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九月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2023/12/31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九月九重阳节优美散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九月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篇1

就要重阳节了,打开手机,微信群里满是暖暖的问候。比如:“今天九月九,久久的情谊,久久的问候。祝你健康久久,平安久久,好运久久,幸福久久,开心久久,快乐久久。”再如《九月初九送祝福》:“每一瓣菊花都写满了思念;每一坛老酒都酝酿了浓情;每一缕阳光都洒满了吉祥;每一阵微风都收藏了喜庆。又是一年重阳节!亲们:登高望远,打开心窗,放飞快乐心情吧!”当然,也有悲戚戚的盼望。如:《忆秦娥.重阳节》“重阳节,鸿雁声声盼儿归。盼儿归,心急如焚,群山巍巍。泪眼深深鬓发白,盼我儿能何时回。何时回,千里迢迢,梦绕魂追。”

黄土披上,新学年才参加工作走上讲台的东子,恰逢国庆在家里休息,学生们也放假了,自然玩微信就比较多了。这一天,东子发现有好几个当老师的同学建立了自己班级的微信群,觉得很有创意。比如东子的妹子在初中109班上学,家长的电话留的是东子的号码。9月30号109班微信群里有:“学生下午6点放假,请家长按时来接孩子。7号下午五点返校。家长在接送孩子的路上,请注意交通安全。假期各科我们都有适量的作业,请家长督促孩子完成。”

这则微信东子看了好几遍后,就想自己也建一个微信群,搞一个家校平台,联合管理。好在东子在枣庄小学教的四年级班里也只有七个学生,都还留着联系电话。东子便试图加上家长的微信,也建立一个班级管理群。

但是东子的热心,在国庆这一天从早上到中午竟然慢慢地冷却了。仅有的七个学生家长就有三个提示微信没有开通。东子便打电话,一遍一遍地打电话。没人接,还是没人接。东子便在连同自己仅有五个人的微信群里发了这样的一条信息:“为了交流沟通,促进孩子成长。麻烦大家把家长朋友都拉进来,共同培养好咱们的孩子。”

过了半天,不顶事。群里就一直是这五个人。东子便又发了这样的一条信息:“人在该教育和照顾孩子的时候,千万不要借口工作忙而忽略对孩子的管理,在年老的时候,一切荣誉和金钱都是过眼云烟,而一个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让你晚景惨淡。——林格(写给所有父母)”

东子在枣庄上班仅仅一个多月,早就深深地爱上了这里的孩子。东子多想在这个边远的小山村里出一把力,改变一下这里的状况呀。

但一直等到中午,群里就一直是这五个人,还没有一个说话的。东子内心深处已经是拔凉拔凉了。便在群里又发出了这样的一条信息:“亲爱的家长朋友,管理孩子不该只是教师的事情,建一个家校联合沟通的群不该太费劲。麻烦大家努力一下,把全部的家长拉进来好么?”

锅里还有早上母亲蒸好的红薯,枣子。灶上火没有灭,锅里还热着。早上,东子说是想给学校里干点活,父亲母亲去地里种麦时也没有说什么。群里就一直是这五个人,东子感到沮丧。揭开锅胡吃了一口,骑上摩托准备去地里看一看父亲,看能不能帮着做一点什么。反正学校的这一点子事是没有办法再做了。虽然地里几乎全机械化了,父亲本来就没有指望他。父亲母亲也多次强调:既然走上了教学岗位,不说赚钱多少,千万千万不能耽误了人家孩子。

出了村子的时候,东子犯了心思:反正距离枣庄也不远,干脆去自己任教的枣庄学校看看,再搞一个家访。联系不上的也就三个学生的家长,佳佳,倩倩,靓靓。都是好名字,但是就都联系不上。东子的摩托就拐上了去枣庄的路。

