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秋的文章
关于中秋的文章(精选12篇)
团月节
文/积雪草
民间习俗,上元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过什么节吃什么东西。传统的节俗大多体现在一个“吃”字上,别小看这个“吃”字,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不吃点什么东西,似乎不容易让人记住。
“吃”是最直接的记忆,美食是传承文化的一个最好的载体,美食穿肠过,文化心中留。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东汉《礼记》中有言:“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帝王秋天祭月在古时是一种礼制,月饼是祭月用的供品。
月饼像征着团圆,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起于唐,《洛中见闻》里曾有记载,这是最早见于书籍纸张的记载。兴于宋,到了宋代,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月饼的做法更加精致,月饼有了“金花”、“芙蓉”等众多雅称,南宋的吴自牧在《梦梁录》中曾记载过中秋节的盛况。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也曾写过:“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诗中小饼即月饼。到明清时期,中秋节吃月饼已成为全民盛行的风俗,隆重程度仅次于春节,而且月饼的制做花样也越来越多,清人在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曾详细地介绍过月饼的制作方法。
中秋赏月的习俗,据说是从宫廷开始,逐步流传到民间,成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人文情怀。古人赏月时喜欢弄些风雅之事,三五成群聚于亭台楼阁,或水榭山巅,大家一起喝酒、吟诗、弄花、吹箫等等。
唐宋时期的人们,对于月亮似乎格外钟爱,诗仙李太白在《月下独酌》里说:“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个洒脱不羁、醉意醺醺的歌者满怀豪情,月光、花影、美酒、互相映照,一时间诗兴大发,妙句横生。宋代大诗人苏轼更是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样流传千古的名句。清人张潮则喜欢“松下听琴、月下听箫”,清凉的月光下,箫声呜咽,直听得人怅惘不已。张潮的月下听箫,虽不一定是中秋的大月亮,但也尽得月下风情和趣味。
中秋节的关键词除了吃月饼、喝桂花酒、赏月玩月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标记就是“嫦娥奔月”的传说。这个故事和中秋节紧紧地绑在一起,像路标一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传承千年不朽。
小时候听外祖母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总会唏嘘不已。嫦娥姐姐为什么那么傻呢?偷吃了西王母赐给后羿的不老仙药,一个人在广寒宫里守着玉兔和桂花树孤独千年,招引的世人不断引颈眺望天上的月亮。
又是一年八月半,中秋时节,金风送爽,桂子飘香,正是人间花好月圆好辰光。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天上月圆,地上人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团圆是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也是核心内涵,散发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终将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中秋偶感
文/蒲萍
1975年9月20日,农历8月15日
在那个年月,我从东北方刚回来,一家户口还是无三证(无户口,无粮食,无工作)。生活很艰难,故有人生感慨:一个人的工资养活5口人,当时的工资100多元。正值中秋来了,我们的汉民族,对中秋很看重,故有赏月的习俗。
中秋月夜,万籁俱寂,月夜皎明。
小儿盘腿坐膝,话月宫长空。
苹果、月饼供赏月,孩子哪知多少月圆月缺?
今岁团圆,明年却何知?
今岁庆中秋,月影入窗来,满天星斗夜。
月晖却长在,了却人间愿,何以两分离?
