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文章 > 正文

最热作文

2024/01/19经典文章

老地方整理的最热作文(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最热作文 篇1

1、命题性质:关系命题。要讲清感动与出发的关系。

2、主语的补足:可以是大家,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特定的人、特定的群体、特定的事情。

3、感动与出发的关系。感动是前提,出发是结果;感动是内在的,出发主要是外在的。

4、词语的推敲:感动是感悟的,也可以是外在引起的。出发,可以是观念的出发,观察、处理问题的方法方式的出发,也可以是行动的出发。回报社会、关爱他人、立足本职、健康心理都是它的内涵。带着,有时时提醒、时时鼓励的意思。

5、感动与出发的内容比例。学生可能认为出发是个起始性的词语,因而这方面的内容少得可怜,大部分内容放在感动上,比例失调。最保险的办法是感动和出发交替出现,融为一体,互相作用。其实,出发在这里已经是行动的代名词,包括了行动的过程。

6、定势思维的干扰。平时写惯了“感恩”之类的话题,结果不动脑筋,生搬硬套。没有把重点放在出发上,偏题了,也偏离了出题者的意图。因为人类任何思想的结果在于行动。

7、表达方式,最好是叙述、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的散文,议论文次之,说明文难度较大。

8、思维方法——收放结合。放,就是联想。联想人:家人、友人、师生、各行各业的人;熟人、陌生人;领导、群众;健全的人、残疾人;伟人、凡人;古人、今人;中国人、外国人;大人、孩子;男人、女人……。联想事:雪灾、奥运、震灾、一件平平常常、普普通通却令人感动的小事……联想物:天地万物为我所用,供我生存,可歌可泣。放,就是所有的段落、所有的文字、所有的材料都要百川归海,回归一个中心,否则就是一堆砖石的堆积,不等于一座精美的楼房。

9、超凡脱俗难。雪灾、震灾可写,写的人肯定多,但是写出新意难,如何以小见大或另辟蹊径,那就要动动脑瓜了。

最热作文 篇2

我最热爱的运动是打篮球,打篮球的时候那种大汗淋漓的感觉是难以言语的。我在队中的位置是前锋,因为我的个子很高,像抢篮板这样“活”基本上都是我干。

记得还是今年夏天的时候,学校里组织了一场班级友谊赛。让班与班之间进行比赛,虽说是友谊赛,但是每个队,甚至是每个人,都抱着必须要赢的`心。所以,在赛场时,刚开始的时候,还是风平浪静,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的,暗涌浮动,最终,硝烟弥漫了整个战场,战友们把平时的杀手锏都拿了出来,跳投,后仰,背传,接力,就连小胖也使出了平时不用的招数“肉盾肘推”,不使还好,这一使,场上的“敌人”可就吃不消了,见了小胖就躲,避其锋芒,只见场上出现了可笑的一幕,一个小胖子,在场上跑来跑去,无论是走到哪里,人们就像是躲避“瘟神”一样,躲开了。

因为小胖使出了“杀手锏”,再加上我这个前锋和所有队友的努力,所以最终的胜利,呵呵呵......

这场硬仗为我们班赢得了荣誉,赢得了尊重。

最热作文 篇3

森林里的国王想选二位将军,可又不知道选谁,最后国王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就是举行一场运动会。

消息刚传开,大家都赶来报名,有骆驼、大象、松鼠、天鹅国王说:明天上午比赛就要开始了,选手们回家练习、练习吧!话音刚落,嗖地一声,大家飞快地赶回家,练习自己报名的项目,生怕比赛没比好。

第二天,阳光明媚,风和日暖。选手们一个个生龙活虎,准备在比赛中大显身手。裁判大声说道:参加跑步比赛的站成一横排,各就各位,预备。裁判举着令枪,啪地一声枪响,选手们脚下生风地跑着,都想得第一名,最后获胜的是豹子选手。

第二场比赛是飞行,会飞的动物选手也全都站成一横排,啪,枪声刚落,选手们使出各自的'飞行特技,越飞越远。突然天上下起小雨,燕子选手昨天被猎人打中了一枪,伤口才好一点,可现在下起了小雨,燕子忍着疼痛飞行,眼看就要到终点了,老天好象跟燕子过不去,转眼间又下起了大雨,燕子选手支持不住了,从天空上掉了下来。嘀嘟,嘀嘟,救护车赶来了,经过紧张的抢救,燕子得救了。最后,老鹰获得了飞行比赛第一名。

运动会结束了,国王说:二位将军分别是豹子和老鹰。燕子坚忍不拔的精神感动了我,所以我还要任命一位将军,那就是燕子。

最热作文 篇4

湖北省高考考了这样一道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母语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人人都有自己的母语。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的生存发展之根。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

凭心而论,这道作文的话题指向性是非常显豁的:可直接写“母语”,也可由“母语”说开去。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道没有多大审题难度的作文题。事情果真如此吗?