枣庄村口路边有一把大大的遮阳伞,伞下面支着一块预制板,上面摆着几袋子枣,预制板后面一个老人坐在小马叉上。

“要枣?都是刚从枣树上摘下的。正宗的稷山枣,不放心也可以自己去摘。”老人蛮热情的,见东子的摩托停了下来,弓着腰,手扶着预制板,就要站起来。

“不要枣,我就是想找学生佳佳的,家长。娃在咱枣庄念书。”东子说。之所以先说佳佳,是东子知道倩倩母亲去世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不回来,爷爷奶奶照管着,放假前东子去过倩倩家;东子知道靓靓的父母都去世了,是和奶奶一块生活的。

“我是他爷爷。你说,唉!***走了后,他爸又找了个,娃死活就要我和他奶奶管,没法呀。”老人站了起来,“要做什么,要不我给他奶奶打个电话……”

路边的田野里玉米几乎都收完了,有一个老太太在地里提着小桶桶撒化肥,耕地的机子在旁边的地里吼着。老人说着掏出一个已经看不出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手机……看着老人粗糙的手和布满皱纹的脸,东子才知道这也是一个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孩子。

“他奶奶带着佳佳在槐树下给人剥玉米去了,也没有什么事,赚几个是几个。”

“我过几天去家里看看佳佳吧。”东子内心里开始自责了,竟然不知道佳佳这情况。东子从口袋里掏出烟,给老人递上一支,“我还有点事,先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东子的摩托骑得很是慢,东子的心情变得很是沉重:在黄土坡、在枣庄,留守着的也许就只有老人和儿童了,他们不发红包,没有微信祝福,他们不适宜建立“家校共管微信群”。

田野里,机器吼叫着,秸秆还田后,老人们伛偻着腰平整着田地准备播种;地头上有玩耍的儿童;走上一段,路边就有一把大大的遮阳伞,伞下面摆着几袋子枣,一个老人坐在小马叉上……东子陷入深深地自责: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东子回到家里打开手机的时候,又是一个接一个的重阳节的问候。

东子到底没有高兴起来,不是因为没有登高游玩,自己收到的祝福红包也不少……

九月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篇2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教了我们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每逢重阳节的时候这首诗就在我心头荡漾,我与重阳节有不舍的情缘,我喜欢这个季节,更喜欢这个日子,每年的九月九日是所有老人的节日,也是我母亲的生日,当我在祝愿所有老人晚年幸福安康的时候,我总会把最虔诚最炙热的祝福送给自己的母亲。

母亲在世的时候,每年的重阳节我都会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带着女儿,坐上班车享受着醉了的秋色回到母亲的身边,陪母亲一起度过她的生日。岁月的刀痕在她脸上刻了一个又一个的深深皱纹,历经沧桑的面孔是那么的慈爱,母亲高兴的给我做着各种好吃的,我和女儿一起享受着这来自母爱的劳动成果,晚上我们睡在热乎乎的炕头和母亲拉家常,直到月亮爬上枝头张望,我们才迷迷糊糊的进入梦乡,每年的这个日子是我最高兴的日子,也是母亲最开心的日子,我们在家陪伴母亲三天才离开。

许多年来,母亲从不让我们为她举办生日宴会,她说,她的生日是祖母的苦难日,辛苦的是祖母,她生日这天要为祖母祈福,虽然母亲从没享受过生日宴,但母亲生日这天一直是幸福的,因为有我们的陪伴,她很知足。

母亲去世整八年了,在这八年里,每逢重阳节莫大的失落涌上心头,回到老家,人去楼空,一切都照旧,母亲的音容笑貌依旧在耳边回荡,?只是多了无尽的荒凉和冷清,眼睛酸酸的,思母情结涌上心头。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在我心里让我倍感幸福美好的重阳节成了永远美好的回忆,现在的重阳节让我多了无尽的思念。

我喜欢秋色,秋色是多彩的,有红叶,?这个季节是母亲的生月,我喜欢重阳节,这个日子诞辰了我善良慈爱的母亲,母亲就像这个季节的红叶用她的一生带给了我们健康向上火红的激情和爱心。在这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里我祝愿在天国的母亲幸福快乐,我也祝愿所有的老人幸福安康!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你不在我身边,却永远活在我心里。

