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丽江美文

2023/12/23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丽江美文(精选8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丽江美文 篇1

早就听说云南有一个风情万钟的地方——丽江,心驰神往已久,只是苦于机缘、囊中羞涩,因而久久未能成行。

或许是偶然,糊里糊涂走进了丽江。旅途的辛苦自不必说,情绪上已是大打折扣。我始终认为,旅游这点事终究是无聊与无奈并存的。曾经有人精辟戏谑过旅游的滋味,所谓旅游就是从一个自己活腻了的地方千辛万苦赶到另一个别人活腻了的地方去瞎折腾,所以,情绪的好坏无需太过在意,否则,你将永远待在自己那个活腻了的地方。

地球上,凡人口聚集之地,因发展之故,皆有新旧之分。丽江也不例外,也有新城旧城之别。只是丽江新城的兴起,很有些例外,是地震使然,所有的导游如是说。我只是有些不太明白,既然地震震出了一座新城,那势必就会毁掉一座旧城。可依我所见,丽江古城各样的建筑和原有的结构似乎保存尚好,尽管历经岁月的磨蚀,千百年来的风韵犹存,大街小巷见不到任何地震留下来的后遗症。

像所有人一样,来丽江并非为其新城,而是冲其古城而来的。

印象中,丽江古城是一座流动之城,其所有因素皆随岁月的流转或急或缓、不知疲倦地流动着。无需深入,便能分明感受到古城流动的韵律和节拍。古城的前大门入口处,那两架相依相伴不紧不慢经年轮转的大水车,便是鲜明的见证。千百年来,它们就这样心无旁骛,执着又执拗地轮回流转,那日复一日被水车升降提放的玉河水,絮絮叨叨仿佛在诉说古城历史悠悠的变迁,万千岁月也和着水车在悄无声息中静静流逝。

这里,金沙江的支流玉河并行分三小股水流由古城的前大门注入城内。叫人纳闷的是,纳西人把它们分别命名为东河、中河和西河。依我来说,这怎么算得上河,在我活腻了的那个地方,顶多算溪流或水沟。三股水流沿途又在经意和不经意中相互交错沟通,若隐若现,宛若一张硕大的蛛网,遍布古城大街小巷。数百年来,它们就这样旁若无人,不舍昼夜汩汩流淌、蔓延,仿佛古城的血脉,滋养古今。城内与之相匹配的,便是数也数不清大大小小、七拐八弯的街巷和柔情似水的垂柳。古城内几乎“家家流水,户户垂柳”,宛若东方的威尼斯。

初入古城好似误入一座巨型的迷魂阵,虽然各街巷的交叉处都竖有精致、清晰的指路牌,仍叫人云里雾里,不辨南北西东。导游再三提醒,入城要顺流,出城则要逆流。即便如此,初来咋到的游客还是摸头不知尾,东流西窜就是绕不出去。古城内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到处是相似的人流、相似的水流、相似的街巷建筑,一不小心便会走岔。

古城的流动是显然的。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从古城各出入口涌入,最终汇聚在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或声名显赫的原土司衙署——木府,然后又由此流向或逼仄或幽深的巷子,偌大的古城几乎见不到多少土生土长的纳西人。在用五花石铺就的各大街小巷里,在三千多个五花八门的店铺内,在354座形态不一的古桥上,来来去去流动着形形色色、无以数计的外来客。尤其是在由古城中心四方街的四角放射出去的四大主街光义街、七一街、五一街和新华街上,无论白天黑夜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据统计,古城流动人口,日均量高达20万以上。这般情境,我不由想起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那画面上的盛况也不过如此。不管张择端的画笔有多么神奇,也未能把汴京晚间的繁华描摹下来。那么,对如今丽江古城的夜来说,即便张择端在世,恐怕也是望尘莫及,束手无策的。

古城之夜,躁动与张扬并进,狂热与娴静共存。姑且不论如白天般潮来潮往的人流,面对这样的夜境,会滋生出怎样的情感来,单就那扑朔迷离、流动闪烁的灯光而言,就够令人心花怒放。流经的玉河水被渲染得花枝招展、流光溢彩,被撩得心潮澎湃、心猿意马。水下的青荇,河边的翠柳也被挑逗得情不自已、搔首弄姿。别样的花儿、藤儿沐浴着清凉的风,在虚幻游离的光影里愈发娇羞。况且,西河两岸风格迥异的酒吧里狂热的气氛,老早就把个四方街搅得热火朝天,很叫人想入非非,跃跃欲试。

