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劳动散文

2023/12/24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劳动散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劳动散文 篇1

每年过了端午节,家乡的小麦就要开镰,我和五弟也会考虑向单位告假,回老家帮母亲割麦子。母亲属虎,今年72岁高龄了,还领着我大哥,艰难地耕种着承包多年的土地,春种秋收,忙得不亦乐乎。如今还好,端午节放假三天,趁此机会回家,再东拼西凑,拖延几日,便能满足母亲的心愿。

四月麦黄,五月麦香。帮父母割麦,是我多年的必修课程。因为每年麦收时节,往往正值学校放假,当学生也好,当老师也罢,都能有一段宽裕的时日。前些年,家乡人种植的冬小麦,都要到农历的六月初,才能收割。最近几年,或许小麦品种换优了,或许古老的节气前移了,反正麦收时间也有了变更。一进入五月,家乡的小麦,就都熟透了。火热的太阳底下,沉甸甸的麦穗,平展展铺满山前山后的田地,放眼望去,一片金黄,微风拂过,遍地芬芳。

最早帮父母种地,是上初中的时候。那是八十年代初期,家乡刚刚推行责任制,人们也才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那时候,父母也还年青,劲头十足,信心百倍,再苦再累也不计较。不过,他们种得实在太多,真是忙得天昏地暗。麦收时,父亲带着母亲和大哥,天不明就上地,趁着夜里那点湿润,一刻不停的割麦打捆,要赶在太阳朗照之前,割完一块地。然后,顶着酷热,一回回往家里背运。我们那儿都是山地,干活出门就上山爬坡,而且路程都比较远,最少也得三五里地。

这样吃苦受累的活儿,父亲原本是不叫我和弟弟们干的,怕我们流汗,也怕把我们晒黑。五六月里的太阳,要多毒辣有多毒辣,小孩子的皮肉嫩,一会儿就晒得发红,发黑,要破皮。父母亲最担心的,还是下雨。已经成熟的麦子,遇上一场暴雨,就完蛋了。如果拖延几天,还会出芽,小麦出芽快,一出芽就成了麦糠。眼看着天要下雨了,父母便动员我们早早晚晚也上地去,帮帮他们,毕竟,多个人手,多份力量啊。

我割麦子最怕扎把,就是割一小把,就要用麦秸秆扎住,便于后面打捆。早上还好点,太阳出来一晒,麦秸秆一折就断。扎把的时候,要稍稍吐点唾沫,湿润一下,还要用大拇指把麦秸秆折进去,才能弄牢靠。可是在太阳底下,口中干渴,连多余的唾沫星子都没有,再加上我手上没有劲儿,往往把麦秸秆折不进去,反复多次,就弄得手指甲底下红丝丝地渗出血来,还麻酥酥地痛。还有就是打捆,把遍地散乱的小把麦子集中起来,打成一人两手围起来那样大的麦捆。当然这事都是父亲或者大哥来完成,我试过几次,很吃力。因为打捆的时候,正是要收工的时间,太阳就像火球一样。

农家的孩子,大都吃得了苦,懂得生活的艰辛。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每年帮着父母割麦子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心忧碳贱愿天寒”的句子,天越晴朗,太阳越辣,割麦的人越高兴。就这样,体味到劳动的艰苦,品尝到太阳的炙烤,面对着生活的无奈,农家的孩子就过早地成熟了,懂事了。至于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理解,对把东山的日头背到西山的感悟,也最为深刻。其实,真正的农民,没有一个感受到劳动的快乐的,有过切肤的体验,才有真实的感受。也许,当麦子长势喜人的时候,当别人夸赞说自己打得最多的时候,当孩子们香甜地吃着新麦面馍馍的时候,在父母的脸上,掠过过一丝苦笑,但那样的笑,也太沉重了。这样苦笑的前前后后,充满着无尽的辛酸,充满着无尽的劳累。