九月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篇3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传统佳节——重阳节。或许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太了解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了,而我自己也不太了解。于是,我搜索了一下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解释,这才明白,中国古人以九为阳数,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

重阳节,又有“老人节”之称。重阳这一天,按照传统的习惯,人们一般是赏玩菊花,佩戴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东汉方士费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们家有大灾难,如果用红色的囊袋盛茱萸,挂在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就可以免祸。”于是,桓景到那天就率领全家老小到山上避难去了,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发现家里的鸡犬全都死了。从此,人们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于是沿袭成俗,遂成佳节。

很多人都不知道茱萸是什么,其实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中药植物,气味辛烈,中国古人认为“折以插头”,可以防止恶浊邪气的侵袭;燃熏后可以避虫咬,在这“百足之虫,死而未僵”之时,熏佩以避之,犹似端午节熏雄黄一样,是很符合传统卫生习惯的。

希望每一个人,都善待老人,都能尽做儿女的孝心。让父母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之所以罗嗦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保留和继承传统文化。

虽然我已而立之年,但看到越来越多的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一代,对于情人节、圣诞节这样的洋节日的热衷程度,远远超越了类似重阳节、端午节这种传统节日,心中不免还是有几分难过的。

节日是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精华,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中国历史悠久,所蕴育的节日活动十分多采多姿,无一不是代代相传的文化资产,个别的节日形式虽然风格迥异,但都保留了一定程度的先人智慧及经验成果。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是千百年来一代代岁月长河中流传下来的瑰宝。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孕育了我们的祖先,孕育了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儿女。许许多多的智慧结晶,被保留了下来。例如二十四节气,尽管由于地球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导致了不似以往般的意义重大,但这却是我们炎黄祖先的智慧结晶。而七夕、元宵、除夕之类的传统节日,更是每一个都充满着民族气息和美丽的故事。

可以说,传统的节日在文化内涵和风俗形式上正在走向虚空,留在人们脑海中的只是模糊的概念,而从西方舶来的“洋节”却是大大地冲击着青年人的心,传统节日没落的同时,“洋节”则大行其道,诸如圣诞节、情人节等格外受到大学生的宠爱。他们知道过西方的情人节,并要在这天要给恋人送上火红的玫瑰花和甜蜜的巧克力,他们可曾知道在中国同样有一个这样的节日——七夕!即便是认同这样的节日,貌似也远远不如那情人节给他们的感觉时尚而又充满激情。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这样一个中国人世世代代过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居然在2004年被韩国申报为本国文化遗产,且还将其列入了国家遗产名录。我们仅有愤怒够么?其实从今年中秋等节日实行放假的政策,也看出了政府在为挽救传统文化而做的努力。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应该做的,真的不止是这些。

韩国人都懂得去申报文化遗产,我们坐在这里只是调侃他们下一个会把什么人划归韩国国籍是没有用的。从这样的事情里,应该让我们感到一种危机,一种民族传承的古老文化即将在我们这一代消亡的危机。弘扬传统文化,理应从我做起。

九月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篇4

国庆节的第二天就是重阳节,又称敬老节。相比昨日欢度国庆的鞭炮齐鸣,彩旗飞舞,重阳节更显出一种萧瑟的气氛来,人们要么登高,要么吃重阳糕,要么遍插茱萸,更有甚者直接便回到了老家与亲人团聚,何人还在乎这点凄清。

然而我家则不同。之前团支部发下通知来说每个学生都要为父母洗脚,并且还要拍照写心得。为父母洗脚的差使似乎历史很是久远,自小学便听说了这样弘扬孝道的方法,大概都是受了尤浩然那条著名的公益广告的影响。现在发生在自己身上,除了自嘲,就是不屑:难道如今的风气是区区一次洗脚的经历就可以改变的吗?

