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精髓日记
老地方整理的文化的精髓日记(精选3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文化的精髓日记 篇1
今日讨论话题:“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或许,那古老的铁血丹心的生活早已驾着历史的战车悄悄逝去,但是,负载其上的中华民族灿烂而辉煌的传统文化,是否也一去不复返?
路人甲:时至今日,远去了刀光剑影,逝去了血雨腥风,安详的太平盛世似乎也成为传统文化在神州大地泛滥者与送终人。先不说麦当劳文化在神州大地泛滥成灾,法兰西的名贵香水迷失了多少青春年华,英吉利的流行乐疯狂席卷乐坛,还有日本的动漫腐化我们的青少年,单是那情人节朦胧的月亮,也比七夕的动人故事更煽情,比中秋节的团圆之月更美丽。
难道,孕育了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已行将就木奄奄一息?如果是那样,在传统文化被遗忘西化之日,也是华夏民族灭亡之时。这并不是耸人听闻,一个民族的立足根本便是他们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深深融于我们每个人血液中的精髓,是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路人乙:面对这种情况,传统文化需要在我们的尊重继承、学习、融合与创新中得到发展,实现复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我们必定要经历的阵痛,融入世界优秀的文化基因,中华文化才能获得新生。
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掀起的国学热、古典文化研究热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沉沦于历史长河深处的文化经典开始浮现于人们面前。就如孔子的思想和学说里尽管不是尽善尽美,只要我们采取洋气的态度,取之精华,弃之糟粕,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路人丙:文化是支撑我们民族信仰的支柱,时代在不断地改变,对于文化,是否也应该改变呢?是的,对于文化,我们不能只是简单的“拿来”,任何文化都有自身难以解决的'局限性因素,我们就应该区分文化的优劣。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认识文化的本质。
总论述:传统文化的迷失与复活,将见证我们古老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盛世歌者萧条人,怅望千秋一掬泪。”让我们守望心灵的文化净土,驾起历史的罡风,仰天长啸,看巨龙腾飞。
文化的精髓日记 篇2
说:“传统文化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粮。”生于斯,长于斯,浑金璞玉,天然美质。文化盛宴,浸了你的魂,摄了你的魄,卒成丰富的内在,也曾“之乎者也”翩翩儒雅风度,也曾大碗喝酒,畅快案酒果子刀切牛肉。文化熏陶渲染、陶冶心性,养育情怀。情感丰富来源于文化的底蕴。
正如古语“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恰似朗月清风,不知不觉文化融在了品性里。
就好比沙龙孕育了林徽因这样的奇女子,骨子里都带着一种动人心魄的柔美。亦或是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好似山里的黄鹿,从不想痛苦的事,从不发怒,从不伤心。”眸子里显现着山水的灵性。这种无法否认又不抗拒的文化的力量,会让异域之人赛珍珠在晚年念念不忘曾养育她的中国,带着一种文化的忧伤。
文化气质是一个城的魂魄,无论是信天游还是沂蒙小调或是闵音是地狱的神。
《雅舍谈吃》中,梁先生大谈令他魂牵梦绕的正阳楼的烤肉,薄如纸的`烧饼和一鸭三吃的北平烤鸭。老北京的文化符号连同胡同与冰糖葫芦刻到了他的脑海里,在内心中未然成杯。抑或是叶子说她发了疯地想念南京,想念路边摊的虾皮小混沌,想念夜晚柏油马路上油沆气混着半酸半甜的果皮的味道。嗔怪南京人将车站修在周围绿得不像话的群山。这是石头城的美,南京人的品性。文化地域的美及魅力让生活丰富且安详。
所以说,鸿蒙之初接受教育文化自然而然得了地狱的灵气。
古代神话中妖魔鬼怪尽是得了地域的精华后获得了仙气与神功的传统教育中《颜氏家书更是以“令熟读经史子集”为教育目标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我们成了文化的一部分或者或者说文化成为自我的内在。而这种巨大的影响,是夏怀骂虫,玩物成痴的壬世襄的率性人生,是沈从文念念不忘的凤凰古镇,是莫言传奇魔幻的山东高密乡。今生今世,定时和骨子里的文化白首相依,不离不弃。
而罗素感概“参差百态而幸福本源。”那就和鲜活的文化自我,幸福到老。
猜你喜欢1:文化的精髓日记
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时,不由想起去年在妈妈单位举办的联欢会上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
一位年仅三岁的,超可爱的小弟弟,表演了一个令大人们惊叹的`小节目:背诵全文。这个连说话都奶声奶气的小男孩,一边眨巴着亮晶晶的小眼睛,一边十分轻松、流畅地背诵:“人之初,性本善”没有一次停顿和迟疑。全场不由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更令这位小家伙意犹未尽,如何都不肯把话筒放下,全场又是一阵大笑
这搞笑的一幕或许触动了妈妈,第二天,一本崭新的《论语》出现在我的桌前。
于是,我也开始像一只贪吃的小虫,吸吮、品味起《论语》这片绿叶上的露珠。
子曰:“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这句话告诉我们:狗夜里要看门,公鸡早晨要报晓,动物都有所作为,
人如果不学无术,如何可以称为人呢!这生动又精炼的语句难道不比家长们一句句干巴巴的“一定要好好学习呀!”更耐听、更管用吗?
子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也就是说:“爱心、公正的言行、礼仪、才智、信用是五项应当遵守的守则,是不容忽视的。”这和目前社会提倡的综合素质对我们的要求不正是异曲同工吗?
啊!我真想走进时光隧道,回到二千多年的春秋时代,向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道上一声“谢谢!”你经典的话语,仍让我们——当代小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熏陶!
现在,我想引用孔子的这句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戏无益,勤有功。有志者,事竟成。”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遨游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云海中,让中华民族的经典、精髓永远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