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等高一日记

2024/03/01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等高一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等高一日记 篇1

每一个人都在漫漫的时光里等。

我在等你。

在父母口中这句话变成了一种习惯。在我们稚气未脱时,他们说:"等你长大我就安心了。"等我们长大了渐渐步入越来越高等的学堂,他们又说:"等你考上大学我就安心了。"也许等我们考上了大学,他们又会忘了之前的等待,下意识地脱口而出:"等你大学毕业找到工作我就安心了。"

这永无止境的等。等你工作稳定我就安心了,等你找到对象我就安心了,等你结婚生孩子我就安心了……在父母的口里,等待是一个无限延长的谎。他们站在我们前方,站在我们身旁,站在我们身后,不论以什么样的姿态,他们都在等我们。于是等待变成了一种守候,于是他们将浓得化不开的爱都溶进了绵长的岁月里,万言千语皆化为一个等。

我们也许不曾发现,我们人生的每一步都有目光跟随;我们也许很难感受,我们这一生的悲欢都凝为他们心口的一点朱砂;他们也许从来不说若非黄土白骨,守你百岁无忧这样的煽情。

他们不会停止等,岁月却从来不等他们。那么我们就转回身多抱抱他们吧,别让他们的等待在时光里凋零。

再等不到,我就走了啊。

我们的等是一种偏执与不甘心。等了半个小时的一辆公交,看身边的人纷纷离开,脚下的步子却被思维牵制:如果我刚走它就来了呢。等一个久久不来的人,不到黄昏落日却总不甘心走:再等半个小时,他再不来我就走了。等一场午夜的流星,一点多了仍然固执地睁着一双熊猫眼:它说好要来的,再等等吧,实在等不到我再走。

这固执的等。不论等到与否,我们总是会等到最后一刻。也许这是年少的一种偏执,也是这种偏执贯穿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无法停止这种等待的如果,我们也无法停止欺骗自己——如果再等不到我就走吧。于是就有了再等,再等,再等,等得不顾浓暮与黎明,等得我们都忘了我们一直在等。

我们不会放弃等我们想等的,也许我们等得到,也许我们等不到。但我们要让自己明白,自己等的,到底值不值得。

等很长,偏偏又是入骨的瘾。现在的我们等着等着就变成了他们,然后再去等一个又一个新的我们。这种不可言喻与推却的微妙,就在我们人生的轨迹上蜿蜒长行。

还记得吗,那些熟悉的话:

等你长大我就安心了。

你再不来,我就走了啊。

等高一日记 篇2

周恩来总理与群众欢庆泼水节,杭州图书馆人人都可进入阅读,女权主义者们的努力争取,都本着“平等”二字。

似乎这已不是一个口号了,自清和奥斯曼的灭亡之后,“平等”已深入人心了?是的,这是当然。再也没有所谓的贵族,地主,皇帝,社会属于众人,众人拥有平等的权力。世界上掀起风潮,平等的脚印踏过五湖四海,把大旗挥舞。

真的平等了吗?我想也许是。

“与拾荒者一起读书,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多么刻骨铭心的一句话,刻骨铭心的优越感以及刻骨铭心的自豪感。如此说来和市民一起读书便是正常,和市长一起读书便是好运,和省长一起读书便是殊荣了。

从何而来的想法?粗陋至此。我想,这是来自鲁迅先生的`一些看法。“有种奴狗,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即便无人豢养,饿的精瘦变成野狗了,但还是遇见所有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穷人都狂吠的。”

作为一个读书者,和读书者之间不应平等吗?为什么会有这种观念呢?谁又敢说自己高人一等!

等级,乃是祖传的老谱,中国君子的常经。或许在一些人看来,人依旧有等级。一等,手握权力腰缠万贯,二等市井民众,三等乞丐民工。或许有些粗野浅陋,但大抵没什么人逃得过这种思想的束缚。有的父母带着子女外出游玩,见到民工乞丐若是子女露出半分兴趣时,他们必然掐了这个念头加以制止,“快走快走,离远点,脏。”我有一个亲戚,至今仍拿自己和市长握过手吹嘘,已不下百十遍。但在见到民工乞丐时也自然会“快走快走,离远点,脏。”子女在旁,总不忘提醒一番。

似乎在他们眼中自己对于乞丐来说,自然高于一等。所以,在面对老板上司时,他们当然免不了“驯良”起来,收起了趾高气昂,换上点头哈腰的嘴脸,若是被给了微笑,便高兴地不行。

平等该是如此吗?大抵诸位都会说:“当然不是!”“生而得之,死而存之。”人拥有同样的宗源,去除肉体,灵魂却是五花八门。但其中都有“自由,平等,公正”之言辞。而我们有时总选择性地忽略其中的意义,那叫做行动。不仅仅是身边的事,从白人对黑人的偏见中,便可看出“平等”的宗人们有时也逃不过自己所厌弃的枷锁。