九月三十号晚上,我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我和他关系并不很亲密,因此在提及时也选了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他先是愣了愣,然后笑起来,说你还是给***妈洗吧,我生怕把脚伸出来时熏到你们。我不置可否。洗脚——无论为了谁都没有多大区别。

只是我分明见到了父亲眼中那道一闪而过的光。

那天晚上,倒水,拖鞋,洗脚,拍照,一气呵成。我不断地笑,从许多小事中找寻着笑点,仅仅是为了掩盖心中的尴尬。我慢慢地擦着,听着那咔擦声,仿佛在抚摸一座落满灰尘的雕像。父亲也在笑,笑得像个弥勒,笑得像个孩子。

水溅了一地。

终于结束了,我带着余留下的笑意,最后为父亲倒去那盆水。盆磕到了水池边缘,又溅出几点。我终于颤抖着触上那平静的水面,又迅速地缩回,一层涟漪荡起,沾湿了一地情。

水很烫。没有白气。但真的很烫。烫得灼心。

我似乎懂了什么。重阳节……这原就不是给子女们过的节日,所谓洗脚,也本就不是为了让正处于叛逆期的子女们痛哭流涕洗心革面回头是岸的工具,这纯粹就是一次为了饱经沧桑的父母们精心排演的舞台剧,让他们第一次品尝来自子女的成长的硕果,让他们充满希望,相信未来会更好,从而坚持坚持坚持。

即使今后子女的回归带来的落差会将他们压垮,即使明知这仅仅是一抹强颜的虚假的欢笑,但至少,已然收获过。

父亲心中的泪终于淌下来了。

九月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篇5

老公一早跟我说今天是重阳节把爸爸妈妈接过来吃个饭玩一下!我自己都没有想到今天是重阳节,难得老公这么有心!早上老公开车去把爸爸妈妈接来了,然后带着二老去菜场买菜,让他们自己挑自己吃的!我知道爸爸妈妈肯定不会去挑的,说实话,他们就怕我们花钱钱!

中午大家一起去二姨家看望了她们才出生的孙子,所以没有在家吃!下午我回幼儿园上班去了,老公带着二老出去转悠了一下,下午三四点就跟我打电话说,晚上早点回家吃饭!晚上下班回家以后,看到满桌子的菜菜,真是感叹有老人在身边真好!因为我知道这桌菜肯定是妈妈做的,老公那手艺做不出那色香味俱全的菜儿!一家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的,不知觉中到了八九点了。老公给了爸爸妈妈一人一千元钱,但爸爸妈妈没有接,二老说,他们俩现在的收入比我们还好些,不需要我们的钱,只要我们一家小日子过得好,平时不忙的时候回家看看就行了!

唉!说实话,心里挺内疚的,长这么大,都是爸爸妈妈为我操碎了心,真没有怎么的为他们做点什么,想想刚结婚的时候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啃老族,周末铁定是要回家去的,可以省钱啊,呵呵!每次回去都是两手空空的,爸爸妈妈总是买好多的菜,生怕我们吃不好,然后到了周日就是一大满包的东西提回自己的小家,可是爸爸妈妈每次看到我们回去都是满脸的笑容。后来慢慢的小家庭的人情事故什么的越来越多,周六周日很少有时间再回家,偶尔回去也是马上回去,马上走,特别买车以后,那更是回去也就是吃餐饭就走,其实现在想想回妈妈家就算坐车也只有三十来分钟,自己开车最多二十分钟,但是每次都是来去匆匆,记得上次,妈妈跟我说,你们现在一年到头能在家住上十天就是我最高兴的事情了。我现在连你们在家睡觉的床都直接跟你们收了,铺上去了沾灰!那时候只是笑了笑,说太忙了!再想想现在,其实爸爸妈妈就是希望我们可以回家去陪陪二老,再细想一下每周五妈妈都会打个电话给我,但从来没有提要求我们回家去什么的,只是说说孩子,问问这一周怎么样?唉!其实老人是希望我们回家啊!可是想想自己,总会有很多的理由,比如说工作忙,店子里的事情多,周六周日要陪老公出去见拜见客户,见领导,谈工作什么的,其实这些都是理由,爸爸妈妈的家并不远,完全是可以抽时间回去看一看,多回去一下,那怕不在家过夜,老人家看到小外甥,看到我们,也会很开心的。就像妈妈说的.只要我们平时不忙的时候回家看看就行了!人生就是这样,一辈子,都不会图儿女为自己做点什么,不管到什么时候心里想的永远是儿女!以后一定常回家看看!祝爸爸妈妈重阳节快乐!祝天下所有的老人都健康快乐平安!

