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描写济南的散文

2023/12/20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描写济南的散文(精选3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济南的散文 篇1

济南,稀里糊涂想出去走走,又不知不觉地去了济南。怎么说呢?对于济南,它没有江南的温柔婉转,也没有塞北的奔放与豪爽,但却自有她的特点:直率和坦诚。

走进济南,道路两边成群的柳树,在初春季节显得格外两眼,春风拂面,杨柳招展,融化着人们心底最后一点寒冬的凛冽。

4月1日,我走进的济南的夜。晚上的济南显得有点冷清,呼啸的山风,夹杂着一丝湿润,让原本坐了一天火车的我,瞬间清醒过来。泉城广场,昏黄的灯光,为原本凄凉的济南,带来一丝柔软。河畔的杨柳,夹杂着点点星光,似乎又让我回到了那个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夜晚,但我毕竟不是柳咏,这里也不是那个令无数才子佳人魂牵梦萦的画卷江南,体会不到宋朝特有的婉约与古典。前行路上,脚踏风干的水泥地面,身边不时传来孩童的笑声,他们手中闪光的玩具球,随手抛向寂寥的天空,然后抬头追逐,后面却是家长的温软的叮呤细嘱。童铃悦耳,嬉笑济南城。

(一)初春趵突泉

第二天一早,再次来到广场,人显得多了许多,大概是清明时节,外出踏青的人多了不少。幸好,这里不属于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佳句景色没有在这里上演,人们怀揣初春的柔情,带着妻子与孩子,脱离往日的忙碌与烦躁,在这山水画中寻找久违的宁静与祥和。站在桥上,远观大好春色,那莲花喷泉,在冉冉升起的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心动与陶醉。

如果来到济南,不去老舍笔下的趵突泉,那不得不算是一种遗憾。站在门口,购票的游人挤满了窗口,有风华正茂的学生,有端庄优雅的事业白领,也有悠然自得的花甲老翁。进入趵突泉,楼亭小榭,清池假山,更上玉楼西,古风韵味跃然于画卷。首先来到了传说中李清照的洗漱的池边——漱玉泉。池底因为游客不时投入的硬币在水波的荡漾下熠熠生辉,而那小鱼却其乐无穷。池边的小孩拿着水枪到处喷射,引得游客嬉笑怒骂。继续前行,穿过回廊小径,白色紫薇立在两边,光秃秃的,不觉好看,但又却觉得恰到好处,平添一份自然。

终于来到了洞天福地,刻有深绿色字眼的“趵突泉”三个字的石牌立在池边。时不时有游人在其旁留念拍照。而老舍笔下趵突泉呈现在眼前。浅蓝的水池,泉眼鲜活。用老舍先生的来说就是: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出自然的伟大,使你不敢再正眼去看,永远那么纯洁,永远那么活泼,永远那么鲜明,冒,冒,冒,永不疲乏,永不退缩,只是自然有这样的力量!听说冬天还会有热气往上冒,泉上起了一片热气,白而轻软,在深绿的长的水藻上飘荡着,不过冬天的.景色我却没能领略,只能寄托于下次来济南,毕竟因为当时人多,连泉水都还没来得及喝一口。

(二)千佛山景

下午又赶到千佛山。是佛也是山。有山则灵,有佛则敬。进入风景区的第一印象,就感觉烟雾缭绕,香烛滚滚。求神拜佛,不鲜见。而爬上山顶的石阶两边,则是佛祖坐下十八罗汉。姿态各异,有的肃穆端庄,有的却是憨态可掬。往上爬,会有中日樱花友好林,也有久负盛名的文昌阁。当然,对于年轻人来讲,月老祠却是不得不去的。毕竟千里姻缘一线牵啊,石阶的亲褐色木栏上也挂满了数不尽的同心锁。同心锁,连心缘,但不知多年后昔日月老的红线是不是依旧连着昔人。

