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布鞋情感散文
老地方整理的妈妈的布鞋情感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妈妈的布鞋情感散文 篇1
妈妈有一双巧手,她能做出一双双适合我脚穿的布鞋。
小时候上学基本上都是穿着妈妈做的布鞋,合脚,轻松,踏实。妈妈在煤油灯下,拿着把剪刀,将一块块做衣服时剩下的碎布修修剪剪,白天天晴阳光充足的时候妈妈再用浆糊将碎布片一块块刷个遍,然后找个筛子,把刷过浆糊的小布片一片片再拼凑起来,变成一块大布。由于是碎布,什么颜色都有,因此,那在太阳底下被晒着的一块大布就像一幅大地图。花花绿绿的,独有味道,妈妈说,将地图穿在脚下,你就不会迷路了。
晚上,等我坐在桌子旁做作业的时候,妈妈就坐在我旁边,开始将晒干的那块大地图再按我的鞋样、鞋帮、鞋面大小仔细剪成一块块小地图,犹如在划分着世界各国的分界线。忙完这些,妈妈又找些布片,剪成厚厚的一层,然后就开始一针一线的纳鞋底了,那是细活,昏暗的灯光下,一针针,一线线的将鞋底上缝的密密麻麻的。有时要几天,有时候要十几天,一双鞋底才能完成,这是需要耐心,需要心血的。有时候看到妈妈的手都被针扎出血了,她却没喊疼,随便用布擦了一下,继续做着,有时候看见妈妈做的累了,她就站起来伸伸手,锤锤腰,又继续坐下来做着。
当完成了一双鞋底之后,一双鞋也就快接近一半了,余下的是缝鞋面,接鞋面等,然后才是一双完整的纯手工制作的鞋,也就是我穿在脚上的布鞋。
新鞋很紧,很难穿上去,穿的时候得使劲的跺着脚,妈妈说穿时间长一点就会更合脚。的确是这样,我穿上几天后果然很合脚,感觉脚上像没啥东西,走路轻飘飘的,那感觉特好。
小时候几乎每年妈妈都会帮我做一两双布鞋,因为脚也长的快,因此鞋也跟着换,天气不热,穿着单布鞋,天冷就穿着布棉鞋,很舒服。我穿着布鞋走路很轻松,不过妈妈不轻松,因为她要为我的脚着想,鞋小了就得赶紧做新的,有时候我看到妈妈那么辛苦就和她说,你别做了,我的脚不长大就是,妈妈笑着说,你这傻孩子,那你不成了怪物啦。呵呵,是啊,妈妈可不想让我长成怪物,在妈妈的心里,我的脚有多大,她心里始终是最清楚的。
后来出远门上学了,妈妈每年还是会寄几双鞋给我,她说买的鞋没有她做的鞋穿的舒服,让我不出门的时候就穿穿,总比一直穿着皮鞋球鞋舒服。每当我收到妈妈做的鞋,我的心里总是感慨很多,握着鞋,眼眶里总是湿漉漉的,不知道妈妈又熬了多少个夜晚啊。
现在我在外面工作了,妈妈年纪也大了,眼睛也看不大清楚了,白天妈妈在家还得忙里忙外的,如果再让她熬夜为我做不鞋那我于心何忍呢,几次妈妈问我,要不要帮你做双鞋啊,我说,不用了,现在我穿皮鞋习惯了,经常出门办事,穿着布鞋不方便,妈妈说,那我做两双放在家里,等你回来的时候穿吧。尽管我一再要求不要做,但是妈妈还是会做的,每次回家我还是能穿上妈妈做的布鞋。
其实我很喜欢穿着妈妈做的布鞋,每次穿上它就能想起妈妈在灯下一针一线的情景,耳边就能听到那线穿过厚厚的布层发出的嗤嗤声,眼前就会浮现出妈妈埋头吃力用针扎鞋底的画面。小时候很穷,爸爸挣钱也很辛苦,妈妈为了省钱只能为我做布鞋,十几年间,为我做了很多双布鞋,妈妈花了多少心血,手被针扎了多少次,腰酸了多少次,我能深深的体会得到的。现在,如果再让妈妈坐在灯下为我做布鞋,我虽然想穿但也不愿意了,因为我不想看到妈妈的汗水,也不想看到妈妈的鲜血,更不想看到妈妈腰酸背痛的样子了。因为做一双布鞋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的,我怎么能舍得再让妈妈吃苦呢。
妈妈的手永远是灵巧的,妈妈做的鞋永远是合脚的,穿上妈妈做的鞋我走路永远是踏实的。我很感谢我的妈妈,她为我付出了太多了!
