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人物细节的散文
老地方整理的描写人物细节的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人物细节的散文 篇1
今年十一是那样平淡无奇,在秋风吹拂下,更显得有几分落寞,孤寂,那夜,在门前风铃的摇摆声中,父亲去了医院,我跟随着,坐在母亲驾驶的汽车上,望着车窗外的那些落叶发呆。
医院到了,父亲在注射室打盐水,我也跟着进去了,父亲坐在椅子上,我则望着那位护士的动作:阿姨在给一个小女孩做皮试,女孩伸出那瘦小又颤抖着的.左手,闭着眼睛,()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住往下滴落。可是,护士阿姨并没有很快拿出针筒,而是用她那双温暖小巧的双手轻轻抚摸着女孩白净冰冷的小手,小女孩好奇地睁开水汪汪的大眼睛,疑惑不解地盯着护士阿姨,护士对她微微一笑,女孩一下子大胆起来,也对阿姨微微一笑。
女孩把手伸向护士,虽然还是有一丝恐惧,但是护士不住地对她微笑,并用另一只手抚摸着女孩的小手,小女孩现在一定一点也不害怕了,她也像护士甜甜地一笑,终于打破了原先的寂静:“阿姨,谢谢你”!这稚嫩的叫唤惹周围的护士都甜甜地笑了。
坐在椅子上的我顿时站了起来,等阿姨一空闲,我缓缓走到护士跟前,她问道:“你要打针吗?”我微微摇了摇头问护士:“每一个病人都有这种特殊待遇吗?”护士又笑了,她的笑是迷人的,是美丽的说:“我看她这么害怕,心里就浮上这个念头了!”我的心灵被震住了,她是那么的善良,纯洁!
这位乐观的护士使我的心灵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舒畅与欢悦,这神秘的微笑,是爱的力量,爱的源泉。这样的细节中包含多少真情?父亲和母亲在后面看着我。
我要用爱来写世界,让爱永恒,让我们在阳光下成长!
描写人物细节的散文 篇2
至今,一个细节令我感动。
美国南北战争时,以林肯为首的北方军在一次关键性战斗中取得了胜利,一位北方军战士激动地对林肯说:南方军死了2000人,我们只死了800人,我们胜利了!”林肯听后,低下了头,叹了一口气说:“不,我们没有胜利,我们死了2800个同胞……”
我被这句话深深地感动了,虽然它很短,甚至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它中间包含着对祖国的爱,对人类的爱。
我开始关注那些小小的细节。
我发现,有时大蚂蚁和小蚂蚁站在同一块食物面前,大蚂蚁总会原地绕上几圈后主动走开;小鸟抓到虫子时,都不急着吃,而是叼起后放入巢中——或许是在给即将出生的小宝宝储存粮食;蜜蜂建巢时,觉不会在红色的屋檐下建——那就太醒目了。
我被这一个个细节感动了,它包含着动物巨大的智慧。
我又发现,母亲总是能猜透我的心,知道我现在是开心还是难过,父亲绝不在我面前抽烟,一抽烟,就在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爷爷总是不经意的给我传授知识,而让我在玩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智慧。
我被这一个个细节感动了,它包含着家人对我的爱。
我还发现,同学甲总是默默鼓励我,虽没有直接说过,但字字句句,都透露着对我的关心;同学乙爱给我打包不平,总是替我说话,帮我拉拢与其它同学的关系;同学丙喜欢逗我开心;同学丁在我难过时,会给我讲故事。
我被这一个个细节感动了,它包含着同学对我的关怀。
描写人物细节的散文 篇3