九月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篇6

你们知道夏天的偶像是谁吗?你们想知道夏天的偶像是谁吗?想知道的话,那就跟我来吧。

看!那“睡美人”——荷花,就是夏天的偶像了!荷花一般有两种颜色,白的像雪,粉红的像霞。它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碧叶丛中,含苞待放,所以人们把荷花叫做“睡美人”。那些还没开放的花苞,好像在努力撑破花壳,想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自己的兄弟姐妹。

花虽好也需要绿叶的衬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荷叶吧!碧绿的荷叶就像一个个大圆盘,拥挤在一起。一阵微风吹过,花朵们和荷叶们都迎风摇曳,犹如一个个仙女穿着绿色裙子在翩翩起舞!“大圆盘”是小鱼的凉伞,是青蛙王子的歌台,是蜻蜓仙子的“机场”,是……为什么说荷叶是小鱼的凉伞,是青蛙王子的歌台,是蜻蜓的“机场”吗?因为当火辣辣的太阳晒在小鱼的身上时,荷叶可以为它摭挡阳光,所以小鱼把荷叶当做凉伞;当青蛙王子想唱歌时,就跳上荷叶,“呱呱、呱呱”地叫着,所以荷叶是青蛙王子的歌台;蜻蜓飞累了,就停在荷叶上休息,犹如是蜻蜓的“机场”。

我喜欢荷花,因为它们拥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正因如此,它们就成为了夏天的偶像。

九月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篇7

房子小,娃娃多,密密麻麻一大窝,挤呀挤,笑呵呵,小小房子挤破啦!”你猜到这是什么了吗?对,是石榴。从小到大我吃过许多水果,但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我的家乡南阳那具有酸甜之美的石榴。七月的阳光哗啦啦地从高空中散落下来,一颗颗石榴树贪婪地沐浴着夏日的阳光。它那暗褐色的枝干上生长着一片片小叶子,在微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瞧啊!石榴花开了,远远望去好像是一片片梦幻中的色彩。

一层层的花瓣在阳光下的照射肆意地舒展着,好像在和夏日的炎热“PK”!花儿的清香引来了许多的蜜蜂蝴蝶,它们在花间举行着盛大的、引人注目的“音乐会”,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红艳而灵动的色彩!收获的季节到了,一个个咧着大嘴的石榴像孩子们的笑脸,喜迎在人们的面前。

它们滚圆滚圆的,比爸爸的拳头还大,不太成熟的石榴外表是红黄相间的,等成熟之后就变成深红色的了。用手掰开马上能看到那晶莹剔透、像钻石一样的果实,忍不住尝一个立刻就会感受到石榴那美妙无比的味道。小心有的石榴都快把牙给酸倒了!当然成熟的石榴还是甜津津的,让人吃了还想吃。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去采摘,由于自己贪吃,一不小心把石榴籽都咽进了肚子里,现在想起来还有些不好意思呢!“房子小,娃娃多,密密麻麻一大窝,挤呀挤,笑呵呵,小小房子挤破啦!” 有机会欢迎大家也来正阳和我一起品尝家乡的石榴吧!

