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好文章 > 正文

夏至散文

2024/01/05好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夏至散文(精选7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夏至散文 篇1

一双好的眸子,一颗处变不惊的心。盛夏。大多数人选择在这个时段,抡一扇枯叶或是持一碗浓茶,慢摇,轻咂,伤春悲秋。

昂首念春,春来春又去,俯首思秋,秋去秋又来。夏。与凄凉无缘,与悲伤无染,四野青葱,不再空白,满是激情。禅坐如钟敌不过汗流如柱,划过嘴角的盐味,让我夜夜湿枕,日日失眠。

巨大的温度包裹着楼体,白昼让人窒息。人群缓缓蠕动,像战后的哀鸿,拖瘟带疾,一步一苦行。不知道哪一刻,死神拄着魔杖降临,带来大片黑云般的秃鹫,在头顶嘶叫盘旋。等待死神念过咒语轻挥魔杖,我们发腐的身体被它们哄然拖走,在空中撕碎,吞食,散落满地残骸。

久旱,心与大地同涸,呈着无数裂缝,交错成庞大的蛛网,粘黏着近日琐碎,缠绕着无言愤慨。我悸动在网心,满腹苦汁,无处倾吐。借着惨白的日光,佝偻着身躯,用毒液刻下“一步错,则步步错。” 世事人生之苍凉不在乎于过程,而在乎于回首的刹那。我希冀的不是轰轰烈烈的感情戏,而是千万滚滚红尘中微不足道的温情。有些故事曾经是美好的,只是中途堕落了,又无法折回,只能抱着初衷归于平淡。往昔皆不过是过眼云烟,镜花水月,谁能留的住这落花流水的遗憾?已非初识,岂能同日而语?敌不过反唇相讥,大可缄默不语。不求事尽人意,但求无愧吾心。

众人期待的甘霖,终究是落下来了,本来焦躁不安的心突然变的安静。“日中必恚,操刀必割”假着徐徐凉风,告别短暂浑噩,享一时之快。我想说,那并不是麻醉自己。

夏至散文 篇2

日头高照,又是一个大晴天,窗外的嘈杂声让我再也无法继续睡下去,慵懒至极的我,在这段无所事事的日子里,总是怀旧并忆念那些随风逝去的岁月。

而这些过往,在记忆的筛选下,终于没能全部留下。反而那些艰苦的抑或刻骨铭心的事情逐渐变得清晰起来。像近日这些平常的日子,还是随风飘散了,没留下丁点痕迹。

想到此,我不禁害怕起来,人的一生不在乎曲折坎坷,所忌讳的恐怕就是这份慵懒和无所事事了。而今天,日历上赫然写着“夏至”两字,我知道,时间虽然看不到,但它却如手中握紧的沙子,握得越紧,走得越快。因而,我想在这样的日子里,为自己写下点什么,也好让以后的我回忆起这段时光时,有所忆念。

夏至,在二十四节气中很早就被确定了,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确立了夏至。而夏至也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日子,如果用夏至打个谜语,那么,谜底便是“日久天长”了。在最北端的漠河,白天有近17个小时,而杭州,也有近14个小时的时间。

虽说夏至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但古人有感夏至的漫长,索性放假一天,祭祀、会友、宴饮,再吃一碗过水凉面,因而有了“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

而于我而言,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这个时节是蝉蛹出洞的时候。若是能下场雷阵雨,我就可以抓到很多很多的蝉蛹。小时候,我会跟着我哥一起,在家前家后,南村北舍,小河边,柳树下去找蝉蛹的踪影。雨后松软的泥土被蝉蛹的爪子刨开,露出一层薄薄的土,有些就直接爬出洞来,很像关云长水淹七军,所有的“敌人”都漂浮起来。傍晚时分,我们拿着手电筒往树干上照,许多爬到树干等待蜕变的蝉蛹就成了我们的囊中之物了。待我们抓了足够的蝉蛹,回到家中就把它们卡在筛子下,第二天的早上就会有很多嫩嫩的新蝉了,而金蝉脱壳的“奇迹”,就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悄悄发生。

抓蝉蛹的时候,最有趣的就是和村里的土鸡,树上的鸟雀,四周的青蛙、癞蛤蟆争抢了。如果慢了一步,蝉蛹就会成为它们的美餐。有时候,没有下雨,很难找到蝉蛹,我们就尾随这些动物,然后在它们找到蝉蛹的时候,突然袭击,把它们赶走,劫掠下来,真真上演了一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好戏。

蝉蛹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我们抓到蝉蛹总喜欢在蜕变成蝉后,洗净,放到碗里腌渍,然后在滚烫的油锅中煎炸成焦黄,而这一工序就完全交给母亲掌握了,母亲总能施展高超的厨艺,把蝉煎炸到最舒适的口感,然后,看着我们哥俩贪婪地咂巴着嘴。

小孩子总是爱吃的,我们小时候家里穷,没有大鱼大肉的口福,就只能靠这些易抓的野味来打打牙祭了。这在当时,可是我们舌尖上的美味,金不换的。因为那时候很多人都在抓蝉蛹,到后来我们能抓到的就越来越少了,偶尔能有个一两只也算不错了,吃不成煎炸的美味,我们就发明了新的吃法,把蝉蛹串到铁丝上,放到炉膛里考着吃,所以,这个时候,我们总是积极地争抢烧锅,母亲也洞若观火,听之任之,好歹省却了自己烧锅的麻烦。

