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高考广东卷满分日记

2024/03/21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高考广东卷满分日记(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广东卷满分日记 篇1

城市里,有匆匆忙忙的脚步声,有一闪而过的脸庞,也有忧愁抑郁的目光。生活中的快节奏在机器的喧嚣中沉积,人的精神也在疾驰而过的汽车中变得空虚。但倘若能够在纷繁中建造一间自己的精神小屋,便能吟叹“心远地自偏”了。

我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精神小屋,与其真善美的人为邻。与他们为邻,我受益匪浅。借此机会,我想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情。

透过左边的窗子,我看到了与清茶为伴,与书籍为伴的季老。季老,您是一代“国学大师”,是“学术泰斗”,是“国宝”。可是您把这三顶帽子都辞掉了,您说“环顾周遭学问之深者大有人在,国学大师岂不折煞老身?”作为您的邻居,我了解您的淡薄,明白您睿智的目光背后所经历的沧桑。不过是想专心致志地翻译《罗摩衍那》,不过是想尽心尽力地保护一些经典的文化,您却在文革中屡遭打击。是天欲摧人吗?我抱着疑问,却从您巍然的笑中找到了答案。是啊!当上天赐给你荒野时,意味着他要你成为高飞的鹰。季老,您知道吗?以您为邻,我受益匪浅。您是我精神的邻居,用您一生的淡然与执着告诉了我什么是淡泊,又告诉了我“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真的,我想谢谢您!

透过右边的窗子,我看见了躺在病床上打点滴的您--莫里老人。莫里老人,请容我像您的学生一样喊您一声“师傅”。您虽患重病,但作为您的邻居,我知道您并不会自怨自艾,也不会自我放纵自我绝望。您在昔日那般疯狂地随歌舞蹈,舞出您的生命奇迹;您在得知病症消息时仍那么珍惜生命,坚持以乐观旷达的情绪感染身边每个人,其中包括我。您知道吗?曾经让绿叶嘲笑颓废的我因与您为邻,受您的乐观熏染,我也勇敢面对阳光了。谢谢您!

在我心里,还铭记着泰戈尔的哲言:“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与您为邻,我学会了很多;与您为邻,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实。终于,在喧嚣的城市中,我找到了属于我的蓝天!

与你为邻,与真善美的人为邻!

【点评】

考试标题作文难点在于审题,在于如何在标题的框架内展现自己的写作水平。这篇文章的一个最大亮点是设计了一间“精神小屋”,以此作为载体,统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通过第一段的铺垫,作者在第二段开始就写道:“我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精神小屋,与真善美的人为邻”。在文章中设计这间“精神小屋”,独具匠心,胜人一筹,把有形的、无形的“邻”都统一到一起来写,透过打开精神小屋左边窗子和右边窗子分别带出两个实例,使到整篇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整篇文章都能很好地表现“与你为邻”的内涵。在写作的素材上,作者采用了国学大师季羡林和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莫里·施瓦茨的事迹作为材料。前者作者学习其淡泊,后者学习其乐观。两个实例都用“你”作为倾诉的对象,真情真挚,用例很贴切。

高考广东卷满分日记 篇2

那是我一直在寻觅着一种意境,一恍然见到的灯火阑珊处的身影。似乎是醉酒李白眯着惺忪的双眼大吼“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情万丈;又好像白乐天笔下“回眸一笑百媚生,后宫粉黛无颜色”的杨玉环般袅娜多情;或者又是易安的那丝丝离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无奈薄凉。

偶尔会坐在书房,捧上一阕词,让鼻翼间充斥这茉莉花的芳香。半闭着目,就仿佛完全沉醉。那似真似假的梦境里有的是《饮水词》中纳兰容若对她妻子的缠绵悱恻,又有着《漱玉词》里李清照的那份凄凄惨惨戚戚,曾几何时也看到了曹雪芹那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摸辛酸泪啊。我不禁梦得痴了,在梦中跌宕起伏,体验人生如南柯一梦。看那些诗人们,流着眼泪笑、皱着眉头忘,最后终究只留下了这几行墨迹蔓延。直至我们的心底。

我梦到了,梦到李白在我梦境中撒泼。在牡丹拥簇的亭台楼榭里,他命力士脱鞋,国舅磨墨,却写下“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在柳条微抚的春风中,他双眼垂泪,无语凝噎,叹息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又在皎皎的明月下,他高举酒杯,对影空自怜,只得哀伤着“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便是爱着他这份率性大方,那一袭白衣、或大气或清雅;那一樽清酒、也被一句“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写到淋漓了。我便在梦境里,看透了他的红尘梦,不过是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可我心中却泛起了一丝狂放后的凄凉。

我梦到了,梦到苏东坡在我梦境里的那略一皱眉。是初来黄州任知府时,满目的荒芜也敌不过心底的荒凉的那点心酸,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的`凄凉;是东坡心傲时犯下的“乌台诗案”,其实错的并不是那句“明月枝头鸣,黄狗卧花心”的荒唐,而是一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无奈;又或许,那皱眉是为了他那识词达意的“如夫人”,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道尽了心中的悲切。我看到的他,是“永不背叛感觉”的性情中人,又何尝不是横绝百年的男子,天资卓绝的才人,最后、不也是释然了,不然、如何唱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超旷。他的一生,是一只荆棘鸟,最后用最痛来换取所有的最美好。