家中三姐弟,弟弟最淘气,而你从来都是最听话的那一个,因为,我和小弟都管你叫姐姐。所以,哪怕你不情愿,你也要摆出一副听话的样子。我们三个,就数你书读得最少,匆匆读完两年职高,没有任何怨言,刚满16岁的你便开始外地打工的生涯。你性子很温和,小弟把你最喜欢的几张画撕了,你也只是温和的笑笑就过了。
我和你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基本上有什么事都会告诉对方,只有那一次。家里没味精,你有先上学去了,妈就叮嘱我放学后回家带一包回来。可是我却买了一包盐,当时的我根本就不清楚味精和盐的区别。等回家发现买错了时,因为怕挨打,就撒谎说放到学校忘拿了,而第二天,你在学校废弃的校舍那里找到了不知如何是好正在哭泣的我。在你再三询问下,我说出实情,而你一言不发,牵着我的手,默默的回家。最后,就像很多电视剧都会出现的情节一样,你替我顶了错,严厉的爸爸当时就甩了你一巴掌,吃饭的时候,你右颊肿的老高,我低着头一口一口扒着饭,眼泪掉进碗里,我都尝不出是什么味道,第二天早晨起来,我和你一起去上学,一路上我们都没说话,到校门口时,我红着眼睛对你说了一句,对不起。
你本来想笑,可是却扯痛了脸上的伤,最后用一种哭笑不得的表情对我说:因为你是我妹妹,这个,是谁也无法割断的亲情,顿了顿,你接着说道:以后不要撒谎了,我就一张脸,可经不起老爸那种打法。当时,我一听这话,就扑哧笑出来了,埋在心里的那份愧疚也淡了了好多。
你一直走着爸妈给你安排的道路,很少反抗,温顺得周围的人都夸你听话,但异地求生,没一个懂你的人在身边,而且你是在那样的花季年龄。所以,当爸妈知道你与一个大你九岁的人在一起的时候,都不怎么相信,你一直这么听话,爸妈原本想着等你再年长一点,便在镇内为你挑选一位。你什么都没说,不管爸妈怎样反对,你都没退步,连我都觉得惊讶,那么单薄的你为何会那么大的勇气。最终,还是你赢了。第一次见这位未来姐夫的时候,我就想,恐怕老妈会更反对了。未来姐夫长的偏黑,微胖,又不是很高,如果真要用什么褒义词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憨厚,给人的感觉很安全。果然,老妈再见到这位未来女婿时,脸更黑了一层,但,终归是你赢了,姐,我一直都很佩服你,虽然姐夫的外貌不怎么出色,但谁都会感觉得到,他对你的细心不是假的,对你的温柔不是假的,脾气也和你一样的温和,就算之前老妈再怎么不满,最后也露出了笑容。
最后的婚礼办得很大,来了很多人,你也没露出多大的笑容,但我能看见,在你的周围,围着一圈叫做幸福的光环。在这一刻,我有点怅然若失,今后的你再也不是当初替我顶罪的小女孩,你会成为一位很好的妻子和母亲。
如果你给我的亲情不忧伤,我希望是和你一样的勇敢。
小时候,亲情就是母亲温暖的怀抱,父亲宽厚的脊梁,幼小的心灵里能充分感到亲情的温暖与无私.那时的亲情是生病时的探望与呵护, 顿挫时的鼓励与支持,也是得意忘形时的棒喝&&是亲情的力量支撑着我们慢慢长大,渐渐成熟. 长大了,亲情便是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同时,它也是一个避风港, 给飘泊的游子一个平静的港湾.这时,母亲的鼓励与父亲的关怀就是激励我们前进的永恒动力.
亲情是无形的,没有人能够说清楚它是什么样子;亲情是无偿的,它不会让你为它付出任何代价;亲情是无价的,世上没有什么事物的可以价格比得上它;亲情是无私的,世上没有东西比她更能牺牲自己;亲情是无尽的,你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体会到它的存在.
如果你是一粒种子,亲情就是土壤;如果你是一株小草,亲情就是大树;如果你是一艘小船,亲情就是灯塔;如果你是一条小河,亲情就是大海.亲情是春季绵绵的细雨;亲情是夏季阵阵的清风;亲情是秋季收获的喜悦;亲情是冬季希望的曙光.