及至到读完师范,当起老师的时候,我才更加理解了父母。一个农民家庭,就指靠着几亩薄地,维持生计,供孩子上学,真的比登天还难啊。2005年的6月初,刚刚收完麦子的父亲,突患脑溢血,离开了我们。我四弟说我嘴太甜了,天天哄得父亲高兴,他才那样不肯放弃劳作。想想这话,说得很在理,我也默认了。当老师那些年,每年放假都帮着父母割麦。我还跟父亲说过,种地其实最好,思想单纯,身子骨硬朗,仓廪实则心安啊。曾经下四川跑陕西讨过生话的父亲,最爱听这样的话,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劳动得更勤快了。

如今,母亲还是这样,只要腿脚还能动弹,就是不愿放弃种地。母亲对粮食有着更深的感情,每天吃了饭,要是不下地,就心急火燎,好像缺一点什么,很不自在。其实要是算账的话,如今种地,已经入不敷出,得不偿失了,可我们再怎么劝她,我五弟甚至赌咒,不许母亲再耕种,她都不理不听。逼得急了,她还会大发雷霆,骂我们忘了根本。在母亲眼里,除了粮食,什么都是次要的。家里没粮就心慌,养大过5个孩子的母亲,从那样艰难的岁月里走过来,对粮食的热爱程度,是无法形容的。

其实也好,母亲种地,我们每年就得按照节令,常常回家,总不能真正不管不顾。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小麦上场,核桃有瓤。过了九月九,小蒜香破口。常常回家,就能记住这些农谚,因为城里是不知季节变换的。常常回家,我们就能继续体会那份劳动的辛苦,就能和土地经常保持联系。常常回家,还能闻见五月的麦香,还能跟父老乡亲们保持零距离。

其实,劳动是快乐的,真正理解,需要站在一种高度。

劳动散文 篇2

一个谈笑风生的场合,有人话赶话地调侃托尔斯泰:你除去会写小说还能干什么?

当时在场的人都觉得这句玩笑话说得有点儿过分,而且也不是事实。大家都知道偌大一个雅司纳亚波良纳庄园里的每一项农活,托尔斯泰都能拿得起来,不然他怎么管理近百名农奴,并为他们指派活计?俄国绘画大师列宾曾画过一幅闻名世界的“托翁犁地”的油画,列宾为这幅画准备了3个月,每天躲在一条壕沟里,靠沟沿上的灌木遮挡着偷看托尔斯泰犁地。因为托翁不喜欢别人为他画像。

托尔斯泰一向都教导家人自己的生活自己打理,自己能干的都要自己动手。他每天早晨自己拖着雪橇为楼里送水,他家的桌布、沙发垫也是他同为贵族出身的妻子索菲娅安德烈耶芙娜亲手织的。托尔斯泰还曾经是一名出色的军官,指挥一个连队“英勇地参加了塞纳斯托尔保卫战,并获得了四级安娜勋章”,以及“1853~1856战争纪念奖章”……

可当时已年近花甲的托尔斯泰,并没有对朋友的嘲讽还嘴,未吭一声地回到家里,回到家就忙起来了。他的“车间”紧挨着他的书房,当中一张大木台子上摆放着榔头、钳子、钢锯、锉刀等工具,墙上挂着围裙……他为回应朋友的调侃,亲手制作了一双漂亮而结实的牛皮靴,郑重地送给了大女婿苏霍京。苏霍京哪舍得将老岳丈这么珍贵的礼物穿在脚上,便将皮靴摆上了书架。当时《托尔斯泰文集》已经出版了12卷,他给这双皮靴贴上标签:“第十三卷。”此举在文化圈里传为佳话,托翁知道后哈哈大笑,并说:“那是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卷。”

托翁乘兴又做了一双牛皮靴,送给了好友、诗人费特。费特灵机一动,当即付给托尔斯泰6卢布,并开了一张收据:“《战争与和平》的作者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伯爵,按鄙人订货,制成皮靴一双,厚底,矮跟,圆。今年1月8日他将此靴送来我家,为此收到鄙人付费6卢布。从翌日起鄙人即开始穿用,足以说明此靴手工之佳。空口无凭,立字为证。1885年1月15日。”后面还有费特的亲笔签名,加盖了印章。