《礼记》中写道:“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夏至,阴气生而阳气衰,鹿,感受到了阴气,头上的角开始脱落下来;蝉蛹,感受到阴气,也匆匆忙忙的爬出洞穴,爬到树的高处,蜕变成蝉,开始一夏的鸣叫;木槿花在此时盛放,欣欣向荣。

夏至到了,夏天也就下去了一半。如今生活在城市里,再也没有抓蝉蛹,捕蝉的机会了。这些美好的记忆,也随着流年刻入了我的回忆。

城市中,最多见的就是路边的木槿花了。无论是乘坐公车,还是独自出游,路边那灿若云霞的木槿花总是让人心情舒爽。红的,白的,粉的,夹杂在路的两边,给炎热的夏带来了心情上的凉爽。我是爱花的,尤其是喜欢那些娇而不艳,淡而不浓的花,木槿就属于此类。而江浙的气温、空气的湿润都是最适宜木槿繁殖生长的,所以杭州的路边木槿已经成为一种特色。

去年夏天,我每天早上乘坐公司的班车上班,每天晚上乘坐公司的班车下班,那辆红色的大巴车并沿途的木槿花,就是我那段时间的最深刻记忆了。我虽爱花,却植物知识太单薄,很多熟悉的花草都叫不出名字。甚至,有一段时间,我总把夹竹桃和木槿搞混。

记得一个黑云压城的傍晚,我坐在班车上,与一位女同事聊天,那时节她刚去完云南,当我问及云南游的感受时,她便难掩激动之情,滔滔不绝了。从西双版纳到丽江大理,从玉龙雪山到泸沽湖畔,然后时空也颠倒了,从绍兴古镇到西栅夜景,从所见所闻到人文地理,口若悬河。而我也在她的感染下意兴十足,羡慕之余便好生向往。

但我也总是能在听别人故事的时候,想起自己的心事,于是渐渐寡淡起来。看着窗外路边的花团锦簇,便没来由的开始神伤。我,一个出生在小地方,十八岁离开县城,二十四岁第一次乘坐火车的人,相比之下,是如何的黯淡无光。好不容易谈了对象,又在分分合合间彷徨,终于还为种种的原因天各一方。我甚至分不清窗外的花是木槿还是夹竹桃,这让我凄凉。

同事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便问我为啥总盯着窗外看。我掩饰道:“我在看花,你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木槿”她说。从此,我便记下了这种花,而那些她说的地方,也成了我的向往。

《诗经》中说,“有女同车,颜如舜华”,指的就是木槿花。当然,要说我向往云南和喜欢木槿花,恐怕最大关联的还不在女同事的诉说。记得有一天,在塘桥,一曲《彩云之南》的歌伴舞迷醉了我,于是我便爱上了一个姑娘,也开始向往那个叫云南的地方,再后来,我们在一起,还密谋过什么时候去云南玩。再到分别后,她把名字改成了木槿,并沿用至今。而那个关于云南的梦,却一直未圆。都说天意难测,后来我到了杭州,木槿又成了我上下班的一路伴侣。因而,我更加忘不了那些在一起的美好,就如木槿的花语:坚韧、永恒的美丽。

夏至日过夏至节,汉代就有了这个习俗,清代之前,全国放假一天。宋代《文昌杂鲁》记载,宋代文武百官全体放假三天,回家休息、洗澡、畅饮、娱乐。而女人们,手巧的,则用丝绸绣日月星辰送给心上人,手笨的,就拿赤青黄白黑五色丝绒编成彩带系在爱人的手臂上。《辽史·礼志》中说,夏至日,也叫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遣。扇子可以生风,脂粉涂抹,通体发热后,可以预防痱子,堪比当今的香水。而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暑纳凉。

这些亘古的习俗,到了今天已经慢慢失传了,不知道还有几人,可以在如今的夏至日收到心上人送来的刺绣,收到心上人赠与的脂粉。若如此,那便是最最幸福的人了,通古今,晓历史,擅长刺绣、女红,恐怕当今社会这样的女子也是寥寥了。我想看过《甄嬛传》的人,都知道皇家夏天避暑,用冬藏冰纳凉的细节。那么,这些通晓古今,懂得历史,擅长刺绣、女红的知心人,就大抵可以参照沈眉庄的标准了。

也许是我的思想守旧,但说句真心的话,我怕此生是盼不到这样的女孩了。至少至今我没在夏至日收到过任何关联礼物。所以,我觉得还是吃下一碗面来得实在些。

《帝京岁时纪胜》里有这样一句话:“夏至,京师于是日家家俱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乃都门之美品。……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按照老北京的风俗,每年一到夏至,便要大啖生菜、凉面,因为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这恐怕就是老北京炸酱面的雏形了。

我去过北京,在今年四月份的时候。北方给我的感觉就是地广人稀,萧瑟和贫瘠。当然,萧瑟说的是城市的形象,北方虽然广漠,但是一眼过去,能看到的绿意实在太少,相比于南方的绿树丛荫,就足见萧瑟了;贫瘠,说的土地,坐在火车上,窗外白花花的土地,一片燥热的景象,偶然探出头来的麦子也显得无精打采,相较于南方的水系纵横,阡陌相通,也只能算是贫瘠了。

北京也不例外,虽然北京乃国之首府,却也只是城市的繁华度高一些罢了。绿树、河流一样有着北方特有的萧瑟和贫瘠,而且常受沙尘天气的影响,空气质量也不高。当然,这些粗放的印象在我只去过一次北方的心里面,却生根发芽了。

要说我对北京的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算那两碗炸酱面了。老早之前就听说北京烤鸭,北京炸酱面,但由于经济实力的原因,我也只能在北京的街头吃吃炸酱面,以此来安慰自己去过北京的心。

赵公口长途汽车站出站口左侧面大约五百米的'地方,有一家老北京炸酱面店,就是这家店,让我前后两次转车的间隙吃了面。说来笑话,第一次进去点面的时候,还战战兢兢,因为没有吃过。但心想着不能让人看出乡巴佬进城的窘态,于是,硬着头皮装作是熟客。幸好,店里有两个刚到的客人,于是,我便学着他们的样子,叫道:“老板,一碗炸酱面,小碗的!”