九月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篇8

弄了一阵了尼采研究,不免常常有人问我:“尼采对你的影响很大吧?”有一回我忍不住答道:“互相影响嘛,我对尼采的影响更大。”其实,任何有效物新闻记者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里也是投入和创造。这就的确存在人与他所读的书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我眼中的尼采形象掺入了我自己的体验,这些体验在我接触尼采著作以前就已产生了。近些年来,我在哲学上的努力似乎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是要突破学院化、概念化状态,使哲学关心人生根本,把哲学和诗沟通起来,尼采研究无非为我的追求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学术表达方式而已。当然,我不否认,新闻记者尼采著作使我的一些想法更清晰了,但同时起作用的还有的我气质、性格、经历等因素,其中包括我过去的读书经历。有的书改变了世界历史,有的书改变了个人命运。回想起来,书在我的生活中并无此类戏剧性效果,它们的作用是日积月累的。我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也不太相信形形色色的“世界之最”。

我只能说,有一些书,它们在不同强烈共鸣,在我的心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中学毕业时,我报考北大哲学系,当时在我就学的上海中学算爆了个冷门,因为该校素有重理轻文传统,全班独我一人报考文科,而我一直是班里数学课代表,理科底子并不差。同学和教师差不多用一种怜悯的眼光看我,惋惜我误入了歧途。我不以为然,心想我反正不能一辈子生活在与人生无关的某个专业小角落里。怀着副手人类全部知识的可笑的贪欲,我选择哲学这门“凌驾于一切科学的科学”,这门不是专业的专业。然而,哲学系并不如我想象的那般有意思,刻板枯燥的哲学课程很快就使我厌烦了。我成了最不用功的学生之一,“不务正业”,耽于课外书的新闻记者上课时,课桌上摆着艾思奇编的教科书,课桌下却是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其、屠格涅夫、易卜生等待读得入迷,教师课堂提问点到我,我站起来问他有什么事,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说来惭愧,读了几年哲学,哲学书没读几本,读得多的却是小说和诗。我还醉心于写诗,写日记,积累感受。现在看来,当年我在文学方面的这些新闻记者和习作并非徒劳劳,它们使我的精神趋向发生了一个大转烃,不再以知识为最高目标,而是更加珍视生活本身,珍视人生体悟。这一点认识,对于我后来的哲学追求是重要的。我上北大正值青春期。一个人在青春期读些什么书可不是件小事,书籍,友谊,自然环境三者构成了心灵发育的特殊氛围,其影响毕生不可灭。幸运的是,我在这三方面遭遇俱佳,卓越的外国文学名著、才华横溢的挚友和优美的燕园风光陪位着我,启迪了我的求真爱美之心,使用权愈发厌弃空洞丑陋的哲学教条。如果说我学了这么多年哲学而仍未被哲学败坏,则应当感谢文学。

我在哲学上的趣味大约是受文学熏陶而形成的。文学与人生有有解之缘,看重人的命运、个性主主观心境,我就在哲学中寻找类似的东西,最早使我领司哲学之真谛的书是古希腊哲学家的一本著作残篇集,赫拉克利特的“我寻找过自己”,普罗塔哥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犹如抽象概念迷雾中耸立的'三座灯塔,照亮了久被遮蔽的哲学古老航道。我还偏爱具有怀疑论倾向的哲学家,例如笛卡尔、休谟,因为他们教我对一切貌似客观的绝对真理体系怀着戒心。可惜的是,哲学家们在批判早于自己的哲学体系时往往充满怀疑精神,一旦构筑自己的体系却又容易陷入独断论。相比之下,文学艺术伤口就更能保持多义性、不确定性、开放性,并不孜孜于给宇宙和人生之迷一个终极答案。长期的文化禁锢使得我这个哲学系学生竟也无缘读到尼采或其他现代西文人的著作。上学时,只偶尔翻看过萧赣译的《札拉斯图拉如是说》,因为是用文言翻译,译文艰涩,未留下深刻印象。直到大学,才有机会系统阅读尼采的作品。

我的确感觉到一种发现的喜悦,因为我对人生的思考、对诗的爱好以及对学院哲学的怀疑都在其中找到了呼应。一时兴发,我搞起了尼采作品的翻译和研究,而今已三年有余。现在,我正准备同尼采告别。读书犹如交友,再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块耽得太久也会腻味的。书是人生的益友,但也仅止于此,人生的路还自己走。在这路途上,人与书之间会有邂逅,离散,重逢,决别,眷恋,反目,共鸣,误解,其关系之微妙,不亚于人与人之间,给人生添上如许情趣。也许有的人对一本书或一位作家一见倾心,爱之弥笃,乃至白头偕老。我在读书上却没有如此坚贞一的爱情。倘若临终时刻到来,我相信使我含恨难舍的不仅有亲朋好友,还一定有若干册体己好书。但尽管如此,我仍不愿同我所喜爱的任何一本书或一位作家厮守太久,受染太农会,丧失了我自己对书对人的影响力。