手艺是精神的标记,行为体现了一个人的思想面貌。现代年轻人厌恶体力劳动,拒绝学习和掌握一门手艺,不管喜欢不喜欢读书,读得好和读不好书的人,都一窝蜂地往上大学一条道上挤,正应了俄罗斯的另一位大作家契诃夫的话:“大学培养各种人才,包括蠢才在内。”

而托尔斯泰,被誉为“全人类的骄傲”。他的全集出版了90卷,是“每一个作家必读的百科全书”、“文学艺术中的世界性学校”,其精神之丰富、深邃和博大,为世人所叹服。况且又是出身贵族,可以顺理成章地当个令现代人无比羡慕的“精神贵族”。

而最让托翁深恶痛绝的也正是这个。

列宁称“在这位伯爵以前的文学里,就没有一个真正的农民”。他比国家废除农奴制早4年就解放了自己庄园里的农奴,还一直想把属于自己的土地转赠给农民,让自己的作品自由地无报偿地任由想出版它们的人去出版,为此不惜跟家人一次次闹僵。到82岁时还离家出走,想去当个农民,过一种自食其力的生活,在普通的劳动者中间度过残年。他到临死都信奉:“劳动,只有在劳动中才包含着真正的幸福。”

有一次托翁路过码头,被一位贵妇人当做搬运工,叫过去扛箱子。他为贵妇人搬运完箱子还得到了5戈比的奖赏。这时码头上有人认出了托尔斯泰,许多人围过来向他问好,那位贵妇人无地自容,想讨回那让她含羞的5戈比,却被托尔斯泰拒绝了:“这是我的劳动所得,我很看重这个钱,不在乎有多少。”

伟大的精神导致伟大的劳动,强有力的劳作培养强有力的精神,正如钻石研磨钻石。本是伟大作家的托尔斯泰,却用自己的一生证实:体力劳动是高贵而有益的。轻视体力劳动和手艺,只说明精神贫弱,思想空虚。

托尔斯泰灯

最早这是一盏大号的煤油灯,吊挂在图拉州托尔斯泰故居的屋顶上。灯罩巨大,比灯罩更大的是下方一张直径近两米的圆桌,桌面上等距离地立着十几块隔板,隔板直接与灯罩连接,均匀地平分了灯光。

―这就是矗立在19世纪俄罗斯文学高峰上的巨人列夫托尔斯泰的发明。

孩子长到三四岁就要开始识字读书,怎样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并从阅读中发现快乐?当了父亲的托尔斯泰就构思这盏“连桌灯”,或者叫“桌连灯”。最初这张大桌子上只有3块隔板,宽宽敞敞地坐着他们夫妇和一个孩子。后来他的夫人陆续地为他生下了13个孩子,其中有两个夭折,到最后这张大桌子上均匀地分布了13块隔板。

每到晚上,全家人必须都坐到这同一盏灯下开始阅读,可以读《圣经》,读课文或其他自己喜欢的书,找不到书读的孩子就得读托尔斯泰的手稿。教育的意义不全在内容,而是教育的手段。这捎带着也是一种测试,看哪些孩子或哪个年龄段的孩子,喜欢或不喜欢他的手稿,他的哪部小说的手稿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或者相反。

这一习惯一直延续下来,煤油灯曾改成汽油灯,再后来有了电,灯就更亮了。即使托尔斯泰不在家的时候,孩子围着他们的母亲阅读,父母都不在的时候自己读,他们“常常是充满期待地等着晚上的全家共同阅读”。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盏灯,人不是由于决心才有毅力,应该是由于习惯而有毅力。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取决于他的阅读史。只有阅读能最有效地培养精神生活习惯,而好的习惯又培养性格,性格决定人生。教育孩子的目的就在于性格的培养。

这需要有“长性”。而托尔斯泰正好是个有“长性”的人,他从12岁开始写日记,直到82岁去世,没有一天中断过。他的后人因得益于他的教育,至今还兴旺发达地生活在俄罗斯和欧洲。

劳动散文 篇3

爸爸十八岁离开家乡到太原参加工作。一年后,他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是胸膜炎,内有积液。爸爸休两个月病假,回家静养。

爸爸回了老家,正是五六月间,农忙时候。奶奶一见爸爸就问:怎么了,不好好上班,回家来干啥?

