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运河之都写景散文

2024/01/03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运河之都写景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运河之都写景散文 篇1

运河三千里,最忆是淮安。

在华夏版图的东部,淮河中下游平原,逶迤南下的京杭大运河与奔涌东流的淮河相交汇的地方,有一座美丽的城市,相传大禹曾至境内治水,使淮水安澜,这里便是我的第二故乡——“淮安”。打开百度百科,你会发现“运河之都”和淮安会画上等号,打开淮安城市地图,你会发现有一条由西向东穿城而过的河流,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大运河。

大运哺育了一代代优秀儿女,淮安最甚,这里英才辈出,人杰地灵,有冷兵器时代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中国京剧界“通天教主”王瑶卿,更有一代伟人、开国总理周恩来。现在,这里依然拥有着多项“运河之最”:世界上土方量最大的河坝、亚洲最大的水上立交、中国大运河最古老的航道、中国大运河保存最完好的古闸。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京杭大运河如衣带般横穿了淮安城,打造了这个苏北重镇“城在水中,水在城中”的美丽胜景。一艘艘货船穿梭于平静的河面缓慢而行,船夫的号子隔着岸也能清晰悦耳,这些既给这座小城带来了美妙的音符和无限的生机,也为她带来了宝贵财富,使得淮安自古就成为江北中心。明清期间,随着中运河的开凿,打通黄、淮、运形成了交汇枢纽,新的漕运制度给淮安以及运河沿线城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明清两朝,漕运总督府驻地设在淮安,大量盐商富贾聚集于此,生活富足之余,从“夹岸数十里,街市栉比”“淮郡三城内外,烟火数十万家”“壮丽东南第一州”等文字记载中,淮安当年的繁盛可见一斑。盐商们争相聘用私人厨子为其制作家宴,相互攀比着谁家的灶头多、厨艺好,“不屑放盐”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清淡风味,渐渐演变成了如今有名的淮扬菜系。由此可见,京杭运河不仅改变了这里,也造就了这里的一切,横穿于此随处可见抹之不去的运河印记。

20年前我从离淮安一百来公里的大丰落户于此,父母也跟随而来。“大运河”一词不仅仅是家门口母亲河的名字。对父亲来说,“大运河”是淮阴卷烟厂出品的两块钱一包的高档香烟;对母亲来说,“大运河”是光华化学厂生产的帮她省时省力的肥皂;对我而言,“大运河”是至今回忆满满充满欢乐味道的瓶装汽水。淮安人喜欢大运河,正如昔日的国营厂把她作为产品的“商标”,亦如来来往往在河岸穿梭的人们,情不自禁地向运河深情的凝视,大运河无私地哺育着我们,浸润并涤荡着我们的心灵。

然而,历史上的大运河也并非一直繁荣。清朝末年,英军逼迫道光皇帝签订南京条约,攻占镇江封锁漕运。而后,太平天国占据安徽和沿江一带,致使漕运被迫中断,包括淮安在内的沿岸城市被战争损毁,再加上黄河改道,部分河段淤塞,江南粮米便由海运至天津,再转北京。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大运河逐渐湮废,上千年的漕运历史由此终结,“南船北马、舍舟登陆”逐渐被新的交通工具所取代,她似乎失去了曾经最耀眼的光芒,变得有点没落,大运河昔日繁华不再,空前盛况景致转为暗淡。解放后,政府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整修,将部分河段进行拓宽加深,裁弯取直,新建了现代化码头和船闸,运河的航运条件有所改善,让她重新发挥航运、灌溉的作用。即便如此,曾经作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一代王朝的生命线,“舟楫万里,振古所无”“半天下之财富,悉由此路而进”的大运河再也回不到曾经拥有的地位,辉煌的乐章成了人们口中不舍的叹息。

有一年仲夏,我在运河边上散步,遇到朋友老王,我和他闲聊聊起了运河。他告诉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在他外出上学期间,大运河牌的香烟、肥皂,连同着大运河的种种,悄然消失殆见。国营厂的倒闭,使他的父母、兄姐下岗失业,一瞬间,他们家的生活跌入了谷底,母亲河好像也不再眷顾他们了。其实,从人们记忆中消失的又何止于这些呢?还有运河因被污染的水中生物,当地人口中的顺口溜是这样说的: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浇地灌溉,90年代鱼虾绝代。凝视着奔日夜腾不息波光粼粼的大运河,回想起孩提时母亲曾经利用走亲戚的机会带我来运河边嬉戏,让我沉浸在欢声笑语中情景。落日的余辉把河面照得泛着红光,我望着水中微微泛起的涟漪,心中竟不是滋味,觉得运河里的一朵浪花就是母亲的笑容,再也分不清运河到底是母亲河还是母亲。

