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老地方 > 短文 > 日记大全 > 正文

我的书房日记450字

2024/03/22日记大全

老地方整理的我的书房日记450字(精选4篇),经小编精挑细选,希望大家喜欢。

我的书房日记450字 篇1

我家有一个小书房,一个很小的书房。书房里有两个很大的书架,分别在房间的左右两侧,中间有一小块空地,空地上铺满了两块软绵绵的垫子。

对我来说,那个小书房是一片知识海洋,里面蕴藏着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知识;对我来说,那个小书房是解闷的神圣宝地,里面有着使我们快乐的卡通人物;对我来说,那个小书房是成千上万个老师,每读完一本书,就相当于给我们上了一堂精彩的课。

当我在学校时,心里始终对小书房恋恋不忘。下课时经常坐在座位上回味着昨天读的那本书中精彩故事。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便飞也似地跑进书房,拿起一本书坐在毛茸茸的垫子上津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该吃饭了,可是我正看到书中精彩部份,脑子里全是书中栩栩如生的画面,所以也就将妈妈叫吃饭的事抛之九宵云外,直到妈妈再一次到书房来叫,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我那最爱的小书房。果然读书让人废寝忘食一点都不假。好几次到了睡觉时间,我不得不听妈妈的话上床睡觉,可是那本好看的书没有看完,心中一直惦记着,于是乎,拿起自制的小台灯蹑手蹑脚溜进书房,打开书继续遨游在书的海洋……

在这个小小的书房里,在两个大大的书柜间,在这个毛茸茸的垫子上,给我带来了数不尽的快乐,同时也让我学到了丰富多彩的知识!

我的书房日记450字 篇2

在我的小房间里,有分隔出来的一角,这里有一把椅子和上百本书,这就是我的“书房”,我的乐园!

懒懒地坐下来,,翻开一本书,一丝油墨气息仿佛缕缕杨柳风,丝丝杏花雨扑面而来,一帘朦胧的雾横在你面前。掀开这层帘,能看到远处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

这是个神奇的地方,犹如仙境。

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可以拥有许多朋友。

在这里,你可以与刘备、曹操一起“煮酒论英雄”,“话说天下大势”;你可以攀登雪山,体会保尔·柯察金钢铁般的精神;你可以跟随福尔摩斯一起追寻真相;你可以与李清照共赏绿肥红瘦;你可以跟巴金一起散步;也可以跟曹雪芹一起攀谈……

在这个“神奇”的地方,可以看到许多风景。

当读到“薰衣草这种带有淡淡香气的小花像一种娇小的鸟儿”时,眼前便出现了大片涌动的紫;当读到“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时,有一种湿暖的感觉,彷佛淳淳杨柳风,蒙蒙杏花雨在心田萦绕;当读到“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时,眼前浮现的是漫天飞舞的杨花和一个孤独的身影……

这个小小乐园里,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坐在书房里,我记住了“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句,读懂了“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的道理。在大彻大悟之后,望着窗外,又有一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的感觉。

在这里,没有秋千,却有荡漾的快乐,没有风筝,却有随风般的喜悦。

在这个小小书房里,承载着我无数的欢欣,我在字里行间采集生命的音符,翻开书,总能看见春花秋月,落英缤纷。

猜你喜欢1:我的书房日记

曾经有人说:“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能帮助人类进步”、“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小的时候,在太爷爷的感染下,我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渐渐地,阅读成了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每天在紧张的学习过后,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坐在我的书房里,静静地品味和享受阅读带给我的乐趣。

我的家中有两个书房,一个是小书房,它在两个卧室中间,里面书架上放置了适合我现阶段阅读的书籍,有益智类、科普类、军事类、还有生活类;有课外必读书、世界名著、人物传记、还有诗词歌赋……

另一个是家中阁楼上的大书房,大大的书柜里放满了古今中外的各类书籍,有《辞海》、《咬文嚼字》、《儒林外传》、《古代汉语》、《鲁迅全集》、《毛泽东诗词》等,他们是我未来成长道路中储备知识、汲取能量的地方。

书房,我的知识园地,我的`知心伙伴,承载着我的梦想,见证了我的成长,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徜徉。

猜你喜欢2:高考日记600字

从记事起,家中书房挂满了竹子图,水墨的质感清晰而饱含韵味,节节的竹竿象征着蒸蒸日上,大有不与世间污秽同流之意。小时候虽惊叹于画上竹子的惟妙惟肖,却对边上那几行小字频频皱眉。

小时队书法不甚了解,长大了才慢慢有所知晓,那字非隶非楷,并不如平日所见那些大家之字整齐美丽。

年级再长些,我了解到那是明清时期板桥的字画,此时又方知郑燮的字长久以来一直备受世人议论,有说他的字歪歪斜斜,似连小学生都不如;却也有人以为它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他们说隶书、楷书皆传承于千百年的书法文化,而郑板桥又将其进行了创新。

板桥体诞生于满清较胜时期,那时的清王朝对文字的约束更是严格,无论是八股文的盛行抑或文字狱的猖獗,都使那个时代的文章死气沉沉,而郑板桥却在如此重压之下形成独一无二的文体,是他对当朝封建的不腐还是对自由与创新的向往。

正是这种传承与创新,不仅仅出现板桥体这样绝世佳作,更是形成了五千年独一无二而又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

上溯至春秋时期,孔子对于炎黄帝思想的传承与对治国修身创新性的独特融合,形成了对后世影响颇深的儒家思想;而战国的孟子,他又传承了孔子的“仁”的理念,对执政也进行创新,融入“仁政”的概念;诸子百家的文化成为后世文人诸如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杜甫等文人墨客传承的对象,而那些垂名青史的大师们无一不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同的经历与情感酿出文化与文学无与伦比的美丽。

传承与创新对现世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作家韩寒对于古典文学的继承与现今社会挫败的创新,还是现代舞对古典芭蕾的传承与对近代自由的新鲜无独的创新,甚至是高科技产品的出现都以身证明创新与传承的重要性。

传承是对于古旧文化的肯定与对精华的保留,而创新是结合不同的时局、不同的社会状况而产生的独一无二的内容。唯有两者共同结合,才能达到“和”的境界