我还梦到了,梦到了易安居士的一颦一笑,是她“惊起一滩鸥鹭”的无措,也是“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的无奈与荒凉;我也梦到了,梦到那千古情皇李后主的那一声轻叹,那句“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的香艳,又或许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那份落寞。

我在梦境中,体会着人生苦短,看他们“今朝有酒今朝醉”,看她们“女为悦己者容”,看他们冷暖自知,看他们……

是梦境与我为邻。

猜你喜欢1:高考语文日记

教师这个职业名词,对于我来说是实不敢当的。初入此间,妄不敢说传道,授业,解惑。即为师者,师之能,师之德,师所为。师所不为。心中定当有所尺度,量以检行,承古圣之贤,立儒仁之风。传百家之言,树师道之尊。

观今之师者,不免些许嘘吁。在各方面的束缚下,像个知识中介般苟延残喘。一无是处。且不说传道,授业,解惑。等师为之事,就是这“师道尊严”这四个字,又去何处寻得?“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敬学。”而今这学道倒成了师道,生不学师之过,生不敬师无方。古之惑而不从师,便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如今则非是生不从师,成了师不从生。老师走了学生的道路,那谁来做老师的工作呢?

逼着学生学习成了老师的工作。盯着学生不犯错成了老师的工作。担心学生遇到严师成了家长的工作。有事没事帮学生维护自尊到学校吵吵闹闹成了家长的工作。草~~~担着社会道德代言人的身份,做着随时面临反抗和内反的保卫工作。还要听着一群汉奸的无稽扯淡。在这个思维极度紧张,价值观和人生观随时面临极端的时代,做为老师到底什么才是最主要的?一个才上小学的小姑娘,一个未经花雨季节女孩子,是什么能让她想到去自杀,这个心理思维是多么的可怕。我着实不想知道做为老师和班主任的你,你有多强的能力做到的。我想着都不是重点。

为天地立心,为万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师者,为文者。教育一直在做,但是结果更是节节不入其味。现在的老师不但要和家长,和社会公众和学生处处交锋,更是要和现在教育斗智斗勇。实在是令人费解。我想这样便使得有些学校脱颖而出了。不久前听得北京十一学校的校长的讲座,很难想象是什么,让一个学校做成这样的模式?方法真的是比困难多啊!教育不断的针对着老师,四处受着各界的限制。这个意志力,坚强力和创新力都充分强大和不断上升的种族人群,在承受着一层层蛛丝紧紧的束缚下,还要把自己的学生成绩,品德等综合素质牢牢死守,严格把关。这种战斗指数个人觉得已是无可言喻。对于提升这种战斗力的媒介,我之能弱弱的表示,有压力才有动力。作为老师需要要求备课、要针对性的把握作业,要根据学生需要学的而教,要维持师德,了解学生动向,挖掘学生心理,关心学生生活环境……好吧,我会积极调节自身情感的。

细想来,如今那些所谓学生的人,他们到底算什么呢?学校、老师一直有人在做,一做就上千过去了。轮学校,早有国学,私塾。今有公办,民工。轮师——这个真的不好意思说,古之师者各个了得,今之师者泯为众人矣。再说学生,古有宋濂长路求学,行深山巨谷,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今之生,每天零花钱就要十几块,就算每人平均十块,这是多么可观的数字,也是多么可怕的数字。需要十几块钱来养活的人,有何思维能力?有何进取,改革意识。一味的满足着自己所谓的自尊心,拥有欲。得寸进尺,不思生存。一个好战的年级,却被包裹着一颗索取的心,和不满足的情绪。这种没有危机感和觉悟的人,任谁能够教得?

我们整天的说着种种方法,会尽一切方式去,满足,去刻意的吻合他们的心,他们的要求。欲壑难填。如若再次有敌国进攻,他们会拿起武器去战斗吗?他们会让他们的亲人感到放心吗?那时他们也只能去做汉奸了吧!让我们的学生变得强大,让我们的学生有所追求。且不说传道,我们是否能做到授业,解惑呢?不免令人思索……

猜你喜欢2:我的高考日记

泱泱华夏,5000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字,博大精深。语文,是从我们呀呀学语时的吐字不清,到课堂齐声朗读,翻译晦涩难懂的文言古文,在到我们步入社会,与人交流、沟通的一种必备的语言!又是古代文人墨客,抒发自己情感节操,记录历史事件的文字!对于我们炎黄子孙来说,语文是我们从小就接触的一种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语。

从我们踏入课堂,开始我们从课本上所学到的是中外古人,名人的一些经典诗词,文章,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在课堂之外通过读一些小说,文献,报纸之类的可以达到充实自己词汇库,这些都是能在课本上,书上能学到的东西。当我们踏入社会,我们跟人沟通交流,如果你自认为看的书多,按书上的语言来跟人打交道,往往你会发现死效果并不是跟说上所说的不一样,所以在外也要多听听别人是怎么说的,怎么与人交流沟通的,这是一门学问。课堂上的学习,课外的积累,现实社会的运用,都是我们学习这些文字,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在人短短一生中是不可能完全都能给掌握通透的,学无止境,更何况是我们的母语呢,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文学巨作,来彰显他们的各种精神,我们也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让这些文化一代接一代的传承下去!这就是我眼中的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