今岁妻儿笑声在,明岁两厢思。
孩子大学毕业后,都有一番事业,今日诉述着:孩子在自己的前程里,年迈父亲感到人生安慰。2011.6.26
一个人的三个中秋
文/孔令建
一块坚硬的“砂糖”月饼,一只黄澄澄的柿子,一个青幽幽的果柚,一直留在他的记忆里。
穷山恶水,小山村是呜咽的痩马,那用来止馋的月饼、柿子、果柚,都是母亲沤着大半年的汗水,输送给节日的低吟浅唱。试啃一口香甜,他笑啊笑,从晨早一直笑到月上中天。他举着与弟妹分得的半块月饼,一直躲在屋檐下咽口水,虽然好想咬一口,可是一想起母亲的叮咛,他只有苦等那场与佳人的盟约。佳人是明月,是泠泠的银盘,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那时高空寥廓,辉光四射,乡村檐头上,越鸟巢南枝。终于等到银盘最圆最亮,等到母亲的叮咛结束,他便喃喃祭过月亮,开始大快朵颐。那一夜,他梦里桃花尽放。
从此,年年他都盼中秋,只为吃。
终于等到不愁吃了,他内心却储满了乡愁。
那年他已离开了小山村,在异乡的城市里谋职。中秋撞入他怀里时,他已是宽肩厚背的壮年。在繁华城市光的层楼下,他辗转翘望,内心充满了对母亲的念想。那时,他记得,依旧是圆月高挂,银芒铺展,不同的是窗牖下的花园,摆满了赏月的佳馔。月饼已不再是昔日坚硬的“砂糖”, 而是香气诱人的“双黄”。柿子、果柚、炒螺、饼干、葡萄、鸡肉、鸭肉、猪肉、桂花酒,应有尽有。
这些年,他的人生装满了丰盈的美宴。可每每在沉醉之后的半分清醒里,面对江水千隔,夕阳山外山,他的思绪就穿越水之湄,山之壑,触及故园,故园中的杨柳、长青藤、牵牛花,还有牵牛花旁翘首北望的母亲,母亲面颊上的皱纹。
月还是那月,可人已不再是那人了!从此,他最怕过中秋,只因中秋,他是断肠人!
终于,他不用做断肠人了!时代的高铁正咣珰咣珰从他的城市穿梭而过,高速路网也四通八达地凌空飞舞起来。他随时可以驾着他的“福克斯”,象一支利箭,瞬间抵达他心海里的靶心。
靶心就是故园,是母亲期盼的目光。
母亲还健在。他最担忧的事没有发生:子欲养而亲不待。幸好,一切都如愿。不如愿的是那年的中秋撞到他怀里时,他的年华已老去,中年的鱼尾纹,正爬上他的眉梢。
他与母亲,还有家里的弟妹,第一次聚首在屋前的老榕树下,舒心赏月。昔日异乡中秋的盛宴华筵,锦衣玉食,已褪出了人生舞台。这些年他已回归简淡,用乡村朴素的生活习惯,来养生余年,来医治自己的“富贵病”。
浓极至淡,返朴归真,生命便得泰然。所以那年中秋,月饼虽有,鸭肉、鸡肉、猪肉、桂花酒虽有,也只是象征性的少许,它们,只用于祭月,用于欢贺时势,献礼岁月。
日子一年比一年有惊喜。谁曾想到,今宵,他也能千里赴归,与老母、弟妹,一起“把酒问青天”。这在过去,迢遥的路途让他不敢想啊!