不到半刻钟的时间,老板问了一句:“面就要好嘞,请问你的面要不要用冷水焯一下。”我心里估摸着,既然是炸酱面,应该跟凉面差不多吧,于是,脱口就道:“焯一下!”老板应声下去。服务员端来一个托盘,四个小碗,分别是黄瓜丝、毛豆粒、萝卜丝和炸酱,紧接着就是冷水焯好的小碗炸酱面。

邻桌的客人要的是大碗,只见他“噌噌”两下,就把几个凉菜浇下,然后又把炸酱和下去,开口大嚼起来,那叫一个香甜。可是我刚刚吃了碗凉皮,此时看着眼前晶莹剔透的面,竟然没有多少食欲。于是,便不着急,慢慢品尝。先用筷子挑起一根白面,嚼在口中,果然爽滑筋道。然后,在逐一尝了下各色小菜,黄瓜丝、萝卜丝、还有不知道生熟的毛豆粒,吃在口中,没有一丝特别,我想着,大概老北京的炸酱面,除了面还有点特色,大抵其他的也是骗人的了。

当我终于把小菜倒进碗中,浇上炸酱搅拌后,嗯,果然不一样,香甜可口。刚还不觉得饿的肚子便“咕咕”叫了起来,于是乎,不是吃面了,而是像喝一样,三两下便完事。

等我回程经过那里时,忍不住又进去叫了一碗炸酱面,这次也真的从生客变成熟客了。即使到了今日,我还回味这那个味道,面,爽滑可口,酱,香甜美味,配上单个品尝不怎么样的小菜,和在一起,就成为一道十足的美味,关键还价格公道。所以,久久不能遗忘。

而今赋闲在家,懒散地生活着,一面筹备以后的事情,一面又免不了担心。而今日夏至,想想这些似是而非的往事,便使得这份怀旧情结愈演愈浓了。

吃着碗里刚刚煮好的面,一根根拉起来的,已经不仅仅是面了,更有那些牵扯不断的回忆和浓浓的相思。

又是一年夏至到,我落笔写下了这段文字,就像影片在放映自己的昨天,而这些,都已随着历史的风消散在昨日的夜空,如那一江烟花,璀璨、炫目却不知所往。直到尘埃落定的那一天,或许才会厌倦流浪,找出回家的方向。

农历癸巳年五月十四日,夏至,记。

夏至散文 篇3

当木棉花开满滨江路的时候温暖的气息已经铺满了大街小巷。气温似乎已经成型,没日没夜地轻柔拂面。老弄堂拐角的服装店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单衣和汗衫,但还是老花纹土颜色的衣服最多,因为年轻人已经很少有在这里挑选衣服了,过几个马路的街道里已经布满了各色各样的服装商城,看来这个老旧的弄堂服装店再过几个春秋也该关门歇业了。服装店门口常年坐着几个老太太,叽叽喳喳谈论着张家长李家短的,小孩子们在不远处的弄堂口围着卖冰激淋的车子眼馋不已。黝黑皮肤的中年人挑着他的担子吆喝着从弄堂里出来,担子两端挂满了各色的鸡毛掸子和芭蕉扇。街道上的人群脱去了春秋的外套,连穿长袖衫的也已经很少了,满街的短袖夏装来来往往。看来,夏天到了。

当惠子起床时候已经将近九点,外面大大的太阳已经变得明亮起来,阳光透过厚厚的窗帘照在惠子床上,立刻显出一片模糊暗淡的光线。柔弱的光照在惠子朦胧的脸上,眼睛半睁着看看手机,然后放下,随后就又恢复了平静。等了大概两分钟,惠子猛地坐了起来,揉揉眼睛打了个长长的哈欠,伸伸懒腰走下了床。惠子拉开窗帘,于是街道里的一片繁忙尽收眼底。强烈的光线一下子把整个屋子照耀得辉煌无比。

等到惠子收拾停当走在街道上的时候已经是将近中午了。惠子拨了益阳的电话,没人接,然后又拨里面回的是关机。惠子停顿了一刻,然后骑上车融进了熙熙攘攘的人群里。

惠子是个满是妄想症的女孩。惠子常常想,自己要是一个公主该多好呀,哪怕再漂亮一点点,只需一点点就够上公主的美貌了,可惜惠子不是公主,惠子只是惠子,惠子仍然能吸引着过来和过去年轻人的眼睛,但惠子眼里只有益阳。

