节感动了,它包含着同学对我的关怀。

人物描写的随笔 篇4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诗却一般,只有这首,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瘅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儿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条件不坏,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岭南以口为货,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比之于北方的先进文明,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人都该享有爱。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不可想象,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我在祠内仔细看着题刻碑文和有关资料。韩愈的确是个文人,干什么都要用文章来表现,也正是这一点为我们留下了如日记一样珍贵的史料。比如,除鳄之前,他先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这简直就是一篇讨鳄檄文。他说我受天子之命来守此土,而鳄鱼悍然在这里争食民畜,“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他限鳄鱼三日内远徙于海,三日不行五日,五日不行七日,再不行就是傲天子之命吏,“必尽杀乃止”!阴雨连绵不断,他连写祭文,祭于湖,祭于城隍,祭于石,请求天晴。他说天啊,老这么下雨,稻不得熟,蚕不得成,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呢?要是我为官的不好,就降我以罪吧,百姓是无辜的,请降福给他们。(“刺史不仁,可以坐罪;惟彼无辜,惠以福也。”)一片拳拳之心。韩愈在潮州任上共有十三篇文章,除三篇短信,两篇上表外,余皆是驱鳄祭天,请设乡校,为民请命祈福之作。文如其人,文如其心。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宰相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后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瘅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瘅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这倒使我想到现代的一件实事。一九五七年反右扩大化中,京城不少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并发配到基层。当时王震同志主持新疆开发,就主动收容了一批。想不到这倒促成了春风渡玉门,戈壁绽绿荫。那年我在石河子采访,亲身感受到充边文人的功劳。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我遍读祠内凭吊之作,诗、词、文、联,上自唐宋下迄当今,刻于匾,勒于石,大约不下百十来件。一千三百多年了,各种人物在这里奖韩公不知读了多少遍。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人物描写的随笔 篇5

在小城安家居住多年,虽说远离了家乡,闻不到花草泥土的清香,但却欣赏到了光彩琉璃的霓虹,也是别样的味道。闲着没事的时候,喜欢沿着长长的街道慢慢溜达,看着街道两旁橱窗里的花花绿绿,静静地享受一种繁华的美。

一个普通的下午,无意间走到了县城中心文化广场,一个奇特的场景让我停下了脚步,带着好奇心我走向了这道风景。只见一群老人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他们坐在从家里带来的小板凳上神情专注地在聆听轮椅上的老人演讲着什么。

我迫不及待地挨着老人们蹲了下来,观察着那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屏气凝神地听着他的讲话。这一蹲,竟然挪不动脚步了,轮椅上的老人看上去大概有七十岁左右,头发已经花白了。

我静静地听着轮椅老人讲述着前一天的新闻联播,讲完之后,他就讲起了当天的报纸新闻,都是国家的头条大事,那几天正在召开*大,所以老人讲的最多的就是关于*大和新时代的事儿。

我的耳边一直在回荡着轮椅老人的一句铿锵有力的话:“强大起来的中国,谁也欺负不了,世界只有一个中国!”

一群老人围着一位轮椅老人,引人瞩目,招人观看,成为了这个广场上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围坐的近百十位老人,有的驼背,有的眼花,有的甚至耳朵聋,可能根本就看不到什么,或者听不到什么,但是,他们依然很虔诚地坐在小板凳上,静静地看着听着轮椅老人激情地讲述着。

我在心里猜测着轮椅老人他以前是做什么的?家住在哪里?现高龄多少?但却没有勇气去询问,就这样蹲在一群老人中间,感受着轮椅老人的博爱,感受着他的爱国情怀。想他也许曾经是一位清正廉洁的干部,如今退休在家了,依然发挥着余热,把自己知道的、关心的大事儿传播给和他一样的白发老人。

也许他曾经就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人,可这影响不了他对家国大事小事的关心,白发暮年了,依旧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奉献着。

演讲,他没有高高的讲台,也没有现代化的扩音机设施,他所拥有的就是这一片宽阔的县中心广场,他的听众也只有一群和他一样的老人。

在这个简单的舞台上,轮椅老人舞出了他的一片赤子之心,也舞出了一抹绚丽的夕阳红!