而今,中秋,不再为吃,不用做断肠人,它只是岁月的驿站。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间好时节
文/褚琳景
中秋将至,巧的是今年中秋与国庆假期共过。当人们开始计划假期游玩时,“千里明月寄相思”的情绪也会油然而生,而“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也代表了一些人的经历和感慨吧。
今年过年时,家族的几位长辈时髦地玩起微信群,把大家拉到群里,无论身在哪里,分享、问候、抢红包都不耽误。群里有远在成都的二爷爷一家,开朗的二奶奶便成了他们一家子的“代言人”,时不时和我们互动,活泼劲儿不亚于年轻人。
二爷爷早年参军,后来定居成都。我想起十几年前,二爷爷一家回汝阳探亲,正逢中秋,我们都聚在小爷爷家的花园里。傍晚时分,伴随着一轮圆月挂上天宇,家庭联欢会也拉开了序幕。那时读小学的我,对来自大城市的小表姐充满了好奇,在家长的怂恿下,和小表姐一起唱起了“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片月饼一片情哪,爷爷是个老红军哪……”这首应景应情的儿歌,引得全场掌声,戎马一生的二爷爷更是为之动容。大人们放开了,豫剧、秧歌、讲故事,在圆月的见证下纷纷登场。有花,有月,有茶,有糕点,有虫鸣,有微风,有亲人,有笑语……这,大概就是国人“欢聚一堂”的情怀吧。
读中学的时候,我在校寄宿。开学不久就到了中秋节,集体生活刚刚适应,还是会有落寞感。有女同学给家里打电话,哭着说想家,惹得一群女生眼眶蒙上湿气。晚自习的时候,班主任给大家拎来了月饼,几个人一组分一块当时五毛钱的月饼,吃得津津有味。大家自发组织娱乐活动,又唱又跳,暂时没有了想家的念头。
大学的第一个中秋节,是在军训期间,晚上大家在教官的带领下,拉歌对垒。天南地北的同学带着家乡的风情,为我们的团圆夜抹上了青春独有的一笔色彩。
多年后的今天,中秋被渲染成铺天盖地的营销广告、华丽的节日礼盒、朋友圈转发的祝福……我倒希望,我们的节日不需要多么排场、多么喧嚣,只要和家人、朋友能聚到一起,就算清茶加唠嗑,“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难忘的中秋
这是一个难忘的中秋。
虽然过去许久了,但它仍然深深烙在我的心中,永远难以抹去。
之所以难忘,并不是它与过去的中秋有什么特别的不同,而是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让它变得温馨、变得让人感动、变得让人难以忘怀。
中秋临近,工作任务仍然紧迫,虽然放了三天中秋假,但所里绝大多数民警仍然战斗在岗位上。中秋月圆人团圆,谁都希望中秋这天与家里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吃吃月饼赏赏月。但这天我们却让家人失望了,不仅没能与他们一起团团圆圆吃顿团圆饭,更连月饼都没能给他们捎回一个。因为所里资金紧张,拿不出一分钱,中秋这天只能让大家空手而归了。还好,这天我与“朱老师”等人值班,不能回家,避免了家里人问要月饼的尴尬。虽然是在所里与弟兄一起过中秋,但中秋毕竟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总要有点过节的气氛和样子,不能与平常一点分别都没有就这样过了吧。“朱老师”大概感觉到了大家的失望与尴尬,于是他悄悄地跑到街上自己掏腰包为我们买来了月饼,还为厨房加了菜,让几个值班的弟兄一起在所里过上了一个快乐难忘的中秋。吃着他添加的好菜,啃着他买来的月饼,大家眼里噙满了泪水。
兄弟之间不言谢,记着这份情就行。
“朱老师”,我们会永远记住你的!
明月寄情人长久
文/侯宝华
每到中秋,总想写点与明月有关的文字寄托情感。一样的月光下,似乎每年都有不一样的心情。花好月圆夜,唯有对家人、朋友以及美好的世间万物最美的祝愿,是一成不变的。
每到中秋,不自觉地想听歌唱明月的歌曲以寄托情感。《月亮代表我的心》《花好月圆夜》《明月千里寄相思》《彩云追月》《月亮船》……你最爱哪一支呢?我最爱听《明月千里寄相思》,旋律流畅,意境深长。