后来,有几次工作调动的机会,甚至是到南方工作可以留下来,但我没有离开这座滋养我的城市,也没有离开让人依依不舍的运河水。

曾几何时,我思考着为什么大运河会衰落,污染破坏、自然灾害是一方面,社会发展、时过境迁是另一方面。也许不是大运河不爱我们,而是我们不爱大运河了。

在曲折中经历了兴衰沉浮,进入21世纪新的时代,择水而居的淮安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灌输下大力开展大运河保卫战,重新爱起了自己的母亲河,清淤疏浚、休渔禁捕,在里运河两岸相继建起了大运河文化广场、清江浦楼、文庙建筑群、1415街区、国师塔,在运河上还架起了常盈桥、彩虹桥等众多“网红”景点。现在的大运河,两岸绿树成荫,在蓝天白云映衬下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

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历史文物与环境保护的重点。人们不再关心大运河是否还能带来经济上的效益,更愿意保护运河的环境、保护运河的文化,反哺母亲河。当前,淮安大力弘扬“绿色高地、枢纽新城”的时尚新定位,在苏北率先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等诸多突破性成果,精心勾勒“生态文旅水城”,全力加快建设江苏绿色发展先行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引领区,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如今,大运河还成为沟通海陆丝绸之路的内陆航运通道,大运河似乎重新振作,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又是一年初夏,我的一位好友蒋先生从省城回来,晚饭后我邀他一起在运河边上散步。说句心里话,他长期在南京生活,我还是很担心他看惯了秦淮河热闹,大运河吸引不了他的兴趣。我故作夸张地和他诉说着大运河汽水的味道,还有我们一直都没抽过的大运河牌香烟。当我带着他来到清江浦里运河边时,才感觉到我的一切担心是多余的。嚯!哪里还认识这条母亲河!河水晶莹透亮,随着河中一艘艘画舫游过潺潺作响,让人仿佛置于画中境地,清风拂面,传来股股幽香沁人心脾。里运河已被打造成了旅游文化长廊,沿河两岸建设的各类主题公园风光带令游人既看了风景,又了解了当地人文历史,河中间的清江浦楼扩建成了运河博物馆。

傍晚时分,华灯初上,河岸的景物倒映在河水里,流光溢彩,美不胜收,好似一幅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我和他沉浸在温暖的里运河旁,感受到了运河的胸怀,它正拥抱着我们!

运河之都写景散文 篇2

一大清早,车将我们送至淮安清江大闸口,待到九时登上画舫船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金色的阳光洒满婉约温雅的古运河,河风拂过,河面皱起层层涟漪,涟漪与微风嬉戏,送来鲜腥的气味,沁人心脾。

泛舟在波光粼粼的古运河,品咂画舫船头的缥缈意境,是我心心念念的一个梦想。此刻,梦想成真,我的心跳骤然加快,愉悦的心情难以言表,思绪也在桨声船影里悄然穿越,奔向古运河的流金岁月,去窥探千年运河积淀出的文化传奇。

毋庸置疑,古往今来看运河,一般只关注乾隆乘船六下江南的情感故事和微服私访的跌宕传奇。其实,运河的历史,比起乾隆六下江南要厚重得多。翻开运河卷帙浩繁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河道的开凿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朝代: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开通苏州经长江到淮河的邗沟河道;隋朝开通洛阳经扬州至杭州钱塘江河道,总长2700公里;元朝全国政治中心移到北京,为了缩短从北京到杭州绕道洛阳的航线,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县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由此,京杭大运河改成直线,比隋代京杭运河缩短了900多公里。

随着运河黄金水道的逐步开通,淮安也从一个不起眼的水埠码头,逐渐演变成为一座熙攘喧闹的繁华商城,赫赫扬扬。明清鼎盛时期,淮安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线上的“四大都市”。明代诗人姚广孝云游到此,写出了“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屏列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浮,城头鼓劲惊鸟鹊,坝口帆开起白鸥。胯下英雄今不见,淡烟斜日使人愁。”这样的诗句。阅尽沧桑、洞视透彻的姚广孝,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勾勒了当时淮安市井的繁荣景象。

