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梅雨时节散文

2023/12/28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梅雨时节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梅雨时节散文 篇1

半夜,一声巨雷把我从朦胧睡梦中惊醒。或许是雨下得太大,窗外模模糊糊,什么也看不清楚,只有茫茫雨雾在眼前晃来晃去。

杂乱的雨声噼噼啪啪重重打在地面上,这响声,驱走了我所有睡意。

本想写点东西,可渲泄狂放的雨让我不知从何入笔。

天亮时,雨才慢慢收敛。天空昏昏沉沉地泛着褐黄色,路人仍然打着伞。

我走出大门,在小花园独自散步,只感觉身上黏黏糊糊的,空气又闷热又潮湿,好像要把汗水全部封闭在皮肤里,不让丝毫喘息。

一会儿太阳从厚厚云层里射出几缕无力的光,天空欲晴又雨,欲雨又晴,似晴似雨,像孩子的脸,变来变去,全然不顾你的感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每逢江南梅子黄熟之时,黄梅雨总会如期而至, “雨霁初晴斜阳出,无风挥汗未觉舒”,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梅雨总是年复一年地到来。

我虽然不喜欢梅雨时节,然而,喜不喜欢只是一种意愿,设身处地想想,即使气候再浮躁,只要淡定,内心应该总是平和、宁静的 ......

梅雨时节散文 篇2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又到了江南的黄梅雨季节,阴雨连绵,心头总是漫上一股愁绪。下雨多不方便,开车麻烦,上学麻烦,衣服晒不干,整天离不开雨伞。

江南雨,穿越千万年,但是古时没有雨伞雨衣,古人的雨衣就是——蓑衣。

这是用一种叫“蓑草”编织的像衣服一样的雨具,名称由此而来。后来人们用从棕榈树的叶鞘剥下的棕丝(又叫棕毛)来编蓑衣。棕丝带点儿油性,不容易沾水,雨点落在上边,甩几下就没了,不易脆烂。

对蓑衣的记载,早在《诗经》中就有:“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三千多年前的阴雨天里,牧羊人就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背着干粮,整天守护着牛羊。

历代以来,还有很多关于蓑衣的诗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着诗词,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画:烟雨蒙蒙的江南,一个人戴着斗笠,穿着蓑衣,静静地钓着鱼,钓出了自在和舒适。

小时候,爷爷也有一件蓑衣,挂在墙壁上,看上去显得笨重,穿在身上就像张开翅膀的老鹰,黑乎乎的很大一件,穿在身上铺开来很大一堆,分量有点重,不过却比现在的雨衣更便于穿着做事。因为它实际上相当于一个披肩,胳膊下面是敞开的,不像现在的雨衣,紧紧包裹在身上,感到碍手碍脚。另外,蓑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很通气,不象穿着塑料雨衣很闷的感觉。

下雨天,看着爷爷头戴笠帽,身穿蓑衣,在井边打水,去地里干活,绵绵春雨顺着蓑衣的外沿向下流淌。看着爷爷走来走去的样子,就像一只棕色的大鸟,我感觉很好玩。如果给我穿的话,我一定会拍打着两只袖子,跑得很快,象一只鸟一样飞着。我撒娇地对爷爷说,要穿这件蓑衣玩。爷爷却不让,他像宝贝一样护着,说这是你的太奶奶编的,要给你弄坏的。好哇,不给我穿,有一回趁爷爷不在的时候,我踩在凳子上,往墙上的蓑衣狠狠地拔了几根棕毛下来,算出了口气。

塑料制品普及后,紧接着就有了塑料雨衣,它穿着轻便、美观。有一回,爸爸给爷爷买了一件塑料雨衣,对他说,你不要再穿蓑衣了,太笨,太土,你没看到别人都穿上了轻便的塑料雨衣吗?爷爷不高兴了,说我就喜欢穿蓑衣戴斗笠,舒服透气,这个塑料雨衣,你们去穿吧。

有一天,爷爷坐在院子里,我又说,爷爷,下雨天周围的人好像就你还穿蓑衣呢。爷爷情不自禁跟我说起了蓑衣的来历。这蓑衣是太奶奶花了几天时间,亲手编织出来的。小时候去读书,太奶奶说傍晚要下雨,就拿出蓑衣让我带上。其它小伙伴放学了淋着雨跑回来,只有我是骄傲地穿着蓑衣回来。因为太奶奶知道,我身体不太好,经常感冒,一淋雨就要生病。白天太奶奶除了干农活外,空下来的时间就是编蓑衣,大大小小编了好几件,她怕万一她走了,我又要被雨淋湿。爷爷说到这里,停了一下。夕阳照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显得格外沧桑。

爷爷又说,你不要小看这件蓑衣,“公社化”时候、“三年暂时困难”时候,“吃食堂饭”时候,农民人家要想做一件蓑衣,可是一项大工程,要请来“棕棚师傅”,好酒好菜招待,还要十几元工钱,这十几元,我在生产队里要做半个月……我这才明白了这件蓑衣的珍贵。