妈妈的布鞋情感散文 篇2
今年开春的第一场雨后,妻子就说要给三岁多的儿子买双小皮鞋,让儿子在幼儿园户外活动时不会趟湿脚。匆匆吃完晚饭后,带着儿子来到了市区一鞋城挑选。儿童鞋专区里品牌林立,春夏秋冬款式各宜,琳琅满目,一时让妻子花了眼,也让我感到脚底下生活变迁的飞快……
我出生在70年代后期,那时虽然能填饱肚子,但八口之家的生活依然穷困,要像现在人一样讲求生活质量,讲究吃穿,几乎是一种奢望。回顾一下30年,我们这一代农村人穿过什么,可能每个人脑海都会浮现出妈妈纳的千底鞋,一层一层的布块,如一片一片记忆的碎屑,无论怎样拼凑,都剪辑不成一部完整的怀旧黑白片子,因为那是一个“鞋同装”的年代。人人穿得单调,款式归一,青一色的纳底布鞋,将时尚、将自己统统藏压箱底。
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三,在农村,一双布鞋通常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直到穿破穿小为止。因此,家里在穿着方面,大姐是占据优势,年年有新衣,岁岁有新鞋。二姐是“二锅头”,捡大姐的,我是“三捞水”,捡二姐的,一年到头几乎不会给我添置一双新鞋。直到我上小学一年级那年春节,才拥有了一双自己的新鞋,那时妈妈第一次为我量身定做的布鞋。
记得那年冬天,天气特别好,经常晴空万里,蔚蓝的天空时常镶着绸缎般的`白云,太阳从云块的空处,洒下了明媚的阳光,温和而不烈日。母亲说,这样的天气最适宜打鞋板,因为用来纳鞋板的糨糊经温和的阳光慢慢晾干,纳出来的鞋底粘性好,不易脱层,打好的鞋板平整耐用。
选好一个日子,母亲早早就催父亲起床帮忙,把家里上上下下的门页拆了下来,抬到家门口一个山塘里清洗干净。父亲忙了几个钟,把十多面的门页用凳子搭平,给母亲打鞋板铺浆用。母亲在厨房也忙得团团转,量了十多斗米,用大锅熬了四五桶的糨糊,并把过滤出来的半熟米饭,用一个大蒸笼放在锅里再蒸熟,供打鞋板请来的帮工吃。打鞋板是个快手活,慢了糨糊会干,影响粘稠性,因此,在我的家乡,每到打鞋板的时候,家家户户的女主人都会错开选个时间,轮流帮忙。母亲这次请了大婶、小婶,还有邻居的李阿姨三个人来帮忙。吃完早饭,母亲就从阁楼里拖了几麻袋我们六姐妹穿不了的破旧衣服,用剪刀剪成一块块放在篓框里,一般情况下,母亲会把磨损较小的布料做鞋面板,磨损较大的做鞋底板。在我的记忆中,全家人穿旧或穿小的衣服是断然舍不得送人的,母亲总是把它们保存起来,等到做鞋时使用。大婶、小婶、李阿姨三个人就象擂台赛上的选手,各自提一桶糨糊,挑选一面门页,铺上一层纺纱布,等待母亲的发号,进行一场打鞋板的技能大赛。母亲说,打鞋板是很讲究手艺的,涂糨糊时要做到匀称适中,打出的鞋板结实,不容易走位;碎布块搭配不适或者拼凑不吻合,打出的鞋板厚度不一,做出来的鞋底不平整,穿起来脚不舒服。
给三个请来的帮工选好布料后,母亲也选了一面门页,亲自打起鞋板来。只见母亲卷起袖子,双手伸进糨糊桶里对向搅拌,如掬起一捧清泉,把糨糊点而不漏地酒在门页上,双手象给的婴儿抚摸甘油样,匀称平和地打平在门页的每一处。母亲精心选取碎布,并用糨糊把碎布打湿,做到大小匹配、厚薄统一、条条相扣、块块相嵌,从门页的一头平铺到另一头。来回六七次,母亲把布料用糨糊一层一层地粘好,并在平整暖和的地方压平晾干,不到半个钟就把一块鞋板打好了。