每到中秋,更想朗诵有关明月的古诗名句寄托情感。在诗意中,尽情体会中秋带来的亘古悠远的记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诗意的中秋送给远方的游子,是最能表达人们情感的。
每到中秋,不知朋友们是否有过明月寄情、五味杂陈的心情?记得我学生时代过中秋节,坐在操场上,遥向家乡夜空,牵挂着父母,默默地许下心愿。如今,时空变换,角色迥异。女儿如愿考到了北京读大学,今年中秋要和同学一起在京城赏月聚会。我深切感受到了当年父母独自过中秋的心情,这份明月寄情的心情恐怕只有在外地过中秋的人最容易感受到了。
今年中秋,故乡明月情,月是故乡明。更有一种特别的心情,用明月寄托特殊的情感。如今,父母和我们同住在县城,这是他们离开山村的第一个中秋明月夜。乡村的月圆夜已经成为他们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那里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明月当空,月华如水,蛐蛐声声,宿鸟幽鸣……
今年中秋,我静静地听那支《城里的月光》,“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温暖他心房,看透了人间聚散,能不能多点快乐片段,城里的月光把梦照亮,请守护它身旁,若有一天能重逢,让幸福撒满整个夜晚……”
今年中秋,我用一首原创小诗《明月寄情人长久》表达最美最真的祝福:
中秋赏月夜空游,
聚会城楼解乡愁。
路遇嫦娥捎祝愿,
亲朋好友乐无忧。
中秋节
文/温馨的日子
中秋节
时间过的真快啊,转眼间又快要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 今年是我在方大公司的第一年中秋佳节,以往每年的中秋之夜是和一家人一边吃着月饼一边欣赏着又圆又亮的明月。虽然心里有点伤感但是有公司领导的关心及慰问。正好大家正猜想着今年公司到底给我们发什么花样的月饼,门外快递员进来让财务签收好几大箱的月饼。这时我们几个资料员踊跃的帮财务清点月饼的数量,而且帮着她把一盒盒精致漂亮的月饼装进一个个环保袋。领到月饼的员工拆开一层层包装精致的盒子。
啊!月饼好丰盛啊有哈密瓜的、有菠萝的、有五仁的、还有豆沙的,有甜的 、有咸的、还有……这么多各式各样的月饼馋的我直流口水。不知道今年的中秋会来得比较晚,公司也很顾及员工能过好中秋佳节的心,公司的几位领导放弃回家过佳节的时间走基层到中心来慰问我们,领导也给我们带来了一箱饮料给我们。虽说礼轻情意重,但我们个个心里还是感到一份温暖。
时间就是这么的短暂,太阳也渐渐的落山了,天也黑了脸。月亮也露出了笑脸,我们全家其乐融融的坐在一起喝茶、吃饼、聊天,听王菲唱《但愿人长久》。装月饼的盘子里依然有蛋黄味的,我想它也许依然那么难吃,但那已经不重要了,毕竟中秋节全家人坐在一起就很好了。这时我也随手拿一个来尝尝,也不是那么的难吃嘛,咸咸的,跟咸鸭蛋差不多。吃着吃着心里想起了,在远方的嫦娥姐姐,是不是也在品尝这咸咸的蛋黄月饼呢?
雅趣中秋
文/冰心无尘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我一直都觉得中秋节是最温暖、最动情、最唯美、最让人思亲的节日。
中秋,是一个想象优美的神话,赋予了文人墨客们最缤纷的想象之韵律与色彩。“月到中秋分外明”是一种风物境界,“千里共婵娟”是一种情感境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一种思念境界;中秋节文化弘扬光大有多远,魅力中秋境界就有多远。
那一缕缕的月华情思曼妙,那一凄凄的山水意趣清凉,那一篇篇的春色心事玲珑,还有那道道的山水韵语轻柔,似乎均在展示着谁是谁的眷恋?谁是谁的青睐?谁是谁的顾盼?谁又是谁的陌路?
是残月缝补了思亲,是物与景填满了月圆。思亲如歌,唱尽人间的悲欢离合;相思如酒,饮醉天地之阴晴圆缺。几乎所有的有情人都会在寂寞的月光下,守着那份千年的清秋……
朋友相邀,觅一处世外桃源,来一壶小酒,品一味香茗,备一份小菜,来点诗词书画的唯美,来段太极神韵的空灵,缆月光,集思绪,渲情愫,淡淡的雅趣,悠悠的闲情,自是一番不同风雅的纯粹与妙趣!