来到丽江,不进古城的酒吧泡泡,很难说真正领略了丽江的风情。在这里,大都市里的冰与火,皆能找到相应的依托。如果你想远离早就厌倦了的喧嚣,那好,你就顺着水流,随意寻一处临水的僻静之所坐定。在柳荫下,柔风中,曼缈的灯光里,凝望清清的流水,品着可口的菜肴,饮着心怡的啤酒,与朋友轻声耳语,谈天说地。抑或轻啜一杯清茶,独自莫名地发呆,尽情享受那份大都市里所未有的闲静。抑或什么都不用想,掏空意识,汇入南来北往的人流,在斑斓的街灯里漫步。此情此景此境,多少美妙的时光不知不觉地在你的潜意识里流动。

如果说,物质感官上的流动赋予了古城光鲜的容貌,那么,正真推陈出新的或许是纳西人思想意识上的流动。自古以来,丽江古城是前卫的,没有高大坚实的城楼和城墙,开放式的格局,与众不同,前所未有,确实让人有些匪夷所思。鳞次栉比的屋宇楼坊,巧妙地融合了纳西、白、藏、汉各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依山体势,错落有致又各领风骚。恣肆张扬又锋芒毕露的翘檐斗拱挑破青天,逼视苍穹,舒展视野。流动的意识里,纳西人永远都不会局限在现有的层面上。

我曾经疑惑过,在这偏远的雪原谷地,一座小小的古城,居然如此招人现眼,引人注目,这势必有其过人之处的。在中国像这样的古城多的是,为何仅此昭然出世,着实令人深思不已。真不知与之并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中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是否也有如此的境遇?

过往的丝绸之路,曾经的茶马古道已然成为过去。悠悠岁月,马帮凝重的脚步,踏出了通往山外的谋求之路,营造出古城独特的风情。他们的艰辛,只能依稀从古道上被他们踏磨得光溜凹凸的五花石块上去感知了。但纳西人不会忘记,每一位来到古城的人也不会忘记。深信坚韧的纳西人一定会在不断流动更新的意识理念里,继往开来,开辟出全新的更为宽广的“丝绸之路”来。

丽江美文 篇2

在去丽江前,丽江是我的暗恋;走进丽江,丽江成了我的热恋。

丽江啊,你确实太美了,美得让人心醉。在这高原明媚的夏季,你的田园景致如同江南,但你那古典中混和着现代气息的小城在背景上却置放着一座冰清玉洁,高大雄伟,被人称作玉龙的雪山;你那古城横跨历史也就800多年,但那间间古朴典雅、被世人视作文物工艺的古民居呼啦啦一片铺排过去,犹如海洋,以独有的气势和内涵曾让来自古罗马的游客不忍离去。这里有纳西文化风情的神秘,有返朴上万年的摩梭母系社会的清明透丽。

在晨光初露的凌晨,我站在古城远眺,玉龙雪山那黛蓝博大的山体像一位顶天立地、站着入眠的壮汉;山颠灰冷的雪色在薄雾飘忽中时隐时现地闪露的寒光,是壮汉微睁的利眼。在朝阳四射的清晨,我来到玉龙山腰的云杉坪仰头近观,雪山头顶朝阳,雪峰在霞光的映染下,白雪绯红闪烁,娇羞如眉目多情的纳西姑娘。日中午后,在返回古城的途中,隔着古木苍翠的山梁望过去,玉龙雪山在碧蓝天幕的映衬下,气势磅礴,挺拔秀美,皎洁晶莹;多座雪峰联成腾步飞跃的气势,活脱脱一条银色玉龙永恒地飞舞在颠西丽江这片宝地的上空。

玉龙雪山下有茫茫的原始森林,有亮丽宽阔的夏季牧场。

走进那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看着那些仰躺于残枝败叶中安详地腐朽的干枝粗大的老树,看着那一棵棵茁壮挺拔奋力将树冠伸向蓝天的树木,我想,其生死状态的对比中包含着多少大自然生命永恒的哲理啊!

站在牧场的边缘,欣赏近旁那酥嫩的牧草和繁星似地点缀在牧草中的各色野花;欣赏远处那碧草连天,平缓起伏,一直延伸到很远的多姿多彩的草甸,以及在草甸中忽隐忽现的肥壮的牛羊。我在想象正在咀嚼酥草、逗玩着鲜花的牛羊那陶醉的表情。

玉龙雪山下的一切——森林、牧场、山川、田园、城市……,有哪一样不是在玉龙的庇护下和雪水的滋润下勃发着生机,展现自己的美丽呢?

玉龙雪山的雪水淌下山崖,汇成小溪,穿过田园,一尘不染地流进丽江古城。水流进城后散开成枝,布局成网,纵横交错地清亮慢流在每条街道的旁边。有了这般的水,古城便活起来啦。走进古城,你岔向哪条街,脚边都溢淌着清清的流水,畅快的心情便在这城中潺潺水流的.梳理下变得更加舒畅起来。我没去过意大利的威尼斯,也许游赏威尼斯水城也就是这种感觉吧?

