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乡愁初三日记

2024/03/19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乡愁初三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乡愁初三日记 篇1

屋前老树,门前青石,房角云卷云舒,舒平了蓝天,世舒平了我的童年。

——题记

我们的心很大很大,大得装得下我们向往的三千世界,我们的心很小很小,小到锁不住一芥乡秋。

袅袅升起炊烟,胡同的尽头,是十亩说不清楚到底种什么的地,有时种玉米,有时种小麦,不管种什么,现在回想起来,每种味道都叫乡愁,在胡同里,有一个房子,和周围格格不入。锈迹斑斑大门上,有着古老锁门的方法,一个铁棍上制着门,一把锁别着铁棍,和几十年前的样式一模一样,变了的,只有满园荒草,和满院子的香椿树叶,和门上每年春节,都要来家乡专门换的对联和福字,和每年都要换的锁,这一把把换下来的锁,锁别了家乡与我,留下的,只是满满的回忆,和无尽的乡愁。

乡愁,像锁一样多情又无情,忆起时,决绝绵长,遗忘时,挥之不去。

家乡,是梦想中,离去起航,决绝离别,不愿留恋的地方。

乡愁,催着我们成长,催着我们离开,在我们心中幻想的世界,好像不需要这个叫“家乡”的地方,乡愁,是成长着,我们尝不到的味道,是我们儿时,总想着离开的地方,离去起航,追逐着我们向往的梦,是我们起航时,最后一个地方。

家乡,是归程中,依稀望见的渴望。

乡愁,促使着我们每一次迷离,每一次放弃时的勇气,催促着我们内心的力量和无尽的希望。是家乡味道,是改也改不掉的家乡话,是过年时催促着回家的,心底的.力量,乡愁,我们成长前,不一定拥有,长大后,一定会感慨的情。

家乡,乡愁,我们一声不掉的情,历经千帆,不忘初心,归来少年。

胡同尽头那把锁,锁住了家乡与我,锁住了改不了的乡愁。

乡愁初三日记 篇2

十六岁,乡愁是一张张请假条,我在校内,家在校外。初中时期的最后一年,又住校了,又过上了一周仅回一次家的生活……

其实,我早已习惯了那种生活,只是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周日下午,我正准备收拾完搬进寝室,看着散了一地的生活用品,我的心也像裂了无数块,正东飞西蹿。吓人的催促让我感到焦躁,明明仅仅是担心我来不及,却让我觉得是想早点送走我这个“麻烦精”。

时间也在我的焦虑中溜走了,很快便天黑了,改入寝了。真庆幸,室友们都还算友善,都文文静静的。“嘿,今晚来个‘卧谈会’吧!”此时灯刚熄,一个活跃的小伙伴发言了。

“好啊!”其余的人异口同声道。

“我从来没住过离家以外的地方呢,亲戚家都没。”又一个甜美却又无奈的语气说道,大家听了都有话说便一起坐了起来。

“我真想念我那软得像面包一样的床,又香又软……”我还没有说完,但又觉得自己口是心非。我的床位靠着窗,我对着窗外的夜景发呆——好想回家。

她们聊得话题都有关家,我不说话,只保持着沉默。怎么说也住了三个学期了,怎会有如此强烈的空虚感?平时这个点我总该进入梦乡了。我盘着腿坐着,双手扶两膝,伴着她们的话语声,我的目光停在山上路灯中,许久又低头沉思。

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在外漂泊的游子内心的空虚感,孤寂的氛围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实在忍不住了,我便开始向室友们倾诉内心深处的思乡之情:“我好想回家,床和被子都那么柔软,连房间里的空气都那么香甜……我好想坐在书桌前边吃夜宵边看书,可还要等六天……”她们耐心地听着,像中了我话语的魔法,也开始想家了。