爸爸说他生病了回来静养。奶奶一听就着急了:孩儿呀,现在正是最忙的时候,谁有空伺候你静养?你既然回来了,赶紧下地帮着收割、干活!

爷爷奶奶孩子多,生活很不容易,也素来不娇惯孩子。于是,爸爸从回家的第一天开始,每天和父母及兄弟姐妹下地劳动。早上四五点就起床去地,晚上天黑了才收工回家。农忙时节,老天爷就管着人。靠天吃饭,就得不误农时,收割、播种,都有节气管着,一天都不能耽搁。

爸爸结结实实在老家干了两个月农活。下地回来就是吃奶奶做的捞面、烙饼、小米饭、窝头、糊糊、和子饭。人晒得黑黝黝的回到太原,到医院复查。咦,病好了,积水都吸收了,可以正常上班了!

没吃一粒药,没休息一天,也没有补什么营养品,辛苦的劳动竟把病治好了。爸爸高兴地走出医院,那一点抱怨母亲的心变成了感激。

劳动散文 篇4

2006年,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大学生已经成为普通劳动者。高等教育的普及,让普通劳动者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成为现实。反过来,越来越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成为社会新增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接受的一个现实是,大学生成了素质比较高的普通劳动者。

这位负责人的言论在网上遭到了猛烈的攻击。精英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包括学生和家长对大学生的主要印象,公众早已经陷入了“大学生精英”的情结之中。

这个说法不无道理: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教育水平不高,接受过高中教育并能考大学的人寥寥无几。1949年,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仅2.1万。到了1950年,全国的高等学校在校生不过13.4万左右。那时的大学生真是“金贵”得不得了。当时一位无线电专业的大学生希望毕业到青岛工作,学校断然拒绝这一要求,理由很简单: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青岛太小,还没到要发展无线电的时候。

到上个世纪80年代,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大学生仍然是社会的精英。这种“崇高”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90年代。1999年,国家决定高校大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成倍地增长。2004年,教育部部长周济宣布,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走进大众教育阶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学生不再是精英了。

2005年,中国高等教育平均毛入学率近20%,这就意味着每5个同龄人中有一个大学生。有的地方,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甚至接近50%,基本上每两个同龄人就有一个大学生。

从各地已经举行的招聘会来看,很多大学生纷纷降低了就业期望值,降低了薪资要求,希望踏实地找份工作。越来越多的天之骄子把自己看做了普通就业大军中的一员。

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并不是说不可能成长为社会精英。教育部部长周济曾经说过,说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并不是说他们不可能成长为社会精英。但是,精英必须在基层中成长起来。说起高学历者失业,最经常被举的例子是美国的博士失业了去开出租车、端盘子。这在国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可是在国内,仍然有一些观念需要转变。大学生从事与精英身份不匹配的工作,反而应该是时代的进步。在计划经济年代,大学生的身份意味着一辈子不失业。在市场经济时代,名牌学校的毕业证不是一张长期饭票。

今年金融海啸带来的各大公司减员,让多数应届毕业生已经感受到了风刀霜剑。在艰难面前,大学生们必须认清现实,接受现实,尽自己最大努力跨好人生重要一步。金融海啸可以是一个契机,大学生学会用平常心态来看自己,社会也要学会用平常心态来看他们。从零开始也一样能成为精英。

劳动散文 篇5

劳动,像威严的权杖,鞭策我们的一言一行,让我们变得更加严谨;劳动,像圣洁的光环,照亮我们的世界,让我们不再迷失方向;劳动的魅力,让我的心不再寂寞,我将满腔的热血,洒向每一个角落……——题记

伴着悠扬的汽笛,火车缓缓驶进车站牵着所有职工的心,载着芊芊学子的梦;道一声平安,守一份安全,两条平形线上,承载着多少人的梦;踩着春风的脚印,牵着初夏的烂漫,五月,你来了!像一首小令,翩翩走来!

他们的“五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连续下了几天的细雨依然继续,阴风夹杂着雨丝时紧时疏,整个天空都是灰蒙蒙的。正在紧张建设的福州市地铁一号线树兜站项目,一派繁忙景象。十几个工人一身泥泞,犹如沾满了煤炭。冒着蒙蒙细雨,搬运好似有千斤重的钢筋,整修机器。尽管今天是五一,他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工作……他们从不抱怨,只为更好的劳动,让祖国更加美好!