很小时候的惠子是个可爱的女孩。当惠子还没有上学的年纪里,全家人都夸惠子长得是多么的可爱。邻居大妈常常夸惠子多么的招人喜欢。但至于是如何的可爱惠子已经不记得啦。惠子能记起的只有上幼儿园之后的事情。那时的惠子觉得幼儿园是个令人恐怖的地方,因为那里既没有爸爸也没有妈妈,更没有给自己讲故事的奶奶,所以惠子不愿去上学。因为这事惠子在妈妈面前哭闹了很多回,但是一点也不奏效。以往的哭闹妈妈总能满足惠子的要求,但这次不同。惠子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总要缠着妈妈哭闹个没完没了,嘴里还不停嘟囔着妈妈我不想上学,但是随着时间惠子哭声越来越小,嘴里嘟囔的也模糊不清起来,妈妈知道惠子瞌睡了,于是抱起还在小声嘟囔的惠子,把她放在床上,然后妈妈会在床边坐着笑。

在学校的时候惠子总爱一个人蹲在墙角边找蚂蚁,因为惠子总想把蚂蚁养在自己的绘画盒里,但是惠子经常找不到蚂蚁。惠子就回家问妈妈,为什么没有蚂蚁,妈妈说,惠子,秋天都要过去了,等春天的时候才有蚂蚁呢。于是惠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静静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等春天,每次回到家里,惠子总不忘问妈妈一句,妈妈,春天怎么还不来,是不是明天就来了。妈妈总是回答说,早着呢,等你穿上妈妈给你买的花裙子时春天就来了,于是惠子就天天盼着穿花裙子。

在惠子捉到第一只蚂蚁的时候认识了若曦。当时惠子正蹲在墙角边聚精会神等待蚂蚁从洞里出来,当第一只蚂蚁探头探脑地爬出洞口时惠子早已伸出了小手。这时候身后有个声音对惠子说:“你在干什么呢?”

惠子回过头,一个和自己一样可爱并且扎着两个羊角辫的女孩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自己。

惠子没有回答,然后女孩就说了:“我叫若曦,你呢?”

“我叫惠子。”惠子回答道。

“哦,惠子,你在干嘛呢?”

“我在捉蚂蚁,你看!”说着惠子伸出自己脏兮兮的手,一只蚂蚁在手掌里爬动。

“你捉蚂蚁干什么?”

“养着它呀,我可以把它养在我的绘画盒里,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我就不会因为没事干而瞌睡了。”

“哦,那我可以和你一起捉吗?”

“这个呀,可以,但是你要答应我不会给老师说。”

“嗯,好吧。”

在以后的日子里惠子和若曦就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若曦是春天的时候才入学的,惠子比她早入学半年,但若曦是个好学的女孩,所以若曦被分到了惠子的班里。就这样惠子和若曦一直在同一个班级,一年级,二年级,小学,初中。

等到初中快要上完的时候,惠子家出事了。惠子的爸爸和惠子的妈妈开始整天争吵起来,直到有一天屋子里传来碗和碟子破碎的声音。第二天惠子被妈妈领着到学校办理了转学手续。自那以后这个地方惠子再也没有来过。惠子被妈妈带到了一个惠子完全陌生的地方。那里没有老弄堂,也没有整天早上唧唧喳喳的邻居吵闹声,当然更没有若曦。那是一个有很大花园的住宅楼,路灯整夜亮个不停,每到晚上整个楼像一个个蜂房一样亮起灯光,有时候很多房间并没亮起来灯,这样整个楼看起来像一个穷苦人穿的衣服一样补补丁丁。惠子的妈妈没日没夜地哭,惠子不敢和妈妈说话,惠子一个人做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写作业,一个人去新学校上课。没多久以后惠子的爸爸和妈妈办理了离婚手续。直到几年以后惠子才知道爸爸在外边新成立了一个家,所以离开了妈妈和她。惠子再也没见过爸爸,惠子再也不想见到爸爸。

惠子和若曦的关系并没断,若曦经常给惠子打电话,聊着班里有趣的事了,谁对谁有意思了,谁和谁放学的时候走在一起了。惠子还是一直笑个不停,惠子并不悲伤,惠子依然是那个可爱爱笑还带一点傻傻气质的女孩。惠子理解妈妈,惠子疼爱妈妈,所以惠子在妈妈面前从来不提爸爸。

若曦在初三那个夏天真正到来的时候来找惠子了。惠子热情地给妈妈介绍若曦,并带着若曦参观了自己的新家,还逛了商场,去了书店。惠子和若曦决定,以后每周会打一次电话,他们还决定,等到高中毕业的时候她们要考同一个学校。

认识益阳是在两年以后,再以后的事情了。这时候惠子已经快要上大二了。惠子和若曦如她们当初梦想的那样,考到了同一所大学,那是一个比自己家乡更加繁华的临海城市。当惠子和若曦来到学校的时候夏天已将近尾声,墨绿的树叶也已经泛出麦黄来。学校很大,以致惠子在学校经常迷路。惠子和若曦报考了同一个专业却分在了不同的班级,但是惠子和若曦还是如往常一样形影不离。

刚上大学的惠子整天泡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的看着总也看不完的小说,以致很长一段时间影响得若曦也经常往图书馆跑。开始的时候惠子由于看书忽略了很多事情,但慢慢惠子发觉有人喜欢上了自己,还不止一个,因为惠子坐在班里的时候经常会瞥到几个男生看着自己如老太太说东道西那样叽叽喳喳嬉笑不已。还有时候某个男生故意坐在自己前面和后面,做出一种欲言又止的表情。惠子讨厌这些男生,惠子觉得他们世俗并且无趣。惠子从不主动和一个男生说话,除非万不得已。哪怕惠子和某个男生说过一句话,那男生也会心如浇蜜喜不自胜,往往就会有了在同胞们面前夸耀的资本。

惠子是在一次无意中遇见益阳的。当时惠子因为有事去到若曦班里找若曦,刚好若曦不在,这时候正好益阳在靠门的位置上坐着发呆,惠子向他问若曦去哪里了。益阳猛地回过神来,抬眼看到惠子,支支吾吾地问:“你说—说什么?”惠子看着他一脸刚睡醒似的表情突然想笑,但是还是忍住了,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

“若曦呀,去帮老师拿东西了,她可是班长呀!”