再往上走就是千佛洞了。一座大佛立山而坐,进入其中便是千佛山的核心地带了。进去后,感觉不是很好,因为除了敬畏,还带着点冷。毕竟,成千上万的石佛,见或不见,他都在那里。所以很快的拜完佛又出来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顶,终于到了。兴国禅师也在远处不远的山脚。而山风和脚下的云景则是当时最大的回报了。还有周围的游客,他们看风景,我却看他们,也不得不说是一种一个人旅行的幸福。脚下的山,四周的人,山风呼啸,同心锁缘,构成了当时最美的风景。

(三)大明湖畔无紫薇

4月3日,济南,阴。大明湖畔。我相信如果是夏天去感觉更好,一面荷花三面柳,没能领略,倒是一城山色半城湖看了个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古时的文人骚客,踏遍的整个大明湖,留下了不少诗词。而我的足迹也终于印在了这泼墨山水里。整片的柳林,留白的也恰到好处。继续前行,远处传来租赁游艇的叫卖声,相比与游艇游湖,我更倾向与小舟泛湖,一箪食一瓢饮,身居山水,倒也乐得其所。

大明湖的青石阶和江南的拱桥都只是一种等待,却终是没能等到红药的绽放,而斯人已去,韶光华影,徒悲叹............

朋友都问我,大明湖,见到紫薇没有。紫薇树倒是早见了,但紫薇人哪里好见。身在山水,只是看客,不是寻。

夕阳西下,远柳斜云,离去。济南,安好!

描写济南的散文 篇2

济南有七十二名泉,有“泉城”的美称。为什么单单是济南为泉城呢?我想,是济南的泉有泉韵吧。我常常自豪地说:“济南泉水有泉韵。”

“韵”在字典中有“情趣、雅致”的意思。那么,“泉韵”就是泉水中的情趣与雅致。泉水有很多,世界上也不单单只有济南有泉,但我敢说,世界上的所有泉水都是地下水向往喷涌,可没有几座城市的泉水会涌得那么有意境、有雅致。济南的泉有时十分豪放,有时又十分文雅。它豪放在波涛汹涌,它文雅在碧波荡漾。它豪放在龙腾虎跃,它文雅在宁静淡泊。难怪老舍会写济南的《趵突泉》。因为老舍也感受到了泉水的泉韵,泉韵中的文化。

泉韵也是神秘的。你是否曾记得月光照耀下的泉水,在茫茫的夜色中,听到了“咕嘟咕嘟”的泉水声。此时,泉水是神秘的,泉韵也似乎成为了富有神秘感的黑色调。让所有人在这寂静的泉水旁也感觉到了寂寞中的一丝激动。

泉韵更是幽雅的。在泉水旁人们听着优美的琴声,喝着用泉水泡成的热茶,品泉、赏泉融为为一体。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这不是一个梦,你完全可以在趵突泉边发现这带有紫色调的泉韵。望着地下水位高达三十点零一米的趵突泉,你是否感触颇多呢?

泉韵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可是它又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它不是外在产生的,而是在心中油然而生的一种比赏泉更高的境界,只有具备天时、地利、人和才可以达到。我可以骄傲地说,所有这些济南完全具备。

我为济南的泉韵而自豪。

描写济南的散文 篇3

济南的早晨是静谧的。没有车水马龙,没有人喧马嘶,一切都是静悄悄的。

如果说正午的济南是一位白领丽人,夜晚的济南更像时尚名模,那么早晨的济南就是一位撑着花纸伞从雨巷中漫步的温婉村姑,含羞清纯。

对于一个对济南向往已久的人,像我,却从未真正走进她;,对于一个一直以济南为豪的山东人,像我,却说不出她没在何处,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幸而,今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才于大明湖畔发现这济南最独特的美。

昨夜的一场大雨,给所有的树木花草刷上一层亮漆,早晨的雾气又给他们笼上薄薄的轻纱。此刻的亭台楼阁、湖光山色、花草树木或许还沉浸在睡梦中,都是睡眼朦胧的。只有晨练的人们三三两两在小路上跑步,在湖边练声,在亭子前做操。