鞋板晾干后,母亲一天晚上蹲下来用尺比划我的脚板,量好尺寸。那一刻,心头犹如久逢甘露,心田的每个细胞都被滋润着。看着母亲那弯下的后背,双手也情不自禁妈妈轻晚上轻揉了下肩。母亲在一大块鞋板上划出了一个适合我穿的码数的鞋底模板,并照着这个模板,连续剪出了六块,开始做鞋了。母亲说,最费工的是纳鞋底,因为鞋底需厚实耐用。白天母亲要忙里忙外,没有时间纳鞋底,都是选在我们这些子女睡着后晚上开工的。冬天晚上寒冷,母亲就会生碳炉,坐在炉旁,把事先裁好的五六块鞋底板重叠粘好,用火炉稍稍烤干,然而右手食指戴上顶锥,用带钩的麻钻,将麻绳一针一针、错落有致、密密麻麻地装订纳底,一双鞋底,母亲最快也得在灯下熬两天才能纳完。每纳完一双鞋底,仔细看看母亲的双手,就会发现,原本冻的干裂的手,又增添了血点,那是锋利麻钻刺破的。
母亲似乎也感觉到春节的脚步在加快,整整熬了两个夜晚的母亲,为了赶工,没有歇息,又开始做鞋面了。母亲在鞋面板上粘一层新布做鞋帮,用细针一针一针绣好边缝。大人的一般粘黑色或颜色素雅的面料,小孩的则颜色鲜艳好看为主。母亲为了给我做这双布鞋,专门去卖布的商店给我剪了一块深蓝色灯芯绒布。鞋帮做好后,母亲还要在四周缝一圈朱红的布沿,鞋帮变得美观多了。有时母亲也会用给大人裁剩的布头给我们做鞋帮,因为颜色素雅,母亲还会在鞋帮上画好图案,用五颜六色的线绣出来,做好的鞋简直就是一件精美的手工艺术品,让我们欢喜不已,甚至舍不得下脚走路。鞋底、鞋帮做好后,母亲就会把他们合定在一起,也叫“上鞋”。母亲上鞋时,我们姐弟几个就会守在母亲周围,等着新鞋“出炉”。
大年三十,母亲把一双新的布鞋给了我。虽然母亲交待过,雨天不要穿布鞋,可那一年的春节,我几乎天天都穿着,趟湿时,晚上就把它放在炉火上,象守护天使般,坐在炉旁等着烤干。记得有一次,和几个要好的伙伴去放孔明灯,在追赶孔明灯时,不小心一脚踏进了水沟里,鞋底弄得湿漉漉的,鞋帮上的灯芯绒全部粘满了泥浆,我赶紧跑到山塘里,脱下鞋,把它洗干净,鞋底由于被水浸泡过,鞋尖的板层脱糨,张开了小口,穿了五天的新鞋弄得不成样,心里又心痛又担心回家被母亲训话,打赤脚走回家。
吃完晚饭后,家人都睡了,我拿着火钳叉开放在炉子上,把布鞋搭在上面烤,由于里外都湿透了,天气又潮湿,烤了一个多小时,鞋帮还是只冒湿气,没有出现一小处的脱水块状。我加了些木碳,想把火烧得旺些,鞋干得快些。那时家里没有电视,孤零零等待的日子似乎更漫长,在温暖的火炉旁,不知什么时候我就靠在凳子上睡着了,等被烟熏醒时,右脚的那只布鞋掉在了炉子里,鞋帮已被烧了一个大大窟窿,我赶紧用水把暗火灭了,试穿了一下,脚指头裸露在外面了。鞋子还没烤干,又被烧破,雪上加霜,让我的心都揪住。母亲后来加了一块布,用针线补好了,虽然补回不了原样,左右脚穿起也不那么对称,但我还是爱不释手,只要稍稍弄湿都会及时晾干,让这双布鞋陪伴我更长的时间。