景象万千的京杭大运河进入淮安后,在淮阴水利枢纽处分为两支,一支先向东北,至大闸口转向东南,经板闸、河下古镇,穿越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此为古运河。另一支为新辟大运河段,与古运河在淮安水利枢纽处汇合并流。

其实,在淮安这块土地上不仅有大运河,还有淮河、盐河、淮沭新河。泊在众多河流中的淮安城,尤其与大运河心心相连、血脉相通。可以说,大运河是淮安城的母亲河。母亲河不但滋养着淮安城,同时也用自己积淀出的地域文化滋养着当地百姓的精神领地。因了母亲河的滋养,这一方土地变得钟灵毓秀,先后出了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爱国将领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以及伟人周恩来。名人辈出,让人不得不感叹运河水的灵气与不凡。

我们的`船出了清江闸,沿着古运河缓缓前行,两岸的亭台楼阁、假山怪石、草木花卉次第闪现,像一幅美丽迷人的画卷。船行不多时,便到了中洲岛。岛上,古清江浦标志性建筑“清江浦楼”巍峨屹立。南岸有文庙和都天庙古街区,以及清代江南河道总督署旧址。此外,这一区域还有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京剧泰斗王瑶卿故居和京剧麒派创始人周信芳故居等。

古运河的魅力不单单是碧水清波,还有依附在碧水清波边的名胜古迹。古运河边的名胜古迹可谓洋洋大观,而河下古镇便是一个典型的标本。这里有吴承恩故居、梁红玉祠、韩侯钓台、漂母祠、萧湖公园、古文楼、左宝贵墓等。

作为运河的记忆,河下古镇把盛与衰的历史全部铭刻在了自己的身体上。明清时,河下是淮北盐集散地,很多盐商在这里贩盐。盐运给了河下古镇一次历史性的机遇,财富向河下古镇滚滚而来。河下古镇鼎盛时,“商旅辐辏,百货山列”,全国各路商贾纷纷在这里购地置屋、安家立业,一派莺吟燕舞的景象。清末,由于淮北盐的集散中心转移至王家营的西坝,漕运改为海运,在商言商的商贾纷纷离去,河下古镇顿时百业萧条、逐渐败落。现在,熬清守淡的河下古镇在旷日弥久的幽闲中,演变成了运河经济盛衰枯荣的一个历史标本,也成了人们趋之如骛的一道游览景观。

画舫船行驶到终点,我们离船上岸。然而,我的心却平静不下来,思绪依旧缠绵在古运河里不能自拔。是啊,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公路、铁路、航空运输业的蓬勃崛起,这条负载千年的古运河逐渐赋闲一隅,成了一段历史的记忆。通过这段历史的记忆,我们既窥探到了运河两岸农耕时期的经济文明,又窥探到了华夏大地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中华民族的迅速崛起,让人禁不住感叹唏嘘……

运河之都写景散文 篇3

周六下午我们去公司工业园义务劳动植树,结束后浏览下公司工业园风景,美丽的海棠花树成片竞相开放,因太美忘知身在何处,若干两人环抱粗壮的垂柳摇曳多姿,据杜总说,是自河北叫大柳树的村移植而来,据他回忆是前年的腊月二十一,冬日自燕赵之地移到鲁西小镇,竟能很快地生根,让他很是感动,有时来到此地,会激动地拥抱下树们。

柳树左侧,用铁丝网围成个栅栏,喂养着游走的大公鸡,油亮的羽毛,大红的鸡冠,金黄的脚掌,来回地跺着步子,用那尖尖的喙啄着丰富的地面,偶尔举头望下行人,也会摆个引颈高歌的POSS让我们拍照,也有漠视我们的参观,依然故我;柳树下有个用手推的石磨,很古老的样子,云笑嘻嘻地说来我们推下,好啊,我们正体验着呢,旁边有同事拍下,好好玩呢。

