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诗句 > 正文

中秋节的诗句简单

2023/12/20经典诗句

老地方整理的中秋节的诗句简单(精选130句),共6篇,请欣赏。

中秋节的诗句简单 篇1

1、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

2、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

3、露蓼香泾,记年时相识。

4、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5、绀海掣微云,金井暮凉,梧韵风急。

6、一月可曾闲几日,百年难得闰中秋。

7、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8、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9、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0、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11、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12、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13、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1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5、烟拢寒水月拢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16、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7、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18、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19、每圆处即良宵,甚此夕偏饶,对歌临怨。

20、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21、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

22、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中秋节的诗句简单 篇2

1、何须急管吹云暝,高寒滟滟开金饼。

2、何处飞来大明镜。

3、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5、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

6、对望中天地,洞然如刷。

7、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8、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9、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10、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

11、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2、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13、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14、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5、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1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7、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1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19、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

20、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1、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刘方平《月夜》

22、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佚名《月夜思乡》

2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4、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苏轼《西江月》

25、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6、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27、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中秋节的诗句简单 篇3

1、东篱展却宴期宽、吴文英《思佳客闰中秋》

2、人犹苦余热,肺腑生尘,移我超然到三境、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3、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5、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6、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7、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8、不会频偷眼,意如何。——欧阳炯《女冠子·薄妆桃脸》

9、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10、玉手佳人,笑把琶琶理。顾德辉《蝶恋花春江暖涨桃花水》

11、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12、草草杯盘不要收。——辛弃疾《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13、桃李小园空,阿谁犹笑语,拾残红?珠帘卷尽夜来风。——祖可《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

1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15、两岸桃花烘日出,四围高柳到天垂。——姜?《浣溪沙·山滴岚光水拍堤》

16、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周邦彦《大?·越调春雨》

17、一树繁英夺眼红,开时先合占东风。可怜地僻无人赏,抛掷深山乱木中。——李九龄《山舍南溪小桃花》

18、再游巫峡知何日,总是秦人说向谁。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干上两三枝。——白居易《寄题忠州小楼桃花》

19、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吴融《桃花》

2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21、秀眉霜雪颜桃花,骨青髓绿长完美。——李白《山人劝酒》

22、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23、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辛弃疾《生查子·独游雨岩》

24、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王维《酬郭给事》

中秋节的诗句简单 篇4

1、小桃枝上春风早,初试薄罗衣。——李持正《人月圆·小桃枝上春风早》

2、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3、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周文质《小桃红·咏桃》

4、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秦观《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

5、花砖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元稹《樱桃花》

6、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齐己《桃花》

7、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晏殊《蝶恋花》

8、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双燕》作者: 杜甫

9、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

10、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1、雨燕翻新幕,风鹃绕旧枝。画堂春尽日迟迟。又是一番平绿涨西池。 《南歌子》作者: 程垓

12、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

13、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

14、羽翼势虽微,云霄亦可期。飞翻自有路,鸿鹄莫相嗤。《归燕词》作者:李建勋

15、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

16、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

17、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

18、恋恋,楼中燕。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

19、从待衔泥溅客衣,百禽灵性比他稀。何嫌何恨秋须去,无约无期春自归。

20、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 《空梁落燕泥》作者: 顾况

21、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秦韬玉《燕子》

中秋节的诗句简单 篇5

1、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李益《隋宫燕》

2、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3、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燕来》作者: 韦庄

4、汉宫一百四十五,多下珠帘闭琐窗。何处营巢夏将半,茅檐烟里语双双。《村舍燕》作者: 杜牧

5、小楼归燕又黄昏。寂寞锁高门。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少年游》作者:杜安世

6、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武元衡《归燕》

7、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隋宫燕》作者:李益

8、画堂歌舞喧喧地,社去社来人不看。长是江楼使君伴,黄昏犹待倚栏干。

9、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韦庄《燕来》

10、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

11、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欧阳修《临江仙》

12、画檐春燕须同宿,兰浦双鸳肯独飞。

13、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

14、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大厦已成须庆贺,高门频入莫憎嫌。花间舞蝶和香趁,江畔春泥带雨衔。栖息数年情已厚,营巢争肯傍他檐。——刘兼《春燕》

15、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别诗》

16、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17、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8、玉露金风报素秋,穿针楼上独含愁。——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19、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元·白朴《天净沙·秋》

20、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21、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木兰花》

22、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赠庐司户》

23、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浣溪沙》

中秋节的诗句简单 篇6

1、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昭君怨》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健

3、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4、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王维《秋夜独坐/冬夜书杯》

5、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宣城郡内登望》

6、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宋·范仲淹《苏幕遮》

7、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王绩《野望》

8、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秋日》

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燕歌行》

10、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11、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关汉卿)

12、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13、碧云天,黄叶地,秋上连波,波上寒烟翠。——范仲淹《苏幕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