人物描写的随笔 篇6

漫天飘飞的雪花,如落英缤纷。给萧瑟的冬日,平添一份浪漫。

雪是有生命的,有着水做的骨肉,一颗冰冷的心,可以在寒冷中生存,却经不起温暖的感化。捧在手里凉凉的,六角的花瓣晶莹剔透,转眼融化成了一滴水,如昙花的瞬间,不免使人心里有些惋惜。

就在落地的一瞬,雪结束了生命的历程,或为水,或为冰。或者用白白皑皑的身躯,装点着无垠的旷野,如一件锦服,阳光下光艳夺目;也如一条厚厚的棉衾,温暖着沉睡的生灵。

我爱雪。极爱空中飘舞的雪,那是生命的曼舞,是世间绝妙无比的舞姿。极短的生命,极尽洒脱的一生。雪的心应是纯洁、晶莹、善良、乐观!

风是雪的音乐,伴着雪,舞出生命的美丽,舞出生活的诗意;雪是云的花朵,盛开在天地之间,使寒冬不再寂寞。

我怜雪。不忍踏在雪后的路上,仿佛是天地的一件艺术品,不能有半点瑕疵;那是繁华过后沉寂的雪,令人怜爱的雪;生命过后静默的雪,没有一丝怨郁的雪。质本洁来,还洁去,是雪一生的向往,一世的追求,虽无飘落时的美丽容颜,却使生命变得空灵,引无数诗人争相吟颂。

地上的积雪,终还是被人践踏,发出痛苦的呻吟——咯吱、咯吱……最后消融,隐进了泥土。

不要伤心,天空又飘落了雪花,下一个轮回已经开始!

人物描写的随笔 篇7

那年冬天,纽约特别冷,绵绵的阴雨一直持续到四月,我一个人孤独地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凄寒的冬雨使我减少了很多外出的机会。

终于有一天,寒冷消失了,春天好像触到了我的额头,空气中散发着一种迷人的香气。后院窗外,一只可爱的小鸟叽叽啾啾叫着,仿佛催促我:“快出来啊!”

四月的天气是善变的,我依旧穿着冬季外套,但并没有再戴羊毛围巾、帽子和手套,然后愉悦地拄着拐杖,沿着门廊走下人行道,抬头对着太阳展现欢迎的笑容,感激它的温暖与许诺。

我继续朝那条寂静的小巷走去,一个邻居打开门说:“嗨!”并问需不需要载我一程。我说:“不用了,谢谢你。我的两条腿已经休息了一整个冬天,关节也需要活动活动了,我还是走走吧。”

到了街角时,我停在路边。我一向习惯停在路边,等绿灯亮了,有行人通过时再和他们一块儿过街。这一天我等得比平时久了点,但仍然耐心地等着,同时哼起小时候在学校里学的一首儿歌“春天来了”。

突然,一个抑扬顿挫的洪亮声音在我耳边响起:“你唱歌听起来像是很快乐的人,我有这个荣幸请你陪我过街吗?”受到如此的恭维,我真是受宠若惊,只能喜不自胜地说:“好!”

他轻轻地挽着我的手臂,我们一步一步踏出人行道,慢慢地过街。一路上我们谈论着天气,并庆幸这一天是如此美好,而彼此之间也早已分不清楚谁是领路人的,谁是跟随者了。

到达对街时,红绿灯显然又换了,车声、喇叭声在我耳旁嘶吼。我们又走了几步,到达更安全的地方才停下脚步。我转身向他道谢,但是还来不及开口,他便说了:“我不知道你明不明白,但我真感谢上天能让我碰到像你这样的好心人,陪我这样的盲人过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