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放炮作文
老地方整理的过年放炮作文(精选9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过年放炮作文 篇1
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外婆家过年,一家人聚在一起亲亲热热吃饭。吃好饭,我看外公在拔钉子,便跑过去帮他干活……没过一会儿,我便累得干不动了,“呼呼”地直喘气。妈妈在楼上整理房间,过了一会儿,外婆对我说:“周泓,***妈说等会儿到街上去。”刚说完,妈妈就从楼上下来了,我急忙跑过去问:“真的到街上去吗!”“嗯,是的。”“那……那可以买炮仗吗?”“嗯!你买来干什么?”“我就是买来玩的呀!求你了!”“好吧!”“那还等什么,快走吧!”
到了街上,我就买了六盒炮仗回去和哥哥放着玩,我们的玩法层出不穷。把两个划炮放在竹筒里,一个炸了,另一个就会飞起来在空中炸了,或是玩“空中礼花”点燃了过个5、6秒抛向空中,“啪”一下,就如同礼花一样。还有恶作剧,把炮仗点燃了,过一段时间扔向水里,“嘭”溅起水花,吓得路人心惊胆战,哥哥还会抓一大把炮仗一起点燃扔在人家门口,“啪啪啪啪……”会把人吓一跳。而哥哥却开玩笑地说:“给他们来点节日的气氛。有一次爸爸去小便,哥哥便在路旁放了一个“啪”把爸爸着实吓了一跳,等爸爸回来时,又放了两个炮仗,又一次把爸爸吓得酒都醒了。
呵!炮仗真有趣!
过年放炮作文 篇2
“过年了!过年了!……”“放鞭炮了!”伴随着这欢天喜地的声音,春节在大家的翘首期盼中降临了,在这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大家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吃饱了,喝足了。大人们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边泡茶谈天,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而我则带领着弟弟妹妹们到楼下放鞭炮,我就先掏出一种名叫“电光花”的烟花,然后用打火机点着导火点,突然一些金色的火花喷射出来,如果你狠狠地往高空一掷,烟花棒在空中转动,金色的“花朵”把周围照得通红,犹如一只空中漂浮的但却“生命”短暂的灯笼,有恰似仙女散花一般。接着,妹妹拿出一捆“礼花”,同样先用火烧引火线,随后,“嗖”地一声响,一个光点凌空而上,接着“轰”的一声,那个光点顿时变成无数个五颜六色的小光点,时而犹如一朵巨大的花,在空中绽放、飞舞;时而又似一条装满珍珠玛瑙的翡翠项链;时而又像一只盘着身体的蟒蛇,张开血盆大口,凶猛无比。弟弟妹妹们看得入迷,直到最后一丝火花消失时,他们才回过神来。
过年了,真快乐!放鞭炮,超好玩!
过年放炮作文 篇3
大年三十晚上,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好几个伯伯出去放烟花。
好美呀!五颜六色的烟花在黑夜中绽放,点亮了夜空。中间大家都拉着我去一个铁桶那里点炮,我还是害怕,始终都没有去。初五的早上,我还是壮着胆子跟着爸爸去了楼下。爸爸把好长的鞭炮在院子铺好,然后扶着我的手,我连想都没有想,就拿着爸爸点燃的烟点燃了炮捻子。天哪!
噼里啪啦的开始炸开了,我回头撒腿就跑,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在后面追我,连头都没敢回,觉得跑了好远了,才停下来。后来听妈妈说,她从来没见我跑那么快过,一撒腿就出去一百多米。哈哈哈!这是我放寒假最刺激的一件事。有了这次放炮的经验,下次我就知道了,鞭炮只会在原地炸响,它绝对不会追我的
过年放炮作文 篇4
今天是大年三十(除夕),今天我最开心的事就是吃年夜饭和放鞭炮,吃过晚饭爸爸问我:“想不想出去放一会儿炮?”我高兴的说:“想,太想了!”爸爸说:“那就快点去准备炮”。我来到阳台拿炮。我的炮有—黑蜘蛛、烟雾弹、熊猫吹球……我准备好了炮。“嗖”的`一下就跑了出去。
到了楼下,我不顾一切的点燃了一个“哨声月旅行”。灰色的引线喷出暗红色的火花,只听“嗖”的一声,炮从平台上飞了出去,宛如一颗黄色的流星,那炮在空中绕了一大圈后,“咣”的一声,便炸开了。无数的火花像一只只黄蝴蝶,飘飘悠悠地一落,几秒钟后,便消失在夜幕之中。
我还放了很多炮,再看看爸爸他在放烟花,喷上天的烟花五颜六色,十分美丽。
生活中品年味,真有意思!
