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乡村足迹散文

2024/01/02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乡村足迹散文(精选10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乡村足迹散文 篇1

过完元宵节,开“暖坊”人就开始走街串巷地收鸡蛋。“买鸡蛋啰,谁卖鸡蛋……”吆喝声仿佛报春的那一声声爆竹,清脆而余味悠长。

“暖坊”是家乡人对孵鸡苗作坊的方言称呼,不过,倒还简练贴切。因为鸭和鹅这些水禽在北方养殖得比较少,都是南方人孵好后再到北方去卖,家乡人并不干这一行。开暖坊人都很精明,他们并不是见到鸡蛋一定要买的,这当中少不了到卖鸡蛋人家里“实地考察”,看有没有公鸡,如果没有公鸡,他们绝对不会要那些鸡蛋的。这些鸡蛋的价格,一般都比市场价高一些,且是论“数”而不是论“斤”。乡人们都讲诚信,也有很多是用鸡蛋换鸡苗的,开暖坊人只是用一个小本子记下村名和姓名,等鸡苗孵出来后就会送到村子里。

等鸡蛋准备得差不多的时候,暖坊就生火开工了。那些鸡蛋,被整齐地摆放在一张张用苇席做成的长方形木匾上,再一层层上到架子上,像超市的货物一样井然有序。生火以后,开暖坊人就不分白天昼夜地守在暖房里,隔三差五地翻动鸡蛋,使它们均匀受热。七天以后,还要挨个检查鸡蛋的发育情况。检查“仪器”很简单,就是用一个小木箱子,里面架起一只白炽灯泡,在箱子的侧面开一个与鸡蛋大小相仿的圆孔,功能很像医院里的“B超机”。经过筛查,对那些没有发育、人们称为“水蛋”的鸡蛋,要淘汰掉,再补充一些新鸡蛋。“小鸡,二十一”,经过二十一天的煎熬,鸡苗就“叽叽喳喳”地破壳而出了。而开暖坊人,已经被烟熏火燎得跟张飞一般模样,面似木炭,双目通红。

开暖坊人叫卖鸡苗的吆喝声又开始在大街小巷里蔓延开来,人们纷纷围上去,挑选自己中意的小鸡。挑鸡苗绝对是个技术活,除了健壮以外,就是性别了。开暖坊人在地上用窄窄的苇席圈成一个小场子,把鸡苗放到场子里,让人们随意挑选。望着大同小异毛茸茸的鸡苗,谁能准确判断出它们是公鸡还是母鸡呢?这时候,人们就会征询开暖坊人的意见,他总能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不过,我倒不认为开暖坊人能够真正识别鸡苗的性别,因为大家都喜欢养母鸡,他的那些公鸡卖给谁呢?

进入新世纪以后,也许是家庭养鸡得不偿失的原因,乡村里养鸡的人家越来越少了,尽管那些散养的“土鸡”价格要比养鸡场的高出一大截儿。因此,开暖坊人到乡村买鸡蛋的难度越来越大,卖鸡苗的难度也越来越大,生意渐渐萧条下去,曾经兴盛多年的暖坊就此衰落了。开暖坊人在春天里“买鸡蛋”和“卖鸡苗”的吆喝声,稀疏得跟清晨的鸡鸣一样,很难听到了。

