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描写小动物的日记优秀

2024/03/07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描写小动物的日记优秀(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描写小动物的日记优秀 篇1

雪白的身体,三瓣形的嘴,再加上一对长长的耳朵,凑成了一只美丽可爱的小兔子。

从远处看它,像一团圆乎乎绒绒的线团,在地上滚呀滚。要是冬天的时候,它把耳朵一抿,跳到雪地中,人们准认为它神秘失踪了呢!

小白兔的长短犹如一个水瓶一般,里面好像装着白色果汁,再加上那如手掌般的长耳朵,别提多可爱了! 它的耳朵不但长,还很古怪,之前我一直以为它的耳朵是一起竖立在头上的,可仔细观察后我不那么认为了。它的长耳朵是哪面有动静,就竖起哪只,右边耳朵立起来就像独耳怪一样有趣。

耳朵是有些怪,但没有它的.嘴怪,没有动静时,它迅速的把耳朵放下,只要动一动那三瓣儿嘴,一片菜叶就消失不见了,真迅速呀!

有人喜欢小白兔是因为喜欢它的眼睛,雪白的皮毛巾镶嵌着血红色的红宝石,它的眼睛为什么是红色的呢?我觉得呀一定是它和乌龟赛跑哭红的吧!

说它调皮,的确是呀,它还是个“欺软怕硬”的家伙呢!上次我把白菜和萝卜放到院子里,你们猜它先吃哪个?什么胡萝卜,不是!它先吃软软的白菜后吃硬硬的胡萝卜,它可真是个名副其实的“欺软怕硬”的家伙呀! 你们再猜,把苹果核白菜放在它面前,它会先吃哪个?告诉大家吧,它先吃苹果。看来它也是像孩子一样爱吃甜食。

到了晚上,小白兔总是偷偷摸摸的练习跳跃。此时院子里会不时传来“咚咚”一声,在从窗户往外一看,它还练习得挺有劲儿,大概是想走了吧? 小白兔在我心中永远是天真可爱的机灵兔!

描写小动物的日记优秀 篇2

两只小小的眼睛,一个壳,八条腿。这是什么呢?当然是可爱的寄居蟹。

寄居蟹的身体很特别。两只眼睛虽然很小,但是看到的东西可不少。八条腿很细,却有力地站着。寄居蟹前半身很硬,后半身却很软,所以它们要背一个“家”来保护自己。寄居蟹很爱美,什么衣服都要试一试。一开始是一个旧壳,过了几个月换了一个闪亮的'壳,后来又换了一个棕色的壳,过了10分钟又换了一个别人穿过的壳……

如果有人来时,它们会抖一下,然后“嗖”地一声躲进壳里,可能是被吓到了。每当我给它们喂食,它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抢食物。如果我把它们拿起来,它们会紧紧抓住我的手,生怕会掉下去,过了一会儿,才会在我的手上爬来爬去。

有一次,我们出去玩,没盖好盖子,只是在盖子上放了一瓶水,可回来时三只寄居蟹都不见了。找了一圈才发现两只寄居蟹在我爸的照相机上,有一只竟然爬到了我的拖鞋里!吓得我都不敢穿了。可它们是怎么爬出来的呢?

它们吃东西很可爱。我把食物放到盘子里,它们会先用大钳子把食物拖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用钳子一点一点地将食物分成小块,快速地将食物塞到嘴里。它们睡觉也很可爱。它们把自己缩到壳里面,蜷缩着爪子,就睡着了。

这就是我可爱的寄居蟹!

猜你喜欢1:七年级优秀日记300字

星期二晚上,刚刚考完试的我压力还是没有减退,家里的气氛也因为没有我的活跃而沉闷无比。吃完晚饭,妈妈提议去散步。

我可好久没有去散步了,爸爸肚子上的`肥肉也该减减了。妈妈的提议也真棒,又把我们一家人的气氛带动了起来。于是我们穿好衣服,带上帽子,全副武装,出发去广场散步了!

我一路上涛涛不绝地讲着学校发生的事,妈妈笑吟吟的听着,爸爸还不时地开几个小玩笑,一家人幸福的让人羡慕嫉妒恨。可是过了一会儿,我感觉到不对劲了,我们一家人渐渐走出了广场,我问妈妈是不是走错了,可是她只是冲我笑笑,我百思不得其解,只好满头雾水地向前走。

寒风毫不留情的“刺”向我的脸,我已经全然感觉不到手和脚的存在了。心中的疑问又升了一级,不停地向妈妈追问,可是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

过了好长好长好长时间,妈妈终于对我说:“看,这是哪?”“啊呀!电力商城!”原来妈妈是想让我放松的彻底点儿,干脆来电力商城了。我当然不会不理解他的苦心,把一楼到五楼挨个“放松”了个遍,压力顿时烟消云散。就连回家的长征路也不那么艰难了。

夜行长征路,有苦更有甜!