过年放炮作文 篇5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作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有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作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
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合。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玲,到时候就叮叮的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劳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在旧社会里,过年是与迷信分不开的。腊八粥,关东糖,除夕的饺子,都须先去供佛,而后人们再享用。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财神,吃元宝汤(馄饨),而且有的人要到财神庙去借纸元宝,抢烧头股香。正月初八要给老人们顺星、祈寿。因此那时候最大的一笔浪费是买香腊纸马的钱。现在,大家都不迷信了,也就省下这笔开销,用到有用的地方去。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现在的儿童只快活地过年,而不受那迷信的熏染,他们只有快乐,而没有恐惧--怕神怕鬼。也许,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可是多么清醒健康呢。以前,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地过年。
老舍(1899-1966),中国现代小说家,著有《骆驼祥子》《茶馆》等,1966年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过年放炮作文 篇6
一家子本住在小城,可早早儿公婆与老公就念叨着回农村过年的事情。我认为他们可真能折腾的,可他们却兴奋地憧憬着。终于,一放寒假,婆婆特地择了个吉日,租了一部载货摩托,装上早已准备妥当的年货,老老小小荣归故里了。家乡的楼房已几月未住人。他们又扫又擦,又晒又洗,总算将家弄得干净舒适了。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娃却拖到过小年才回去,还真脱不了坐享其成之嫌。对于回故乡,我总是有着一种矛盾的心情。
总算投入了农村的怀抱!天高地阔,氤氲惹人,远山含黛,近水泛碧。虽已立春,但目及之处,大地尚未脱去萧瑟的外衣。丛林的地上铺着厚厚的落叶,或许,它们也想随风唱一首离曲,舞尽芳华,不料却被冷雨淋湿,唯有紧紧地搂着大地。虽已离枝头,繁华褪尽,却拥有更宽广的怀抱,又何惧消逝!而那些光秃的枝桠,历经严寒,绿意已近,必是坚定而欣喜!远远望去,嫩绿的小草已让田野悄然换装,那里将是希望的战场,一幕幕地变更着欢乐的衣妆。鸟儿们怎会忘了登场,沿途走过,路边不时窜起一两只,轻易可瞅见它们的肥模样。而更多躲在林间的,正在上演一场交响乐,或许是在相互鼓励喝彩,又或是在庆贺此时没有猎人的威胁,生命仍可安好无忧!天幕下也随时可见它们的身影,只见鸟儿们一会儿张开双翼呈滑行状,一会儿又上下拍打翅膀,尽享飞翔之乐!
走在坚实的泥土上,我的心与大地贴得更近,就算跌倒在她怀里,那也是她赏了我一个吻。一步步踩在乡间小路上,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路边的油菜正绿,等天气再暖和些,该是她们竞相展示金装的时候了。只身处于旷野,我时而展开双臂若飞鸟,时而俯身蹲地如鸣蛙。开心时唱首歌给流水听,安静时说件心事与天地闻。这里只有聆听,没有讥笑,只有轻松,没有戒备。突然想到五柳先生,从容耕种,怡然作息,还留下篇篇清新诗作,羡煞多少后世人。又感叹,守得一份超脱,数日易、数年难、常年更难。我能做数日的闲云野鹤却已心满意足。
