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诗句 > 正文

清明节诗句

2024/01/17经典诗句

老地方整理的清明节诗句(精选122句),共5篇,请欣赏。

清明节诗句 篇1

1、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高翥《清明日对酒》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3、燕归花谢,早因循、又过清明。——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4、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5、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7、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8、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9、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赵令畤《蝶恋花·欲减罗衣寒未去》

10、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11、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2、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杜安世《鹤冲天·清明天气》

13、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

14、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张继《闾门即事》

15、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16、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17、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18、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19、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20、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熳》

21、年时酒伴,年时去处,年时春色。——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清明节诗句 篇2

1、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2、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3、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杨徽之《寒食寄郑起侍郎》

4、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5、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黄庭坚《清明》

6、时霎清明,载花不过西园路。——吴文英《点绛唇·时霎清明》

7、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8、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日对酒》

9、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10、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11、清明又近也,却天涯为客。——曹组《忆少年·年时酒伴》

12、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13、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4、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15、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16、浓睡觉来慵不语,惊残好梦无寻处?——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17、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李冠《蝶恋花·春暮》

18、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19、大堤欲上谁相伴,马踏春泥半是花。——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20、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柳永《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21、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22、舞烟眠雨过清明。——晏几道《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23、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4、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25、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6、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孟浩然《清明即事》

清明节诗句 篇3

1、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白居易《清明夜》

2、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3、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4、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戸,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懐民。懐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使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无功,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6、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7、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

8、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得行固愿留不恶,每到有求神亦倦。

10、青春不觉老朱颜,强半销磨簿领间。

11、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

12、点笔袖沾醉墨,谤花面有惭红。

13、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14、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

15、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1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17、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18、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19、粉墙低,梅花照眼,依然旧风味。——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2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

21、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22、洛阳城东西,长作经时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的《别诗二首·其一》

23、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清明节诗句 篇4

1、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叫:风声如吼。——唐·孟郊《苦寒吟》

2、塞垣苦寒风气恶,归来面皱须眉斑——谢逸《送董元达》

3、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5、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慄——《古诗孟冬寒气至》

6、“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唐·元稹《南秦雪》

7、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洪升《雪望》

8、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9、恼人风味阿谁知,请君问取南楼月。——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0、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朱庆馀《早梅》

11、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1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3、浩汗霜风刮天地,温泉火井无生意——岑参《冬夕》

14、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黄庚《雪》

15、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16、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17、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18、东多高静乡,芳宅冬亦崇。——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

19、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20、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

清明节诗句 篇5

1、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文天祥《除夜》

2、“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唐·元稹《南秦雪》

3、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杜甫《公安县怀古》

4、冬日有情还可爱,忽开云雾见林丘。——王之道《冬日出郊二首·其一》

5、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6、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题画竹》

7、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 戎昱《桂州腊夜》

8、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9、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10、种竹淇园远致君,生平孤节负辛勤。——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11、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12、杖藜徐步转斜阳。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3、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 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4、翠云梢云自结丛,轻花嫩笋欲凌空。砌曲横枝屡解箨,阶来疏叶强来风。--《赋得阶前嫩竹》 陈·张正见

15、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6、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7、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18、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19、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20、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辛弃疾《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21、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22、蓼岸荻花中,隐映竹篱茅舍。——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2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4、竹疏虚槛静,松密醮坛阴。——张泌《女冠子·露花烟草》

25、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李峤《风》

26、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27、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8、团扇不摇风自举,盈盈翠竹,纤纤白苎,不受些儿暑。——文征明《青玉案·庭下石榴花乱吐》

29、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刘禹锡《潇湘神斑竹枝》

30、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31、乱蝉衰草小池塘。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2、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