现在,偶尔有一些闲散的人们想养鸡,只能到专业的养鸡场去买改良的鸡苗。真正原汁原味的中国“土鸡”,在乡村里再也难觅踪影了。

乡村足迹散文 篇2

七月的乡村是绿色的、葳蕤的。

大山是绵延起伏的绿色,远远望去,宛然身着一身绿毡。走近了,山上是不同层次深浅不一的绿。一阵夏风拂来,绿风朗朗,每一片叶子都在欢快的歌唱。这时节,山脚下的小河因了几场夏雨,也变得丰盈、滋润起来。原本在石浪间、水草间漫流的河水,也荡起了奔腾的涛声,澄碧的水波激起雪白的浪花,冲刷着茂密的水草。几只鸭子游过来,扁扁的嘴巴浸在草丛中觅食,捉到虫子后,扬起嘴巴,不时的抖落水珠,身上的羽毛更显得光洁、细腻。河畔高高的杨树或者柳丝飘逸的老柳树,青葱或者苍郁,点缀着夏日的河畔。昼长人静的中午,这些杨柳树是蝉儿歌唱的舞台,蝉的嘶鸣,与悠悠流淌的河水,还有这些静默的矮柳高杨,是这河堤上夏日永远的风景。坐在绿荫下,仰望天空,是无尽的蔚蓝,那些曾展翅飞徊的鸟儿,这时也栖息在绿荫深处的枝头,烦躁的鸣叫着夏日的闷热。

地里的庄稼已长得密不透风,青纱帐似的玉米地里传来草被锄断的咯滋声,男人响亮的咳嗽声,还有女人爽朗的笑声。庄稼地里可是热了,男人不时用毛巾拭去脸上的汗水,女人的衣服也贴在了身上,露出美的曲线。玉米的叶片如箭簇,上面是一层绿茸。穗子吐出了红缨子,象漂亮的红丝线。男人女人那顾得欣赏这些。夏日三天五天的雨,地里的草疯了似的长,锃亮的锄头自如的绕过一株株玉米,在绿草间闪亮。风趣的男人给女人讲起前朝古代的事,说是古代有三个秀才朋友,曾一起在乡间除草劳动,其中一个中举做了官,闻讯后,一个秀才到中了举朋友那里座谈,土话实说,回忆起当年田间除草的事,老爷觉得很没有面子,让手下的人将他轰了出去。另一个秀才听说了,微微一笑,也去了官老爷那里,这样说道:想当年唐地龙围困,我们兄弟手执钩镰枪,打破罐州城,跑了汤将军。老爷一听,面露喜色,给了这个秀才一些封赏。后面的这个秀才说的什么呢?其实他不过是将当时的劳动场面文学化了。他用文学化的语言形象的描述了当时的场景,说是当年玉米地里除草,家人用瓦罐送来汤水,喝汤时不慎打破瓦罐,汤水流了一地。同样的经历,前后两个人不同的叙述,受到的却是迥然不同的效果。讲毕,男人燃气一支烟,倚锄休憩,女人哈哈的笑着,笑声飘散在青纱帐里。

村道里,绿树掩映的.农家庭院,一只肥胖的猫卧在门墩上打呼噜,老婆婆坐在树下择豆角,瘪瘪的嘴蠕动着,哦,是嚼着孙子从省城给买的巧克力。满是菊花纹的脸上是幸福的笑容。

这时,不知谁家来了客人,炒菜的香味弥散开来,弥散在乡间七月的天空。

乡间的七月,醉了。

乡村足迹散文 篇3

一条条缎带般的公路围绕着这沉睡了的信宜山村。我慢悠悠地跨进了这乡村的范围,首先看到的是几根树桩,它们静静地卧在那儿,一动也不动地把根扎在大地里头。树桩四周有斑点般分布的绿苔,枝蔓上下。一圈圈的年轮见证了曾经的沧海,默默地陪伴着绿苔迎接着风吹雨打。

雾气渐渐淡了,随着我的脚步移动,走在阡陌上。对面那半山坡的田地间是三三两两的耕牛,正在悠闲地吃着草。它们的主人放心地用一根长长的绳子维系着彼此间的关系,如同一张心灵的契约。我正极目远视,见到对面走来了一头耕牛,个头不大,但皮肤却显得油亮,看起来很强壮。我赶紧靠边站着。这条小路还可以容得下两头牛通过,所以这头牛安然自得地从我身边经过,我俩谁也不干扰谁,我心里不禁有一阵窃喜。我望着耕牛远去的影子,脚踩在泥路上,这是一条乡村的小路。路的两边长着不知名的草,静下心来,你会感到一种难以言传的芬芳,那是草与泥土混合的气息,使我更加感到满心的舒畅。