对于大明湖,赞美它的诗句实在太多,最有名的莫过于元好问的“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到荷花,或许没走到地方,或许还没到时候,除了桥墩上雕刻的荷花,真的我倒没看见。柳树真是不少,随处可见,但最美的还是靠近水边的那些,长长的柳枝直垂到水面,柳叶和水面挑逗着,倒是极入画的景致。忽然想起儿子唱过的:“柳树姑娘,辫子长长,风儿一吹,甩进池塘……”

顺着湖边随意走着,忽然发现一只很大个的水鸟正站在水边的一块石头上,起初还以为是雕塑,盯着看了好一会儿,发现它也正好奇地瞪着我瞧,直到它忽然扑拉一声展翅飞上天空,我才回过神来,敢情这鸟是活的。此时正是树木旺盛的时期,耳边不时传了几声清脆的鸟鸣,让人不得不想起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妙句。

新雨过后,超然楼掩映在浓绿之中,更显巍峨。它伫立在那里,好像正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慈爱又安详。过了拱桥折向西行,水边的石径越发显得窄了,有许多地方索性完全被两旁的灌木遮掩,各样或深或浅的绿叶上滚动着点点露珠。最抢眼的是一种红色的树,大概就是枫树吧。才是初夏,却已是鲜红,点缀着枝上、叶尖摇摇欲坠的露珠,比那些盛开的各色月季还要好看。路边的岩石上覆盖着密密的藤本植物,星星点点的五角小黄花悄然开放,寂静凋谢,只有那空气中弥漫的浓浓花香告诉人们,它们也曾来过。

水面宽起来了,水好像也越来越深,水边的芦苇和蒲草渐渐多了,不时可以看见早起垂钓的老者,静坐在大石头上,那或专注神情,或悠闲的神情,会让人有恍然来到世外桃源的错觉。那长长的钓竿垂钓的`好像不是小鱼而是静静流淌的时光。

月西桥旁是一大片仿古建筑,一色的白墙黑瓦,配上弯弯的石桥,曲回的长廊,一起倒映在水面,很有些江南水乡的韵味。几位摄影爱好者正在桥上忙着寻找拍摄的最佳角度,却不料被我拍入镜头,像极了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正准备离开,一转身,却发现绿树后面露出一个古朴庭院,走进看,真是大吃一惊,竟是老舍纪念馆!说到老舍先生,济南人都会觉得亲切,想起先生写的《济南的春天》《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然后他还写了一堆关于济南四季的文章 。

老舍一生67年,他先后在北京度过了42年,英国5年、新加坡1年,山东7年--济南4年半、青岛2年半,汉口半年、重庆7年半,美国4年。 然而,在老舍一生的散文里,他几乎完全没有写纽约,也几乎没有写过伦敦(写了一点留英回忆)、新加坡,写汉口、重庆、成都的极少,写青岛的有两、三篇,就是北京--也写的并不多;唯独济南,他不但写了,而且一写就是一个长长的系列,而且,都写得那么典雅,那么精精致,那么动人,那么富有诗意!甭说与老舍自己比,就是与任何一位客居济南,甚或山东籍、济南籍的现代作家相比,也是并世并无第二人的。

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恐怕只能说:济南与老舍天生有缘,老舍对济南情有独钟。

所以爱老舍的济南人在老舍最爱的大明湖畔建起这座简朴却不简单的老舍纪念馆。青砖墙,红大门,高高的木质门槛,没上锁的院门,让你相信,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从那门里走出那位长得像极了农民,却有着诗人情怀、君子风范的可亲老头儿。

站在门前,我抬手想要叩门,最终却没有敢打扰这份宁静,在门槛上坐下,托腮沉思片刻,心境澄清。然后向老舍先生的塑像深深鞠躬,悄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