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经典诗句 > 正文

描写儿童的诗句

2024/01/20经典诗句

老地方整理的描写儿童的诗句(精选104句),共4篇,请欣赏。

描写儿童的诗句 篇1

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2、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所见》

3、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4、秋来皎洁白须光,试脱朝簪学酒狂。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唐·权德舆《览镜见白发数茎光鲜特异》

5、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吕本中《连州阳山归路》

6、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李涉《牧童词》

7、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唐·刘禹锡《踏歌词》

8、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9、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10、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唐·李商隐《绝句》

11、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1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13、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唐·贾岛《宿郑州》)

14、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15、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6、儿童也爱晴明好,纸剪风鸢各一群。——明·朱茂曙《秦淮河春游即事》

17、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袁枚《所见》

18、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丘为《泛耶溪》

19、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

20、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21、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施肩吾《幼女词》

22、幼童轻岁月,谓言可久长,一朝见零悴,叹息向秋霜。迍邅已穷极,疢疴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怨伤。——伍缉之《劳歌二首》之一

描写儿童的诗句 篇2

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3、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李商隐《忆匡一师》

4、秋来皎洁白须光,试脱朝簪学酒狂。一曲酣歌还自乐,儿孙嬉笑挽衣裳。——权德舆《览镜见白发数茎光鲜特异》

5、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杜甫《江村》

6、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郑谷《淮上渔者》

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8、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

9、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10、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黄庭坚《采桑子》

11、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轩治翁

12、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4、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15、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16、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丘为《泛耶溪》

17、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刘禹锡《踏歌词》

18、幼童轻岁月,谓言可久长,一朝见零悴,叹息向秋霜。迍邅已穷极,疢疴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怨伤。——伍缉之《劳歌二首》之一

19、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许虬《折扬柳歌》

20、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21、儿童也爱晴明好,纸剪风鸢各一群。——朱茂曙《秦淮河春游即事》

22、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绝句》

23、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孔尚任《放风筝》

24、午后顺着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脚下流。水中石头大如斗,石边鱼儿轻轻游。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边和地头。口中唤着大花狗,手里牵着老黄牛。——《牧牛图》

25、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李煜《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26、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杜甫《腊日》

27、黄鸟翩翩杨柳垂,春风送客使人悲。——高适《东平别前卫县李寀少府 / 送前卫县李宷少府》

描写儿童的诗句 篇3

1、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胡祗遹《阳春曲·春景》

2、菀菀黄柳丝,濛濛杂花垂。——常建《春词二首》

3、柳丝长,桃叶小。深院断无人到。——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4、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

5、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周邦彦《兰陵王·柳》

6、候馆梅残,溪桥柳细。——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7、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佚名《送别诗》

8、借与门前磐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9、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思书》

10、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黄庭坚《诉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11、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白居易《杨柳枝词》

12、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13、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白居易《望驿台》

14、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5、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裴说《句》

16、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17、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18、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1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0、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2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____曹植《白马篇》

22、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汤显祖《正觉寺示弟儒祖》

23、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24、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描写儿童的诗句 篇4

1、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文徵明《饮子畏小楼》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4、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____查慎行《三闾祠》

5、当怒读则喜,当病读则痊。恃此用为命,纵横堆满前。——杨循吉《题书橱》

6、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7、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

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9、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____杜甫《阁夜》

1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1、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____陆游《读书》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17、连夜深山雨,春风应未多。——恽格《晓起》

18、春分雨不歇,清明前后有好天

19、风雷送暖入中春,桃柳着装日日新。赤道金阳直射面,白天黑夜两均分。

20、轻风细雨,惜花天气,相次过春分。——杜安世《少年游·小楼归燕又黄昏》

21、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2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2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

24、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

25、雪人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宋·苏轼《癸丑春分後雪》

26、日长亭馆。尚问寒深浅。底事今年花信晚。柳外东风未软。韶光已近春分。小桃犹霜痕。天意因怜病起,故教迟吐清芬。——张野《清平乐和李御史春寒》

27、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2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9、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30、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水沈一缕袅炉熏。尽醉芳尊。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仲并《画堂春》

31、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