四周充满着这般美,我走近了这世世代代的农家人留下串串足迹的道路,一条属于乡村的小路。

近了!近了!最古老的泥房被一间间白砖砌起的楼房所代替了。这些白墙重新有力地支撑起整个乡村的家园世界。我看到其中一面墙壁上还悬挂着农具,有扁担、镰刀,筛子……虽然显得有点杂但却不凌乱,倒有另一番情趣。农人用他们粗糙的双手一次次地触摸着这些农具,使这些农具的把柄都很光滑了。农人用自己的掌握给贫瘠的大地刻下了一道道印记,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向世人证明那田地可以种植着富有活力的东西,而待到秋风起,黄叶堆积的时候也是农人赢得荣誉之际。

滴落的汗珠浸淫着希望,挥动的镰刀割刈着一担担丰收的喜悦。

我才靠近村子没多久,一阵阵辛味便扑鼻而来。我随气味寻去,发现不远处的一个架子上停放着一个筛子,筛子里的辣椒正迎着朝阳,用它特有的乡村气味把历史染成独特的气息,以证明它的价值。我径直走到一个水泥场地,约有两个篮球场那么大。不容置疑,这是一个供村民们来晒谷物以及其它作物的好场所。其中最吸引我眼光的是场边停放着的一辆拖拉机。我走近仔细地看,手轻轻地抚摸着它油亮的外壳,还嗅到空气中弥漫的淡淡气油味儿。依稀中我仿佛感受到拖拉机发出的轰鸣声。四周还有堆叠得高高的谷垛,这些谷垛在默默地经历着风雨的洗礼,待到它们完全腐烂是就是最好的肥料,再供给庄稼生长的需要。这是比其它方式都更环保了。取之自然,回归自然。

行走在乡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迷失在乡村也是我难得的一次幸福体验。

乡村足迹散文 篇4

村人善养狗,户户皆是。

狗多散养,常以链绳缚之者,十有一二。

狗之自由出没,形同村人。或三五成群,游走于村庄巷道,如巡逻之士兵,训练有素;或形单影只,蛰伏于房前屋后,似待命之将军,随时出击。

狗之多,多如蜂蚁,其数难计。

论大小,参差不齐;论品种,名目繁多。

威武之驱非藏獒莫属;羸弱之体,悉数宠物狗是也。

村人久居山中,好食酒肉,故常年猪肉不断,狗得以恩惠,剔骨尽其用,长此享食,个个膘肥体壮,凶猛异常。

外人曾入村,一狗吠,全村呼应,似千军万马,沙场征战,声势之浩荡,阵容之庞大,震耳聩聋,盖过百家鞭炮齐鸣。听者,无不为之心跳口颤,腿软发抖,纷纷弃甲丟盔,落荒而逃。

此事传至十里八乡,妇孺皆知。后若有再进村者,必熟人引之。

话说乙未年三月某日,单位一副职,接局长指令,率五人驱车秘密前往该村。名曰指导工作,实为暗访,核查本村朱某生育多胎一事。

吾有幸参与其事,车内嬉笑打骂,如出笼之鸟,优哉游哉。

因村情不详,贸然前往,入村首家,下车问路,一同事柔声细语:

“家有狗呼?”半响,无人应答。

同事不甘心,提高嗓音,复问:“家有狗呼!”

柴门半开,走出一聊发老夫,面露凶恶。

怒呼:“有人,无狗!”

同事猛悟,羞愧难当,悻悻然离去。

再行一家,吾首当其冲,直奔院门,竟遭墙角狗袭,相距不足二尺,来势凶猛,险酿成大祸,幸链绳缚狗之脖颈,吾才得以脱身,众人骇然。

局长指示,事关重大,无功而返必遭唾骂,同行之人达成共识,调转车头,退避百米之遥,稍作休整,再图他策。

既是秘密行事,不足为外人道也,若惊动乡村干部,必难查清焉!