儿时温馨的中秋
“月亮圆,月亮光,好像灯笼在天上……”
曾几何时,这首熟稔的儿时童谣,又隐隐地萦回耳际……
八月十五,月到中秋分外明。瞄向窗外,一轮澄明、皎洁的皓月,悬挂在邈远的苍空,俨然是亮丽的灯笼,正挥洒一室的清辉,不期然地令我缅想起儿时温馨的中秋……
犹记得,儿时每每中秋跫音近在眉睫时,祖父总煞有介事地收集美禄罐,然后敲敲打打,又割又剪地制作一个“美禄罐”灯笼,让堂哥环绕老家宽敞的庭院,提早“提灯笼”过中秋。美禄罐灯笼虽缺乏艳丽的外貌,但亦似模似样的,对乡间的村童而言,这已是弥足珍贵的珍品。
中秋似新年,标榜团圆。故每逢中秋佳节莅临时,大伙儿总会齐聚在老家过中秋。
中秋节当天,草草用过了晚餐,华灯初上,大人不约而同地将中秋应节食品:柚子、菱角、月饼,还有各式自制的可口糕点:红龟糕、菜包、东洋菜、水果及绿茶等,从厨房端出,置放在客厅的圆桌上;小姑与堂哥则在屋外的庭院里,忙着用铁线环绕四周的柱子;小孩则兴味盎然地将色彩斑斓、形状不一的灯笼点燃,悬挂在有S形铁钩的铁线上。大伙儿各司其职,却忙得不亦乐乎。瞬息间,为数20多个灯笼,大放异彩。绚烂亮丽的灯笼,为这中秋的皓月添上姿彩,亦为即将展开的“月光会”掀开序幕。
逐年一度的月光会,是大伙儿引颈为盼的,故参与演出的堂兄姐妹们,皆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务必在演出中脱颖而出,以赢得喝彩。
月光会的节目林林总总,有:歌唱、舞蹈、节日典故、口琴与管箫独奏和游戏。
一首复一首,令人百听不厌的儿歌、民谣乃至流行歌曲,在大伙儿落力的演唱下,不禁令人听出耳油。事过经年,依稀记得,我演唱的曲子有:“小白船”、“兰花草”及“爱的路上千万里”。
有歌唱,就少不了有舞蹈项目的衬托。犹记得,“土风舞”及“竹竿舞”,是大伙儿的最爱了。大伙儿就随着悠扬的舞曲,翩然起舞。
曼妙的舞姿,往往引来了提灯笼漫游的村童驻足围观呢!
接着,四姐与小姑会不逞多让地相继呈现口琴和管箫独奏。记忆里,儿歌“可爱的家庭”与“红河谷”,是姐姐最爱吹奏的口琴曲。往往,大伙儿总爱一边拍手,一边随着轻柔的琴音大合唱,宏亮的歌声顿然传遍广袤无际的夜空,为这静谧的中秋夜增添了一股生气盎然之感!