笔者今年有幸参加了湖北省高考阅卷,在13天时间里,共评阅了20xx来份作文。除偶尔为一二篇优秀作文击“键”赞叹外,的时间却不得不为一些低水平(特别是偏题离题)作文黯然神伤,嗟叹不已。这些作文(大概有三分之一吧)究竟存在什么问题?笔者在此试作一小结,以为后来者戒。

一、曲解话题

什么是“母语”?简而言之,母语是一个民族(可以指某一具体的民族如满族、蒙古族等,也可以指整个中华民族)所共同使用的语言。这既是一个浅显的常识,也是由作文材料可以导出的结论。然而,很多同学却对“母语”作了另一种解释:母语就是母亲的话。有的写母亲的某一句话给他十几年的人生以启迪;有的写家里发生了冲突,母亲的一句话使矛盾冰释;有的写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阶段正是母亲一次次的点拨才使自己克服各种困难,茁壮成长。这类文章很多写得情真意切,颇富文采,但因为它审题立意错误,自然只能打入另册。

要消除曲解,避免似是而非的立意,应注意二点:其一,词语(概念)是约定俗成的,不能用网络语言来“恶搞”,也不能用脑筋急转弯来“变形”;其二,孤立的一个词语可能是多义的,然而在一个具体的语境中往往是单一的,我们在确定义项时应紧紧抓住语境。二、断章取义

在众多偏题作文中,有一部分学生以“民族文化”、“发展”、“根”为话题,作文中只字不提“母语”。这些词语虽取自原材料,但因为不是话题中心语,因而以它们作话题自是很不恰当的。要纠正这个偏差,关键是阅读理解材料要有整体观,要审清它的范围(材料范围和话题范围),另一方面要善于提取材料中的关键词,特别要注意抓住材料中反复出现的词语。

三、弄巧成拙

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在立意中往往别开生面,使人耳目一新,但逆反要有度。在这次考试中,有的同学提出要淡化母语的地位,甚至要让母语消亡。母语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母语的消亡往往意味着一个民族文化的消亡。以“母语消亡”立意的学生本质上不一定是不爱国的,但宣扬让母语消亡,其贻害却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写这类文章的同学要端正思想,加强修养,多读点哲学方面的书籍,让境界高远一些,视野宽阔一些,思维缜密一些。

四、暗度陈仓

有一类同学落笔点“母语”,但接下来却是写“诚信”、写“和谐”。“母语”怎么变成了“诚信”、“和谐”呢?他们的逻辑是:“母语”是“民族之根”,“诚信”和“和谐”也是民族之根,那么“母语”就是“诚信”或“和谐”。这个推理就像“苹果是水果,香蕉是水果,所以苹果是香蕉”一样滑稽可笑而不堪一击。

要克服偷换概念、转换话题的毛病,我们必须遵循概念同一律(即同一个词语在意义上要自始至终不变),推理要合乎逻辑、事理。

五、举棋不定

有的同学,一会儿写“母语”,一会儿写“母亲的话”,从头到尾,左摇右摆。另有一部分同学,文章写了六七百字,才发现跑了题,于是赶快围绕母语发一通议论,生拉硬扯把前后文拼在一起;时间稍充裕的同学,则硬着头皮围绕“母语”再写几百字。这样不相干的两块拼在一起,自是特别刺眼。要消除摇摆不定、仓猝补救的现象,关键在于平时就要养成审题习惯,而且要肯花时间,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

六、迷失自我

作文本应是个性化的大展示,不同的阅历、认识、情感,使学生作文千姿百态。然而,本次作文却给我们泼了一瓢冷水,首先是大多数作文的结构“惊人地相似”:前半文写母语的作用,后半部分写多元化文化下母语的地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所有考生都受到原材料限制,把一篇材料作文变成了扩写,不自觉地当了命题人的传声筒。这与前些年把高考作文中提供的故事类材料扩写成小说,如出一辙。其二是很多作文的前半部分,堆砌了大量的名言警句,且又未对其进行必要的

分析,结果成了古诗名句默写大比拼,如果删去这些名言警句以及被套用的命题材料中的句子,作文中剩下来的自己的文字实在可怜得很。代圣人立言,成了时髦。当学生众口一词、千人一面,那将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