“五一”大甩卖

繁华的街道上,处处张灯结彩。商场里人山人海,犹如一团波浪,一会儿向这倾来,一会儿有向这商场门口涌去。怀着喜悦的心情,我和妈妈来到商场购物,映入眼帘的便是人群那滑稽搞笑的动作。伴随着阵阵悦耳的声音,我与妈妈似一只只脱缰的野马,向人群冲去,可没一会,我这弱小的身躯就被那些大人们挤了出来,栽倒在地。在一个瓶子里的水,如果直倒入,总是会溢出来的。然而,一些不幸的人,遭遇难免也亦复如是……五一,一片繁华的景象!

南普陀,爬山

走进南普陀,我和姐姐便急匆匆的向五峰山跑去,跃跃欲试的我们沿着石梯往上走,我们发现了一个石洞,那里面什么生物都没有,但我觉得它并不孤单,因为它有泉水声伴它入睡,有小石子陪伴它玩耍,有人们的赞叹声令它倍感光荣……

山上林木蓊郁,奇石嶙峋,洞壑幽深,岩泉清冽。盘旋曲径,直上颠峰亭台,放眼海天深处,碧波荡漾,巨轮轻艇往来如梭。环视鹭岛新姿,绿树掩映,层楼大厦参天。俯瞰足下,梵宇琳宫浮现于云雾缥缈之间,恍若置身蓬莱仙阁之上,飘然欲仙,乐趣无穷。巍峨的山峰有的似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插蓝天;有的似五颜六色的花布;还有的像驼了背的老人…

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劳动。劳动铸就中国梦,梦想成就劳动美,让我们一生劳动,一生追梦。五月,春风还将继续吹,梦想的风帆继续前行……

劳动散文 篇6

春风春雨把原野拂过,惊起一层漫漫绿色。

五月,在这春天的季节,是一场雷鸣后大雨来临,南飞的大雁跋山涉水归家的日子;是杏花开遍山野“她在丛中笑”的烂漫季节;是冬麦扬穗农民挥汗荷锄,辛勤耕耘的好光景。

蛙鸣虫叫,鱼跃雀散,初春的旷野已是喧声鼎沸了。扶摇而上的风筝拥入碧空的怀抱,地上的人们舒展着筋骨攒足了劲。不知不觉中,春天正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的向我们走来——在春意盎然的五月。

五月是孩子们的天堂,抛掉厚重的棉衣棉帽,跑到田野里尽情的撒欢儿,用柳笛唱一支春天的歌;五月是青年人的日子,春潮涌动的时节,执子之手,与子同行,撷下春天里的玫瑰点缀爱的天空;五月是老年人的节日,踏着一路路春光,和着一串串鸟鸣,到刚刚解冻的湖面垂钓人生……五月,全体人民的日子——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水一样流走的是日子,记忆被时间流逝得日益斑驳,人们却没有遗忘这一幕,“五一国际劳动节”成为他们英勇壮举的特别纪念。

劳动人民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他们用劳动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人类,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万丈高楼;是劳动,筑就了现代化的信息高速公路;是劳动,让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村落;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亩亩良田。

劳动是神奇的,劳动是伟大的。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世界,创造了人类的文明。让我们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向全世界的劳动者致敬!

在充满真情的五月,紧握你因劳动而开满茧花的手,送上我最真心的祝福,聆听你劳动的赞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是一种人生;“凭栏处,潇潇雨歇”是一种人生;“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一种人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也是一种人生。种种人生,劳动如咖啡里的方糖,把我们的人生调得有滋有味;劳动如路旁的一帧风景,把我们的人生装扮得亮丽多彩。

五月,真情五月。在楼外高楼,在亭外长亭,让我们手挽手,肩并肩,豪情万丈,血气方刚的唱一首大江东去,把全世界劳动者的心愿送给远方,送给明天。让我们为明天喝彩,为五月高歌,为劳动者击掌!