柳树右侧,则是一个小小的池塘,岸边有木几石凳 ,最妙地是中间竟有一个小小的木筏,还有两只摇的橹。两个男同事在上面玩,看我好奇的样子,同事说上来玩玩,呵呵。我按捺不住好奇,上去了,谁料他竟把我推上后,他俩上岸了,留下我独自一人站在木筏上漂流,从不会划船,在游乐园坐过电动的,坐过用脚登机械做功向前划动的,惟独这个很原始的很古老的木筏,我是有生以来,第一次独自站在这儿,象个舞台,岸边的同事指挥我用橹划,开始不得法,他急得不行,后来竟引来不少同事观看,这种聚焦也是有生以来很低调的作为第一次的发生,很羞愧,脸涨得通红,鼻尖上也冒出了汗,杜总在岸那边大声喊,让我别紧张,慢慢划,本来池塘不大,终于,小小木筏按我的指挥有方向地划着,心中升起了早年的梦想,静水波澜,荡碎碧波,身后数行水迹,渐行渐没。靠岸,一男同事把我拉上来,呵呵,做了一回渔夫,很难忘的经历。

这儿与工业园隔了一条路,远处是机器轰鸣,这儿仿佛则是世外桃园,遥向相望,仿佛是很奢侈的大花园,让我们忘却植树的疲惫,抚平忧伤。

运河之都写景散文 篇4

春天是万物萌生的季节,是清纯的季节,播种的季节。桃花映面,绿树抽芽。你说,春天是生命的摇篮。

应对绿树红花,掬一捧溪水,总会想起厉雪酷冬,冰冻风寒;想起迎风霜挺立的树,破冰行驶的船,几经寒彻方有这灿烂的春天。

你看,冰雪融化着,它推着水波歌唱,歌儿又卷起了浪花。露珠站立在绿色的肩头来到了平野山川;花儿更艳了,草儿更鲜了,它们明白自己的幸福是因为有了冬的洗礼,冬的战斗,冬的牺牲;它们在生长中吸收了冬的坚毅,冬的清纯,冬的血液。

置身在这春光绚丽的队列里,哪能不热爱这播种的季节。站在梅花从中,必须会情不自禁思索,想一些什么呢?

也许想春的广柔,人们只有努力付出包括汗水与智慧,它回报的礼品方会更多。春天是严肃的,一阵阵春风把一切渴望新生的植物,一概吹醒吹绿。春天是勤劳的,人们如果不抓紧耕耘,一年中只有叹息。春天是明媚的,它同阳光一齐灿烂,让笑声悠远悠长。

春天又是短暂的,人们务必抓紧这完美的时光,准备一年的基础,相反,秋天会变成对你的审判。因此,明媚的春天是多么珍贵。

从春天的播种,想到未来的耕耘,只有拉紧时间的手,不停顿,用心改造荒芜的土地,种植优等的禾苗,再经过夏天的管理,不怕未来没有好的收获……这,正是万物萌生的春季的气质,是朋友思索的源泉。

运河之都写景散文 篇5

初春来临,山村还沉浸在那朦胧的薄雾之中。突然,公鸡打了个鸣,村里开始热闹起来,晨曦中,这山村里,是热闹的!

我踏上轻盈的步伐,走着山路。路旁的小草正在编织着大地,树荫上小鸟在欢快歌唱,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花儿随风摇拽。啊!在这山村的树荫小道上,好不热闹!快要走到山尽头时,我忽然发现前面有一些被雨淋过的泥土,该怎么过去呢?我估了估,大概可以跨过去,于是,我奋力一跳,躺在地上的污水和我的衣服亲密接触,无可奈何,只好回外婆家洗了。这山村里,是亲切的!

我回到外婆家,看那外婆长满老茧的手,我很想把外婆带回城市,可外婆却说:“我老伴在这走的,我也要从这儿走!不离开自己的家乡!”外婆说完,给了我几件衣服,又在烟雾弥漫中煮饭,多么亲切的外婆啊!

这山村里,是热情的!

邻居家的五哥看到我来了,请我过去做客,他给我两件好东西,一件是他亲手种的铁观音,另一件则是一包又一包的大红枣。啊!好热情的邻居!

这山村里,是可爱的!