九月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篇9

故乡的美,美的是山,美的是水,更美的是那淳朴的民俗、乡情。为了生计,在外面漂泊累了、久了,当惆怅、失落、无助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故乡。想起了故乡,就有了一种心灵的寄托和慰籍,让来自外界的压力得到片刻的释放,让疲惫的心灵得以暂时的休憩,亦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归来了一份童真!

年幼无知的少年时期,总感觉故乡的小山村如此狭小、贫困、落后和闭塞,再加上心地善良的父老乡亲,期盼着孩子早点长大,永远说着一句话:“山里娃只有走出黄土大山,将来才会有出息……。”那时年幼无知、懵懂的少年,恨不得马上长大,走出小山村,看看外面的世界。在无声的期盼中,开始了风里来、雨里去,“十年寒窗”的苦读生涯,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终于有一天离开了我儿时的乐园、朝夕相处的这片热土。而这一走竟然成了永别,在城市钢筋、水泥组成的城堡里,像蜗牛般一样生活居住。从此,远离了故乡绿色的山、甘甜的山泉,再也吸不到新鲜的空气,闻不到故乡的野花香和泥土的芬芳了!

今天,在拥挤的城市了生活,常年在异地他乡奔忙,写尽了和家人散多聚少的愁绪,只有把奔波的辛酸泪和爱恨情仇,以及所有的委屈,流露在笔端,如醉如痴地刻画,以乐观的心态,粗犷的性格,面对现实生活种的一切不称心如意,咬紧牙关,再次为生计而拼搏……

常年在异国他乡不停的奔忙,距离故乡是那么的远,却骨子里早以烙下乡下人憨厚、质朴的印记,和地地道道的方言。不论自己怎么尽力的粉饰,随时都会在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再加上故乡的山山水水,都已经在幼年的时候浸透我的每一寸肌肤,和我骨肉相连、血脉相通。是黄土大山教会了我宽容、质朴和善良;是甘甜的山泉,教会了我纯洁、淳朴和无私。因此,我有了山的沉稳,水的厚重。让我堂堂正正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可在尘世纷争、利益纷扰的俗世面前,机会却永远输在不会钻营拍马、谄媚讨好的起跑线上!但故乡的黄土大山,无私地赋予了我沉稳;甘甜的山泉,赋予了我灵动,让我获得了智慧的源泉。是故乡的山山水水,伴我成长,伴我成人。我问心无愧,踏踏实实的走好了人生的每一步!

暮然回首,秋风萦绕,吹落了一地的繁华,洒满了遍地的忧伤,天地之间在夏去秋来中不停的轮回,尽管春花秋实的气息不停的在激荡,昂然的生机,还是最终走向尘封。面前的一切,不称心如意,只有顺其自然,选择“尽人意,顺天命”的坦然,才深深体会到了“时间万般情,唯有故乡浓”的真正涵义。远走他乡的这段时光,对于故乡的思念愈加浓厚,在异国他乡的每个晨昏、夜晚总会勾起我对故乡无限的眷恋和思念。

自从离开了生我养我的故乡的那一片最纯洁、神圣的沃土,自己犹如随波逐流的浮萍,无依无靠,漫无目地的漂泊,把所有的委屈和艰辛,统统的一个人饱尝!也是离开了故乡,才懂得了乡情的浓烈,更懂得了美好的珍惜!是故乡那一片神圣的土地,凝聚了我一生中难以解开的情节!最后让迷茫的眼神,终归走向尘封……