奈何众干部皆系女性,惊吓过度,思忖再三,无计可施。正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之时,车前走过一壮汉,肩扛斧锄,知是田间归来。只见一妙龄少妇紧随身后,手推一童车,内坐两小儿,欢蹦乱跳,呀呀呓语。车旁左右各有小狗相随。

领导审视半刻,竟愁容顿舒,喜笑颜开。迫不及待,摇下车窗,高呼:

“嗬,引这么多狗啊!”(方言)

车内众姐妹听之,一片哗然,嘻嘻哈哈,笑声不绝于耳。

车外两人听罢,俱停下脚步,异口同声曰:

“领导骂人,高人一筹!”语出,车内笑声更甚。

领导下车,握手致歉,寒暄半响,详情不知。两狗聪明至极,嗅闻、摇尾于领导左右,相见甚欢。

返城路上,方才得知,此二人旧时竟与领导为邻,三年同檐而居,熟悉如同故交。

至此,无需进村,局长所遣之事,不费吹灰之力,迎刃而解。

俗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今日一事,有惊无险,他年若遇狗,吾必当谨慎行事,防患于未然。

为不忘此事,特日志记之。

乡村足迹散文 篇5

从阴云间掉下的一线阳光,惊醒了世间万物。大地的容颜,白晃晃地光亮新鲜。风,轻轻地摆步,让枯枝败叶在和风中翩翩起舞。四季交叠,从一个季节转换到另一个季节。冬,深藏了一些岁月的履痕。曾经的五光十色,曾经的绿意盎然,在这个季节遁入地底,等待来年再一次华丽上演。

车喇叭的鸣叫,唤醒了季节的生机。不知名鸟儿在旷野深处的起落不定,幼小稚童在河流边的奔走嬉戏,呈现出这个冬天里的勃勃生机。

阳光一散落到地面上,街头巷尾便多了许多烤太阳的老人。他们或站或坐,懒懒地接受阳光暖暖的洗礼。生命的程序依旧行进,活着就是对生命尊重的最好阐释。

声嘶力竭号叫的年猪,丰腴了乡村一年的辛劳。桌上丰富的各种菜肴,悬在厨房横梁上的条条拌着盐巴的猪肉,是乡亲们对自己一年辛勤的最大犒赏。

爽朗的笑声从每一家传出,烤肉的香味溢满了大街小巷,不时听见邻里相互邀约的说辞。淳朴善良的乡亲们,总是真挚诚恳地邀请每一个路过的客人分享自家一年的辛劳成果。

几个孩童,脚踩旱冰鞋在水泥路面上相互追逐。或三个一组,或五个一群,耳膜中不时敲进他们畅怀的笑声——他们天真无邪,他们无忧无虑。

承载客人的微型车,在路上飞翔。一年比一年阜足的粮仓,一年比一年鼓起的钱包,让乡亲们的购买欲日益膨胀。各种现代化设备,走进了乡村。

街头巷尾,多了许多清闲的人。这边拉拉家常,那边高谈阔论,还有一些人干脆带上自家刚宰的年猪肉,跑到野外清静的地方野炊。

忽然间炮竹声连连,这村里的小伙娶了那村里的媳妇。迎亲路上闹哄哄的,不时有几个坏小子想出了几个“馊”主意来给新人“作难”,新媳妇笑魇如花,新郎官精神抖擞。

来来往往的大妈阿姨们,手里提个篮子串门做客。听这边大妈说着孩子娶着哪儿的媳妇,听那边阿姨说着孩子从城市寄回来多少多少钱,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安详满足的笑容。

钻木机、电锯与木材的交响从哪一家流出,几个壮实的中青年男子扛着粗大的木材放在木匠旁边。听木匠们说着这房子该做成什么结构,哪一天上梁,以及主人还缺少什么材料等等。憨实的主人脸上露出满足的笑——那是事业有成的一种满足的笑。

村里的年轻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这个打着毛线,那个绣着刺绣。农闲的日子里组成一道下乡美丽的风景线——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的一个广告“城里的人呀和乡下的人呀,都一样!”。确实,现在的乡下跟城里还有那么多差距吗?