我来到了山顶上的龙凤亭,那柱子上鬼斧神工的雕刻,那一条条精美的狂龙,一只只绚丽多彩的凤凰。这巧夺天工的四柱,令人叹为观止。在这里,有的人在下棋,有的人在聊天,有的人在乘凉……这里还有一个小孩在数着山顶上的桃花:一支,两支……八支,九支。然后问妈妈:“妈妈,我可以摘一支回去吗?”“孩子,不行,如果每个人都像你一样折一支,后面来的人就没有这风景欣赏了,我们不能破坏大自然……”

啊!在这平凡的山村里,我看见了,看见山村里的热闹、亲切、热情和可爱……

运河之都写景散文 篇6

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感觉到窒闷,便起来到廊上去呼吸寒夜的空气。

夜是漆黑的一片,在我的脚下仿佛横着沉睡的大海,但是渐渐地像浪花似的浮起来灰白色的马路。然后夜的黑色逐渐减淡。哪里是山。哪里是房屋,哪里是菜园,我终于分辨出来了。

在右边,傍山建筑的几处平房里射出来几点灯光,它们给我扫淡了黑暗的颜色。

我望着这些灯,灯光带着昏黄色,似乎还在寒气的袭击中微微颤抖。有一两次我以为灯会灭了。但是一转眼昏黄色的光又在前面亮起来。这些深夜还燃着的灯,它们(似乎只有它们)默默地在散布一点点的光和热,不仅给我,而且还给那些寒夜里不能睡眠的人,和那些这时候还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路人。是的,那边不是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吗?谁从城里走回乡下来了?过了一会儿,一个黑影在我眼前晃一下。影子走得极快,好像在跑,又像在溜,我了解这个人急忙赶回家去的心情。那么,我想,在这个人的眼里、心上,前面那些灯光会显得是更明亮、更温暖罢。

我自己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只有一点微弱的灯光,就是那一点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扑灭的灯光也可以鼓舞我多走一段长长的路。大片的飞雪飘打在我的脸上,我的皮鞋不时陷在泥泞的土路中,风几次要把我摔倒在污泥里。我似乎走进了一个迷阵,永远找不到出口。看不见路的尽头。但是我始终挺起身子向前迈步,因为我看见了一点豆大的灯光。灯光,不管是哪个人家的灯光,都可以给行人——甚至像我这样的一个异乡人——指路。

这已经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我的生活中有过好些大的变化。现在我站在廊上望山脚的灯光,那灯光跟好些年前的灯光不是同样的吗?我看不出一点分别!为什么?我现在不是安安静静地站在自己楼房前面的廊上吗?我并没有在雨中摸夜路。但是看见灯光,我却忽然感到安慰,得到鼓舞。难道是我的心在黑夜里徘徊,它被噩梦引入了迷阵,到这时才找到归路?

我对自己的这个疑问不能够给一个确定的.回答。但是我知道我的心渐渐地安定了,呼吸也畅快了许多。我应该感谢这些我不知道姓名的人家的灯光。

他们点灯不是为我,在他们的梦寐中也不会出现我的影子。但是我的心仍然得到了益处。我爱这样的灯光。几盏灯甚或一盏灯的微光固然不能照彻黑暗,可是它也会给寒夜里一些不眠的人带来一点勇气,一点温暖。

孤寂的海上的灯塔挽救了许多船只的沉没,任何航行的船只都可以得到那灯光的指引。哈里希岛上的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虽然不曾唤回那个航海远去的弟弟,可是不少捕鱼归来的邻人都得到了它的帮助。

再回溯到远古的年代去。古希腊女教士希洛点燃的火炬照亮了每夜泅过海峡来的利安得尔的眼睛。有一个夜晚暴风雨把火炬弄灭了,让那个勇敢的情人溺死在海里。但是熊熊的火光至今还隐约地亮在我们的眼前,似乎那火炬并没有跟着殉情的古美人永沉诲底。

这些灯光都不是为我燃着的,可是连我也分到了它们的一点点思泽——一点光,一点热。光驱散了我心灵里的黑暗,热促成它的发育。一个朋友说:“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我自然也是如此。我的心常常在黑暗的海上飘浮,要不是得着灯光的指引,它有一天也会永沉海底。

我想起了另一位友人的故事。他怀着满心难治的伤痛和必死之心,投到江南的一条河里。到了水中,他听见一声叫喊(“救人啊!”),看见一点灯光,模糊中他还听见一阵喧闹,以后便失去知觉。醒过来时他发觉自己躺在一个陌生人的家中,桌上一盏油灯,眼前几张诚恳、亲切的脸。“这人间毕竟还有温暖”,他感激地想着,从此他改变了生活态度。“绝望”没有了,“悲观”消失了,他成了一个热爱生命的积极的人。这已经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我最近还见到这位朋友。那一点灯光居然鼓舞一个出门求死的人多活了这许多年,而且使他到现在还活得健壮。我没有跟他重谈起灯光的话。但是我想,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