每当想起了故乡,让迷惘的今天,重新看到一丝的曙光。当一丝的曙光重新升起的时候,我看到了生机的希望,我只能在记忆的河中溯流而上,来寻找那份被丢落的梦。春风得意的时候,想到的是故乡,失意落魄的时候,愈加思念故乡……

今天,在属于中国人的中秋节,万家团聚、喜庆的日子,趁着异国他乡的风轻云淡、寂静的深夜,借着天上共有的一轮圆月落笔,把我少年时代在故乡的余欢,折成一首思念故乡的诗卷,在眉弯下轻轻地舒展、铺平,将青色的记忆,折叠成一笺永不褪色的心念,惹了相思、醉了流年,落下光阴的斑斓。这时,仿佛看到我的故乡,静静地站在相思河的河畔,迎接远方奔波的游子,归来的帆船,枕了一纸相思落梦,落下满地爱的依恋!同时听到:是故乡,轻轻地把我的乳名,尽情的呼唤……

故乡啊!难分难舍的故乡情!是您,像脐带般连着游子最初的梦,又时刻牵动着游子脆弱的心!今夜梦呓中的故乡,依然显得那么宁静和祥和,仿佛像劳累了一天的母亲,让在异国他乡奔波的游子,感到了慈母般怀抱的温馨!

九月九重阳节优美散文 篇10

自古以来,秋是悲伤的象征,是没落的表现,是人生愁绪的晴雨表。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曹丕在《燕歌行》也有同样的诗句“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自然界万木萧条落叶纷飞,首先映入人的眼帘,自然界的物象使人产生了心灵的共感,由宇宙的四季自然联想到人生的四季,“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秋叶飘零,及物及人,悲从中来,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物之枯荣引发心之悲喜。

愁,心之秋也。诸如李白“人烟寒桔橘,秋色老梧桐。”贾岛“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柳永“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李商隐“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孟浩然“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元萨都刺有五绝云“秋风吹白波,秋雨鸣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唐朝诗人马戴更把这种愁绪推到极致,“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羁旅他乡,忽见落叶纷披,秋气袭人,孤灯独坐,情思顿生,纵使少年也添老。空园白露,孤壁野僧,极为清寒寂寥之境,沧桑至极,欲说还休。杜子美《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而诗人常年在外,忽逢秋叶飘零,联想身世之苦,多病的时节,失落的人生,他的满腔愁绪劈空而来,万里与百年,无涯的空间与飘渺的时间,艰难苦恨,潦倒新停,尽付昏昏浊酒滔滔江水。他的《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公元766年)旅居夔州时期,飘摇难料的身世,颠沛流离的老境,欲济无楫的失意,国难家愁与秋的荒凉冷落浑然一体,苍凉的悲壮,苍茫的愁绪,排山倒海,风云变幻,动荡不安,正如“江间波涛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在“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之际,诗人酬志无门,只能游于江渚之上,当他体验了底层的苦难,便获得了精神的回归,“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秋,却是意境的写照,清冷、萧瑟、寂寥、悲凉、质朴,亦是人生繁华落尽见真淳的境界,是艺术家孜孜以求的凄寒之境。“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秋霄日色胜春霄,万里霜天静寂寥。”王勃的意境更为开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李白则以豪放见称,“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苏轼这个大才子,心境随世态而渐老,他的笔下既有色彩斑斓的五色之秋,“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又有往事如烟不可追忆之苦,“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还有人生如梦不堪回首的浩叹,“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宋林逋则把秋的景象意象化,“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多情善感的柳永,而此刻抛开了浅盏低吟,唱起了“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的豪放之歌。对于唐人柳宗元的寒江独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清人王士祯则是独钓了一江秋意,“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诗人遗世独立超然物外,而其境旷世高古摄魂夺魄。世人总喜欢春天的繁华似锦,排斥秋天的无情与落寞,然而,秋天却是人们回避不了必然经历的季节,而无论是时令之秋,还是人生之秋,有了阅历有了苦难有了沧桑,才有秋天的成熟与丰收,才有艺术的苍老之境。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唱响了嘹亮的秋的赞歌:刘禹锡有《秋词》二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