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晚风日记

2024/01/17经典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晚风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晚风日记 篇1

我喜欢风,我喜欢那夏天的晚风,我喜欢她的那份柔和,令人陶醉,舒畅无比。

我喜欢书,它就像一条,满载知识的小船,它载着我一路航行,带着我前往未知的世界探险。

我喜欢猫,它不仅可爱,还拥有灵敏的嗅觉,矫健的身手,还是一个非常有灵性的小生灵。

我喜欢秋天,喜欢那丰收的喜悦,我喜欢秋天的稻田,随着风轻轻的摆动,金色的稻浪像一片黄金,承载着农民伯伯汗水,比黄金更珍贵,比花儿更美丽。

我喜欢柳树,在一阵阵暖风的吹拂下,慢慢的抽出那嫩芽,待到他长大了,随着夏日的暖风摇曳,小孩子摘下柳枝,兴冲冲的把柳枝编成的花环戴在头上,快乐的奔跑着。

我喜欢桃子,当你把种子播下去,待到花开季节,花儿伸了个懒腰,从叶片中跳了出来,慢慢的花谢了,叶片底下却冒出了一张粉白的脸蛋,令人心生欢喜。

我喜欢水,我喜欢那从山涧流下来的泉眼,我喜欢那清澈见底的小溪,我还喜欢那宏伟的长江,黄河,它们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奇妙。

我喜欢书法,我喜欢那自由奔放的毛笔字,干净整洁的硬笔书法,都令人心生向往,忍不住一次又一次的与它来个亲密接触。

我喜欢冬天的雪,雪一来,房顶,汽车,甚至小孩子的帽子上都覆盖了一层美丽的白色的粉末,雪一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银白色的世界,让人感到一种纯洁,一种美。

我喜欢玩耍的小孩子,欢乐的嬉戏,雀跃,你心底的那份疲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从未有过的喜悦感。

我喜欢大自然,我喜欢生命,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生活。

晚风日记 篇2

我喜欢冬天里皑皑的白雪,她是那么的`纯洁。我喜欢那份无暇,我喜欢她那孤独而高尚的心灵。

我喜欢春日里静静的湖水,她是那么的幽静。我喜欢那份悠闲,我喜欢她那有时平静、有时奔放的性格。

我喜欢夏天鸣叫的蝉儿,它是那么的悠闲。我喜欢那份执着,我喜欢它那有些固执,却令人钦佩的执着。

我喜欢秋日里金黄的稻田,她是那么的美好。我喜欢那份愉悦,我喜欢她那丰收的谷粒,喜欢那静静待人来收获的稳重。

我也喜欢那绚丽的云霞。她不时的变幻着自己的颜色,就如同变脸一般,漂亮极了。

我还喜欢柔和的晚星。在寂静的夜里,我总喜欢透过窗子仰望星空,星星们如同在比赛一般,一个比一个亮,一个比一个温暖。每当我睡不着时,我喜欢拉开窗帘看明亮的星星。孤寂的夜里,她们是我唯一的朋友。

我也喜欢花。我喜欢淡黄的迎春,火红的玫瑰,洁白的百合,以及孤傲的梅花。她们为人类带来芬芳,使人能够陶醉其中。

我还喜欢看书,特别是在夜晚。轻轻地关上门,然后静静地拿起一本历史书,坐在床上,我眼前总是浮现出刘备、曹操、诸葛亮、孙权、马超……我喜欢身临其境的那种美妙的感觉。我喜欢让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充斥我的全身。

我也喜欢朋友,喜欢在出其不意的时候去拜访她们,去找她们玩耍。有时,我们一起看书;有时,我们一起在黑板上乱涂乱抹,衣服上脏得像刚刚去海滩玩过一样;有时,我们会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像仙女下凡一般。我们总能制造出快乐,即使有害羞的朋友,我们也能把她拉过来,让她喜欢这种氛围。我喜欢跟朋友一起创造一个自由自在、快乐奔放的世界!