耳熟能详的“草原之夜”,是小姑管箫独奏的拿手好戏。在小姑娴熟地演绎下,箫音袅袅,抑扬顿挫地萦绕耳畔,令大伙儿陶醉其中,获得如雷的掌声。
应中秋佳节的到来,祖母亦会在月光会上,为大伙儿叙述湮远、凄美的“嫦娥奔月”故事。在祖母如数家珍地叙述下,那一段久远的神话故事,顿时仿佛历历如昨地鲜活在记忆里,令人无限的怀念。
月光会的压轴节目,是大伙儿殷切期待,刺激又百“玩”不厌的游戏。
记忆里,大伙儿常玩的游戏,有:“报纸打人”、“大风吹”、“找手帕”、“捉迷藏”、和“抢椅子”。大伙儿尽情的玩闹,琤琮的笑语,登时为这静籁的中秋夜,增添一股欢腾的气氛。
游戏结束后,大伙儿才在这夜凉如水的庭院,一边赏月,一边品茶吃月饼。这当儿,大伙儿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话家常,温馨团圆,其乐融融……
时光如水,岁月不居。回溯儿时温馨的中秋,依然令我眷念与回味……
生命的循环
文/大雅无言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花繁草茂,且荣且枯。人生四季,少青壮老。贵福禄寿,且盛且衰。我们的日子从西边落下去,又从东边升起来。我们拄着拐杖老去,我们的孙子扶着墙站起来。
子承父业。端午叔说,端午叔喜欢说这句。以往,端午叔总是摸着儿子中秋的头说,中秋挺孝顺的,中秋知道做父亲的不易,望着端午叔伸过来的手,中秋只是一笑,端午叔也笑。现在,端午叔喜欢摸着曾孙儿立冬的头说,可是立冬上学去了。因为没有立冬的头摸着,端午叔说这话时,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脸上便流露出少许的遗憾。
三月的阳光正灿烂着,在中秋家阳台的躺椅上,端午叔又说:子承父业。想把手伸出摸在阳台摆弄着文竹的中秋的头,中秋象小时候一样,还是一笑,端午叔也笑了,说:你也老了。端午叔把伸过去的手缩了回来,说:我去楼下转一下。小雪婶为端午打开门,叮咛一句:早点回。
早点回。是小满奶一句老话(方言:口头禅),现在被媳妇小雪捡着说。其实子承父业也是小满奶一句老话,被儿子捡着说的。小满奶做姑娘的时候,是个心灵手巧的少女,她会纺棉,织布,印染。镇上的大姑娘小媳妇喜欢小满奶织的布,老大娘老太太喜欢小满奶纺的纱。重阳爹到镇上赶集时,把小满奶织的布包销了,上贩到汉口,下贩到南京。赚的钱置地种棉种靛,又赚的钱的置纺车织布机,再赚的钱置了明三暗六的青砖瓦房把小满娶了。每次重阳爹贩布外出时,小满奶总是倚在“门壁石”(方言:石质的大门框)上叮咛重阳爹一句:早点回。民国三十年,那年冬,重阳爹贩布到南京,重阳爹没回,小满奶倚在门壁石上等了一年,重阳爹还是没回。小满奶牵着端午的手,摸着端午的头说:子承父业。第二年把端午送到了私塾读书,后来,解放了,端午的书就没念了,小满奶家的家庭成份划为地主,家里的土地都收公了,端午则成为社员。有次收工回来,端午见母亲又倚在门壁石上,端午走过去摸着门壁石的凹痕,大声地说了一句:子承父业。端午见娘流泪了,这是端午第一次看见娘流泪。
晚上,端午跟娘商量,说要历练一下生意,小满奶苦笑了一下,说咋历练?端午说我做一个货郎就可以历练了,见娘没吱声,端午说干就干,做了一副货郎担子,熬了麦芽糖。
又一天放工回来,端午赤脚往“解放鞋”一插,将母亲做的“干靠巴”(方言:烙饼)往杯里一揣,将货郎担子的绳头往扁担一挽,双手一托上肩,喊着:鸡毛换针,鸭毛换线,破铜烂铁挨糖哟。就出门了,小满奶说这伢象个样子,拿着猪潲瓢倚在门壁石上叮咛一句:早点回。能不能早点回这可不由端午定,要看货物交换得怎么样,但端午回来的时候,也倚在门壁石上喊:娘,我回了。将钱放在娘的手上。
文革时,大队民兵连长带着枪,领着红卫兵来抄家,把端午叔的货郎担砸了,又要砸纺车织布机,端午叔拿着冲担(方言:专指挑稻草头的扁担,扁担两头包有尖铁)要拼命,小满奶见这阵势,大喝一声:端午。自己扑上了民兵连长枪上的刺刀,端午叔安丧了娘,将纺车织布机又抹了一遍机油,盖上了油布。