爷爷非常爱护蓑衣,天气好的时候,拿出来拂拂灰尘,晒晒太阳。我知道,爷爷之所以不肯丢掉这件蓑衣,是因为这件蓑衣里,包含着太奶奶对他的爱,也寄托着爷爷对太奶奶的思念。

“一蓑烟雨任平生。”我的脑海忽然浮现出一幅关于爷爷一生的画面,披着蓑衣,栉风沐雨,把一生的酸甜苦辣都付之于那片土地,有滋有味地做了一辈子农民。

如今,蓑衣早已远去,很多庄农人家可能也已经拿不出它了。蓑衣,在人们的记忆中变得日益模糊。现在的孩子要想看到蓑衣,只能在博物馆或农家乐园里才能见到了。

流传了三千多年的蓑衣,不仅仅是一件雨具,它是几千年农村生活的回忆,是绵绵乡愁的寄托!

梅雨时节散文 篇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描写清明时人们上山扫墓的情境的一首诗。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这一天,活着的人要去祭拜已故的亲人。

就在在这一天,我起了大早,坐爸爸的摩托车到东坑去扫墓。一路上细雨绵绵的,几阵风掠过耳际,带来几丝寒意。

到了东坑,雨悄悄停。我们稍微收拾一下就去扫墓。这地方地处荒郊野外,到处杂草从生。

看到爷爷的'墓,我觉得鼻子酸酸的,好难受。想起了爸爸曾告诉我:爷爷会唱戏,在台上扮演小丑,他表演得惟妙惟肖,常引起台下观众哈哈大笑,他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会折很多小动物。小时候,我不开心时,爷爷总拿几本小人书哄我开心。可惜他在我三岁时就离开了我们。爸爸常叹惜说:“要是他还活着就好了,可以教你学会很多东西。”顿时一股哀痛之气在我心中漫延开来。

大人们忙着给爷爷的墓除草、培土,我也过来帮忙,在爷爷的墓上披上银条,让它显得更加漂亮。我们在墓前摆了许多供品,还插进一支烟,大人们一个个下跪,口里还念个不停。我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觉得一阵刺痛。轮到我了,跪了三下,听见阿婆帮我念:“保佑小孩学习进步,大人工作顺利。”我听了忍不住抬起来,心里想:爷爷,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让您担心。

祭拜完后,我和大家怀着伤感的心情下了山。

这是我第一次来祭拜爷爷。今天,扫墓在我心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就是对已故的亲人一种思念。今年的清明节真让我难忘。

梅雨时节散文 篇4

春天轻轻的穿梭于如牛毛般的细雨里,在她盈盈的笑语中,柳梢渐绿,新苗破土,万物都焕发着勃勃生机。今天,春分悄悄地降临人间。

一听到春风,就必然会先想到立蛋。那为何要立蛋呢?一方面是用节日的方式来庆祝春天。另一方面是人们认为“春分到,蛋儿俏”,如果你能把蛋立起来,那就预示着你今年将交上好运。

今天晚上,我就来试了试。我先从冰箱里选出三个鸡蛋,用水洗干净,又把它们擦得倍儿亮,小心翼翼将它们一个个捧到桌上。我一手抓起一个白色的蛋,向桌子上一放,充满期待地松开了手,可不争气的“小坏蛋”调皮地向后一倒,舒服地靠在了我的手上。我见这次失败了,就调整了姿势,双手轻轻拿住它,几秒钟后我小心地松开手,可鸡蛋却“毫无防备”,又摔了个面朝天。哎,真扫兴。我只好向我的“万能老爸”求助。可老爸这次就不万能了,我们考虑了各种原因:风、桌面不平、鸡蛋的选择……但都以失败告终。

为什么我的蛋立不起来?我上网查了查,终于找到问题的关键:放进冰箱的蛋是立不起来的!白白胖胖的鸡蛋正“无辜地”躺在桌上,好像在说:“那怪我喽?”

我拿起黑色水笔在上面写了些字,并配上了插图。怎么让它立起来呢?对了,在下面粘一点双面胶就行了……

梅雨时节散文 篇5

又到清明,虽称不上风和日丽,却也并无缠绵细雨。风舞着发丝,飘向后方,我的思绪也随之向后退。

曾几何时,每到微风乍暖,泉水见长,柳条渐青,花儿正红的清明,奶奶的坟头便会变戏法似的多出一串白色的坟飘,后来留意到有时是简单的用胶纸裁成的细条,有时却的精心剪出的一串串白色纸花儿。也曾发现新大陆似的跑去问大人们,为什么独有奶奶坟头多了一串白花儿。忙着农活的人们无暇顾及我的好奇,得到一阵冰凉的沉默之后,唯有悻悻然离开。

年岁渐长,也逐渐明白,那是爷爷在就祭奠我早逝的奶奶,平常都很少听他念叨奶奶的,年年又岁岁,岁岁复年年,他只用着古老的,却又是自己的方式缅怀。碰巧到农活稍闲,他就会亲手剪一串漂亮的纸花,如若恰赶上农忙时节,他也会裁几条白色纸带,聊表心意。我想,无论什么,我那未曾谋面的.奶奶定是喜欢的。