我是在夕阳西下的傍晚走进丽江古城的。为了赶在日落前收获对古城的整体印象,我抢时间登上一家位居高处的古民居的顶层阳台。放眼望去,一种独特的壮观进入我的视野。青黛的瓦面,檐连着檐,随着地势的高低而起伏,波澜壮阔地在晚霞的映衬下四处延伸……我的四周成了瓦檐的世界。我似乎不是在城楼观城,而是在海岛观海!我被震颤了。要知道,我眼前的这片海洋可是由成千上万的世界级的文物汇集而成的啊!

我徜徉在古城中。那从古代走进现代的石板路,那美如工艺的明清时代的栋栋纳西木屋,那石桥,那水流,那琳琅满目的纳西工艺品……欣喜着我的目光,牵动着我的脚步。我跟随在拥挤的掺杂着各色人种的人流中,从傍晚游到月中,游到深夜。

……

看不完丽江的风光,品不尽丽江的文化内涵。

这世界上值得人回头的景观是不多的。我离开丽江时,留下了奔放的热恋,带走了一份深深的依恋!

丽江美文 篇3

在教室刚坐下来,就给在昆明读书的朋友打了个电话过去,临时决定去一趟丽江。朋友同意了,陪我一起丽江,挂断电话我就直接去在网上订房,晚上跑去买票,明晚就出发。这一刻终于来了,也一样来得这样匆忙,就像以前去海口,衡山,临时一个电话就定了下来。这段时间都很忙,忙到闲了,原来准备去重庆,去湖北,可是都因为种种原因都未能成行,没想到最终我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去云南,这一点让自己都觉得唐突,可无论怎样,我终于可以成行了,将去丽江的行程提前。

只记得那是个很美的地方,那里有蔚蓝的天空,有青石小巷,有小桥流水,最重要,那里有我一直要寻找的梦。很多人去丽江都是为了风景,为了做一次心灵的洗礼,而我不同,我寻找的是一种逝去的感觉,那是关于青石街,关于雪山顶上的蓝天,关于自己未来命运的祈福。长这么大,青石街永远是自己最熟悉,最会念叨的物,蓝天也是,因为从小就和青石街相伴,随后的成长岁月,我和海上的蓝天相依为命,去丽江,我兴许可以看到自己那些失去的东西,再兴许,看到未来的自己。

这段时间,我都在忙着考研的准备,也找到了那些身边和自己考一样专业的人,而我想到了跑得远远的,先出去好好走一趟,累一次,不管别人怎样的眼光看。

朋友也考研,被我拉出来陪我几天,也难为她了,这个做大哥的,也够自私的。以前两次提到去丽江,几乎成行,就因为她的原因推迟了,第三次她推开了那些,难得有这样的朋友。突然我想起了那些远在全国各地的朋友,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但是我想,他们还是和以前一样知心。

这次我用这些日子的稿费买了两张往返昆明的火车票,只可惜因为考试我没再写,再投稿,要不然还可以在云南多呆几天。可也不管了,这次是自己大学时代最后一次长途旅行,我要跑得远远的。这一点让我想到在北京工作的一位朋友,她也是一样的心态,从她的文字里,我看得出那些字里的期盼,悲伤。

决定将这次行走每一点都记下来,记下那些两岸的风景,我知道我一样会写出好的文字。

听说,诗人的旅行充满悲伤。我还没能成为一位诗人,只是喜欢流浪。以前和一位朋友说过自己的流浪,只是朋友不懂。“我是诗人,诗人不是我”,这是以前中学时候的一首诗里的句子,看看其实还真的是这样。

安静地踩着足印,安静地看那些风景吧。

丽江美文 篇4

大研古镇在丽江,我就住在古镇里。

是夜里凌晨落机,被一位普米族的姑娘接机到饭店。那姑娘好让人心动,说着南方口味的普通话,词语的尾音很轻柔,很贴人心。我老问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姑娘竟不回避,委婉的让人心悦诚服。我说她是搞导游的,她笑了,说是做水净化器生意的,今天帮朋友来接机。我感慨她没有做旅游,她说她是普米族人,性子直的不会转弯,人也长的不漂亮,做不来的哟。我笑了,却到了古镇。

古镇在灯火里,辉煌耀眼,能看到天上的明月和星辰,蓝的天就像一潭深湖,清澈而明净,只见星星在湖底闪烁。从雾霾中走出的人,突然落得如此清明的世界,真是喜出望外。

入住了一座木楼,到处雕梁画栋的,长长的沿廊里安静的能听到脚踏木质的咯吱咯吱声。那声音很清亮,随步子打着节奏,脚下却很柔软,像踏在浮云间。入得云南,这一夜的梦都在云里飘着。