惠子奥了一声就离开了。之后惠子并没觉得什么,也没再想起这个曾差点引起自己发笑的男生,但是有一天惠子和若曦一起吃饭的时候若曦神秘兮兮地对惠子说,有人喜欢你哟!惠子当时一愣:“哪有呀,别胡说。”

“你别不信,益阳都向我打听你了。”

“谁,谁是益阳?”

“我们班的,那次你去找我和他说话的那个呀!”

“哦,不会吧?”

“你别不信,班里很多女孩追求他呢!”

“哦。”

之后惠子没再说话继续无声地往嘴里扒饭。

从此惠子的心就再也没平静过,不时会莫名其妙地想起那次见到益阳的情景。不知为什么,惠子有时候突然会想起益阳。

益阳是个有点不把任何事放在眼里的男生,做事总爱毛毛糙糙,还时常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不断挠头向老师发笑,但又回答不出来。有时候益阳还会一个人坐在位置上发愣,还会略带一点伤感的表情。不知为什么,越是这样的男生越会得到女生的关注,于是益阳的追求爱慕者很多,但益阳就是看上了只有一面之交的惠子。

很快地益阳和惠子因为若曦的关系而不断熟识起来。惠子完全被益阳的一举一动吸引了,直至惠子开始和益阳一起去网吧打游戏,去超市购物,去商城买衣服。

在相爱人的眼里时间永远过的很快,在接近大四的时候益阳和惠子已经在外租房住到了一起。在惠子眼里益阳依然是那么的带点傻孩子气而又不失幽默。惠子是单纯的,惠子在益阳面前是容易满足的。于是惠子淡漠了学业,淡漠了理想,淡漠了一切曾经坚持的奋斗。惠子开始满足,满足于拥有益阳,满足于拥有和益阳一起组成的家庭,满足于和益阳一起相处的美好。

于是故事回到了我们开始看到的场景,惠子从弄堂里骑车出来给益阳打电话,里面回话是关机。益阳昨天打来个电话说有事晚上不能回来。惠子并没在意,自己在电脑边坐到很晚一个人睡去了。这时候的惠子正骑车去到市场里买菜,在走过两个街区的时候,惠子突然想去看若曦,因为有两个星期没见若曦了。现在都实习了,若曦也在外边租了房子,正是惠子在去市场的路上,于是惠子骑车拐上了去往若曦租住的地方。

惠子把车扎在楼下,若曦住二楼,惠子走上了楼梯,突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惠子拐过第一道楼梯弯的时候惠子停住了脚步,二楼的楼梯口处益阳暧昧地搂着若曦正要向下走,于是双方都停止了脚步,似乎时间也随即停止,益阳搂抱的姿势也显得十分的尴尬。突然惠子猛跑下了楼,头也不回地冲出了楼道,跑到了街道上,然后又跑向了下一个街道,后面留下一辆扎在楼下的自行车孤单地看着自己的'主人不停奔跑,不停奔跑,不停无声地奔跑,直到在街道里消失不见。

惠子再没见到益阳回来。这时候惠子已经收拾好行李,正去到车站的路上,出租车外晃动的街道在眼前一闪而过,惠子忽然又回想起小时候自己和若曦在捉蚂蚁的时候说话的情景:

“你在干嘛呢?”

“我在捉蚂蚁,你看!”

“你捉蚂蚁干什么?”

“养着它呀,我可以把它养在我的绘画盒里,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我就不会因为没事干而瞌睡了。”

“哦,那我可以和你一起捉吗?”

“这个呀,可以,但是你要答应我不会给老师说。”

惠子想到这里苦笑了一下,把蚂蚁看作益阳是多么的合适不过呀,原来上天早已在自己小的时候告诉了自己多年后的这一切。惠子开始想起爸爸,惠子开始憎恨爸爸。看着窗外的惠子突然感觉自己和这个季节特别有缘,自己认识若曦是这个季节,爸妈离婚也是这个季节,认识益阳在这个季节,自己离开也是这个季节,是不是上天一直把自己安排在了这个季节里。窗外的大白杨树叶子已经泛出墨绿,刺眼的反光预示着这个季节就要过去,夏天马上就会来到。惠子恨透了春天,恨透了这个给自己带来无限悲伤的季节,惠子渴望着夏天快些来到,快些让自己离开这个季节。

迟迟未至... ...

夏至散文 篇4

第一次写下这个词时,桂林的天气一夜之间从冬天回到了夏天。变化之快让人猝不及防。

我是在打算开会时收到你的信息的,你说“我们的心,是一扇门,那些人,来了又去,来来去去,于是我们的心,开了又合,开开合合。”后来,我想起这一句话是有出处的,而你怎么又会不记得。

那年,我们一起看过一本书《青春祭》,那年我们是那么迷恋初航,那年你傻傻的问我为什么初航会写出让人痴迷的文字而初夏却只是一个欣赏者呢?我不得不承认,你说这一句话时,心疼到让人撕心裂肺。我想,有一天我也写出可以让你一瞥而过的文字时,你会不会也如喜欢初航一般喜欢我。或许,这就是我坚持这么多年的勇气吧!