每个人心底都有个最亲切的地方,那就是像母亲一样守候着他成长的故乡。那里有他的天真无邪,有他的少不更事,有他的挫折失落,也有他的荣耀尊严。没有比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更让人牵挂不舍的地方了,她是一个人生命的灵魂与根源所在。那些长大后赴外地工作及居住的人,梦里最留恋的还是故乡那方净土。只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可轻易相见,于是心底不断累积对她的思念。离开的时间越久,距离越远,思乡病患得越严重。倘若这种思念的焦渴几十年未得以缓解,我想,思乡足以让一个人病入膏肓。
我在骨子里永远是一个农村人,我为自己的农村出身感到自豪。我也犯思乡病。我对我生长的农村有着一种复杂的情感。它就像我生命里唯一深深爱过却又有缘无份的人,渴望见到,却又惧怕见到。回到故乡时,感觉自己是她的孩子,心境开阔,悠然自得。可隐约间又莫名地感伤。儿时的伙伴在外漂泊难得相遇,清澈的小溪与水塘被洒满猪粪来喂鱼。再也不能在水里畅游了,再也没有在清澈小溪里抓鱼洗衣的快乐了。村民们的生活变好了,可栖息之地已不再干净。特别是自己的几位亲人包括父亲,也已经永远地安息在故乡广袤的土地里。这样的故土,不见是一种思念,可见着时甜蜜里也夹杂着一丝疼痛。于是,我成了那种既渴望回家乡,又有点惧怕回家乡,宁愿在拒家乡不远处眺望之、怀念之,也不愿长久与她血肉相融灵魂与共的人。就好像心中的最爱是无人能代替的,故乡不管模样如何,却也在心底无地可替。
我想,公婆与老公也是因为那种思念才回农村过年的。尽管因此要折腾一番,在他们心底也值。回到农村的家,不再有高墙冷门,不再有喧嚣嘈杂,心里得到了放松,又能与故土亲密地接触,岂不乐哉!又想到有些农村出来的年轻人,不能理解家中长辈为何总舍不得家里的一亩三分地,那大概是因为农村是他们的根的缘故,长辈们应得到更多的体谅与尊重。
只要老人身体允许,只要他们欢喜,我们决定以后每年回农村老家过年,因为我们都是农村人,农村是我们的根。
过年放炮作文 篇7
大年三十,贾府有诰封者,都按品级着了朝服,先进宫朝贺,然后才是整个家族到宁府祭祠。
祭祀场面宏大,祠堂里香烛辉煌,锦幢绣幕。贾府男女,由老祖宗率领,分昭穆排班立定,乌压压的将五间大厅三间抱厦塞的无一空隙,然后一齐跪下,鸦雀无声。
这里,曹公并不减省笔墨,他一一写来,让我们感受钟鸣鼎食之家、诗礼簪缨之族祭祀时仪式的庞大与隆重,从而让我们感受这个家族高贵的社会地位和的巨大的权力。
祭祀之后是给贾母拜年,贾敬贾赦率诸弟子,一层层跪拜,直到丫鬟小厮。
之后是看戏,贾府准备了一簸箩一簸箩的铜钱,只听贾母说一“赏”字,便有婆子或小厮向戏台上撒钱,只听满台铜钱声响,真可谓繁华富贵,太平风流。
接着,元妃的赏赐也会到来,合府上上下下一团喜气,这种过节的气氛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接着又是赏花灯、猜灯谜、吃酒划拳种种作乐,其中亲戚同僚熙来攘往,富贵气象自不用言说。
小时候看贾府过年,羡慕人家的吃穿用度,羡慕这些诗礼之家的讲究与气派,羡慕人家有金锞子银锞子。现在明白,富贵也好贫穷也好,每种日子有每种日子的不易,贾府华丽丽的背后是当家人的不易,凤姐天天盘算着账上的银子,算计着家里的大事,煞费苦心的省检,而这些每天锦衣玉食风花雪月的宝兄弟们林妹妹们又能明白多少?
贾府从繁华走向幻灭,也未尝不是奢侈浪费讲究排场的结果,至少是原因之一,这些浮名虚利,最终都是要偿还的。
红楼开篇,故事起始于一个家族的末世,冷子兴道出根底,贾府表面鼎盛之至,其实已经走向没落。这里面,糊涂的人看不到穷途末路的危机,就是那些明白人也难改旧习。不思进取坐享其成的贾赦贾珍是挽救不了家族的命运的,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宝玉贾环更是不能,安富尊荣颐养天年的贾母也没有虑及太多。就算凤姐如何挣扎,就算探春宝钗如何献计献策,也最终挽救不了一个家族坍塌的命运。
《红楼梦》里,一面是贾府轰轰烈烈花团锦簇烈火烹油的尊崇富贵,一面是贾府的雕梁画栋在岁月的风尘里渐渐腐朽倒塌。忽喇喇似大厦倾,也一定是骨子里掏空了,这个家族靠先辈出兵放马打下的江山最终在儿孙们奢侈淫逸中沦陷。悲喜千般同幻渺,盛席华筵终散场,只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当年看出端倪有两个人,一个是焦大,一个是秦可卿,可惜秦可卿的叮嘱并没有引起王熙凤的重视,而焦大还没有骂完就被小厮们用马粪塞住了嘴,嘴可以堵得住,只是这将倾的大厦却没有谁能扛得住,荣宁二公若地下有知,那叹息只怕比焦大的哭声还有凄凉吧?