平等应是人人和善,守望相助;摒弃偏见;坚持立场;即使头戴金桂冠也对身边的破草帽欠身行礼;面对小猫小狗打招呼可以轻松自如。万物有灵,生而平等,正事如此罢。

平等不该是表象,应该是一种认知,一种打出生起就有的态度。得记住,美国总统踢了你一脚,你就有权利踢回去。

猜你喜欢1:高一日记300字

有一点时间,很想反思反思生活,梳理梳理心情。

最近几天的学习,发现些微步入误区的迹象。在我好好学着数学的时候,看到别人在全神贯注地学英语,我就会变得非常焦躁,学不下去数学,也许她认真学英语时的神态令我艳羡,于是我也很想学英语。就这样,常常究竟,时间都浪费在犹豫上,又不能聚精会神,效率很低,事倍功半。

然后,就陷入了一种类似于恶性循环的状态。感觉这科基础没打好,那科欠缺的又太多,满满当当的事等着自己做,而自己榨干脑油也没有能力全做完。于是潜意识里有种隐约的担心与忧虑,做事学习的热情也大减,信心更是不足。

我想我首先要确定好每天的计划。另外,尽力排除外界环境的干扰,不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犹豫和等待中,恢复从前那个踏实认学的我。

此时,常常一想到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做到最优秀时热情也会大减。可是,谁能做到最优秀呢?只要进了自己全力,技不如人的失败不是丢人的,反而只有失败过后,我才能静下心来去反思,去总结,名片美国,弄明白自己为何技不如人,哪里欠缺,哪里薄弱。再有针对性地补充,积累,提高。

猜你喜欢2:高一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家长朋友,亲爱的孩子们:

大家好!

很荣幸我能作为家长代表在咱们昌黎一中一班发言,说实话,面对着这么多优秀的孩子、优秀的家长和优秀的老师,我很紧张。一是因为我并没有什么先进的教育孩子的经验,二是因为我的儿子在这高手如云的队伍里并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既然已经接受了这个任务,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交流一下。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各位家长向辛勤培育孩子的老师们表示最诚挚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老师,你们辛苦了!

今天,我们虽然来自四面八方,但是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了孩子们早日成才,为了孩子们的美好未来!我们眼中的孩子,早已成为他们自己眼中的大人,所以我们就要用双重的眼光来看待他们,这就给我们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里主要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成长。高中阶段,仍然是孩子们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学习任务比我们上班还要辛苦,所以我们家长的后勤保障工作非常重要,重中之重的就是要给孩子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相信各位家长谁都不会亏待自己的孩子的。说到这儿,住校生的家长不要着急,学校食堂会为孩子们提供合理的伙食的,你们就放心吧。孩子们吃得开心也会促进他们努力学习的。同样,我们还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学习固然重要,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也很重要,千万不能让他们沾染上不良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要教育他们尊老爱幼、尊师重德、诚实守信,培养他们乐于助人、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好品质。“做事之前先做人”,这是我经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做人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要想让孩子成才,首先要让他们学会怎样做人。到了高中阶段,除了这些方面的教育引导,孩子们面临的学习压力也很大,尤其是我们一班的孩子们,全县的尖子生都聚在这里。很多时候,他们会觉得某些方面不如别人了;对分数和名次会很敏感;挫折多了、失败多了;很无助、很无奈、很渺茫,我认为这是他们失去自信的表现。此时,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与关爱,我们应该及时疏导他们不稳定的情绪,告诉孩子:高中三年需要的是意志、是耐力、是学习的方法和细心,一定要树立起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帮助他们拾回自信,重新给自己一个定位,让他们放下一切思想包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成为一个身体、心理都很健康的高中生。

二、要尊重孩子。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能得到大人的尊重,长大后他肯定会懂得如何尊重别人。作为父母,我们得放下长辈的架子,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比如:要尊重孩子的隐私;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不要轻易给孩子下消极的断言;不要以他人之长比自己孩子之短;尊重他们自己的选择;善待孩子的同学和朋友等等。有一回,我儿子的日记本打开着放在书桌上就走了,虽然我很想看看日记的内容,但是我又一想:没经过孩子允许怎么能随便看呢?于是我把日记本合起来收好了。等儿子回来,我告诉了他这件事,他很满意的向我翘起了大拇指。当然,尊重孩子并不是一味地迁就与顺他,而是努力寻求我们与孩子心灵上的沟通与默契,追求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让孩子真正感受到父母的爱与自身的价值,从而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多沟通、多交流。人和人是需要沟通的,父母和孩子之间也不例外。只有通过沟通才能了解他们心中的郁闷和烦恼,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意会他们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是一个眼神。孩子上了高中以后,我感觉和孩子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了,这就更需要我们细心观察、耐心引导他们,把更多的关爱、理解和鼓励给他们,尽量少批评、少指责,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争取做到:态度不能粗暴,语言不能过激,寻找相应的对策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能帮助孩子度过难关,而且也不至于让他们产生所谓的逆反心理。这次期中考试,我儿子的成绩与自己定的目标产生了一些差距,我们给他的首先是安慰,告诉他:人外有人,天上有天,不管结果怎样,只要是你自己尽力就可以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我们还要以更饱满的状态迎接下一次的挑战!临睡前,儿子还在问我:“妈妈,你怎么不批评我几句?”我回答:“为什么要批评啊?孩子,快睡吧,无论怎样,你都是爸爸妈妈心中最优秀的儿子!”与其批评他,还不如让他自己反省、思考呢,明白的道理会更加深刻,效果会更加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