13岁那年,你问过我,彻底了解一个人需要多长时间?十年,二十年,抑或更长?我故作成熟的告诉你,十年的时间会让你看清一个人的心。你瞧,原来时间这个概念,在我们的心里拉长又缩短,甚至短到一辈子只有十年。

想起这些时,我出差去了上海,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个郑州姑娘,她和你那么想象。整个旅途,我除了接电话之外其余的时间都是和她聊天。她叫我弟弟时的腔调,让我狠命思念你。

这是个美丽的女孩,但她的美丽是深沉的,内在的,你的美丽却是那么奔放。我承认,我有了那么一点点私心,但只是一点点而已。

旅途结束,我没有问那个女孩的.名字,也没有问她的地址。但我记住了她说的话。她说,记住一个人,只需要一天的时间,而忘掉一个人,却要用一辈子。在这一辈子中,有的人会在别人的生命里歌舞升平,有的人会在回忆里寂寞终老。初夏,你是前者,因为你说过,你的生活是一场舞会,而我只是一个傻傻陪你跳舞的小丑。

初夏,这是我第二次不叫你小丫头。第一次是因为你醉酒失态的那个夜晚,其实,所有的过程都在你的预料之中吧!你是那么清楚你的美丽,也是那么清楚我致命的心软。而这一次是我躺在旅馆里夜深无眠时,发现我们都老了,都过了那个年少轻狂的年龄。

记得很久以前,我们看过这样一场电影,电影里的男主角是如此深爱着女主角。这部电影叫《想你时的天空》,初夏,你知道吗?我想你时看不见天空。桂林的雾气太浓总会遮住我的眼球,我宁愿低下头走路。

18岁六个月时,我进入了大学,然后迷迷糊糊的开始在学生会混日子,白天总有上不完的课,开不完的会,而我在夜深人静时就开始用文字来记录一天的点滴故事,其中有那么多都是写给你的信,但每一次都是写个又删,删了又写。一起的朋友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得那么累,我总是笑而不语。

两年后的一天,我遇到过一个女孩,我们交往了一周,仅此一周。之所以会同意与她交往,是因为她有那么多地方与你如出一辙,而我们会分开,是因为我不想让另一个人代替你在我心里的位置。后来,我们行如陌路。我说过,你是妖我是人,你是会带走人心的。

初夏,看到这些你会耻笑我用情太深吗?我是个很乖很乖的孩子,可是,遇见了你什么都变了,我学会了抽烟,学会了买醉,可是,我怎么也学不会相忘天涯。

十九年七月,我问你喜欢过我吗,你说喜欢。知道吗?这两个字从你口中说出时,我突然想抱头痛哭。这两个字是你给我最大的安慰吗?那么,我不恨你,因为我是那么那么深的爱过你,那么深那么深。

很久以前,我一直以为,我以一个小男友的身份出现在你身边时,你会骄傲。可我还是错了,这才是我们的差距。你说我不懂你,无法给你你想要的。可你给过我了解的机会吗?

你还记得那天你生病我送你去医院时的情景吗?在出租车上,你问我为什么脸色那么白,我骗你说被你吓得。这是唯一一次撒谎。因为那天,从早上到下午我一直胃痛,后来你打完吊针回家后,我就住进了医院。这些你都不知道吧,你又怎么会知道呢?我是多么期待你来看我,可是,你还是和我开了很大的玩笑。

初夏,那次事情之后,我就离开了,我没有告诉你我会去哪里,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想给自己一段时间去忘记。那次事件,我失去了那个爱我如我爱你一般的女孩。我害怕停留在一个地方,我会疯狂地想念。

离开之后,我开始整夜整夜的失眠,开始整夜整夜的做梦。后来,我去找过你,当我看到你 坐在一个男孩的车上笑的那么幸福时,我知道,我该离开了!

原谅我的不期而遇,原谅我的无声离开。

你知道的,遇见你,在劫难逃,离开你,命中注定。

我是破小孩,爱文字。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我的文字,抑或读懂了我文字里的倔强,请带我走,带我去南方温暖的城市建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小屋。

夏至散文 篇5

立夏以来,过了小满和芒种,就到了夏至,再往后就是小暑大暑,夏天也就过完了。夏至时节,夏天已经过半,天时渐短,光阴渐长。早时沐浴晨光,午时倦听蝉鸣,夜里轻抚流萤。生活的情趣被烈日浇灌,知了不知疲倦的日夜鸣笛,荷叶铺满池塘,东边日出西边雨,院子含蓄梅子黄。小扇扑得流萤醉,细汗清透湿衣衫。

最喜欢半夏时光,夜晚乘凉,午后听书,荷塘蛙声一片,漫出阵阵清香。更是郊外院落,小轩窗里细思量,一展愁眉夜已凉。也有人儿,叹一声岁月薄凉。想那遥远的长安城外,赴京赶考的状元郎,翻越秦岭之时,与红颜相对一见,再后来,漫长的等待填满了相思的半亩花田。

城市里花色不一的冰激凌,带着女孩子甜蜜的烈焰红唇,闪烁出夏日里不同以往的热烈。一阵笑声明朗,校园的毕业季如火如荼,短发的青春飞扬,把夏天打扮的漂漂亮亮。是谁,吟一曲不知人间滋味的曲子,缓缓走过这半夏来临的时光。