奇怪的,早早就醒了,推门往外去,全然一个木的世界。木门、木柱、木梁、木窗,窗上有花格,梁上有花纹,屋顶上的灰瓦间还卧着一个瓦猫。阳光从屋顶斜下了,瓦檐下的灯笼就红彤彤的耀眼,像一个个红火球儿漾得满园喜庆。阳光真好,蓝天上浮过一朵白云,像一条龙,张牙舞爪的。慢慢的,就幻化出一片叶,飘在那里不动。

院里有水池,池中有喷水的瓶子,晶亮亮的水珠儿在那里跳跃,满院便叮叮咚咚的响。清晨的花草很有精神,藤架上开满了紫色的花。这里到处都有绿,盆儿、瓶儿,木楼的隔檐上,绿叶四处垂挂,如清泉漫泻,春色满园,其实这天还在正月里。池中有鱼,大红的尾巴,不游,嘴儿也不动。它在等待阳光!阳光仍在木楼上。院中很静,听得见风儿的丝丝声。

突的在红色的木柱上,看到一个小牌,称我的住处为“猫居”,且有两句词语:“猫咪高卧清静处,贵客寻觅幽雅居”原来这木楼能让我这般清心,在幽雅中独处,是与这里的文化有关。我开始细察这座木楼,这里到处有着龙的图纹,腾云驾雾的样子,梁柱间显现着各种花纹图案,木墙上挂着佛的图像,有藏传佛教的释文。而木楼之上有着成片的脱漆,尽管可以看到翻新的痕迹,却也能感觉出那里透出的分量。木楼的历史一定很久远。

踏出木楼,才看到一块石碑,上书:木王府驿站旧址。便问到一位纳西族人,她说:此楼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怨不得我的感觉会那般强烈,原来我是在历史的长廊中独行呢。

我踏入这座古镇,就像走进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中,木楼里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这里无处不是木的柱,木的墙,木的门窗,木的阁楼,木櫈木桌木椅,木的门槛,木的楼梯。就连入厕,也要踏上木梯,望着原木的花纹,舒心小解。这木楼之下,便是青石,石阶、石礅、石鼓、石狮、石槽、石栏、石桥,青石的屋基,彩石的道路,各种石的怪兽。有的一面墙都是青石所砌,明显着凿石的纹线,竟像一副石雕画。

而木石之上是湛蓝的天,雪白的云,云是成朵成朵的飘。飘过木楼的顶,就能看到灰蓝的瓦和尖翘的楼角,楼脊上常常就卧着一只瓦猫。猫是陶土所制,张着大口,面目狰狞且又形象可爱。它们永远面向远方,凝视苍穹,张牙舞爪的面对任何鬼神与邪恶。怨不得云南的民宅之上都要请它镇宅,視为神怪。这种瓦中之物,倒是这座古镇极显神趣。下为青石,中为原木,上是灰瓦蓝天,白云朵朵,人皆在自然天地中过活,何乐而不为呢。

说此处如画,画常在水中。这里几乎条条街上有流水,流水无声,缓缓而动,清亮亮的水底能看到石的花纹。有开阔的河在古镇中流,就有了小桥流水与人家。而水中则无船,无鱼。有水草丛生,扯着长长的绿茎,与脚边屋前木楼檐下的花花草草融在了一起,这里便成了一个绿色世界。这绿在流水中,石槽中,木桶中,各式各样的花盆和花瓶里,借天时地理的忧势,竟长出了各自百般的情态,让我这北方的汉子,喜欢养植花草的人,为之惊奇,为之愧叹!竟也想到一句诗词:“丽郡从来喜植树,山城无处不飞花。“

走在古镇的小巷里,你是很费眼神,因为你的视界中,已经充满了惊喜和意外。而小巷里密密匝匝的商铺,却又让你眼花缭乱的不能歇息。在这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里,总是能看到亮光光的银器,店主正在制做银镯而敲打的咣咣声响。能看到满屋的墙上地上,挂着的,放着的,大大小小的非洲手鼓。这手鼓制作精细,配饰华丽,还是近些年才常常创入人们的视线。曾在西安古城的旅游景区里,沿街道边看到过这样的鼓手,伴着节奏极强的乐曲,入神贯注地打起手鼓,随着那种形体节奏和他眼神中闪动的喜悦,鼓手便成为一种艺术,诱惑着成群的人围观不止。而古镇里的鼓乐,竟让我驻步,因为眼前的鼓手都是靓丽的姑娘,穿着民族彩装,个个神采奕奕,望着围观的游客,喜笑吟唱。一首“我的小宝贝”那种极具优美而沉迷、空旷且又冲击心灵的曲调,足以使人流连忘返,百听不厌。还好,这里处处皆有这样的鼓手,这样的舞台,“小宝贝”的乐曲就不曾间断。这种非洲手鼓与网红的曲调给这座古镇带来的欢乐,真是难以估量,因为它已经成为这里的一种文化和艺术,成为纳西文化的另类现象。