亲情是这喧嚣的世界之中的桃源,亲情是无边沙漠之中的绿洲,亲情是绝望之中的一丝希望&&亲情,能时刻给人温暖,予人快乐,让人明白,在这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世间,还有一直对我们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的东西存在.
亲情是山顶的积雪,简洁却永恒;亲情是河底的流水,轻柔却又悠长;亲情是海上的那一轮落日,缠绵却又绚烂;亲情是古老的碑文,模糊却又永恒!亲情,超越了时空,编织了人生最美丽的彩虹.
我有一个爱唠叨的母亲。一天到晚,她总是唠叨个不停。陈硕,吃饭了。陈硕,快去写作业,写作业的时候腰要挺直。陈硕,该睡觉了,睡觉前记得刷牙洗脸。知道了,知道了,知道了!我总是不耐烦的回答着。心想:真是烦死了!每天像个乌鸦似的,‘呱,呱’地叫个不停。母亲呀,母亲,难道您不累吗?不要说您不累,我听了都累!没错,我就是从小生长在这种唠唠叨叨的环境里,每天早晨第一个迎接我的是这唠叨声,每天晚上送我睡觉的也是这唠叨声。这无休无止的声音又大又响,吵的人耳膜都快震破了,令人难以联想到这是一张小小的嘴巴所发出的声音。的确,我母亲的嘴巴是小小的,但是这样的一张嘴巴却能够震住比她大一倍的嘴巴。所以,我每天总是要早早地睡觉,免得被吵晕过去。
我以前总是认为,母亲的唠叨是一种噪音,是一种很烦人的噪音,但是一件事情使我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原来的看法。
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我跨进家门,破天荒地没有听到那叽叽喳喳的唠叨声。我把家里搜了一个底朝天,连母亲的影子也没有看见。怎么回事?母亲去哪儿了?我觉得十分奇怪,不过我又转念一想:那不更好吗?以前每天都听那种烦人的声音,耳朵都差点聋了,现在是天赐良机的休息的好机会!于是我不再多想,打开书包做作业。唉,怎么这么冷清啊!还真有点不习惯呢!我第n次把书合起来,抱怨起来:以前老觉得那声音太吵,可现在没有那个声音,连写作业都不专心。没想到那唠叨声还有点用处啊!我把手中的作业本一扔,靠在椅子上,记忆的小舟又把我拉回了小时候。有一次,我因为摔倒了,哇哇地哭个不停,母亲见了跑过来,抱过我,笑着对我说:小乖乖不哭不哭,小乖乖不哭不哭&&听着母亲唠唠叨叨地重复了几遍,我也在她的.怀里慢慢地睡着。想着,想着,我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自言自语地说:以前一直没有注意到,没想到母亲的唠叨中包含着对我的爱,对我的关心。
晚上,母亲从外面回来了,唠叨声也跟着回来了。我高兴地迎上去,笑着对母亲说:母亲,你去哪儿啦!母亲说:你不是嫌我烦吗?我去逛街了!我说:不会啦!我已经知道了您是为督促我才那样说的。母亲听了先是楞了一下,之后笑着说:你的脑袋总算开窍了。我听了也咯咯地笑了起来,屋里笑声久久回荡。
描写人物细节的散文 篇4
海丰赤雁大桥位于海城城东路段是东边进入海丰的必经要道。它始建于一九七二年、七六年完工通车、重建赤雁大桥是当年海丰县最大的民生工程、但年赤雁河二边可是盛况空前、方圆十里、到外红旗飘飘、用竹搭起的职工宿舍蓬那可是十里连营、如果今天看来堪比是一场重大战役即将开始般一样的壮观。
当年没有机械化设备、全是职工或农民们一担担的用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建这样一座大桥动用了全县所有居民劳动力、单位职工、农民、全动员。队伍不下万人、浩浩荡荡的队伍、排山倒海、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人海战术、当年我哥就是其中建没者之一。