天黑到了极点,微风轻拂月光下的树叶,似乎在安抚它孤单的心情。我们讲累了,昏昏沉沉地睡去了。那晚,我做了一个很甜的梦,关于家的梦。

猜你喜欢1:乡愁日记800字

中秋节晚上,我们全家人围坐在阳台上一边喝茶,一边赏月。

我抬起头,望着天空中那轮甜橙饼一样的月亮。仔细凝望,那宁静的夜空中月亮犹如一个清冷美人的眼睛,波澜不惊地打量着大地和大地上进入梦乡的人们。她是那样的温柔和安详。月亮从不像太阳一样火急火燎地把光辉洒向大地,也不像风儿一样忽急忽缓地工作,更不像云朵那样懒洋洋地在天空中飘荡。她总是柔柔地注视着大地,在星星的映衬下,轻轻地向我们微笑。

“你瞧,今天的月亮真是又大又圆!”我感慨道。一旁的爸爸笑着说:“中秋节来临之际,月亮也会更懂人们的心思,拼命地鼓起她的腮帮,活像从画中走出来的唐朝美人圆润的脸庞。”月亮又散发出皎洁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霜。月光如水,好似从夜空中倾泻了下来。突然,我感到月亮是那么的无奈,她是否在像嫦娥等后羿一样,在等太阳?想到这儿,我不禁吟诵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亮是否像苏轼一样忧愁,一样在思念远方的亲人?好月亮啊,您到底在想什么?在担忧什么?我想问问您,您在天宫和嫦娥、玉兔都过得好不好?快不快乐?

我的爸爸来自青海高原,是一个有着浓浓乡愁情结的人。每到中秋佳节,他就更加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今天,看着这天上的圆月,我似乎开始理解爸爸那绵延千里的无限乡愁了。我回过头望着月光下的爸爸,我问爸爸,你在想什么呢?爸爸遥望着月亮对我说:“我想起了小时候,每到中秋,我就会和小伙伴儿们拿着竹竿到各家院子里摘核桃吃。剥核桃皮时,手上脸上经常会被弄得黑乎乎的,坚硬的外壳会割伤我们的手,但我们丝毫感觉不到疼。如今的核桃品种再好,也吃不出当年的味道了。”我顿时想起了爸爸写的那篇《云中谁寄核桃来》,此刻,我终于深深理解了其中的浓浓思乡情。

天上的月亮啊,你真是善解人意!你了解游子们“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离愁别绪。在亲人们遥举酒杯,互诉思念时,你就悄悄升起。正所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你呀!因为你最懂思乡情,最知离别愁。

猜你喜欢2:乡愁的日记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高耸入云的峨眉山上镶嵌着半轮若明珠一般的皎月,月光如流水一般混杂在流动的平羌江上。一张看似微小的白帆,在夜里如昏黄的灯火,若隐若现。

船上站着一位潇洒的人儿,一身轻逸白衣在风中如雪般飘飘洒洒,披肩乌发无形中透着一种异于常人的风采,但他的眼神却也似月光一般,凝实之中含着豪迈,但更多的情绪,却是如丝绸般细密的忧伤。

船向着长江三峡缓缓前进,但诗人李白的目光却不住望向故乡的山水,当年他意气风发,只身前往长安欲谋求一个官职,决心定是有的,但思念却斩不断。一当他离开故乡,孤独与思乡便如破堤之水,弥漫了他的心头,但满怀的忧伤却又如何倾诉呢?似乎也只有与我相伴一生的明月才能懂我的心绪吧。李白深情地望着在山巅游弋的皎月,满心缅怀却似长了翅膀自心中幻现。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记得小时候,你就是那般得美丽动人,像一碟明亮的玉盘,高高地悬在漆黑的无光的夜中,唯有你在无边的黑暗中散发着无瑕的白茫,虽很柔和,但却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希望。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我郁郁不得志时,满心郁闷时,能陪伴我的却也只有你,只有你陪着我饮酒消愁,接受我的倾诉。

回过神来,李白凝望着明月,思念虽未减少,但眼光中的坚定却更添几分,他望着水,月,影,向着长安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