总是顺着弯曲的道路慢行,彩色的石径常常会让人迷途往返,这里的街与巷相互串连,虽说没有死路,一旦误入,总会绕着大圈而又走回原处。多亏那些石碑导示图,否则如入八卦迷魂阵了。其实,细心游转,你会看到各种牌坊,看到明清时的城楼,看到蚀迹斑斑的古老石桥和那充满纳西文化的街名。当然东巴文字在这里处处皆是,凡有汉字的地方总是有象形文字在那里表现,目睹这种趣味横生的文字,内心会起波澜。想象人类文字的产生是一种多么有趣的旅行,而在纳西族人的古镇间,竟能寻觅到这种旅途的风景,这真是一个意外的喜悦。

走入古镇的四方街,一片四千平米的空阔天地里,展开地图细察,你会吃惊这座古镇的布局。原来这里的道路无规无矩成网状,说是古城却无城墙,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走在宽街小巷间,常常会生出曲径通幽之感。然而无论你是从何处走来,到了四方街便是古镇的中心了。此处还有说头,据传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民族文化从这里交汇生息,如今就成了丽江经济文化的交流地,也是丽江古城的代名词了。

若能走遍这座古镇,就能踏过三百五十四座石桥,这个数字真让人吃惊!足以说明这古镇的水道多么丰富。就像这些石桥的名字,美名其曰锁翠桥、映雪桥、大石桥、万千桥、马鞍桥、南门桥、仁寿桥等等。而每每立于一座古桥之上,看到桥边墙上涂满了东巴文化的象形文字,人的思绪就会远走高飞,飞往拉市海那茶马古道的原始族群,飞往纳西族原始部落的白沙古镇,飞往玉龙雪山以及人间天堂似的香格里拉。那是一种人与自然无比和谐,相互交融的美丽世界,那里有着神秘与崇尚,有着敬畏与向往,有着天人合一的神圣境界。

就在登上狮子山的陡阶旁,我看到了一扇木门,深红的漆已经脱落,斑斑驳驳的半掩着,这扇门可以告知它的历史,而门里正坐着一位老太太,穿着纳西族人典型的青蓝与红与花配饰的服装。那张爬满深皱,苍老而黑黝的面孔,会让你看到纳西族人历经沧桑和饱经磨难的历史。在这个人满为患的古镇中,走遍大街小巷都难以见到的古稀老人,你不得不尊敬地走近她。想与她交流,她且沉默不语,有人想拍照,老人拒绝并用手遮挡,唯独那双失去神采的`眼睛,望着你。无语之间就有了一种隔膜,因为你毕竟是闯入她们家园的外来者哪。

从这双眼里你究竟读到了什么!老人的拒绝又意味着什么!外来者的闯入又能带来什么!当然,我在这座古镇中行走,不可能孤独,而是被成千上万的人拥挤着,在市场运作下的纷繁杂世里度步。还是那位普米族姑娘告诉我,今天的古镇原住民纳西族人已经很少了,多是外来人在这里赚钱,也就是说这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将会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会给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名城带来什么!

我无法释怀自己,向那位老人点点头,耳闻两岸酒吧里传出的阵阵摇滚,踏上那高高的石阶,随着人流独行而去。我多么希望这座古镇永远保留着蓝天和白云,清清的玉河和悠闲的步态,保留住座座木楼里散发出的民族文化和气息。因为这样,我的独行才具有意义。

丽江美文 篇5

丽江有座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不设防的古城,没有城墙,却保存完好。

远离城市现代的蝇蝇苟苟,一头闯了进来,因设防而绷紧的心,像皮筋卸了力,一下子松懈了,轻松无比,仅凭这一点,就由不得你不爱上这座小小古城。难怪四十年代曾旅居丽江十年的俄国人顾彼得,在他那本写得极精致的书《被遗忘的王国》的结尾,仍念念不忘地叙述说:“我有一种感觉,即使到现在,这种旅行尚未结束。我一直梦想找到并且生活在那个重重大山使他与外部世界隔绝的美丽地方。”

丽江的美丽不同凡响,充满着神奇和神秘,就像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脉娇宠的幺女,深藏在大山的襁褓里,异常柔嫩。令人十分惊奇,高原上怎会有江南小镇呢?丽江有2万余平方公里,人口106万,其中少数民族达61万,占一大半,因自古的开放性和包容性,除汉族外,聚集了纳西、彝、僳僳、普米、藏等十余个少数民族。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的中部,住的多是纳西族人。