劳动散文 篇7

“五一”假日里,儿子跟随老公去旅游,就近去了我们修武的云台山。旅行的景点大概有茱萸峰、猕猴谷、小寨沟等。老公计算这几个景点转下来大概有三四十里地。这样的行程对十来岁的孩子来说应该是个挑战,我担心儿子腿疼、太累,受不了,但没想到旅行回来的他什么都没抱怨,而且兴致很高。让我不敢相信,这就是我那不愿走路上学的孩子,不愿下楼买馍的孩子。

旅游回来后的当晚,儿子就倒头大睡,第二天上学就又早早的起床上学去,我看不出他累得迹象了。当他下午放学后,有了空闲时间,就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地开始给我讲他们旅途的见闻。儿子讲的时候声音洪亮,介绍了他们去的景点,先去的哪,再去的哪,哪里的阶梯陡峭,陡峭到啥程度儿子还给我做了比划,讲解的很细致。儿子在旅行中得到了快乐,我看着高高兴兴的儿子同样也感受到了快乐。儿子在旅行中收获快乐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我相信旅行会给儿子带来更大的收获。出外旅行,是孩子的喜好,也许是想亲近自然,也许是男孩爬高上低的天性使然,儿子对旅行感兴趣。不怕苦、也不怕累了。这也许就是兴趣给人的力量.

延伸儿子的兴趣,让有益的兴趣去锻炼、去塑造一个快乐、自信、勇敢、坚强的小男孩,不困于书本,走向大自然,学习更多、更丰富的知识。

劳动散文 篇8

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罢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伟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因为劳动节老师叫我们回去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快起来啦,今天是五一劳动节,就别想着睡懒觉了!”一大清早,我就被妈妈从美梦中揪醒,不得不与心爱的被子说声“拜拜”了。

吃完了早餐,本来想偷偷溜出去玩,可却逃不过妈妈的“火眼金睛”和“五指山”。我狼狈的走到妈妈跟前,“你这小姑娘,整天只想着玩,什么时候知道做正经事啊?快给我洗碗去!”“遵命”最终我极其不愿意的服从了妈妈的命令。

我进了厨房,“天哪,怎么这么多碗哪,几天的呀!”算算我也有很多天没有洗过碗了。没办法再多的碗也要洗。袖子码上去,水倒在盆里,滴了一滴洗洁精,有模有样的当起了洗碗工。正式开始洗碗了。“洗刷刷,洗刷刷”我认真的在那刷刷刷。“咦,为什么我洗出来的碗,感觉像没洗干净呢?摸起来都感觉有一层油?但是方法都是一样的呀?”“妈,为什么我洗出来的碗感觉像没洗干净呢?”我大声嚷嚷着。妈妈走进来摸了摸洗碗水:“怎么用冷水洗呀,热水效果好一些,重新来一遍吧!对了,还要把厨房收拾干净。”“为什么?我只负责洗碗!”“我叫你做你就做”妈妈严厉的说。我不敢反抗,只好重新洗一遍,还得把厨房收拾了呗!我小心翼翼地端来一盆热水,认真擦拭好每一个碗,这次总算把碗洗干净了。

洗好碗,我坐到沙发上,准备看电视的时候,无意间看见妈妈的两鬓又多了一些白发。这已经不再是我认识的那个漂亮的妈妈了。妈妈为了我的成长付出了心血,从不图回报,而我帮家里做一点事却……

这个劳动节让我觉得自己懂事了许多,我以后一定要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个劳动节,让我很快乐。

劳动散文 篇9

坐在静静的屏幕前,手把无声的键盘,思绪却拉开了序幕。

今天是劳动人民的节日,是全世界为劳动人民争取平等,享受博爱的节日。

我的爸爸妈妈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者,他们为哺育我们成长,付出的艰辛,洒下的汗水,真的是难以比拟的,当时的条件根本没有他们选择生活的权利,只有 不断的付出,不停的撒播,才可以看见一点点欣慰的曙光,可他们的心愿只有一个,目标只有一个,让我们脱离苦难的生活,好好学习,为自己争取最后的好日子, 也就是所谓的跳出龙门{农门}吧!