此后,端午叔只做二件事,上工和教中秋读书,小雪婶也只做二件事,上工和夏夜为父子俩摇扇子,冬夜为父子俩纳鞋底。恢复高考时,端午叔提着一瓶酒,兴奋地对小雪婶说:我伢有希望了。要小雪婶弄个丝瓜炒鸡蛋,晚上要和中秋吃酒。端午叔拿着酒瓶满满地跟中秋斟了一杯说:中秋,我敬你一杯,你得答应我报考纺织学校。中秋点了点头,父子俩二人举杯饮尽,中秋还真考上了武汉纺织大学,中秋大学毕业的一个署假,在端午叔的敦促下,修好了纺车和织布机。中秋分到黄棉工作的时候,利用节假教会了端午叔和小雪婶纺线,织布。
端午叔织了10米长的土棉布叫中秋鉴定,中秋说好,端午叔双手一拍,竖起大拇指,说:这才真的叫子承父业。
端午叔七十岁大寿,中秋跟他祝寿,吃完祝寿酒,端午叔和小雪婶就随中秋进了城,住在黄石港,只有到了种棉收棉的季节,端午叔才携小雪婶住进乡下,纺完纱,织完布,才又进城。
这土布是为孙儿清明织的,孙儿喜欢土布,孙儿媳妇也喜欢土布。清明是学艺术的,也就是画画儿,为这事,爷孙俩人还闹过别扭,端午叔要清明也去考武汉纺织学院,清明不同意,中秋就劝端午叔说;儿大爷难管,由他去吧。清明以奶奶拿着猪潲瓢倚在门壁石上为生活蓝本,画了一幅油画儿,起名为:流年。考上了湖北艺术学院,毕业后自己开了一家房屋装饰公司,自任老总,在市中心大上海小区置了业。
清明布置的新公司办公室接端午叔参观了一下,大厅的正面是一幅大的油画,流年。端午叔油画前端详了好一会,说:你把奶奶的眼晴画得传神。端午叔又摸了摸墙壁,看了看沙发,清明说土布比墙纸比皮革好。端午叔又伸出手,要摸清明的头,一想清明也是大人了,伸出的手拍了拍清明的肩,说:有种象种,无种不生。
也说中秋
文/半介寒儒
宋人林光朝有句云:“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此最明夜即中秋之夜也。然今年的中秋夜,云封月隐,无月以赏,便着笔几句闲聊,也算这节还没白过。
以前话过端午,今又说中秋,道不准哪天会叙叙清明乃至春节。这些节日从姓“汉”到姓“中”,值得述本阐源。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的生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礼记。月令》,节名始定于唐。该节有“祭月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团圆节等诸多别称,与岁旦、清明、端午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说到中秋,最绕不开的是月饼和月亮。传闻月饼源于纪念闻仲的“边薄心厚太师饼”;一说源于“胡饼”,得杨贵妃更胡为月,始称月饼;一说源于元末明初,扯上了朱元璋的农民起义。不一而足,都说得来有龙去有脉,孰真孰伪,也已难于定论。然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月饼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度的文化象征。
至于月亮,从古至今,无数骚人逐韵,不少墨客挥毫。唐·李峤《中秋月》“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苏子《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唐。张久龄之《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重温这些文采十足的清辞丽句,不觉已逸兴遄飞,诗心萌动,由是拙句跃然纸上:“桂叶婆娑皓夜长,清辉朗朗洒微凉。银壶过处分秋色,玉盏停时落桂香。疏篱影瘦虫鸣密,老屋星高鸟宿忙。难得今宵凭任性,浮生仅此又何妨。”律韵既成,随之一曲《西江月》词韵又生:万里星光淡淡,一眸皓宇茫茫。今宵望月好称觞,四五云朋座上。两盏三盅下肚,凭添几许疏狂。素来谦逊未彷徨,哪觅从前模样!”