古城始建于宋、元,建成后似乎就从没有变化过,令人诧异地完完整整的保留下来,是个奇迹,因而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纳西人称“巩本知”,“巩本”指仓廪,“知”即集市,自古为仓廪集散之地,贸易盛于明清,古城曾是府衙所在地,明称大研府,清为大研里,民国后改称大研镇。所以1981年纳西人宣科重建纳西古乐队时,欣然取名为“丽江中国大研纳西古乐会”,典出于此。

汉人似乎在潜意识中根深蒂固地有一种“长城”情结,可长城建成后似乎从未发挥过御敌的预期作用……有城墙的阿房宫烧掉了,有城墙的明王朝也跨掉了,如今除了埋在地下的一些文物,地面上究竟还留下一点什么?可没有城墙的丽江,却惊人的“活”了下来。没建城墙,纯属偶然,据说是因为丽江土司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的缘故。

没有围墙,也就没有城门。古城的入口是一座桥,叫玉龙桥。站在桥头,仰头北望,可见北半球最南的大雪山——玉龙雪山。桥下有河,名玉龙河,河水清洌急湍,源于古城北约二里处的黑龙潭。水至玉龙桥,经分流水渠,一分为三,自北向南,分成东、中、西三河,然后再三分而九……细细分去,穿过古城。古城中便随处都是小桥流水人家,昼夜水声潺潺,街头巷尾,足不出户,如至山林,难怪城中人多寿。古城的西面,紧倚狮子山,古为木氏土司私家林园,山上多古柏,参天数围,种于明代,树龄达数百年。山顶有座“万古楼”,可登临,可览古城全貌。

西河顺着狮子山山脚流向古城集市的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块方场,场边的河上有桥,一南一北,都是单孔石拱桥,名字怪,一座叫卖鸡豌豆桥,另一座叫卖鸭蛋桥。桥下有闸槽,黄昏市散,便用木板闸住西河水,水溢河岸,将街面冲洗干净,省事省力。城中有不成文的用水俚约,清晨取水以饮,10时后方可洗菜、洗衣,无人监督,却家家自觉。

步入城中,顺着几百年来被人踏马踩变得斑痕累累,深浅不匀,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会被自己脚下踩出的乐律和节奏而惊异。路是用当地山中独有的五花石铺就,越磨越好看,干干净净,人走在上面极舒坦,不累人。街道两旁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均为独具特色的纳西族院落,古朴的家庭气氛浓厚,户户门前挂着“重点保护民宅”的牌子。

古城建成后,也许是因为实在太完美,又无战争的灾难,一切对于生活在城里的人来说,似乎都无需改变,古城因而就这样原原本本地保存了下来。而古城的主人却是女人,女人当家,男人赋闭,女人天生的母性和怀旧,也可能是古城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内因。

“娶个纳西婆胜过十头骡”,作为一个男人,我不知道这世上还能找到什么比做一个丽江的男人更安逸更幸福的事了。连杀猪这种事都是女人干,我想象不出纳西女人还有什么事不能干的。女人出了名的勤劳,从她们的传统服饰就可看出端倪,长褂百褶围腰,褂子过膝,宽腰大袖,外加坎肩,披一羊皮披肩,上缀两大圆布圈,代表太阳和月亮,四周缀七个小圆布圈,是七颗星星。服饰朴素大方,并不花俏,俗称为“披星戴月”。

女人把能干都干了,男人便像被宠坏了的孩子,虽然一个个仪表堂堂,鼻高嘴阔,高大英俊,热情豪爽,却整日里无所事事,养尊处优,溜鸟闲谈。很多人闲出了名,玩得高雅,精通音乐和绘画。画源于古老的宗教画,杂夹着东巴象形文字,亦画亦字,只觉得好,却又说不出好在哪里,似是而非,看不懂。音乐却古,曲子古,乐器古,乐师老。保存了诸如“紫微八卦舞曲”、“浪淘沙”、“山坡羊”等唐宋古曲,及道教洞经安魂曲。用的是芦管、苏古笃、十面云锣等能摆进博物馆里的古董乐器演奏。乐师多为七八十岁的老艺人,一个个天庭饱满,长须垂胸,仙风道骨,声音苍老清丽。一见,你便不自觉地坐下,一听,恍若仙乐,可清心明神,所思远矣。

丽江古城不可久留,仅住一夜,就如回到了雅色雅香的古代。

丽江美文 篇6

山的魂,水的情,从小就是我的牵盼,在一路成长的岁月中,山的伟岸让我坚强,水的柔情让我浪漫,于是,在梦中就总是不断的有一种召唤,唤我去看山看水看风光,终于,有一天,我知道了一个叫丽江的地方,在那里有一座耸立了万年的雪山,有几条流淌了千年的小河,山像一位智者,站在古城,写一部古城的传奇,水像一位读者,淌在古城,读一段古城的故事,传奇和故事都在叙写一个不老的传说,而传说又让丽江变得鲜活,于是,山水交融,就把丽江造就的山灵水秀,地杰人灵,成为梦中天堂。