如今,“鞋同装”的时代已被高速发展的鞋工业浪潮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高档的皮鞋时常也是两三双摆在家里,但穿起来总觉得没有母亲纳的布鞋那样冬暖夏凉、透气干爽。或许是因为穿布鞋的那段生活,是童年的一个成长片段,记录着点滴的母爱;或许穿布鞋的那段岁月,是童年趟流的一条河,造就了母亲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境。
妈妈的布鞋情感散文 篇3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现实中,男人,女人都是一样的,女人怕嫁错郎,男人也怕娶错了妻。
大人常告诫孩子要好好学习,因为知识能改变命运。我们也该告诫即将走进婚姻殿堂的男人女人们,婚姻也能改变命运。
男人也好,女人也罢,选择了什么样的伴侣就等于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因为,你的人生是幸福还是悲情,大多取决与你牵手的那个人。
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写的诗词,文章,对爱情与婚姻的描述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但是,这些华丽的文章大多是写别人的,而对自己的婚姻却缄口不语,因为他(她)的婚姻不会因他的浪漫而超凡脱俗。这些浪漫的才子佳人,之所以不吝笔墨为别人的婚姻唱赞歌,无非是倾泻自己对美好婚姻的追求和向往。
婚姻是一杯酒,也是一杯茶。浓烈不如平淡,平淡不如持久,因为婚姻会耗损爱情。
有人说“爱你的那个人,未必就是娶你的人,你爱那个人,你未必就嫁给他。”是的,有的婚姻总是因为缘分的浅薄而错位,因为月老的糊涂而缺憾。那个对你情意绵绵,爱的死去活来的人,尽管信誓旦旦的说:“与你白头偕老,对你不离不弃”,但是,他(她)未必会真的与你共度一生。倒是那个语言木呐,不善言谈,默默的关心你,在你即将离开这个世界,握着你的手,悄悄告诉你“来生我们还在一起”的那个人才是你真正的伴侣。
人这一辈子真的不容易,生活不容易,婚姻也不容易,好多人说好了要牵手,可偏偏就是走不到一起,婚姻在爱的疑惑中错过,而有的人,彼此一点爱的感觉都没有,却偏偏牵起了手,人生在无奈的婚姻中消磨。
婚姻,通俗的说法就是搭伙过日子,至于是不是长久,完全取决于两个人能不能性情相悦,能不能互相适应,能不能相互的包容。有人说:“你若拥有一个美好的婚姻,纵使太阳和星月都冷了,群山草木都衰尽了,婚姻的光芒还能在记忆的最初,在任何可见和不可知的角落,温暖的燃烧着……”
幸福的婚姻是“同床同梦”,悲情的婚姻是“同床异梦”。爱的人,走到一起未必幸福,也未必长久,不爱的人走到一起未必不幸福,也未必不长久。男人娶的女人大多是自己深爱的那个人,而女人嫁的那个人常常是自己不爱的,婚姻中的两个人,有一个有爱就够了,而那个人必须是男人,只有男人付出了真爱,女人才会不离不弃。
我们要珍惜婚姻,因为,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想来已经很幸福了,那么,走到一起哪?那该是多深的缘分啊!