时代在变,乡村的生活水平在节节攀升。感叹和谐社会给乡村带来的天翻地覆的改变,感受改革开放给乡村带来的阜足和富裕。愿我的乡村,乘着社会主义的翅膀一直飞一直飞……

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乡村足迹散文 篇6

对于乡村,我已是很陌生了。乡村已在遥远的回忆里写成了一本厚厚的日记,也许会在多少年后浮满岁月沉积的灰土。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在晶亮的日光灯下,在迷彩的霓虹灯下想起颤颤抖动着烛火的乡村了。

每逢独处夜窗,仰头凝视之时,我便试图忆掘那潜伏在心底的美丽的乡村,悄悄地想起年轻的妈妈在霞迹消失后悄悄点燃的.乡村,然后慈祥地静静地注视着我的背影。我很后悔,我从未凝望过那印在雪白墙上的充满着爱心的投影。如今,在那情节之外的回忆只能成为一种永远也不会完整的思念和那残缺而遥远的呼唤了。

多少年迢迢旅步,仍不能踏响乡村那句深深的叮嘱,只是每每疲惫地躺在床上,丢弃那射满现代光线的夜晚,在宁静之中,才猛然感悟那闪在年轻妈妈期盼里的乡村和烛光,而我终不能在日夜操劳的额前抚平妈妈深积的皱纹。

想起那微微簇动的乡村,便满心谦疚。美丽的乡村也许就是我寻找千遍的残梦吧,不然乡村何以会常常在我阴湿的天空燃起一种莫名而晶亮的召示,象一只古老而悠长的曲子,在我独处的窗下绽成美丽而忧伤的青果,让我轻轻咀嚼出不容责怪的遗忘了的自然过程,然后燃起信心倍增的热血启迪……

呵!那愈来愈被城市人遗忘的乡村,总是在很多个夜晚,在我心之夜窗下莹莹地闪动…

乡村足迹散文 篇7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的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的路。

当明天变成了今天成为了昨天,最后成为记忆里不再重要的某一天,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被时间推着向前走,这不是静止火车里,与相邻列车交错时,仿佛自己在前进的错觉,而是我们真实的在成长。

不知道是谁说过,成长就像剥洋葱,剥掉一层就会留一次眼泪。成长不一定快乐,却能够给予我们更大的世界。

的确,成长里有很多烦恼,所以成长是苦痛的。人生是一条单行线,父母赋予了生命,就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力。也许是因为从这一开始,就注定生命没有选择,所以太多抱怨,太多情绪,在成长中蔓延。成长中的苦恼,有追逐梦想的酸甜苦辣;有亲情离去的悲欢离合;有友情从陌生到熟悉再到陌生的惋惜;有关于时间在不停地逝去而与阳光赛跑的执着;有关于信任与背叛的挣扎……所以,成长本就是夹杂着眼泪和微笑的蜕变,可以开心的哭起来,可以难过的只知道嘲笑自己,当然也会快乐的笑,痛苦的哭。因此,成长是一种痛。

成长,需要选择。选错了也许会永远留下一条触目惊心的伤痕。所谓成长的经验,为无非就是刻在心灵上的或深或浅的伤痕。于是我们不得不咬牙放弃了一直以来的率真,变的固执,变的聪明。

痛过了,哭过了,逐渐变得成熟。多么痛的领悟。成长的疼痛,虽痛彻心扉但心甘情愿。就像片片花瓣被硬生生的折下,咬牙忍着,换来的会是硕果累累;就像纷飞的蒲公英承受了骨肉分离的苦难,坚持飞上蓝天,才有了落地生根后的重生;就像受尽嘲笑的毛毛虫忍受着身体撕裂般的痛苦,才有了最后的破茧成蝶。