我喜欢……

晚风日记 篇3

又到一年新春佳节。

街头巷尾,张灯结彩,陆续出现在大门上的“倒福”提醒着人们这个只属于中国人的节日又将来临。

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一样。

对于无法归家的游子,年是苦的,混合着牵挂与思念,难以下咽。

对于辗转千里终于回家的行人,年,是甜的。混合着温暖与亲切,令人迷醉。

对于历尽坎坷的探索者,年,是咸的。交杂着过去一年里受过的委屈,忍受的痛苦和对未来的美好的憧憬与祝愿,神秘,复杂,刺激着味蕾。

新春佳节,新年,不能明白道来它在我心中的份量,但隐约感觉它所承载的.情义与感情不可估量。

在我们家,一年到头来,最忙的要数奶奶,炸藕夹,炸圆子,蒸豆腐圆子,晒腊肉,小小的空间里堆满了奶奶为亲人准备的年货。奶奶已经接近80岁了,爸爸劝奶奶休息,让她不要再忙碌。奶奶有时也生气地骂咧:“都要吃,又都不学着做,真是累死了,明年再也不做了。”可是每一个“明年”奶奶都拿着锅铲重操旧业,又骂咧下一个“明年”,不再做了。我从来不劝奶奶休息,因为我知道一个就这么忙碌了大半辈子的人,只能以这种方式,在羊的最末,表达对子女们的关心。不劝,因为劝不动。

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因为在外求学,所以每半年才能回一次我在“城中村”的家。我总是开玩笑说,人家都是省际大春运,我是城内小春运。放寒假,对很多人来说都没什么,但对我来说它意味着回家,意味着炸圆子,意味着“年”。圆子我只吃奶奶做的,一如今年从英国回来的哥哥,见到奶奶问的第一句话便是:“做了粉蒸排骨吗?”

于我而言,年,没有久别重逢的热泪盈眶,相聚有时又何必故作伤感?也不是爸爸一直教育我的“传统”,“家庭”,那好像有点沉重了。它很简单,就是奶奶炸圆子的味道。重油,精廋,酥软,咬下一口,那种嘴巴和心都被填满的充实是独属于“年”的味道,也是这世间不可多得的美妙味道。

吃了十多年的圆子,只好这一口,是真的好吃。

人的记忆很有意思,那些在脑海了顽固盘踞的东西都连接着一段段不可替代的经历或者事件。正如我,贪念圆子的味道,无非也是贪念那些过去的记忆。五岁,十岁,十五岁,吃着圆子,我数着年岁不断成长。很多东西都在不断剥落,外表渐渐模糊褪色,不再记忆。只有这玩意,与奶奶,与亲人,与年,与希望融为一体,成为一年又一年里,只属于我的牵挂,只属于我的年味。

去年年饭时,哥哥在英国,和我们人人都在电话里拜了年,可是人没到,不能叫团圆。今年年饭,他回来,反而是我因为高三,最后回家。上桌时发现第一个菜就是他的粉蒸排骨,第二个就是我的炸圆子。

奶奶坐在一边傻乐,她什么都记得,一个不落。

酒过三巡,兴致正高,大家纷纷站起举杯。特别热闹。声声祝福里,人人欢快的饮下各自杯中,那无法言说的,美妙的,年味。

晚风日记 篇4

又是一年端阳到,一年的时间一晃就这样过来了,岁月的脚步总是那样匆匆又匆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却是沿着各自不同的轨道在运行,有的人来了而有的人却走了,事物的变化也常常出人意料之外,顺心顺意的这日子就过的快点,人生不如意者就会渡日如年,不论是前者或后者,都要遵循时光的轨迹,走过自己人生的每一天。

端午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传统而有意义的纪念节日,它是因着古代诗人屈原而延袭至今,虽说若干年过去了,这个节日却早已成为中国每年一度的惯节,不仅在形势上,且在原有的物质和气氛上也远远超越了它本来的意义。就拿粽子来说,原是一个纪念形式的象征,现在却被商家炒的价格居高不下,前两天跟女儿去家乐福买粽子,好多个品种价格不一,最昂贵的竟然达到几百块一盒,最便宜的也在十五元左右,而那些便宜的粽子每袋只装了不到十个,且体积又小,估计一斤米都没用到,可想而知这中间的利润有多可观。贵的咱买不起,就买了两袋便宜的,也算给商家小小的出点血,没想到女儿的'公司第二天又发了一盒,昨天朋友又送我一些,这个端午节也算小小的丰收了,看着这些粽子,心里只有一个转念,如果沈阳有汨罗江,我一定会前往,去祭拜一下那位投江而去的古诗人,他不但给今天的商家有了一个发财的机会,更让中国的公民有了吃粽子的这个念想。

南方的端午会有赛龙舟的壮观场面,不知在北方又有何举动,直到今天也没见动静,只看到超市里买粽子的人排着长龙在付款,看到这样的阵势,心里不由发出些许感叹,期望把古人传下来的这个节日,能够不奢华地传扬下去,以至后人还能真正了解到这个节日的原本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