说到这里、这「赤雁桥」还连着我童年里的一个小故事呢。七三年的那个夏天、当年我才八岁。刚好读二年级、小时候我很八卦也很有胆量、经常会做些令大人意想不到的事情、总让他们措手不及、哭笑不得。那个时候没有电天气热时、窄小的家里根本容不下人、傍晚吃完饭总是喜欢往外跑、当年的大街小巷都在关心同一件事、那就是「赤雁桥」重建。
那里每天所发生的大小事情、进展都是他们饭后聊天的重点、我总是很好奇的挣在最前面、听他们讲工地每天发生的什么事、因为我哥也在那里所以我特别好奇也很关注、有一个晚上我终于失眠了、满脑子都是人山人海的场面、觉很当年的建设者都是英雄。每想到哥哥也是那里建设者的一份子、就特别的感到自豪也很向往、很想去那看一看、见识一下大场面。
续然想了就必须付诸行动、这是我要强的性格。可自己一个人不敢去、于是我开始留意班里同学、但我把当时想法和计划在班里说了出来。班里很多人都很惊讶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内心一定在想你是不是疯了。可我并不以为然、皇天不负苦心人、我终于找到了一位同学、他哥也在赤?建桥、于是我俩偷偷约定、第二天一起去找各之哥哥。
那个晚上我兴奋的睡不着觉、第二天早早六点多就瞒着家人出门了、我到姚厝大门楼等到他、于是、就立刻往目的地出发了、一路上我们手拉着手开心极了、从家里出发到「赤雁桥」大概有四到五公里路。当时都是沙石路、路两边一排排整齐、茂盛的大树很是凉爽、路上的车也很小、不足的是倘尔会遇见到从糖厂出来拉甘蔗的汽车、装的满满的甘蔗一驶过于是满天沙雾几里见不到人。除了这些隅尔飞驶而过的货车、就是工路工区的护路驴车了、驴车后面拉着二块铁夹片压着大石头、把被汽车碾碎在路两边的沙石夹拖回路中间、吱吱咕噜的声音很吵。
我们一边走一边玩走了不知多久、终于到了赤雁河边、当时河上面还没有石桥只一架大木头桥、印象中记得很大也很长、一问路才知道建桥的工蓬都在桥的那一边、我们一路上桥刚开始还不以为然的扒在木头桥上看着对面干的火热朝天的新桥、新水泥桥真的.好伟大、好气派、桥上桥下都是人、人山人海他们都挑着担子、满头大汗的。
正看的兴起时、可没想到满载甘蔗的汽车一上桥、整座桥都在摇晃、吓的我俩死抱木桥栏不敢放手、吓的差点都哭了出来、等汽车过后才敢走心还是怕怕的、真希望在我们没过桥之前、不要有车过来。我们转了一圈肚子饿了终于想起了找哥哥、下来一问傻了、几百间竹蓬那里找?只记得哥哥是水泥厂职工、他们告诉我水泥厂的工蓬在前边很远的地方、这时同学已被他哥接走剩下我自己一人、我一间一间的问、这时肚子很饿快走不动了、就坐在林子里下面不想走。
眼下巳经三点了再找不到哥哥天就黑了怎么办?急着快哭了真后悔没带点剩饭出来、就在我很无助时、突然有一个熟悉的身影踩着单车在我前面经过、是少东哥?哥哥的工友?没错我一路追出来一路的叫、单车终于停了下来、老天爷保佑是东哥没错、在家里我曾见过他。一下车他看到我也吓了一跳很惊讶:你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我说我来找哥哥、他半天说不出话来:老天爷这里一万多人一个小屁孩你怎么找?要不是碰到我就出大事了。
于是他抱起我骑着单车往回走、记得他是在厨房做伙食的、他带我到厨房找了二个剩下的馒头叫我吃:累坏了吧小捣蛋鬼、你这样出来家里找不人一定急死的、等我吃饱带着我去水池冲凉然后带我去哥哥工蓬、记得当时哥哥的床在进门右手边第二张的上一层铺。东哥拍着我头叮嘱我:“你哥还没收工你在这里等哥哥、别乱跑我去找你哥带你回家。”
描写人物细节的散文 篇5
我有一个可爱、顽皮的小弟弟。他现在一岁多了,长得白白胖胖的,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人人见了都会夸上一番。我特别喜欢他。
他特别嘴馋,有一次我正在吃雪糕,弟弟看见了就及忙跑过来,向我要雪糕吃,我不给他,他就用双手捂着眼睛,装成要哭的架势,逗得我哈哈大笑。
他还特别爱玩水,每次洗澡他都用手去拍水,把水溅的满地都是。洗完澡之后,他总是坐在盆里不想出来,每次出来都要大哭一场,总是妈妈连哄带抱的才把他从水里弄出来。
这就是我可爱、顽皮的小弟弟。你们喜欢吗?