一直很喜欢这样的一句话: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山高人为峰;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路长脚为先。所以失败了,爬起来。只有一直努力,因为不努力就会被超越,所以只能一直努力。跑累了,流泪了,咬咬牙,磨破了,流血了,依旧坚持,依旧努力。这就是成长,这就是成长里的收获。

成长的岁月里,我们总是丢失了自己也丢失了别人。以前,我会轻轻的选取最完整,最年轻的落叶,做成书签,在旁边附上心情,或者写上小诗,悄悄的合起,时不时的翻开,青涩的青春里,都是梦的痕迹,如今,那些,都已是成风的记忆。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也许,如若当初没有遇见,那么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故事,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情愫,也就不会有那难舍难分。也许,这就是成长。而我们,只能在成长中,学会自己疗伤,自己舔舐自己的伤口。我害怕的不是一个人孤独地在街头巷尾流浪,我怕的是我一转身就不见你们的模样。要我一个人怎么闯。我还这么年少轻狂,这么不知珍惜时光。

成长,是疼痛的,成长中的收获,也是疼痛的。啊,多么痛的领悟。

乡村足迹散文 篇8

当你已经习惯了城市的喧闹,顶着着高楼大厦一样的压力,高弹着快速的生活节奏。来到这边的乡村,吸一口新鲜的空气,看看蔚蓝的天空变化,小鸟每天喳喳的叫你起床,绿色带给你更多的放松,和酷暑难耐的山城比,这里的一切带给你的都是凉爽,清晰。

一路走过去,每一朵张开笑脸的向日葵都笑着来欢迎你,鲜艳的红色枸杞也把小小的树颈压弯了腰,像士兵一样排列整齐的玉米也你不让我,我不让你的互相争着长着,黄色的哈密瓜也来凑热闹,点缀着整个戈壁滩,让整个小小的绿洲村庄不在寂寞。

记得小时候,我们都会三个五个一起的拿着小瓶子去到雨水长期积累的水坑里捉蝌蚪,卷起裤腿,光着脚,猫着腰,把瓶子直接放到水里,让小蝌蚪自己游进去,快乐声总是穿过整个村子。而今,已将很难看到这样的水坑。到处都是地下抽水的机井,水凉凉的,慢慢的走进田地里,口渴的苗都咕咚咕咚的满足的喝着。

抬头看看天空,蓝天白云,城市里很难有这样清纯的天空,著名的'大导演张艺谋也最喜欢我们这里干净的天空,没有任何污染,简单的清澈。关于天空的电影,几乎都在这里拍摄。天空的白云,一会变成鱼的形状,一会又变成狮子的样子,妙不可言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开发商家都来这里降低成本,家乡的土地也不在孤独,养殖场,农业加工厂也如春笋一样的脱土而出,网络带动着当地的经济像坐火箭一样的飞速。

太阳下劳作的农民晒得黑黝黝的,满脸写着开心,她们在见证者乡村的历史,从幼小的孩童,长成现在青壮年。

这块土地养育着我们一代代,熟悉的一切总是让人轻松舒适,少了城市的喧闹,多了一份宁静,少了高楼的压力,多了很多绿色的惬意,少了高速的运转,多了一份放松和舒适。呼吸着熟悉的空气,吃着朴素简单的拉面和揪面,真诚的人和简单的事。世外桃源也许就是这种简单的美妙吧。

回家真好。

乡村足迹散文 篇9

伴随着大地散发出的各种虫鸣,太阳也渐减似火的态度,恋恋不舍,徘徊在地平线上,似乎想多看一眼人间的繁闹。它染红了周边的云彩,像少女羞涩的脸庞上飞出的红晕,给整个大山田里的麦垛,整个村子都镀上了一层神秘的红光。

一柱柱炊烟袅袅升向高空,融入到那抹轻轻的白纱之中。几声唤鸡声,也将夜晚召了过来。割麦的人们,三三两两,拿着镰刀谈论着收成,从四面八方走向村庄,各自走进飘着不同香味的庭院。