猜你喜欢2:高二优秀日记

庄子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死亡是一件极其自然的'事情,犹如黑夜白天不断往复交替,是自然的规律,是人无力改变的必然。

西方世界的人民面对死亡平静坦然,因为宗教给予他们以精神支持,教会他们去赞扬生命并记住生命过程中的点点快乐。在中国文化的氛围里,我们对死亡往往避而远之,甚至对死这字眼讳莫如深,因此人们总在无限悲痛中将我们对死者的美好记忆盖上伤感的气息。其实我想,不管东方或西方,应该从来没有谁生来就能以平静淡定的态度面对死亡。人总是在直面死亡的经历多了之后,才慢慢有了些感悟,懂得这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时刻,是我们无可奈何但必须接受的现实,然后变得坚强,学会达观面对。

以前总认为只有老人才会离开。

印象中第一次参加的葬礼是姥姥去世。那时年纪小,尚不懂得亲人离开的悲痛,还曾私下暗自窃喜,终于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让我能光明正大地走出正在上课的教室。回到老屋,红砖瓦房四周挂满了白色布条,熟悉的亲人们身着白色长褂,面无表情地往来穿梭。堂屋摆着大幅遗像,屋里的亲人三两拥在一起都哭花了脸,大声的嚎哭与小声呜咽让人觉得堂皇。我们小孩哪懂得这些,学着大人拜上几下拉上同龄伙伴就又喜笑颜开,全然不顾头上还绑着白色绸带。追逐时偶然会穿过摆了棺材的房间,懵懂的我们还兴冲冲想多瞄几眼。整个屋里一片悲伤,外头的我们却能笑嘻嘻支着花圈跑,欢呼鼓舞地看着大人在空地上燃起大火,将纸屋纸马以及各类遗物烧成黑灰。那时,总觉得这些祭奠逝去之人的仪式新鲜奇特。院子里会有穿着道袍神叨叨念词的道士,他们会组织各种仪式。有时安排亲人手持燎香,按亲疏排队绕圈走,有时让大大小小乌压压跪满地,然后往我们身上洒米洒水,他们还有许多奇奇怪怪的招数。我不懂仪式的意义,只知道几天后这一切结束,我们就要送逝者上山,从此天人相隔,再见也无法。那个阶段,我对死亡没有太多认知,单纯觉得这也就只是件悲伤的事,让平日里开朗欢笑的亲人们因去世之人悲恸不已、痛哭流涕。可隐隐又听到大人们说,去世的人好福气,是提前去天上享福了。那时的我只经历过老人去世,因此觉得寿终正寝未必是一件坏事,虽然亲人戚友伤心难过,但去世是福,想必也是很好的。

不曾料想,生命中还会经历一些意外的离开。

两年前,曾经亲近的表亲因车祸意外离世,待一切仪式结束我才得知这消息,瞬间哽咽到无法自持。记忆中的他稳重憨厚,脸上带着笑,眼神温柔清澈。他是那么的努力,在自己最好的年纪里争取到了一份十分有前途的工作。熬了多年的家庭以他为荣,在他身上看到了未来生活的希望。一切顺利而美好,但他却在生活将要走向幸福时意外地离开了。命运多舛也好,天妒英才也罢,这些词都无法描绘我对他青年早逝的悲痛与惋惜。我庆幸自己没有参加葬礼,不用在一片悲伤与眼泪中怀念他的笑容与故事。他的早逝让我震惊,但更多是无奈。渐渐地我意识到死亡是从不会说何时到来的,它如此残酷,总在你毫无准备的时候将那些肩负无数期待与希冀的好人从你身边无情地带走,不留一丝痕迹。那些你珍爱的亲人朋友爱人有时就是这般戏剧性地消失,从此只出现在你的记忆里,而那些你认为不会褪色的记忆却会随着时间模糊得不能依靠。这一次,死亡用另一种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它总会来临,或早或晚,也许是在你能微笑迎接的时候,也可能是在你措手不及的时候。无论生命多么精彩,多么风华正茂都不免一死,任何人都无法回避也无法抗拒。对于早逝,或许我们宁愿对死不自知,也不愿拥有直面的经历。

对于死亡,我们在各个阶段认知不同。一次次经历亲人朋友甚至心爱之人逝去,我们才逐渐变得坚强,对死亡也才能释怀。这个过程残酷却宝贵,它让我们懂得生命可贵,教会我们珍惜拥有,学着达观面对。

【指导教师评语】本文结构严谨,观点明确。首先引用庄子的话直接说明生死是“自然的规律,是人无力改变的必然”,并通过东西方对待死亡的态度相对比,提出自己对于死亡的见解——“这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时刻,是我们无可奈何但必须接受的现实,然后变得坚强,学会达观面对”,随后作者能联系自己亲身经历的两次不同葬礼来感悟在不同阶段对死亡的认知,总结并升华了的中心观点:“生命可贵,要学会珍惜所拥有的,学会达观面对死亡”。本文说理思路清晰,层层推进,结合实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极具说服力。语言上,质朴无华,简洁明了,字里行间充满了作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充满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