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优秀散文欣赏

2024/01/02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优秀散文欣赏(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优秀散文欣赏 篇1

今生朋友来世再聚头在这日益浮躁的时代,像我这样静守在文字里的古稀老汉真的不多,其因有二:一、网络传天下,微信满天飞,谁还静守文字的冷漠;二、逛网络,玩微信是年轻人的痴迷,哪有七十岁的老人,天天敲键盘爬格子的蹩脚。有朋友说,看着你的文章,我仿佛置身其中,每每文出笔落,多少文章的意境,真的美妙精彩,你的文采,令我折服。这类朋友的鼓励,其实是慰籍心灵的最好鸡汤,所以每天天不亮就开始在文字的长途中跋涉,做着情感释放的晨练。

我没有想到自己的文字,能够给素未谋面的读者、网友带去欣喜,每每那一刻我的确有些激动,但是,我深知自己在文字的海洋里只是一个初学者,拿文笔与文采相提并论相差甚远,甚至算不上什么文采,偶尔写得一二段好句词,那也只是从书海、网络里拾得的前人或朋友的遗落。我最多是写多了就会驾轻就熟、轻车熟路罢了。

正如读者说的那样,在这充满浮躁的时代,能沉下心来品读文字的年轻人好像真的不多了,看着身边的朋友每天都被手机牵着走,微信当导游,真想多个嘴劝他们一句,却又怕遭受“与你何干”的冷漠刺激。再说自己哪天不都是几个钟头陷在其中,遇到喜欢的好玩的逗趣的还转发得多多益善。

应该承认,我笔下的文字是带着一些浅浅的忧伤韵味,那也许是因为我小时候要饭、吃苦太多的痕迹。喜欢一个人静坐在某个幽静的地方,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边云卷云舒,网络读者,微信朋友,等我为你送去温柔的春风,顺便带去远方的思念,再托鸿雁为我捎上一声问候,今生做朋友,来世再聚头。

优秀散文欣赏 篇2

从一只狐狸身上参悟的仪式感

人生只分两大区块,时间和空间。

时间以年岁的形式,在岁月的长河里游移,在我们的形体容颜上烙下痕迹;而空间,似一种缥缈,没有承载的虚幻。所以空间,只能依附在时间轴上,交融渗透,给我们的生命以具象的意义。

时间和空间的交叠,我们日复一日的生活。

偶然的回首,柴米油盐的琐碎里,我们会失落,这平淡无奇的生活和已波澜不惊的自己。所以生活,需要一些仪式的点缀,将人生辅助完美。

生活的脚步,放慢一些,为随处可见的场景,增加一点仪式感。两个人的晚餐,会因为一张花过心思折叠的餐巾而变得浪漫。

我想起前不久看的《小王子》,里面有一段他和狐狸之间的对话:

「狐狸说:“你每天最好相同时间来。”

小王子问:“为什么?”

狐狸说:“比如,你下午四点来,那么从三点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我就发现了幸福的价值……所以应当有一定仪式。”

“仪式是什么?”小王子问。

“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狐狸说。」

生活,有时是需要一些仪式感的,这不似诗与远方的小清新,而是我们对幸福的一种敏感,对美好的一种寄语,同时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珍惜与敬畏。

出生时有「洗三」、「满月」、「百天」、「抓周」的'仪式,这是人们对传宗接待的认知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百年后的棺木土葬庄严而肃穆,「殓」、「殡」、「葬」三个仪式,分阶段的进行,是人们对逝者的无限敬重与追忆;