太阳终于完全沉落了,田野在那片黛紫色的云霭下耐心等待了许久,漫山的草尖尖上,闪烁着阳光未曾烧尽的火星子。整个夏天,夜都来得这么磨磨蹭蹭,直到它终于将那些金灰色的萤火虫,一只只收尽自己的黑口袋,疲倦地匍匐歇息。夜又是如此的严厉、陌生,吞没了树影和最后一丝晚霞,连同灰蓝的天空,连同银白的星星,油绿的风,都掩藏得不见踪影,只留下一片嗡嗡的声浪。

月亮不知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小小的同镰刀头一样弯弯的月亮,挂在树梢上,咧着嘴,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神情。几缕深蓝色的云在它周围荡游着,试图同它对话,握手,却遭到拒绝,于是,它们降落下来,将朦胧的大地再罩上一层玄虚的夜雾。

不知是谁家的小狗耐不住寂寞,大声叫了起来,便有两只,三只,更多只附和,整个村子的狗叫声此起彼伏简直成了狗的大联唱。此时,有几位老爷爷,一手握着旱烟管,一手提着烟袋,坐在热乎乎的地上,背靠着他们的爷爷栽下的柳树,大声地交谈着,高兴时大笑起来,露出了缺乏牙齿修饰的光秃秃的牙床,一群捣蛋鬼被这爽朗的笑声吸引了过来,在老爷爷中间乱窜,在驱赶声中又一哄而散继续他们百玩不厌的游戏。

大地比以前稍亮了些。年轻些的人,在经过一天的奋战后,已是筋疲力尽,呵欠连天,一会儿的“聚会”马上散了;妇女们在自家里奏着的和谐锅具交响乐也先后结束;小孩们便随着父母的大声呼唤,不情愿地和小伙伴们分开,嘟哝着回家去了。

被太阳灼烤了一天,被人们吵闹了一天的大地,在吐完了最后的热量后,像一位劳累了一天的农夫,此刻,也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在大山怀抱中的村子,于朦胧胧的月色中,也静静地睡了。善解人意的风,此时此刻不愿来打搅人们的休息,树,静悄悄地,一动也不动,卫士似的站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行着自己的义务,星星眨巴着眼睛……

夜色,好美!明天一定又是个好天气。

乡村足迹散文 篇10

校园是我们朝夕相处的地方,校园的早晨是美丽的,它像是在变脸随时间变化。

夏天到了,校园的早晨变的清亮。走进去,看到每一幢楼都是纯白的,每幢楼前都有一片花坛和草坪,都在晒着太阳。北面看是我们的教学楼,满被小树围了个圈。教室前面有一片草坪,上面种着五六种说不上名的树,但香樟树是知道的。校园的墙角处,还有许多小草上缀着露水,它们并不担心没水喝。香樟树撑着细长的腰身,摆动着绿发晒太阳。它的树叶好像是被太阳融化了,合成一道屏障加上她那细长的腰身,好像一把小伞,给脚下那些娇嫩的小草避光。接着,一声声读书声从教师里传出来,和外面的蝉比声,但一阵清风过后,也不再和同学们比声了。

春天到了,我们校园的早晨更是生机勃勃。虽然没有夏季烦人的蝉儿,但难写灌木却引来了闹嗡嗡的蜜蜂和轻飞漫舞的蝴蝶。还有酝酿一夜得花,刚刚开放就被蜂蝶围绕。树梢上的蝴蝶好像在等新叶。香樟树的叶也换岗了,老树叶对新叶做完嘱咐后,就飘飘荡荡的落下往后,就是嫩草的.诞生,引得同学们充满希望。

秋冬之时,小草用最后的顽性,将一年的参与的绿豆拿出来了,除了小草,大树也不忍心变黄,仍然装点着校园。让着美丽的校园早晨依然充满生命的绿色。

这就是四季中美丽的校园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