描写人物细节的散文 篇6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八一九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十二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诗却一般,只有这首,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瘅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儿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条件不坏,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岭南以口为货,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比之于北方的先进文明,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人都该享有爱。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语”,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不可想象,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我在祠内仔细看着题刻碑文和有关资料。韩愈的确是个文人,干什么都要用文章来表现,也正是这一点为我们留下了如日记一样珍贵的史料。比如,除鳄之前,他先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这简直就是一篇讨鳄檄文。他说我受天子之命来守此土,而鳄鱼悍然在这里争食民畜,“与刺史亢拒,争为长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他限鳄鱼三日内远徙于海,三日不行五日,五日不行七日,再不行就是傲天子之命吏,“必尽杀乃止”!阴雨连绵不断,他连写祭文,祭于湖,祭于城隍,祭于石,请求天晴。他说天啊,老这么下雨,稻不得熟,蚕不得成,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呢?要是我为官的不好,就降我以罪吧,百姓是无辜的,请降福给他们。(“刺史不仁,可以坐罪;惟彼无辜,惠以福也。”)一片拳拳之心。韩愈在潮州任上共有十三篇文章,除三篇短信,两篇上表外,余皆是驱鳄祭天,请设乡校,为民请命祈福之作。文如其人,文如其心。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
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宰相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后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瘅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瘅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这倒使我想到现代的一件实事。一九五七年反右扩大化中,京城不少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并发配到基层。当时王震同志主持新疆开发,就主动收容了一批。想不到这倒促成了春风渡玉门,戈壁绽绿荫。那年我在石河子采访,亲身感受到充边文人的功劳。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我遍读祠内凭吊之作,诗、词、文、联,上自唐宋下迄当今,刻于匾,勒于石,大约不下百十来件。一千三百多年了,各种人物在这里奖韩公不知读了多少遍。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
描写人物细节的散文 篇7
小时侯,父母是我的伞。那是一把七彩的大伞,伞下是我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从呀呀学语到成为一个懵懂的少年,父母为我遮风挡雨,伞下的我,就是一个弱小的.孩子,时刻等待父母来帮助的孩子。
不管伞外的雨有多么的大,太阳有多么的炽热,伞浸透了,晒裂了,但伞下的我是无比的安全,那是一把渗透着爱的颜色,永不褪色的伞。
后来,大伞旁边多了一把小小的伞。那是一把粉色的伞,是一把只属于我的伞。父母开始尝试让我经历风雨,我在一天天长大,我的小伞也在渐渐变大。
我开始能保护比我更弱小的人了,地上的小花、小草,还有更多的生命……。而此时父母的伞因为风吹日晒,雪雨风霜,正在慢慢地变薄、开始补丁落补丁;但如果是狂风暴雨,它依然会义无返顾地挡在我的小伞前面,那是风雨中互相支撑的两把伞。
成人了,我也拥有了一把自己的大伞。那是一把黄色的伞,温馨、甜蜜,没有华丽的装点,只包含着一片片爱的心意。伞下,是年迈的父母,幼小的孩童。当雨雪纷纷飘下的时候护住他们,当烈日炎炎的时候给他们带去清凉。无论多么久的雨,无论多么狂的风,丝毫吹散不了那伞下的清香,那是一把感恩的伞。
人生需要伞。 需要一把用爱铸就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