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我想着,想着,不觉对着山那边微笑了。

运河之都写景散文 篇7

长堤十里,秋水一方,千亩荷。

满目碧绿在辽远处,渐渐接入天际。

夏日里那温婉又娇艳的荷花,早已随秋风凋零而去。荷叶依然亭亭如盖,就像一群高傲不羁的调皮少年,一阵风吹过,满塘挤挤挨挨摇曳舞动着,卷起一波又一波或杂乱、或富有节奏的长短绿浪。莲蓬饱满朴实而又挺拔壮硕,与荷叶的柔软顺从不同,它们高耸在荷塘里,棱角分明、坚硬。

荷塘边的草丛中,几只野鸭慵懒的趴卧着,偶尔探出头来,叼几口青草,低嘎的'叫个两三声,享受着独属于鸭的单纯世界。

与野鸭的慵懒与单纯不同,蝴蝶们则要欢快活跃许多。

不知是在寻觅那早已消失了的荷花香气,还是在向行人展示自己独特的优美舞姿,蝴蝶一群群煽动着多彩的翅膀,在荷叶上空一尺高的位置,施施然不停变幻着舞姿,一会儿飞降到高高的莲蓬上,一会儿又悠悠然飘落在荷叶端。它们和那些不知名的飞虫交相舞动,活力四射,仿佛在认真表演一曲动人的乐章,明艳照人极了。

这荷塘、野鸭、蝴蝶与飞虫构成的美景,动与静相得益彰,虽没有大城市的繁花似锦,也没有《西洲曲》里姑娘采莲的温情暖人,却另有一番原生态的韵味,独特生动,让人驻足,流连忘返。

垂柳依依,阳光和煦,温暖舒适。

闲散的行人,三三两两漫步在长堤上,迎面吹来几缕风,垂柳飘摇依依,柔软如姑娘的眼波。

金秋十月,适值秋实累累,缀满堤坝两岸的各色果树。果子们一串串,一簇簇,诱人招摇,惊艳了行人们平素浅淡的眉眼,也撩拨起了孩童们顽皮淘气的心。

大人们四顾微笑着,不时被哪棵树上的果子吸引,停下来按动相机拍照。在各色果树中,山楂和柿子树尤其抢眼,因到了成熟收获的季节,红彤彤、金灿灿的摆着各种令人垂涎的姿态,令行人们惊喜连连,不时按动快门来几张特写,偶尔还摘下一两颗加以品尝。

孩子们却一刻也不肯安静,他们欢笑着、打闹着、奔跑着,叽叽喳喳的嬉闹声,响亮在碧空四野。偶有几个孩子恶作剧,拿小石块去撩拨塘边休憩的野鸭,野鸭们一时间变得好灵活,惊叫着扑棱棱飞起,落入到荷塘更深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在城里人优哉游哉,满腔小资情怀享受这秋韵美景时,农人们一派繁忙,却也满心愉悦。

远处荷塘里的白莲藕,在泥塘中已安睡了数月,此时片被农人吆喝着挖起,胖乎乎虽沾满了黑黑的泥巴,却依然如孩子的嫩白小脸,惹人千般怜爱。

大货车沿着堤坝轰隆隆的开来了,离开荷塘的莲藕们,仿佛还没有睡醒,一片懒洋洋、慢腾腾,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将成为菜肴的命运。农人们把莲藕一批批的装到货车上,司机哼着欢快的小曲,莲藕们被快快乐乐的运走了。

堤坝外面那新收的苞米和稻谷,杂乱的堆积在晾晒场上,农妇们扎着彩色头巾,在不停翻晒着,望一眼,新米的香味仿佛已溢满了唇齿之间。

浅秋平淡少人语,暮秋寂寥多闲愁。

而金秋,就是这么喜洋洋,暖洋洋。这果实累累、长堤绿树、蓝天白云交织在一起,是充实,是喜乐,是城里人心头对大自然的牵念,更是她们袖中指尖,想轻轻触摸的温暖。

而在农民的眼里,这丰收与繁忙,这晒黑的粗糙肌肤,这额上的缕缕汗水,是满足,是幸福,更是他们一年四季,对收获美好的期盼。

春风十里惹人醉,秋韵十里,温暖了一季,温暖了的心房,更是温暖了我们游荡的灵魂与信仰。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写景抒情的散文,承诺无法捆绑,誓言无法锁定,美丽的话像那些美丽的花一样,不管在盛开时多么娇艳动人,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