妈妈的布鞋情感散文 篇4
那时他爱她,放假回国时认识的,一见倾心。他家境好,父亲经商,母亲是医院教授。她与他截然相反。
她学历不高,资历平平,没关系啊,他说,学历不能代表什么,高学历低素质的人太多了。再说他学历够高了,末了还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嘛……
她没有稳定的工作,他又说:又没打算让你养家糊口,以后咱们女主内,男主外,你只要负责貌美如花就好了。
她出身家村,他说,农村挺好啊,山表水秀的,比城市的车水马龙不知好了多少倍,他说从小最喜欢暑假时去农村玩了。以后老了,咱就去归隐山林去。
她甚至算不上美女,没有迷人的脸蛋和娇好的身材。他会说:我既不找丫鬟又不找模特,只要是你,不论是什么样的,女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哦!她和他相比常常自卑,他安慰:一切有我,只要是我喜欢的,我想要的,我父母不会太过于干涉的。再说,我都不介意,你还介意什么。
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她发现他总是有意无意的躲着她,两人在一起碰到熟人他也总想和她刻意的保持距离。
他回国后在自家企业工作,接触的都是上流社会的人。于是越来越忙……
她依旧做着原先的工作,她也想换个工作,他却说她没有技术没有学历,不好给她安排工作。
她因工资不高又人小受家庭影响,总是很节俭,品味和他自然也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不论吃穿他从不让她过问他的事,还总说她穿的衣服太过于劣质。常游离于各种高档的消费场所,都是些她望而却步的地方。于是一起逛街的时间也是越来越少。
他常会参加各式各样的聚会,出入大多都是些富有的成功人士。他只带过她去参加过同学朋友的小聚会,只是每次别人有些异样的眼光总让他有些恼怒,似乎人人都在窃窃私语,质疑他的品味,讨论她的家庭背景。于是,渐渐的有些冷漠了,很少再带她出入那样的场所。
她也会和朋友聚会,可都是些大排档或KTV,他只去过一两次,便再不愿去,每次都说忙,没时间和不方便。
慢慢的,他开始有些抱怨:不要穿那些廉价的衣物,不要去那些低档的饭店,不要交那些低俗的朋友……为什么没有体面的工作,为什么不能提高自己的品味。
然后就是争吵,冷战,沉默。
终有一天,她看见他的身边站着另一个女人,笑靥如花。身材玲珑有至,不知比她好多少倍,举手投足都散发着她永远都学不会的浓浓的女人味。
于是她终于懂了,当他不爱你的时候,什么都有点介意。
妈妈的布鞋情感散文 篇5
早晨。骑车回单位。
春色撩人。便放慢车速,细细观赏这一路的春光。
乍出小区大门,高大的玉兰还在静静地墨绿着,波澜不惊,她们已经为城市奉献了一个冬天的绿色。好像玉兰有多种,公园里的玉兰,还没有长出叶子,却早已开出了雪白的花,在春风里招摇着。
再往前走,桃园路上,紫李花正艳,清香袭人。几天前从此路过,红色的花雷还刚刚萌动,今天却绽放了,像是浪漫的人儿在路旁摆满了硕大的花篮。微风拂过,落英缤纷,穿行其下,淋了一身花瓣雨。再有几天,紫色的新叶就会慢慢显现出美丽新姿。
更多的是法桐。树上还吊满了去年结下的种球,枝头的春色早已藏不住了,几片叶芽露出了头。
前行。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车已经过了大庄,田野展现在我眼前。
路边的杨柳前几天还是丝丝嫩黄,今天都是满枝娇嫩欲滴的新叶了,散发出油光,嫩得让人心颤。
前边那一抹粉红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是桃园。先开的略显粉白,而跳跃在枝头的,却是那种艳丽的粉红。朵朵桃花,浓妆淡抹,粉红菲菲,粘带晨露,在枝头乱颤,像青春少女的脸,不带一点世俗的尘埃。
间或有一株高大雪白的梨花,杂于其中。梨树已经长出了新叶,雪白嫩绿,那种粉绿色,我想没有什么颜料能调得出来。这样的粉红和粉绿,装扮了田野,大地因之生动,点缀了村庄,山村为之增色。
小河流水潺潺,池塘春水盈盈。河畔塘边,突立着一丛丛杨树。他们还沉浸在冬眠里吗?不,他们已经萌醒了,没看见枝枝杈杈间蕴含着春意吗?