过年放炮作文 篇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又是一年一度的春节,思乡的愁绪无边无际地漫延开来,想回家念头如施了肥的野草般疯长。没有一种感情比亲情更浓烈,没有一种温暖比得上过年回家。
一直以为自己很潇洒,头也不回便离开了故土,离开了温暖的家。十几年了,故乡的记忆已变的渐渐遥远,只有母亲的泪眼,还留在记忆的最深处。时光荏苒,十几年的光阴,终于让我知道,那时的我,年轻的我,又怎能了解离愁,又怎能读懂离愁?那时年轻呵,年轻的心写满的只有明媚,只有灿烂,少年不知愁滋味?心有落寞谁人知?那时落寞是心中的一点痕迹,淡淡的,无语的,不知也罢。
近日,遇到熟人朋友见面打招呼,总不忘问一声过年回家吗?每每此时心中便涌起另番滋味。我明白,所说的回家,是人们传统观念里的那个老家。有了小家不算家,只要父母健在,那个生你养你的家才是你的归宿,才是回家过年的终点站。
家,其实一直没有被忽略,她隐藏在心底最温柔最脆弱的地方。高兴时,或许会暂时的忘记她,可是在遇挫时,总是不由自主的想到她。怀念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温馨时光,回想儿时光着脚丫奔跑在草地上,脚板亲吻大地的感觉让我健步如飞,踏实无比,现在穿着精致的皮鞋,走在城市的宽阔平整的柏油路上,却有些跌跌撞撞,步履艰难。
回家过年,那是多少游子一年的期盼,在外漂泊久了,我们多想回到那日夜思念的家,多想看看那天天为我们担心的父母。记得还小的时候我们是多么的喜欢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拿,好多好吃好玩的。而今我们盼望着过年的团聚,可以陪父母说说心里的话。同时我们又多么害怕,害怕父母那期望的眼神,害怕看见父母那渐渐发白的黑发。曾几何时,我们为了我们的学业、工作离开他们,透过他们那充满希望的眼神可曾读懂那背后的寂寞,那充满笑容的深处隐藏着多少孤独的等待。
回家过年,那是多少父母心中的等待。快过年了,我知道父母虽然嘴上不说,但在心里天天掰着手指头在算。随着年关逼近,闭上眼睛我可以感觉的到他们那渐渐舒展的皱纹……快过年了,回家吧,要知道那是送给父母最好的礼物。
夜,寂寥的清辉,铺满了心的世界,随着夜色,弥漫着一种想念,弥漫着一种感觉,渐渐的、渐渐的浓了。乡愁在心底,凝成了一个个字花,在心里悄悄的开了;乡愁在心底,凝成了一片片叶子,在心底悄然的绿了。困倦的眼呵,无语的心,在每一个凄清的夜。在思念中,乡愁,是一首母亲唱的催眠曲,在思念中,月,渐渐的沉了。
过年放炮作文 篇9
过年啦,过年啦!小孩子们都穿上新衣服,里面装满了压岁钱。你100,我50,孩子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愉快的笑容。孩子们最喜欢过春节:收红包、摆年酒、拜亲戚、穿新衣……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氛。孩子们跑啊,跳啊,乐此不彼。
正月初一那天,所有店铺都大门紧闭,因为都去走亲戚了嘛!而且家家户户都在摆年酒,亲戚朋友都围在圆桌上吃饭,有说有笑。
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的年菜都已经摆上桌,不少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门外那红红的对联格外醒目。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一声接一声。出远门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不回来吃年夜饭的。
正月初六许多店铺都陆续开张。但是那天生意不会太好。因为好多人走亲戚还没有走完呢!
元宵节一开始,春节又一个高潮开始了。而晚上家家户户都吃着汤圆。热腾腾的汤圆吃完后,便都去逛街了。此时大街上早已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放眼望去大街上人头攒动。许多店铺里都挤满了人。
眨眼间,春节就过去了。孩子们又该背起书包去上学了,大人们又该去各自的岗位工作去了
过年就是这样隆重,我们的民风民俗永远也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