夏至,半夏生。半夏多么优雅的一个名字,却原来带着妖娆的气息,正如她生在夏日浓烈的气候,却偏偏爱上那一抹含羞的温柔。《别录》记载:半夏,生微寒,熟温,有毒。多半爱到极致的东西都会具有不可抗拒的毒,一如爱情,爱了就有恨意,不爱那么也就不在意了。半夏是浓烈的,爱得深恨得久。

传说中,半夏的花语是爱与恨,传说在一个深山里的地方,有一个蛇妖,她叫半夏,她是人面蛇身的妖怪,长得很漂亮。有一天,她化成美女去采草药,无意间见到一个人受了伤,便把他带回她所住的山洞,悉心照料。不久男子伤好了,男子对她产生了好感,蛇妖爱上了他,但她自知她是蛇妖,便把男子送回村庄,第二天,男子也来了,看见人面蛇身的半夏,就逃走了,第三天带着村庄里的人灭了蛇妖,蛇妖临死前说了我是生生世世化作草,生生世世毒害着每个地方,生生世世拯救每个地方。于是,植物半夏既有毒性,也有药性。爱与恨都是时光里的妖精,所有的人都会爱上她。

夏至,最不能少的就夏蝉的鸣叫声和夜晚的流萤。小扇轻摇,流萤乱飞。小时候会在夏日里捉了萤火虫放在玻璃瓶里,看着一闪一闪的亮光,生出喜悦无尽。也会捉了知了,剪去翅膀上的薄衣,用一根小绳拴住,看着它在地上来回的爬来爬去。男孩子们会在热的很了,看着没人的时候,脱了个精光跳进有水的池塘,有时候会捞出一兜的菱角。六七月的菱角,成了孩子们的天堂,就那么一摘起来,剥开就是美味。

到了现在,很多乐趣消失在时间的流失里。不过此时有此时的乐趣,很多人会在夏日的午后,泡上一杯清茶,邀上三五知己,或与茶水中把话聊天,或与江水中嬉戏,都是乐趣啊,生活在任何时候都有自己的独特的快乐。

夏至时节,菊花的清雅,金银花的消火,麦根的苦涩,含在嘴里的夏天,多是西瓜的香甜,还有带着一丝苦意的快感。日子在各种滋味中,每个人感受的都不一样。唯一相同的是,都在同一个日月里,跟着时间向前走。苦辣酸甜,只有自己知道。

夏天的夜晚,微风来的轻手轻脚。月儿挂在天际,搬一张椅子,坐在夏日的天幕下,就算是不说话,听风来的消息,也是一种享受。夜再深时,当一切都安静下来,过不了几个时辰,天边的晨光已经若隐若现。慢慢已经不喜张扬,只想在普通日子里,有书可读,有花可闻。

你说,光阴终究有期。我说,夏至如约而至。

夏至散文 篇6

年当中有4个季节,24个节气。4个节气分别为:春夏秋冬。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首先是春天,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就是新的一年的开始,时间是在立春到立夏期间。春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它孕育着新的生命,冬眠的动物们睡醒了,花草树木获得了重生。温柔的春风一阵阵的吹在人们的身上,春雨也想牛毛似的一丝丝的落在了人们的身上。

其次就是夏天了,骄阳似火的夏天一般在夏至与秋分期间,是一年当中最为炎热的季节。到了夏天,天气变热了,头上顶着一个巨大的太阳。随着夏天的到来,雨天也逐渐增多了,暴风雨也随时会来。许多夏天的花也绽放了如:荷花,牡丹花,栀子花,茉莉花等等。我也很喜欢夏天,因为一到夏天就可以去游泳,吃冰激凌,欣赏满池的荷花。

一说到秋天,定会想起凉爽,在秋分至冬至之间。秋天天气渐渐的变凉了,树木上的树叶变红了,树林子里满地的落叶,走上去哗哗哗的声音好听级了,也有不少的游客慕名去欣赏落叶。秋天来了,秋风也吹起来来了,给人带来了阵阵凉爽。

秋天结束,冬日降临。冬天在立冬到立春期间,冬与夏相反,冬天是一年当中最冷的季节。生物在寒冷的来袭的时候会减少生命活动,有许多植物会落叶,动物休眠,候鸟们飞到温暖的过冬。到了冬天,人们穿上了厚衣服,孩子们则去雪地里打滚,堆雪人,打雪仗。可开心了。冬天纷纷扬扬的白雪落在陆地上,想给地面盖上了一件厚厚的白衣裳。

我喜欢这不一样的四季,春的温暖,夏的炎热,秋的凉爽,冬的寒冷。每一年都是这样,这就是自然规律,是无法改变的。

夏至散文 篇7

嘀、嘀嘀、嘀……

公交车正好到站,我急忙下车,拿出正响着的手机,一看是丈夫的来电。

“唉,伙家有事吗?”我摁下接听键后直接嚷道。因为外面很吵,我的手机一直都是来电声音很小,这时更是断断续续地难以听清。“你又到哪里溜达去了?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不知道呀。是父亲节吗?儿子又忘了给你过节了吗?不对,好像昨天是父亲节……”我一边思忖着一边向电话那边的丈夫回说着。