六年前,我们一家人在游览了大理古城后就在傍晚坐上开往丽江的汽车,到达丽江时,已是晚上,星光照耀下的丽江显得有些神秘,导游将我们领到四方街,远远的还未到,四方街上曼妙的轻歌已传入我的耳膜,酥酥的音调让人听了心里痒痒的,只见不远处的四方街沉醉在一片红红的光线中,温柔而浪漫,穿梭其间的人影在这朦朦的气氛中就像在上演着一出皮影戏,随着期待的心情,我也信步来到了这夜色正酣的四方街上,此时的四方街,像极了旧上海滩上的舞娘,妖娆、妩媚而风韵,夜色中的房子本是安静的,但闪烁其上的霓红灯让它燥动起来,一家家酒肆茶楼这时也像酣睡醒了的醉汉一样又开始借酒烧情了,河道两岸的一盏盏红红的灯笼将夜色点亮,映照得四方街温清而放荡。在河道两岸,一干红男绿女或饮酒,或品茶,或听曲,怡然之情写在脸上,想那灯光浆影里的秦淮河也不过如此吧?只可惜,四方街上的小河只能赏不能游,否则岂不是也要泛一叶小舟,拉上一曲抒情的乐章去媲美那醉人的威尼斯呢?

睡了一夜,几声鸡鸣声将我们唤醒,洗漱后我们步行到了四方街,此时的四方街安静的像个熟睡的婴儿,穿梭于房屋河道间的空气此时也是清冽冽的,睡了一夜的石头房子这时也醒了,屋顶上冒出袅袅炊烟,紧挨紧的石房子这时才露出它的庐山真面目,这些房子都是用石头垒起来的,在历史的烟雨之河中洗涤后,她们越发的显得年轻,年轻的让人嫉妒,清晨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倦怠的味道,四方街上欢唱不息的河水此时笼罩在一层薄纱似的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一位含羞的少女,恍忽间我好象看到吴国的西施正在河边烷纱呢。流淌了千年的河水,似一条温柔的长臂,将历史揽到未来,捋一把相思仍进河里,河便变成了一盏酽酽的相思酒,喝了她,人便得了相思病。把河水赋予生命,河水便有了灵魂,把河水唱着一首歌,河水便有了歌的旋律,把河水写成一首诗,河水便有了诗的韵味,把河水画成一幅画,河水便有了画的精髓

吃了一个酣酣的丽江粑粑后,我们打车来到玉龙雪山脚下,只见蓝天白云下的山顶白雪皑皑,云耀出雪的白,雪照出云的亮,相互辉映出一派银妆素裹的景象。本想乘缆车去山顶,可一打听,才知道缆车当天在检修,无法乘坐,正在遗憾时走过来一位乡民,手上牵着一匹健硕的.马,问到我们是否愿意乘他们的马上玉龙雪山?一听还有这法上山,我可偷偷的乐坏了,于是租了两匹马,我骑一匹,女儿和爸爸骑一匹,整装待发,一开始山还不陡,看着一路的闲花野草,倒也悠然,但爬到半山腰上,山势越来越陡,再加上一路的颠簸,我渐渐的不胜劳顿,途中一只野兔窜出,马一惊失前蹄,我也被马摔下,惊魂未定中终于爬到山顶,一到山顶,只见游人如织,有的在尽情的拍照,有的在高兴的滑雪,这喧闹的场面也吸引得我们加入他们的行列,好好的体会了一把高山赏雪的乐趣。

下了雪山,我们回到四方街上,午后的四方街喧闹而繁华,街上的房子这时都成为了一个个购物的天堂,刚走出一家摆满体现着东巴文化的各色饰品的小店,不经意间又让一家经营纳西族服饰的商家吸引,女儿此时更像一只欢腾的小马驹,馋馋的看着一套漂亮的纳西族衣服就不松手了,看到孩子这痴痴的模样,我们欣然给她买下这衣服,孩子穿上去活脱脱的成了一个纳西小女孩,满目的笑意写在脸上,一路的欢声笑语砸在地上,砸出一串火花。

第三天,本来还想到那摩梭儿女的家乡去看那高原明珠——泸咕湖,想去看看现在仅存的母系社会,去体会独特的摩梭人的走婚,想去看看那水天一色的泸咕湖上漂泊着的猪槽船,无奈,因为时间有限,我们没有能成行,最后怀着对丽江梦幻般的思念踏上了返程的路,一路上丽江的山魂水情伴我入梦、伴我到天明。