人生必经的这两大仪式,无论是平凡人或是高贵者;一场开始,一幕结束,轮回圆满。

一袭或绚丽或高雅的婚纱,该是每一个女孩在恋爱初始就曾在心底种下的美好幻想。这是爱情里的一场完美仪式。

然而,曾经的我对婚礼其实是不屑的。酒店里如出一辙的婚礼场景的布置,和台上司仪千篇一律的主持说辞,让我对这尊严的仪式,不再心存幻想。

还有民政局盖过章的那一纸证书,也曾是我觉着无意义的书纸一张而已。因为我相信两个人的感情:如果爱,抵过一纸约定;若不爱,一纸凭证又有何意义。

年轻时可以洒脱任性,不想要按常理走过人生设定好的仪式;长大后便会渐渐明白,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一些仪式。正是我们对于生活的付出与热爱,值得我们这样庄重地对待自己。

过节的时候,要按着传统的习俗过,繁琐中可以体验生活的乐趣,也传承了我们文化的博大精深;

生日的时候,要给自己买一个大蛋糕,认真的点亮每一根蜡烛,再虔诚地许一个美好的心愿;

失恋的时候,也要容许自己买醉一次,将所有的糟糕心绪放肆的宣泄,再好好睡上一觉,醒来是新生活的开始。

生活的场景,穿插着仪式。让空间在时间上涟漪生命的意义。

优秀散文欣赏 篇3

那天下午,我端着茶倚在窗边,窗帘被风吹着飘了,茶水里烫的气,也被吹到了房内。可风却吹不动我的发,我早已不习惯留那些长发,如果我留着,也一定会像窗帘那样地飘飞吧。

窗外的老树,长出了第一片迎春的绿叶,它如同那初生的婴儿,被风那温的手所抚摸,所怀抱,然而它并不知道自己仍会像其它叶一样,逃脱不了掉落或枯死的命运。

我尝了一口茶,并把舌头放到茶水里,我喜欢茶叶游离于我的舌尖的青涩,水给了这些虽然依旧绿意犹存但毫无生气的叶子们第二次飘动的机会,使它们仿佛有了第二次生命。但是这却是最后一次。

笼中的鸟不知什么时候在我不注意时飞走了。但我并不伤心。或许,它更向往天空,我知道那里对于它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窗外的溪,也不知何时改变了自己的航向。或许,它也是想去努力地实现它的梦想吧。

我曾努力让我脱离自己对于这种感觉的品尝,但却没有办法做到。我每走一步,都会体味到这种感觉。

此时,我终于做到了什么都不去想。我收走空的茶杯,里面躺着一些毫无生气的茶叶,它们懒懒地贴在杯底,仿佛知道它们的命运已经终结。

但我知道,它们曾经拥有多么骄傲的辉煌。

优秀散文欣赏 篇4

杭州西湖是一个山水秀丽的地方,是四大名湖之一呢!

春天的西湖阳光明媚,阳光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好像给湖面镀上一层金。我们做船在小桥下划船,颇有诗意。到了将近3点时,竟下起了毛毛细雨。这真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朦胧雨亦奇。’呀。我们坐在犹如绿伞的大树旁的亭子里观看雨景,西湖的春天好美呀。

夏天的西湖的荷花开了,到处散发出迷人的香味。荷花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荷花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秋天的西湖地上全都是落叶,湖面上小蚂蚁做着“船”到处旅行。西湖的桂花开了,桂花穿着嫩黄色的衣裳,像一张张笑脸。桂花有种迷人的香味,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

冬天到了,西湖沉积了厚厚的雪,天空上飘着雪花。有时候湖边冻上厚厚的冰。荷叶枯黄了,上面有一颗颗透明的水珠

西湖真美啊!西湖四季如春,景色宜人,真是个好地方。

优秀散文欣赏 篇5

有一种牵挂,最深切和真诚,那就是游子对父母的牵挂。离开家远走他乡后,对父母的思念便与日俱增。父母一生呕心沥血但无所求,只是省吃俭用地把一个个子女拉扯大。让子女们插上羽毛丰满的双翅飞离自己,去闯天下,去谋生。