要说中秋,尤忆是儿时:是夜,孩童们聚在一起,自然而然的会背上几段从大人们那儿学来的童谣:“大月亮,小月亮,哥哥爬起来做木匠,嫂嫂起来炒阴米,婆婆闻到糯米香,连忙起来补裤裆。这一补,那一补,补来补去都***个穿屁股”;再如“月亮光光,芝麻烧香,烧死麻大姐,气死幺姑娘。幺姑娘不要哭,买个娃娃打鼓鼓。鼓鼓叫喊,买个灯盏。灯盏漏油,买个枕头。枕头开花,接个干妈。干妈脚小,气死癞疙宝。”这些段子,至今仍有好些差不多和我同龄的人依然记忆犹新。
是的,儿时的月亮,那才真正是土生土长的农家月亮,也是最接地气的月亮,更是我喜欢的月亮。
中秋无月,如长冬无雪。无月之中秋,恰如羊肉粉少了芫荽,屁巴虫没有大蒜。从食欲的角度,缺的便是那独有的味道;于风雅的层面,缺的则是那诗意般夜的澄明与静谧。古人亦不喜中秋无月,有唐人司空图之《中秋》为证:“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从月饼到月亮,即乃从物质到精神,二者不可或缺,皆人们之所需。诚然,没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再美的佳节也是悲催的,再圆的月亮也是扁的;饥肠辘辘时,再明的月色也是惨淡的。幸得逢盛世,温饱充盈,要赏点月有的是诗酒文章。
2022年的中秋已过,于情于景,未敢忘东坡先生的向天一问。窃以为: “明月年年有,不必问青天。”即便此处无,而别处自有;即便眼里无,而云上也是有的。只要人在、情在、乡念在,兼无高处之寒,那轮明月自在心中。
今夜秋思落谁家
文/李文华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诗中咏诵中秋的最美诗篇,当属王建的这首《十五夜望月》最为有名了。这首诗虽然寥寥四句,但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语言朴素,营造出了感人肺腑的情感氛围。
在明刊本的《唐诗画谱》里,给这首诗配了这么一幅画面——小小的庭院中,栏杆边上,有文人雅士数人,他们或执扇或背手,但皆在抬首望月,脸上似乎都有忧郁之色。人群中夹杂着两棵树,树上有寒鸦几只,远山空明简洁,一轮明月孤悬当空。景也好,人也罢,都仿佛蒙着一层淡淡的凉意。
从唐到明,再到今日,岁月沧桑,时空巨变,不变的只是中秋这个节日,以及由这个节日而引发出的望月怀人之情、思乡怀归之感。
当年的王建写作此诗是寄给他的一位姓杜的朋友的。当时的诗人正怅然于家人的离散,中秋月圆夜,本是家人团聚时,可是诗人却孤身在外,由此引发的乡愁当然是刻骨铭心的,写作此诗遥寄朋友,或多或少都是希望能引起朋友的共鸣,并借此聊以慰藉自己那颗受伤的心灵吧。所以,诗人笔下的景物,色调是素淡的,意境是凄冷的,“人尽望月”,看似一个热闹的场面,其实各人的内心感受又怎么能够是别人可以体会的呢?在作者看来,那些望月的人中,“秋思”最浓的无疑是自己了。
现在交通很方便了,通讯也很方便了,不像古代,山水迢迢,音讯全无,阻隔了亲人之间的来往。但现代人却更忙了,很多时候,为了梦想、前途乃至只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离乡背井去寻找自己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因此每到中秋,便会生成另一种肌骨寒凉的“秋思”,那是一种貌似热闹之中的孤寂,那是一群寂寞之心的狂舞。今夜秋思落谁家?恐怕也就只有各人自知了。
中秋就要到来了,今年的中秋之夜有没有月,还是个未知数,但不论有还是没有,“秋思”都不会因阴晴圆缺而改变,“秋思”依然会洒落在每一个在外的游子以及他们亲人的身上。
中秋之月,明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