我们的成长,总是以上一辈的迅速衰老为代价的。我由原来的仰视,渐变为平视,最终冲刺到俯视他的高度。爷爷呢,除了目光更显呆滞,浑浊,行动更加迟缓,皱纹更加深刻外,还似乎越长越小了。哦,那定是让生活的重担给压的。

伴随着年事渐高而来的是,他的沉默寡言也更加变本加厉,他时常蹲坐在一处,安静得似乎连呼吸,心跳都不存在了,只有眼睛微微的张开着,望向远方,却寻不到一丝活的气息,似乎目空着一切,却又隐约可见某些物件的倒影,脸上的皱纹陷得很深很深,仿佛是为了盛放更多的苦痛与沧桑。

去年来校的那个清晨,去向他告别,他问我要去哪儿上大学么告诉说是恩施,"恩施我是知道的,年轻的时候曾去过。简短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可就在十月末,他摔了一跤,从此,这位瘦小且倔强的老人,再也没找到站起来的机会,去复习他一贯的姿势。那句简单的话,也成了他给我的遗言。

又到清明了,儿女们都在外面,为着各自的生命线拼搏,挣扎。只是不知,今年奶奶的坟头,可依旧盛着一枝坟飘?又添的新坟,可有人去拘一掊新春的泥土?可有人去理一理那祭台上的蜘蛛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梅雨时节散文 篇6

清明时节,垂柳依依,糜雨绵绵。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漫山遍野的怀念与追思,缀满青柳的枝头。阴冷的春风,萧萧瑟瑟,凄凄摇落灰蒙而久远的记忆;薄凉的扉雨,淅淅沥沥,裹挟着厚重而不老的情丝,迷乱了行人的脚步。荒郊野外,但闻幽怨的艾香,不见桃红杏白的繁华。

擎一颗虔诚的心,向长眠的先人,顶礼膜拜。掊一锹黄土,覆一层哀思;栽一丛新枝,植一腔缅怀。滴滴泪珠向青冢,点点旧事萦脑海。过往中,断断续续的零碎花絮,在这个特殊的时节,突兀珍贵,伤心处,竟可以痛彻到直抵心扉。不舍,哀怨,惆怅,各种情结纷至沓来,缤纷着升腾的冥纸烟火。

一堆青冢一部书,一块墓碑一绝唱。萋萋芳草,掩盖了多少凄楚的故事;堆堆黄土,埋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曾经的拥有和离弃,翩然远遁;曾经的贵胄与卑微,烟消云散。发黄变脆的往昔,寸寸抽离,徒留若干斑驳难辨的字迹。

直面人生的尽头,此时此刻,新愁与旧爱,陡显几分苍白,红尘中的欲望和贪恋,瞬间被击成碎片。“阴阳两界,此处被无情的冷漠隔开,冰到极致,痛到无言。

天若有情天也老,苍天无情,独掌乾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苍生,终究为情所困,自是躲不开生离死别,悲欢离合。

阴阳的界线,如此清晰可辨,自然的准则,无法逃避。流光婉转,岁月轻拂。身边总有一些人,不经意间悄然香消玉殒。或老死,或病死,或死于自杀,或死于战争。死法有千万种,殊遇同归,从此阴阳相隔,徒留后人空悲切。只是,死的意义千差万别。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或,名垂青史,或,臭名昭著。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人,终将驾鹤西去。然而,有人创造的一种思想,有人秉承的一种精神,普照天下的苍生,却敢与日月争辉,与天地同在,永垂不朽。

花开有时,花落无形。人,虽无法选择自己的生,却可以选择不同的死。选择了终老的方式,等于选择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人生的涵义就会被赋予不同的内容。也许会为此,付出艰辛,受尽磨难,也许会为某种信仰,抛头颅,洒热血。然而,一句不枉此生,将是走上奈何桥前,可以坦然面对先人的慰言。有所作为,更将为后人所敬仰,受千万人的膜拜。

逝者已已,可以安息。生者,仍将负重前行,为自己,也为别人。掸落红尘,拨开浮华的虚幻,看清这个复杂而多彩的世界,静守岁月的美好,且行且惜。

清明,几人能清?几人能明?也许清明自在人心。

梅雨时节散文 篇7

秋收的季节到了,玉米的天香混合在浓雾中,弥散在田野上太阳高高的挂在天空,收集到的玉米已经堆起了好几堆,有人正在往车上运转捆好了的甜玉米更多的人正忙着玩腰检查玉米的质量。我看着田野里的一举一动。

两个中年妇女正在捡拾玉米,你看第一个妇女正在认真的捡拾,一看就知道他是一位从小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严谨的人。而且他承担着家里的重任。如果他多那几根玉米就可以为家里的晚餐增加一碗玉米粥或为家里的早饭增加几根玉米。她埋头苦干,脸都看不见。

第二个妇女干事手脚麻利,捡拾的动作非常优美,好像是中年妇女的孩子。她那艰苦的生活刚刚开始,生活的路还很长……

就在这收获的季节让我自己也一起收获吧!我一定要在以后的日子里抽出时间,去农村收收庄稼,种种地劳动一下。让我的生活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