昔日的通信工具主要靠书信,给家里去信,首先要问父母身体如何,末了总要祝他们身体健康。小时候,父母是儿女的靠山,儿女是父母的希望。父母宽广的胸怀,是儿女茁壮成长的温床;父母坚实的双手,从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子女,到披星戴月的辛勤劳作,打工种田养家糊口,只有子女才看得真真切切。因此,对父母的那种牵挂,只言片语是难以表达的。

离家后的第三年,父亲因患上重病不治身亡。父亲走后,对母亲的牵挂常使我食不香寝不安,母亲的身体状况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家中就会来信告知,于是更多一份担忧,一份牵挂。唯一尽孝的方法,是从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中,多挤出一些钱来寄给母亲,让她老人家日子过得宽松一些。我坚信母亲一无高血压,二无心脏病,她是会长寿的。可就在她迈入古希之年后,得了一种怪病,成了不治之症。她先是嘴唇发抖,后发展到一只手抖,又两只手抖,最后发展到行动不便,坐卧起居都要人帮忙。我担心母亲说不定那天就会离我们而去,我怕,我不敢往下想,但还是要想,哪天母亲真的走了,白布盖住了她的躯体,子女们围着她伤心欲绝的场面。不会的,母亲她不会死,我总是安慰自己。

后来,我每年都要从外地回趟家,看望日渐衰弱的母亲,竭力多给她尽一份孝心。我给她洗脚,修剪趾甲,给她洗头,喂她吃饭,和她聊天,向来不善言语的母亲话更少了,有时跟她讲半天,她好不容易才说上一句话。由于行动不便,她有一次便溺床上,我正好在她身边,她让我为她擦洗,我稍犹豫了一下,准备叫姐姐来做。但母亲说,你是我儿子,这事你同样能做,于是我二话没说,端来温水给母亲擦洗干净,她欣慰地笑了。我看她那笑容,是那么慈祥和深情,我心里多少宽慰了一些。

接到哥哥发来的加急电报,电文是母亲病危,让我速归。我不愿期待的那一天终于到来,我恨不得一步到家,再和母亲说说话。买了车票火速回家,接到电报的第三天,我便从遥远的北方赶回老家,母亲已溘然长逝,我放声嚎啕大哭,多年的牵挂化成了巨大的悲痛和无尽的泪水,我在哭,兄弟姐妹大家都在哭。任凭我们怎么呼喊,母亲再也不理我们了。在殡仪馆举行悼念仪式时,我用手轻轻地抚摸母亲的额头,额头上冰凉冰凉的,安祥的母亲就跟睡着了一样。

父母都离我们而去了,但对父母的牵挂并未就此终结,他们要能活到现在,真是享不尽的清福,夜里常常梦见他们,天堂里的父母,你们过得好吗?

优秀散文欣赏 篇6

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读书可以夯实教师人文底蕴,是提高思想境界与文化品味的基础工程。任何出类拔萃的写作者,首先必然是永不间断,长于吸收的阅读者。于永正老师这样说:“最应该而且最值得站的是理论家这些巨人的肩膀。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将使我们看得更远。”作为我来说,虽然说也从教了12年了,但在新课程标准面前,在新教育实验面前,还只是像孩子一样刚刚学习走路,刚刚走上讲台上的人生路。为了使自己扎实掌握教育真谛,我开始与书为伴,勤于学习,充实自我。在我家的会客室里,有一整架书。每每夜深人静,妻儿都进入梦乡之时,一切都归于沉寂,只有墙上的石英钟还在不急不慢地丈量着夜的深度,此时,我就独自摩挲大小不一的书,闻吸飘飘荡荡的油墨香,心中总是充溢着一股欢欣与怡悦,取书一册,慢慢翻阅,怡然自得。不论风霜寒暑,只要打开书本,古今智者便乘着晚风与夜色翩然而至,无须客套,不用茶烟,高山流水,促膝谈心,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一任歌哭怒骂,听凭云倦云舒。