“今天是夏至!要吃面条的!你不要包饺子了,回来的时候买着豆角。一定要吃面条炒豆角。想着了啊!”丈夫挂断了电话。

我似乎有了新的解脱,本来我是不怎么注意这些节气习俗的,原来是答应准儿媳来家吃饺子的,因为今天仍旧有空,是在端午节的假期中,有空就改善生活让孩子们吃得高兴,这种习惯已经保持了很久了。现在听着丈夫的提醒,眼前又呈现出了每年的夏至来临的前后日子里,丈夫总是给自己描绘的这样一幅图画:

一个农家土墙土屋的,有六间草房所占据的宽敞的大院落里,地面干干净净,没有一根杂草,也没有一块土坷垃,刚刚清扫过的扫帚痕迹还清晰地留印在清水泼洒过还未干的间隙中。傍晚的天空通红通红,西天边的云霞还在燃烧,热浪翻滚着,院里南墙根下搭的夏季做饭的草棚子里,锅里的水沸腾着,姐姐在用力地拉着风箱,棚子外面已经擀好的两大盖垫豆面条均匀地铺展着,满身满脸被汗粘裹住了的母亲,还在长条桌子平面铺放着的面板上一会向前,一会向后,一会顺时针,一会逆时针转动着擀面杖,添扯着圆饼的弧度。母亲干活是极为认真出色的,家务活做得相当漂亮,持家有方,是全村有名的好婆娘。

今天是一定要吃面条的!“冬至饺子,夏至面!”母亲是最最勤劳的,每当夏至这天来临,一大清早母亲就开始忙活,先是从自己院子里种的菜畦里,摘下鲜绿中泛着白光的鼓粒的芸豆,还有纤长的豆角、脆嫩的黄瓜和紫艳丰盈的茄子,将它们分别择捡干净,洗好放在案子上或漏水的笸箩里,晾着,等到晚饭的时候,早早地将它们炒成四大盆,放在安放在院子中央的长条饭桌上凉着,等着下好面条,然后一样一样地浇在面条上,各人随着自己的饮食爱好挑选着。那时没有肉,就用鲜黄的鸡蛋拌炒……

现在丈夫一边吃着我刚刚下好的挂面,就着用肉丝拌炒的豆角,嘴里品咂着,“总是没有那时我娘擀的豆面条好吃!”“那个时候我们家……”丈夫又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每年的这个时候,他都会无限深情地怀念起以前在家吃夏至面的情景,而自己深深记住了的是他对母亲那句时常挂在嘴边的话语:“勤紧勤紧,吃饭把准;懒惰懒惰,挨饥受饿。”这是婆母留给儿子的,也是儿子念叨给妻子的,同时又是作为妻子的我时常叮咛给儿子的传家之宝。

“吃完饭后,我就写写有关吃夏至面的文章纪念一下这不一样的生活情愫。”我一边往丈夫面前推着盛豆角的盘子,一边说着上面的话。

“你写不出来!那时我家……”丈夫又要回忆,我急忙说:“你看看我写的《夏的灵魂》和《盼归的母亲》吧!”我坐在电脑前开始了对夏至和母亲的描摩,但没有多少思路,只好随情写下这些句章,以表达自己对夏天和母亲的恋念。丈夫走了过来,一边点击着鼠标,一边吟诵着:夏的灵魂——你的脚步虽没有春的欢快,但是踏着浓绿走来,青纱帐的微弯腰肢,迎接着煦风,熏绿了江水的两岸和平缓与激骤的山峦。我无法估量你的能量,只觉因为有你,世界变得稠绸,丝滑、靓爽。炎热炙烤和大雨后的熏蒸,是你的本色;浓绿鲜艳和繁茂是你的理想;馨香金黄奉献是你的荣光……

“光鲜不实在。那时我娘……”丈夫又要开讲,我急忙说:“我又没见过你娘,也没有吃她擀的夏至面,我是写不出来。你还是看看我是怎么待你儿子的吧。”

丈夫好像很惆怅,没有多说什么,又向前推了推鼠标,继续看我的不成功的《盼归的母亲》:黑色天幕遮罩下的街角,车流如织,灯光交错着眨眼,亮如白炽,或暗若灰降。闪烁着的灯光映照下,一位普通的妇女,翘首向着儿子归来的方向,辨析着如梭的车影。不是,也不是,微风吹乱了花白的鬓发,在灯光下飘忽着。一手拿着钥匙,一手扯着衣襟揩去额头的汗滴;手里还握着手机并将它贴在耳边,躲过呼啸而过的汽笛,生怕错过儿子来电救助的铃声。电动车穿行于车流中,微弱的灯光射过眼际,一辆两辆三辆,这不是,这也不是,心一阵紧似一阵,有时屏住气息,目光一会追逐远去的,一会再聚前来的,游弋飘忽。每天这个时候,晚饭热在锅里,菜肴扣在茅斗下,一会试试热度,一会瞅瞅嘀嗒着的表针。屋里亮着灯光,电视画面闪播着,无法进入心境,只想着下班路上的儿子。儿子虽已成年,只要有妈妈在的一天,就有一天的牵挂。无论酷暑和严寒,总在此时站在街角,翘首张望着、聆听着……

看完后丈夫没有说什么,眼里似乎有闪光的东西:“明天我要回家,给我娘上坟,端上送晚了的面条!你要亲手学着擀!”态度很强硬,没有商量的余地。

“那时我娘,总是早早地起来,烧好水凉着……”丈夫又开始了回忆,“你写不出来的!”他离开了电脑屏幕,怅然地站了起来,我的眼前再一次呈现出婆母勤俭持家的身影,耳边再次响起:“勤紧勤紧,吃饭把准;懒惰懒惰,挨饥受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