现在想想,当初真的不知道怎么熬下来的,一大家人张嘴吃饭,还有上学要钱的,每次要钱交学杂费,我都是最后 一个,等到老师催的时候,先撒谎{谎言早预备着呢},然后一路走一路想,怎么开口。老师刚通知让交钱时,就已经在发愁最后一天怎么面对了,可真的来到了, 却还是不知道怎么说,记得那次,我已经是都到了最后期限才说的,可我说完,爸爸什么也没有应对就走了,我听见他关门时的那声叹息!可我当时想的是,明天我 该怎么面对老师的眼睛,所以我迟迟不肯睡觉,妈妈走过来你去睡吧拍了拍我的肩,我无奈的钻进被窝。天一亮,我第一反应就是看钱在哪里,可该放钱的地方 什么也没有,只有茶杯安静的站在那里,看我黯然伤神的样子。我默默的走了,可一路走,也想不出任何好办法去对老师再说什么,一天,心惊胆战,看见老师过来 就把头埋的低低的,特别刻苦的学着,可心里的那只小兔子怎么也不听话。老师好像也忘了,一直都没有再问我。终于放学了,我有点生气,爸爸,你理解我今天 怎么过的吗?

回到家,尽量表现的不在乎的感觉,可爸爸叫住了我,问我怎么回答老师的,我说老师没有问,然后匆匆的消失在爸爸的面前,我发现 爸爸好像背有点驼了,为什么?不知道,也没有时间去想为什么,第二天上学时,刚准备走,爸爸出来了,说把钱拿上,不要忘了说完就进去了,我愣了一秒 钟,然后近乎狂奔的进去,看见茶盘下,压着一沓钱,关角还露着点,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会吧?爸爸从哪来的钱?拿在手里都感觉不真实,但再想就迟 到了,转身就出去了,上学的路真是欢歌笑语,小鸟都为我引路,好高兴。

第一节就是班主任的课,故意在老师走进教室的瞬间,站起身,把钱递给老师,可老师看我的刹那,我仍然有点毛骨悚然的错觉,老师什么也没说,把钱收了也没有数,就开始准备教具。

转过身,常常的出了一口气,终于轻松了,原来轻松的感觉这么美好!

可是!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却越来越沉重。

劳动散文 篇10

春节来临之前,大扫除是每家每户的重点,我们家当然也不会例外。这不,今天,我们全家一早就起床了,准备来场年末大扫除!

妈妈把大扫除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了,我一看,除了笤帚、拖布、吸尘器外刷马桶的、擦瓷砖的、各种洗涤剂,还真够专业的。随后,我们就开始分工。

首先,由爸爸把室内外用吸尘器吸一遍,然后再由妈妈开始做细致清扫。我兴致勃勃地等待着我的工作,因为我刚放寒假就想好计划了:一定要帮妈妈做家务事的,这下好了,机会终于来了!妈妈让我把她刷好的地方用水冲净,然后再由干净的抹布擦干,听到分工后我就开始跃跃欲试了。

分工完毕,我们就开始行动。只见爸爸拿着吸尘器上上下下非常敏捷地吸着室内的各个角落,没有多少时间整个屋子就吸干净了。然后妈妈就细致地清扫起来,她先用钢丝球把瓷砖一块儿块儿擦净,然后又用马桶刷把马桶刷干净,眼看着妈妈的工作就要完成了。我这边还是插不上手,我很着急,便问妈妈我什么时候开始干我的活。妈妈笑着说:“我差点儿把你这小人儿给忘了,你现在就可以开始你的工作了。”听了妈妈的话我开始兴奋地开始了我的工作的。我先用小盆儿接满了水,把妈妈刷好的地方用水冲净,然后再用干净的抹布擦干。这工作虽然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真是很累的,妈妈看出我的神情就让我去歇歇,但我看到妈妈的辛劳,我还是继续干了下去。用了大半天的工夫终于把家打扫干净了。看着明亮的瓷砖儿,清清亮亮的马桶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这里也有我的劳动成果。

春节前的大扫除几乎是我们每年都会做的一个任务,以前我都没有参加,我也加入到了大扫除的行列,劳动最光荣嘛!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我的心里甜滋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