明代的王心斋曾经写过一首《乐学歌》:“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他把学和乐视为一体,的确是极好的见解,当然,学习并不仅限于读书,但读书却是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正因为如此,古往今来,有多少学者或读书人嗜书如命,我现在读书也入了迷。在幽静斗室,伴一盏台灯,手执一卷,全身心投入,任思绪如骏马奔腾,尽情驰骋,览遍名师名作,目睹中外教育史兴衰荣辱。与苏霍姆林斯基、马卡连柯等大师一起体验教育真谛,品尝咀嚼魏书生、于永正、李吉林等名师睿智和超凡的教育技巧,让理性之光粲然于脑海。静静地揣摩教育的快乐,时而拍案叫绝,在心底引发阵阵莫名的感动,一股控制不住的激奋和灵感奔涌,总想写些什么,说些什么。于是乎,就端坐在电脑前,轻轻敲击键盘,随着“啪啪”声响,一篇篇随笔、日记、论文尽也汩汩而出。于是,也就有了我在“行知论坛”上的《佐明手记》,有了我在“教育在线”上的《澜溪花》。一边读书,一边写作、发帖,一边反省,渐渐读书写作的兴趣越发浓厚,于是我就越发渴求好书,到学校图书馆借,去书店购买,在网上寻觅。一旦遂得心愿,无不兴奋久久,歌之舞之,从《没有语文的语文课》、《让语言与生命同构共生》到《魏书生文选》、《教海漫记》,然后是《教育的视界》《细数阳光》……怀着珍爱的心情,细心拜读,那一篇篇优美的文章仿佛一股股甘泉滋润着我的心田,又似饮进醇香的佳酿,让人心醉神驰。一旦与同事谈论起“书经”幸甚至哉,带着一种迫以狂热的虔诚。书是传播思想的能启发人思维,但也不能过分迷信。所以我认为读书即要能入,又要能出。庄子说过:“筌者所以在鱼,得而忘筌;言者所以在薏,得意而忘言。”我想这里的“得意”既指书中之意,又指自得其意、自得其乐。大概这就是王心斋的':“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吧!有时书中的做法,对我们的教育实际并不合适,我们就应该“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因材施教”了。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读书,使我告别无知无识无能;读书,使我获得接天通地的感悟;读书,使我对教育多了一份自信……在读书中,我实在是得到了许多难以形容的乐趣,在乐趣中学到了教育的真谛,提升了思想理念。

优秀散文欣赏 篇7

爱是什么?

一个精灵坐在碧绿的枝叶间沉思。

风儿若有若无。

一只鸟儿飞过来,停在枝上,望着远处将要成熟的稻田。

精灵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问道:“你爱这稻谷吗?”

“爱。”

“为什么?”

“它驱赶我的饥饿。”

鸟儿啄完稻谷,轻轻梳理着光润的羽毛。

“现在你爱这稻谷吗?”精灵又取出一束黄澄澄的稻谷。

鸟儿抬头望着远处的一湾泉水回答:“现在我爱那一湾泉水,我有点渴了。”

精灵摘下一片树叶,里面盛了一汪泉水。

鸟儿喝完泉水,准备振翅飞去。

“请再回答我一个问题,”精灵伸出指尖,鸟儿停在上面。

“你要去做什么更重要的事吗?我这里又稻谷也有泉水。”

“我要去那片开着风信子的山谷,去看那朵风信子。”

“为什么?它能驱赶你的饥饿?”

“不能。”

“它能滋润你的干渴?”

“不能。”

“那你为什么要去看它呢?”

“我需要它啊。”

“为什么需要?”

“我爱它啊。”

“为什么爱它?”

“我日日夜夜都在思念它。”

“为什么思念它?”

“我爱它。”

精灵沉默了片刻,又提出一个问题:

“你为什么只爱那一朵风信子呢?山谷里有无数朵风信子。”

“因为它是唯一的一朵啊。”

“为什么?它和其他所有的风信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有的。”

“哪里不同呢?”

“只有它才是我爱的那一朵啊。”

精灵忽然轻轻笑了起来,鸟儿振翅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