草色遥看近却无。前几天一场春雨,调和了柠檬黄和花青,在大地上泼墨渲染,洇晕出一片片淡绿,散发出原野的清芳,而且,这绿色还在不停的洇展开来……
阳光清澈而明净,荡洗着我的双眸,心灵也因此明亮起来。春天的景色每天都是新的。留心处,每一次凝眸,都有新的发现,新的感受。随着一路的春光行走,我的心变得渐渐的宁静和温馨。
妈妈的布鞋情感散文 篇6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冬雪再也敛不住蓄满绿意的山头,春雷一展清婉的歌喉,从云端唱响,惊醒沉睡了一冬的雨滴。于是雨滴叫醒了贪睡的风姑娘,一起落入山涧,跌进田野,汇聚成流,弹奏着“大珠小珠落玉盘”般的乐章,温润地灼穿了冬日的沉沉寒意,夹杂着湿润的芳香,向前一路奔洒。于是,水绿了,山绿了,天也绿了;花儿开了,树发芽了,小燕子也从南方飞回来了。
终于,春天来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鸟儿开始丈量天空了,蝴喋开始点数花朵了,蜜蜂开始对花蕊造册了,小草开始编织大地的绿毯了,嫩黄的青苔开始为屋檐上的瓦愣纹眉了,桃花开始妆扮枯寒的老枝了,风儿开始裁剪修长的柳叶了,而风儿,还是交给窗前那零落的风铃去记忆吧。荷塘里的一潭死水依旧枯守着那截叶黯花残的老梗,千宅万户上飘出的寒烟依旧围绕着那兀自突立的烟窗,那淡雨疏风薄雾浓云依旧笼住水边那朦胧凄迷的荫影……
其实,春天是一部读不完的书。
春天是一篇散文,春天里形态万千幻化无常的一切无不显示出生命“形散神凝”的勃勃生机;春天是一本诗集,无论是花草虫鸟还是山水雨露,都能从中吟诵出令人痴迷的意境;春天是一部小说,每一个曲折的情节,每一个香艳的故事都由此拉开序幕;春天是一则寓言,无时无处不向我们昭示着生命的寓意……其实,春天就是一部读不完的书,她以纯朴自然的气息,让人忘却在经受挫折时寒星跌落冰河般的彻骨凄凉,唤起人类生命中的不息期翼与凛然豪气。
漫天的花谢花飞,难改的是青春年少的无悔;岁月的春去春来,不变的是依旧年轻的心。愿我们都能永远活在自己的春天里,愿我们都能用心读懂春天这部书,留住自己的永恒的春天……
妈妈的布鞋情感散文 篇7
母亲坐在父亲的床边,整个一上午,母亲寻找着各种话题,企图得到父亲的回应。但父亲双目微闭,静静地平卧在病床上,任凭母亲自言自语。医生交待尽量要与父亲说说话,但母亲绞尽脑汁似乎也没有办法撬父亲的“铁齿铜牙”。
“云上来啦!看架式是一场大雨啊!”母亲紧张地说道。
“大雨?坏了!飞机还没入库呢!”听到母亲的话,父亲迫不急待地询问着,并睁大了眼睛看向窗外。
“我就知道一说飞机你准有话!”母亲向我眨了眨眼睛,我们相视而笑。
是的,这就是我的父亲,心中永远驻扎着飞机的、我的父亲。
飞机才是他的`“儿子”
从我开始记事起,在我的小脑袋里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母亲对父亲说的那句:“飞机就是你的命根子!你这辈子啊,应该和飞机过日子!”
那时,我不知道飞机是不是父亲的命根子,但在和飞机的“争宠”较量之中,屡屡失败的我很快地就认清了一个事实:飞机才是他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