丽江美文 篇7

丽江,一个许多人想去发梦、发呆的地方。有人说,丽江是一棵大树,许多的人像倦飞的鸟儿一样带着自己的心事,飞到这里,寻找着片刻的宁静和归属。我也如此,想到那儿静听小河水,轻踏石板路,听听音乐、发发呆,忘却自己是谁,忘却心中的烦忧。

伴随长长的气笛和淅沥的大雨,十余小时的长途跋涉之后,黎明时分,我们终于来到了这座沉睡的古城,一切都那么安详宁静,仿佛在等待着我们去轻扣她的门扉。

丽江的天很蓝,蓝得让我不太相信自己眼睛。很久没见到那么蓝的天、那么白的云。这天空就如人一样,感觉有点儿不真。

客栈旁边有条小河,清澈见底,水的源头是玉龙雪山,那儿是一片净土。院里有两棵盛开的樱花树,树下有个摇椅,坐在上面,好像回到了孩童时代,我天真的张望着那一朵朵美丽的樱花,它们是那么美、那么纯。园中有喝茶的地方,当一行其他人晚上去“一米阳光”之类的酒吧寻找感觉和艳遇的时候,我就喜欢坐在这里,和素不相识的人喝茶聊天,天南地北的调侃,正因为互不相识,可以谈天说地,可以不负责任的说笑,没有什么负担,更不用心累地提防。

丽江是世界的,各种肤色的,有钱的,没钱的,观光的,漂泊的,得意的,失意的都来分享丽江。世界也是丽江的,各种文化背景的,有趣的,无聊的,好吃的,难咽的,好听的,难入耳的都会不请自来。

这丽江的人很多,我不喜欢这种感觉,也不喜欢商业化的地方。好像每座古镇都是一个样:客栈、酒吧、商店。我想寻找的一片净土似乎不复存在了,第一天的丽江之行让我有些失望。

丽江的酒吧,一般都在流水旁小桥边,夜夜笙歌,让我联想到这儿好像是个红灯区。形形色色的男男女女,不为名利,来到这寻找着心中的艳遇,让心灵和身体放纵,去感受一时的快乐,暂忘心中的悲伤。不要以为他们都很色,不专一,也许他们太爱玩了。也不必用所谓的道德去规范他们,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也不是那两个字可以完全涵盖的,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只要他们觉得快乐又不妨碍别人,就没什么大不了,更不应偏激地视作洪水猛兽。只是这古城的人越来越多,丽江也丢失了她原来的纯粹,正慢慢变成为一个抬头就能向往、朝拜、解脱、释放,低头就可以歌舞笙箫,欢笑恩怨的地方,看来这座古城也难以超凡脱俗。

哎……一切都在变,人会变,丽江也在变,变得不象当初那么纯真,那么真诚了,失却了原来的清纯感觉和味道。

丽江美文 篇8

一片夕阳收去了它最后的的一抹霞光,夜色像黑纱似的盖向丽江古城,瞬间古城星星点点地亮起了灯光,一 会儿便连成了一灯海,重新将它的美丽呈现给夜色中人们。

黄色的灯光勾勒出不同风格的建筑,有的简朴端庄,有的用它宫殿式的挑脚呈现出它的高贵。屋檐下亮着造型各异的灯笼,长长的灯穗在晚风中舞动。一棵大树亮着点点白光,远远望去犹如一树盛开的梨花,游人围坐在它的树荫下,聊天观看夜景,享受古城独特魅力的夜景。

四方街的广场上燃起了熊熊篝火。身穿纳西服装的东道主,在乐曲声中与来自各方的游人手拉手载歌载舞,热烈的气氛吸引着不断加入的人们,我虽不会跳舞,依然不由自主地加入人群,凑凑热闹,人们面带微笑,欢快起舞。

夜色中五彩缤纷的灯光,映照在水中,为水面涂抹着绚丽的色彩。突然水中腾起缕缕烟雾,越来越大,它变幻着色彩,给人一种魔幻般的感觉,人似乎随着烟雾进入了仙境,一种飘飘欲仙的朦胧感油然而生。

一米阳光的歌厅里,震耳欲聋的乐声,敲打着我的神经,我无奈地用餐巾纸塞上耳朵。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忽明忽暗地闪烁着,人们如痴如狂地暴饮啤酒,伴着高分贝的节奏,扭动着肢体,吟唱着……一派陶醉的狂欢。

这边的人们在歌厅里喝着咖啡,台上萨克斯吹奏着轻音乐,一派休闲。一些游人在习习的晚风中坐在树下铺着台布的餐桌边,品味着古城的特色菜肴,在柔和的灯光中观景,聊天,享受着舌尖上的美味。

一条大狗卧在夜色古城的青石板上,它也似乎在静静地 享受古城夜色的美景。先生笑眯眯地走近它与它合影……。

有点凉了,我们披上衣服,意犹未尽地离开了这座夜色中的丽江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